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湿地公园相关标准目录1.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2.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10年2月20日印发)3.《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4.《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进一步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和规划成果,科学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我中心研究制定了《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附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项目提要 (1)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1.3主要建设指标 (4)第二章基本情况 (7)2.1自然地理条件 (7)2.2社会经济条件 (10)2.3历史沿革 (12)2.4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13)第三章湿地资源 (14)3.1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14)3.2湿地生物多样性 (15)3.3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7)3.4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21)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4.1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23)4.2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24)4.3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25)4.4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6)第五章总体布局 (29)5.1湿地公园范围 (29)5.2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29)5.3规划指导思想 (29)5.4规划原则 (30)5.5规划依据 (31)5.6规划期限 (33)5.7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33)5.8功能分区 (35)5.9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36)第六章保护规划 (39)6.1 规划原则 (39)6.2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40)6.3水岸保护规划 (41)6.4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 (41)6.5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42)6.6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43)第七章恢复规划 (46)7.1 规划原则 (46)7.2 栖息地恢复规划 (47)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49)8.1科普宣教设施 (49)8.2解说标识系统 (51)8.3标识系统 (53)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55)9.1科研规划 (55)9.2监测规划 (56)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59)10.1规划原则 (59)10.2资源利用方式 (60)10.3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 (60)10.4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 (61)10.5旅游项目规划 (64)10.6游览线路规划 (65)10.7旅游设施规划 (66)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69)11.1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69)11.2洪涝防治规划 (71)11.3防火规划 (71)11.4应急救援安全规划 (73)第十二章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 (75)12.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5)12.2水资源协调规划 (76)第十三章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77)13.1保护管理处建设 (77)13.2保护管理站建设 (77)13.3信息管理建设 (78)第十四章基础工程规划 (80)14.1道路交通规划 (80)14.2电力工程规划 (81)14.3给排水工程规划 (82)第十五章管理规划 (83)15.1管理机构规划 (83)15.2运营规划 (84)15.3保障措施规划 (86)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89)16.1估算依据 (89)16.2投资估算 (90)16.3效益评价 (91)第十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94)17.1环境影响预测 (94)17.2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95)17.3评价结论 (96)附表附表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投资估算表附表2-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鸟类附表2-2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哺乳类附表2-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爬行类附表2-4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两栖类附表2-5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鱼类附表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附图附图1 区位分析图附图2 交通分析图附图3 资源现状分布图附图4 土地现状利用图附图5 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6 功能分区图附图7 水系规划图附图8 生态旅游规划图附图9 道路交通规划图附图10 供电工程规划图附图11 防御灾害规划图附图12 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3 管理设施规划图附图16 分期建设规划图第一章总则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1.1.2 项目建设单位大伙房实验林场1.1.3 项目性质新建社会公益型项目1.1.4 项目建设地点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境内。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大纲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大纲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大纲规划成果: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成果文件,由摘要、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三部分组成。

一、摘要简述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规划文本规划文本编写参考提纲如下,规划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进行调整,并鼓励规划单位以此为基础增加创新性内容。

第一章总则规划主要内容(摘要)第二章基本情况第1节自然地理条件第2节社会经济条件第3节历史沿革第4节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第三章湿地资源第1节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第2节湿地生物多样性第3节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第4节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节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第2节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第3节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第4节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总体布局第1节湿地公园范围第2节湿地公园性质定位第3节规划指导思想第4节规划原则第5节规划依据第6节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第7节功能分区第8节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第六章保护规划第1节规划原则第2节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第3节水岸保护规划第4节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第5节湿地文化保护规划第6节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第七章恢复规划第1节规划原则第2节水体修复规划第3节栖息地(生境)恢复规划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第1节科普宣教设施第2节解说标志系统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第1节科研规划第2节监测规划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第1节规划原则第2节资源利用方式第3节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第4节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第5节旅游项目规划第6节游览线路规划第7节旅游设施规划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第1节有害生物防治规划第2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3节洪涝防治规划第4节防火规划第5节应急救援安全规划第十二章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第1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2节社区经济调控原则第4节水资源协调规划第5节社区协调(共管共建)规划第十三章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第1节保护管理局建设、第2节保护管理站、点建设第3节信息管理建设第十四章基础工程规划第1节道路交通规划第2节电力工程规划第3节给排水工程规划第4节供热工程规划第6节燃气工程规划第十五章管理规划第1节管理机构规划第2节运营规划第3节保障措施规划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析第1节估算依据第2节投资估算第3节效益评析第十七章环境影响评价三、规划图件主要图件应符合下表规定,此外可根据需要增加其他图件。

