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要把根留住

合集下载

守住语文的“根”

守住语文的“根”

守住语文的“根”作者:陈碧军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07期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字词是小学教学的重点,而字理是识字析词的根本。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必须加强字理教学。

一、创设情境,建立大语文观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记忆力强,喜欢朗诵、听故事、背韵文等。

因此,利用生动的插图,再配合文字和故事情节,制造一个具体而有意义的情境,让儿童透过图画推测故事情节和认识生字,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有”字时,我画一只手拿着一块肉的图,告诉学生:古时候,手拿着肉,表示这人很富有。

学生边看字形的演变,边听解说,一个字的音、形、义就不知不觉地变为自己的知识了。

这样的识字教学,比枯燥的点、横、竖、撇、捺教学,效果自然好多了。

其次,在阅读时教师鼓励儿童更换教材中的某些词语,一方面可以刺激儿童思考,另一方面可使儿童从潜移默化中熟悉句式。

韦法(Weaver,1990)在《明白全语文》(Undersranding〓Whole〓Language)一书中提到他对语文学习的意见:语言是整体的,不是分成各个技能。

苏子(1996)进一步阐释语文课的哲学:语文(口头或书面语)并非割裂而是保持完整;听、说、读、写并非孤立,而是贯穿整个课程;当学生被鼓励、允许从事真实的语文活动时,便可以从中发展语言及识字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室操控者,而是已退居幕后的导航员。

实验证明儿童阅读故事、利用日常生活经历帮助识字,除容易牢记生字外,与同伴分享作品的时候,更增添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还可以解决儿童的成长问题,将文道适时统一融合。

二、教学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

因而,教师要从“教”的理论中走出来,在识字教学中将教师的“教”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学”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由一堂语文课引起的反思盘县四中李兴占记得一次培训,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乡村小学代课教师,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刚开始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因此每堂课除了教学生认字,便找不到多少内容给学生讲,剩下的时间就只有反反复复的让学生朗读课文,结果到了期末考试,那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教出来的成绩反不如这位代课老师。

这个案例的真实性姑且不去追究,但却不得不承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古代的私塾,教师也并不怎么讲解,只是让学生整天摇头晃脑的去读,同样从私塾也能走出许多大家。

看来,在语文教学中“读”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学科,不能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讲的是教学中要重视吟诵。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强调了阅读对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样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阐述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更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那么,语文实践是什么呢?阅读当然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根本的语文实践。

在任何时候语文教学都不可丢掉阅读这一基本的教学途径。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缺陷很多,即使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还在孜孜不倦地摸索着,语文课堂已不像从前那么呆板了,并且更具创新性,内容上更是丰富多彩。

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对师生互动、探究性学习的重视,更促进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观摩黄亢美老师示范教学」

「观摩黄亢美老师示范教学」

观摩黄亢美老师示范教学,字理教学初探4月22日,我在本校参加了“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启动仪式暨“字理教学”观摩活动。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字理教学专家黄亢美老师莅临西安铁五小示范教学讲座,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黄老师特意为在场的老师展示了一节别具特色的“偏旁串字”教学,并作了“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的专题讲座。

黄老师从偏旁入手,挖掘字理,让学生从造字的本源认识汉字,理解汉字,运用汉字,期中穿插古代汉语常事和历史故事,短短一节课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跟随黄老师的讲解驰骋古今,经天纬地,收获颇丰。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本身的规律。

黄亢美特级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常用的汉字偏旁,及相关汉字,学生很快念出这些字。

接着,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阳”,问学生这个字什么旁?什么结构?学生很熟练地答出“左耳旁,左右结构。

”那么“左耳旁”表示什么意思呢?是耳朵吗?耳朵和“阳”有什么关系呢?黄老师把“阳”倒过来,“左耳旁”瞬间变成了两座山,“日”变成了一轮红红的太阳。

这样子一看,很明显“左耳旁”的意思不是“耳朵”,而表示“山、山顶”。

然后黄老师让大家想在我们学过字里面还有那些字有左耳旁?学生想到了“阴”“险”“阻”,再一想这些字的意思果然与“山”有关。

然后我们再看“朝”,“朝”的意思是“早上”,那么从字上怎么看出是“早上”的意思呢?“十十(草字头)”像“两棵草”呀,所以“朝”的意思是“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落天边”,这不是“早上”的意思吗?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像车轮,所以是“一轮太阳”。

