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小学)笔试大纲

合集下载

江苏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江苏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江苏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
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提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详细解析和复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内容
1. 教育学
2. 心理学
3. 学科教学能力测试
复大纲
教育学
-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评价与测量
- 教育管理与领导
心理学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 研究与记忆的心理机制
- 智力与人格发展
-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学科教学能力测试
- 学科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 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
- 学科教学评价与反思
- 学科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技术
时间安排
-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预计在招聘流程的哪个阶段进行?- 复周期建议为多久?
考试策略
- 提前了解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 制定合理的复计划,重点突破薄弱环节
- 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
- 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 注意备考心理和调整好状态
以上是《江苏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的详细内容。

希望对您的考试复习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小学教育(综合性)综合大纲

小学教育(综合性)综合大纲

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2)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遗传 2、环境 3、教育<学校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总结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面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要求。

)(功能:1、导向性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上,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领带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的话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完整word版)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完整word版)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遇到新的感性认识,再变成理性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成熟。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育的本质: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与人口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1.百科全书时期;2.要素主义时期;3.?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4.?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时期;5.科学、技术、社会时期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社会分工中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等保障机制,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途径:1、强化师德培训;2、集中培训,旨在解决共性的、前沿的、重大的问题,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3、校本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4、教研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5、技能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6、骨干教师培训,旨在培养学科首席教师,引领学科教学改革。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活动,他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它把对人的身心影响作为直接目标,当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义门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教育学,应运而生。其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五个阶段。
二、教育功能
含义: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教资笔试大纲

教资笔试大纲

教资笔试大纲
教资笔试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这部分考试内容一般包括综合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综合应用与素质测试等。

2. 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考察考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课程与教学原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等。

这部分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测试、教育学科知识测试、教育评价与管理测试等。

3. 学科知识与能力测试:考察考生在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不同岗位的教资笔试大纲会根据岗位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测试内容主要涉及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而高中教师的学科知识测试内容则主要涉及各学科的专业知识。

4. 教育实务与教学设计测试:考察考生的实际教育经验、教学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测试、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测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教资笔试大纲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考试内容以当地招考机构发布的官方大纲为准。

此外,还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岗位和具体学科来有针对性地备考。

浙江小学教师考试大纲

浙江小学教师考试大纲

浙江小学教师考试大纲
一、简介
浙江省小学教师考试大纲是为了规范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而制定的参考文件。

本大纲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等相关内容,旨在确保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培养优秀小学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二、考试科目
1. 课程与教法
考察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包括教材解读分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

2. 心理学基础与教育
考察小学教师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基本了解,以及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指导的能力。

3. 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考察小学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了解,以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 课程与教法
1.1 教材解读分析
考察教师对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等特点的把握,以及针对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有效解读和分析的能力。

1.2 教学设计与方法
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3 教学评价
考察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评价,包括对学业和品德的评价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2. 心理学基础与教育
2.1 儿童心理发展。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师招聘、聘任、晋升和评优评先等方面。

综合素质考试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估,旨在选拔优秀的小学教师。

二、考试内容1. 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

2. 教育心理学:考查教师对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包括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等相关内容。

3. 课程与教学:考查教师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相关学科内容。

4. 学科知识:考查教师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相关学科内容。

5.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考查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础知识、教育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等相关内容。

三、考试形式综合素质考试采取笔试形式。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以检验考生对教育理论、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学科知识以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四、考试要求1. 综合素质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较全面的教育教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业务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2. 考生应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系统备考,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考生应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教学实践、观摩课程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五、备考指导1. 了解考试大纲:考生首先要深入了解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2. 分清重点与难点:根据考试大纲,将各个模块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3. 系统备考:备考过程中应系统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加强对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学科知识以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掌握。

4. 多做模拟题:考生可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练习和巩固,提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考试大纲

小学数学教案考试大纲

小学数学教案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考试,检测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的提升。

一、知识范围:
1. 算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位借位等。

2. 几何:图形的认知、平面图形的辨认和性质、空间图形的认知等。

二、考试形式:
1. 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计算能力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解答题:考查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三、考试内容:
1. 算术:加减乘除的应用、进位借位的规则等。

2. 几何:图形的辨认和性质、简单的空间图形的认知等。

四、考试要求:
1. 学生需认真复习课堂知识,掌握基本算术和几何概念。

2. 考试时需认真审题,准确表达答案。

3. 考试过程中不得互相交谈,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五、评分标准:
1. 选择题每题1分,填空题每题2分,解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打分。

六、考试时间:60分钟
※※※※※※※※※※※※※
本次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希望学生们能充分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整理)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一、考试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二、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等。

三、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

四、考试复习大纲1.教育学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如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等。

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现代教育思想和主要教育流派。

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2.教育心理学熟悉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其主要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

掌握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

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情感和意志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掌握学生个性差异,如智力差异、人格差异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教育教学。

3.教育法学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了解教师权益和义务,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4.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教育行政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等。

