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其实验室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一、实验室管理现状
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在管理方式、设备设施、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管理方式上,部分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方式滞后,对实验室设备设施的管理不够严格,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不够科学,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大,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设备设施方面,部分实验室设备老化,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和教学需求,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
在科研成果方面,一些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些独立学院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纸面人才数量的倾向,而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
针对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现状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要创新实验室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条例和规范,强化对实验室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加大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投入,根据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需求,更新和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推进实验室的技术创新。
要加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鼓励实验室开展科技成果交易和产业化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要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思路
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思路现代社会,教育被广大人民看作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之道,而学校作为教育的基石,起着培养人才的关键作用。
然而,传统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亟需创新思路来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变革与进步。
本文将探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学校内部管理往往过于注重行政职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
创新的管理机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成立学生会、组织社团活动等途径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同时,学校管理者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课外辅导和兴趣俱乐部等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强化教师发展与评价体系。
教师是学校内部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质量。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学科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的机会。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用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贡献度,激励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第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成长计划。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座等,让家长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参与度。
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最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近年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开始出现了一些创新变化。
这些变化涵盖了从组织架构到学科设置、从招生政策到教学模式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创新变化,分别为机构设置创新、行政管理与教学模式创新、招生与人才培养创新。
一、机构设置创新高校的机构设置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内部管理的运转效率和教学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很多高校在机构设置上开始采取创新措施,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变化。
首先,高校的组织架构发生了变化。
一些高校新增了校级机构、建立了多元化的管理体制,促进了高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新设了学科集群高层次人才管理部、科创管理部、社会服务工作部等新机构,以便提高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次,高校在学科的设置上也进行了创新。
许多高校逐渐发展多元化学科体系,引入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心理学等;还有一些高校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增强学科专业化,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
例如,清华大学成立了一所“清华法律学院”,建构了法学本科教育的教育体系;同济大学开设了“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双学位”和“纳米材料双学位课程”。
以上变化表明,高校的机构设置创新是对高校管理精细化、教学多元化、特色化、优秀化,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
二、行政管理与教学模式创新行政管理与教学模式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高校也在这方面尝试了各种创新方法。
第一个创新是采用互联网+方式进行管理。
高校采用“数码校园”、“校园网”、“信息化教学平台”等互联网新技术,以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教学管理、资料管理、绩效考核等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效率。
例如,复旦大学推出“e校园”系统,将网络成为信息共享、服务提供、管理统计、教学管理、资产保障和安全管理的综合平台。
第二个创新是采用“专业+素质”教学模式。
高校通过实行“学校课程德育分离”等教育改革,让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职业准备和人格塑造。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是指在原有学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个基本的着力点。
一、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学生素质教育是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着力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创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学生管理体制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体制的优化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可以通过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现学生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可以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还可以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提升,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独立学院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还可以创建心理健康养生圈,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行动。
