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政治权力如何取得经济主导权

合集下载

《盐铁论》与西汉治国思想之争

《盐铁论》与西汉治国思想之争

《盐铁论》与西汉治国思想之争作者:刘文瑞来源:《管理学家》2013年第07期西汉昭帝时的盐铁会议,是关于古代管制经济和放任经济的大争论。

根据《盐铁论》的记载,两种思想截然对立:一派主张国进民退,打击奸商,治国要务实求利,扩大政府职能,对外弘扬国威;另一派主张民进国退,利权归民,治国要道义领先,缩小政府职能,对外以德服人。

盐铁会议的争论焦点在治国之本,是国家以人民为本,还是人民以国家为本。

在这种争论中,理论思辨需要接受实践验证,政策之争夹杂着学派之争,价值理性面对着工具理性,不同管理思想在“落地”的过程中剧烈碰撞,互相矫正。

同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演化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

《盐铁论》的意义,在于给后人展现出管理思想在战略实施层面的张力和应力。

桑弘羊和西汉的经济管制汉武帝时代,西汉的治国方针经历了一次重大变化。

经过汉初七十年的积累,西汉王朝走出了早期的经济困境。

想当初,刘邦刚当皇帝的时候,天下经过多年战争,物资极度匮乏,皇帝的车驾都备不齐四匹颜色相同的马,将相有时只能乘坐牛车凑合。

而到武帝接手时,仓库充盈,家给人足,国库的铜钱因为存放过久连穿钱的绳索都朽了,太仓的粮食放不下而堆积于露天。

借助这样的经济实力,武帝放弃了前期的无为而治思想,转向有为政治,对外征伐匈奴,对内大兴土木。

辉煌的功业需要巨大的花费,国家接连的“大手笔”,花钱如流水,尤其是战争、赏赐、赈灾、治河,哪一样都要烧钱,很快就出现了财政问题。

本来,西汉文景时期吸取秦朝的教训,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不但充实了国库,而且同时在民间也出现了不少富商大贾,社会风气转向奢侈,官员也开始眼红商人。

随着国家财政的紧张,朝廷缺钱而商贾有钱,政府就开始打民间财产的主意,司马迁曾对此感叹道:“兴利之臣自此始也。

”(《史记 "平准书》,下同)值得庆幸的是,武帝手里有一位理财高手桑弘羊。

他出身于洛阳商人世家,聪明过人,自幼心算堪称一绝,十三岁就进宫侍奉武帝,成年后主持汉室财政。

历史少见的政治大辩论-《盐铁论》

历史少见的政治大辩论-《盐铁论》

[原创]历史少见的政治大辩论-《盐铁论》笔记上(入选推荐日志,加10币)盐铁论笔记/linbindavid汉昭帝刘弗陵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托孤大臣霍光以年幼的昭帝名义发布诏书,命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车千秋(又被称为田千秋),及丞相史、御史多人参与,召集贤良文学六十多人于朝廷,以问“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为议题,对政府现行政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辩论。

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关于政治措施的大讨论。

一、背景1.大一统时代的到来(中央集权与诸侯分权问题)秦汉以来,中央集权之趋势越来越强烈。

同时汉代的行政基本按秦的郡县制,曾经有设立过州,但多是虚级,所以地方财政基本还是郡县两级,中央政府与下层之间缺乏有效的中层机构,当时的政府需要寻找全面掌握行政权力的办法。

这种召集地方才俊直接到中央面议政策的措施也可以理解为中央对地方的一种渗透办法。

2.盐铁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桑弘羊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

为西汉提供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抗击匈奴。

但是,官营垄断行业效率低下,利用职权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情况也较严重,百姓怨声载道,特别是剥夺了地方诸侯和富商大贾的既得利益,因而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于是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3.汉武帝遗愿汉武帝有良好的政治嗅觉与判断力,他在遗诏《轮台诏》中颁布了“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与“轻徭薄赋”的政策。

这样的遗诏为征集全国贤才讨论关系民生问题的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霍光与桑弘羊的政见之争当时,朝廷中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独揽大权,御使大夫桑弘羊成为唯一与霍光对峙的人。

商人出身的桑弘羊提议并被汉武帝采纳的垄断经营、重赋税、严酷法、重武力政治经济政策自然成为打击目标。

直接硬碰硬不明智,霍光就采纳部下杜延年的建议,借助第三方力量,下诏召集全国的文学贤良进京,与桑弘羊面对面地辩论这些政策,借机打击桑弘羊。

盐铁论的主要内容

盐铁论的主要内容

盐铁论的主要内容盐铁论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一种哲学观点,主要由汉代儒家学者杨雄提出,其主旨是认为盐与铁是国家的两大重要资源,应当由政府进行垄断经营,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盐铁论的提出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出的,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钱为了拓张版图进行了大量的发钱,导致铁铸量大幅增加,但盐产量不足,导致市场上盐价高涨,社会矛盾不断升级。

