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三磊
基于生态恢复的湿地景观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汉中市区段汉江湿地系统开发建设的设想
统一 旦 被破 坏 , 要恢 复则 是一 个漫 长 的过程 , 而在 河 道 内静水 区、 屿 及 滨 河 地带 种 植 植 物 可缩 短 洲
这 一过 程 。
首 先 , 阔水 面 中 洲 屿 的重 建 和 堤 岸 湿 地 过 宽 渡带 的重建 。小 岛 与 洲 屿 , 些深 水 区动 植 物生 这 存 基 地 , 去在 河 道 资 源 沙 石过 分 开 采 造 成 的破 过 坏, 蓄水 后 全部 河 堤全部 硬 化 , 水 与河堤 问淹 没 深
泛, 差异 显 著 , 有 一个 统一 的定 义 。《 地 公约 》 没 湿 认 为 :湿地是指 天然或人 工 的/ 久性或 暂时性 的 “ 永 沼泽地 、 泥炭地 和水域 , 蓄有静止 或流动 、 淡水或咸 水水 体 , 包括低 潮 时水深 浅 于 61 的海 水 区” I T 。按
工作 , “ 对 南水 北 调” 良好 水 质 提 供 保 障 。2 0 的 07
[ ] 金巍 霞. 3 建造功能性 湿地 的开拓性 技 术[] 中国 园 J.
林 , 0 5, 1 ) 5 1 . 2 0 (0 :-1
[ ] 王瑞山. 国湿地 系统现状 、 4 我 问题及对 策[] 资源科 J.
学 , 0 0, 1 9 1 . 2 0 ( ):- 3
“
一
缓 流 环 境 中 , 静水 湖 泊 、 住 小 区 的 景 观 水 体 如 居
等 。② 浮水 植 物 有 睡 莲 、 眼 莲 、 藻 、 菜 、 风 大 荇 水
鳖、 田字 萍 等 。③挺水 植 物有荷 花 、 千屈 菜 、 菖蒲 、 黄 菖蒲 、 水葱 、 力花 、 鱼草 、 叶芦竹 、 蒲 、 再 梭 花 香 泽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襄政办函〔2019〕76号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襄政办函〔2019〕7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2月23日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9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林湿发〔2017〕150号)、《湖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7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湿地公园是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从襄阳市崔家营汉江大坝至襄荆高速公路大桥之间,汉江大堤及鱼梁洲南岸之内,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规划段汉江中心线长度约23.14公里,面积3894.25公顷。
第三条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湿地公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应当突出湿地保护和恢复、宣传教育与监测,并兼顾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条市政府应当将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湿地保护、恢复、科普、生态旅游等工作。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三磊
谷之城・水之源・天作生境———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一个国土水利调配的战略源点一个回归生态文明的典范之园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生机之地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湿地之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战略地位“江河淮汉”,即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是中国大陆的最主要水系,其中汉江年径流量堪比黄河,而汉水的水质在所有四大水系中为最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战略水利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供水线路,分别将长江、汉水的南方优质水源供给北京及北部河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汉水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在国家水利资源调配的生态战略地位上意义重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于水质最优,对未来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饮用水质可持续性战略具有重大影响,而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将成为这一重大生态战略的有效保障。
丹江口水库自有“中国水塔”之称,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中线工程开通会对汉江流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汉江中下游水量及水质将有一定程度影响,如何面对水量减少,水质受损等一系列挑战,也是本次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方案竞赛的一大议题。
生态文明的回归原始蛮荒时代:几万年前,原始聚落远离河流以防水涣河流自然泛滥;农耕文明发端:约五千年前,神农尝植五谷,农耕定居的开始,农耕对灌溉之需趋近河流;封建士大夫时代:几千年前,封建士大夫怡情自然,苑囿与自然相结合,江河湖塘成为诗人咏唱的主题;现代工业文明:近百年前,城市临水而建,江河被齐整的河堤束缚,河流成为自然资源的采掘地和污水的排放地,农田和江河难以形成自然有效的联系;生态文明的回归:二十一世纪强调城市与水的和谐而生,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亲水与利水的重回之地,农耕乡土依靠生态系统的复建而得到复兴;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回归,是乡土文化社会的回归,是解决人与资源共生发展的唯一途径!