说到“太阳像什么”的时候,有的学生一直说“像轮胎”,黄老师又讲解道“古时候车轮是用木头、铁皮做的,轮胎还没有出世呢!”为什么是“轮”讲清楚后,黄老师还用英语123开始评价:他已说完了,说的怎么样呢?伸出我的小手指,一起来评价!五根手指表示“5分”,四根手指表示“4分”,依次减少是“3分”“2分”“1分”。

学生通过伸手指对课堂发言学生做出了评价。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

推荐者:郑广杰编者按: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但目前语文课程的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教学一篇课文,如果教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往往会引来批评或指责,而教师在本体性教学内容方面究竟教了什么,学生会了什么,学生在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方面究竟有何长进,反而变得无关紧要。

吉春亚老师2006年发表在《小学青年教师》上的《语文课,把“根’留住》一文,很详尽地阐述了一个观点:语文课,要把“根”留住。

她建议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现推荐给老师们分享。

语文课,把“根”留住回望当前的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

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的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的“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有“虚化”了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

”同样的道理,语文课应是实实在在地为了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于是尽可能的把于目标不益或虽有益或效果不明显的东西去掉,可谓是“删繁就简三秋树。

也即是把“根”抓住,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一、把根留住,一定要落实语文的本体。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的:或是“披文以入情”,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明了高质量的思想是借助高质量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此同时内里表现则为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

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艺术化的训练促使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此,可以这样思考:1.“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

听黄亢美老师的课有感

听黄亢美老师的课有感

4月10日、11日,我有幸在清风小学观摩了4节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课,聆听了崔栾、袁克丽、郭金明、黄亢美四位专家的讲座。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亢美老师的汉字活动课。

在这节课上,黄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是他使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精彩。

字理识字在很多年前曾轰轰烈烈地被推广,一些教师也会在课堂设计中偶尔运用这种识字方法来指导随文识字。

但是,与很多语文教师观念一致的是,我认为字理识字只能适用于部分汉字,这些汉字必须具有可以挖掘构字道理的部件,否则字理识字将一筹莫展。

但是在今天这节课上,黄亢美老师把一些汉字偏旁归类,从这些偏旁的字理来指导理解这些有着同一偏旁的汉字是如何建构的,我对字理识字有了崭新的认识。

比如:“阳险阻陆阵陡”等都有着同一个偏旁“左耳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意思呢?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太阳,下面两座山和地平线(这即是倒写的“左耳旁”),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左耳旁”表示山岭、高地。

然后,黄老师把刚才出示的汉字都用“左耳旁”的意思进行了诠释,非常合情合理!又如:“歌吹炊饮欢歇”等带有“欠字旁”的汉字,“欠”经过画图理解为人在呼气、吸气的.意思,于是这每一个带有“欠字旁”的汉字便又有了合理的意思。

接着,黄老师还列举了其他一些偏旁的意思,让我完全被吸引,并且由衷地折服,折服于字理识字的精妙之处,折服于黄老师对字理识字的研究之深,更折服于黄老师致力于推广字理识字教学法的恒心。

关于老师们对字理识字的疑惑,黄老师这样说到:“对于相当部分形义演变较大的字和现在的简化字来说,如何在字源义的基础上从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出发让小学生理解字的形与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字理教学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如果说以前我曾经有过对字理识字的疑惑,那么今天的我则是以信服的心态来面对字理识字教学法,我相信一旦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来指引,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上一定都会上一个全新的台阶,而学生也会受益匪浅。