某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某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某湿地公园总体规划XXXX湿地公园总规第一章总则建设XX湿地公园,能有效保护本区域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资源,并使其能够长期维持稳定,保护本区域的生态安全。

通过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重建,利用生物工程、物理工程等手段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净化水质能力,达到减轻或治理富营养化水质的目标。

充分发挥XX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合理、适度地开展湿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为公众浏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环境保护、整治工程。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和“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近期主要是对湿地公园园区进行整体控制,控制污染源,禁止非生态建设活动,进行重点区块的景点建设。

对已经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排污等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以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的目的。

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生物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试验示范区,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做好技术储备,提供相关经验。

着手开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休闲旅游体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各功能区的联系,全面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工程,健全完善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体系,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XX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

随着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使湿地保护工程、科研工程等基础设施设备得到提高和完善,各项保护制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湿地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将更进一步地得到体现和发挥,由此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1.1. 地理位置XX县位于XX省东南沿海,东经121°5′~120°32′,北纬28°01′~28°19′。

东濒东海,南连洞头洋,西嵌乐清湾,北接温岭市。

全境由楚门半岛、XX岛与鸡山岛、洋屿岛、披山岛、大鹿岛、江岩岛、茅埏岛、横床岛等135个外围岛屿组成,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

宁波长丰湖湿地公园规划

宁波长丰湖湿地公园规划

宁波长丰湖湿地公园规划
宁波长丰湖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总面积约为15.3平方公里。

该湿地公园是以保护长丰湖生态环境为主题,结合文化、休闲、观光等功能,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城市湿地公园。

公园规划包括五大区域:入口广场、湿地科普区、湖心岛景观区、湖畔步道休闲区和自然保护区。

入口广场位于公园南部,是游客进入公园的主要入口。

湿地科普区位于公园东南部,包括湿地科普馆、观鸟塔、湿地生态示范区等。

湖心岛景观区位于公园中部,是公园的核心景区,包括湖心岛、湖中央广场、湖心草坪等。

湖畔步道休闲区位于公园西北部,包括湖畔步道、休闲广场等。

自然保护区位于公园北部,主要保护长丰湖湿地生态环境。

公园内的建筑设计也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采用生态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公园内的景观设计也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如以宁波传统造船为主题的“造船文化广场”等。

总的来说,宁波长丰湖湿地公园规划注重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和休闲娱乐,是一个集生态、文化、科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论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论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论第一节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湖南省城步县林业局;前期工作: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领导小组办公室(临时),办公室设林业局内;拟设机构: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处);法人代表:杨青礼(城步县林业局)。

三、项目主管单位湖南省城步县人民政府。

四、项目性质新建,生态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

五、项目建设地点拟建的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东南边陲的白云湖及周边缓冲区域;以及包括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境的“十万古田”。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7′40″~110°23′15″,北纬26°14′43″~26°21′30″六、项目区范围拟建的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主体由北向南呈树形结构伸展,最北端至城步县县城的土溪冲大桥,最南端至城步县白毛坪乡上坪水村的潘家湾。

湿地公园大致范围包括常水位下白云湖水面及其周边消长带与部分林地,以及白云湖大坝流经至县城区的巫水河段和“十万古田”。

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198.6公顷。

七、建设目标总目标:通过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处理好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保护并挖掘白云湖湿地公园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发挥和利用湿地资源,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周边居民对湿地影响,提升人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将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科普宣教设施完善、休闲娱乐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湘西南地区独特的国家湿地公园。

具体目标(1)天然动植物基因库,水禽栖息的乐园;(2)湖南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示范;(3)湖南省湿地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4)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兼备,具有山地—峡谷—平湖为一体、浓郁苗乡文化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5)湖南省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的示范;(6)城步发展“绿色经济”建设中的精品示范工程;(7)城步县安全、优质的水源地、城步县的生态安全屏障;(8)城步县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示范;(9)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的示范基地;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湿地保护工程;(2)湿地恢复工程;(3)科普宣教工程;(4)科研监测工程;(5)合理利用工程;(6)基础工程;(7)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区,以“中原明珠”、“内陆奇观”著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