四、创新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独立学院应注重建设良好的学风和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
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传承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可以加强学术氛围的营造,给予学生更多的学术自由和创新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
五、加强与企业合作独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就业推荐和创业支持。
可以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
“独”立“特”新,“规”范创“行”——谈独立学院的发展策略
管理教育MA N A GEMENT“独”立“特”新,“规”范创“行”——谈独立学院的发展策略□李春贵(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65)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在新形势下采用新机制运作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由于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只有从这些特点出发,创新、规范才能使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规范;创新所谓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相比,具有许多区别于公办学校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这类学院的试办。
不但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高等教育办学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
教育部8号文件也明确提出,独立学院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
所以,要使独立学院健康成长,必须创新,规范。
1.“独”字当头,以“特”取胜按照《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独立学院应具有“七个独立”,即,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归纳起来,独立学院具有三大鲜明的特征:一是实行新的办学机制,即一律采用民办机制。
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
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
这些特点中,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取得法人资格并按有关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进行法人登记。
按照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的有关规定,独立学院法人对内可以在学校章程下自主管理,包括设置内部组织机构、相关专业、课程,聘任各类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相应证书等;对外可独立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签定各类合同、发布招生广告、并可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自主招生等。
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分析一、背景介绍独立学院是指脱离常规大学体制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
随着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独立学院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独立学院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实验室资源有限、管理经验不足、科研团队建设困难等。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是提高独立学院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必要性1. 提高科研能力:通过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优化科研设备和仪器,提高科研效率和科研成果。
2. 加强团队建设:采用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实验室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科研团队。
3.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强化实验室管理团队的职能,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内容1. 强化科研支持: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支持。
2.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实验室资源调度和使用制度,合理配置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研效率。
3. 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创新能力。
4. 着重培养创新人才:建立科研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科研导师和科研指导,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5. 强化管理团队建设:建设高效的实验室管理团队,配备专业化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质量。
6. 开展科研评估机制:建立科研成果评估制度,评价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并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提高科研积极性和成果转化率。
五、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实施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
2. 建设管理团队:配备专业化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组建高效的实验室管理团队,明确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和制度。
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程 度 受 到 人 事 关 系 所 在 单 位 的 影 响 , 工 作 过 程 中 需 要 考 虑
制 、机 构设 置、职 能分工 、管理权 限及其相 互关系 的一种 组织 体系 ,它 决定 了独立学 院 内部 决策 的制 定、执行 及有 关方 面的 民主 性 、科 学性及合 理性 ,其本质 是独立 学院 内 部各个 阶层不 同利益群 体之 间的权 力、利益 分配和权 力之 间 的协调关 系 。随着 《 独立 学院设 置与管理 办法》 ( 教育
影 响 决 策 或 决 定 的 民主 性 、科 学 性 及 合 理 性 。
职称及 有较 高学术水 平 的教 师缺乏严 重 ,其 所成立 的教学 督 导组织及 学术组织 的组成 人员 多数 或全部 为母体 学校 的 在职 专家或 离退休专 家 ,其 中在职专 家在母 体学校 的专职 工 作任 务 繁 重 ,基 本无 时 问 、无 精 力顾 及 独立 学 院 的事 务 ;而一些 离退休专 家不熟 悉独立 学院 的情 况 ,对 独立学 院教学及人 才培养特 点 的研 究也不 十分关注 ,多 凭在 公办 院校 工作经 验指导独 立学 院相关工 作的开展 ,结果独 立学
l 独立学院 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及运行状况 1 1领导体制尚待完善 .
( )董 事会 组成 人员 的代 表性 不全 面 ,影 响 民主决 1 策 。独立学 院实行董 事会领 导下 的院长负责 制 ,董 事会是 学 院最高决 策机构 。但是 , 由于办 学模式不 同 ,独 立学 院 的董 事会成 员构成存 在较大 差异 ,在一定程 度上影 响着独 立学 院的管 理与运行 效果 。如校企 合作 、校 政合作 的独立 学 院,其董 事会 的董事来 自合 作单位 代表 ,不 占有 股权 , 仅代 表所在 单位利 益,在 决定学 院重大决策 及处理 权益关 系 时,服 从与服务于所在单位 ,最终董事会成 员形成1 1 :关
对我国独立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
独 立 学 院 内部 治 理结 构 的建 设 首 先应 切 合 实际 。独 立 学院 在
其性 质 上 不 同于 普 通高 等 学校 , 自 身 的师 资 队伍 还不 完 善 , 很大 一 部 分 需 要 借助 于 母 体 院 校 的师 资 、 监督、 管理, 对 于 教 师 的 内部 治 理应 该 符合 自身 实际 需要 , 对 师资 队伍 的治理 应选 用切 合 实际 的方