黄亢美老师这样总结:“中华文化真奇妙,字理教学效率高。

字理教学留住了语文教学的根

字理教学留住了语文教学的根

字理教学留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根基,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但当前的识字教学中对汉字音、形、义的忽略和淡化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在阅读课中更是忽略了识字教学,所以,很多孩子写错别字,形近字、近义词区分不清更是普遍现象。

那么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就在我们茫然的时候,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的讲座---《语文教学把“根”留住》,他强调了字理教学。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是啊!祖国的文字如诗如画!今天我才恍然大悟:如果能像黄老师那样依据字理析解汉字,那么,学生就能透过汉字的笔画出现如诗似画般的内心视象,从而形象地、牢固地、快速地识记汉字,这真的是一个好方法。

不仅这样,我还明白了,现在,我们不能再像有些老师一样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地理课,劳动课……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的“根”留住。

一、识字教学中要进行字理识字。

首先,要强化偏旁教学。

汉字大多是形声字,掌握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的创造性的学习大量的形声字。

例如:学了“一顶帽子”的“顶”字。

并懂得了其中的“页”表示“首”,“首”做形旁时就变写为“页”,那么,当学到“颈”“颜”“须”等字时就会把该字与“人头”联系起来。

再如:“玩”字中的“斜玉旁”我们一般都把它叫做“王字旁”,意思就是大王才有的东西,普通老百姓都没有。

其实不然,“王字旁”与碧玉、瑰宝关。

比如:珍、珠、琏、球等字,这些都与玉有关。

进而,在理解瑰丽一词时,就可以想到晶莹剔透的玉,跟一般的美丽还是不一样的。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偏旁认识一连串的字,理解很多不容易区分的近义词,也避免了形近字的错写,并形成识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目前,出现了一种追求华丽新颖而忽视语文内核的现象,让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深。

因此,有必要冷静地对语文教改作一分析。

一、“根”的失落——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1.性质不明,外延膨胀“语文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

有人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字,也有人则提出语文是语言和文章,还有人说是语言和文化。

走进新课程,语言和文化说似乎更热门,于是种种文化范畴的东西便不断往语文这个大口袋里装。

我们首先要求学生有一颗圣人的“心”:生活哲理、民族灵魂、崇高精神,凡是人类应该具有的美德都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其次,我们要求学生有一张哲学家的“嘴”:言必珠玑,语必华美,每一篇课文都得感悟良多,每一堂课都得“激情燃烧”。

再次,我们还要求学生有一个芯片式的“脑”:秦砖汉瓦、唐诗宋词、天文地理……必须由学生传承。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压得语文直不起腰,步履蹒跚,踟蹰而行。

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

这颇似果树生长,枝条萌生过多,影响了露水阳光,分散了养分,果子反而结得少。

2.眼睛向上,根浅底薄课堂上,句句谈体会,段段说感悟,重心在微言大义的挖掘,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读书训练;练习时,布置了诸多创新题、拓展题、积累题,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字词句训练;教作文,要求立意要新、构思要巧、语有文采,却忽视了把句子写通顺、写连贯,忽视了“我手写我口”,准确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思。

眼睛向上,把目标定高一些,用心固然是好,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重此必然轻彼,追求高目标,势必影响基本功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3.追赶潮流,思路紊乱语文教改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路程,从“文道”之争到“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再到“多提问”与“少提问”之争,现在新课程中又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每一阶段都是语文教改的一次飞跃。

然而,每个阶段强调的也只是必须重视的一个层面,而非语文的全部。

而我们的教师却在追求中渐渐模糊,丢失了语文的“根”,于是,课堂上要么“满堂感悟”,要么借“媒体煽情”。

参赛字理教学让我的识字教学更高效

参赛字理教学让我的识字教学更高效

字理教学让我的识字教学更高效李昕兴庆区第六小学字理教学让我的识字教学更高效我第一次听到字理教学这个名词,是在一次培训中听到特级教师黄亢美的讲座——《语文教学把根留住》,他强调了字理教学。

当时听到他的讲解,我感到又激动又后悔,激动的是我一下子知道了如何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高效、有趣了。

