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目录 -必修+选修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目录

高中数学目录

第1章集合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2子集、全集、补集1.3交集、并集第2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2.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简单性质映射的概念2.2指数函数分数指数幂.指数函数2.3对数函数对数对数函数2.4幂函数2.5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与-元二次方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数学2第3章立体几何初步3.1空间几何体棱柱、棱锥和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直观图画法空间图形的展开图柱、锥、台、球的体积3.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4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4.1直线与方程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两条直线的交点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4.2圆与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3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数学3第5章算法初步5.1算法的意义5.2流程图5.3基本算法语句5.4算法案例第6章统计6.1抽样方法6.2总体分布的估计6.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6.4线性回归访程.第7章概率7.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7.2古典概型7.3几何概型7.4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数学4第8章三角函数8.1任意角、弧度8.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8.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9章平面向量9.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9.2向量的线性运算9.3向量的坐标表示9.4向量的数量积9.5向量的应用第10章三角恒等变换10.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10.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10.3几个三角恒等式数学5.第11章解三角形11.1正弦定理11.2余弦定理11.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第12章数列12.1等差数列12.2等比数列12.3数列的进一步认识第13章不等式13.1不等关系13.2一元二次不等式题1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3.4基本不等式选修系列11-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圆锥曲线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2.5圆锥曲线与方程第3章导数及其应用3.1保数的概念3.2导数的运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第1章统计案例1.1假设检验1.2独立性检验1.3线性回归分析1.4聚类分析第2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公理化思想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3.2复数的四则运算第4章框图4.1流程图5.2结构图选修系列2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简单的逻辑连接词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圆锥曲线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2.6曲线与方程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空间向量的应用2-2第1章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的概念1.2导数的运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定积分第2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2.4公理化思想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3.2复数的四则运算3.3复数的几何意义2-3第1章计数原理1.1两个基本原理. 1.2排列1.3组合1.4计数应用题1.5二项式定理第2章概率2.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2.2超几何分布2.3独立性2.4二项分布2.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6正态分布.第3章统计案例3.1假设检验3.2独立性检验3.3线性回归分析3.4聚类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普通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

旧版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修订)·数学》第一册(上)目录供一年级第一学期用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1.1 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1.3 交集、并集1.4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6 逻辑联结词1.7 四种命题1.8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小结与复习第二章函数2.1 映射2.2 函数2.3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2.4 反函数2.5 指数2.6 指数函数2.7 对数2.8 对数函数2.9 函数的应用举例2.10 实习作业小结与复习第三章数列3.1 数列3.2 等差数列3.3 等差数列前n项和3.4 等比数列3.5 等比数列前n项和3.6 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小结与复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数学》第一册(下)目录供一年级第二学期用第四章三角函数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1 角的概念的推广4.2 弧度制4.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材料:弧度制的由来4.4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图象4.9 函数y = Asin(ωx + φ)4.10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阅读材料:同频率正弦电流相加,频率不变小结与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一、向量及其运算5.1 向量5.2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5.3 实数与向量的积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5 线段的定比分点5.6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5.7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5.8 平移阅读材料:向量的三种类型二、解斜三角形5.9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5.10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5.11 实习作业阅读材料:人们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5.12研究性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第二册(上)目录供二年级第一学期用第六章不等式6.1 不等式的性质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6.3 不等式的证明6.4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6.5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小结与复习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7.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2 直线的方程7.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7.4 简单的线性规划7.5 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7.6 曲线和方程7.7 圆的方程小结与复习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8.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8.5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小结与复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第二册(下A)目录供二年级第二学期用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一、空间直线和平面9.1平面9.2空间直线9.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9.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9.5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9.6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二、简单几何体9.7棱柱9.8棱锥阅读材料柱体和椎体的体积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阅读材料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9.9球小结与复习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10.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10.2排列10.3组合阅读材料从集合的角度看排列与组合10.4二项式定理小结与复习第十一章概率11.1随机事件的概率11.2互斥事件有一二发生的概率11.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阅读材料抽签有先有后,对各人公平吗?小结与复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目录供三年级全学年用第一章概率与统计一、随机变量1.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二、统计1.3抽样方法1.4总体分布的估计阅读材料累积频率分布1.5正态分布1.6线性回归阅读材料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小结与复习第二章极限一、数学归纳法2.1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阅读材料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2.2 研究性课题:杨辉三角二、极限2.3 数列的极限2.4 函数的极限2.5 极限的四则运算阅读材料无穷等比数列(|q|<1)的和2.6 函数的连续性小结与复习第三章导数与微分一、导数与微积分3.1 导数的概念3.2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阅读材料变化例举例3.3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3.4 复合函数的导数3.5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3.6 微分的概念与运算阅读材料近似计算二、导数的应用3.7 函数的单调性3.8 函数的极值3.9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小结与复习第四章积分4.1 不定积分4.2 不定积分的运算法则4.3 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4.4 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阅读材料长度、面积与体积4.5 定积分在力学上的简单应用4.6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4.7 研究性课题: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第五章复数一、复数及其四则运算5.1 复数的概念5.2 复数的向量表示5.3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5.4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二、复数的三角形式5.5 复数的三角形式5.6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运算阅读材料复数系是怎样建立的小结与复习。