一
任 何 制 度 的出 台都 依赖 于 ~定 的 社会 背景 。独 立 学院 在现 代
市 场机制 下运行 , 必然 有它所赖 以生 存的社会 关系 。
二、 独 立学 院关键 的内部治理 结构
我国 独立 学院 法人治 理结构 普 遍不够 完善 , 对学 院的 可持续 发 展 有阻 碍作 用 。《 独立 学院设 置与 管理办 法 》的 出台标 志着独 立学 院 进入 了制 度变迁 时期 , 促进 了独 立学 院管理 体制 和运行 机制 的改 革 与创新 , 也 标志 着独立 学院 进入 了更规 范 、 合理 、 高质量 和 内涵发 展 的新 阶 段 。对于 贯彻 《 独 立 学院 设 置与 管理 办法 》 , 保证 独立 学 院 依法 规 范办 学 、 规 范管理 、 实现健 康 的 可持续 发 展具 有十 分 重要 的意义 。
负责制 , 建立 民主治校机制 , 建 立公平 高效的激励机 制和校 内问题 和谐解决机制 , 推 动独立学院可持 续发展 。
【 关键词 】 独立学院; 内部治理 ; 结构 ; 发展
独 立学 院在 教 育大 发展 中产 生 , 目前 以发展 为我 国高教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一 定程 度上 满足 了我 国人 民对 高等 教育 的需 求 , 同时 , 独 立 学院 也 推进 着 我 国教 育 事业 的不 断 发展 。由于 独立 学 院 的资 金 来源 主 要是 民间 资本 , 但 同时又 属于 公益 性事 业 , 性 质 特殊 ; 独立 学 院 的产 生 和 发展 时 间较 短 , 还有 相 当一 部 分法 人 治理 结构 不 健 全 , 相应 的 一些 执行 机制 、 运行 机制 、 监 督机 制 、 激 励与 约束 机制 等不 够 腱 全 。如独 立学 院内 部治理 结构 照 搬母 体院 校 , 投资 者因为 自身 利 益对 独 立学 院各 项事 务 及内部 治理 结构 有过 多干 预 , 内部控 制 系统 不完 善 等都 会影 响独 立学院 的生存 发展 。独立 学院应 严格 执行 《 独 立 学 院设 置 与管 理办 法 》 , 结合 学 院 自身 情况 制 定行 之有 效 的各 项 机制, 完 善内 部治理 结构 。
探析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问题
伴 随 招生 人 数 的 巷趋 增 长 独 立 学 院 的 成 长
1 、明确定 位,培养 目标科学化 。科 学 的 目标 定 位是 办好 独 立学 院 的 前 提 。 独 立学院应根据 自身性 质特点等 条件 ,结合 社会 需求 ,合理 定位 ,明确 目标 。由于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比较短 、办学条件不充 分 ,教学 师资较薄 弱等 实际情 况 ,依 据
维普资讯
嫱 急 镌
、强l
e- :嘲 S 1 I | C£ 灌 旧薯 蚓蚤瞄
l 硝
^ _a ^ l T
.o 8 2o
到 社 会 的 认 可 ,管 理 与 教 育的 难 度相 对 较 大 。
二 对 策
内部管理 问题
昃静 南京晓庄 学院教 务处 2O 1 10 6
前应将办学定位于建立面向市场 ,服务于 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味地依赖母 地方经济建设 的多科性、应用性的独立学 体高校的管理 , 管理制度、 管理方法、 管理 院 ,在母体高校的关怀 与合 作下 “ 独立” 手段都仿照母体高校执行。 办学 ,注重特 色 ,提升 质量 ,培养 出应 3、资 金运 作 不规 范 ,办学 条 件不 用型、技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尤其重视
佳 。独 立 学 院 不 同于 公 办 院校 ,可 以在 财 政 上得 到 政 府 ; 对策思考
■
0
独 立 学 院 自上 个 世纪 末 诞 生 以 来 ,走 过 了 十 年 的 风 风 雨 雨 ,对 学 生 与 家 长而 言 ,它 从 最 初 备受 质疑 的 无 奈选 择 转 变 成 为 如 今 的 怀 抱希 望 的 理 性选 择 ,逐 步 得 到 了社 会 的 认 可 。截 止 到 2 0 0 7年 4月 ,全 国 经 教 育 部 认 可 的 独 立 学 院 已 达 到 3l 8 所 ,全 日制 在 校生 人 数 达 l0余 万 人 。独 5
独立学院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独立学院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其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成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运用民办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标签]独立学院管理创新民办机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正处于探索和发展中,许多重大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实践。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问题。
一、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的设置、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在教学管理中逐步探索予以解决。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教育部《关于规范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8号文件”)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
”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应当成为独立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准确判断和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优势作为生长点,更应成为独立学院生存的基本策略。
(二)以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1.根据办学定位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与普通公办高校虽然都是本科层次,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使两者的培养目标定位有所不同。
因而,在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不能完全照搬母体院校的模式,而应该以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形成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以“基础扎实、专业+现代化技能、实践能力强”为原则,专业理论教学应以“够用、管用、实用”为准则,既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面,又要有相对突出的专业技能,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鲜明的专业性。
2.制订符合自身需求的教学计划。
独立学院应当采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谈谈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谈谈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1“广义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解释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或将这种社会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并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
独立学院作为三批本科院校,有着非常复杂的生源结构。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让各类人才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挖掘出各类学生自身的潜能,分类别侧重培训,让学生在自选的发展方向上充分汲取知识,增强实战本领,以便尽早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这就是“广义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实质。
因此,“广义应用型人才”可以简单地概述为在本科层次培养的,按照学生能力、潜质和兴趣分类的,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人才。
2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作用2.1 确保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规律有序开展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是由相互联系、彼此衔接的各个教学环节构成并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来实现的。
教学活动又是一项复杂的群体活动,没有组织、指挥和协调,就无法进行。
当教学中涉及的各环节在实施工作分工中偏离主体方向时,教学管理就要履行统领和指导职能,纠正偏差,回归主线。
独立学院是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生存,面对学生就业的压力,难免产生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即只要学生能找到工作,教学过程可以追求“短、平、快”。
