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技巧之申论思维在面试中应用
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独家解题思路与评分标准
申论真题例解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专家解题思路与评分标准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专家解题思路与评分标准一、给定资料材料1:【1】2013年10月10日为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无业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2】该心理研究所的Z博士说:“人的内心不稳定、不平衡会造成个人负荷加重,并累及社会适应能力,无形中拖累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某社会学家也指出,社会的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因之导致社会的某种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使得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4】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校园内的大学生、工棚里的农民工,到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阶层的人都可能面临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5】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
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社会学研究员Y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尤其【1】指出我国亚健康人群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无业人员。
【2】专家指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的因素。
【3】社会压力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疾病凸显。
【4】分析说明心理健康问题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4年国考申论真题及解析给定资料:1、27岁的小邹认真的考虑了几次之后,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周日约定好的教友福音会,他确实需要倾诉,但肯定不是向神父。
到目前为止,至少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需要求助于某种宗教的地步。
身高1.74米,体重150斤,在北方城市的机关大院内,这几乎是一个标准身材。
当小邹回顾自己进入“体制”的四年,注视着自己不论从体型还是心理,都逐渐被“体制”化,甚至连血压、血脂也与周围的同事趋同时,面对着在外人看来“很顺”的处境,他有了一种莫名的骚动。
对于这份职业,小邹的理解来自于四年间循环往复的工作节奏,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他只不过是需要在每个时间段内完成“规定动作”,虽不能消极怠工,但也不需要超额完成任务,四年来的工作天天如是,没有什么波澜。
最近一段话时间,感觉有些困惑的小邹,周末经常到一家心理诊所,就青年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咨询。
事实上,小邹并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他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合乎常理。
结果很意外,当需要向心理医生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小邹这位当年大学校园里的校报写手竟然发现自己无从谈起,他心想“或许是事情太多,没办法很完整的表述清楚”。
“说真的,目前这个工作节奏是五十岁以上人的节奏,对我来说这个节奏感觉上有点压抑。
”小邹思考着,一字一顿的说,“有时我在想,我会不会真的习惯这种节奏,换句话说,是不是已经被这种节奏所禁锢,永远失去某些竞争力了呢!”有一段时间,小邹曾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节奏,对于自己分内应为的工作一丝不苟,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非分内的工作,熟悉业务流程的他也尽量帮着跑,他希望这样能够时刻让自己处于一种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中,“不会有被社会主流抛弃的感觉”。
然而,小邹很快放弃了这种做法。
因为他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周围的同事极不适应,经常有人认为他是多管闲事;领导也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稳重一些”。
到了发薪日,小邹的薪水也仍然是那个很少变化的数字。
面对心理医生的时候,小邹把自己这种情况总结为和体制节奏有些不搭调,他梦想能有所改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部级)考试特点分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部级)考试特点分析2014年国考申论(省部级)考试涉及的主要是“五位一体”中的文化模块,主要讲述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从真题情况来看,试卷中事实材料占据了大部分的篇幅,理论分析相对较少,力。
更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加工,侧面加重考查了考生对问题实质的分析理解能一、题目类型国考副省级申论试卷还是包括五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归纳概括题,对当前社会心态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概括,难度不大。
第二道题目是材料里原词“预先失败”的理解分析,一道阐释类的分析题。
第三四道题目属于公文写作范畴里面的,第三题设计发言稿的写作,第四题写一篇短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整合能力。
第五题是大作文,让生活节奏慢下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的设置属于常态化,在预料之中。
二、材料测查理论功底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具备一定的哲思性、思辨性、理论性,材料经常会选取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论断或者著作等。
通过这一类思想性较强的材料的设置来测查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把握材料的主旨和精神,是否能够对所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依然延续这一命题风格和特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材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材料引用了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经典语句,并针对这句话命制作文题目,足见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专业性和思想性,体现了对考生理论功底的测查。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题型都有变化,推陈出新之作不断出现,如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出现的“为报纸专栏写一篇短评”题目,对部分考生而言可谓是一大“拦路虎”,但事实上,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作答时只要抓准题型本质、锁住给定材料、从容选择要点、规范书写答案,相信一定能够在此次考试中脱颖而出、圆梦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申论论证逻辑技巧如何合理运用论证逻辑
