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可信安全性及匿名通信系统发展现状浅析

合集下载

2024年P2P平台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P2P平台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P2P平台市场分析现状引言P2P(Peer-to-Peer)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并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P2P平台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市场的特点、规模和发展趋势。

P2P平台市场特点P2P平台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将借贷活动直接连接起借款人和投资人,中间不需要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介。

此外,P2P平台的线上运营模式和高效的信息对称性也使得借贷双方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易。

P2P平台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当前全球P2P平台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XX%。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P2P平台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X%。

此外,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P2P平台市场也在迅速发展。

P2P平台市场主要参与方P2P平台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借款人、投资人和平台运营商。

借款人可以通过P2P平台获得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而投资人则可以通过投资P2P借贷项目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

平台运营商则起到撮合交易和风险管理的重要角色。

P2P平台市场风险挑战与其他金融市场相比,P2P平台市场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风险挑战。

首先,P2P平台的监管环境仍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明确。

其次,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人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另外,平台运营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等也是P2P平台市场需要面对的挑战。

P2P平台市场发展趋势尽管P2P平台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前景仍然十分光明。

未来,P2P平台市场有望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监管政策将逐渐趋于完善,规范市场秩序;其次,P2P平台将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提高投资人的信任度;再次,P2P 平台将会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互补共赢的生态系统;最后,技术创新将推动P2P平台市场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

结论P2P平台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具有去中心化、高效便捷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借款人和投资人的参与。

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

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

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2007220334 庞玲摘要本文介绍了P2P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P2P网络通过直接交换方式在大量分散的计算机之间实现资源及服务共享,其具有分布式结构以及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特性,使得它在文件共享,流媒体,即时通信,匿名通信等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分析了在P2P网络及其应用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P2P,安全性,文件共享,流媒体,即时通信,匿名通信一、P2P概述P2P即Peer-to-Peer,称为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

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主要代表形式是基于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

P2P起源于最初的互联网通信方式,如通过局域网互联同一建筑物内的PC。

因此从基础技术角度看,P2P不是新技术,而是新的应用技术模式[1]。

学术界、工业界对于P2P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Intel将P2P定义为“通过系统间的直接交换所达成的计算机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这些资源与服务包括信息交换、处理器时钟、缓存和磁盘空间等。

而IBM将P2P定义如下,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2]。

虽然各种定义略有不同,但共同点都是P2P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3]:(1)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之间无需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拥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

(2)网络服务从“中心化”转向“边缘化”,减少了对传统C/S结构服务器1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要求,同时因为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更好地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3)P2P技术可以使非互联网络用户很容易加入到系统中,理论上其可扩展性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

我国p2p网络 发展现状

我国p2p网络 发展现状

我国p2p网络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p2p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

p2p网络是一种点对点的计算机网络,它使得网络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以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实现资源共享和通信。

在我国,p2p网络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现状:首先,我国p2p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p2p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2亿人。

这个数字相当庞大,说明了我国p2p网络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不仅如此,p2p网络的用户群体还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技术人员和网络爱好者,逐渐扩展到了普通用户群体。

其次,我国p2p网络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最初,p2p网络主要用于资源共享,例如音乐、电影、软件等内容的传播。

而现在,p2p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社交媒体等领域。

以在线教育为例,许多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采用了p2p网络技术,通过点对点传输,实现高效稳定的视频课程播放。

这些应用的拓宽,为p2p网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次,我国p2p网络的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技术的发展,p2p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过去,p2p网络在面对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时,容易遇到性能瓶颈和服务器负载过载的问题。

然而,现在p2p网络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后,我国p2p网络的监管越来越重要。

随着p2p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p2p网络进行非法活动,例如侵权盗版、网络诈骗等。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加强对p2p网络的管理和监督。

例如,通过加强对p2p平台的注册和备案,加强对p2p借贷平台的监管等手段,有效遏制了p2p网络中的非法活动。

总之,我国p2p网络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其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技术不断进步,监管不断加强。

这些都为p2p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也需要注意防范网络风险和加强监管,保证p2p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网络信息安全是当今数字化时代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网络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系统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以确保网络的可靠和运行的正常安全。

当前,网络安全受到了包括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等方面的挑战。

首先,网络安全的威胁日益增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复杂。

网络钓鱼、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威胁手段层出不穷,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其次,网络安全的风险进一步扩大化。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涌现,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系统联网,这不仅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网络安全的脆弱性。

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扩散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再者,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的重要性。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的频发,人们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越来越强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各国政府也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对网络安全进行了相关法律的制定,并加大了网络安全工作的力度。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未来展望尽管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它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将持续加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展望。

首先,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安全工具和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

智能安全防护系统、行为分析技术等将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识别安全威胁和对抗网络攻击。

其次,全球合作和信息共享将成为网络安全的关键。

网络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之间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未来,在隐私保护和信息共享上取得平衡将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各国政府和互联网公司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P2P通信中的安全性研究与实现