高中数学选修和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高中数学选修和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高中数学选修A版有13本和B版有14本数学1- 1 (选修)A版数学1- 2 (选修)A版数学2- 1 (选修)A版数学2- 2 (选修)A版数学2- 3 (选修)A版数学3- 1 (选修)A版数学史选讲数学3- 4 (选修)A版对称与群数学4- 1 (选修)A版几何证明选讲数学4- 2 (选修)A版矩阵与变换数学4- 4 (选修)A版坐标与参数方程数学4- 5 (选修)A版不等式选讲数学4- 6 (选修)A版初等数论初步数学4- 7 (选修)A版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数学1- 1 (选修)B版数学1- 2 (选修)B版数学2- 1 (选修)B版数学2- 2 (选修)B版数学2- 3 (选修)B版数学3- 1 (选修)B版对称与群数学3- 4 (选修)B版数学史选讲数学4- 1 (选修)B版几何证明选讲数学4- 2 (选修)B版矩阵与变换数学4- 4 (选修)B版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数学4- 5 (选修)B版不等式选讲数学4- 6 (选修)B版数学4- 7 (选修)B版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数学4- 9 (选修)B版风险与决策初中数学新教材目录(2012修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各章目录及课时参考(2012修订)七年级上(62)第1章有理数(19)1.1 正数和负数(2)1.2 有理数(4)1.2.1 有理数 1.2.2 数轴 1.2.3 相反数 1.2.4 绝对值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1.3.1 有理数的加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实验与探究填幻方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1.4.1 有理数的乘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1.5 有理数的乘方(3)1.5.1 乘方 1.5.2 科学记数法 1.5.3 近似数数学活动小结(2)第2章整式的加减(8)2.1 整式(3)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2.2 整式的加减(4)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数学活动小结(1)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19)3.1 从算式到方程(4)3.1.1 一元一次方程 3 .1.2 等式的性质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4)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数学活动小结(2)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16)4.1 几何图形(4)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4.1.2 点、线、面、体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4.2 直线、射线、线段(3)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4.3 角(5)4.3.1 角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4.3.3 余角和补角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2)数学活动小结(2)七年级下(62)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5.1 相交线(3)5.1.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5.2 平行线及其判定(3)5.2.1 平行线 5.2.2 平行线的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4)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证明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 平移(2)数学活动小结(2)第6章实数(8)13.1 平方根(3)13.2 立方根(2)13.3 实数(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数学活动小结(1)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7.1 平面直角坐标系(3)7.1.1 有序数对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数学活动小结(1)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数学活动小结(2)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9.1 不等式(3)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9.1.2 不等式的性质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9.2一元一次不等式(4)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数学活动小结(2)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0.1 统计调查(3)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10.2 直方图(3)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数学活动小结(2)八年级(上)(62)第11章三角形(8)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11.1.1 三角形的边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11.2.1 三角形的内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11.3.1 多边形 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数学活动小结(1)第12章全等三角形(11)12.1 全等三角形(1)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数学活动小结(2)第13章轴对称(14)13.1 轴对称(3)13.1.1 轴对称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2 画轴对称图形(2)信息技术应用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13.3 等腰三角形(5)13.3.1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2)数学活动小结(2)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4.1整式的乘法(6)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 幂的乘方 14.1.3 积的乘方 14.1.4 整式的乘法14.2 乘法公式(3)14.2.1 平方差公式 14.2.2 完全平方公式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14.3 因式分解(3)14.3.1 提公因式法 14.3.2 公式法阅读与思考型式子的分解数学活动小结(2)第15章分式(15)15.1 分式(4)15.1.1 从分数到分式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5.2 分式的运算(6)15.2.1 分式的乘除 15.2.2 分式的加减 15.2.3 整数指数幂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15.3 分式方程(3)数学活动小结(2)八年级下(62)第16章二次根式(9)16.1 二次根式(2)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数学活动小结(2)第17章勾股定理(9)17.1 勾股定理(4)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阅读与思考 费马大定理数学活动小结(2)第18章平行四边形(15)18.1 平行四边形(7)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18.2.1 矩形 18.2.2 菱形 18.2.3 正方形实验与探究丰富多彩的正方形数学活动小结(2)第19章一次函数(17)19.1 变量与函数(6)19.1.1 变量与函数 19.1.2 函数的图象阅读与思考如何测算岩石的年龄19.2 一次函数(7)19.2.1 正比例函数 19.2.2 一次函数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数学活动小结(2)第20章数据的分析(12)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6)20.1.1 平均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程度的几种度量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2)数学活动小结(2)九年级上(62)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21.1 一元二次方程(1)21.2 降次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7)21.2.1 配方法 21.2.2 公式法 21.2.3 因式分解法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数学活动小结(2)第22章二次函数(12)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22.1.1 二次函数 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2.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阅读与思考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数学活动小结(2)第23章旋转(9)23.1 图形的旋转(2)23.2 中心对称(3)23.2.1 中心对称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2)数学活动小结(2)第24章圆(16)24.1 圆(5)24.1.1 圆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24.1.3 弧、弦、圆心角 24.1.4 圆周角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5)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实验与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阅读与思考圆周率π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2)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数学活动小结(2)第25章概率初步(12)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3)25.1.1 随机事件 25.1.2 概率阅读与思考概率与中奖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3)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3)阅读与思考π的估计数学活动小结(2)九年级下(44)第26章反比例函数(8)26.1 反比例函数(3)26.1.1 反比例函数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3)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数学活动小结(2)第27章相似(14)27.1 图形的相似(2)27.2 相似三角形(7)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7.