因此,杨雄提出盐铁归国家经营,限制私人贩卖行为,控制与平衡资源的流通,防止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

盐铁论之所以被视为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因为它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通过国家对盐铁的垄断经营,政府可以通过向民众分配盐铁分成,来巩固皇权,维护政治稳定。

而经济方面,则可以通过对独占行业的监管,促进市场竞争,避免经济垄断。

在军事方面,盐铁的垄断经营可以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财源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应对外敌入侵的威胁。

盐铁论虽然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市场体系和成熟的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商贸活动的发展带来了限制。

因此,盐铁论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尽管盐铁论已经从历史的舞台上消逝,但在现代的中国,我们面临的仍然是经济与政治的复杂错综,如何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仍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对于盐铁论所提出的资源控制观念,虽然仅仅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但是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当今中国,我们应该注重市场的竞争和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制度改革,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让经济发展不受任何政治干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盐铁论是产生于中国汉朝初期的一种哲学思想,其产生背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四百多年。

在这一时期,汉文化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演变,这也为盐铁论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背景。

首先是儒家思想的流行。

在汉朝前期,儒家思想已于诸子百家中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了汉代的官方哲学。

盐铁论的提出者杨雄是汉儒家中知名的学者,其思想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和支持。

管子 盐铁论

管子 盐铁论

管子盐铁论
一、引言
管子,原名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

他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部政论性著作,主要记录了盐铁会议的讨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管子和盐铁论的关联,以及它们在古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管子的主要思想
管子的思想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同时,他提出了法治观念,认为国家治理应以法治为基础,强调法、权、术的运用。

在治国策略上,他主张富国强兵,重视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三、盐铁论的主要内容
盐铁论主要涉及经济政策、盐铁业的管理和调控。

盐铁会议是为了调整盐铁业的政策而召开的,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国家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盐铁论记录了这些辩论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国家政策和经济制度的变革。

四、管子与盐铁论的关联
管子的政治思想和盐铁论的经济政策具有互补性。

管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家的自然法则,盐铁论则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在管子的治国理念中,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盐铁论则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落实。

管子还主张富国强兵,这与盐铁论关注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是一致的。

五、结论
管子和盐铁论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管子的政治思想强调法治、自然法则和国家战略,盐铁论则关注经济政策和产业管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探讨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浅析《盐铁论》体现的法律与制度困境

浅析《盐铁论》体现的法律与制度困境

236畅海博:浅析《盐铁论》体现的法律与制度困境浅析《盐铁论》体现的法律与制度困境畅海博(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盐铁论》记载的“盐铁会议”发生于汉昭帝时期,会议通过对国家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讨论而体现出儒家与法家思想的碰撞。

从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我们发觉这场辩论的胜利者属于儒家学派,政府最终在盐铁专卖制度上做出了退让。

但从历史上看,盐铁制度延续千年,不仅未有废除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盐铁论》的辩论结果与历史事实的冲突其实是中央集权的法律体系与儒家思想的冲突。

【关键词】盐铁论;盐铁专卖;儒家;法家中图分类号:DF0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236-02一、问题的提出《盐铁论》记载的“盐铁会议”发生于汉昭帝刘弗陵时期,代表儒家思潮的“文学”与代表法家思想的“大夫”关于一系列朝堂经济政治问题辩论,其中的主要议题围绕盐铁专卖制度的存废而展开,故名为“盐铁会议”。

《盐铁论》首先让人折服的是书中激烈且精彩的辩论式对话,笔者拜读之时,联想到今日高校学生与之相比略显拙劣的辩论技巧与缺乏实际价值的辩论话题,不禁深感汗颜且羞愧难当。

再者,《盐铁论》用对话的形式展现出了儒家与法家不同的治国理念、政治立场、财富观念以及经济政策。

作者桓宽本人在写作编排此书时体现出坚定的儒家立场,多次在对话结尾处加入法家大夫“无言以对”的词句,整本书试图宣扬儒家的思想与政治法律主张。

在可考的诸多《盐铁论》评论之中,亦有相当数量的人士认为此乃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进一步加深的体现。

但是《盐铁论》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盐铁专卖制度缘何成为了中国古代无法解开的死结?仔细阅读《盐铁论》的对话内容,笔者发现盐铁专卖制度之后,体现出中国传统法律与制度的一种困境。

二、“盐铁专卖”制度背后的角力“盐铁专卖”制度诞生于汉武帝大兴兵戈时期,在桑弘羊主政经济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桑弘羊将盐铁专卖制度作为“均属平准法”的关键,以此为朝廷庞大的开支提供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

