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个苹果》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一个苹果》教案
课题《一个苹果》课型阅读课设计者所在学校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革命战士们坚强的革命意志,相互关爱的崇高品质。
2.通过两次传苹果的经过感知“详略得当”;体会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继续运用圈
点勾画及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走入文字悟真情;写下防空洞内格外沉静的情景下每个战士内心活动。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的方法。
4.独立识字学词,认字 6 个,写字10 个。
5.理解词语“烟熏火燎”在课文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体会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学习难点体会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学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课件
学生
1、观看战争影片《上甘岭》,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
2、完成预习学案:
1.读熟课文(先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2---3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层次(用数字1、2、3……标出自然段,归纳批注自然段大意,尝试写提纲笔记,思考课文写
作顺序)
3.勾画字词(生字用圆圈,词语用横线,句子用破浪线)
4.记住生字(拼读,去拼音读,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写法,在书上扩词三个)
5.学习词语(读词两遍,理解意思,不明白的查阅工具书并摘抄在书上)
6*思考课后问题,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7*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或粘贴或做简要摘录。
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次
修改
一、引入(5分钟)1.知道联系
“水”这个单元告诉了我们“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
存离不开水。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述一个在战火纷飞
的战场上发生在防炮洞里的感人故事,它就是——
(请读题目)《一个苹果》。
2.解析题目质疑导入
“苹果”大家都吃过,你觉得它味道怎么样?确实,这样
味美多汁的水果谁都喜欢吃,何况还是在战火连天的战场
上,要是战士们人人都能吃上这样的苹果该多好啊!可是,
苹果的数量多少个?齐读课题,面对这仅有的一个苹果,
我们即将走入课文,此时,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3人
质疑,教师梳理重点问题板写。
)
好,带着这些问题现在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1.集体读单元题目,回顾单元
主旨,引入课题。
2.集体答议
苹果数量一个。
质疑:1、这一个苹果从何而
来?
2、这个苹果有什么意义?
3、谁吃了这个苹果?
二、初读(15分钟) 1.读准字音
预习时是不是读好了课文,我们来听听看。
抽读“2、7、
10、16”自然段。
(倾听学生朗读并记录没有读准的内容。
指名生评价,教师补充评价生没有说到的内容,及时纠正
字音,鼓励读得好的学生。
)
2.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倾听,评价。
快速浏览各段内容,看看各段或哪几段讲了什么。
指名2-3
人交流,引导比较并板书:
1-3苹果的来历;
4-12第一次传苹果;
13-15第二次传吃苹果;
16-16 我被战友们的情谊感动了;
3.概括内容
1、说说段落的详略情况?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抓住六要素,内容完整,语言简洁。
(指名2人后集体练说)
4.交流困惑
预习时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议一议。
(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师巡视指导。
)指名各小组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梳理问题并相机引导处理简单问题。
过渡:初读课文就到此,关于课文的事件和人物,关于其他不懂的疑问,我们下节课继续去做研究。
下面,一起来积累课文的字词和句子。
2.浏览各段,思考段落意思,交流想法。
聆听并评议。
3.思考答议课文重点内容,归纳答议课文主要内容,做到言简意赅。
4.在小组里交流预习时的困惑,相互解疑。
考虑每个学生预习情况的不同,互相解疑,让每一个学生的字词层面的问题在互帮互助中得到解决。
三、积累(20分钟)1.读记生字
看到课后生字条,一起来读一读。
指出:“呻、吟”是前
鼻韵和“剩”是后鼻韵,再练一练。
一起来写一写“腿、吟、剩”。
(师板书,生举手书空)关
于这几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给“讯、迅”,“呻、伸”组词,引导辨析意义。
2.读议词语
预习时你积累了哪些词语,读给大家听。
这些词语中哪些是自己不能弄懂的?(指名生交流并引导
解疑。
如生没有不懂得词语师可追问相关重点词语的意
思、近反义词,或让生选词造句)
3.摘抄字词
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在课堂积累本上完成生字、词语和句
子的积累。
(师巡视,重点指导书写差的孩子的书写)
1.拼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
写字,组词,交流辨析方法。
2.读自己勾画的词语(学生这
样组织语言:请大家看到第几
段……)其他生聆听并补充勾
画自己没有勾到的词语。
交流
预习时不能弄懂的词语意思,
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相关造句
练习。
3.在课堂积累本上抄写生字
每个3遍(其中两个需注音),
词语1遍,佳句2句。
四、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5分钟)
五、精读课文(32分钟)一、单元回顾进入学习
1.回顾单元主题,引入课题。
2、交流《上甘岭》观后感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个苹果写了一件什
么事?