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7.2.2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奇妙的分形图形27.3 位似(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位似的性质数学活动小结(2)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28.1 锐角三角函数(6)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4)阅读与思考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数学活动小结(2)第29章投影与视图(10)29.1 投影(2)29.2 三视图(4)阅读与思考视图的产生与应用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数学活动小结(2)课时合计:代数:165;几何:155;统计概率34:合计354初中数学新教材目录(2012修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各章目录及课时参考(2012修订)七年级上(62)第1章有理数(19)1.1 正数和负数(2)1.2 有理数(4)1.2.1 有理数 1.2.2 数轴 1.2.3 相反数 1.2.4 绝对值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1.3.1 有理数的加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实验与探究填幻方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1.4.1 有理数的乘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1.5 有理数的乘方(3)1.5.1 乘方 1.5.2 科学记数法 1.5.3 近似数数学活动小结(2)第2章整式的加减(8)2.1 整式(3)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2.2 整式的加减(4)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数学活动小结(1)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19)3.1 从算式到方程(4)3.1.1 一元一次方程 3 .1.2 等式的性质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4)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数学活动小结(2)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16)4.1 几何图形(4)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4.1.2 点、线、面、体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4.2 直线、射线、线段(3)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4.3 角(5)4.3.1 角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4.3.3 余角和补角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2)数学活动小结(2)七年级下(62)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5.1 相交线(3)5.1.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5.2 平行线及其判定(3)5.2.1 平行线 5.2.2 平行线的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4)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证明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 平移(2)数学活动小结(2)第6章实数(8)13.1 平方根(3)13.2 立方根(2)13.3 实数(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数学活动小结(1)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7.1 平面直角坐标系(3)7.1.1 有序数对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数学活动小结(1)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数学活动小结(2)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9.1 不等式(3)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9.1.2 不等式的性质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9.2一元一次不等式(4)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数学活动小结(2)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0.1 统计调查(3)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10.2 直方图(3)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数学活动小结(2)八年级(上)(62)第11章三角形(8)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11.1.1 三角形的边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11.2.1 三角形的内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11.3.1 多边形 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数学活动小结(1)第12章全等三角形(11)12.1 全等三角形(1)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数学活动小结(2)第13章轴对称(14)13.1 轴对称(3)13.1.1 轴对称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2 画轴对称图形(2)信息技术应用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13.3 等腰三角形(5)13.3.1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2)数学活动小结(2)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4.1整式的乘法(6)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 幂的乘方 14.1.3 积的乘方 14.1.4 整式的乘法14.2 乘法公式(3)14.2.1 平方差公式 14.2.2 完全平方公式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14.3 因式分解(3)14.3.1 提公因式法 14.3.2 公式法阅读与思考型式子的分解数学活动小结(2)第15章分式(15)15.1 分式(4)15.1.1 从分数到分式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5.2 分式的运算(6)15.2.1 分式的乘除 15.2.2 分式的加减 15.2.3 整数指数幂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15.3 分式方程(3)数学活动小结(2)八年级下(62)第16章二次根式(9)16.1 二次根式(2)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数学活动小结(2)第17章勾股定理(9)17.1 勾股定理(4)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阅读与思考 费马大定理数学活动小结(2)第18章平行四边形(15)18.1 平行四边形(7)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18.2.1 矩形 18.2.2 菱形 18.2.3 正方形实验与探究丰富多彩的正方形数学活动小结(2)第19章一次函数(17)19.1 变量与函数(6)19.1.1 变量与函数 19.1.2 函数的图象阅读与思考如何测算岩石的年龄19.2 一次函数(7)19.2.1 正比例函数 19.2.2 一次函数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数学活动小结(2)第20章数据的分析(12)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6)20.1.1 平均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程度的几种度量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2)数学活动小结(2)九年级上(62)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21.1 一元二次方程(1)21.2 降次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7)21.2.1 配方法 21.2.2 公式法 21.2.3 因式分解法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数学活动小结(2)第22章二次函数(12)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22.1.1 二次函数 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2.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阅读与思考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数学活动小结(2)第23章旋转(9)23.1 图形的旋转(2)23.2 中心对称(3)23.2.1 中心对称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2)数学活动小结(2)第24章圆(16)24.1 圆(5)24.1.1 圆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24.1.3 弧、弦、圆心角 24.1.4 圆周角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5)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实验与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阅读与思考圆周率π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2)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数学活动小结(2)第25章概率初步(12)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3)25.1.1 随机事件 25.1.2 概率阅读与思考概率与中奖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3)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3)阅读与思考π的估计数学活动小结(2)九年级下(44)第26章反比例函数(8)26.1 反比例函数(3)26.1.1 反比例函数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3)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数学活动小结(2)第27章相似(14)27.1 图形的相似(2)27.2 相似三角形(7)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7.