明白了识字教学该如何教;后悔的是我怎么在从教第八个年头里才有幸听到字理教学这样如此实用的理论。

如果以前我掌握更多字理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就会事半功倍。

其实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表意性的特点和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

象形、指事、会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但即使是表音部分,也仍然是以象形、指事字为基础的表意符号,具有表意功能。

这样的汉字决定了它的形与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虽经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残骸,追本溯源,使其形与义的关系显而易见。

教学生识字时就是要学生明白形义之间的关系,这样就避免了用别字的现象。

因为在我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字理方面的知识,所以识字教学停在表面,就字认字,机械记忆生字较多。

平时教学中用的最多的识字方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但这些记忆汉字的方法只停留在形式上,对于这个字为什么是这个偏旁就不甚了解了。

比如:左耳旁和右耳旁有什么区别?因为在没有接触到黄亢美老师的字理教学这一理论时,我根本不知道左耳旁表示山岭,右耳旁表示区域,因此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对汉字音、形、义的忽略和淡化,使得很多孩子写错别字,形近字、近义词区分不清更是普遍现象。

对此我一直非常苦恼,但又苦于找不到良策,只能课下花大力气纠错,但收效甚微。

所以知道了字理教学之后,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马上查找资料恶补字理知识,收获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寻求识字教学的“根”

寻求识字教学的“根”

寻求识字教学的“根”在识字教学的课堂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就识字而识字,过分追求“工具性”的倾向。

教师们对汉字教学的认识,尤其是对汉字内涵的认识,对汉字作为语文教育资源的重要功能认识不够,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总脱不掉简单功利、流于肤浅的毛病,如水上浮萍,显得根基不牢。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肩负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教师,应该赋予识字教学怎样的扎实灵动,方能使其“根”基牢固呢?一、汉字不“刻板”——传递文化的情愫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对汉字美的感受,更迟钝于考究其历史文化渊源。

作为母语教学的教师,扪心自问,对汉字,对母语学科的语文,我们是否应怀有热爱的深情,是否应拥有对汉字独特文化魅力的追寻精神呢?新教材重视汉字作为文化的濡染功能,多处穿插介绍了汉字的起源、演变等知识。

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蕴含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线条美、艺术美,产生对汉字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师也应注意挖掘汉字的文化涵义,以点带面,将汉字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有意识地渗透在教学中,促成语文教师自觉的语文意识和文化自觉。

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字“孩”时,这样引导:师:“孩子”的“孩”这个字古时候是这样的。

通过观察,你能看出汉字的演变了吗?那么,你知道左边的“子”是什么意思?生:小孩子。

师:右边呢?生:右边是个老人,似乎还戴着帽子呢!师:他年龄大了,走路的时候还弯着腰,很吃力。

那么,孩子在做什么呢?生:孩子在搀扶着老人。

师:从最早的“孩”的形状中,你明白了什么?生:孩子要关心、帮助老人。

师:说得真好!尊重、孝敬长辈,是每个孩子应该做的,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这个字告诉我们的。

明白了这些,现在,你记住这个字了吗?在这个字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孩”的演变,更重要的是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美德,无声地渗透其中,耐人寻味。

把根留住——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把根留住——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把根留住——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作者:王启珍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7期王启珍湖北省仙桃市新生街小学,湖北仙桃433000摘要:3月7日、8日,我和全市小学语文教师一道又一次走近名师,领略经典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真是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诸多感悟概括成一句话,这便是——把根留住。

下面主要以其中两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抓住关键;把根留住1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这一问是我们熟识的、令我们敬重的、激情燃烧的向爱平老师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问的。

这一问,向老师是在问台上课堂上的四十名学生,又何尝不是在问台下会场上数百位老师呢?这一问直抵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之根本。

面对这一追根之问,答案可以是五花八门,正如学生课堂上的回答一样。

但五花八门的答案之中,很多难免只关乎枝节,未能触及根本。

那么,真正能触根及本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在向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识逐渐明晰,老师们的思想也豁然开朗,用最浓缩的语言回答,这便是——读懂课文、学习表达。

