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想象力共49页文档
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的代表作。
该书由一系列讲演稿和部分已发表的论文汇集而成,共有10个部分和1个附录.第一章:前景1人们为什么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漠然与不安——现代人的状态“如果人们不知道他们珍视什么价值,也未感到有什么威胁,这就是一种漠然的状态。
如果他们不知什么是其珍视的价值,但却仍然明显地察觉到威胁,那就是一种不安。
”因为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和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当面对如此快速的发展,他们感到适应不了突然要面对的更广泛的世界;他们不能理解自己所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为了维护自我,努力使自己仍是完全独立的个人,他们在道德上变得麻木,他们开始为一种滑入陷阱的感觉所笼罩。
2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米尔斯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理解个人经历及其背后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重要心智品质。
没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就不可能理解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那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呢?米尔斯写到: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可以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本书还提问并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学研究,甚至于社会科学研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答案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方法论家”。
这就是社会学的想像力。
3“社会学想象力”的工具米尔斯写到,或许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议题”。
这个区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一个特征。
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
《社会学的想象力》重释
文_学术探讨338摘要:社会学研究最关键的就是对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
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对社会学的研究至关重要,这也是社会学这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研究一、何为“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C. Wright Mills)在其名著《社会学的想象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
米尔斯认为:“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它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我想要描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就相当于给“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下了定义。
这种想象力可以为我们提供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以至于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
“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通过这种想象力,我们可以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建立联系。
个人的生活历程只有放在更大的社会历史的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个人只是社会潮流中的“一叶扁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会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
二、“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视角转换“社会学的想象力”也是一种视角的转换。
这种视角的转换涉及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主观与客观等二元对立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涉及各学科间视角的转换等等。
如米尔斯所说:“因为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从政治学转移到心理学,从对一个简单家庭的考察转到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预算进行综合评估,从神学院转换到军事机构,从思考石油工业转换到研究当代诗歌。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5篇)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5篇)第一篇:社会学的想象力关于社会科学的思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书报告邢天璐行政管理三班2010414239《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读完这本书,第一感觉是米尔斯告诉了我们现在社会科学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担任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使命,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或者将来的研究者该具备哪些素质、该注意什么。
因此这本书不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专著,而是对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米尔斯很犀利地揭露批判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种研究偏向和社会科学界的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的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米尔斯不是为了写想象力而想象,而是把社会学的想象力放在社会科学这一大背景下思考。
《社会学想象力》是米尔斯针对他所处时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提出的“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术语。
米尔斯认为: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具有文化涵义,而这种社会科学的确立恰恰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