P2P通信中的安全性研究与实现
节点 ^ 节点 8
( 9 ) 用户A计算( p u 6 : + I D a ) m o d n比 较是否与 相等来验证p u b
是否来 自KD C:
步骤 一
其他用户需要使用用户A的 公钥时只需要计算( p u 6 i + I D A ) m o d n
步 鞭:
即可 K D C给用户分发公钥的过程称为用户初始化过程 , 公约分发完 后K DC就退出系统了 本协议的正确性 和安全性基于以下前提 : ( 1 ) 通信双方商定 了系统参数 , 通信双方共 享了系统模型 中公 开
0 前 言
( 4 ) K D C 将 № 发给用户 A ;
( 5 ) 用户 A计算 K= 。 mo d n, 然后用 KD C的公钥将 K加密 , 即计 P 2 P通信是在 O S 1 分层模 型中物理层 和数据链路层 中定义 的一 算 C = K ' m o d n : 种重要的通信模 型。 ( 6 ) 用户 A将 c发给 K D C : P 2 P对等节 点之 间的通信安全性 问题 比较复杂 . 涉及 到三个方 面 的问题 : 首 先是节 点之间的双 向认证 问题 : 其 次是对认证后 的节 点的 ( 7 ) K D C 计 算, K . = y  ̄ c B o a n 计 算 2 = c 0 d n , 比 较 是 否 等 于K 访 问授权 问题 : 再次是认证 的节点之间安全隧道的建立 和信息安全传 从而判定用户 A是否拥有 X A , 若K = K 2 , 计算 p u b = ( 一 , D ) o ; 输 问题 如图所示 : ( 8 ) K D C将 p “ b 发给用户 A ;
【 摘  ̄] P 2 P网络 自 诞生之 日 起就是 学术界与产业界研 究的热点问题 。 但是在研 究与应 用过程 中, P 2 P网络的信 息安全 问题 日益的突 出。 本文对 P 2 P 信 息传输过程 中信令层协议与传输层协议进行分析 。 针对双向认证、 节点授权 、 安全 隧道建立 、 信 息安全传输等 方面的安全 问题进 行 了比较 系统的探讨 , 并且提 出了比较可行 的安全解决方案。 【 关键词】 P 2 P网络 ; 信息安全 ; 自认证协议 ; s Ms 4 应用

浅析P2P技术的安全问题与防御体系

浅析P2P技术的安全问题与防御体系
Ab ta t e a se d , 2 o nyp o ie r a yp oe t na d a o y u o s rc an w t n frmo e P P i n t l rvd d pi c r tci n n n mo sc mmu iain , u lo As r s o v o nc t s b t s o a ice ssn t r o u te sa d S lia it.P P tc n lg , o v r h ss me ds d a tg so t o n a l n ra e ewok rb sn s n U’v bly 2 e h oo y h wee , a o ia v na e fi w swe1 v i s .
( p. f noE g er g S an i eh i l ol e  ̄ ia c 6 c n mi xi yn 7 2 0 ) De to f n i ei . h a x T c nc l g Fn n e o o c I n n aC e o 8E s a ag 1 0 0 n
相互信任 , 事实 只能保证所请求 资源的标 志( 通常是名称 ) 与 希望的标 志 一致 。 这也使得 一 些垃圾文件伪 装成 l常 文件进行 l
距离 , 它本 身存在 的 ・ 安全 缺陷阻碍 其得到进 一 些 步应用 。下
嘶将 介 绍 一些 主要 的 P P安 全 缺 陷 。 2 1路 由攻 击 、
浅析 P 2 P技术 的安全 问题 与 防御体 系
赵 星 窦 小雨
( 陕西财经职业技 术学院 信息工程 系 咸 阳 7 20 ) 100
摘 要 P P作 为一种崭新 的传输模式 , 2 不仅能提供隐私保 护与匿名通信 , 还能提高网络的健壮性和抗毁性 。 然而 ,2 P P技术也 由于 其 自身存在的一些缺 陷。文章在对 PP 2 技术简要论述的基础上 , 重点分析 目前 PP系统安全 的各种威胁 以及防御 体系的建设 。 2 关键词 P P 安全性 防御 体系 2 中图分类号 T 3 30 P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6 5 6 1 — 26 0 0