公务员申论论证逻辑技巧如何合理运用论证逻辑公务员申论是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考生能够用清晰合理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论证的逻辑技巧则是公务员申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运用论证逻辑技巧,帮助考生在申论中取得好的成绩。
一、引用权威观点在进行论证时,引用权威观点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权威观点包括学者、专家、权威机构等对该问题的研究结论或权威文件中的观点。
通过引用权威观点,可以增加自己的论证可信度,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如,在讨论教育政策时,可以引用教育部或权威教育专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二、利用事实数据论证时,利用具体的事实数据可以加强逻辑支持,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通过引用相关的数据、案例、调查结果等,可以给人一种客观性和可信度。
例如,在论述环境保护时,可以引用相关统计数据来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从而支持加强环境保护的观点。
三、横向对比横向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手法。
它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横向对比可以用于对决策方案、政策效果等进行评估和选择。
例如,在论述城市交通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城市的交通状况,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论证交通改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纵向论述纵向论述是一种按时间顺序进行逐步推进的论证方式。
通过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来说明某一观点的正确性或合理性。
例如,在讨论教育改革时,可以从历史性的角度,逐步展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进展情况,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五、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式,它强调事件因果关系的逻辑连接。
通过阐述某一行为、政策或事件对其他事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讨论禁烟政策时,可以论证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从而支持实施禁烟政策的合理性。
六、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一种基于逻辑关系来进行推导的思维方式。
通过使用逻辑思维,可以推导出结论或发现新的观点。
逻辑推理要求思维清晰、严密,合理运用各种逻辑规则和结构,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
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
行测的思维和申论的规矩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时需要掌握的两个重要方面。
行测的思维主要包括:
1. 逻辑思维:行测中常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等问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清晰、严谨地分析问题,从中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2. 数字思维:行测中常涉及到数学、统计等内容,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字思维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要善于运用数字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3. 空间思维:行测中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处理空间关系。
在解答题目时,要善于通过图表、图形等方式进行空间分析和推理。
申论的规矩主要包括:
1. 明确论点:申论题目往往需要考生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2. 建立逻辑结构:申论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建立清晰的逻辑结构,展开合理的论述。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理清各个观点或论据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材料和论证,使文章具备逻辑性和连贯
性。
3. 举例论证:申论中常常需要通过举例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真实可信的例子,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解释,使文章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总之,行测的思维和申论的规矩是参加公务员考试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只有在行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准确解答题目;只有在申论中遵循合适的写作规范,才能写出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文章。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考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公务员如何提高申论的思维深度
公务员如何提高申论的思维深度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考生来说具有极高的难度和挑战性。
在申论中,思维深度的展示是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
那么,作为公务员考生,如何提高申论的思维深度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给出几点建议。
一、拓展知识面公务员从业涉及广博的领域,而申论往往会涉及到各个领域的问题。
因此,提高申论的思维深度首先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时事,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报刊、杂志,观看新闻和纪录片,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广泛积累。
二、多角度思考问题申论考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在平时的学习和思考中,要培养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通过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申论的思维深度。
三、善于思辨与分析申论考试注重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并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所以,公务员考生在备考申论时,要注重思辨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多进行辩论练习,锻炼自己的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
另外,也可以在阅读时,多思考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四、举一反三,推己及人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也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备考申论时,要善于从已经解决的问题中举一反三,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和借鉴他人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己及人,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