独特的环城湖结构和悠远的羲皇故都历史文化赋予了淮阳龙湖特殊的魅力。

科学合理地沿湖培植水生植物,重新打造3000年前《诗经·陈风》中所描述的:“彼泽之陂,有蒲有荷。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淮阳龙湖美景,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1规划目标龙湖既是历史悠久的湖泊,又是城市的景观河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西湖与东湖水系即将融会贯通,构成环绕城区的总体水系框架。

本次规划方案将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打破原先单一的荷花种植,重新搭配品种比例,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按照周围自然环境特性,营造一个“生态型”的植物区,与滨湖绿色廊道及湖岛、折桥、游鱼等共同构建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水生生态系统,有效调节城市生态平衡[1]。

2植物配置原则利用水生植物造景,除应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在无需人为常态化管理的条件下能保持自身的稳定[2]。

主要有以下原则。

2.1构建水景生态平衡原则湿地及水域系统有显著的生态上调节功能,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应充分考虑生态功能方面的设计。

种植设计将在保持湿地生态安全水平这个总原则下进行,不违背湿地的循环规律,确保充分发挥新品种对水质的清洁等作用。

2.2整体优化原则景观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保持其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优化,除了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外,还应注重滩涂、岸边耐湿植物的配置,以达到整体最佳状态[3]。

由于水景中的水质条件、化学成分以及营养水平均不同,因此水体的植物景观也是多种多样。

2.3突出荷花文化原则突出荷花特色,增加体现观赏特性的新品种。

根据荷花的特点,结合荷花文化展示,采用对比手法,从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

2.4选择适宜适生植物品种在选择植物时,除了平衡必要的生态条件外,还要考虑水体所在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适生植物品种种植[4]。

湿地公园设计方案通用3篇

湿地公园设计方案通用3篇

湿地公园设计方案通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实施方案、应急预案、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mplementation plans, emergency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湿地公园设计方案通用3篇湿地公园设计方案(篇1)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引言: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理想环境。

凤阳老塘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凤阳老塘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凤阳老塘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一、总体规划:1.占地面积:该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500亩。

2.功能划分:公园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文化体验区和休闲娱乐区三个功能区域。

3.生态保护区:占据公园的大部分区域,重点保护湿地的动植物资源,建立鸟类观测站和观鸟平台,提供生态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展示。

4.文化体验区:设置艺术展区、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区,展示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5.休闲娱乐区:设置散步小径、自行车道、健身区、游乐设施等,提供运动、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二、景观设计:1.湿地景观:在湖区设置一条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方便游客观赏湖泊和湿地植被。

2.植物景观:在公园内种植当地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等,打造一个自然的湿地生态景观。

3.水景设计:在公园内设置人工湖泊、小溪和喷泉,增加公园的观赏性和活力。

4.活动广场:设立几个大型活动广场,可供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表演和庆典使用。

5.亭台楼阁:在公园内设置几座亭台楼阁,供游客休息、观景和欣赏湖光山色。

三、配套设施:1.停车场:建设一个大型停车场,方便游客的停车。

2.公共厕所:设置多个公共厕所,方便游客的卫生需求。

3.休息座椅:在公园的各个景点、步道和广场设置休息座椅,方便游客休息和观景。

5.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垃圾分类垃圾桶和垃圾处理设施,推行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

四、安全措施:1.设置警示标识:在湿地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和保护湿地。

2.设置围栏和护栏:在湖泊和悬崖的附近设置围栏和护栏,以保护游客的安全。

3.安装监控设备:在公园的主要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公园的安全监管。

四、环保措施:1.水资源利用: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于公园的供水系统和灌溉设施。

2.垃圾处理: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措施,推行垃圾回收和资源利用。

3.节能措施:在公园内使用LED照明设备和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环境保护:定期对湖泊水质和湿地生态进行监测,加强对湿地生态的保护。

鲁甸湿地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鲁甸湿地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鲁甸湿地公园规划方案简介鲁甸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是一个拥有丰富物种的湿地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生态资源,我们制定了鲁甸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本规划方案旨在对鲁甸湿地公园进行综合规划和建设,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湿地公园,以满足以下要求:•保护鲁甸湿地的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的生命和生态多样性;•充分展示鲁甸湿地的风貌和文化,打造一个以湿地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提升公园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

具体规划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了保护鲁甸湿地的生态系统,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1.设立生态保护区域,采用分区管理制度,加强对研究、保护、管理、宣传昭通市鲁甸县湿地的任务实现。

2.设立教育科研区域,建设生态科普中心、动植物标本馆、数字生态科学展厅、研究实验中心、湿地调查监测基地等功能区,开展湿地生态学科研和生态教育工作。

3.建设鲁甸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各类湿地栖息生物、栖息环境的综合保护、监管和科学管理 system。