《盐铁论》中两种对立的经济伦理观

《盐铁论》中两种对立的经济伦理观
德 , 民归厚 ; 民 以利 , 民俗 薄 。 俗 薄 则背 义 而 上士取诸人 , 则 示 则 中士劳其形……故乃商贾之富 , 或累万
趋利 , 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 。 [] 力耕》 ”1在《 篇 金 , 追利乘羡之所致也” 。显然 , 在大夫 、 御史看来 , 中 , 良 、 学进 一 步 阐发说 ; 夫 上古 至 治 , 贤 文 “ 民朴 而 只有 “ 货 长 财 ” 能 保 障 国 家 安 全 和 基 本 民生 。 蕃 才
而贱利 、 义 而 轻 财 ” 1(错币 ) 重 []< ) 的治 国理 念 , 且 而


乐贫与求 富之争

再标 榜儒 家 “ 宁穷 饥 居 于 陋 巷 , 能 变 己 而 从 俗 要
化 ”1(论儒> 的处世 哲 学 。与 贤 良 、 学 的上 述 主 []< ) 文 治国的宗 旨和根本是什么?《 盐铁论》 首篇《 本 张截 然不 同 , 夫 、 史从 边 防和 内政 的 实 际需要 出 大 御 议》 篇记 述 贤 良 、 文学 的主 张说 : 治 人 之 道 , 淫佚 发 , “ 防 强调“ 兴盐 、 , 铁 设酒权 , 置均需 , 蕃货长 财” 1 [] 之原 , 广道德 之端 , 抑末 利 而开 仁义 , 示 以利 , 后 毋 然
富在俭力趣时 , 不在岁 司羽鸠也” 1 [] 取 一切 必 要 的 手 段 来 增 加 国 家 的财 富 。他 们 论 证 不在势居街衢 ; (通有》。更有 甚 者 , 良 、 学 从 道 德 决定 论 的立 < ) 贤 文 说 : 今 山泽 之 财 , 输 之 藏 , 以 御 轻 重 而役 诸 侯 “ 均 所
维普资讯
20 0 6午 第 6期 总 第 1 5期 9
齐 鲁 学 干 q

评价盐铁论

评价盐铁论

评价盐铁论
盐铁论是古代中国一种控制商业和限制富人豪门势力的经济政策。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国家垄断和控制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财富的均衡,以保护贫苦人民的利益。

盐铁论有其积极的一面。

首先,它确实有效地限制了富人豪门的权力和财富积累,从而缩小了贫富差距,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公正。

其次,通过国家垄断和控制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政府可以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用来支持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发展。

然而,盐铁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国家垄断往往容易导致管理不善、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盐铁论限制了市场的竞争,抑制了私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可能导致经济的低效和发展的滞后。

此外,盐铁论也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选择权,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自由的实现。

总的来说,盐铁论是一种具有一定优点和缺点的经济政策。

它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正和资源的均衡分配,但其过度的管制和限制也可能导致政府权力的滥用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借鉴盐铁论的有益思想,但也要注意平衡和权衡各方利益,寻求更好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政策。

盐铁论读后感

盐铁论读后感

盐铁论读后感首先,黄宗羲在《盐铁论》中对盐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评。

他指出,明代盐铁政策的问题在于政府垄断盐铁产业,从而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和市场失灵。

黄宗羲主张应该取消盐铁政策中的垄断,让市场能够自由运作,从而调节价格和供求关系。

这一思想对当代的市场经济也有启示作用。

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政府垄断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通过学习黄宗羲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黄宗羲提出了“择善而行”的观点。

他认为,政府应该以合理的标准来评估官员的能力和品德,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能力和特长的职位。

这样可以确保政府的运作更加高效和公正。

这一观点在当代政治中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的选拔和评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通过学习黄宗羲的“择善而行”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公正和高效的政府制度。

此外,黄宗羲还在《盐铁论》中提出了“人设计”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人们应该根据这些规律和秩序来进行自己的行动和决策。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经济规律和现象。

通过学习黄宗羲的“人设计”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和现象,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经济决策。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盐铁论》,我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当代经济学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黄宗羲在《盐铁论》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思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精华,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盐铁论》中盐铁专营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盐铁论》中盐铁专营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盐铁论》中盐铁专营制度给我们的启示《盐铁论》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书籍,其中关于盐铁专营等制度的论述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分析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现象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盐铁专营制度1.盐铁专营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盐铁专营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朝廷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

中国古代的专卖制度起源于管仲的“官山海”政策。

管仲认为,任何征税都有副作用,最好的方式是采用人们不易觉察的方式取得税收。

盐铁专营这种隐形的税收方法实际上是依靠朝廷的力量,征税于无形。

秦商鞅变法,要求“壹山泽”,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

当时的山海之产主要是盐、铁,官府对其垄断经营、寓税于价,这使得人民既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

汉初开放民营,对盐铁业采取的是自由经营政策,国家仅设官收税而已,这些政策最终导致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

汉武帝时期,汉朝官府在桑弘羊等人的主持下实行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一系列统制经济的措施,从此官府开始亲自充当大商人的角色,在各方面完全扼制了私商的发展,形成了国家高度垄断的局面。