二、自主学文在第一次传苹果的过程中感受“一个苹
果”的重要。
出示自学提示:
1.理清苹果在防炮洞中的传递顺序。
2.一名学生朗读探究天地:
(1)默读4-12自然段,思考:谁最需要苹果?
(2)勾画需要的理由,简要批注自己的体会。
(3)小组交流。
3.自学——小组交流。
交流点拨:
谁最需要苹果?理由是——
全班汇报,相机PPT出示语句,指导进行品读感悟。
预设:
1.连长
(1)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开始,已经几天
没喝过一口水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
卜,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2)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
口气吃完。
A、抓关键词“烟熏火燎”谈体会。
B、个性化朗读感受连长的干渴。
C、齐读
2.火线运输员
(1)火线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更艰
苦。
(2)借着洞口的灯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
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显然,
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件轻易
的事。
A.勾画描写他外貌的语句体会火线运输员的辛苦。
(一)整体回顾
个别讲述、集体讲述课文主要
内容(具体内容如前)。
(二)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
探究
产生去看罗伯特生活环境和
探究这个事件的愿望。
1.读文,思考,勾画,批注。
2.汇报交流,回答老师的相关
追问,进行相关想象和说话练
习。
学生勾画预设:
1.连长
(1)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
日我连出击开始,已经几天没
喝过一口水只有前天晚上,营
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
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
似的。
(2)这会儿,不用说一个,
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
气吃完。
2.火线运输员
(1)火线运输员这些天在火
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更艰
苦。
(2)借着洞口的灯光,我看
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
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
几处,血迹斑斑。
显然,一路
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
炮火封锁可不是件轻易的事。
3.小李
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
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
级报告战斗情况。
这个爱说爱
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
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
息。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
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
B.个别朗读。
3.小李
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
这个爱说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息。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1)从哪些具体的词语看出小李需要苹果?
(2)创设情境引读,感受小李的口渴。
(3)情境引读。
4. 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断了右腿。
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1)谈感受。
(2)分男女读。
5、司号员、卫生员
(1)谈感受
(2)齐读
语言引导:看来司号员、卫生员也需要。
既然人人都如此需要这一个苹果,那为什么第一次传苹果的结果是“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
小组讨论交流。
6、提炼“一个苹果”的含义层次一:
此时的苹果是什么?
(1)学生回答
小结:是啊,此时的苹果已经不再是一个水果,而是每一个战士此时都需要的“水分”!是“生的希望!此时的苹果是生的希望!
(2)齐读课题,升华情感!
三、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在第二次传苹果的过程中感悟战友深情。
1、为什么传了一圈苹果还剩大半个?
(1)小组交流:为什么八个战士分吃苹果,传了一圈还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4.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断了右腿。
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三)根据描写,体会对“苹果”的需要,体会“一个苹果”在当时情景下的重要性。
1.理解苹果的含义:有水分,有营养,每个战士此时都需要它。
此时的苹果已经不是一个水果了,它是“生的希望”!
2、小组交流:为什么八个战士分吃苹果,传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预设:火线运输员不容易,看得出他早已干渴得厉害,他比我更艰苦,他更需要这个苹果,留给他多吃一口,才有精神和力气为战地多运输弹药,打败敌人;
步话机员小李如果缺水,嗓子会哑,
剩下大半个?体会战士们只吃一小口的原因,感受战士之间为他人着想的浓浓的战友情。
(2)语言深情引导学生联想并交流:你咬一小口是因为——?
2.小结:面对这个苹果,面对“生的希望!”战士们心中都想着自己的战友,战士们手中传递的不是一个苹果,传递的是“生的希望”,传递的是浓浓的战友情!
3.再读课题《一个苹果》。
四、补写心理活动,体悟“激动、幸福、骄傲”。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
2、创设情境,引导进行心理补白后全班交流(配上音乐):你就是步话机员小李,在格外沉静的防炮洞里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
小结:所以,此时的小李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
此时你就是通讯员小蓝,你在想什么?
……
小结:真让人感动,难怪防空洞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擦眼睛。
3、教师提问,组织学生交流,升华战友深情!
提问:堵住“我”喉咙的强烈感情是什么?
我“幸福”什么?我“骄傲”什么?
4、学生交流,谈看法。
5、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一句:“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中额,迸出了幸福的他怎么向上级传达战地的情况,这个苹果对于他和他的工作都太重要了,让他多吃一点;
小蓝是重伤员,你看嘴唇干得发紫,右腿还淌着鲜血,他更加需要这个苹果里的水分和营养维持他的生命,他更需要;
……
3、小结:战友情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一个苹果折射出了多么高尚、多么可贵的战友情意,让人动容,感人肺腑!