那么,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米尔斯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心智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能力——把个人生活与更广阔的社会整体相联系的能力;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的能力。
简而言之,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整体观和历史感的思维方式。
当然,它不只是当代文化范围内的心智品质之一,对它更广泛更巧妙地应用提供了一个前景:即在其理解力上,事实上,即人类理性本身将在人类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或许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这个区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一个特征。
读《社会学的想象力》
读《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这本著作教授了我如何做研究,如何看书,也让我了解如何做笔记。
米尔斯在卷首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的能力。
他接下来讲到,对准备研究的对象要考虑的问题,我将其总结为:所处的社会结构状况;该社会的历史定位;对社会中人的研究。
把握好这三点,才能全面、清晰的把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米尔斯以9章的篇幅讲解如何才能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
他用了正反两种方法,即批判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避免类似的错误和建构良好的研究风气,提供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的平台。
他批判宏大的理论――沉迷于“理论”的高度形式主义中,用一些其他人看上去奇怪的方式组合、分解概念,把对概念的分解和无休止的重新组合作为这样的形式主义努力的中心,而这些概念本身非常隐晦。
他批判抽象经验主义――以方法论自居,只是花费大量精力完善调查方法和技巧,忽视社会调查本身;并且遵循一套死板严格的机械步骤,试图把社会调查的每一步都标准化、合理化;对人的研究通常是集体性的和系统性的。
他批判自由主义实用性――狭隘地研究小规模的环境,希望能“逐步建立”对更大规模结构的理解。
批判新的非自由主义实用性――关注与公众论题不相关的次要问题造成社会科学的琐碎不堪的局面。
从《宏大理论》到《科学哲学》这5章的内容在实质上是交错相连的。
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共享一种学术上的‘双方垄断’、支配性的研究风格”;抽象经验主义体现科层制的发展、为科层组织所用;抽象经验主义学术特征――科学哲学”;新的非自由主义实用性直接助长了科层组织气焰。
下面我将具体说一下这5个章节篇幅的“批判”部分和“建构”性内涵部分。
1.宏大理论米尔斯通过将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中部分内容转化为通俗、简洁语言的形式,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家的观点展开批评。
《社会学的想象力》文本导读
《社会学的想象力》文本导读一、米尔斯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
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1941年获博士学位。
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
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米尔斯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G.H.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
二、内容概要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当中,米尔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P.F.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
为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米尔斯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强调社会学要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
他继承了K.马克思和M.韦伯的传统,深刻分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阶级、政治和权力结构。
他指出,美国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商业、军事和联邦政府的官僚组织的典型代表,广大民众的权力的丧失恰好体现出上层社会权力精英们的专横跋扈。
米尔斯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并具有浓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主义色彩,对后来的冲突变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社会学想象力的缘由与涵义在这本书里面,米尔斯试图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在米尔斯看来,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于其偏离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到社会学的传统中去。
“社会学的传统完整载负了整个社会科学的前景,并部分地实现了它。
”通过对传统社会分析的定义,米尔斯指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概略言之,我相信所谓经典的社会分析是可以定义,可以应用的一套传统;相信它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而且它的问题是与紧迫的公众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的。
品读社会学想象力(李康翻译版)
品读《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翻译版)讲解人:葛鹏地点: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一、作者简介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
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
C·赖特·米尔斯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
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被视为其主要代表作。
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选》也被认为是权威译本。
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年仅46岁,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二、本书结构第一章承诺,米尔斯通过承诺这一章,引出社会学的想像力这一概念,并结合现实对它作了详细解释,阐述了它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学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到六章分别是····,这几章是米尔斯所要重点论述的几种久而成习的偏向。