东汉时取消了盐铁专卖,转而实行征税制。

三国、两晋时期的官府注重专卖制度,南北朝时期征税制再度被实施。

隋至唐前期,取消了盐的专税,改为和其他商品一样收市税。

唐“安史之乱”后,财政十分困难,又开始实行对盐的专卖。

此后历朝历代,都加强了盐专卖,对铁则实行征税制。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盐业收入一直是封建王朝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代大历年间盐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

盐铁专卖使国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特别是盐,一直是历代封建官府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其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

2.《盐铁论》中关于盐铁专营制度的两种观点的论战在《盐铁论》中,针对于盐铁专营制度,以桑弘羊为代表的“轻重论”和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善因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管子盐铁论

管子盐铁论

管子盐铁论
管子盐铁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管子(战国时期)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

根据管子的论述,社会中存在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基于利益交换的。

管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通过给予被统治者物质上的利益,如土地、财富和安全等,来获取他们的支持和服从。

同时,统治者也需要通过制定公正的法律和政策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在管子的政治观念中,盐和铁是两个重要的象征。

盐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商品,代表着财富和经济力量;而铁则代表着武力和军事力量。

管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控制盐和铁这两个重要的资源,以确保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同时,他提倡国家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实力,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繁荣。

总的来说,管子盐铁论强调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统治者应该通过物质利益和公正治理来获取人民的支持和维护社会秩序。

这一理论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管子 盐铁论

管子 盐铁论

管子盐铁论管子《盐铁论》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管子所著的一部经济政治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经济学宝库”的重要文献之一。

管子在《盐铁论》中阐述了他关于盐铁专营制度的观点,以及对政治经济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下面将结合《盐铁论》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管子在《盐铁论》中提出了盐铁专营的政策主张。

他认为盐铁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因此应该由国家垄断经营,通过国家专营的方式来确保盐铁的稳定供应和质量。

管子主张建立完善的盐铁专营制度,以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国家安全。

他认为盐铁专营是国家的根本政策,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其次,管子对盐铁专营制度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盐铁专营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确保盐铁的价格合理、质量优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同时,管子还强调了盐铁专营的税收政策,认为税收应该公平合理,不应过重压民。

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此外,管子还通过《盐铁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他主张国家应该实行“尚贤政策”,重用贤能,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同时,他也强调了国家的经济基础,认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应该重视经济建设,加强盐铁等重要产业的发展,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独立。

综上所述,管子的《盐铁论》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济政治学著作,通过对盐铁专营的政策主张和运作机制的分析,管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他的思想观点虽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治价值。

管子的《盐铁论》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盐铁论》中盐铁专营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盐铁论》中盐铁专营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盐铁论》中盐铁专营制度给我们的启示《盐铁论》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杨慎所著的一部政治著作,主要讨论了盐铁专营制度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盐铁专营制度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实行的专营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来获取财政收入,控制市场,维护国家统治。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盐铁专营制度在《盐铁论》中被描述为国家掌握盐铁权力,通过专营收取利盐、利铁,并维护官僚势力。

杨慎认为,盐铁专营制度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政权的基石。

然而,杨慎同时也指出,盐铁专营制度存在弊端,例如滋生腐败,加重民众负担,阻碍了私人经济发展等问题。

盐铁专营制度的出现,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这种行政垄断经济的做法,导致了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受到严重扭曲,最终限制了商品流通和生产力的发展。

杨慎认为,国家应当追求和谐发展,避免一切对社会不利的制度。

《盐铁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者,应该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引导和监督的角色,而不是通过垄断经济手段来牟取私利。

其次,我们要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充分体现市场的力量,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序进行。

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应该合二为一,政府的决策应该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总之,杨慎在《盐铁论》中对盐铁专营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为我们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认识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限制,同时也要重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监管,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浅析汉朝的盐铁官营争论

浅析汉朝的盐铁官营争论

浅析汉朝的盐铁官营争论作者:陈心怡来源:《祖国》2017年第22期摘要: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

汉武帝刚接手的汉朝内有地方割据势力盘踞,外有匈奴军事侵扰,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打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选贤任能,积极变革。

汉武帝任命桑弘羊等人推行产业改革,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把获利最大的铸钱、煮盐、冶铁和酿酒等资源垄断型制造业全部国营化。

盐铁官营政策毁誉参半,引发一场关于经济政策的大讨论,影响深远。

关键词:汉武帝桑弘羊盐铁官营汉初,国力贫弱,经济处于恢复期,匈奴屡次进犯,几代皇帝一直对匈奴采取忍让的态度。

为缓和与匈奴的矛盾,汉朝采取温和的和亲政策,不少和亲公主远嫁匈奴。

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经文景之治的积蓄,至汉武帝时,国家空前强盛,已具备对多年进犯的匈奴实施大规模打击的实力。