这就是新课标指出的: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母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写了什么,情感、主旨是什么;走出文本,揣摩文本的内容、情感、主旨又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这就是既落实对内容的把握,又落实对形式的探究。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就是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双翼,向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开展的一切语文实践都是力图达成这一根本目的。

窦桂梅老师的“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在某种程度上与向老师的教学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理解祖国语言和运用祖国语言的双翼羽丰力健,从而自如地翱翔于母语的天空。

“我们为什么学习这篇课文?”即是我们为什么开展语文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作者:郑艳玲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特殊的文字之一,尤其是我国的汉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即便是在现如今“外语热”盛行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发现汉字的独特魅力。

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要把汉字文化传承下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更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本文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识字能力;培养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能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个人一生的识字量小学阶段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在阅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尤其是一、二年级,不仅要求教师教会孩子们识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授之以渔”。

就是要求我们低年级教师要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一、三个步骤记字音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幼小衔接,教师应根据孩子们学前基础,依据基本识字方法动脑识字,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

在第一单元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重点教给儿童拼读方法。

一是,先给韵母直接定调;二是,声韵相拼时声母轻短、韵母重长;三是,声韵相拼要快。

先让学生记住音节的组成,然后结合拼读理解音节的意思,再直接拼读说方法,最后心想方法口直呼。

这样经过半学期的训练,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能做到直呼音节,为孩子们解决了识字中读准字音的重点问题。

同时为孩子们大量阅读拼音读物、讲普通话,规范朗读铺平了道路。

二、运用儿歌记字形在各国的文字中数汉字的结构复杂,笔画繁多,难认难写,以至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甚至成了厌学的问题。

其实只要我们教师理清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孩子们识记字形的方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们可以把低年级汉字分为:基本字、基本字带字、形声字、难字四类,教师运用儿歌就可以轻轻松松帮助学生掌握这四类字的构字规律和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要培根养心

识字教学要培根养心

识字教学要培根养心邵红赟摘要:汉字是中国语言之根,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汉字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任务。

本文从探寻汉字演变的奥妙,渗透汉字文化教育;体悟汉字的情趣与理趣,深入发掘汉字的文化基因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传统文化;渗透传承汉字是中国语言之根,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书面语的学习,而书面语学习的关键在于汉字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识字教学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好母语,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汉字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任务。

一、探寻汉字演变的奥妙,渗透汉字文化教育汉字的内涵极为丰富,在造字原则上,由表形到表意,且意蕴丰厚,体现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经验。

这就既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更需要教师在探索实践中树立“大语文”课程观,激发教学潜能,营造以汉字文化为根基的语文课堂。

例如,在教学“高”字时,传统教法是引导学生分析“高”字的结构,上部分是“点、横”,中间是“口”,下部分里边是一个“口”。

指导学生用口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来识记这个字。

如果仅从字形识记的角度看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从发展学生识字能力、掌握汉字规律、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看,无疑是不足的———既没有引导学生理解“高”字的意义,也没有引导学生发现以“高”为声符的其他字的规律。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高”字的:“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

”因此,教师在教学“高”字时,可先出示“高”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再引导学生观察:“高”像一幢二层小楼,上面的“`”“一”是由楼顶演变而来,上下的两个“口”代表房间的窗户,下面的“冂”像一楼的房间。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课件 语文教学把根留住 课件(共59张PPT).ppt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课件 语文教学把根留住   课件(共59张PPT).ppt


德 ¯¯¯¯¯
彳+心+直=德
荆— 艹形,刑声 颖— 禾形,顷声 腾— 马形,朕声
危—危险 色—怒形于色
育— 从倒子,从肉月。 流— 肖—
一幅油画 一副球拍 一篇文章
立早章? 音十章!
• 拳、捡、取、受、牧、弄、寻、
• 夺、秉、尊、对、封 、有、史、 承、盥、举、殴、芟、祭、敲、 鼓
• 趾、 跨、步、武、企、进、 往、 各、夏、舛、桀、登、
• 罚——
• 分解——会意字,可分解为 (网)言、 刀三个部件。
• 组合——触犯法网,情节轻者受言斥责, 情节重的将被用刀(刂)处以极刑。故网、 言、刀组合成罚。
田加力,组成男, 田间出力好儿男; 男字读音又通难, 男子汉就不怕难 。
识字教学
• 识字学词,学习之始; • 分解组合,析形索义; • 字理为本,多元识记; • 教学高效,根基厚实。