4.采取自然恢复和控制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展示湿地风貌和文化为了展示鲁甸湿地的风貌和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1.建设人文景观区,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商业街、湿地主题餐厅、音乐喷泉等游客休闲娱乐场所,同时还可以举办湿地文化活动,如湿地音乐节、湿地文化节等。

2.建设生态观景区,开发湿地自然游路线,建设观测平台、观景点等,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湿地生态体验。

3.打造湿地景观,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水体等自然元素,在公园中打造各种湿地景观,包括芦苇荡、荷花塘、森林、林荫道、游步道等。

4.保留原有的湿地村落,弘扬湿地风情和文化脉络提升游客体验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1.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停车场、洗手间、儿童托管室、残疾人服务站等,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湖北大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湖北大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概要 (2)第二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5)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6)第三节历史沿革 (6)第四节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7)第三章湿地资源 (8)第一节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8)第二节湿地生物多样性 (8)第三节湿地水质评价 (13)第四节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6)第五节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20)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7)第一节建设背景 (27)第二节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29)第三节湿地公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第四节湿地公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4)第五章总体布局 (37)第一节湿地公园范围 (37)第二节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37)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8)第四节规划原则 (38)第五节规划理念 (39)第六节规划依据 (40)第七节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42)第八节功能分区 (43)第九节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45)第六章保护规划 (50)第一节保护规划总则 (50)第二节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53)第四节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 (56)第五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57)第六节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59)第七节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59)第七章恢复规划 (61)第一节恢复规划总则 (61)第二节水体恢复和修复规划 (62)第三节栖息地恢复和修复规划 (63)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67)第一节科普宣教规划总则 (67)第二节科普宣教设施建设 (69)第二节解说标志系统的构成与建设 (71)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74)第一节科研规划 (74)第二节监测规划 (75)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78)第一节规划原则 (78)第二节资源利用方式 (78)第三节旅游资源特征 (79)第四节生态旅游区位及发展目标 (79)第五节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 (80)第六节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 (81)第七节旅游项目规划 (85)第八节旅游设施规划 (87)第九节游览线路规划 (88)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91)第一节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91)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92)第三节洪涝灾害防治规划 (93)第四节防火规划 (93)第五节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规划 (94)第六节旅游安全防护规划 (95)第十二章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 (97)第二节水资源协调规划 (98)第三节社区经济调控规划 (99)第四节社区协调(共管共建)规划 (99)第十三章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102)第一节湿地公园管理局建设 (102)第二节保护管理站、点建设 (102)第三节信息管理建设 (103)第十四章基础工程规划 (104)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104)第二节电力工程规划 (105)第三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105)第四节通讯工程规划 (106)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107)第十五章管理规划 (108)第一节管理机构规划 (108)第二节湿地公园经营管理措施 (108)第三节项目招投标管理 (109)第四节保障措施规划 (109)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111)第一节估算依据 (111)第二节投资估算 (111)第三节资金筹措 (111)第四节效益评析 (112)第十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116)第一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6)第二节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16)第三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7)第四节环境保护策略 (117)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8)附件 (119)附件1:通城县大溪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考察报告(含名录) (119)附件2:通城县大溪湿地公园维管植物资源考察报告(含名录) (132)附图附图1: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区位分析图附图2: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交通分析图附图3: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资源现状分布图附图4: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湿地类型分布图附图5: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6: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7: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图附图8: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水系规划图附图9: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生态旅游规划图附图10: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附图11: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图附图12: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防御灾害规划图附图13: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14:通城大溪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管理设施规划图文件文件1:通城县林业局关于大溪省级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请示文件2:关于通城大溪省级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请示文件3: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解决通城县大溪湿地公园机构编制的承诺函文件4: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解决通城县大溪湿地公园机构编制的承诺函文件5: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大溪国家湿地公园利益主体有关情况的证明文件6: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大溪湿地公园土地权属证明的函文件7:通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大溪湿地公园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文件8:大溪湿地公园建设村民同意书文件9:省林业厅关于建立通城大溪省级湿地公园的批复文件10:专家意见文件11:专家签名第一章总则第一节项目背景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淡水湿地被称作濒危野生动物的最后集结地。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1 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 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方案概述佳木斯湿地公园坐落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郊松花江畔,占地面积约为3000亩。

该公园计划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为目标,建设成集自然生态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