为了打击富商大贾,积蓄作战物资,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引发盐铁官营的大争论。

一、盐铁官营争论的由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耗费巨大。

北击匈奴的战争,耗费甚巨,大司农的钱很快用完,汉武帝被迫动用皇室少府的钱,这等于把皇室私款捐献给政府。

财政危机严重,武帝号召全国有钱人捐款。

可是全国只有一个叫卜式的有钱人愿意将自己财产的一半上交国家,卜式也因而被树立为爱国商人的典范。

全国只有一个人愿意捐款,汉武帝焦急上火。

当时盐铁之类的必需品的经营利润甚大,盐铁商人却不愿为国捐钱。

因此,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正式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采盐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私营资本不得参与。

这就是汉代著名的盐铁官营政策。

最早提出盐铁官营的是大司农郑当时,因他不熟悉盐铁事务,特向汉武帝推荐齐国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冶铁商孔仅主持盐铁官营事务。

汉初,汉高祖刘邦颁布“贱商令”,包括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及其子孙不得做官等内容。

虽然贱商令有些规定后来相继废除,比如后来默许商人穿丝和骑马坐车,但商人及其子孙不得做官一直严格实行。

《盐铁论》的经济及政治问题辨析

《盐铁论》的经济及政治问题辨析

与霍 光在政见 上 发生 了对立 , 同 上官 桀等 联 合 并
起来 “ 皆数义邪 枉于辅 政” 。 ¨
合理 的争论 。正是 由于《 铁 论》 盐 涉及 范 围之 广 、 问题 之丰富 、 值之重要 , 价 引起 了后来 很多学 界大
出于政见 分歧 的原 因 , 同时鉴 于 汉武 帝 之后
展 开的, 并涵盖几乎贯穿 中国封建社会全部历史 的具体问题 , 对后世 的经济 、 政治与文化路径产生 广泛的影响。盐铁会议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标志性 的一次重要事件 , 系统梳理其内容及辩论的主要 问题 , 对于全面解读 西汉社会乃至整个 中国封建历史中的诸多 问题都大有裨益 。 关 键 词: 盐铁会议 ;盐铁论 ;经济 问题 ; 政治 问题
想 等诸多领域 , 多 中 国政 治及 文 化史 上 的重 大 很
问题 , 如本 末 、 诸 官营 与私 营 、 权 与分 权 、 刑 、 集 德 义利 、 御边等 几 乎都 涵 盖其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盐 铁 会议 过 程 中, 由于双方是 以辩论 的方式触 及很 多社会 问题 ,
对于 国家应如 何执行政 策存在 着严重 的分歧 。霍 光执政 之后 , 际上 是 继 续 执 行 汉武 帝 在 《 台 实 轮 诏》 中颁 布的 “ 当今务 在禁 苛 暴 , 擅 赋 , 本农 , 止 力 修马复令 , 以补 缺 , 乏 武 备 而 已” 毋 … 。 的政 策 , 推行 “ 民休息 ” “ 与 和 轻徭 薄 赋 ” 。但 是 桑 弘羊 并
不想 改变重税 赋 、 峻法 、 匈奴 、 大功 的政 策 , 严 击 喜
因而对每 个 问题 都 缺乏 深 入 的剖 析 与探 讨 , 问题 与问题之 间也没 有 形成 系统 性 的逻辑 联 系 , 往往 局 限在某个 问题 上分 散 展 开 , 缺乏 理论 上 的 系统

盐铁论读后感

盐铁论读后感

盐铁论读后感《盐铁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是汉代的经学家和政治家贾谊。

这部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文笔,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贾谊提出了他对盐铁政策的看法,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通过阅读《盐铁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贾谊的思想和情感,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盐铁论》中,贾谊对盐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他认为,盐铁专卖制度是导致国家贫困和民不聊生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一制度限制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使得生产和贸易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贾谊认为,国家应该放开盐铁专卖,让人们自由经营,这样才能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国家繁荣。

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支持。

除了对盐铁政策的批判,贾谊在《盐铁论》中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国家应该实行儒家的仁政,尊重人民的权利,让人民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他还主张要加强教育,培养人才,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

这些主张都体现了贾谊的仁义之心和对国家民生的关怀,也为后世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通过阅读《盐铁论》,我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贾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也对他的才华和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盐铁论》不仅是一部政治著作,更是一部展现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杰作,它为后世政治改革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盐铁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贾谊的思想和情感,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政治改革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著作,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简述《盐铁论》中的经济思想

简述《盐铁论》中的经济思想

简述《盐铁论》中的经济思想摘要:汉武帝为巩固皇权,解决财政危机,实行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昭帝时期,中央召开了盐铁会议,以桑弘羊为代表的维持派与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反对派展开了论辩。

其两者实质是春秋战国以来“放任”与“干预”两种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争论的继续,并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留下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盐铁会议;桑弘羊;放任;干预;经济政策1、盐铁会议与《盐铁论》盐铁会议是召开于西汉时期的一次著名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盐铁会议中,双方各自强调本派认定之观念,不依不饶,但均有流于片面之处,辩至激烈时都出现了舍本逐末的问题,且无限放大末,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不然。

