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朝花夕拾》和《山海经》2、熟读课文,梳理课文,解读内涵。
3、依照日常情理,联系语境,揣摩文中的心理及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探究作家心理。
创造性的改写,思考生活、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阿长是怎样一个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学习课时:两课时(预习课和展示课)预习导学:题目解读:提示:为什么不叫《长妈妈与<山海经>》?文章前半部分是抑笔,“憎恶”“不大佩服”“不耐烦”“麻烦”……用“妈妈”称呼,名不副实;“阿”字有亲昵意味,以46岁写作时口气,宜用阿长;“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文盲和名著?令人好奇。
……《朝花夕拾》简介:原名《旧事重提》,共10篇,作品记述了鲁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里抄出来的。
要了解鲁迅,就走进《朝花夕拾》吧,它会让我们走进鲁迅自己的记忆窗口。
《山海经》简介:作者不详,成书于大约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古代名著,共18篇,是最早的地理书,(自然地理志和人文地理志)。
内容包罗万象,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如“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它是一部“巫书”、“怪书”、“奇书”。
该书仅神怪异物就400多,这些怪物,据说还有预兆吉凶超自然功能,像鲁迅文中说到得“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角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自古至今,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书研究。
要了解古代山川地理,民俗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鬼、金玉珍宝、自然矿物、神话故事,不可不读《山海经》。
走近作者:还记得鲁迅吗?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完整版)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6人教版
第 6 课阿长与《ft海经》导学案李家庄中学刘巧萍闪烁人性光辉:渴慕《ft海经》——“书是我的全部,我是我书的全部”——鲁迅幼年喜欢图画,对绘图的《ft海经》渴望已久,苦思而不可得,以至于一坐下来就念叨,阿长问了究竟,鲁迅只是随口告诉了她。
哪知,就在阿长告假回家四五天,又回到周家的时候,不识字的阿长用自己的钱,给鲁迅买回了被视为宝书的绘图《ft海经》。
琐琐碎碎一大些,真真切切一桩事:一件事,一辈子,一生情-----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音。
骇()掳()悚()惶急()诘问()保姆()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ft海经》了。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A.切切察察——B.絮说——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顺顺流流——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谋死——④我惧惮她什么呢!惧惮——4.填空:(1)、本文作者,伟大的、、,原名,字。
小说集有《》、《》《》等,散文集《》。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2);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4);5)。
★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整体感知:1.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都围绕着中心人物――阿长来写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阿长是不是她的真名?2.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5.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6、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情? 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7、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自学检测: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
班级姓名主备:贺运平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背景资料1、“阿长”鲁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鲁迅儿时最渴慕的一部书。
文章重点写了阿长为鲁迅买到向往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事,表现了旧中国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体察孩子心理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2、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3、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写于北京寓所。
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预习导学1、给下列字注音骇()掳()悚()絮说()惶急()疮疤()诘问()霹雳()辟头()画舫()2、鲁迅,原名(),()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3、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集。
全书()篇文章,外加一篇(),一篇()。
是鲁迅回忆()()()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5、熟读课文,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4篇)
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4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一方面批评了她饶舌、多事、多繁文缛节的缺点,另一方面主要赞美她爽朗、热情的性格和纯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思路结构三、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
例如长妈妈夜间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经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似乎是涉笔成趣,其实表现了长妈妈的。
粗鲁和不拘小节。
四、教法建议1、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学习字词,熟悉、梳理全文内容。
第二课时:进一步熟读课文。
分析课文。
第三课时:总结归纳。
完成课后练习四。
2、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
3、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研读课文。
①学生朗读、默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整体思路,整理出课文的材料。
②讨论、确定详写、略写的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③重点研读记叙《山海经》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④回应全篇,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教师寄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课时】三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作《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
《朝花夕拾》各篇以记人为主有三,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儿时的保姆。
3.相关资料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4.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很多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导学过程】一、教师导引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编写人:陈晓莉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10-13 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学法指导:先分析题目,然后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内容;阅读记人写事的作品,分析行文的感情线索,无疑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本文在写人记事上有不少可借鉴之处:如先抑后扬对比反衬方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再如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细节的描写,展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等,这都为我们写记事写人的文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作者:鲁迅:原名-----------字----------,浙江-----------人,我国伟大的 --------家 ------------- 家 ------------- 家。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作品: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其中小说《》是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二、、我会学,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 )急②粗拙( ) ③烦suǒ( ) 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⑩针灸()⑾矩()形⑿珠玑()⒀疏懒()⒁震sǒng()⒂诘()问⒃jí()贯⒄pī雳()⒅掳()掠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全体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2、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围绕长妈妈写了:重点写了:四、合作探究,微观体察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她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用文中原句回答)阿长:例如:作者对她的感情变化:()————()————()————()五、精彩展示(小组合作)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学生朗读19~29段,思考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优秀6篇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优秀6篇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6篇《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长妈妈)。
她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课堂活动(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看完后看下自己阅读所用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
(2)、分发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分钟)(3)、同桌或前后桌交换试卷,师点评。
(4)、让学生巩固下刚才做错的题目。
附:小试牛刀(题目)1、本文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2、本文的作者是鲁迅3、本文选自4、本文的中心人物是5、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6、什么事让作者对长妈妈产生了空前的敬意?7、然而,较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三、课堂小结文章围绕阿长些了那些事件?1、切切察察的毛病2、摆成“大”字的睡相3、令人厌烦的规矩4、讲“长毛”的故事5、为“我”买《山海经》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山东省三中八级语文上册《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及作者的感情。
学习准备: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风筝》、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2、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骇()问题探究:1、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