P2P系统特点及安全性分析

P2P系统特点及安全性分析

P P系统特点及安全性分析 2

进行研 究。
涛, 董照飞
[ 要] 文章在研究PP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 了1p系统特有的安全性问题 , 摘 2 w 2 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 系 统模型 [ 关键词] 对等网(2 P P系统)网络安全 ; [ 作者简介] 姜涛。 董照,46 部队电子对抗科, 969 安徽 芜湖。103 407 [ 中图分类号] P9 . T 33 2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7 72(06 1— 02 0 10— 7320 )1 04— 2
近年来 ,基于 “ 对等网”Pe t P e,简称 ( er o er -—
此 P P系统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结点的平均在线 2
PP 2 )的新型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迅速发展起来, 并 时间短。实验测算 , N pt 和 G u l 系统 中 在 as r e n tl ea
很快取代 w b e 成为 I e t 占用带 宽最多的应 结点的平均在线时间仅为 2 n me上 t 个多小时[ 结点的高 1 】 。 用系统。 每年都有新 的 P P 2 软件 出现并迅速流行 , 动态性使得 维护 数据可用性 的工 作变得 非常 困 吸引上千万用户的使用 ,对传统 的 CS /结构 的计 难 。 算模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3结点异构性强。It e 中结点的硬件能力 . nmt e 当前 , 的 P P 主要 2 应用系统包含 : 文件共享系 不 同、 接人方式不 同。 这就造成了参与 P P系统的 2 统、 广域网分布式存储系统 、 大文件分发及视频直 结点在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带宽能力上都有很 播 系统 、 基于覆盖 网的 I P电话 系统 、 应用层多播 大差异 ,如何针对这种异构性把所有结点 的可用 系统 、 网页合作缓存服务、 基于对 等结构的搜索引 资源都充 分利用起 来 以提高系统 各 方面性 能是 擎、 新一代域名服务 系统等等 。总之 , 人们试 图使 P P系统必须仔细研究 的问题。 2 用对等结构去解决很多传统问题 ,并在很多领域 4结点分布广泛。 2 . P P系统的结点在全球范围 获得了成功。 内分布 , 由于时区不 同, 系统的不 同部分会 在不同 时间处于繁忙状态 。这对负载平衡 、 任务迁移、 复 P P系统 的特点 2 制策略等方面都提 出了新的挑战。 业界对 P P系统还 没有一个统一 的定义 , 2 但 5 络异步性强。传统分布式系统在集群或 网 PP系统的精神是 “ 2 结点合作”因此 , , 只要一个 系 者局域 网的范 围内部署 ,网络属于 同步网(y— Sn 统 中没有管理者 ,所有任务都是依靠结点之间的 cr os e o )也就是说任 意两个结点之间的 ho u t r , n N wk 交换与配合完成。这个系统就可以认为是 P P系 通信延迟总有上限。 P P系统部署在 I e e这 2 而 2 nrt tn 统 。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相比,2 P P系统面临着一 异步 网( s crnu e o ) , A y hoos t r 中 由于 网络经 n Nw k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图解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图解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摘要自1999年以来,对等网络(P2P)技术因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

美国《财富》杂志更称之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

文中首先介绍P2P的概念及其四种网络模型:集中目录式、纯分布式、混合式和结构化,并将P2P模型与C/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大量闲置信息、存储空间、处理器周期等资源、避免服务器带来的瓶颈问题、降低服务器成本等方面,P2P有着明显的优势;然后介绍P2P文件交换、对等计算、协同工作等应用模型及其研究现状;最后讨论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对等网络(P2P)技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模型引言随着Internet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带宽的大幅增加以及基于Internet的端系统计算能力迅速增强,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通常只有服务器节点资源得到利用)中被忽略的且广泛存在的用户端设备成为一种宝贵的计算资源。

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边缘资源”成为新的研究和应用目标之一,其中“网络边缘资源”是指那些在传统应用模式中作为客户端而往往被忽略的计算设备。

而对等网络(P2P)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兴起,如今P2P技术研究的涉及面已十分广阔,包括网络拓扑、分布式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P2P技术应用更是涵盖诸多方面,商业和民用领域的文件与数据共享和存储、、科研领域的协同和并行计算等。

然而P2P也同样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或难以克服或存在缺陷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安全问题等。

尽管问题如此之多,不置可否,P2P技术正不断变革着网络,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

1P2P的概念及其网络模型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商业组织上对于P2P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有三种定义:1 P2P是一种通信模型,其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同的能力。

在Internet上,P2P是一种网络类型,它允许相同网络程序的计算机相互建立连接,直接访问对方的硬盘上的文件。

p2p安全吗

p2p安全吗

p2p安全吗P2P(点对点)网络是一种直接连接用户之间的网络结构,不需要通过中央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这种网络结构在文件共享、在线游戏、视频和音频流媒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P2P网络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讨论P2P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保护用户信息和数据。

首先,P2P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隐私泄露:P2P网络中的用户直接连接对方,因此用户的IP地址和其他身份信息容易被他人获取。

这可能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甚至被黑客攻击和滥用。

2. 恶意软件和病毒:P2P网络中的文件共享可能包含恶意软件和病毒。

这些恶意软件可能会在用户电脑上进行潜在的损害,例如窃取个人信息、破坏系统或文件等。

3. 侵权和违法内容:P2P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侵权和违法内容,例如盗版音乐、电影和软件。

用户在下载或共享这些内容时,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为了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以下是几种保护P2P网络安全的方法:1. 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每台计算机都应该安装防火墙和最新的反病毒软件。

这可以帮助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检测并删除恶意软件和病毒。

2. 加密通信:使用加密协议保护P2P网络中的通信内容,可以防止用户的通信被监听和窃取。

3. 匿名化处理:许多P2P网络提供匿名化处理功能,以保护用户的真实IP地址和身份。

这可以帮助用户隐藏在P2P网络中的身份信息,提高隐私保护。

4. 安全搜索和过滤:使用安全搜索引擎可以避免访问恶意网站和下载含有病毒的文件。

此外,通过设置过滤器来阻止违法和侵权内容的共享,也是保护P2P网络安全的一种方式。

5. 用户教育和合法使用:用户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P2P网络,避免下载和共享侵权和违法内容。

此外,用户还应该了解遵守法律和版权法规的重要性,避免自己涉及非法行为。

综上所述,尽管P2P网络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和用户教育,可以确保P2P网络的安全性。

