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电子教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 ppt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f83d6984254b35effd34ab.png)
四、地基与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特点:(1)本课程涉及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等几个 学科领域,内容广泛、综合性强。 (2)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项目一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能力目标
➢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与土的工程分类 ➢ 了解土的三相组成 ➢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三相比例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 熟悉无钻性土、钻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 掌握相对密度、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和液性 指数等基本概念 ➢ 熟悉规范对地基土的工程分类方法 ➢ 掌握砂土、钻性土的分类标准
如前所述,土由固体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体(气相)组 成。为了便于说明和计算,通常用土的三相组成图来表示它们 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上图所示。三相图的右侧表示三相组成的 体积关系,左侧表示三相组成的质量关系。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1773年 ▪ 1857年 ▪ 1885年
▪ 1925年 ▪ 1936年 ▪ 1949年
• 法国的库仑-砂土抗剪强度理论与土压力理论 英国朗肯—朗肯土压力理论
法国布新奈斯克(Boussinesq)—弹性半空间解 美国太沙基—《土力学》专著与有效应力原理 美国召开第一次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我国土力学研究进入发展阶段
绪论
➢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四、地基与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建筑物
上部结构 基础 地基
建构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构筑物影响的那 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指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石);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粒组名称 漂石(块石) 卵石(碎石)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八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fd405dcb84254b35eefd346d.png)
4、特殊性地基,如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要求采用 桩基础将荷载传到深层稳定的土层; 5、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计算正确, 如果采用浅基础施工困难或不能保证基础安全时;
6、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桩基础可减小施 工困难和避免水下施工;
7、地震区,在可液化地基中,采用桩基础可增加结构物 的抗震能力,桩基础穿越可液化土层并伸入下部密实稳定 土层,可消除或减轻地震对结构物的危害。
8.3.2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静载荷试验是评价单桩承载力最为直观和可靠的方法,它 除了考虑地基的支承能力外,也计入了桩身材料对承载力 的影响。 对于灌注桩,应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静载 荷试验。对于预制桩,由于沉桩扰动强度下降有待恢复, 因此在砂土中沉桩7天后,粘性土中沉桩15天后,饱和软粘 土中沉桩25天后才能进行静载试验。 静载荷试验时,加荷分级不应小于8级,每级加载量宜为预 估限荷载的1/8~1/10。 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为:每级加载后,第5、10、 15min时各测读一次,以后每15min测读一次,累计一小时 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 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 0.1mm时可视为稳定,稳定后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Quk Qsk Qpk u qsik li q pk Ap
二、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大直 径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8.2桩的类型
1、按承台位臵分:高桩承台基础和低桩承台基础 2 按承载性状分类: 摩擦型桩;端承型桩;
3 按成桩方法分类: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
4 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小直径桩:d ≤250mm; 中等直径桩: 250mm< d <800mm;大直径桩: d ≥800mm 5、按桩身材料分:木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钢桩 6、按施工方法分:预制桩;灌注桩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大学本科教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大学本科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d85235cbe23482fb4da4c61.png)
(二)冲积物(Q) 冲积物是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 的坡积、洪积物质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 带形成的沉积物。
1平原河谷冲积物 平原河谷除河床外,大多数都有河漫滩及阶地等地貌单元 (图1—7)。
2.山区河谷冲积层 在山区,河谷两岸陡削,大多仅有河谷阶地(图1-8)。
(三)其它沉积物 除了上述四种成囚类型的沉积物外,还有海洋沉积物 (Q”)、 湖泊沉积物(Q‘)、 冰川沉积物(Q”)及风积物(Q”‘)等,它们是分别由海洋, 湖泊、冰川及风等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2)毛细水 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 由水.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土层中。毛细 水按其与地下水面是否联系可分为毛细悬挂水(与地下水 无直接联系)和毛细上升水(与地下水相连)两种。 当土孔隙中局部存在毛细水时,毛细水的弯液面和 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引力反作用于土粒上,使土粒之间由 于这种毛细压力而挤紧(图1—14),土因而具有微弱的粘 聚力,称为毛细粘聚力。 (二)土中气 。 I 土中的气体存在于土孔隙中未被水所占据的部位。 三 、土的结构和构造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 其联结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一般分为单粒结构、 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1)强结合水 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 (2)弱结合水 弱结合水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形成一层结合水膜。 2自由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它 的性质和普通水一样,能传递静水压力,冰点为0℃,有 溶解能力。 自由水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水 和毛细水。 (1)重力水 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对土粒有浮 力作用。
3.洪积物(Q”) · 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洪急流, 具有很大的剥蚀和搬运能力。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九章-3共41页文档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九章-3共4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cac57913186bceb19e8bbb4.png)
f Gd
F——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γG——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10KN/m3 d——基础平均埋深(m)
单独基础:计算出A后,先选定b或l,再 确定另一边(一般:l/b=1.0~2.0)
条形基础:取单位长度计算