五大目标的整合生态湿地——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恢复、栖息地保育、蓄水灌溉系统、河堤修整、水质净化工程;农业——五谷农业有机蔬菜庄园、生态渔业养殖、花卉药材基地、茶果林业;文化——三元文化交汇、神农文化发源地、汉江民俗文化;旅游——生态科普教育、历史景点文化、农业休闲观光、野外拓展训练;商业——公园配套服务、文化博物馆纪念馆、故道水城餐饮休闲、故道水城购物娱乐;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对比众多已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战略地位尤显重要,另外依据公园内的资源现况,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具备更加复合化的目标总体定位;生态目标是根本,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复建、公园循环稳定的水系统建设,以及防洪、防旱等综合生态目标意义重大;农业与文化是特色,原生的农耕乡土化社会以及源远流长的谷城多元文化是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特征;旅游与商业是保障,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需要生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合理引入人的活动,适量的旅游与商业休闲开发将给汉江湿地公园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工业技术 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工 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生态旅游业发展
总结词
文化、环保、特色
保护生态环境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旅游
挖掘汉江沿岸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2023-10-27
目录
• 规划背景 • 总体规划 • 产业发展规划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支撑保障措施
01 规划背景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现状
汉江生态经济带覆盖范围广, 包括多个城市和地区。
汉江生态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等。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 规模不断增长,对区域经济发
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内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 目,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排污权交易政策
推行排污权交易政策,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减少 污染物排放。
资金保障措施
政府投入
加大各级政府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投入 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重点项目的建设 与运营。
社会资本引入
总结词
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
详细描述
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05 支撑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措施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购买、资金补助、 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生态补偿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税收优惠政策
襄阳欲建设”城市之肾”---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襄阳欲建设”城市之肾”---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东至崔家营水库坝址、西至襄阳汉江四桥、南临襄城区、北靠樊城区,规划段汉江长约23.14km,规划总面积3894.25公顷,湿地面积3178.66公顷。
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形成了以永久性河流湿地为主,以洪泛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少量人工湿地和山地森林为补充的复合生态系统。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域。
分期规划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建设期限为8年,即2013年~2020年,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为2013年~2015年,二期为2016年~2020年。
1.一期发展规划建设目标:全面启动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成立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开展科普宣教工程,实施项目区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加强保护管理能力的建设,开展监测项目,初步构建湿地公园保护恢复与监测体系;开展部分合理利用项目。
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无名洲、鹞子洲以及鱼梁洲生态岛的水鸟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开展水质和水系、湿地植被保护,进行宣教中心和科研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开展监测活动与湿地宣传项目,扩大汉江月亮湾合理利用区旅游项目的影响力。
2.二期发展规划建设目标:继续进行无名洲、鹞子洲以及鱼梁洲生态岛的湿地植被恢复工程,完成项目区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开展生态旅游项目。
重点建设项目:重点进行水岸保护工程建设,建设湿地植物园,加快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进行保护和科研宣教工作,构建成熟完善的科研宣教项目。
功能分区一、湿地保育区包括汉江襄阳段大部分水域,占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的52.42%。
湿地保育区是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典型性和完好性的代表区域,仅供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湿地动植物保护、野生动植物监测、水体污染控制、水质监测等。
