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A.实现民族独立时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鸦片斗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实业不能救国”,缘由是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只有变更中国社会性质,才能实现富国梦,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是指缺少原始积累,在欧风美雨中产生,干脆发展起近代经济,但实业救国是在19世纪末起先的,B项不符合题意;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C项与史实不符;只有国家独立了,才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保障和前提,有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国并没有在旧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富强,D项错误。
【点睛】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开工厂,采矿山,修铁路,办银行等。
1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傲慢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运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傲慢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日不落”帝国建立
【点睛】汉武帝时,国家把有利可图的手工业部门,如冶铁、煮盐、铸铜、铸钱等收归国家经营,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也是重农抑商的重要体现。
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地方自治的市镇。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黑龙江省绥化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
据考古发现,黄河中游的某某武安磁山文化、某某新X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
这说明()A.中原地区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B.新石器时期各地文化平衡发展C.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D.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2.考簋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
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分封制下的实物配给B.宗法制下的内外亲疏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D.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3.《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D.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X“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5.郡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并因此成为社会控制体系,它是在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初步建立,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
由此可知,郡县制发展的过程是(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过程B.社会控制持续松弛的过程C.地方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D.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复旦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尊重自己!爱护复旦!复旦过去的光荣,将来的灿烂,全赖我们共同爱护,共同发展!同学:今天在考试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不要忘记复旦!考场秩序井然,人人洁身自爱.本试卷分为I卷和Ⅱ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A。
起源最早B。
世界领先 C. 独一无二D。
多元一体2.《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据下表可知当时()A。
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B. 神权色彩异常浓厚C. 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D. 儒家思想已经形成3.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4.“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A. 建立县制B。
什伍连坐C。
奖励耕织D。
焚烧诗书5.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朝铁权(秤锤),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②统一了度量衡③用楷书书写④确立了皇帝称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A. 世官制的沿革B。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异姓亲族 B.同姓亲族 C.功臣 D.先代贵族2.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
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
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重视血缘的强烈观念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3.芬利·胡珀在《希腊的现实》中指出:“在雅典,女人、外国人和奴隶都不允许参政。
因此,事实上的公民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特定的一小部分人。
”据此可知A.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直接民主B.雅典民主政治的传统包含了平等的成分C.全体居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公民权利的体现D.雅典民主是享有公民权的少数人的民主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进行了《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的演讲,在女王影响下,议会以271票对262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5.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6.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元朝实施行省制④明朝设立内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7.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2022至2023年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免费试卷(河北省安平中学)
选择题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答案】C【解析】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性只是表面现象,故A错误;材料与奖励作战无关,故B错误;上述规定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错误。
选择题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
其原因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答案】B【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
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
选择题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
”这一措施()A. 旨在推行郡国并行制B. 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C. 抑制了地方经济独立D. 不利于官营手工业发展【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对于地方经济的独立起到了抑制作用,故C项正确。
推行郡国并行制始于汉高祖时期,不是汉武帝时期,且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经济层面,与政治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实行盐铁官营与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无关,故B项错误;盐铁官营本身是官营手工业的具体表现,故D项错误。
选择题宋以后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区扩散到全城区,“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武胜中学高2015届文科班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刘海洋审题人:杨渝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第Ⅱ卷。
3.答题时认真思考,工整书写,保持卷面整洁,祝你成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5 分)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C.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
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17世纪——18世纪中期,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主要在下列哪些国家间展开?A.荷兰、法国、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英国C.西班牙、荷兰、英国D.英国、法国、美国4、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①给殖民地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④5、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过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首先从英国开始,之后逐渐波及其他欧美国家B.工业革命过程中各部门互相促进、相互影响C.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是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D.水力织布机的发明标志纺织行业完成工业革命6、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结构发生了何种重大变化?A.垄断组织出现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C.化学工业建立 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9、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①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产生;⑥世界被瓜分完毕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 D.②①③⑤⑥④10、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
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
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4、《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5、《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bì,低洼),所以进退为评(评,指犁评,是长方形的木框,位于犁箭之上)”。
该工具是:()6、《广州日报》文章《官窑瓷器最具有收藏价值》指出: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最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官营工匠有较高的积极性B.官营产品工艺精美C.官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D.民营产品质量低劣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山东省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人教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农业文明时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将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为冷酷无情的恶神,埃及人却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做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自然地理环境B. 经济发展模式C. 社会发展程度D. 民族文化传统2. 中国造纸术发明于汉朝,西传开始于751年怛罗斯战役,从中亚地区传至意大利用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而传至俄罗斯,则已经是1576年。
这主要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A. 中华文化远远领先其他地区和国家B. 文化教育落后C. 战争在文化交流中起到决定性作用D. 文明交流缓慢3. 中世纪的西欧,贵族之间的矛盾往往靠战争来解决。
此类战争虽然参与人数不多,但在整个欧洲都非常普遍。
此现象A.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 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C. 维护了封建领主制度D. 推动了近代议会的兴起4. 据记载,1498年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港口装载香料时,多会出现因货太多而资金不够的现象。
而到1514年,到东地中海港口的货船几乎已无货可装了。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东西方商路受阻B.人文主义复兴发展C.贸易中心的转移D.东方香料供应短缺5. 1493年,罗马教皇作出仲裁,划出一条分界线,该线规定了西、葡两国的势力范围。
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
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A. 西、葡的矛盾日益尖锐B. 教会势力空前强化C. 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D. 国际分工开始出现6. 法国西格弗里教授认为,英国的宣言仅对英国人是适用的;美国的宣言虽较诸英国的稍微广泛,但它是专对白种民族说话的;而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跨越了一切边境,对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呼吁。