对此,教学管理者一定要头脑清醒,要牢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规律是“高压线”,违反规律办事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2.2 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协调、规范的管理,使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有教师、学生、条件、管理等,外部因素有方针、政策、体制等,教学管理要兼顾内外两方面影响因素。
教学管理既要做好教学计划,又要做好教学监督,通过科学评价,质量分析,及时反馈,来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更需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来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的方法与策略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的方法与策略引言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的方法与策略,旨在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一、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效果。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管理者应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和管理研讨活动,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管理者还应重视培养与业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对于学校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者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在学校内部流通畅通,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问题和需求。
可以通过开设交流会、成立学生代表会和教职员工代表会等方式,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积极沟通和参与学校管理。
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管理者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方便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同时,结合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新兴技术,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意见,使管理更加贴近实际。
四、鼓励教职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
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创新意识,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员工提出新的建议和创新方案。
此外,管理者还应提供广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赋予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也需要学生的参与。
管理者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和规划。
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自治、学生会选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六、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制、荣誉奖励等。
同时,也要注重激励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激励措施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浅析
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浅析作者:黎明瑶陈文广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管理权责、领导体制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建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强化落实章程内容、完善学院领导体制建设、规范制度体系等方面理顺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独立学院是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模式。
独立学院实施不同于公办学校的管理体制,即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办学申办者和社会投资合作者共同确定,合作双方的相关权利义务等,签署具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来体现。
独立学院内部管理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办学过程中对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确保独立学院健康有序发展。
独立学院实施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要脱离公办院校大而全的管理模式,实行现代化的精简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体系要符合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
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形势,明确构建内部管理体制的思路,落实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建立一种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管理体制,理顺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独立学院按照内涵式的发展办学方向。
1 当前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的发展困扰1.1 举办权、产权、管理权待有效界定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由母体高校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举办,与社会投资方合作联合办学,由举办方派人负责内部管理,一般来说,基本上将独立学院是按照管理母体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进行,这样照搬国有公办院校的管理做法,不可避免染上公办院校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抑制了独立学院的办学及管理体制的灵活性,不能形成独立学院精干、有效的办学特色。
另外,部分独立学院由社会投资方掌控所有的办学事务,按照管理企业的模式管理独立学院,没有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规划,欠缺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盲目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比较少考虑办学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与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相符。
最新-独立学院班级管理体制创新思路 精品
独立学院班级管理体制创新思路1独立学院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办学模式、办学理念等同公办院校具有很大差异。
加之独立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于公办院校,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就不能照搬公办院校的班级管理模式。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高校的班级管理依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目前的独立院校在班级管理体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独立学院独具一格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客观上加剧辅导员责任压力,以致对学生管得过严过死,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独立院校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独立意识较弱、集体意识不强、个人主义突出、自觉性差,对物质的追求远大于对精神的追求,对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常带有漠视甚至抵触态度,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