二、生态恢复区包括汉江五桥到崔家营枢纽之间的水域和老龙洲,占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的38.93%。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分析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1.5.2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基于SWOT分析的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策略研究发表时间:2017-09-11T15:42:15.7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王灵艳[导读] 摘要: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了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独特优势:汉江流域水量丰沛,交通区位优良,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但也面临着湿地退化、污染等问题。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714 摘要: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了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独特优势:汉江流域水量丰沛,交通区位优良,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但也面临着湿地退化、污染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发展战略,提出了襄阳汉江湿地保护措施,以实现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襄阳汉江;SWOT分析;湿地保护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开展湿地公园建设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为人类以及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
湿地公园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襄阳市乃至湖北省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快湿地保护工作,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通过应用SWOT分析法,对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发展具备的优势(Strength)、存在的劣势(Weakness)及所处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其保护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1 湿地公园概况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汉江中游城区段,东至崔家营水库坝址、西至襄阳汉江四桥、南临襄城区、北靠樊城区,规划段汉江长约23.14km,面积3894.25hm2。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3′~112°12′,北纬31°57′~32°02′。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置图据调查统计,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41种,隶属于72科182属,共有脊椎动物27目63科136属184种。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源于陕西省,流经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份,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经济带。
为了推动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一、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1. 保护生态环境。
强化水环境治理,提升水质,确保水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2. 推动经济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3. 提升生活质量。
改善民生,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4. 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二、生态环境治理1. 水环境治理。
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
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2. 生态修复。
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水土保持,提升流域抗旱涝能力。
3.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严格管控生物资源利用,防止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三、经济发展1. 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产业链提升。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3. 区域合作。
发挥汉江流域地缘优势,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四、提升生活质量1. 改善民生。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投入,提高民生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2. 公共服务优化。
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五、社会治理创新1.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谷城:唯一以汉江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谷城:唯一以汉江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向有“曲莫如汉”的汉江流经陕、鄂二省,全长1532千米,因河道蜿蜒曲折,进入中游河谷盆地后,流速骤缓,河中停积泥沙甚多,常常此冲彼淤,导致河床不稳定,形成众多湿地。
谷城汉江湿地就是其中之一。
谷城汉江湿地位于汉江中游谷城段南、北二河与汉江交汇处的城关后湖地区,距城区仅3千米。
公园主体在汉江河道内,三面环水,属典型的河流湿地。