名校卷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详解)
B. 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 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D. 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2. 2019 年 7 月 6 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 5000 年的良渚聚落群既中有普通村
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
文化
A. 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C. 中原经济比较发达
D. 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11. 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改革,如李悝变
法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都
A. 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 遏制了新兴诸侯纷争
C. 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
D. 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
12. 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C. 长城修筑阻挡了匈奴的劫掠
D. 各国都城商贸往来频繁
8. 从春秋到战国,我国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周边各族
A. 大量迁居黄河流域
B. 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
C. 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D. 采用汉族 典章制度
9.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陆续建成。这些成就的取得主
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 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13. 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
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 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 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第二次月考(《中外历史纲要(上)》1-3单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
这表明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2.据《左传》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种制度A.取消了贵族凭血缘获得的特权B.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维护了大一统国家的长治久安3.“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A.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C.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D.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4.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大变革时代B.统一国家建立C.社会繁荣与开放D.民族关系发展5.“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6.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D.导致了暴政统治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8.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B. 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官员C. 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D. 以上都是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促进贸易往来D. 以上都是答案:B4. 清朝雍正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改革?A. 推行“摊丁入亩”B. 建立军机处C. 改革科举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B5.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引进西方技术B. 创办近代企业C. 改革军事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6.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武昌起义的爆发D. 以上都是答案:C7.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A. “民主”和“科学”B. “爱国”和“进步”C. “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C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谈判?A. 重庆谈判B. 西安谈判C. 北平谈判D. 以上都是答案:A10.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土地改革?A. 土地改革运动B. 农业合作化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朱元璋3.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努尔哈赤4.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
答案:孙中山5.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蒙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4、清朝时,地主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农民缺乏购买力B、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A、棉纺织业B、丝织业C、制瓷业D、冶铁业6、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田庄手工业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8、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1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1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封建制度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科技D、实现富国强兵1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A、辅助军事工业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13、一战期间,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欧洲列强大量的资本输出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C、海外华侨的热心投资D、南京临时政府的保护政策14、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5、洋务运动“预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1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21、“引进来”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A、资金B、先进技术和设备C、先进的管理经验D、西方资本主义制度22、198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4.07亿吨。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据材料“族长、首领和普通人在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上有了显著区别”可知,这时期两河流域出现了财富分配不均的情况,说明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的现象,故选B项;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排除A项;公元前29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排除C项;公元前3000年左右,南部两河流域逐渐转向了奴隶制时代,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据材料“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王……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可知,议会反对王权,但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不敢发动依靠人民,因此对议员的选举有财产限制,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说明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故选A项;主权在民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保守性,而非进步性,排除C项;三权分立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据材料“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可知,汉谟拉比是受到神的委托而进行统治的,权力来源于神,即宣扬君权神授,故选B项;《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无法保证公平公正,排除A项;材料强调君权神授,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之间主要的贸易路线,......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可知,亚欧洲际贸易被征收重税提高了交易成本,进而使亚欧贸易往来受阻,故选D项;16世纪,世界强国还有葡萄牙、西班牙、中国等,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排除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通过商路来收重税,并不是进行军事扩张,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并不是维护中西方贸易安全,排除C项。
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自晋宋以来,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洛阳城的繁荣情景。这主要反映了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故B正确;国家统一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魏晋时期,北方士族南迁,故C错误;魏晋时期的战乱没有波及洛阳城不符合“自晋宋以来,洛阳为荒土”,故D错误。
9.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15. 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表“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可以看出,封国所辖人口及所辖郡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中央所辖人口及郡,这说明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强大,对中央构成了严重威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国所辖人口及所辖郡的数量,而不是王国数量,故B错误;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D违背史实。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必修二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必修二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必修二)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定时检测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6页,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6至9页,答在答题卷上。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1、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1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冶金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下列各项中,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①冶铁技术的进步②封建政府的重视和扶植③中外经济的交流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航运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B.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D.奴隶贸易使阿姆斯特丹成为最繁忙的港口和商业中心5、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
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6、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I卷的答案请用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请各位同学上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再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C.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2.秦朝修建某某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汉”(银河),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某某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某某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主要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深化皇权,万世一统3.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