P2P网络通信安全研究

P2P网络通信安全研究

(t t I e 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 ) n me 协议和两种
当节点 A、 通信时, B A首先打开一个
保证各节点的安全 ;而对等节点之 间的通 密钥交换协议0 K E 、K M 组成。 E 与 B相连接的套接字连接 ,然后 A和 B根 A LYS E E I K SK S 握手协议相互作 自 我认证 , 并协商一 信安全 问题 ,则 比较复 杂 ,必须解决三个 定义在 IA MP的框架内,有 自己的密钥 据 S L
维普资讯
建设与管理
P P网络通信安全研究 2
■ 文 /曹雷 郭 丹 P和应用层之 间的可选层 , 使用 服务提供透 明的安全保护 。网络层 安全隧 是介于 TC
道协议 主要是指 ISc P e 协议 ,现 已广泛应 公钥和 传统 加密 技术在T P C 层之 上实 现了
方面的 问题 : 交换方 式,包括两阶段 :
份共享的会话密钥及相关的安全通信参数 。
网络层或传输层 的安全隧道对 隧道 传
1节点之 间的双 向认证 ; . 2对 认证节点的访 问授权 ; .
息 的安 全传输 。
1使用D fe Hema 密钥交换算法 应 用层 . e i- l n l
调用这些 AP 访 问所需要的安 I
身份认证采用透明的双 向认证机制
网络层 是 TC P/ I P网络 中最关 键的

层 ,它 的安全 机制可对上层的各种应 用
全服务 。它的 问题 是各个 系统
4 国 育 络27 6中 教 网 0 06
维普资讯
络提 供对等节点之 间的双 向认证 ,在 网络 关的加密算法 。 P P网络属于一种分布式 网络体系结 层建 立一个安全可靠 的隧道连接。 2

浅析P2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浅析P2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浅析P2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p2p(peer to peer)就是对等网络,是一种网络模型。

在p2p网络中所有节点是对等的,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责任与能力,协同完成相同的任务。

对等的节点之间通过直接互联共享网络资源、处理器资源、存储设备资源等,不用服务器即可实现。

这种模式与当前流行的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s结构以服务器为中心,而p2p结构的节点则具有很强的自治性。

本文通过对p2p结构的现状分析,使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p2p网络优点。

【关键词】p2p网络节点应用开发一、p2p技术的概述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p2p技术是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它是以软件形式作为代表。

p2p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

开始的互联网基本的协议tcp/ip,它解决的是集中计算机互联,所有设备的通信(email、ftp、bbs)都是对等的,它们是上下左右各向同性的。

基于web应用,使c/s结构获得巨大成功,人们通过client上的浏览器来操作或访问远处的网站上的server,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与应用处理软件都存放在server上。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集中计算与存储及其c/s网络架构在功能上的缺陷正逐渐暴露出来。

集中计算与存储的架构使每一个中央server支持的网站成为一个个的数字孤岛。

client上的浏览器很容易从一个孤岛轻易跳到另一个孤岛,但是很难在客户端对它们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

网络的能力和资源全部集中在中央server。

在这种体系架构下,各个中央server 之间也难以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透明的通信和能力的集成,它们成为网络开放和能力扩展的瓶颈。

与c/s网络架构相反,p2p的网络架构在进行媒体通信时不存在中心节点,节点之间是对等的,即每一个节点可以进行对等的通信,各节点同时具有媒体内容的接收、存储、发送和集成及其对媒体元数据的搜索和被搜索功能等。

P2P网络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P2P网络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引 言
随着 互联 网 的发展 。 网络资 源与 信息 越来 越 多 , 怎样 才能充 分利 用这 些 网络 资源 。 挥互联 网的作用 发
呢? 随着这个 问题 . 伴 出现 了一种技 术 . 这种 技术可 以
了其可 扩展 性 。 并且 随 着用 户 节点 的加 入 , 系统 整体 资 源和 服务能 力也在 同步扩 充 , 能更 好地 满 足用 户的
直接 实现用 户之 间 的文件交换 , 不需 要任何 的中间环
节, 这项 技术 就是 P P技术 。 2
1 什 么是 P P 2
P P P e—o P e ) 2 ( er t— er 又称对 等 网络或 点对 点技 术 , 是 一种不 依赖服 务器 的分布 式 网络模 型。 这种模 型 在 中所有 节点都 是对 等的 . 各节 点具 有相 同的 责任与 能 力并协 同完成 任务 。 等点之 间通过 直接互 连共享 信 对 息资源 、 理资 源 、 储资源 等 , 处 存 以降低 对服 务器资 源
加 速 了盗 版媒 体 的分 发 .增 加 l r知识 产权 保 护 的难


2 P 2 P网络技 术 的安全优 势
④ 分散 化与 可扩 展 性 :2 P P网络 中的资 源和 服务 分散在 所有 节点 上 , 息 的传输和 服务 的实 现都 直接 信 避 免了可 能 的瓶 颈 。由于 P P非 中心 化 的特 点 , 2 带来
全 问题 。本 文 简单介 绍 了 P P网络技 术 的安 全优 势 。 着分 析 了 P P网络技 术面临 的安全 威 2 接 2
胁, 最后 介 绍 了如 何 构 建 P P 网 络 的 防 御 体 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 P P 网 络 的 安 全 研 究 方 向作 了一 些 展 望 。 2 并 2 关键词 : 2 P P;网络 安 全 ;信 息 ;负 载