我也是重点讲述这几章。
最后第七到第十章以及附论治学之道。
米尔斯借助社会学的想像力的观点和思想,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以及政治、治学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更为深入详尽的阐述出了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内在本质及应用。
我们先来看第一章,承诺。
三承诺(一)社会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因为我们没有社会学基础,所以要想知道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首先就得明白什么是社会学。
按照学者观点,社会学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
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回顾米尔斯的学术生涯时,沃勒斯坦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米尔斯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社会科学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将因为其中实质性的具体分析而被长久阅读。
但是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很多别的学者。
”那么,米尔斯真正超卓于众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米尔斯和他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社会学家相比、尤其是与我们这个年代大多数的社会学家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某一个分支社会学领域的专门家,而是有着自己关于社会学的一整套纲领和构想。
比如,虽然他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权力新贵:美国的劳工领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权力精英》等“社会分层三部曲”,自下而上地逐一对二战后美国的各个社会阶层进行分析,但他却并不是一个狭隘的社会分层研究专家;他引介和翻译的《韦伯文选》至今仍被认为是一部“均衡得当”的“精熟”之作(特纳语),但他同样也不是一个狭隘的韦伯研究专家。
事实上,米尔斯从未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分支领域,以上的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纲领和构想,他的抱负在于从整体上来重建社会学,而这纲领和抱负就集中体现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部名著当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下简称《想象力》)最早问世于1959年,距今正好整整五十个年头。
长期以来,这本书一直被当作这个学科的经典入门读物,人类学、政治学等邻近学科也往往把它列入本科生的必读书目。
这一方面提高了它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对它的低度理解。
一个概念的流行往往就是它自身空洞化的开始,在走上神坛成为经典的同时,“想象力”本身却成为一个不被反思和讨论的概念,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米尔斯在使用它时原初的含义和关怀则逐渐被遗忘。
实际上,《想象力》如今所取得的经典地位,往往使人们忽略了米尔斯在他那个年代的学术界只是一个孤独的边缘人,是一个不为主流所喜的“异端”。
虽然他的《白领》、《权力精英》等作品都是社会学著作中少有的畅销书,但在学术圈内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欣赏,反而被贬斥为“庸俗社会学”,利普塞特和斯梅尔塞就曾经评价米尔斯对于美国的学院派社会学来说“无足轻重”。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情、洞察及重塑-文档资料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情、洞察及重塑赖特?米尔斯是美国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社会学家和社会评论家之一。
上世纪50年代,米尔斯以其敏锐深刻的洞察、犀利流畅的笔锋对以盛行于世的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传统观点进行了无情批判,认为它们过于抽象僵化而脱离社会现实,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他呼吁社会学家应具备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就是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主旨。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对被西方社会学史界奉为经典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进行再解读,仍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出于篇幅结构及现实意义的考虑,本文拟绕开此书中学术界关注较多的米尔斯对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及科层制气质等的批判及前景的展望,重点围绕“社会学想象力”此概念的意涵即它为何物、为何需要及如何拥有来进行解读。
一、“社会学想象力”的界定:共情在该书中,米尔斯并没有采用惯常的A是×××B这种方式给“社会学想象力”此概念一个明确的界定,而是采用了“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①“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②“因为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觉转换的能力……从思考石油工业转换到研究当代诗歌”③“它是这样一种能力,涵盖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并观察二者间的联系”④“……社会学的想象力正是自觉所结出的最丰硕的果实”⑤诸如此类的表述来告诉读者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身就是对读者“想象力”的一种考验及训练。
浅述《社会学的想象力》
浅述《社会学的想象力》摘要: 米尔斯在书中说道:“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关键词:社会想象力米尔斯社会学界想象力一、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下简称《想象力》)最早问世于1959年。
米尔斯在当时的体制内是失败的,他一生都没有被转为“正教授”。
但是他的这本书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社会学科的经典入门读物,人类学、政治学等邻近学科也往往把它列入本科生的必读书目。
这一方面提高了它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对它的低度理解。
一个概念的流行往往就是它自身空洞化的开始,在走上神坛成为经典的同时,“想象力”本身却成为一个不被反思和讨论的概念,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米尔斯在使用它时原初的含义和关怀则逐渐被遗忘。
米尔斯在书中说道:“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个人困扰与被提到公共议题中的社会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社会结构的整体与成分,其结构背后的特定涵义,以及其在横向纵向中的历史地位。