《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
所以,这个题目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令人好奇,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
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2、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和答案
6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 弄清作者为什么对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及买《山海经》怀有这么大的敬意。
3.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和欲扬先抑写法。
弄清作者为什么对阿长又揭短又赞扬。
【预习导学】1.快速默读全文一遍,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再正确地朗读全文一遍。
憎恶.()惧惮.()粗拙.()哀悼.()震悚.()chuāng()疤孤shuāng( ) jié()问 pī( ) 雳渴mù( )惊骇.()粗拙.() zhòu骂()掳.走()2.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①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②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③她生得黄胖而矮。
()【学习研讨】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2. 结合事例,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3.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4. 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5.读懂阿长:——透视鲁迅眼中的阿长,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的感情变化。
【拓展学习】一、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整体把握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语句深层含义,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2、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风筝》、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
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8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长妈妈形象。
2、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整体感知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阿长性格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形象。
3、依照文中时间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感情态度词句,对比前后感情有什么变化。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4、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思想感情?(三)小结:将上面归纳内容整理成表格形式。
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一)阅读六至十七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部分文字写了哪几件事情?作者对这些事态度是怎样?2、在看似贬义外表下鲁迅先生有没有对阿长同情、怀念与赞美?(二)分析第十八—二十八自然段1、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经过。
请复述买书原因、经过、结果。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态度?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3、“我”为什么会觉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4、文中哪些地方书写了作者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二、小结课堂检测一、基础题(一)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惧惮.()粗拙.()哀悼.()震悚.() chuāng()疤孤shuāng( ) jié()问pī( ) 雳渴mù( )(二)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鲁迅,原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三)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A. 保姆大抵面如土色B. 福橘烦琐莫明其妙C. 渴慕投掷毫不相干D. 哀悼和蔼深不可测(四)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6、阿长与《山海经》学案金斗中学杨琳琳【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一、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二、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三、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五、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重点:目标二、目标三难点:目标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一、二、三;第二课时完成目标四;课后完成目五。
教学方法针对教材的特点,尊重认知规律,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可采用“导读法”;也可采用“整体感知一重点的研读一揣摩迁移”三步走的模块式;也或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作者轶事:鲁迅逝世后,不少中外文豪撰写挽联,其中,下面两幅最著名:(1)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斯诺与姚莘农合挽鲁迅)2、解题阿长”: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山海经》”,书名。
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山海经》:作者不详,共有十八篇,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散文集,收录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性散文十篇。
【自主预习】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惊骇()絮说()渴慕()孤孀()2.解词莫名其妙:深不可测:情有可原:惶急:诘问:惧惮:震悚:面如土色2、鲁迅,原名(),()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3、本文选自()。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学生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
3.领会作者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吗?正是这个惊险的故事为“我”儿时的“百草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而讲给“我”这个故事的人长妈妈,她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对作者的童年生活有较深的影响,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阿长与〈山海经〉》,今天我们九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近《阿长与〈山海经〉》,去真切地了解一下这位可亲可敬的人吧。
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
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被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
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了童年时期自己与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3.《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72-09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
72-09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72-0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旧事重提》散文十青少年志趣《二十四孝图》《五猖会》2.wùxùsuǒsǒng chuāng jiélǔdàn zhuōshuāng3.①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②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③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这里是震惊的意思。
④烦琐:原意指文章杂乱,说话啰嗦。
课文里指繁杂琐碎。
⑤粗拙:粗疏拙劣,不精美。
⑥疏懒:懒散而不习惯受约束。
4.(1)明确:主要写了八件事——阿长名字的由来、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不好、元旦的古怪仪式、满肚子烦琐的道理、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给“我”买《山海经》。
其中,详写的是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
(2)明确:阿长是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举止粗俗、饶舌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情淳朴、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明确:不大佩服——认为麻烦——空前敬意——憎恶怨恨——新的敬意——深切怀念。
5.明确:(1)“写作时的回忆”:如“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再如“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2)“童年感受”:如“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里就是“童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
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明确:从全文来看,阿长毫不计较“我”对她的种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我”,努力满足“我”的愿望。
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阿长,目的在于表达成年之后的“我”对阿长的深切愧疚,同时又倍加感激和怀念的情感。
2.明确:“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授课时间:2011 月日学案编号:6--1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执笔:审核:审批:印数:470《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预见〗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3、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2、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学习流程〗一、预习导学1、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惊骇.()憎恶.()惧惮.()孤shuāng( ) pī( ) 雳2、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集《》,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3、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分校:初一分校 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肖丹 审核人:唐玉娥仙桃市仙源学校讲学稿 编号:七语下 09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惶急、诘问、渴慕、疏懒、震悚”等词语。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大家还记得给少年鲁迅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吗?这个“长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和童年时期的鲁迅还发生了哪些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长与〈山海经〉》,来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