3. 谜语识字
上小下大, 你猜念啥?(尖) 大的大,小的小, 小的还比大的高。 (尖) 下面大,上头小, 手碰它,像被咬。(尖)
一个日本人, 拿着一把刀, 杀了一口人, 留下四滴血。

猜字谜 仙
一人身材不一般, 站立起来与山高。
• 一人住在山间, • 从不与人见面; • 可以不吃不喝,
• 传说活到千年。
袁晓园1986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汉语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
• “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理 性’,即是合乎‘六书’”
著名的文字学家殷焕先先生1990年给杨洪清、朱新兰 编著的《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一书之序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
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
的指导意见(摘识字教学部分)
! 住 留 语文教学要把根

语文教学应把“根”留住

语文教学应把“根”留住

龙源期刊网 语文教学应把“根”留住作者:薛娟娟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07期2011版课标指出,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堂,就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理解能力,而对于表达形式的关注,要落实到“写”上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

何谓表达?表达是指把脑子里固有的印记,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或向他人流露。

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表情,也可以是肢体,但更多的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教师完全可以针对不同的文本,选用不同的语言实践方式。

表达依赖积累依据“取法乎上”的精神,我国的教材都是选取“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以供学生讽咏、研习、模仿。

可以说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

学生通过范文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形成语言或知识上的积累,为今后的独立写作奠定基础。

语言的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可以说语言的积累是表达之父。

如何积累语言呢?叶圣陶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诵读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表達近于完美。

”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句段要反复地朗读,熟读成诵。

但是积累的语言如果不用,将是一潭死水。

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把书本中优美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让美好的语言在自己的心里生根发芽。

笔者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之后,布置学生写一段有关宋庆龄故居的解说词,要求把关于樟树的生动描写巧妙地引用到自己的解说词中,降低了写作难度,让学生体会到积累语言的乐趣,同时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知识的积累这里所说的“知识”指的是“写作技巧”。

方法在认知领域内属于知识的范畴。

既然是“知识”就适合积累。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让学生从书本范文的案例中探讨言语形式,学习如何开头、过渡、结尾。

首先,开头。

以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开头的《暖流》;以神话故事引起读者兴趣开头的《神奇的克隆》;利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开头的《二泉映月》;以描写地理位置作为开头的《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其次,过渡。

字理识字:守住语文的“根” ——有效字理识字教学策略浅探

字理识字:守住语文的“根” ——有效字理识字教学策略浅探

字理识字:守住语文的“根” ——有效字理识字教学策略浅探摘要】笔者认为识字教学中,应科学地使用字理识字法。

而有效的字理识字教学,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点:独体字教学,可以采用“溯源—对照”的方法;合体字教学,可以采用“分解—溯源—组合”的方法;词语教学,可以采用“根据字理,品析词语”的方法,从而守住语文的“根”。

【关键词】字理识字语文的“根”有效策略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当前的识字教学,汉字形义虚化,字理意识淡薄,表面看“量”已达标,然而“质”未到位。

一些识字实验也只是“泡沫识字”,盲目地追求识字的“量”,漠视识字的“质”。

其实,汉字字字有理。

所谓字理,就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

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本文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如何在日常识字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提高识字效率。

一、独体字教学:溯源—对照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虽然独体字只有数百个,但汉字的主要群体——“形声字”主要是由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组合而成。

可以说,对独体字的良好掌握,正是深入学习合体字的前提和基础。

“溯源”,就是指简明扼要地阐述这些汉字产生、演变的大体过程,从而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