我国p2p网络 发展现状

我国p2p网络 发展现状

我国p2p网络发展现状P2P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非常值得关注。

P2P网络,即点对点网络,是一种基于去中心化的传输模式,它允许用户直接连接和通信而无需通过服务器。

相比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P2P网络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更好的抗故障能力和更高的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的P2P网络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企业参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P2P网络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亿级别,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

这些用户包括了个人、企业、学术机构等,他们通过P2P网络分享和交换各种资源,包括文件、音乐、视频等。

与此同时,P2P网络在实施分布式计算、数据存储和共享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与发展的蓬勃前景相比,我国P2P网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防止盗版,政府加大了对P2P网络的监管力度,限制了某些资源的分享和下载。

此外,由于P2P网络的安全性较低,也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扰。

因此,提高P2P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用户隐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促进我国P2P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和产业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P2P网络的规范和监管,保证网络资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其次,加大对P2P网络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对P2P网络安全的意识和保护措施的重视程度。

总而言之,我国P2P网络的发展现状呈现出的蓬勃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政府、产业界和用户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国P2P网络将会取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P2P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P2P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P2P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摘要:用户可以使用P2P系统高效地实现大规模信息的共享,但现有的P2P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

在P2P网络的安全需求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采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信计算的安全架构,并在该模型上引入P-Grid技术实施信息搜索,能有效地解决P2P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关键词:对等互联网;安全;可信计算;网络;二进制搜索树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或称为对等互联网。

与传统网络中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客户器/服务器(C/S)模式相比,P2P 模式在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受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

P2P 与C/S模式的对比如图1所示。

图1P2P与C/S模式对比图P2P网络相对传统网络中的C/S结构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变革,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变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其中,P2P应用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才能为P2P网络的发展扫清障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P2P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1.1P2P文件共享安全性分析P2P文件共享强调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和从系统中获取共享文件的自由,以自由交换和共享资源为目的。

系统主体是一系列平等的用户,称为Peer。

一般早期P2P系统考虑最多的是可用性,并不涉及过多的安全性,亦无统一的安全协议作为保障,因此面临着多种威胁。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信任问题、身份认证、授权问题以及匿名问题。

1.1.1信任问题P2P系统往往假定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信任关系,实际上Peer个体更多的表现是贪婪、自私甚至欺诈的行为。

据统计,在众多的P2P文件共享应用里,25%的文件是伪造的。

为维护P2P 文件共享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各Peer的可信度进行量化管理,在多个Peer可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信任值较高的对象。

1.1.2身份认证和授权P2P环境允许Peer自由加入或退出系统,当某个Peer试图加入时,系统很难判断它是否是恶意节点、又是否受攻击者控制。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愈加凸显。

网络攻击、个人隐私泄露等事件屡见不鲜,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从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1.1 网络攻击频繁:黑客利用漏洞和弱密码,对各种网络进行攻击和入侵。

网络病毒、DDoS攻击等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1.2 个人隐私泄露: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屡见不鲜。

无论是个人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还是手机通讯录、位置信息等,都可能在不经意间被泄露给不法分子。

1.3 数据篡改和窃取:重要数据的篡改和窃取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的重大难题。

金融交易、电子商务等领域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泄漏将带来巨大损失。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2.1 多维度保护:传统的信息安全手段已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未来的网络信息安全将加强网络、系统、软件、应用、数据等各个层面的综合保护,构建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2.2 人工智能与安全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网络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和监控,提前发现和阻止潜在的网络攻击,提高网络安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3 加密与隐私保护:信息加密技术将更加普及和完善,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用户隐私保护也将得到更多重视,采取技术和法律手段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2.4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网络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攻击和威胁。

同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3.1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个人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知,提高密码强度,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

同时,要谨慎对待不明来源的邮件、短信等,以免被钓鱼、诈骗等手段所害。

3.2 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在网络平台、企业和个人应用中加强安全防护,及时更新安全补丁,增强系统和应用的抵御能力。

同时,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隐蔽通信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与分析

隐蔽通信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与分析

隐蔽通信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与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传播等威胁日新月异。

为了保护网络的安全性,隐蔽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隐蔽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某种特定的手段或技术,将通信内容隐藏在其他看似无关的信息媒介中,从而达到保密通信的目的。

在网络安全中,隐蔽通信技术的应用广泛而深入,涉及到各个方面。

首先,隐蔽通信技术可以用于保护通信内容的安全性。

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中,数据包往往是明文传输的,容易被黑客窃取或者篡改。

而隐蔽通信技术可以将通信内容隐藏在其他看似无意义的数据中,使黑客无法轻易识别和窃取。

这样一来,即使黑客获取了通信数据,也无法解读其中的具体信息,有效保护通信的机密性。

其次,隐蔽通信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还可以防止恶意软件的传播。

恶意软件往往通过网络传播,给用户的数据和设备带来巨大风险。

而隐蔽通信技术可以将恶意软件藏匿在其他无关的数据中,使其难以被杀毒软件等安全防护机制检测到。

这样一来,即使用户下载了看似无害的文件,也不会受到恶意软件感染的危险。

此外,隐蔽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绕过网络封锁。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往往会对某些特定的网站、应用或信息进行封锁,限制公民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自由。