了解教育财政法规和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卫生条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标准》等。

5.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和职业发展,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

掌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语言、仪表、仪态等基本职业素养,了解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熟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相关内容。

6.综合能力掌握常用文写作技巧,如计划、总结、报告等。

熟悉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2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教育学)

2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教育学)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教育学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40%、判断题10%、名词解释题20%、简答题20%、论述题10%。

五、参考教材:教育学基础/丁锦宏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六、考试基本要求《教育学》是面向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目的与制度、教育的基本要素、德育、班主任工作等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学会用专业的教育思想观点分析、思考教育问题,能够依据科学的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教师教育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七、考核内容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识记: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领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识记: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教育家、教育著作和教育观点领会: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识记:教育2.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识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领会: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本质识记:教育本质4.教育的起源识记:三种教育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5.教育的发展识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领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领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领会: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性识记: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应用: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导教育工作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识记: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内发论、外铄论领会: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识记: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领会: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第五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识记: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功能领会: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领会: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3.我国的教育目的识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领会: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第六章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概念识记:教育制度领会: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概念辨析2.学校教育制度识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终身教育领会:学制确立的依据;现代学制的类型第七章教师与学生1.教师识记:教师;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领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2.学生识记: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领会: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现代学生观3.师生关系识记:师生关系的类型领会: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应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第八章课程1.课程的概念识记:课程2.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识记:课程的类型领会: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识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领会:国家课程标准的特点和作用4.课程改革领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第九章教学1.教学概述识记:教学;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领会: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教学原则识记: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领会:主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应用:结合实际分析小学教学案例中体现的教学原则3.教学组织形式识记: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复式教学、协同教学领会: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4.教学方法识记: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践活动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法领会:常用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应用:结合实际分析小学教学案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识记: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内容领会: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要求6.课堂教学识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管理领会:课堂教学目标分类及确定原则;教学设计的内容;课堂管理的策略;课堂教学技能的类型7.教学评价识记:教学评价的概念与类型领会: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第十章德育1.德育概述识记:德育领会: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2.德育过程识记:德育过程的要素领会:德育过程的规律3.德育原则识记:德育原则领会:主要德育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4.德育方法识记: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领会:主要德育方法的操作要求应用:基于德育方法选择与运用的依据,合理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发挥德育价值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1.班级与班主任识记:班级;班级组织;班主任领会:班级组织发展的阶段;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的素质2.班主任工作实践识记:班集体;偶发事件领会: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应用: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合理的开展班主任工作。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包括了考试的内容、题型、分值分布等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份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供您参考:一、考试目标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综合素质主要考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能力。

三、笔试的题型和分值分布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题型主要有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

其中,单选题和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则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各部分的分值分布如下:(一)单选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分)(四)写作题(共1题,每题40分,共40分)四、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教师资格证笔试采用闭卷纸笔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其中,综合素质部分占40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占120分。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小学)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一、教育学概论1. 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4.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流派5. 教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 个体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5.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三、教育法学1. 教育法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规定4. 学校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5. 教育法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四、教育社会学1.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4. 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5. 教育社会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五、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及其特点2.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3. 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要素4. 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5.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六、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1.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式3.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方法与技术4.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5.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七、特殊教育学1. 特殊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特点2. 特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特殊需求群体分类3. 特殊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4. 特殊教育评估与评价5. 特殊教育学在常规教育中的融合和支持八、学科基础知识1. 语文学科基础知识2. 数学学科基础知识3. 英语学科基础知识4. 科学学科基础知识5. 社会学科基础知识九、教育实习与教师职业道德1.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2. 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3. 教育实习的方法与技巧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5. 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总结:通过对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进行全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教师招聘过程中,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特殊教育学、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实习与教师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都非常重要。

2023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23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选拔乐教善教适教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结合福建省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

力求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时事政治、师德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师德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师德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式颁布的最新修正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的最新修正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颁布的最新修正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的最新修正版)5.《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6.《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正式颁布的最新修正版)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1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1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2.《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13.《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三)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概述(2)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生产力(3)教育与文化(4)教育与人口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概述(2)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3)素质教育的内涵(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及其关系5.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概述(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当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6.课程(1)课程概述(2)课程规范(3)课程改革7.教师与学生(1)教师职业概述(2)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3)学生概述(4)师生关系8.教学(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教学模式(4)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6)教学组织形式(7)教学评价9.德育(1)德育概述(2)德育过程(3)德育模式(4)德育原则与方法(5)德育途径10.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与班级管理(2)班主任工作概述(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策略11.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3)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四)心理学1.心理与心理学(1)心理学概述(2)科学的心理观(3)心理学的发展2.感觉与知觉(1)感觉概述及规律(2)知觉概述及规律(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记忆(1)记忆概述(2)记忆过程(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4.表象与想象(1)表象及其特点(2)想象概述(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5.思维(1)思维概述(2)思维过程(3)创造性思维(4)思维的品质与培养6.注意(1)注意概述(2)注意的品质(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情绪与情感(1)情绪、情感概述(2)情绪理论(3)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8.意志(1)意志概述(2)意志行动过程(3)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9.个性倾向性(1)需要及其理论(2)动机(3)兴趣10.个性心理特征(1)能力概述(2)能力测验(3)能力的形成与发展(4)气质概述(5)性格概述(6)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7)气质、性格与教育11.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概述(2)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2.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3.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4.教师心理(1)教师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3)教师成长与发展15.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概述(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认知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6.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概述(2)学习动机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7.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类型(2)知识的获得(3)知识的保持18.技能的学习(1)技能概述(2)操作技能的形成(3)心智技能的形成19.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问题与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4)创造性及其培养20.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概述(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3)学习迁移与教学21.学习策略(1)典型的学习策略(2)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22.品德的形成(1)品德概述(2)品德发展阶段论(3)中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23.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4.课堂管理(1)课堂管理概述(2)课堂群体的管理(3)课堂纪律的管理三、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简介
一、引言
教师招聘考试是对教师候选人的选拔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来担任小学教师岗位。