五、勤于思考,多写练习提高申论的思维深度需要勤于思考和多写练习。
平时要学会主动思考,在遇到问题时,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有何解决办法等。
此外,在备考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尽量选择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题目,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简而言之,提高公务员申论的思维深度需要积累广泛的知识,培养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善于思辨和分析,举一反三并推己及人,同时要勤于思考和多写练习。
公务员面试技巧:以公务员思维答题
公务员面试技巧:以公务员思维答题公务员面试是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环节,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至关重要。
其中,以公务员思维答题能够帮助考生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和素质。
什么是公务员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从政府的角度、公共利益的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考生具备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等。
全局意识是公务员思维的重要体现。
在答题时,考生不能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而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从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甚至整个国家的角度去思考。
比如,对于一个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不能只想到增加道路设施或者限制车辆出行等局部措施,而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发展、交通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责任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
在面试中,考生要展现出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态度。
当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不能推诿责任或者逃避问题,而是要主动承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处理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力量进行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服务意识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
考生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答题中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关爱。
比如,在讨论一项政策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法治意识是现代公务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答题中,要遵循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无论是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还是解决矛盾纠纷,都要以法律为准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那么,如何在公务员面试中运用公务员思维答题呢?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核心问题。
明确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对象和具体情境,这是运用公务员思维的基础。
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要运用全面、客观、深入的思维方式。
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还要挖掘问题的本质原因。
公务员申论对策题作答技巧
公务员申论计策题作答技能近年来,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供考生们挑选的申论复习资料越来越多,许多年前无申论资料可用的窘境得以突破。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申论考试计策题作答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申论计策题作答技能一、思维方法——辩证思维1、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2、特别性分析3、多向求异分析4、因果关系分析(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2)分析产生的原因(3)分析异因同果、同音异果和互为因果二、提出计策的应试方法(一)提出计策的思路——因果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例:某印刷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引进的新技术设备,产生严重早已污染,由此引发与邻近居民的纠纷,诉诸司法程序。
(2000年中央)(二)分析方法1、利益分析法(1)肯定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2)分清利益的层次和地位(3)根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公道、可行、有效的计策例:将利益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污染反弹现象做分析。
2、供需分析法适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供需的问题,如就业问题、交通梗塞问题、储蓄与投资问题、价格问题、能源问题等多种社会现象。
例:将供需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交通拥堵问题作分析。
3、内外因分析法例:将内外因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作分析。
(三)提出计策的写作步骤1、写作步骤(1)分析原因,标本兼治(2)对症下药,具体成文①人——奖惩措施,职能部门决策、实行、监管问题,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人才问题,领导人问题,人的能力问题,做事方法问题,宣传、教育问题等②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补充制定,内容正确、完备,可实行,进行和加大宣传、教育等③经济利益——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问题,改进、完善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方法,保证安全,人的问题等④科学技术——加快、提高科技研发,科学与实际情形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等⑤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各职能部门扩大宣传、落实2、表述方法(1)根据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长期、中期、短时间(2)根据解决问题的目标:最优目标、中意目标(3)分清计策实行的轻重缓急三、计策的有效性分析通过分析计策指向的目标、方法、职能机构、计策是否合情、公道、合法来验证1、计策有效性的分析方法(1)目标具有针对性:备选计策必须是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