如大夫说: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

这明显存在轻视农业的嫌疑,强调术、势,必流于巧取豪夺,而就当时而言,一切生活物品俱取诸土地,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辩论双方的观点都难免有不合理之处,但总体框架还是很明确的,涉及的范围也很广,都是治国的政治经济思想。

在特殊的历史阶段进行这样一场大辩论,其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和时代特征。

盐铁会议之后,大约在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桓宽根据盐铁会议上桑弘羊和文学、贤良就盐铁官营等问题的辩论记录,加以推衍和增广,写成了流传于世的《盐铁论》。

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盐铁问题的结构严整、体例统一的专著,以对话的形式客观记录了御史大夫等与文学、贤良的互相诘难,不但显示了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且在唇枪舌战中展示了双方的感情与风采,两种不同类型人物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中人物善于持论,语言简洁明快,行文气势磅礴,整齐而有变化,在西汉政论散文中独具一格,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状况以及政治和经济思想的重要史料。

《盐铁论》双方辩论达10万言,共10卷60篇。

2、《盐铁论》中的经济思想(1)“本末论”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

贤良文学提出: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盐铁论读后感

盐铁论读后感

盐铁论读后感《盐铁论》读后感《盐铁论》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由汉代经学家贾谊所著。

这部著作主要讨论了盐铁专卖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阅读《盐铁论》后,我对贾谊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贾谊在《盐铁论》中提出了盐铁专卖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

他认为盐铁是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应当由国家垄断经营,以维护国家的财政稳定。

他指出,如果私人经营盐铁,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不足,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

因此,他主张实行盐铁专卖制度,以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其次,贾谊在《盐铁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解决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

他建议取消盐铁专卖制度,允许私人经营盐铁,以促进经济发展。

他还提出了一些税收改革措施,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业生产。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度。

通过阅读《盐铁论》,我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贾谊的思想和观点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需要,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当代,我们可以从《盐铁论》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尽管时代变迁,但贾谊的一些思想和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例如,他提出的税收改革措施和官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对我们改革现代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他主张放开盐铁专卖,允许私人经营,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鼓励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盐铁论》,我对贾谊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贾谊的一些思想和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改革现代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从古代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

粗读桑弘羊的《盐铁论》,有点被吓...

粗读桑弘羊的《盐铁论》,有点被吓...

粗读桑弘羊的《盐铁论》,有点被吓...粗读桑弘羊的《盐铁论》,有点被吓到。

作者直言:“盐铁国营”的前两条理由是为国敛财以资对匈作战,以及防止地方豪强太有钱而坐成朋党——这算正当的财政理由和政治理由。

吓到我的是桑弘羊提出的第三条、第四条理由:“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大强,则不可以威罚……”——百姓有钱就软硬不吃,不好管。

这是彻头彻尾的法家治术!彼时武帝已死,“独尊儒术”已发酵了几十年,桑弘羊的笔触却像韩非一样冷。

寥寥数语,把我拽回诡谲鹏举的战国。

说好的强汉雄图呢?说起“独尊数术”,一个“术”字已彰显皇家用心。

彼时桑弘羊的心里话可能是:“什么儒法,哪个好用用哪个,何时便宜何时用。

”——比上面那段话更吓人的是:“山海之利,广泽之富,天下之藏也,皆宜属少府。

陛下不私……以佐助百姓。

”这比韩非子还冷!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横!自然资源都是皇家私产,用点在老百姓身上,已颇堪仁慈——割肉般心疼似的!桑弘羊的历史形象并非酷吏,可见那些名符其实的酷吏会怎么想、怎么干。

若在他们治下,你我得过啥日子?考虑到桑弘羊的这套成为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盐铁论》也是广为传诵的名篇,更印证了我读到的一段话:中西方的古代王朝,不论盛世乱世,老白姓都挣扎在生存线上下,国家逼其贫穷,不太把他们当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根源,绝不在皇上们的谜之道德,在:整个古典国家运行的逻辑都是阴冷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晚清都那个破样子了,老佛爷照修园子、照过大寿。

不是什么个人道德问题,是两千年来多数皇上的心声汇成一句冷嘲:“老白姓关我啥事啊,你们能活着已是皇恩浩荡!”切莫因为古人的盖世文笔,就随便向往他们的生活。

更何况:多少文字写的就是民不聊生。

而更其广大的人口,不能书写或发声,只是默默活了一回死了一回。

感谢生于这个时代[祈祷]#历史#。

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盐铁政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经济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并在秦朝得到推行和发展。

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国家对盐铁资源的垄断和管理,以实现国家税收的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盐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对盐、铁资源进行垄断经营,并通过征税方式获取利润。