小学品德考试大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评估候选人在品德方面的素养和教育能力。

本文将介绍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二、考试大纲概述
1. 考试目的
小学品德考试旨在评估候选人在品德方面的素养和教育能力,确认其是否具备成为小学教师的基本品德要求。

2. 考试范围
小学品德考试涵盖以下主要内容:
(1)德育理论基础及教育目标。

(2)小学品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小学生品德培养与教育。

(4)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

3. 考试形式
小学品德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试卷由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组成。

三、具体考试要点
1. 德育理论基础及教育目标
(1)了解现代德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

(2)熟悉小学阶段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掌握德育理论和目标在小学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2. 小学品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了解小学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道德品质、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等。

(2)掌握小学品德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如情感教育、案例教育、角色扮演等。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doc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doc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乐山市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六、课堂教学(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七、学校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教育法学一、法与教育法(一)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渊源(二)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二、教育法律关系(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四)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类型、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三、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二)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道德的作用(四)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四、教育法制过程(一)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主体权限;教育立法的程序(二)教育法规实施的含义、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效力与解释(三)教育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地位、原则、内容与方式(四)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制裁的方式五、教育法律责任(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归责要件、归责原则(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三)学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侵权责任、学校对教师的侵权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社会其他主体对学校和教师或学生的侵权责任六、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一)学生权利的含义、主要内容(二)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学生财产权的维护、学生人身权利的维护(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七、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一)教师权利的含义、教师权利的性质(二)教师权利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一般权利(三)教师权利的维护:教师教育权利的维护、教师人身权利的维护八、教育法律救济(一)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渠道、基本原则;法律救济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结构(二)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四)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类(小学)笔试大纲
第一部分教育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
七、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
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
(四)小学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德育的实施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
(二)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三)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
(四)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四)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四、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
(一)小学的课外校外活动
(二)少先队的性质、基本任务与特点
(三)少先队教育活动
(四)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五、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
1 .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
2 .小学生感知力的发展与培养
(二)记忆
1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2 .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三)想象
1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2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四)思维
1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3 .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五)言语
1 .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2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六)注意
1 .注意的类型及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2 .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六、小学生的情意发展
(一)情绪情感发展
1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
3 .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二)意志发展
1 .意志的品质
2 .小学生的意志特点
3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
七、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自我意识
1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基本心理成份
2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 .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作用与类型
2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3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三)人际关系
1 .小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的特点
2 .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3 .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
(四)品德心理发展
1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3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五)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健康的涵义
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1 .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
2 .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遗传差异
(二)家庭因素
1 .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
2 .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3 .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三)学校因素
1 .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2 .教师期望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3 .校风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4 .同伴交往的影响
(四)社会因素
1 .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途径的影响
2 .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一)基本理念
(二)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三)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
三、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心理素质
1 .教师的素质结构
2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
3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二)教师的自我意识
1 .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2 .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
3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
(三)教师的人际关系
1 .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
2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
3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
1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 .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
3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五)教师的认知
1 .教师认知问题的类型
2 .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
3 .教师认知问题的调适
(六)教师的情绪
1 .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
2 .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
3 .教师情绪问题的调适
(七)教师的人格
1 .教师人格问题的类型
2 .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
3 .教师人格问题的调适
(八)教师的行为
1 .教师行为问题的类型
2 .教师行为问题的成因
3 .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
第四部分教学实施要求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基本理念
1 .师德为先
2 .学生为本
3 .能力为重
4 .终身学习
(二)基本内容
1 .专业理念与师德
2 .专业知识
3 .专业能力
二、教学设计技能
1 .教学目标编制技能
2 .教学设计编制技能
三、课堂教学技能
1 .导入技能
2 .讲授技能
3 .提问技能
4 .板书技能
5 .课堂小结技能
6 .教学管理技能
四、教学评价技能
1 .课堂教学评价
2 .学生评价技能
3 .教学反思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