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君臣关系的日趋不平等B.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4.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宰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某某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卷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三单元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总分48分)1.距今约1万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是()A.红山文化B.北京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元谋人遗址2.周人以九百亩为一“井”,平均分为九块,每块一百亩,中间一块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私田由个人耕种,每家一块,收获归己,中间的公田由八家人共同耕种,收获归公。
关于这一时期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被称作均田制B.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C.始于商鞅变法D.直接导致了西周灭亡3.有学者认为,虽然百家争鸣中各学派发表自己的观点,批评别人的看法,但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如荀子政治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礼容法,兼言王霸。
这说明()A.春秋时期风气开放B.各派思想本质相同C.百家既争鸣又融合D.争鸣推动思想繁荣4.有学者指出:“是故秦者,古今之界也。
自秦以前,朝野上下所行者,皆三代之制也;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非三代之制也。
”该学者意在说明秦朝()A.割裂了政治制度发展B.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C.政治制度具有开创性D.治国理念为后世所认同5.汉文帝下诏允许农民开荒耕种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文、景二帝还鼓励富人高价购买农民的粮食,增加农民的收入,将田租税率由汉初十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还免除田税长达12年。
在文景时期,连坐、肉刑基本废除了。
据此可知,文、景二帝()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实现了国家的强盛D.彻底摒弃秦朝的制度6.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自然资源丰富B.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7.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唐代继承发展王朝的生命线。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有学者指出,“纲常名分成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准尺,历史的‘是’‘非'全以这把尺子来衡量。
所以史学地位虽然重要,但最终又只能在从属理学的地位上”。
该学者意在强调,这种评价标准A.歪曲了历史的真实性B.削弱了史学的客观性C.确立了理学官方地位D.反映了皇权专制加强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网络歌曲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
元谋人或周口北京人的“浪漫"生活不包括A.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B.结伴采集、捕鱼和狩猎C.与其他伙伴群居在一起D.集体种植粟和饲养家畜3.西周初期,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统治阶级内部确立了“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其根本目的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B.消弭商朝政治的影响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D.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4.由表格内容可知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5.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 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6.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权势均超过宰相.汉武帝的目的是A.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B.建立军事政权C.剥夺宰相的所有权力D.为反击匈奴做好准备7.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整顿全国币制,将铸币权收归朝廷,郡国亦不得铸钱.武帝以后100余年,共铸铜钱280亿枚,使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些措施A.消除了诸侯割据的基础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政府的垄断经营8.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
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4.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是()A、凯伊发明飞梭B、达比父子发明改进焦煤炼铁法C、托马斯•纽可门研制成蒸汽抽水机D、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6.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7.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8.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②中华民国的建立;③政府提倡使用国货;④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10.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 )①三跪九叩②长拜作揖③鞠躬④握手A、①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③④11.下列不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 )A、中山装B、旗袍C、四合院D、里弄12.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C.取消商品贸易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13.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C.是巩固苏俄政权的重要措施D.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14.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生产的恢复和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15.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苏俄的社会性质决定的B.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C.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的结果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16.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 )A.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B.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17.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经营D.由国家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18.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新经济政策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下列属于斯大林体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④恢复私人小企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20.下列对斯大林体制评价正确的是①使苏联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②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③有利于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④国家能够调配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22.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B.举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生产D.规范企业行为23.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24.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是()A.自由放任主义B.资本主义市场自身调节C.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D.垄断资本义25.二战后发达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侧重于()A.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B.保证经济有序运行C.严禁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D.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2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有①扩大政府开支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③政府直接采购④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27.对二战后利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的评价正确的是()A.保证了生产的计划性B.国有企业效益提高C.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D.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28.对二战后“人民资本主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B.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C.企业普通职工拥有股票D.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成为普遍现象29.二战后“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原因有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日益复杂;③企业经营者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术知识;④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企业;()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30.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面对经济“滞胀”现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股票分散化B.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1.二战后出现了福利国家,其作用包括()①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②使分配领域社会化趋势加强③缓解了社会矛盾④扩大了社会消费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2.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不符合苏联实际B.赫鲁晓夫的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C.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想D.改革斯大林政治经济模式阻力很大33.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主要措施是()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D.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34.下列属于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有()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②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④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5.“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
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36.下列事件中,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37.人名有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香港回归38.“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
”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39.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40.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4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42.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3.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广东省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4.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
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以上材料说明()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C.有利于节约资源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D.增强企业活力4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