4、怀着这份感动再读课题》一个苹果》。
(四)想象练笔
1、写:把自己想成防空洞里的某一个战士,在第15自然段的旁边写下内心活动。
2、说:全班交流
3、学生交流预设:
“强烈感情”: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只想着他人的阶级感情。
“幸福”:连长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战友情谊的集体中感到幸福;
“骄傲”:为有这样互助互爱、一心想着别人的,具有超常顽
骄傲地泪花。
”强意志的战友感到骄傲自豪。
六、结语(3分钟)教师深情总结:为了祖国的和平,战友们之间有了超越生
死的深情厚意,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志愿军战士们互相
关心、团结友爱的真挚情感感染着文中的“我”,感动着
防空洞里的每一个人,同时也感动着走进这个故事的你和
我,让我们心怀感动和敬意再读课题《一个苹果》。
总结全文,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没剩有情大
吃半
战友真情
作业布置1.在《组词造句本》上完成:生字带拼音抄写2遍,组词三个;选择《课堂积累本》上积累的5个
词(其中包括2个四字词语)造句,每个句子不少于20字;写一则阅读感受(和课文内容相关),不少于50字。
教学后记
曾听某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升华情感。
”我一直认为:“要使别人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
”我所教学的《一个苹果》故事发生的时代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本生的认识与文本存在很大的距离。
因此,在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自己反复研读教材,安排学生查找上甘岭战役的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后,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甘岭》,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做铺垫。
在教学中我抓住情感主线,通过反复品味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让学生通过读升华自己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设计时,我注意体现“三性”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的预设及解决措施,让学生披文入境,情满课堂。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自主合作突重点
在小小的防炮洞里,苹果在战士们的手中传递过两次。
第一次,传递了一圈后苹果完好无缺的回到了连长的手里;第二次,在连长的命令下每个人咬了一小口,八个人分吃苹果还剩下一大半。
设计时,我以学习第一次传递苹果为教学重点,理清苹果传递顺序后,以问题“谁需要这个苹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默读4-12自然段,找出他需要的理由,简要批注自己的体会。
这个问题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教学时,我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勾画语句感悟人物品质,在合作交流中与同学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体现了语文学科性特点。
二、品析重点词句,激发学生情感
汇报交流时,学生想象丰富,见解独特,对每一个战士需要这个苹果的理由,不仅用文中的词句去说明,还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出发,把每个人的理由说得淋漓尽致。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
味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找到八个战士需要苹果也很想吃这个苹果的理由,如果不深入到战士们心中去用心体味,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升华,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我又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战士极其干渴的语句。
比如“……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了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在品读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战友在生死抉择面前,把生存的希望留给自己的战友,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深情厚意,体现语文教育性特点。
三、教学环节清晰,情感逐步升华
开课初始,我从单元主题“水”入手,进入课题,全班齐读课题“一个苹果”。
在全班充分汇报交流,发现每一个战士都有理由吃苹果后,引导理解苹果的含义——是生存的希望、是救命稻草,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再读课题“一个苹果”。
学习第二次传苹果时,讨论“为什么传递了一圈还剩下一大半?”创设情境,传递苹果时为什么只咬了一小口?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原来,在他们之间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还是生的希望,是浓浓的战友情谊,再读课题“一个苹果”。
此时,学生已经被战友间关爱他人的深厚情谊给感染,趁机用深情的语言描述、配以音乐渲染,创设情境,三次朗读“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学生的情感被推至高潮,补充旁白时,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战士们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不由自主地流露于笔尖,真实地还原了每一个人的想法,是语文创新性特点的体现。
最后,在满满的感动中,再读课题“一个苹果”,结束教学。
四次朗读课题,都是在教学中情感需要时出现,并不是为体现教学而朗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四次朗读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情感到达高潮。
四、评价多元化,及时有效
“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你要学会评价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有针对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检验了学习效果,诊断了教学问题,引导了教学方向。
如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巡视检查时激励“你抓住了关键词……去理解,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这样似无意却又是有意的评价,就对其他学生有了学习导向作用。
学生理解火线运输员需要苹果时,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他的外貌描写谈理由,我又评价“你很会学习,懂得联系上文去理解,真不错!”当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描写连长需要苹果的语句时,我评价“从你的朗读里我仿佛看到了连长口渴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他正狼吞虎咽的吃苹果”。
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激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整堂课中,学生们的朗读、理解和感受都很到位。
而且感觉课堂气氛轻松,学生们入情入境,体会深刻。
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有很多亮点,但仍有不足之处:
1.学生汇报每一个人需要这个苹果时,为了深入理解、充分朗读,对每个战士的理由汇报平均用力,应当有所侧重,重点指导一两个,其余方法引领。
2.学生发言积极,不敢完全放手,担心学生说得过多影响教学整体效果,一两个学生交流到重点后急促小结,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自主交流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每一次的磨课都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在教学路上我会以“三性”任务、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究,总结反思,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