面积38.3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为21.88平方千米,包括林地5000亩,耕地5000亩及江心岛屿、河间洲地、沿江沿河滩涂湿地等2.2万亩,是中国中线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中国有三条水鸟迁徙通道)。
湿地内生物类型多样,有植物183科731属1548种,包括野生蜡梅、牡丹等;兽类6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4种,如豹、云豹等。
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
鱼类共计33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
两栖动物21种,如有国家二级保护的大鲵、虎纹蛙。
有鸟类10目27科88种,包括苍鹭、白鹭、夜鹭、野鸭等。
其中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有16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6种。
有9科鸟类(草鸮科、鹳科、佛法僧科、山椒科、戴胜科、黄鹂科、椋鸟科、河乌科)仅1种。
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多样。
主要有地文景观(汉江湿地、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等)、水域风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等)、生物景观(树木、草原与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和人文活动景观(民间习俗)等。
规划长约10千米汉江段为“六大功能区”,即神农农耕体验区面积402公顷,湿地生境游赏区面积650公顷,汉江文化展示区面积190公顷,湿地科普宣教区面积137公顷,湿地管理服务区面积9公顷。
开发湿地神农五谷、后湖夜月、曲水荷香、粉水澄清、仙人古渡、青洲放歌、土木造化、水石前盟八大景。
其中五谷文化广场,位于湿地入口处,将兴建神农坛、神农塔、神农雕塑、五谷坛、五谷广场、湿地博物馆以及游客接待中心、休闲绿化广场等,占地500亩。
南水北调后襄阳市汉江流域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思考20120731
建立“襄阳大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推进汉江中下游流域综合开发与保护——汉江流域襄阳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建议要把汉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策划几个专项工程进入国家专项。
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把生态旅游打造成为襄阳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
根据市政协关于南水北调后汉江流域综合开发与保护调研活动的要求,现将襄阳市汉江流域湿地的保护及开发工作汇报如下:一、汉江流域湿地极为重要湿地是自然界在长期的进化和衍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她位于陆体和水体之间,对陆体与水体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起保障和保护作用。
她的核心要素有三项,即水、土壤和喜湿生物(包括水生植物、浮游生物、水生动物、喜湿乔灌木及水禽),她们相辅相存,互为因果,共同形成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着陆地的土壤,水体的水质以及湿地上的生物多样性。
依据国际上湿地分类标准及专家学者的科学考察,襄阳市的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湿地对襄阳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汉江流域的水质起着基础性的保护作用。
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的水生植物及乔灌木发达的根系具有天然的吸附、吸收、分解重金属的能力,对水体具有天然的净化能力,每天从陆地进入水体的有害物质无计其数,他们主要受到湿地的拦截、过滤和‚去毒化‛,这是大自然赋予湿地的基础生态功能。
汉水以其水质清澈成为襄阳人民的一江‚福水‛,毫无疑问,汉水流域的湿地在默默地发挥着这种独特的生态功能;二是对汉江流域的土壤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减缓陆地土壤侵蚀。
湿地是由水、土壤及喜湿生物构成。
他们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
水和土壤为喜湿生物提供生存条件,而喜湿生物反过来又吸附着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共同发挥生态作用。
据湿地专家观测,当暴雨降临冲击土壤时,一个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首先由顶层乔木对暴雨进行拦截,接着是灌木进行第二次拦截,最后雨水顺着水草流入汉江,汉江的水依然是清澈的。
谷城汉江湿地公园的生态水系规划
4.1 遵从自然,退让空间 如果将江河比作陆地的动脉,
奔流不息的江水就是传输养料、氧 气、排出代谢废弃物的血液。从河流 健康的角度来讲,保持动脉的通畅 和弹性是维护整个系统健康的必然 选择。对于汉江水系和南河水系,自 然环境较好,人类干扰较小。对于该 水系的规划,遵从自然和退让的原 则,为河道留有足够的空间,利于汉 江行洪安全。保持河流的自然特征, 任由河流在自然状态下发育。
北河改道以后,历经30 年的连 续开发,目前已形成500 hm2农田。目 前仅余留后湖附近和江户洲东南断 续 的 水 体 ,湿 地 严 重 旱 化 。
23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Vol.6 No.1 Mar. 2010
3.3 水质出现污染 汉 江 水 系 水 质 优 良 ,汉 江 丹 江
口段水质达到国家Ⅰ级地表水标准, 进入襄樊境内后,水质开始下降,但 仍能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的标准。 南河上游没有工业,但有生活污水汇 入,水质尚可。氨氮含量0.80 mg/L,总 磷0.142 mg/L,属国家Ⅲ类地表水。 北河流经谷城县经济开发区和石花 镇,存在一定的水体污染。氨氮含量 0.69 mg/L,总磷0.186 mg/L,属国家 Ⅲ类地表水。谷城县城市污水目前 通过汉江大堤涵闸排放到后湖西侧 沟渠后,汇入南河,故道水系水质呈 现中北部较好,南部与污水排放沟 渠相邻区域水质较差。
根据地形地势的现状,营造河流自 然的弯曲和岸线,避免横平竖直的 灌排渠式结构。驳 岸 的 设 计 上 ,静 水湖缘、河岸采用自然驳岸的设计, 流动性强的河流和承担水上游览 线路的河道在驳岸设计时,需增加 石 垫 层 以 防 止 水 流 冲 刷 侵 蚀 ,表 层 作自然石压顶,并自然布置于驳岸。 在部分景观节点和平台附近设计 缓坡驳岸和高差驳岸,便于游人活 动和亲近水面。 4.4 开展净化水质工程建设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1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严