设计理念生态优先项目以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最大化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对于灾后重建苗木种植以及建筑废弃物的处理等任务,将采用生态工法,通过土地修复和植物恢复等方式,达到环境保护和提升湿地生态自然价值的目的。

人本关怀项目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考虑到实际人群的需求,通过综合考虑旅游数据、地形地貌、城市功能、交通地图等分析,对于湿地公园发展展开全面规划。

文化传承举行多元文化活动,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是佳木斯湿地公园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湿地公园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基础将被挖掘和整理,使生态旅游项目更好地体现和传承优秀的当地文化。

设计方案空间布局为了与湿地自然环境相适应,本项目的空间规划紧紧地依托于自然地形。

整个园区的构想是采用模块化规划,将湿地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休闲区、文化景观区、服务配套区和产业发展区五个部分依特定比例进行分割。

每个分区聚焦其自身的功能,从而以人为中心地满足不同需求。

功能划分在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中,按照开发程度的不同,划分出以下功能区:1.生态保护区规划该区域为湿地公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原生湿地景区、物种保护中心、环保科普馆、保育基地等功能区域。

这个区域主要要通过引入高科技、绿色工程、品味新技术等手段来打造湿地环保区,矢志将之打造成智慧湿地保护地区。

2.生态旅游休闲区规划这个区域主要是为游客提供一个健康、愉指的生态旅游活动场所。

该区内还有生态农庄、观鸟塔、观景平台、垂钓中心、漂流水道等功能区。

还将设置高水平的酒店、民宿、休闲疗养等设施,丰富产业发展。

3.文化景观区该区域主要对建设朝鲜族文化区域、历史纪念馆、公益乡村图书馆等功能区域,为游客展示佳木斯的历史文化和当地文化特色。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长治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长治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宏观区域层面:山水相映,组团相拥 微观区域层面:水乡湿地,天堂鸟园
自然融洽的生态格局 交流连续的生态脉络 自然野趣的生态体验 开放和谐的生态社区 生长渐进的生态建设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现状与资源评估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区位分析评价 长治湿地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资源评价
中观尺度——城市群组团
生态表述:处在长治市区、长治县城、 长子、屯留县城、潞城县城构成的一 市四县包围之中;长治地区处于盆地 底部的位置,极易形成逆温层 。
特征分析:环湖城市群的“绿心”所 在,大长治的“形象标志” ;漳泽湖 水库的建立,使湖区形成了新的生态 系统群落及新的生态关系链,从原有 的体系中加入了为人类活动服务的子 循环 ;逆温层形成,加上城市发展及 人类活动造成湖区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构成分析——生境分析
总体概况 长治湿地公园总面积68.9km2,湿地为主体。 长治湿地的生态用地(湿地、湿地水域、耕地和林地)共占规划区总面积的92.8%
水环境 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接近自然本底,全部达到一类标准,表明未受重金属污染。 库区水质平均仅达到IV类,主要超标项目为COD、总磷、总氮。各测点总磷、总氮均为重营养化水平。 污染状况较2006年有明显加重。
生态规划原则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
生态规划方法
“千层饼”模式——垂直生态过程的分析 景观安全格局模式——水平生态过程的调控 “3S”技术的应用 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生态容量和功能评估模型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定位和生态形象策划
生态区位分析
宏观尺度——上党盆地
生态表述:处在太行、太岳围合形成的山地、丘陵、 盆地平原自然框架之中;海河上游的重要分支之一, 有着良好的水源供给;在长治盆地的地质构造上, 形成了三条主要的断裂带,与长治湿地密切相连的 有两条:中华安昌地堑和二岗山地垒 。

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佳木斯湿地公园规划方案佳木斯湿地公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占地面积广达504公顷,是一个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生态环境优良的湿地公园。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佳木斯市的城市形象,对佳木斯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一、生态保护: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是公园规划的首要任务。

公园内应保留湿地的原生态,恢复和增加湖泊、沼泽和水生植被,丰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场馆建设:在湿地公园内,可以建设一些特色的场馆,如湿地博物馆、水上运动中心和生态教育中心等。

湿地博物馆可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让游客了解湿地的重要性。

水上运动中心可以提供划船、航行和钓鱼等活动,让游客在湖泊上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

生态教育中心可以开展生态教育课程,向游客普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知识。

三、游憩设施:湿地公园应提供丰富的游憩设施,以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公园内可以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观景台,供游客观赏湿地的美景。