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7.2.2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奇妙的分形图形27.3 位似(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位似的性质数学活动小结(2)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28.1 锐角三角函数(6)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4)阅读与思考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数学活动小结(2)第29章投影与视图(10)29.1 投影(2)29.2 三视图(4)阅读与思考视图的产生与应用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数学活动小结(2)课时合计:代数:165;几何:155;统计概率34:合计354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2 平行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5.4 平移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 平面直角坐标系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七章三角形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4 课题学习镶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第九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1 不等式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10.2 直方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上册第11章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2章轴对称12.1 轴对称12.2 作轴对称图形12.3 等腰三角形第13章实数13.1 平方根13.2 立六根13.3 实数第14章一次函数14.1 变量与函数14.2 一次函数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15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5.1 整式的乘法15.2 乘法公式15.3 整式的除法15.4 因式分解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16.1 分式16.2 分式的运算16.3 分式方程第17章反比例函数17.1 反比例函数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8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9章四边形19.1 平行四边形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9.3 梯形19.4 课题学习重心第20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20.2 数据的波动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九年级上册第21章二次根式21.1 二次根式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22.2 降次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2.3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第24章圆24.1 圆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25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5.4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九年级下册第26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27章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3 位似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第29章投影与视图29.1 投影29.2 三视图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不同方向看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数怎么不够用了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水位的变化8.有理数的乘法9.有理数的除法10.有理数的乘方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计算器的使用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字母能表示什么2.代数式3.代数式求值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探索规律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的度量与表示4.角的比较5.平行6.垂直7.有趣的七巧板8.图案设计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你今年几岁了2.解方程3.日历中的方程4.我变胖了5.打折销售6.“希望工程”义演7.能追上小明吗8.教育储蓄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1.认识100万2.科学记数法3.扇形统计图4.月球上有水吗5.统计图的选择第七章可能性1.一定摸到红球吗2.转盘游戏3.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2.整式的加减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同底数幂的除法6.整式的乘法7.平方差公式8.完全平方公式9.整式的除法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台球桌面上的角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认识百万分之一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世界新生儿图第四章概率1.游戏公平吗2.摸到红球的概率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第五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图案设计4.全等三角形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三角形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2.变化中的三角形3.温度的变化4.速度的变化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5.镜子改变了什么6.镶边与剪纸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3.蚂蚁怎样走最近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平方根3.立方根4.公园有多宽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生活中的平移2.简单的平移作图4.简单的旋转作图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6.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菱形4.矩形、正方形5.梯形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7.平面图形的密铺8.中心对称图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变化的鱼第六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谁的包裹多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鸡兔同笼4.增收节支5.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第八章数据的代表1.平均数2.中位数与众数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分解因式1.分解因式2.提公因式法3.运用公式法第三章分式1.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第四章相似图形1.线段的比2.黄金分割3.形状相同的图形4.相似多边形5.相似三角形6.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数据的收集3.频数与频率4.数据的波动第六章证明(一)1.你能肯定吗2.定义与命题3.为什么它们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平行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6.关注三角形的外角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1.你能证明它们吗2.直角三角形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角平分线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花边有多宽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5.为什么是0.618第三章证明(三)1.平行四边形2.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视图2.太阳光与影子3.灯光与影子第五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频率与概率2.投针实验3.生日相同的概率4.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30o,45o,60o角的三角函数值 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第二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结识抛物线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4.二次函数y=ax +bx+c 的图象 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7.最大面积是多少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圆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50年的变化2.哪种方式更合算3.游戏公平吗浙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高中数学选修4-1(高考全部内容)课件