亠
Lesson "Tfiree
色观鸟课:
悠然的田囲世界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一一丹江口水库下游谷城县城以东。汉江在这里与其两大支流
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湿地。 2009年12月,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6省78县市区第一家以汉
地址:襄阳市谷城县北辰大道
自驾时长:3小时30分左右 自驾线路:高速一汉孝高速一孝襄高速一襄十高速一谷 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责任编辑/吴阿娉版式/颜嘉蒂53
觅食(熊俊摄) 52 Hubei Tourism
中华秋沙鸭(周志成摄)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 物种,距今有一千多万年,有“鸟中大熊 猫”之称,与华南虎、滇金丝猴、大熊猫 齐名,极其珍稀。它是唯一会上树的鸭 子,头上长着像清代官帽花翎的两簇冠 羽,两胁羽毛上黑白相间的鳞纹极像古代 皇家宫殿门梁上的彩绘,独特而美丽。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不断升高, 在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越冬栖息的中华 秋沙鸭将返回北方,到中国的长白山以及 朝鲜和俄罗斯等地繁衍后代。
以建设“生态、环保、幸福”湿地 为目标,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围绕系统 保护、科普宣教、合理利用三大功能,牢 牢抓住核心工作,通过努力,生物多样性 保护工作成效突出,于2019年7月被认定 为省级重要湿地,2020年6月被认定为全 国首批29处国家重要湿地之一。•
/]
- -------------------------------
Bw/jira:马类m的“大熊购‘
m 华 KK59VS
观察jffi度:★★★★★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
红皮书。原产地在中国,繁殖地为俄罗斯东南部和中国
宜城市万洋湿地公园汉江沿岸规划
宜城市万洋湿地公园汉江沿岸规划
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汉江宜城市区段,总面积2466.03公顷,以汉江大桥为中心,向南北两岸延伸,上下各8公里,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湿地率为69.53%,今年来,万洋洲湿地公园管理处紧紧抓住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评估验收这一有利时机,开展汉江岸线美好环境共同缔造行动,会同龙头、鄢城街道和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开展环境整治,联合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整治擅自放牧、开垦种菜、非法捕捞等违规问题,聘请专、兼职巡护员,开展常态化巡护管护,滨汉岸线环境整体改观。
武义泉指出,湿地公园是宜城的“生态明珠”,是市民共享的绿意空间和亲水平台,是楚文化、汉水文化的融合地,生态地位重要、社会意义深远。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万洋洲湿地公园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宜城落地生根。
武义泉要求,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力协作,建立全域覆盖的长效管护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充分运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拓宽社会多元参与渠道,吸引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共治共享;要加快科普宣教展馆规划建设进度,提高群众对湿地保护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要限期迁出湿地公园住户,拆除建(构)筑物,为湿地公园建设清除不协调元素;要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建设,补短板造好景,加
快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打造生态优美显地景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纪委监委要对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时问责问效。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三磊
谷之城・水之源・天作生境———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一个国土水利调配的战略源点一个回归生态文明的典范之园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生机之地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湿地之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战略地位“江河淮汉”,即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是中国大陆的最主要水系,其中汉江年径流量堪比黄河,而汉水的水质在所有四大水系中为最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战略水利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供水线路,分别将长江、汉水的南方优质水源供给北京及北部河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汉水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在国家水利资源调配的生态战略地位上意义重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于水质最优,对未来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饮用水质可持续性战略具有重大影响,而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将成为这一重大生态战略的有效保障。
丹江口水库自有“中国水塔”之称,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中线工程开通会对汉江流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汉江中下游水量及水质将有一定程度影响,如何面对水量减少,水质受损等一系列挑战,也是本次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方案竞赛的一大议题。