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为统治者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同时,政府对盐铁的垄断经营和税收征收,也有利于控制市场供给和价格,从而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对盐铁资源的垄断往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这种政策会削弱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

其次,政府对资源的垄断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最后,垄断经营可能使得市场萧条,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盐铁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长期的实施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种政策往往被视为对市场经济原则的违背和对民众利益的侵犯。

因此,对盐铁政策的认识和评价应该是一个相对的过程,要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的需求来进行综合衡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铁论》:政治权力如何取得经济主导权2010年01月03日凤凰网历史综合《盐铁论》一书,正是中国轴心时代过后,经历数纪战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候出现,乃千古一书,其中妙旨,于今视之,意义可观。

而侯外庐先生亦有言直接从经典阅读为思想史研究之基本,由此,作此笔记,以不才之心,揣测前人遗说,作如是观。

本文之基本观点,力求说明盐铁政策之于汉帝朝实行乃是内忧外患导致财政吃紧之必然结果,而其中桑弘羊君之作为,不可不提.。

而盐铁专卖之得失,于当时有其必要,于今亦有其公论。

一盐铁会议前因秦灭六国,为四海作统一之制,全然是为汉朝开路。

而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

而中国之体制与治国理念,基本于汉代定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事”,汉亦是多有创获,汉武帝时候更是基本开创中国第一大封建帝国之盛况。

武帝好大喜功,后人褒贬不一,而对于其内政外交,皆赖帝国财政之倾力支援,其中之功,则首推理财家桑弘羊推行之盐铁政策,所谓盐铁政策主要就是把本来属于民间的盐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专营,同时兼有均输平准改革币制等经济措施,国库由此获利良多。

盐铁新政,一因触及豪族大贾实际经济利益,二因意识形态上宗法管仲公与法家之轻重说,与儒家黄老皆有背谬;三因专卖政策实施上的技术问题,百姓对官方盐铁的质量多有不满;所以民间亦有颇多怨声。

武帝时,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名义上接纳,而其中关节,到底还是外儒内法,宣帝所谓…吾家家法,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此中意味正如黄仁宇所谓“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规思想。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4月)武帝朝,武帝强势过人,凡是反对盐铁政策者都受到打压,如颜异竟以“腹诽‟‟见诛,而职位仅次于丞相的御史大夫卜式也以此贬逐(二人事迹详见《史记·平准书》)。

武帝驾崩,而幼主昭帝立。

所以西汉昭帝浦立,双方矛盾迅速公开激烈化,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下诏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60余人至长安,“问以民所疾苦”(《汉书·食货志》)。

而贤良文学“祖述仲尼”,把民间疾苦之因直接指向盐铁政策,所以与朝廷主持盐铁政务的大夫桑弘羊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贤良文学并非今人所理解之文学家之流,乃是汉代选拔人材之科目,贤良乃是有功名之人,文学乃儒者,是以研究儒家经典为生的专业人士,所谓“善礼乐典章”。

而推行盐铁政策的主管桑弘羊则于盐铁会议上舌战群儒,舌灿生华,为盐铁官营等措施辩护。

此会议结果是仅仅是由商弘羊主动提出解除酒专卖,“后罢榷酤而盐铁则如旧。

”..但是盐铁会议的象征意义则更为深远,因其中双方之往来交锋诘难,使得讨论问题不断深化,(“当面相诘难,颇有其议文”《汉书车千秋传赞》)范围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之基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亦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最后一次公开大论战。

二汉武帝之财政危机盐铁会议谈论当时经济政策,除了盐铁专卖,榷酤官营就去涉及很多经济措施,如均输,平准,而今天则着力讨论盐铁之政,举桑弘羊之说为本,而兼涉及其反对派之言论。

说盐铁之政,不得不谈论汉代财政。

胡寄窗先生论说中国封建时代,说起土地兼并、财政困难和货币问题是其一直挥之不去的三大威胁。

其中尤其以财政问题最为突出,因为土地兼并与货币贬值都是对财政的极大威胁。

汉代创国之初,因为赢政暴政流弊,以及连年征伐,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国力贫乏,甚至连天子出巡也不能乘坐四匹毛色纯一的马车,只能乘坐牛车,《史记·平淮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互乘牛车,齐民无藏。

”高祖刘邦与惠帝吕后都是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之策,国税定在“什五而税一”,文帝参加籍田大典以视重视生产,可见当时以农业经济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汉代的财政状况并不起色。

直到景帝,此时汉代经过六十多年积累,终于出现传说中的“文景之治”“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禀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景帝甚至实行“三十而一”税(《史记平准书》)。

《汉书·食货志上》:“……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累百万钜,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但是这仅仅是在既定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当时有以前君主从未遇到的因素让武帝的财政陷入危机。

首先根据史书记载,在武帝执政期间河南关东等地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灾荒,两次比较大的水患,赈灾费用每次都在数十亿之多。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