“对照”,就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实物、图画、及古字各重点部位进行对应比照,以形象地感知实物—画图—古文字—楷书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和识记所学楷体汉字的形义。

具体有以下几种实施方法:1.“实物—字”对照溯源采用“实物—字”对照溯源法进行字理识字教学,可以通过相关实物的演示,与字形进行对照而溯源。

如:“大”字教学,教师则可以通过形体动作演示正面站立的动作进行教学。

2.“图—字”对照溯源(1)“实物图—字”对照溯源:采用“实物图—字”对照溯源法进行字理识字教学,首先要出示要教学生字的实物图,再让学生通过与字形进行对照而溯源。

诵读——把根留住

诵读——把根留住

诵读——把根留住中国民族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光彩照人的文化。

其中,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已经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并流传至今。

汉字作为表达语言的基础,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中国的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历经崎岖,充满了文化的沉淀和历史的积淀。

汉字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汉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史书,也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印记。

把根留住,是传承汉字文化,重视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性的表现。

只有把根留住,才能不断创新,开创出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宝库。

把根留住,是中国汉字文化发扬光大的关键性因素。

我们需要全力以赴地发扬汉字文化,让其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诵读汉字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种实践。

通过诵读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内涵,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传统的魅力。

我们需要以诵读汉字为基础,进一步挖掘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汉字是一种非常神奇且有趣的文字,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通过诵读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汉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核心。

同时,诵读汉字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正是由于汉字富有文化气息,所以在艺术、书法、诗词等多个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诵读汉字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谛,唤醒我们与中华民族深刻联系的意识。

汉字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它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代表性符号。

通过诵读汉字,我们能够不断增加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认识和感悟,培养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延续,在全球化的时代也能发扬出独特的文化优势。

总之,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们需要诵读汉字、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将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语文教学的一定要攥住“根”

语文教学的一定要攥住“根”

语文教学的一定要攥住“根”近来听了很多堂课,有专家的课、有老师们的课。

同时又在打磨老师们的课,指导老师们参加各种送课或赛课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一些思考。

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至今,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和清晰,但仍存在着许多的困惑——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我们如何抓住语文教学的“根”?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通过语言的训练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一、语文教学的“根”语文的“根”在哪里?顾名思义,语文课就是要抓“语”抓“文”。

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过去的启蒙教育就是识字,当然语文教育的识字离不开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基点是学习语言文字,要识字、要会读书、要会写作。

二、如何抓住语文教学的“根”(一)备好课,找准每堂语文课的“根”教师要备好课,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抓住语文教学“根”的关键所在。

1.备教材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教学目标,“识字、读书、写作”具体落实到本课时,应当怎么呈现?纵观近一年来自己听的百余节课,有些老师的课堂花样丰富,看似琳琅满目,但经不起推敲与追问!老师们把语文课堂被搞复杂了,其原因就是老师们没吃透教材,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搞不清楚重难点。

换句话说,就是没找准本堂课的“根”——要训练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老师在走进课堂前,要把所有教材中涉及到的问题都弄通,就像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司机,绝不带着一丁点儿隐患上路。

当然,而老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应满足于仅仅了解编写意图,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和创造,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富有个性,更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教学要把根留住
作者:贯开斌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03期
【摘要】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方法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但是,字理才是识字教学的根本,而语文识字教学一定要把“根”给留住。

别让死记硬背扫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别让字形分析误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路。

【关键词】识字教学;字根;经验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29-01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有奠基作用,而且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可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方法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比如:形象记忆法、猜谜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找规律识字法、故事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加减识字法、生活中识字等等,这些方法都不愧是一些好方法,我一直都以为,只要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灵活而又充分地应用这些方法,就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我在课堂上也经常使用,可还是有很多时候感到不得要领,学生的识字效率也并不是太高。

直到2009年3月份,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专题教学研讨会》,听了黄亢美老师(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的讲座和教学实例之后,我忽然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字理,才是识字教学的根本,而语文识字教学一定要把“根”给留住。