公园还可以建设运动场、儿童游乐场和健身路径,满足游客的体育锻炼和娱乐需求。

同时,公园内应设置休息区和厕所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的使用。

四、生态修复:湿地公园规划中应包括生态修复措施,以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可以建设湿地植被恢复区,引入湿地植被,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公园还可以建设雨水花园和生态滞留池,用于收集和净化降雨水,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同时,公园内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应得到加强,确保湿地的环境卫生。

五、交通规划:湿地公园的交通规划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减少汽车交通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园周边可以建设公共停车场,提供停车设施。

公园内可以修建环湖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游客的出行。

公园还可以与周边的景区和旅游资源进行联动,提供公共交通线路,方便游客的到达和游览。

总之,佳木斯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游憩设施,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合理规划交通系统,促进公园与周边景区的互动,提升公园的整体功能和形象。

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拟建山西省垣曲古城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县东南部,距垣曲县30公里。

清河、允河交汇入黄河口处,以小浪底水库库区为基础。

(详见附图书《位置图》)二、公园总面积公园总面积为2906.9公顷。

属中型湿地公园。

三、地质地貌垣曲县东、西、北三面山峰林立,南界黄河,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北接太行,黄河由解峪五福涧入境,沿县南部边境蜿蜒而下,山环水绕,沟壑纵横,地貌复杂,最高海拔2358(历山舜王坪),最低海拔176米(西阳河和黄河的交汇处,窑头乡的马蹄窝),自然景观垂直变化突出。

项目区海拔在204.米——409米之间,地势东、西高,南、北低,地形的水平轮廓近似一个月牙形。

东部西部均为石质山区,沿河地层比较复杂,较多地质年代地层有出露。

基岩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寒武系、石灰岩、奥陶系、页岩、砂页岩等),中生界(砂岩、页岩、花岗岩、长班岩等),新生界(第四系黄土、亚粘土、砂砾石、第三系紫色粘土、泥灰岩等)。

(详见附图4《三维卫星影像图》)四、水文垣曲县全县有西阳、清、允西、板涧、五福涧五条较大的河流。

由东、北、西三面顺势而下,注入黄河。

项目区内有为清河、允河两大河流。

清河,发源于绛县横岭关,经闻喜流入垣曲,全长48公里,流经垣曲40公里,由古城镇处注入黄河。

允河,发源于翼城县大河村,全长68公里,流经垣曲44公里,由古城镇处注入黄河。

项目区境内为清河、允河尾端,从西、北方向汇入现在的黄河小浪底库库区。

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有三:(一)降水量和地表水量的际变化大,降水最大最小比值可达三倍左右,尤其是当连续旱情出现时,径流会出现连续枯竭。

(二)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量汛期占全年的70-80%,枯季降水仅占全年降水的5%,造成春季干旱,而夏季暴雨成灾,地表径流年内分配,汛期占50-90%,春季仅占8-20%,但是有小浪底水库调节,降水对项目区水文状况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不大。

滨河二期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滨河二期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滨河二期湿地公园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滨河二期湿地公园位于城市滨河新区的一片闲置土地上,总面积约为50公顷。

公园的规划旨在将这片土地转变成一个生态友好、宜人宜居的城市绿地,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健身运动、生态教育等多样化的服务。

二、规划目标滨河二期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如下:1.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境供各类植物和动物栖息繁衍。

2. 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户外健身、社交活动等功能。

3. 强化生态教育功能,通过科普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意识。

三、规划内容1. 湿地保护与恢复在公园的核心区域打造湿地保护区,通过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建立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湿地区域内进行湿地植被的种植,种植各类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香蒲等,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吸引各类鸟类、鱼类等动物。

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公园内设置多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休闲广场、运动场地、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满足市民对休闲和健身的需求。

设立休憩区,提供带棚的长椅、供游客休息和观景的凉亭等设施。

同时,建设配套的卫生设施,方便市民的日常使用。

3. 环境艺术景观设置在公园中设置多样的环境艺术景观,通过绿色植物景观、雕塑、园艺等形式,增添公园的美感和艺术氛围。

利用地势,设计人工湖泊、人工瀑布等水景,营造富有水乡特色的景观。

4. 生态教育设施建设在公园中设置生态教育区域,建设主题馆、科普展示区等设施,开展有关湿地生态的科普教育活动。

组织生态考察、亲子活动、自然保护讲座等形式,提高市民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关注度。

四、规划实施1. 阶段性建设滨河二期湿地公园规划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建设,首先建设核心湿地保护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艺术景观。

