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对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利于推进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有利于突破首都资源、能源瓶颈的制约,最大程度地实现环境保护,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首都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后劲。

有利于实现北京城市功能定位。

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索和实践
为认真落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决策部署,北京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

一是制定规划、理清思路,明确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任务。

北京市研究编制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工作、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强调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能力,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广告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设计创意中心、文化旅游中心。

规划期内,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是完善政策、优化环境,调动了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

制定实施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准入机制,支持创意研发、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创意环境,加大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拉动市场需求、促进内外贸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实施人才兴业、强化智力支撑,完善统筹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等8个方面,研究确定了35条具体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产业领域,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按照放开、鼓励、限制、禁止四大类,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分类指导文化创意产业9大行业的发展,为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清晰实用的“路线图”和“参考书”。

三是突出重点、培育亮点,扶持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集聚区和重点项目。

为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推进产业的聚集式、规模化发展,设立了5亿元的专项资金,分三年投入,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研究确定了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
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聚集区、中关村软件园等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且分别给予重点扶持。

同时,按照突出重点、形成亮点、兼顾一般、推动全局的原则,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

2006年,研究确定并支持了首批31个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涉及文化艺术、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广告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文化旅游等8个行业。

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扶持,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聚集区和重点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且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面向社会、强化服务,搭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北京市政府与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一起,联合创办了每年一届的“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了成果展示、信息交流和项目交易的新平台。

2006年12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效果良好,影响广泛。

北京市还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负责决策咨询、项目评审、投资资助、技术支持、交流推广、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和学术研究等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良好服务。

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效果和体会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社会进步的新引擎和城市形象的新符号。

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首先,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妥善处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

既高度重视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也充分认识它的消费娱乐功能;既清醒地看到文化建设是个“战场”,也看到它必须面向市场,并以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市场,在确保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使三者有机统一。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规划等,依法管理,加强服务,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更多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在规划和政策引导下自主经营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机构建设,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再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在继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不断创新文化内容、文化样式和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模式,更好地依靠创新驱动,把首都文化创意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积极营造鼓励文化创新的浓厚氛围,完善创新机制,鼓励创新实践,
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北京市副市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