生态文明的回归原始蛮荒时代:几万年前,原始聚落远离河流以防水涣河流自然泛滥;农耕文明发端:约五千年前,神农尝植五谷,农耕定居的开始,农耕对灌溉之需趋近河流;封建士大夫时代:几千年前,封建士大夫怡情自然,苑囿与自然相结合,江河湖塘成为诗人咏唱的主题;现代工业文明:近百年前,城市临水而建,江河被齐整的河堤束缚,河流成为自然资源的采掘地和污水的排放地,农田和江河难以形成自然有效的联系;生态文明的回归:二十一世纪强调城市与水的和谐而生,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亲水与利水的重回之地,农耕乡土依靠生态系统的复建而得到复兴;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回归,是乡土文化社会的回归,是解决人与资源共生发展的唯一途径!五大目标的整合生态湿地——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恢复、栖息地保育、蓄水灌溉系统、河堤修整、水质净化工程;农业——五谷农业有机蔬菜庄园、生态渔业养殖、花卉药材基地、茶果林业;文化——三元文化交汇、神农文化发源地、汉江民俗文化;旅游——生态科普教育、历史景点文化、农业休闲观光、野外拓展训练;商业——公园配套服务、文化博物馆纪念馆、故道水城餐饮休闲、故道水城购物娱乐;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对比众多已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战略地位尤显重要,另外依据公园内的资源现况,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具备更加复合化的目标总体定位;生态目标是根本,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复建、公园循环稳定的水系统建设,以及防洪、防旱等综合生态目标意义重大;农业与文化是特色,原生的农耕乡土化社会以及源远流长的谷城多元文化是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特征;旅游与商业是保障,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需要生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合理引入人的活动,适量的旅游与商业休闲开发将给汉江湿地公园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扬州市广陵区普亨产品设计室 湿地资料
网址: 电邮:cat@
5 专项规划 5.1 保护规划 5.1.1 一般规定 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水体、野生动植物及其 栖息地、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等。 湿地公园保护规划应根据功能分区的具体特点,对湿地生 态系统保护、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能力建 设等提出具体措施。 保护规划应明确湿地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湿地保护 工程项目的位置、规模、技术措施、实施期限等内容。 5.1.2 水源和水质保护规划 分析湿地公园与界外水源的联系,提出确保湿地公园合理 水量的保护和控制性措施。针对湿地公园水质现状和影响 水质的各种因素,提出水质保护和水污染防控的技术措 施。 5.1.3 水岸保护规划 分析研究湿地公园水位的动态变化,界定不同水位(常年 水位、高水位、低水位)状况下水体的边界,掌握水陆交 接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设计功能以及使用状况, 规划不同类型护岸做法。
专业测图,精度参考相应行业标准。
气候
温度、降水、湿度、日照、风力、蒸发量与降 水量、特殊气候现象等。
必备资料
水文
所在地区域水文资料;湿地公园湿地水文资 料。
必备资料
地质、地貌、土层、建设地段承载力;地质灾
自然资源 资料
地质土壤 湿地
害情况;地下水现状;土壤组成、类型和分布 必备资料
等。
区域湿地的整体分布及变化趋势;水源补给及 其稳定性;项目所在地的湿地类型及特殊性。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 第 8 页
扬州市广陵区普亨产品设计室 湿地资料
网址: 电邮:cat@
4 总体布局 4.1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和面积的确定 确定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主要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与湿地类型的独特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 相对独立性;保护、管理、合理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有 明确的地形标志物等。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的计量以地形图上的标界范围为依据。 4.2 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位 湿地公园的定位应依据湿地的典型特征、资源类型、自然条件、 区位关系、发展对策与功能选择等因素综合确定。要凸显该国 家湿地公园的特色,及其在区域乃至全国的示范作用。 4.3 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目标 4.3.1 湿地公园的发展目标应依据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确定, 包括湿地公园建设总目标和分期目标。制定目标应坚持保护优 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历 史、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政府支持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与 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 4.3.2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分期建设目标,将规划期一般分为: 近期规划:3 年以内;中期规划:第 4-5 年;远期规划:第 6-8 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的批复-陕政函[2013]10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的
批复
正文:
----------------------------------------------------------------------------------------------------------------------------------------------------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的批复