汉初自从白登大败之后,“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同时采取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单是匈奴并未停止对边境的骚扰。

根据黄仁宇的年降雨量十五毫米的标度,在边陲地区,灵活而且好战的匈奴是占据了很大优势的,而战争拼的更是财政,每次战争成本以及赏赐抚恤花销将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钱,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根据据现代人的估算,当时一个正常年份的田租,刍稿税,更赋,算赋,卖官鬻爵、赎罪等财政盈余约在四十亿到八十亿之间,所以文景之治之后国库充盈的记载已经往事。

以上两点是财政困境的主要原因,而推动盐铁政策的还有其他因素。

第三点原因则比较隐蔽。

众所周知,封建主义一词脱胎于西欧社会,欧洲从9世纪到大约15世纪建立在以封地采邑的形式占有全部土地,及由此而建立的领主与封臣的关系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体系,以佃农的效忠、服兵役以及没收财产为特征。

梁漱溟认为中国自战国就脱离封建制度,所以形容中国几千年来政治其实并不贴切,仅仅是名词而已,秦朝以后的则是“家产官僚制”。

在韦伯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提出,先秦之前是封建制,而秦汉之后则是“家产官僚制”(patrimonial bureaucracy)。

所以秦汉以来,中央集权之趋势越来越强烈。

同时汉代的行政基本按秦的郡县制,曾经有设立过州,但多是虚级,所以地方财政基本还是郡县两级,详见马大英先生《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汉代财政史》。

钱穆曾说:“中央恭俭无为之治,不能再掩塞社会各方之活气。

”中央政府与下层之间缺乏有效的中层机构,作为活动之枢纽,因此黄仁宇批评说“因此皇帝的作为,更只能扩充及保障自身的权威。

这种情形,表现着中国传统君主专制的一个最大弱点。

”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来说,到达他心目中的盛世的惟有对权力的无限集中,通过推行经济政策,可以全面掌握行政权力——今人评价汉武帝所谓“鹰击为治”,全民运动。

每有外患,往往成为最高统治者揽权的最佳时机,这好象是中国历史的惯性。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追求潜在利润的渐进的制度过程。

规则、习俗和传统会内化在人们的精神和行为中,成为一种稳定性的、支配性的力量(North,1990),因此在是偶发性的矛盾第一,二个因素之后,加上第三个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因决定了盐铁制度出笼,同时武帝认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淮书》不堪帝国财政负荷之重的武帝采用桑弘羊之盐铁专卖政策。

三盐铁会议争议据传最早是周厉王实行盐业专卖政策,而日人加藤繁则认为盐铁专卖始行于汉武帝元狩年间。

春秋时代,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为增加齐国财政收入,即有“官山海”之说,“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

汉武帝元狩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正式实行盐铁专卖政策“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

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

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

”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 郡设有盐官35 处;在40 郡设有铁官48 处。

而在重农抑商的汉代,武帝以工商户掌握天下财政,以他们打击商贾之同时亦表示最高统治者与商人资本的结盟,在封建土地私有的逻辑上官营商业必然结果。

桑弘羊其人,(前152~前80),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起,其政治生涯贯穿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掌管天下财政大权四十余年。

此外,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缓解了经济危机,连不同意他观点的司马迁也评价说“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盐铁会议开场,贤良文学不问盐铁政策实行缘由,即从利义之别,本末之情请求罢免盐铁之政“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这点也是他们论战的基本论调:贵义贱利,重本抑末,主张教化。

而桑弘羊则力陈盐铁政策是为边防筹备费用:“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

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而贤良文学的对策竟然是:“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

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

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

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

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本议》希望用教化来感化匈奴以及割据势力,实在是迂腐。

“且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此百姓所疾苦,而拘儒之所忧也。

”也是实情。

和亲怀柔政策都应该建立在基本的实力上比拼上,而正式汉武帝的一系列文治武功,在军事上占据了优势,才让后来的皇帝与匈奴有议价的本钱。

讨论第二点是因为桑弘羊认为盐铁政策可以打击豪族。

因为采盐仅仅是经济上与政府对立,但是采铁常聚集与深山,“鼓铸煮盐,其势必深居幽谷,而人民所罕至。

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

乘利骄溢,散朴滋伪,则人之贵本者寡。

大农盐铁丞咸阳、孔仅等上请:…愿募民自给费,因县官器,煮盐予用,以杜浮伪之路。

‟由此观之:令意所禁微,有司之虑亦远矣。

”聚众深地,政府鞭长莫及,所以是对政府的一个威胁——而豪族是威胁国家的大害,侯外庐尝论中国地主,一为素族地主,一为豪族地主,霍光王莽当属后者,而豪族一直是与皇权的一大威胁。

“浮食奇民,好欲擅山海之货,以致富业,役利细民,故沮事议者众。

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

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今者,广进贤之途,练择守尉,不待去盐、铁而安民也”他同时认为,“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下之专利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