随着公园的不断完善和市民的需求增加,逐步开展生态教育设施的建设。

2. 投资筹措公园的建设可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实施规划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项目提要 (1)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1.3主要建设指标 (4)第二章基本情况 (7)2.1自然地理条件 (7)2.2社会经济条件 (10)2.3历史沿革 (12)2.4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13)第三章湿地资源 (14)3.1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14)3.2湿地生物多样性 (15)3.3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7)3.4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21)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4.1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23)4.2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24)4.3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25)4.4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6)第五章总体布局 (29)5.1湿地公园范围 (29)5.2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29)5.3规划指导思想 (29)5.4规划原则 (30)5.5规划依据 (31)5.6规划期限 (33)5.7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33)5.8功能分区 (35)5.9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36)第六章保护规划 (39)6.1 规划原则 (39)6.2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40)6.3水岸保护规划 (41)6.4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 (41)6.5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42)6.6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43)第七章恢复规划 (46)7.1 规划原则 (46)7.2 栖息地恢复规划 (47)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49)8.1科普宣教设施 (49)8.2解说标识系统 (51)8.3标识系统 (53)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55)9.1科研规划 (55)9.2监测规划 (56)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59)10.1规划原则 (59)10.2资源利用方式 (60)10.3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 (60)10.4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 (61)10.5旅游项目规划 (64)10.6游览线路规划 (65)10.7旅游设施规划 (66)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69)11.1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69)11.2洪涝防治规划 (71)11.3防火规划 (71)11.4应急救援安全规划 (73)第十二章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 (75)12.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5)12.2水资源协调规划 (76)第十三章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77)13.1保护管理处建设 (77)13.2保护管理站建设 (77)13.3信息管理建设 (78)第十四章基础工程规划 (80)14.1道路交通规划 (80)14.2电力工程规划 (81)14.3给排水工程规划 (82)第十五章管理规划 (83)15.1管理机构规划 (83)15.2运营规划 (84)15.3保障措施规划 (86)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89)16.1估算依据 (89)16.2投资估算 (90)16.3效益评价 (91)第十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94)17.1环境影响预测 (94)17.2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95)17.3评价结论 (96)附表附表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投资估算表附表2-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鸟类附表2-2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哺乳类附表2-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爬行类附表2-4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两栖类附表2-5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鱼类附表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附图附图1 区位分析图附图2 交通分析图附图3 资源现状分布图附图4 土地现状利用图附图5 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6 功能分区图附图7 水系规划图附图8 生态旅游规划图附图9 道路交通规划图附图10 供电工程规划图附图11 防御灾害规划图附图12 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3 管理设施规划图附图16 分期建设规划图第一章总则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1.1.2 项目建设单位大伙房实验林场1.1.3 项目性质新建社会公益型项目1.1.4 项目建设地点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境内。

1.1.5 规划区范围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抚顺市抚顺县章党乡和上马乡境内,东接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南邻本溪,西靠沈阳,北连铁岭市铁岭县。

规划区毗邻大伙房水库,四至范围为:北至沈吉铁路沿线,西至铁背山吉林崖,南至古楼河西村以北苏子河东岸,东至新宾县。

地理坐标为东经124°16′17〞~124°23′16〞,北纬41°52′53〞~41°57′32〞,总面积2670.34hm2,其中水域面积为661.89hm2。

1.1.6 项目建设期限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建设期限为8年,即2011年~2018年,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为2011年~2013年,二期为2014年~2015年,三期为2016年~2018年。

1.1.7 建设目标1、通过水质及水系保护,提高水源地的蓄水量、维护水源地的洁净,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抚顺市安全、优质的水源地,生态安全的屏障;2、通过水体修复、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将湿地公园建设为辽宁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3、通过建设科普宣教馆、湿地植物园、湿地文化展示廊等,将湿地公园建设为辽宁省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的示范基地;4、通过湿地生态观光项目、湿地休闲体验项目,将湿地公园建设为抚顺市人民重要游憩休闲地场所;5、最终将该湿地公园建设为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兼备,具有湿地森林特色的辽宁湿地生态旅游首选地之一。

1.1.8 项目建设资金额经估算,规划期内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108.18万元。

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湿地保护工程对河流湿地进行保护和保育,构建良好、自然和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维护和建设好生物栖息地,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湿地森林景观。