(陕政函〔2013〕101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调整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区界的请示》(汉政字〔2011〕100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北区界由原来的汉江河堤外侧500米-1000米调整为汉江河堤外侧30米-500米。
该保护区总面积调整为18106公顷,其中核心区4961公顷、占27.4%,缓冲区7351公顷、占40.6%,试验区5794公顷,占32.0%。
二、请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办法,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完成自然保护区的重新划界立标和土地确权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三、请省环境保护厅尽快公布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南、北区界后的功能区划图,加强对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等违法行为,确保其健康发展并发挥生态效益。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3年6月8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之城・水之源・天作生境———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一个国土水利调配的战略源点一个回归生态文明的典范之园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生机之地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湿地之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战略地位“江河淮汉”,即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是中国大陆的最主要水系,其中汉江年径流量堪比黄河,而汉水的水质在所有四大水系中为最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战略水利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供水线路,分别将长江、汉水的南方优质水源供给北京及北部河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汉水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在国家水利资源调配的生态战略地位上意义重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于水质最优,对未来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饮用水质可持续性战略具有重大影响,而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将成为这一重大生态战略的有效保障。
丹江口水库自有“中国水塔”之称,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中线工程开通会对汉江流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汉江中下游水量及水质将有一定程度影响,如何面对水量减少,水质受损等一系列挑战,也是本次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方案竞赛的一大议题。
生态文明的回归原始蛮荒时代:几万年前,原始聚落远离河流以防水涣河流自然泛滥;农耕文明发端:约五千年前,神农尝植五谷,农耕定居的开始,农耕对灌溉之需趋近河流;封建士大夫时代:几千年前,封建士大夫怡情自然,苑囿与自然相结合,江河湖塘成为诗人咏唱的主题;现代工业文明:近百年前,城市临水而建,江河被齐整的河堤束缚,河流成为自然资源的采掘地和污水的排放地,农田和江河难以形成自然有效的联系;生态文明的回归:二十一世纪强调城市与水的和谐而生,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亲水与利水的重回之地,农耕乡土依靠生态系统的复建而得到复兴;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回归,是乡土文化社会的回归,是解决人与资源共生发展的唯一途径!五大目标的整合生态湿地——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恢复、栖息地保育、蓄水灌溉系统、河堤修整、水质净化工程;农业——五谷农业有机蔬菜庄园、生态渔业养殖、花卉药材基地、茶果林业;文化——三元文化交汇、神农文化发源地、汉江民俗文化;旅游——生态科普教育、历史景点文化、农业休闲观光、野外拓展训练;商业——公园配套服务、文化博物馆纪念馆、故道水城餐饮休闲、故道水城购物娱乐;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对比众多已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战略地位尤显重要,另外依据公园内的资源现况,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具备更加复合化的目标总体定位;生态目标是根本,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复建、公园循环稳定的水系统建设,以及防洪、防旱等综合生态目标意义重大;农业与文化是特色,原生的农耕乡土化社会以及源远流长的谷城多元文化是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特征;旅游与商业是保障,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需要生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合理引入人的活动,适量的旅游与商业休闲开发将给汉江湿地公园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规划框架的整合——人工干预敏感度分区人工干预敏感度是汉江湿地公园保护性建设框架的前提性分析,基于对现有资源的生态性叠加分析,我们将公园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一等级区域呼应相对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建设策略和措施:1. 人工干预低强度区:退耕还滩,自然得青,行洪安全区;2. 人工干预中强度区:保有现存乡土结构,引导观光农业、有机农业发展方向;3. 人工干预高强度区:实施人工化湿地复建,故道恢复,旅游配套设施开发等。