高中数学选修4-1(高考全部内容)课件

参数方程的形式
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x=x(t), y=y(t) },其中t是 参数。
参数方程的应用
参数方程在解决几何问题 、物理问题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
通过公式x = r cosθ, y = r sinθ可以 将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
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定义
矩阵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乘、 乘法等。加法和数乘是矩阵的基本运 算,而乘法是矩阵运算中的重点和难 点。
性质
实例
矩阵的运算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向量的线 性变换等。
矩阵的运算满足一些基本的数学性质 ,如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这 些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重要。
逆矩阵与行列式
参数方程的应用
03
解决与参数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轨迹问题、最值问题等。
复数及其应用习题及答案
复数的基本概念
复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四则 运算等。
复数的几何意义
理解复数在平面上的表示方法 ,掌握复数的模的概念和性质 。
复数的三角形式
掌握复数的三角形式的表示方 法,理解其几何意义。
复数的应用
解决与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如求复数方程的根、解决几何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 = 4px$ 或 $x^2 = 4py$,其中 $p$ 是抛物线的准线到焦点的距
离。
抛物线的性质
抛物线具有对称性,即关于x轴 或y轴都是对称的。此外,抛物 线还有焦点,这些焦点到抛物线 上任一点的距离等于该点到准线
的距离。
抛物线的面积
由于抛物线是一条射线,所以它 的面积是无穷大。但是,在实际 应用中,我们通常只考虑抛物线 与坐标轴或某个平面的交点所围