米尔斯认为,这些是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考虑到的问题。
“社会学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联系,这是社会学的使命与前景。
”可见,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心智能力。
个人困扰是个体在其直接接触的狭小的环境范围内、在与别人的直接联系中遇到的,是私人事务,让个体觉得“他感到自己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但其实,很多个人困扰其实已经不是个人困扰,“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困扰,是由个人意外的更宏观的结构等因素导致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C_赖特_米尔斯的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研究_时立荣C. 赖特·米尔斯把公共知识分子视作能够改变美国社会的潜在力量,从《白领: 美国的中产阶级》探讨新中产阶级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到《权力精英》探寻美国社会的权力结构,再到《社会学的想象力》展现的公共知识分子关怀,米尔斯一生的学术发展路径都与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紧密勾连。
米尔斯最后将“个人困扰”提炼成“公众议题”,即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互构出公共性议题,并指出这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而公共知识分子只有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才能担此重任。
一、《白领: 美国的中产阶级》与公共知识分子《白领: 美国的中产阶级》是米尔斯论述20 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
老式中产阶级的主体: 农场主、商人、自由职业者如何逐渐丧失其社会主体地位,被新中产阶级所取代。
继而论述新中产阶级又如何成为现代美国社会的“牺牲品”,在极度发展的科层制度中创造物质价值却自我迷失,始终缺乏明确的政治方向。
在美国社会的政治市场上,新中产阶级正在高声叫卖自己; 任何看上去足够体面、足够强大的人都可能占有他们,间接指出了新中产阶级并非美国社会的权力核心。
正是通过《白领: 美国的中产阶级》,米尔斯将新中产阶级置于美国整个现代社会发展之中,以其敏锐的知识分子的嗅觉,探寻新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美国社会阶级结构是怎样的”这个疑问,为他后来将“个人困扰”上升为“公众论题”奠定了基础。
二、《权力精英》对疑问的回答米尔斯的《权力精英》1956 年出版,这个年代的美国,是米尔斯所称的“物质繁荣、国家主义甚嚣尘上的政治真空”时代。
在米尔斯眼中,权力精英占据机构中的重要地位,是一群气质和能量出众,拥有财富、权力和声望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生活方式的人。
而实质上,权力精英已经改变了平衡理论,这个改变是通过大众传媒和大众社会来完成的。
大众传媒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为人们提供新的信息和观点,指导大众应该怎样以及如何这样。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引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现在主流认识世界里,多元不重复。
已经成了市场繁荣、乃至生活幸福的共时性标志。
然而个性之中,蕴含着共性,物极必反。
现在社会的诸多死结,越发预示着打通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的大危机一、人的离家出走从矛盾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而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自然对于人的影响,无处不在。
正如斯宾撒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自然的因果关系中。
尤其是近年来无数事实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
北京的雾霾,黄河上的死猪,福岛的核危机,H7N9病毒的蔓延。
在更深层次上,这一切体现在生老病死对于人的制约,是天之道中的有余和不足.社会保障所面临的至少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层面的问题,所以它不可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只有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才能解决人类世界中的各种冲突。
现如今,人类社会绝大多数的冲突是源于民族和宗教的因素。
要解决其中的隔阂,就必须建立更高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认同。
有人认为现代国家应当承担这样的角色。
但是,现代国家在意识形态是法制国家,国家的权利是后天建立的,是人民给予的。
与天、自然并没有关系。
人对宗教、民族的认同超过国家,就是这个原因。
人的行为,往往是与自己对于事务价值的判断相一致的。
环境社会问题的频发,也提醒着,人们没有把自然放在足够的高度。
二、物质与精神的别扭、格子化的世界的坍塌。
文化冲突论,是广为人知的。
但文化不应该只是你死我活的三维游戏。
以中华文明为例。
中的原型是古代天文测量的一种工具,所以中,则就是适度的意思,是代表人类对于从高级文明过度到超高级文明的一种追求。
华,通花。
华也就是美丽的意。
康德曾经说过人类需要建立一种共识性的东西,不是语言、不是文字,是更广泛、更天然意义,这种意义是不需学习就能体会的。
比如美,比如对美的向往。
文是一种符号,是对世界的抽象体现了阴阳的转换,是从三维向更高维度的转化。
社会学的想象力
另外,这本书本身也不是那么好懂的。虽然作者用着用一种简单平易的语气来组织词句,但仍让人感觉有些晦涩。或许是由于内容本来就偏向学术和抽象,或许由于翻译的问题,或者兼而有之,但总之,不是很容易读的。出于这个原因,我实在是很害怕写这篇读书笔记的。因为我实在是不敢说自己差不多全部读懂了这本书,甚至不敢保证我自认为读懂了的是正确的理解。
米尔斯首先批评的就是宏大理论,说具体点是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的理论。他批评说“宏大理论在句法学上浑浑噩噩,对语义学茫然无知”“更像是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这样的理论很难回到现实中来,在具体的考察中的得到应用。就比如帕森斯在他的社会系统中就预先设定了一个维护秩序的共同价值,以至于这样的社会系统在充满冲突与变迁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帕森斯在他的宏大理论中忽视了现实的经验与具体的特性。抽象经验主义则更好相反,它太过专注于具体的经验事实。什么是抽象经验主义,我也不是很清楚,而米尔斯也没有很清楚明白的说出来。我只能从他的描述中总结出他所说的抽象经验主义就是那种对社会进行精确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思想。米尔斯认为这种研究过分最求精确,太过琐碎,有失全面和整体,而且往往呼忽视理论,有心理主义的倾向。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经常碰见的那种搞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的研究。米尔斯对这类研究有这很精彩的分析。抽象经验主义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它与米尔斯接下来所批判的一些研究倾向是相互联系的。抽象经验主义的研究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调查,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员合作,这就导致了研究人员间科层制的发展。这类研究往往以课题的形式出现,参与课题的人员只是研究项目上的一部分,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支持课题的资金,通常来自于政府、企业等机构。这些机构对研究并不感兴趣,它们更关心研究的能否带来作用。这使得研究就来有了很强的实用主义的倾向,甚至服从于政治的目的。而且调查研究,从总体上来看是分散的,并不服从于一个更大的研究目标,这也是米尔斯所说的“自由主义的实用性”。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其实都源自于像研究自然科学一样来研究社会科学的追求。宏大理论家们——不只是帕森斯——都想成为牛顿,而信奉抽象经验主义的人们,则被自然科学的简洁与精确所迷倒。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作者简介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