二、思(1)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2) 读准字音骇.( ) 掳.( ) 孤孀.( ) 惶.急( ) 诘.问( ) 疮疤..( ) 渴慕.( ) 粗拙.( ) 霹雳..( ) 陆玑.( ) 惧惮.( ) 憎.恶( ) 懿.( ) 辟.头( ) 悚.( ) (3) 理解词语切切察察:惶急:面如土色:深不可测:情有可原:诘问:震悚:(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写了“长妈妈”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这些事情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5)品味亮点词语1.“‘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一句中“郑重”一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作者明知道是《山海经》,为什么还要模仿当时阿长的语气写成“三哼经”呢?三、议组内质疑问难,共同探究学习。
四、展交流学习成果,展示个人风采。
五、评学会自我小结,听记老师点评。
六、检完成《课堂点睛》自主预习部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
2、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刻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学习过程。
(1)分析主体形象请仔细阅读课文,分析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2)探究情感变化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把握文章主旨你怎样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三、议组内质疑问难,共同探究学习。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第三课时
1要点提示: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方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
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可远方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有没有好机会。
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他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他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2要点提示:文中写道那位远房叔祖的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的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
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长***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
3要点提示:文中用了“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
4要点提示: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深切怀念之情。
文
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这里用了在记叙中抒情的手法。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提纲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提纲(一)(教师版)主备人:李雪娟课型:讲读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授课人:李雪娟上课时间:年月日导学案编号:本周习惯:学习目标:Array1.记住并正确书写“惶急、诘问、孤孀、疏懒、霹雳”等词语,并在小组内听写过关。
2.阅读课文,在书上找出写了几件事来表现长妈妈的性格和品质。
3.在书上划出作者对长妈妈感情变化的句子或词语,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和同情。
知识链接:1.鲁迅简介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2.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3.作者轶事:鲁迅逝世后,不少中外文豪撰写挽联,其中,下面两幅最著名:(1)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斯诺与姚莘农合挽鲁迅)4.《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也没有定论。
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其中14篇是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主要内容为民间传统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术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学习内容一、问题情景二、自学互学1.新知探究自读课文,边读边旁批,要求把自己对长妈妈的瞬间感受记录并旁批,特别关注一下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性的句子。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_________ 的人”说话。
(学法指导:从人物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方面去找,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内容:《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课时:2课时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过程与方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段意识,热爱劳动人民教学重点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会。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阅读领悟法、互动研讨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品味细节、写法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2.作者链接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
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知识链接鲁迅作品短篇名章《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朝花夕拾》《二心集》文选、《呐喊》文集《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4、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chuāng()疤震悚() jié()问空前()惧dàn()惊骇()孤shuāng()粗拙() zhòu骂()掳走()5、加粗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淡薄薄弱薄厚B.妥帖请帖碑帖C.憎恶好恶深恶痛绝D.空前空席空中楼6、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淌使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7、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在该句后打“√”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
她不开口。
()合作·探究·展示一、品味细节1.读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师提示: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我感情变化的原因。
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联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的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2、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
请找出来,用“.......写得好,它写出了......”的句式进行品析并说话。
二、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三.小结这节课我们理出了事件,认识了人物。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
2、想象创新。
合作·探究·展示一、整体感知: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请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并说说这些事件或细节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
1.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长妈妈地位低下2.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3.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长妈喜欢饶舌多事。
4.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5.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6.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
二.想象创新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教师举例: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2.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元旦道恭喜、吃福橘(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真诚和善良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5.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情?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6、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7、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买《山海经》一事写出了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的美好品质。
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感知人物:烦琐、愚昧、迷信善良、朴实、真诚拎出线索: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品味细节: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讲长毛想象创新:紧扣人物性格、联系现实生活主要事件:“切切察察”的毛病——饶舌多事摆成“大”字的睡相——不拘小节令人厌烦的规矩——麻烦多事“长毛”的往事——纯朴无知购买《山海经》——热情助人教学反思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主动去思考。
第二,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
第三,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想象的空间。
反馈检测一、选择题。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A. 保姆大抵面如土色B. 福橘烦琐莫明其妙C. 渴慕投掷毫不相干D. 哀悼和蔼深不可测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开头)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大家)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一个“大”字,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得那么热。
A. 张开摆开压烤B. 伸开摆成挤烤C. 张开摊成挤烘D. 伸开摊成压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6、下列句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B. 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 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 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二、填空题。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惧惮.()粗拙.()哀悼.()震悚.()chuāng()疤孤shuāng( ) jié()问pī( ) 雳渴mù( )2、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鲁迅,原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4、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三、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