而通过隐蔽通信技术,用户可以将需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其他看似无害的数据中,以免被封锁或者监控。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自由地获取和传播信息,维护言论自由和信息流通的权益。

隐蔽通信技术尽管在网络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隐蔽通信技术的运用需要技术的支持和专业的知识。

不是所有的用户或企业都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这限制了隐蔽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其次,隐蔽通信技术也可能被黑客等恶意人员用于非法活动。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隐蔽通信技术在某些非法行为中可以起到隐蔽和逃避法律的作用。

这对于网络安全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如何在应用隐蔽通信技术的同时,严格监管和防范潜在的非法行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善P2P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

改善P2P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

改善P2P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一、引言P2P网络作为一种分布式的网络服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但是,由于P2P网络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服务质量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带宽浪费、节点信任缺失等。

因此,对于如何改善P2P网络服务质量问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

二、P2P网络服务质量问题分析1. 带宽浪费由于P2P网络的特殊性,其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是相互的,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带宽的浪费。

例如,在某节点上传数据的时候,可能会有其他节点同时向该节点请求数据,从而导致带宽资源的竞争。

这种情况下,会导致P2P网络的服务质量降低。

2. 节点信任缺失在P2P网络中,节点是可以相互连接的。

这种连接方式对于整个P2P网络的发展非常的重要。

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导致了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不稳定,难以建立。

这时,会出现一些节点的恶意行为,例如攻击、泄漏隐私等,对整个P2P网络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三、改善P2P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方法1. P2P网络服务质量测量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定量评估P2P网络服务质量,以便于谋求解决策略。

使用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带宽利用率、节点可达性、数据传输速率、节点交互时间等。

2. 分布式流量控制技术针对带宽浪费的问题,使用分布式流量控制技术进行优化,例如,通过协调节点之间的数据上传和下载速率,从而优化整个P2P网络的带宽利用效率。

3. 节点信任评估机制针对节点信任缺失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节点信任评估机制,评估每个节点的信任值。

评估的指标包括:上传下载速率、上传下载历史记录、节点在线时间等。

对于信任值较低的节点,可以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例如剔除虚假信息、优先级调整等。

四、结论针对P2P网络服务质量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P2P网络的服务质量,节约带宽资源,降低服务成本。

未来,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P2P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寻找更加有效的改善措施。

匿名网络与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抵御网络攻击

匿名网络与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抵御网络攻击

匿名网络与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抵御网络攻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使用互联网来进行各种活动,包括购物、社交媒体、金融交易等等。

这些活动都需要我们提供个人信息,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确定这些信息是否安全,并且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如身份盗窃、个人信用被滥用等等。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抵御网络攻击,匿名网络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匿名网络是一种可以隐藏用户真实身份的网络,它通过加密和其他技术手段,确保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活动是匿名的,并且不容易被追踪。

匿名网络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

在匿名网络中,用户的真实身份被隐藏起来,使得其他人无法追踪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这对于那些希望保护隐私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在互联网上进行敏感活动的人,如记者、异见人士等等。

其次,匿名网络可以帮助用户对抗网络攻击。

在传统的互联网中,我们的在线活动很容易被黑客和其他不法分子发现和利用。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分析我们的网络活动来了解我们的兴趣和偏好,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针对性的网络攻击。

而在匿名网络中,用户的真实身份被隐藏,黑客很难找到我们的踪迹,降低了我们受到网络攻击的风险。

当然,匿名网络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匿名网络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的温床。

由于匿名网络使得用户的真实身份无法被发现,这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进行各种非法活动,如网络犯罪、恐怖活动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匿名网络的监管,确保其不被滥用。

其次,匿名网络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匿名网络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但是它仍然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等。

为了确保匿名网络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加强对其加密和其他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建立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加强对匿名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广大用户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

尽管匿名网络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完全依赖它来保护个人隐私和抵御网络攻击。

P2P网络安全性分析

P2P网络安全性分析

P2P网络安全性分析摘要:随着互联网规模的迅猛发展和进步,P2P网络技术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

P2P网络是一种网络模型,在这种网络模型中所有网络节点都是对等的,即提供服务也享用服而无需通过中心服务器的参与。

本文全面介绍P2P网络实现原理,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P2P网络;路由攻击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5-0000-01Analyze the Security of P2P NetworkZhang Peng(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TianJin 300160,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P2P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more widely.P2P network is a network model which all network nodes in the network model are equal,This paper de scribes the theory of P2P networks and analyze it’s security.Keywords:P2P network;Routing attacks一.P2P简介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在这种网络拓扑上,计算机都处于对等地位,即提供服务也享用服,即能充当网络服务的客户机,又能响应其它计算机的请求,提供资源与服务。