人教版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一、选修1:
1. 函数
2. 极限
3. 无穷小量
4. 极限的应用
5.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6. 导数
7. 微分
8. 定积分
9. 应用积分
10. 向量
11. 空间解析几何
12. 空间向量
13. 空间分析几何
14. 线性代数
二、选修2:
1. 概率
2. 概率分布
3. 统计
4. 数理统计
5. 数理统计的应用
6. 数学建模
7. 数学建模的应用
8. 数学归纳法
9.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10.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
11.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
12.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的实例
13.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的实例的解法
14. 数学归纳法的推广的应用的实例的解法的应用。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带余除法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3.素数及其判别法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6页 0171页 0188页 0205页 0234页 0266页 0283页 0334页 0352页 0384页 0418页 0452页 0472页 0531页
引言 一 整除 2.带余除法 二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2.最小公倍数 第二讲 同余与同余方程 1.同余的概念 二 剩余类及其运算 四 一次同余方程 六 弃九验算法 一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三 多元一次不定方程 一 信息的加密与去密 学习总结报告 附录二 多项式的整除性
引言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讲 整数的整除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 课本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全册】
一 整除
最新人教版高三数学选修4-6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

高中数学目录

高中数学目录

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一集合1.1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1.3交集、并集1.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1.5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阅读材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二简易逻辑1.6逻辑联结词1.7四种命题1.8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一第二章函数一函数2.1函数2.2函数的表示法2.3函数的单调性2.4反函数二指数与指数函数2.5指数2.6指数函数三对数与对数函数2.7对数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2.8对数函数2.9函数的应用举例阅读材料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实习作业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二第三章数列3.1数列3.2等差数列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3.4等比数列3.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研究性学习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三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1角的概念的推广4.2弧度制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材料三角函数与欧拉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9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阅读材料潮汐与港口水深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四第五章平面向量一向量及其运算5.1向量5.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5.3实数与向量的积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5线段的定比分点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5.8平移阅读材料向量的三种类型二解斜三角形5.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实习作业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阅读材料人们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研究性学习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五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6.1不等式的性质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6.3不等式的证明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6.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阅读材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六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7.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2直线的方程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7.4简单的线性规划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7.5曲线和方程阅读材料笛卡儿和费马7.6圆的方程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七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8.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8.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8.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8.5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8.6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阅读材料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八第二册下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9.1平面9.2空间直线9.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9.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9.5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9.6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9.7棱柱9.8棱锥阅读材料柱体和锥体的体积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阅读材料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9.9球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九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10.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10.2排列10.3组合阅读材料从集合的角度看排列与组合10.4二项式定理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十第十一章概率11.1随机事件的概率11.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1.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阅读材料抽签有先有后,对个人公平吗?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十一第三册选修第一章统计1.1抽样方法1.2总体分布的估计1.3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实习作业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实际问题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一附录随机数表第二章导数2.1导数的背景2.2导数的概念2.3多项式函数的导数2.4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2.5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6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研究性学习课题:杨辉三角小结与复习第一章概率与统计一随机变量1.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二统计1.3 抽样方法1.4 总体分布的估计阅读材料积累频率分布1.5 正态分布1.6 线性回归阅读材料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实习作业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实际问题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一第二章极限一数学归纳法2.1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阅读材料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研究性学习课题:杨辉三角二极限2.2 数列的极限2.3 函数的极限2.4 极限的四则运算阅读材料无穷等比数列(|q|<1)的和2.5 函数的连续性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二第三章导数一导数3.1 导数的概念3.2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阅读材料变化率举例3.3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3.5 复合函数的导数阅读材料近似计算二导数的应用3.6 函数的单调性3.7 函数的极值3.8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9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三第四章数系的扩充——复数4.1 复数的概念4.2 复数的运算4.3 数系的扩充研究性学习课题: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小结与复习复习参考题四附录一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附录二导数公式表。