公考申论论证思路
公考申论论证思路一、引言公考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旨在考察考生的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论证部分,考生需要明确论述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充分的论据和合理的论证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公考申论论证思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二、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思路,通过将问题与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并建立自己的观点。
例如,当提到某一政策时,可以对比此政策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以此来支持或反对某一观点。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提供更充分的论据和说服力。
三、因果论证法因果论证法是指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进行论证。
例如,当面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我们可以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论证交通拥堵与城市经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可以让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支持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四、比较论证法比较论证法是通过对不同方案、观点或行为的比较来进行论证。
例如,在提到某一教育政策时,我们可以比较该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的优劣,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充分的比较,我们可以准确评估各个方案或观点的优劣,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五、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是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论证。
例如,当讨论环境保护时,可以引用一些真实的案例,说明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以此来支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子,我们可以使论证更加具体化,增强说服力。
六、权威论证法权威论证法是通过引用专家或权威机构的观点来进行论证。
例如,当讨论科技发展时,可以引用相关领域的专家观点,说明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引用权威意见,我们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七、总结在公考申论中,合理的论证思路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无论选择哪种论证思路,都需要有充分的论据和合理的论证过程。
为了准备公考申论,考生可以多进行模拟练习,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准备。
通过熟练掌握不同的论证思路,考生可以在考试中有条不紊地展现自己的论述能力和分析思维,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用小角度切入大主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用小角度切入大主题申论答题技巧1、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关于文章写作的角度,一是要发挥发散思维,多找几个角度,只要符合主题,能用主线串联起来为阐述主题服务就可以。
第二,要把握重点,要有一个总体的、宏观的角度,比如资源重组改革,应该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个最高层次的角度,所有的分论点要符合,可以说绿色发展、以黑补绿、打造阳光产业,也可以说安全发展、遏制矿难多发的势头,但总领性的观点必须有,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把握,来决定选择什么角度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写的时候不同角度可以都点到,但要有重点,自己最有把握的部分,说的可以多一些,在微观层面有所侧重。
这样就有话说,下笔更流利些,同时又是有重点的,不会偏离主题。
总的来说,应该把握住宏观的总论点,这是主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视角——例如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总论点、主角度的统领下,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微观角度,提一些具体的观点。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来说,角度可以有宏观的、可以有微观,如果标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这就决定了角度必然是宏观的,在宏观的大视角下,可以统领许多具体的微观角度,比如优化空间布局、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保证高生态平衡性、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些都可以统一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角度下。
但总体观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抓住这个“新”字,来提出一个或几个新思路行不行呢?不说太大、太高的观点,具体一点,跟生活实际贴近一点,提出“三化同步”,重点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农业现代化,这也是合理的角度。
优化城镇布局,不是不可以扩展成内容充实、观点具体的文章,问题是它有很强的专业性,而材料的信息太少,如果不是学产业布局、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写得很充实。
根据材料能够提供的观点、论据支持来决定选择什么角度,最好是宏观套微观,在宏观角度下提几个微观的合理观点,用它们来阐释主题、证明主题,就像优化布局应该统一在“统筹城乡”、“城镇化与工业化并进”、“城乡融合”、“合理布局与生态建设双轮驱动”之类的角度底下,不能片面地论述优化布局。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分析四法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分析四法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火热报名中,笔试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2014年国考申论时间延长到180分钟,这一变化使许多考生内心张皇不安。
公务员考试网专家以多年国考研究经验分析,认为2014年国考极有可能增大材料阅读量。
这就要求考生对于材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更强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编写组专家总结了申论材料分析的四法,帮助考生攻克申论难关。
第一法:循序渐进。
对于申论,考生应当有明确的概念,即答案都隐藏在材料中,考生切不可对材料“轻视”。
阅读过程中,可采用两遍法:第一遍阅读题干,了解考查内容,寻找材料主题,通读全文,作出与问题相关的批注;第二遍针对问题,仔细阅读,锁定范围,提炼要点。
第二法:详略得当。
给定材料有虚实之分,阅读材料时应该有详有略,对于铺垫性、背景性、案例性、描述性、数据性、数据性的材料应当根据其特点采取略读方式,而对于观点性、论述性、分析性、对比性材料应当精读,从而达到虚实结合,提高阅读质量。
第三法:聚合发散。
对材料的思维分析方法主要有:聚合型和发散型两种。
聚合型一般通过阅读材料,发现分散分信息,再同质信息进行整合。