3、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奉献意识。
多数学生在竞选班委时带有很强的功利心,如为了期末加分、评优评先、入党等,这种做班委得好处意识,严重影响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
4、独立院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大,给学生管理带来巨大的阻碍。
独立院校中的部分管理人员、教师或者来自校本部,或者外聘,辅导员很难找到时间与他们深入交流,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情况等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大盲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量的加大,以往单纯的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如何通过班级管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所有高校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要对独立院校的班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优势也非常明显独立学院的办学和发展多独立自主的进行,政府对其管理、指导没有公办学校那么明显,它的发展、管理及改革空间非常之大,很容易办出特色,也容易培养出各种创新人才。
2独立院校班级管理体制建设新理念21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据统计,重庆市90的独立院校班级管理均采用每周班会、每晚查寝、每天查课、课后谈话的管理形式,而实施这些管理的人员就是辅导员。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一、理念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校管理制度必须及时跟进并贴近实际。
因此,学校的第一项创新策略应该是理念的更新。
管理者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开展差异化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二、教师培训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质量。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不仅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更要关注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教育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得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更加科学而有效。
三、注重学生参与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感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成功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管理决策当中,通过一些学生代表或学生会的方式,增加学生与管理者的互动和沟通,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打破课堂束缚传统的管理制度往往过于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学校的管理制度需要创新,打破课堂束缚,允许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比如户外教学、实践教学等,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建立激励机制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管理者的监督能力。
学校可以设立学习竞赛、优秀班级评选等活动,鼓励学生和教师做出更好的表现。
六、强化家校合作学校的管理不能只在学校内部进行,还需要和家庭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格局。
开展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加强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使家庭与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
七、发展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如学生干部竞选、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八、整合资源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等。
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提升策略
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提升策略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优秀的学校管理制度对于学校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如过于行政化、流程繁琐等,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为此,学校应该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提升,以适应时代发展和需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提升策略。
一、秉持教育本位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应该秉持教育本位,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学校要在管理制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引入跨学科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同时,在学校管理制度中,要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自由度,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挥创造力。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方式,营造积极、和谐的学校文化。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家校合作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家校互动。
五、推行信息化管理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还需要推行信息化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信息平台、教师管理系统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好地对学校管理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策略
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学校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教育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工作,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规范的组织结构来优化管理制度。
学校组织结构是管理者对学校内外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结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制度。
对于学校而言,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实现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学校管理者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实现学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其次,学校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校园管理更加高效和便利。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来对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进行调度,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例如,学校可以引入智能化教室管理系统,通过课堂监控和教学评估等功能,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采取优化措施。
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可以开发校园APP,方便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管理者可以更加及时地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是重要的管理者和执行者。