2019新版高中数学选修1电子书

2019新版高中数学选修1电子书

2019新版高中数学选修1电子书封面/目录 (1)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4)1.1 集合的概念 (5)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0)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3)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8)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7)阅读与思考几何命题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34)第二章一员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39)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40)2.2 基本不等式 (47)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53)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62)3.1 函数的概及其表示 (63)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78)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79)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像 (90)3.3 幂函数 (92)探索与发现探索函数y=x+1/x的图象与性质 (95)3.4 函数的应用(一) (96)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100)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06)4.1 指数 (107)4.2 指数函数 (114)阅读与思考放射性物质的衰减 (118)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123)4.3 对数 (125)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131)4.4 对数函数 (133)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138)4.5 函数的应用(二) (145)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150)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对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60)数学建模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65)第五章三角函数 (170)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71)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180)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 (189)5.3 诱导公式 (191)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99)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 (206)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211)5.5 三角恒等变换 (218)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 (227)5.6 函数y=Asin(ωx+φ) (234)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245)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 (253)本书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包括“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指数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五章内容,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中,同学们将学习集合的概念、基本关系和运算,学习用集合语言刻画一类事物的方法;并学习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推理,为高中数学学习做准备.相等关系和不等式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学习中,同学们将类比等式学习不等式,通过梳理初中数学的相关内容,理解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从函数观点认识方程与不等式.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的思想方法贯穿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中,同学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学习丽数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幂函数的学习感受如何研究一个丽数,如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和广泛应用.“指数爆炸”“对数增长”是生活中常见的变化现象,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同学们将类比幂函数的研究方法,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通过对儿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变化差异的比较,体会如何根据变化差异选择合适的函数类型构建数学模型,刻画现实问题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角函数也是一类基本的、重要的函数,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具有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同学们将学习借助单位圆建立一般三角函数的概念,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探索和研究三角函数之间的一些恒等关系,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变化现象,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广泛应用.祝愿同学们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不但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在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并培养起更高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对数学的更加全面的认识.我们知道,方程x-2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但在实数范围内有解.在平面内,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一个圆;而在空间中,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一个球面,因此,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范围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为了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对象及研究范围,我们需要使用集合的语言和工具.事实上,集合的知识是现代数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在后面各章的学习中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它.在本章,我们将学习集合的概念、基本关系和运算,学习用集合语言刻画一类事物的方法.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学习一些常用逻辑用语,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合理论证数学结论、准确表达数学内容,逻辑用语也是日常交往、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正确使用逻辑用语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本章我们将通过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理解使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推理的方法,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数学内容和论证数学结论中的作用,学会使用集合和逻辑语言表达和交流数学问题,提升交流的逻辑性和准确性.1.1集合的概念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为了更有效地使用集合语言,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集合的有关知识,下面先从集合的含义开始.看下面的例子:(1)1-10之间的所有偶数;(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3)所有的正方形;(4)到直线1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5)方程1-3r+2-0的所有实数根;(6)地球上的四大洋.例(1)中,我们把1~10之间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素,这些元素的全体就是一个集合;同样地,例(2)中,把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每一位高一学生作为元素,这些元素的全体也是一个集合.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一个元素在或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例如."1~10之间的所有偶数"构成一个集合,2.4,6.8.10是这个集合的元素,1.3,5,7.9,…不是它的元素;“较小的数”不能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集合A,记作aE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集合A,记作afA.。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是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进行规范的用书目录。