规划框架的整合——特色功能分区“半环”:汉江、南北二河的河滨滩涂湿地保护带;“一带”:北河故道风光带及相关广场节点和故道水城商业开发;“一心”:中央湿地生境区;“四村”:结合现有村落的湿地文化观光文化村;规划框架的整合——交通观光系统“内部观光环”:结合汉江二道堤在公园内建环状观光道路,将公园南北入口、主要景点和文化村落相连,考虑设置电动巴士系统;“外围生态考察环”:沿汉江一道堤和南北二河堤顶路形成主要的生态考察线路,考虑主要结合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农业观光线”:在外围生态考察环与内部观光环之间建设联系各个特色村的农业观光线;“休闲步行网络”:设置连接各个重要节点的休闲步行网络,提供最直接的生态观光体验;规划框架的整合——多样化活动的空间叠加商业娱乐活动:结合故道水城等商业旅游配套设施的商业娱乐活动;度假休闲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的度假休闲等旅游项目活动;观光体验活动:对自然生境系统的参观游览活动;生态考察活动:对湿地及生物系统的生态考察调研活动;生活生产活动:包括现有农业生产和访客参与性的农业生产活动。
规划框架的整合——实施及后续经营管理公园经营管理面临两大问题:•问题一原有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与公园旅游相互干扰问题;•问题二公园经营与维护的问题。
针对这两大问题,规划提出两大解决方式:•方式一原有村民进村道路与规划旅游路线交叉太多,互相干扰,降低湿地公园形象的同时也增加安全隐患。
规划通过交通分流的方式来解决,公园沿二道堤有四个出入口,其中南北两个出入口连接一道堤,作为村民主要出入口和交通路线。
中间两个出入口分别是五谷广场和新建出入口,作为游客出入口,连接景区主要游线。
•方式二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的财富,但公园维护和管理所费何来。
规划设计中考虑两级收费与景点结合的方式。
一级是湿地公园入口门票费用,二级是重要景点如湿地科普馆的入场费。
此外,麦田酒店、故道水城、农家乐也需与公园经营管理结合收取费用。
整合策略一——三大特色水系现况水资源的三大挑战:“水量”的不稳定性由于受丹江口水库北调和众多上游中小水库的节流限制,汉江谷城段的整体流量将大幅减少,遭遇旱季,水位更是极不稳定,应对水量和水位的不稳定性是一大挑战。
“水质”恶化的趋势由于水量的减少,汉江谷城段缺乏水体的自净功能,局部水质遭受影响,应对水体自循环功能减弱是二大挑战。
“农业生产水系”的影响由于人工化湿地生境建设和故道水系的复建,会对现有的农田和鱼塘灌溉水系带来影响,如何保证现有农田和鱼塘灌溉水系的独立运营性对观光农业建设和特色渔业至关重要。
本案三大水系:"北河故道水系":北河故道水系通过北河“鱼嘴”工程逐级将水通过太阳能驱动的水车提至引水口,故道水系由小变大,至后湖形成完整开阔的水面,最后通过南部闸口入南河;"农业生产水系":北部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溉渠道,通过多个闸口从故道水系引入灌溉渠,通过中部的立交渡水槽,将农业灌溉水提至南部鱼塘区,最后排入南河;"湿地生境水系":从汉江作为主引水口,进入中央湿地生境,汉江旱时,通过故道水系进行补水。
“鱼嘴”——北河故道引水口原北河故道由于人为垫土农耕,导致地面标高远高于北河现有河底标高,恢复故道水系的通常做法是将故道标高挖至北河现有河底标高,让河水自留,但是这样会带来巨大的土方工程量,同时也难以保证故道水系的水位稳定性。
本方案借鉴都江堰鱼嘴,将北河水分流至多级蓄水池,形成稳定的内河水位,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故道疏浚的土方工程量。
农业灌溉渠现有的农业灌溉渠维系着众多农田渔业的生产功用,方案考虑维持农业灌溉渠的现有生产功能,通过与故道水系的并存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湿地生境水系湿地生境水系是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内容,方案在公园内部低洼地带建人工化湿地系统。
引汉江故道水做为主要补充,成为重要的蓄水、泄洪、生物考察等多种生态功能的湿地生境系统。
滨江滩涂湿地汉江、南北二河、滨江滩涂是湿地公园主要的自然湿地类型,通过局部栈桥修建和水泡生境的维育,可以创造非常有特色的自然生态鸟类科普基地。
整合策略二——乡土农业的复兴乡土化循环绿色农业的复兴方案结合湿地公园内现有村落的农业经营现况,将绿色循环农业经济融入其中,现有村落将有各自结合未来资源发展方向的特色化经营主业。
五谷有机农业、特色花卉及药材、林木及特色畜牧、特色水产和公园内已经发展起来的玫瑰园种植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农业产业链,同时这一循环产业链既复兴了现有的特色农业发展,也促进了湿地公园的旅游观光产业发展。
麦田酒店通透的酒店临架于五谷麦田和湿地之上,让居住于此的人感受春忙播种之景,盛夏蛙鸣之声,秋收满仓之喜和冬梅暗香之幽。
百蔬果园特色百蔬果园让您可以尝百蔬有机健康、品瓜果飘香酣畅。
楚人渔家文化村深处竹林,听竹叶风声,独钓湖塘、品独享之雅,居于民居、忆楚人风骚。
整合策略三——多元文化目的地多元文化的交织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将融汇最具多元化的文化要素于一身;包括当地流传已久的五谷文化、江汉文化、荆楚文化以及道教文化等;还包括当地的自然民间传说,这些文化通过遗迹和创造的人文景点成为载体,从而注入整个公园的大旅游规划体系;另外自然湿地文化依托人工化的湿地生境提供丰富的文化成分,通过自然景点的营造,创造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也实现了整体化生态系统的营建;最后包含现代商业休闲文化的特色化餐饮、茶道以及民俗娱乐网点,支撑了汉江湿地公园的整体化的文化交织网络。
整合策略四——故道水城特色水系规划故道水城的整体开发将建立在安全的汉江二道堤防之外,同时结合故道内河的开通,实现外部水景和内部水景的充分接触,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滨水开发空间。
整合化建筑功能分布故道水城倡导混合化的建筑功能分布,文化、旅游服务、餐饮、特色购物以及特色旅游度假功能成为湿地公园的有益补充和价值体现。
特色化的景观视线组织故道水城的景观设计强调与水景及主要道路的视线组织,形成开合有度、收放有致的整体效果和氛围。
整合策略五——激活谷城未来发展激活区域旅游资源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将提供一个外地游客体验谷城丰富旅游资源的观光网络。
依托汉十高速的外来交通条件,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出发点,体验完湿地乡土农业风光后,通过放射的几条山水游线去连接谷城县域的丰富观光旅游景点。
一体化的环城游谷城的特色发展将实现一半湿园一半城的整体特色。
方案考虑将湿地公园的整体游线与县城市区的重要景点观光游线形成环路,实现谷城县城区内部的观光特色游览体系。
公园南商务休闲区公园南商务休闲区是谷城依托湿地公园发展起来的商务办公娱乐休闲的综合城市核心区。
该区紧邻故道水城的商业旅游界面,南靠南河北岸,是谷城市区内部重要的现代化商务办公娱乐的综合职能中心,体现了谷城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城市区域发展的综合目标。
公园北综合功能区汉十高速以东,湿地公园以北的地区未来将发展为融现代化宜居、特色化商务休闲以及特色化旅游配套产业的综合功能新区。
新区将最大程度的实现绿色低碳城区的综合发展目标。
北河高档住宅区北河北岸与汉江交叉口处是谷城县城区境内难得的自然景观风景地带。
依托南部的湿地公园资源,这里将发展为汉江流域最具特色的乡野化高档度假住宅区。
主要设计师:宋志生姚楠石卿设计团队:宋志生姚楠石卿李明秋楠王郑刘美玲孙丽周斌张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