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身边的博弈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身边的博弈现象

博弈论最基本的意思是弈棋,博弈本身是一种游戏,博弈论最初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象棋,桥牌,赌博,研究做出何种选择让自己打败对手,因而最初的博弈论是一种经验的描述而非一种系统的理论。直到20世纪40年代,冯·诺伊曼与摩根斯坦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第一次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中;又在库克,纳什等研究后,20世纪60年代博弈论在经济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如今博弈论已经成熟并向生物学,计算机科学,道德哲学等领域广泛扩展。

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博弈的过程,满布着博弈的结果。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可见现代博弈论对我们生活的参透。

下面的一些例子来描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博弈现象。

网络投票评选

每年,除了除夕当晚播出的春节晚会外,晚会之后进行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网友参与,而评选结果最后也会在正月十五的央视元宵晚会上公布,并为获得的一二三等奖的节目颁奖。那么你是怎么投票的呢?

此时有大家的意见参与,所以你的正确策略并不是选自己最喜爱的节目,而是猜大多数会选哪个就投哪个一票,哪怕节目烂的不行。在这里,你的行为是建立在对大众心里猜测的基础上,而并非是你真实的想法。

每个参与着必须挑选出并非他自己认为最喜爱的节目,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与者注意的节目,其他参与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真正最喜爱的节目,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最喜爱的节目。我们必须做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这与哪个是我最喜爱的节目无关。你关心的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最喜爱的,又或者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最喜爱的。

在选择时,参与者必须同时设身处地从其他参与者的角度来思考。这是,他们选择胜者与其说取决于真正的好的标准,不如说努力找出大家的期待是不是落在某个焦点之上。假如某个节目中某个人的名气要比其他人高很多,那么这个节目就可能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又或者所有节目的水平不相上下,都具有特点,但这些节目中有个节目是这几年评选中一直得第一名的原班人马,你会不会选这个节目呢?

参与者的工作,是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确定人们究竟将打成怎样的共识。“选出最喜爱的节目”可能是书面规则,但这比选出声音最高的,人数最多的要难的多。任何可以将他们区别开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是大家意见得以会聚一处。出于这个理由,当我们发现最喜爱的节目不是最好的的时候,我们并不惊讶;实际上他们只是接近最好而已,都有一些瑕疵,这些瑕疵使他们各具特色,成为一个焦点。

生活中还有许多例子与这个模型相同。比如“十佳运动员”的评选,再比如“网络选美比赛”。投票人能够选中的话,或者说他能过被提名当选的话,关键是猜测别人的想法,猜对了你就能获胜,猜错了你就不能获奖。

在这种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正确与否,或者谁应该被选上,谁应该不被选上的问题,而是投票人相互猜测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它似乎告诉人们谁会被选上。

红包困惑

假如你和你的同事各自从老板哪里得到一个红包,里面的钱可能是5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8000元或者16000元。你知道同事红包里的钱要么是你的两倍,要么是你的

一半。在你拿到自己的红包,知道了红包里的钱数后,如果你的同事要求和你交换红包,你会同意吗?

常人往往依靠直觉来判断,但直觉却常常是错误的。

如果你依据直觉来思考,则你就会的到错误的结论。假如你拿到的是4000元的红包,则你知道你的同事的红包要么是2000元,要么是8000元,两者的概率相等,所以你的期望收入是5000元。高于你自己现在的4000元。如果按照这样的常理进行思考,你会得到应该和同事交换钱包的结论。

但是,你的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你没有考虑你的同事的反应。显然,如果他拿的是16000元的红包,他肯定不会提出和你交换,又因为他知道你不比他傻,你拿到16000元的红包也不会和他交换,你之所以同意和她交换仅仅是因为你拿到的比16000元少的红包。以此类推,只有当你的同事拿的是500元的红包时,他才会和你交换,因此你当然不能和他交换。

由上的推理可以发现,无论是谁提出交换红包,另一个人都不会同意,也就是说,交换现象都不会发生。

所以直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直觉不习惯与策略思维,也就是说,不习惯与考虑别人可能的反应。而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恰恰是策略思维。所以博弈要求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注意逻辑中隐藏的陷阱。

电话中断

假如你正在和你的女友通话,电话断了,而话还没说完。这时有两个选择,马上打给对方,或者等待对方打来。注意:如果你打过去,她就应该等在电话旁,好把自家的电话线路空出来,如果她也打给你,你们只能听到忙音;另一方面,假如你等待对方打电话,而她也在等待,那么你们的聊天就没有机会进行下去。

一方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另一方会采取什么行动。一个是你打电话她等在一边,另一个则恰好相反。这两种情况就是这次博弈最“稳定”的结果,或者说是最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均衡。这里便有两个均衡。

一个解决方案是,原来打电话的一方再次负责打电话,原来接电话的一方则继续等待电话铃响。这么做的好处是原来打电话的一方知道另一方的电话号码,反过来却未必是这样。另一种可能性是,假如一方可以打免费电话,而另一方不可以(比如你在办公室而她用的是住宅电话),那么解决方案是拥有免费电话的一方负责大第二次电话。

假如不考虑以上因素,那么打这个电话又得用到这种混合策略了:设想双方都投硬币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给对方打电话,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两人这种随机行动的组合成为第三种均衡。

假如我打算给你打电话,我有一半的机会可以打通,还有一半的机会发现电话占线;假如我等你电话,那么,我同样会有一半的机会接到你的电话,因为你有一半的机会主动打给我。每一个回合双方完全不知道对方将会采取什么行动,他们的做法实际上对彼此都最理想。因为我们只有一半的机会重新开始被打断的电话聊天,我们知道我们平均要尝试两次才能成功接通。

因此,均衡不一定是最优结果,在“囚徒困境”中,均衡是一起招供,站在群体的角度,是最坏的结果。如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虽然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也是他们所得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但是这个结局是他们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失,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这是最糟的结局。人应该为别人着想,但不是每一个美好的愿望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凡是三思而后行,才会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圆满结果。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从博弈论中得到解释,大到裁军和世界和平,小到如何使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恐吓变得可信,博弈论的作用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