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选修课程用书的选择对于教学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用书的例子。

第一类是数学选修课程用书。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选修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应用数学、数论等。

常用的数学选修课程用书有《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应用数学》等。

这些教材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二类是物理选修课程用书。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选修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常用的物理选修课程用书有《物理》《近代物理》等。

这些教材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类是化学选修课程用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选修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常用的化学选修课程用书有《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这些教材通过实验和反应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质变化和反应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类是生物选修课程用书。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和观察性较强的学科,选修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生态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等。

常用的生物选修课程用书有《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

这些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第五类是历史选修课程用书。

历史是一门网罗大量史料和文献的学科,选修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古代史、现代史、世界史等。

常用的历史选修课程用书有《史学方法与史料》《中国古代史》《世界史》等。

这些教材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用书的例子,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高中数学选修2

高中数学选修2

•绪论•概率论基础•数理逻辑初步•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复数与三角函数•导数与微分•总结与展望目录01绪论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01数学是工程技术的支撑02数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工具03高中数学选修2的目的和内容目的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学习方法学生应该注重课堂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和练习。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网上资源等途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应该掌握每个模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02概率论基础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发生,而且我们不能预知其结果的事件。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是一个随机事件。

概率用来量化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其中0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1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

概率的基本性质包括非负性、规范性(所有可能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和可加性(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等于它们各自概率的和)。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古典概型01几何概型0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03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关系两个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多个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相互独立性的应用事件的相互独立性03数理逻辑初步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命题陈述句,可以判断真假。

逻辑联结词包括“且”、“或”、“非”等,用于连接命题构成复合命题。

真值表用于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命题组合及其对应的真假值。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那么必然需要A发生,但导致B发生。

充要条件推理规则反证法归纳法030201简单的逻辑推断04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目录专题一集合专题二函数专题三三角函数专题四解三角形专题五平面向量专题六数列专题七不等式专题八复数专题九导数及其应用专题十算法初步专题十一常用逻辑用语专题十二推理与证明专题十三概率统计专题十四空间向量、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专题十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专题十六平面几何初步专题十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十八计数原理专题十九几何证明选讲专题二十不等式选讲专题二十一矩阵与变换专题二十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函数及其表示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函数的基本性质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2对数函数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探究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2.3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函数与方程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椎体、球体的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探究与发现魔术师的地毯3.2直线的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第四章圆与方程4.1圆的方程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空间直角坐标系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2基本算法语句1.3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3.3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高二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1任意角和弧度制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信息技术应用1.5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阅读与思考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向量的运算(运算律)与图形性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高二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阅读与思考“且”“或”“非”与“交”“并”“补”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2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3抛物线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高二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阅读与思考科学发现中的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信息技术应用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高二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3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高二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高二数学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高二数学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1.球面三角形2.三面角3.对顶三角形4.球极三角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1.向量的向量积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阅读与思考非欧几何简史高二数学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高二数学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1.旋转变换2.反射变换3.伸缩变换4.投影变换5.切变变换(二)变换、矩阵的相等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三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一)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1.逆变换与逆矩阵2.逆矩阵的性质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索与发现三阶矩阵与三阶行列式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二特征向量的应用1.Anα的简单表示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高三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信息技术应用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阅读与思考九连环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3.4基本不等式高三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1.2排列与组合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3二项式定理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探究与发现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信息技术应用μ,σ对正态分布的影响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高三数学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一平面刚体运动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二对称变换1.对称变换的定义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3.对称变换的合成4.对称变换的性质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一n元对称群Sn二多项式的对称变换三抽象群的概念1.群的一般概念2.直积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一带饰和面饰二化学分子的对称群三晶体的分类四伽罗瓦理论高三数学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极坐标系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第二讲参数方程一曲线的参数方程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四渐开线与摆线高三数学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高三数学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一整除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2.带余除法3.素数及其判别法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三算术基本定理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一同余1.同余的概念2.同余的性质二剩余类及其运算三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四一次同余方程五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六弃九验算法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一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三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一信息的加密与去密二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