发散型是一种辐散型思维分析、求异思维分析。
根据已有的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答案。
第四法:思维转化。
通过将已有的信息进行深度剖析,不要浮于表面。
简单来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
这种方式主要适合综合分析类题目。
在申论新形势下,考生切莫慌张,利用好方法,加强动笔训练,成“公”其实并不难!。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省部级)-打印版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省部级)-打印版D一项对“白领阶层”的社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过去5年相比,生活幸福指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36%;快乐正悄然离一些人远去,焦虑已渐渐占据某些现代人的心理。
有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整体的47%。
他们因为收入较低,难以承受较高的生活消费,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
同时,人口流动范围加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
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活着一些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或称心理“无根”人群,这种现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某些心理精神疾病病患者常因“羞耻感”而不及时就医,延误了诊治。
而患者的亲友和同事也没有及时表现出该有的同情,社会对心理疾病还存有偏见和歧视。
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则又成为导致心理健康疾病复发增高的一个诱因。
3.为了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S大学举办了以“迎校庆、健心灵、献爱心、促成长”为主题的第六届心理健康节活动。
2013年4月26日下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J到校作了题为“中国曲艺的魅力”的讲座。
讲座现场气氛异常火爆,能容纳300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很多学生一直站着听完整场讲座。
J 说学逗唱、惟妙惟肖的表情和幽默的言语让全场师生捧腹大笑,充分领略了相声的艺术魅力。
4月28日晚,第四届校园相声大赛如期举行,共吸引了一千多名师生参加。
有同学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相声通向笑声,笑声连接大家的心声。
笑帮人宣泄喜怒哀乐的情绪。
笑伴人应对酸甜苦辣的人生!顺利时会笑,困难时能笑,失败时敢笑,我们笑着同昨天告别,又笑着迎接新的黎明!”S大学是较早创办心理运动会的单位之一。
5月12日下午,第五届心理运动会拉开帷幕,活动精彩纷呈,创新无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南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计划当你翻开此文时,相信你已经在为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做准备了,可能此时的你正处于迷茫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后简称行测)考查的范围广、内容杂,该从何处入手进行备考?或许此时的你也很无奈,漫长的复习之路该如何安排?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为你一层一层地揭开行测备考神秘的面纱,为您的公考助添一臂之力。
一、问国考行测为何物国考行测涉及的内容有五个部分:数量关系(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和资料分析。
每年的考查内容均万变不离其宗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在具体的题型上稍有变化。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复习。
20120133年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题量及考点分布题型主要考点题量参考时间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国情社情、政治、人文、科技、法律、经济、地理、历史、时政等25题15分钟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实词、成语20题35分钟片段阅读主旨题、主题概括型(包括主题概括和关键词型题)、细节理解题、语句连贯题(包括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题)20题第三部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古典型图形推理、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图形分类10题35分钟定义判断经济、心理、社会、行政管理等10题类比推理两词型、三词型、对当型10题逻辑判断复言命题、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分析推理类10题第四部分数量关系数字推理--------------------------------20分钟数学运算几何问题、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推理问题、统计类问题15题第五部分资料分析计算题、排序题、综合判断题15题15分钟总计135题120分钟综观2013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且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题涉及的面比较广,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逻辑、数学、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飞跃三步曲”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飞跃三步曲”重点推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general/91/2292/201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网校课程4折起/bkzt/2014gk/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36756661阜阳教师考试交流群:283349375事业单位交流群:224510618很多考生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到底怎样备考申论?申论学习应该从何做起?一些考生已经看了不少辅导书,做了不少练习题习题,但是总是心中不踏实,悄然回首不在其中。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集中谈谈申论的备考方法,力争做到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申论复习的心理前提:保持心静如水的好心境,戒除浮躁的复习心理。
浮躁是成功的天敌。
一个人一生干好一件事其实很容易,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现代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即使浮躁心烦,一天到晚不停的电话和网络,忙乱烦躁,使得自己没有心静的时候,也不会心静了,想做好一件事很难。
因为浮躁的社会造就浮躁的人,浮躁的人在做事时夹杂着太多的外来干扰和自我不必要的烦恼,最终缺乏坚定的意志力。
在申论备考的道路上也是如此。
备考申论的考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一是在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族;二是上班族;三是已毕业但是没参加工作的待业族。
这三个群体都要生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不可能跑到星球上,所以都有各自的浮躁。
是不是有这个感觉,当认真做一个申论小题目或写一篇作文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或短信,干扰了你的思维,取消了你做题的行动,凑成了一个聚会或旅游,那么申论复习也就中断了。