2、湿地恢复工程根据湿地公园范围内的自然地形、湿地特征和湿地恢复需要,恢复水生植被、治理河道两侧河漫滩地,人工营造鸟类栖息地和投食点。

3、科普宣教工程建设湿地植物园、森林植物园、观鸟平台等科普宣教设施。

展示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类型。

建设森林植物园为辽宁省植物引种、栽植、科普示范的生态教育基地。

4、合理利用工程主要建设湿地木栈道、仿木栈道、观景平台等,结合规划区现有优美的湿地和森林自然景观,开展适度的生态旅游。

5、防御灾害工程防御灾害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林木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外来有害物种监控与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防洪、防火和应急救援安全等方面的建设。

6、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工程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保护管理处建设、保护管理站建设和信息管理站建设。

7、基础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电力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1.3 主要建设指标表1-1 主要建设指标表第二章基本情况2.1 自然地理条件2.1.1 地理位置规划区坐落于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大伙房实验林场境内。

抚顺县东接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南邻本溪,西靠沈阳,北连铁岭市铁岭县。

规划区与大伙房水库相邻,是浑河与苏子河在抚顺市抚顺县的交汇之处。

2.1.2 地形地貌规划区地处长白山山系,吉林哈达岭(北部)和龙岗山山脉(南部)的延伸部分,属于抚顺市的低山丘陵区。

规划区分布有铁背山、日月山,分别位于区域中部和南部,总体地形呈现南北高,中间低,河谷与南北山脉之间,形成南、北两大坡势,平均坡度在15~30度之间,平均海拔为400~500m。

2.1.3 水文水质规划区共有两条河流水系,一条是发源于清原县的浑河,一条是发源于新宾县的苏子河。

浑河水系全长415km,流经清原、新宾、抚顺、沈阳、辽阳、鞍山、海城、台安、由营口流入渤海的辽东湾,流域面积为11481 km2,平均年迳流量达7.69 亿m3。

流域面积在20 km2以上的河流有12条,河谷较为开阔平坦;苏子河是浑河上游第一大支流,新宾县境内最大河流。

河流走向由东向西,水系发育呈阔羽状河网分布,流域面积为2230km2。

流域年平均降雨在790~840mm之间,年平均值为794.53mm,年平均径流深326.9mm,年平均径流总量为7.2亿m3。

规划区水质良好,根据监测结果,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标准。

2.1.4 气候抚顺市地处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东亚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少雨多风,秋季凉爽短促,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

年平均气温为6.6℃,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7℃,最低为-20.5℃,日最高极端气温达36.3℃,日最低极端气温为-35.2℃,≥10℃年积温平均为2700~3200℃,无霜期为13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26.8mm,日最大降水量为185.4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0天,最多为115天,一次最大积雪深度为260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mm。

多年平均风速在1.5m/s~3.8m/s 之间,最大风速多发生在4月~5月间,可达20m/s。

地面冻结深度为1.2~1.4m,冰厚0.5m。

2.1.5 土壤抚顺市土壤类型可划分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和水稻土等6个土类,11个亚类,48个土属,98个土种。

规划区主要以棕壤土为主,成土母质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河口及沟谷低湿部分分布有草甸土和水土流失形成的冲积土。

阴坡、缓坡地段土层深厚肥沃,阳坡、陡坡土层较薄,以砂壤土居多。

2.1.6 生物资源(1)植物资源据统计,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现有高等植物81科219属411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32种;裸子植物1科2属3种;被子植物69科203属376种,其中单子叶植物6科21属25种,双子叶植物63科182属351种。

代表种有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长白苎麻(Boehmeria tricuspi)、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黄檗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

(2)动物资源经统计,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共有脊椎动物29目56科141属199 种。

其中鸟类17目34科86属133种,代表物种有:白头鹤(Grus monacha)、大白鹭(Egretta alba)、苍鹭(Ardea cinerea)、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大天鹅(Cygnus cygnus)、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等;哺乳类有5目10科20属21种,代表物种有野猪(Susscrofa)、狍子(Capreolus capreolus)、狐狸(Vulpes vulpes)、黄鼬(Mustela sibirica)、豹猫(Prionailurus benglalensis);爬行类有3目3科8属14种,代表物种有鳖(Trionys sinensis)、白条草蜥(Takydromus wolteri),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白眉蝮蛇(Agkistrodon halys)等;两栖类有1目3科3属7种,代表物种有史氏蟾蜍(Bufo stejnegeri)、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等;鱼类3目6科24属24种,野生鱼类和养殖品种共存,主要有: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东北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