只有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才能有力地实施。
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提供持续性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储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校管理面临的挑战。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运用激励手段激发教职工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工作的一种方式。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运用奖励制度来表彰优秀管理者和教师,激发其管理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扮演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通过探讨学生自治、教师培训、家长参与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1. 学生自治学生自治是学校管理制度改进的重要方面之一。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强调纪律和权威,学生在决策和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
然而,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例如成立学生议会,让学生参与到一些学校管理事务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2. 教师培训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因此,在学校管理制度改进中,教师培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教师研讨会、交流讲座等,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
3. 家长参与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协助者。
他们对学校的参与程度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创新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事务中,例如成立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决策和管理,以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当前的考试导向教育已经成为制约学校自主发展的一大障碍。
学校应该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综合评价、能力评价等,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培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5.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学校管理制度改进的另一个策略是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
学校应该注重与校内外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包括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与其他学校的合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于 对 独 立 学 院 教 育 理 论 及 培 养 目标 的认 识 不 够 , 学 1由 办
方 向 不 明 确 , 学 定 位 不 清 晰 , 学 特 色 不 突 出 , 学 改 革 不 深 办 办 教 入 , 场 经 济 意 识 不 浓 , 致 独 立 学 院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克 隆 母 体 模 市 导
与 创 新 模 式 , 出 了 独 立 学 院 内部 管 理 创 新 的 策 略 。 提
【 键 词】 立 学院 ; 关 独 内部 管 理 体 制 创 新 ; 略 策
式 ,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及 培 养 规 格 , 业 设 置 、 学 计 划 等 照 搬 所 其 专 教
依 托 的母 体 做 法 , 至 可 能 完 全 翻 版 其 母 校 学 校 的 办 学 模 式 , 甚 从 而 使 教 学 管 理 缺 乏 特 色 ;2 多 数 学 校 的办 学 层 次 、 式 、 制 、 () 形 学 课 程 等 弹 性 不 足 。 独 立 学 院 的师 资 主要 来 自母 体 学 校 , 为 制 度 上 因
多 本 科 高 校 , 其 是 重 点 高 校 科 研 实 力 雄 厚 , 立 学 院 无 法 比 尤 独
拟, 申报 课 题 、 果 均 难 以 有 效 果 , 生 了 畏 难 情 绪 、 者 干 脆 放 成 产 或
弃 , 者 认 为 可有 可 无 , 致 不 少 高 职 院 校 没 有 独 立 的 科 研 管 理 或 以 部 门 , 有 专 职 科 研 管 理 人 员 , 研 工 作 流 于 形 式 ; 2 激 励 机 制 没 科 ()
缺 失 。 即使 有 些 学 校 开 展 了 科 研 工 作 , 制 订 了 一 些 相 关 政 策 , 也 但 要 么 落 实 不 到 位 , 么 是 形 式 上 的 东 西 , 乏 有 效 的 管 理 机 要 缺
、
独 立 学 院 内 部 管 理 体 制 存 在 的主 要 问 题
高 校 内 部 管 理 体 制 是 对 高 校 内 部 设 立 的 主 要 管 理 机 构 和 管 理 规 范 的总 称 , 现 为 权 力 在 管 理 的 各 阶 层 和 学 校 内 各 个 不 同 体
上 的 因 素 , 教 师 职 务 晋 升 制 度 、 会 保 障 和人 事 制度 等 , 如 社 自 身 没 有 稳 定 的专 职专 任 教 师 队 伍 和 精 干 的管 理 人 员 队 伍 。
3 科 研 管理 机 制 方 面 、
开 展 科 学 研究 活 动 , 于 发 展 科 学 、 务 社 会 职 能 的 实 现 具 对 服 有 不 可替 代 的 作 用 , 是 培 养 高 等 专 门 人 才 不 可 缺 少 的途 径 , 既 也
贡 献 。但 是 , 快 速 发 展 中 也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如 教 学 资 源 紧 在 例 张 , 资 队伍 、 理 水 平 、 学 条 件跟 不 上 快 速 扩 张 的需 要 等 等 。 师 管 教 因此 , 在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背 景 下 , 对 人 们 对 优 质 教 育 的 站 面 渴 求 , 对 日益 激 烈 的 高 校 竞 争 、 峻 的 就 业 形 势 , 出 一 种 适 面 严 找 合独立 学院发展的管理体制 , 其是 内部管 理体 制的创 新发 展 , 尤
借 鉴 现 代 大 学 制 度 , 构 高 效 合 理 的 内 部 治 理 结 构 和 管 理 运 行 建
机 制 , 于 独 立 学 院 走 内 涵 式 的 发 展 道 路 , 大 转 强 转 优 、 现 对 由 实
是科技 、 经济发展及 自身发展 的客 观要求 。但从 目前情况 看 , 独
立 学 院 科 研 工 作 在 激 励 机 制 、 束 机 制 和 评 价 机 制 方 面 存 在 不 约
健康可持续发展 , 于 保证 高 等教 育大 众化 的 持续 、 康 推进 , 对 健
以 满 足 我 国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术 结 构 升 级 , 术 密 集 型 企 业 增 加 技 技 对 高 级 应 用 型 人 才 的需 要 ,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具
一
少 问 题 。 () 识 上 存 着 偏 差 。 学 校 领 导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为 众 1认 认
制 , 于促 进 独 立 学 院 的 健 康 发 展 具 有 着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本 文 从 对 领 导 体 制 、 学 管 理 体 制 和 科 研 管 理 体 制 三 个 方 面 分 析 了 独 立 学 院 教
内部 管 理 体 制 存 在 的 问 题 , 点 探 讨 了 独 立 学 院 内部 管 理 创 新 机 制 重
浅 析 独 立 学 院 内 部 管 理 体 制 创 新 策 略
龚志文 郭 灵
( 景德 镇 陶 瓷 学 院 3 3 0 ) 3 0 1
【 摘 要 】 立 学 院 是 在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背 景 下 , 应 人 独 顺
确 , 有很好地理 顺“ 办者 、 学 者和 管理 者” 间 的关 国高 等 教 育体 制 改 革 的 产 物 , 立 学 院从 创 办 至 今 已 独
整 整 十年 。截 至 2 0 年 5月 , 国 独 立 学 院 已 达 3 2所 , 生 规 09 中 2 招
模 占本 科 招 生 的 三 分 之 一 ,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作 H 了 重 要 为 J
利 于各方办学积极性 的充分发挥 。 2 教 学 管理 体 制 方 面 、
们 对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的 呼 唤 应 运 而 生 的 , 在 我 国 高教 办 学 体 制 与 是 模 式 上 的 重 大 探 索 和 创 新 。 进 一 步 建 立 健 全 独 立 学 院 的 内 部 管 理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