整个网络彼此实现资源共享而不依赖于集中服务器,因此P2P网络发展很快,并成为今年研究的热点。

P2P网络模型参见下图:二、P2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一)版权问题在P2P共享网络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P2P共享软件也迫切需要寻找一条可以与媒体发布厂商共生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P网络可信安全性及匿名通信系统发展现状浅析P2P网络简介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广泛普及、终端用户系统资源的丰富以及网络带宽的快速增加,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网络应用模式中服务器的性能瓶颈以及单点失效的问题不仅限制了端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分布式应用的需求。

而P2P技术在协同工作、分布式信息或资源共享、大规模并行计算、即时通信等领域显示出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P2P(peer-to-peer)网络也称对等网络,它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实际上它是Internet 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既是一种信息资源传递交换的模式,也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

它与客户端,服务器的一个本质区别是:在整个P2P网络中,信息资源是在对等实体之间进行对称的双向传输和交换,每一个节点Peer同时具有资源消费者、资源提供者等两方面的功能,拥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P2P网络中的节点地位是平等的,没有C/S结构中客户机、服务器的概念,节点承担相同的职责,并采用对等的通信模式: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为模式,没有外在的强制约束,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在任意时刻离开或加入P2P 网络。

P2P网络特征及分类图1 物理网与虚拟网的映射P2P网络是一个覆盖在物理网络之上的虚拟网(如图1所示)。

每个节点之间直接或间接地逻辑相连。

根据节点之间逻辑联接关系,它有不同于物理网络的拓扑结构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分别是集中模型结构、分布式模型结构和混合网络模型结构。

P2P网络的弊端及解决办法P2P网络提供了真实生活中入与人直接进行交流的网络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网络为其他人提供内容或服务,同时可以从网络中查找并请求他所需要的资源。

随着现有P2P系统的广泛、深入地应用,逐渐暴露出P2P系统的缺陷。

由于P2P网络的特点,资源可以轻易地发布和得到,P2PI网络在给用户带来资源共享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1)资源质量不确定(2)恶意节点传播病毒和木马(3)不可靠的服务可用性(4)很难保证所有的节点都可信可见以上P2P网络存在的弊端,都是由于在P2P网络中不存在集中控制管理机制来规范节点的行为而产生的。

随着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网络中获取敏感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个人的隐私更容易受到威胁。

侵犯隐私正在变得更便宜、更有效和更有利可图。

匿名是Internet上保护用户隐私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将通信流中的通信关系加以隐藏,使攻击者无法获知双方的通信关系或通信的一方。

用户在通信过程中,通过隐藏自己的IP地址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其次,对于Internet上的一些应用而言,匿名已经成了基本的需求。

例如,电子投票系统,电子银行,网上心理咨询和电子拍卖等。

最后,匿名通信在军事机构、执法机关、以及情报和反情报机关等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环境中有着很重要的用途。

例如,在军事上,军事指挥中心和各个部门之间的通信,甚至其通信模式的变化本身已经暗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综上所述,对于Internet上隐藏身份、敏感信息的匿名技术的研究,不仅满足了普通用户对保护个人隐私的基本需要,更是军事,法律等高安全通信环境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是顺因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新一代网络环境前进方向的。

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网络的产生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网络在保证用户节点匿名的前提下,不能保证匿名节点的可信性。

人们不得不面临着Internet上的隐私威胁。

在介绍P2P匿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可信计算理论引入其中,提出基于可信计算的P2P匿名通信系统,利用可信计算理论中的硬件级可信平台模块和直接匿名证明理论,增加匿名节点可信性认证和监测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入网节点安全问题,使得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更加的安全和全面。

具体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攻击者利用协议存在的漏洞发动窃听,防止通过流量分析攻击获取通信双方的地址、推断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保护整个通信系统的完全。

现有的各种匿名通信系统简介,适用范围及不足原有的P2P匿名通信系统运行机制中缺乏入网可信认证环节,使得P2P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基于可信计算的P2P匿名通信系统,从入网匿名可信认证方面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从而解决P2P匿名通信机制中的节点可信问题。

以下介绍三种匿名通信系统模型:(1)基于广播多播的匿名通信系统。

在系统运行的每个周期,每个参与者包括发送者都向系统中每个成员广播一个报文。

通过在接收到的所有报文上施以运算,每个参与成员能够计算出所要广播的消息内容,而无法推断出发送者的身份。

通过这种广播方式,可以很容易实现发送者匿名。

如果发送者只希望将消息发送给某个特定成员,并且对其他成员屏蔽接收者的身份,也即实现接收者匿名,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的方式,用该成员的公钥对报文进行加密。

因为报文被所有实体接收,所以接收者的匿名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

该类型的匿名系统的匿名保证是基于RSA的大数因子分解难度,目前是无法破解的。

但该模型的主要缺陷包括:1)效率低。

由于每次发送报文都需要所有成员全部参与,严重降低了传输的效率。

2)冲突问题。

假设同一时刻不只是一个参与者发出报文,则广播的是所有报文之和,这样将导致所有报文信息的失效。

主要代表如:DC-Nets K-AMT等。

(2)基于单代理技术的匿名通信系统它主要是通过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加入一个代理,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全部通信经过代理转发,则服务器所能观察到的将是代理而非客户机。