作为想追求改变的考生,该如何能让自己心静下来呢,给自己一片自己的天空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心静如水,依物随形。
心清则静,欲心静必先心清,心静则明,给自己一份执着,给生命一份从容,给心一份坦然。
物以外物、物而不物,是一种气度,一种品质,一种境界。
抛开杂念,平和心态,拒绝急躁。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静无以成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公务员面试中的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
公务员面试中的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公务员招聘中,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是评判考生能否胜任公务员工作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
公务员职位要求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问题,进行逻辑分析,作出合理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面试过程中的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的要求以及如何提升这些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面试中的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要求1. 问题理解与逻辑分析:面试官在提问时,往往会给出一种情景或问题,要求考生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就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准确而全面的理解,抓住关键信息,并进行逻辑思考。
只有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给出逻辑严密、合理有效的答案。
2. 信息处理与归纳总结:在面试中,考生常常需要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和整理出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后进行分析。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出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3. 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公务员职位常常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要求考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试中,考生需要展现出创新思维,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
二、提升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的方法1. 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的提升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
考生应该加强对综合素质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社会热点,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多练习解题技巧:通过参加模拟面试和解决案例题等练习,可以提高自己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考生能够熟悉常见的问题类型和解题思路,并培养出对问题快速、准确分析的能力。
3. 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方式对于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考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逻辑思维训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4. 多思考、多实践: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心经(应届生篇)
众所周知,2014年新疆国家公务员就要开始了,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存在两大主力军,一是社会在职人员,二是应届毕业生。
上次我们有提到上班族准备国考的战略战术,现在,距离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些时间,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谈一下应届毕业生自身的优势及备考心经。
一、应届毕业生不可不知的自身优势首先,应届生在考试中拥有社会考生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充足的复习时间。
同时,学习具有连续性和固定性,会增加学习的效率。
再加上教室学习,氛围好,效率也会更高。
其次,国家公务员报考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界定极为广泛,并非必须为报考当年毕业的考生。
规定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四项目”人员服务期满当年,可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等等……这些优势都是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所没有的。
那么,应届毕业生何不抓住这些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一鼓作气呢?二、应届毕业生备战国考的复习攻略1.平和心态,持之以恒良好的心态与持之以恒是所有备考族们成“公”的基础。
公务员考试一般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后期和第二个学期的前期,这个时候很多没有考公计划的同学会加入求职大军,而此时对立志考公的同学来说正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考生们一定要适时地调整心态、平和心情以帮助自己坐得住、学得进,正所谓“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不能看见别人面试,就慌了心神、乱了阵脚。
另外一点就是严格按照既定的复习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对于很多人来说,坚持一周两周可能没问题,可要是持续坚持几个月,恐怕不少人会因种种原因中途退出。
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公”,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会坚持不懈、一往无前。
所以,不管考生们最初的报考初衷是济世安民的从政理想驱使,还是身边榜样力量的激励,亦或是实用为上的务实考虑,都应该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步步为营、坚持不懈。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彼”即国家公务员考试,“知彼”就是要全面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副省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副省级)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阅读题目,本题要求归纳概括“‘给定资料2’揭示的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
题干已经限定了作答范围,即“给定资料2”,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所以要注意不要遗漏要点,且要将同类项合并后分条表述。