字理,说简单点就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

汉字既表音又表形,是音形合体的文字,这是汉字与其他文字最大的区别。

汉字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所以,只要学生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做形声字的形旁之义,就能较快地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能“无师自通”地创造性的学习汉字。

回来之后,我在我的课堂上也尝试着对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字理教学,利用字理来引导孩子们识字,还真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进行形声字的教学
“青、请、情、清、晴、蜻、睛”这是一组比较有代表性的形近字。

如果只是机械地、反复地强调和认读这些字,肯定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搞混,尤其是“青蛙”的“青”与“蜻蜓”的“蜻”和“清水”的“清”、“眼睛”的“睛”与“晴天”的“晴”。

如果学生理解了“青”是指的颜色,那么他就能知道,“青蛙”的外皮是青色的,所以,“青蛙”的“qinɡ”没有“虫”或者“氵”,“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有“虫”;“目”就是眼睛,所以是“眼睛”,而不是“眼晴”,“日”就是太阳,有太阳有阳光的天气就是“晴天”,而不是“睛天”。

不仅如此,形声字的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涵义,它的声旁
还能帮助我们简单快捷的认读这个字的读音。

我经常对学生说:“人家都说我们‘四川人奸,认字认半边’,虽然这是一句带讽刺的话,但是却又不无道理。

只要我们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又掌握了汉字基本部首的涵义。


二、理解汉字构字部首的真正含义,正确有利的引导学生识字
像“月”、“阝”、“灬”等部首,如果不弄清楚它的本身含义,那么我们对由这些部首组成的汉字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识记。

比如:“肩、膀、脸、肚、腹、肠……”这些字,如果你不知道这里的“月”是“肉”的话,那么我们怎么跟学生解释这些字的含义?又怎么引导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认读和识记这些字呢?如果我们知道“阝”(左)是指的是高岭山地,“阝”(右)和城墙有关,那么“阻、陆、陷、阱、险、都、郭、邻”等字相关的字理我们就容易理解多了,也就好记多了;如果我们知道“灬”和“火”有关,而不是和“水”有关,那么“烹饪”这个词,即使我们不认识,也能知道它大概就是“用火来煮食物”了。

三、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字理知识的讲解和拓展
有的字我们很难通过它的构字部件来理解,如:“孕育”一词,“孕”比较形象,就是一女子肚子里(乃)怀有一个小孩子(子)。

而“育”怎么理解呢?原来,“云”是一个倒着的“子”字(倒子头)——(小孩子出来时,是头先出来的),“月”和身体器官有关(肉月旁),这样一来,从字面来理解,“育”就是指母亲生育小孩这么一件事,后来引申为“生育、培养”等意。

像这些字我们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和析字能力。

四、利用字理创编儿歌、字谜、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
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经常会用这个方法,孩子们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大多数字谜都只是根据汉字字形来的,如果我们深入理解了字的字理,那我们就可以形义结合地创编一些字谜或顺口溜了。

例如:“人之本,是什么?从头到脚摸一摸,想想它从哪里来,父母恩情记心窝。

(体)”“心上只有他自己,认为自己最能干;别人有才他憎恨,别人幸福他不满。

(忌)”像这样一些字谜,不仅从构字部件来组谜,在谜面里还把字的意思也说到了,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形象生动,记得也会更牢一些。

五、在理解字理的基础上进行品词、品句、品读
字理教学并非把教学复杂化,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一个,带动一大片”。

我们给学生讲字理,是想让学生利用字理来理解字的本义,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字在文中的含义,在理解字的意思之后再去品味词语,最后,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文章的品读。

这个过程看似很复杂,很麻烦,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从小学一年级就适当对学生渗透字理的教学,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对字理的理解,通过字理这个点延伸、扩大,慢慢形成对祖国汉字感兴趣、有研究这样一个面的话,那么学生最终会“举一反三”,会“无师自通”的。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这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女儿说的话。

中国的汉字,每一个汉字,都有着它自己的韵味,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无比骄傲,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的文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识字教学的根留住,应该让我们祖国伟大的汉字永远保持青春和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