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1)、《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全书概述《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
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
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
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
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
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建议。
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
社会学的想象力
• 断定是否有这种冲突存在,如果它存在,那么分 清事实与价值,是社会科学常常要承担的一个基 本任务。但是,彼此有实际冲突的利益集团会信 奉某些价值,如此坚定,如此始终如一,以至无 法通过逻辑分析和事实调查来解决冲突。那么, 理性在人类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似乎也演到尽头。 我们可以澄清价值的含义和结果,可以让它们彼 此一致,并确定它们实际的优先次序,可以用事 实来包容它们——但最后,我们也许会降格到断 言和反断言,于是只能进行申辩或说服,而到最 后,道德问题会变为权利问题,而且,作为最后 一着——权力的终极形式是压制。
• 我们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往往是由 结构性的变化引起的,所以,要理解许多个人环 境的变化,我们需要超越这些变化来看待它们。 要想对社会结构的观念有清楚的意识并敏锐地运 用它,就要能在大量不同的环境中捕捉它们彼此 间的联系。 • 这是一个焦虑与淡漠的时代,珍视的价值尚未感 到受到威胁——幸福;被威胁——危机感;不知 何为珍视的价值,也不受威胁——漠然麻木;不 知何为珍视的价值,却明显感觉受到威胁——不 安、焦虑。
• 各分支学科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 。 • “整合社会科学”: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 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从不止 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
前景之二:对历史的运用
• 沙漠玫瑰
• 不同的价值判断 现象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 现象背后是一点一滴的线索,是辗转曲折 千丝万缕的来历。 • 鉴往知来 现象在更大的历史的坐标系中所处的位置 是什么?
二、批判之一:宏大理论
• 皇帝的新衣 • 帕森斯是宏大理论的最突出代表 • 繁文冗词、迷恋句法、概念游戏 • AGIL模型
• 不存在什么能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 “宏大理论”和普遍性的体系,对于古老的颇为 恼人的社会秩序问题,其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 宏大理论家们对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的掌握 是多么欠缺,在《社会系统》一书中,帕森斯并 没能实实在在地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因为他已受 如下思想支配,即他所建构的社会秩序模型是某 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模型,因为他实际上把他的 这些概念奉为神明了。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
下面介绍的是5种偏向和读后感,第一种偏向:宏大理论。
作者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转述社会系统的主要内容,以示证明其语言长篇大论的晦涩和难懂。
作者认为这只是对概念的组合和分解。
由此作者提问?宏大理论是混乱不堪的繁文冗词还是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答案是:有价值的东西有,不过埋藏得很深,不过总是说了点东西。
因为问题变成:当宏观理论中排除所有妨碍理解其意义的东西,能够看到可以理解的内容之后,那么,它说了什么呢? 我们不敢妄下结论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从宏大理论中发现一些让我们有点迷惑的问题:当社会均衡存在,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合控制手段齐全时,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呢?这是帕森斯没有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他静止的看待问题,无法解释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没有历史观的思维方式?迷惑二:是什么东西把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呢?答案不止一个,那是因为各种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程度和类型有深刻的差异。
实际上,根据不同整合方式我们可以构想出不同类型的社会结构。
而在帕森斯的理论中,过分强调共享价值的单一效果,缺乏系统系的经验研究,当我们把这种宏观理论放在历史的真实上,会发现该理论的概念是多么无关痛痒。
不过,总而言之,不存在什么能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和普遍的体系,对于古老的颇为恼人的社会秩序问题,其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第二种偏向:抽象的经验研究。
抽象的经验研究是对方法论的抑制。
研究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是固步自封在阐述、解答问题的武断认识中,仅仅局限于程序式的研究步骤中。
就其研究结果而言,经常堆积成繁多而琐雪的细节上,却对这些细节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缺乏足够关注;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忽略了任何值得研究和确信的东西,除了形式,什么都没有。
简单说,抽象经验主义者们所做的,就是将他们目前所假定的那种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式的教条主义方法)奉为唯一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