字数不超过150字,一定要语言精炼。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资料2第二段介绍了在职工作人员压力较大,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特定的职业群体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属于轻松感缺失。
第三段则主要介绍了因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的公平感缺失问题。
第四段虽然也描述了焦虑、恐惧、迷茫心理,但是落脚点在信任和诚信危机,安全感缺失。
第五段首先介绍了“白领阶层”的焦虑心理,此处可同第二段在职工作人员的焦虑心理相合并;第五段随后介绍了收入较低人群及心理“无根”人群等的孤独无助感,属幸福感缺失,精神空虚迷茫。
第六段则主要阐述心理健康疾病复发增高,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属于同情感缺失。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对以上要点进行合并、加工,可从轻松感缺失、公平感缺失、安全感缺失、幸福感缺失、同情感缺失五个方面分别组织。
【参考答案】主要表现为:一是轻松感缺失。
大部分职业群体易紧张、焦虑。
二是公平感缺失。
一部分人接受不公平信息产生心理失衡,且不断传递。
三是安全感缺失。
特定人群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出现公众信任危机。
四是幸福感缺失。
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易引发迷茫恐惧心理。
五是同情感缺失,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
二、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
(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题目要求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我们需重点研读“给定资料4”。
里面提到时下人们各种各样的跟风行为,指出这问题是源于“依赖”,恰好凸显“预先失败”。
辽宁分校-申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014国考申论100天复习策略详解-速度、激情和持久力系列之一-李云斌
2014国考申论100天复习策略详解——速度、激情和持久力系列之一华图教育李云斌轰轰烈烈的省考刚刚过去,笔试的喜忧参半,面试喜形于色,随着成绩的下达,听到的好消息就像洪水一样侵袭着华图老师的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各种联系渠道和媒介。
未等华图老师醒过神儿来,国考考生的暑假军团已经开始逆袭华图各大分校。
临近考试如何合理的安排好复习策略,是我们每一个考生和华图老师都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既然要准备3个月,为什么不把事情做到最好;既然要准备3个月,为什么不一举拿下国考;既然要准备3个月,为什么不得高分!因此,针对学生已经复习时间相对充裕的斗士们,华图教育集团公职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特地为大家准备了100天复习策略详解——速度、激情和持久力的申论备考全攻略,希望考生能够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先易后难,得分上升,能力提高,完成并拿下国考申论!一、速度国考时间虽然还有100多天,但是时间喜欢“从指缝中悄悄溜走”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时间,尽快的开始确定合理的目标,做出详细的复习指导原则和锻炼快速进入状态的思维模式。
首先,考生需要确定目标。
目标导向是我们对于有待完成事物最基本的,也是最强的动力来源。
在确定目标的时候,要强化目标的重要意义和完成目标的美好愿景。
这需要考生通过自我的人生疏导结合职业规划一起完成,把自己的职业既定目标放在公务员事业上,而国考是作为长期目标实现的第一步,即为初级阶段。
这样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不会由于过大压力使得考生心理负担过重。
而对于申论来说,大家要确定合理的目标。
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首先,找一套真题做简单测评,利用答案评估自己的得分,通过对自己的零复习基础上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估测,估测可以按照分档的方式进行。
估测分数如下表所示,目标确定要切合实际。
表1:根据初评成绩所设定的申论目标指向(分)初评成绩基础分数提升提高分数提升目标分数确定30-40 15-20 10 55-6540-50 15-20 10-5 65-7050-60 15-10 5 70-75 表1所给出的是指导性的分数达标状态,依据个人不同的能力、和提升速度来制定本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全新红领系列之申论思维在面试中应用
华图教育专家
国考笔试刚刚落下帷幕,面试又即将开始了。
相对于笔试,面试对考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
面试更考验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临场反应能力,要求考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知识功底。
这就需要考生加强答题练习与知识准备。
其中在知识准备方面,只要考生通过笔试就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可借鉴迁移——那就是申论的思维方法,尤其是华图红领决胜培训中给学员的系列内容。
申论与面试都是公务员基本能力的测查。
二者在内在实质、思维形式上有极大的相似处,就比如面试中的综合分析类题目直接被称作“小申论”。
考生完全可以将红领培训中申论的知识储备在面试中借鉴应用。
首先,红领决胜中申论的态度可应用于面试。
申论态度讲求中庸、理性、平和,这在面试中无疑也是需要的。
中庸、理性、平和的态度实质就是要以一个公务员式的思维要求自己,答题时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态度不偏不倚,不能偏激片面。
比如对于一则网络信息,普通人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支持、可以反对、甚至可以调侃。
但是如果以国家公务员的角度来评价这则信息,那么就需要冷静审慎得多。
需要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客观审视信息、分析利弊、做出评价,才是最安全理性的。
其次,红领决胜中申论的思维可应用于面试。
面试通常是题干设置一句话或一个情境让考生就此展开,发表自己的想法。
这种形式让很多考生无从下手、逻辑混乱、内容空洞。
此时可以借鉴申论分析问题的逻辑,按照社会问题的四大要素,即表现——影响——原因——对策这个顺序来梳理问题。
其中:表现,即分析问题的个例体现。
影响,即分析事件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接下来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按照这个社会问题四大要素的逻辑梳理问题既可以完整分析事物,使答案有一定的逻辑性,也易于内容细化深入。
再次,红领决胜中申论的方法可应用于面试。
在申论中为了方便考生科学认知问题、理解运用政府处理问题的常规程序方式,梳理出很多现成的技巧方法。
比如分析原因的方法、提出对策的万能框架,这些均可运用在面试答题中。
比如提出对策的多主体、多角度、多阶段的方式在面试中就很实用。
多主体即从问题涉及的主体的角度提出对策,如解决就业难问题时,可以想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怎么办、社会层面怎么办、企业学校怎么办、学生个人怎么办。
多角度即从问题所需要的角度方面提出对策。
常用的对策层面包括六类:制度机制体制、法律法规、执行监管、投入、观念、技术。
这六类层面处理一般社会问题时实用性相当大,比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道德弘扬等问题的解决对策这几个层面都很有借鉴价值。
多
阶段即按照事物发展的前后顺序依次提出解决对策,比如解决物价高的问题我们可以想事前怎么办、事中怎么办、事后怎么办。
这些对策的框架体系考生如能掌握好,在面试中答案可保证行之有效,充实丰满。
总之,红领决胜培训中申论的理论铺垫对于准备面试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只要考生顺向迁移、合理运用,对于面试可谓事半功倍。
辽宁华图全新红领课程体系助力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愿各位考生一举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