对服务器而言,客户机达到了发送者匿名。

它主要是通过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加入一个代理,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全部通信经过代理转发,则服务器所能观察到的将是代理而非客户机。

对服务器而言,客户机达到了发送者匿名。

主要代表如: Anon 、penet.fi(Penet)、LPWA等(3)基于Mix的匿名通信系统Mix系统由在网络中提供匿名服务的Mix节点组成。

每个报文经过多个Mix节点的处理最终到达接收者。

系统中每个Mix节点接收一定数量的报文作为输入,对这些报文进行编码变换,并随机排序后,将报文成批输出,以消除输入报文与输出报文之间的关联。

对全局观测者缺乏匿名保护。

针对合谋攻击的预防弱。

1)系统中对被动的能观测所有网络流量的全局观测者缺乏匿名保护。

2)针对合谋攻击的预防弱。

3)Mix网络中填充流量的引入浪费大量带宽。

主要代表如: Mixmaster Routing Freedom等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

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可以消除Mix路由技术中路由代理保密薄弱的缺点。

P2P网络中用户节点可以成为Mix节点,发起匿名通信和接收匿名通信的节点都处在匿名通道中。

用户动态加入网络,随机选择匿名通道节点,攻击者很难对匿名通道中的所有节点进行控制,从而加大攻击难度。

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是将信任分布,而非将其集中。

由于没有任何集中的目标,它能更好地防止审计或法律方面的攻击。

该系统的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Crowds系统。

然而,P2P系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加入控制。

其次是P2P系统的动态性很强,许多节点在网络中的时间不长,频繁地加入和离开系统。

最后,P2P系统中各个节点的性能有差异,尤其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

这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个性能差的节点会降低其所在路径的效率,即使路径上其他节点的性能很好。

基于P2P实现匿名通信的系统较多也较成熟,典型的有:AT&T的Crowds, Hordes, JAP, Tarzan, P5等。

Crowds(基于组群的匿名系统)是一个实现匿名浏览的匿名通信系统,是依靠一个群组来给用户提供匿名的。

用户一旦加入系统后,一方面,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其它节点,构成一条路由路径,来匿名发送请求;另一方面,又要帮其它节点转发信息,这条用于发送匿名消息的路径是动态构造的。

当Web Server收到浏览请求时,它无法判断它收到请求的发送者是为真实的浏览请求发起者还只是转发路径上的一个理,从而实现用户的匿名浏览,即:重路由路径越长,参与这条路径中的用户越多,恶意节点越难以识别谁是真实的发送者。

这也是匿名通信的基本思想,就是让有匿名需求的用户隐藏在尽量多的人群中,这里的人群就是指重路由路径上的用户。

然而,在Crowds中,加入系统中的每个用户,整体上重路由路径长度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权利(获得匿名发送请求)和义务(帮其它节点转发请求)都是相同的。

实际应用中,不同用户可能有不同的匿名需求,愿意付出的代价也不一样。

但匿名系统就是依赖一个匿名集来实现匿名的,只有具有了一定大小的匿名集,才能提供较好的匿名服务,如果仅一个用户加入系统,匿名系统将无法实现其匿名目的。

SAS(可分级的匿名系统)该匿名级别将作为确定其转发路径长度和帮其它用户转发请求多少的依据,匿名性要求不高的用户,其重路由路径长度将比匿名性要求高的用户的重路由路径长度短,其参与转发请求的次数也比匿名性要求高的用户少,即它付出的代价少,获得的匿名性也低;反之,如果它付出的代价多,则获得的匿名性就高。

对于延迟敏感系统来说,我们希望中间节点尽量减少处理数据包的时间。

这与延迟不敏感系统中节点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数据包是不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匿名路径越长,匿名性也就越强。

因此为了获得强有力的匿名保护,我们通常都会延长匿名路径,但是与此同时,效率(如CPU、内存和带宽等资源的利用率)也就随之下降。

不同用户有不同的匿名保护要求,有的倾向于强力的保护而不惜牺牲效率,有的倾向于一般程度的保护以求高效率。

Crowds系统的作者都说“最大的时延消耗就在于每个节点在转发过程中都要进行的加解密操作”SAS系统中提出:通信中用户要付出的代价,主要就是帮别的用户转发请求所增加的处理负载,SAS所提出的要处理的负载主要体现在节点要进行的加解密操作上:用户需分出大量内存来分析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大数的加解密运算、处理解密后的新数据包;相对而言,转发过程占据的用户内存较小。

数据包在转发的路径中,路径上所有节点(匿名度高的节点)都进行了加解密操作,这虽然较好地实现了代价和权利的权衡,却延长了整个转发过程的通信时间,降低了系统的性能。

TSAS系统同样是选择部分匿名等级较高的节点参与通信,但这些节点已不再是路径中唯一出现的节点,而是作为一种可信节点的身份出现,只有这些可信节点才需要进行数据包的加解密操作,从而在同样实现代价和权限均衡的基础上避免了路径时延过长的问题,同时也从多个方面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TSAS还在SAS的基础上加入了信任值机制,每个节点在加入系统时需选择自己需要的匿名级别,匿名级别越高对应信任值越大。

用户可向上层管理节点举报恶意消息的发送者,从而减少系统中恶意节点的信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