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
1. 地质勘察,掌握地质资料 (一) 2. 选择基础类型、建筑材料和平面布置方案 (二) 3. 选择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三) 4. 确定地基承载力 (四) 5.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五) 6. 地基稳定性和变形验算 (六) 7. 进行基础结构设计
绘制基础施工图
【解】1、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根据粘性土e=0.7,IL=0.78查表7.10得:ηb=0.3,ηd=1.6。
持力层承载力设计值f(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f fk d0 d 0 .5 2 2 6 1 .6 1 7 .5 1 .0 0 .5
2 4 0 k P a
上式d按室外地面算起
p m a x F A G 1 6 l e 7 0 0 3 . 8 8 4 8 . 3 1 6 2 0 . 4 . 1 1 2 6 2 k P a 1 . 2 f 2 8 8 k P a , 满 足
最后,确定该柱基础底面长l=2.4m,宽b=1.6m
例2 一方形柱基础,基础宽度b=1.8m,作用在基 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标准值F=680kN,地下水位在 基础底面处,试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扩散 角取23度)
3、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和回填土重: G c g d g A 2 0 1 .1 5 3 .8 4 8 8 .3 k N
偏心距 e F M G 8 7 0 0 0 1 3 8 8 0 .3 .6 0 .1 1 m 6 l 0 .4 m ,即 p m i n 0 满 足 基底最大压力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2739afb7375a417876f8f1e.png)
横坐标(对数坐标)为土的粒径d(mm), 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含量百分比(%)。(课本第36页)
颗粒级配曲线的用途: (1)对粗粒土进行分类(详见课本第50页)
碎石土:(课本第50页)
根据颗粒粒径和含量来划分
砂土:(课本第50页)
根据颗粒粒径和含量来划分
自由水: (课本第37页)
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
(1)重力水: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能自由流动的自
由水。 一般指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它对土粒有
浮力作用,直接影响土的应力状态,因此,基坑(槽)开挖 要采取降(排)水措施,建筑物的地下室需要进行防渗处理 。
自由水: (课本第37页)
w mw 100 % m ms 100 %
ms
ms
单位:%
测定方法:烘干法。
天然土样称重后,置于 烘箱内烘干,再称干土 重。
(课本第40-41页)
测定方法:烘干法。天然土样称重后,置于烘箱内 烘干,再称干土重。
粗集料
细集料
含水率公式:w m水 100% (课本第41页)
m土颗粒
公式各部分计算过程:(课本没有,补充内容)
(2)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
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
中,对建筑物底层的防潮有重要影 响。土粒由于毛细水压力互相靠近 而压紧,土因而具有微弱的黏聚力 ,称为毛细压力。
亲水性 表面张力 憎水性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毛细压力能使潮湿砂土开挖一定高度,但失水干 燥后就会松散坍塌。
V Vs Vv
天然密度反映土的紧密程度,密度越大表示土的颗粒 越多,即越紧密。
【精品课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完整版 全套ppt
![【精品课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完整版 全套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79274a783e0912a2162a7b.png)
1925年,太沙基归纳发展了以往的成就,发表了《土 力学》一书,接着,于1929年又与其他作者一起发表了 《工程地质学》这些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著作的出现, 带动了各国学者对本学科各个方面的探索。从此,土力 学及地基基础就作为独立的科学而取得不断的进展。时 至今日,土建,水利、桥梁、隧道、道路、港口、海洋 等有关工程中,以岩土体的利用、改造与整治问题为研 究对象的科技领域,因其区别于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和各 专业岩土问题的共同性,已融合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新专 业—“岩土工程”。 它的工作方法就是:调查勘察、试验测定、分析计算、 方案论证,监测控制、反演分析,修改定案;
“第四纪沉积物(层)”或“土”。 五、第四纪沉积物(层)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 (一)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1、残积物 残积物是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 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 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2、坡积物 坡积物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 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 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形成大 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水平运 动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产生各种形态的褶皱 和断裂.地壳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和地 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3)变质作用:在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过程中,原岩 (原来生 成的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及挥发性物质的渗入下,发生 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由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位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 包括气温变化、雨雪、山洪、河流、湖泊、海洋、冰川、风、 生物等的作用。 1)风化作用:外力(包括大气、水、生物)对原岩发生机械破 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2)沉积岩和土的生成:原岩风化产物(碎屑物质),在雨雪 水流、山洪急流、河流、湖浪、海浪、冰川或风等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341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341张)](https://img.taocdn.com/s3/m/7e7324c14028915f804dc248.png)
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 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土的构造最 主要特征就是成层性即层理构造。土的构造的另一特征 是土的裂隙性。
1—4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上节介绍了土的 组成,特别是土颗粒 的粒组和矿物成分, 是从本质方面了解土 的性质的根据。但是 为了对土的基本物理 性质有所了解,还需 要对土的三相——土 粒(固相)、土中水(液 相)和土中气(气相)的 组成情况进行数量上 的研究。
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形成大 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水 平运动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产生各种形 态的褶皱和断裂.地壳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3)变质作用--在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过程中,原岩 (原来生成的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及挥发性物质的 渗入下,发生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由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位能所引起的地质作 用。它包括气温变化、雨雪、山洪、河流、湖泊、海洋、 冰川、风、生物等的作用。 1)风化作用--外力(包括大气、水、生物)对原岩发生机 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2)沉积岩和土的生成--原岩风化产物(碎屑物质),在 雨雪水流、山洪急流、河流、湖浪、海浪、冰川或风等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1 课程的特点: (1)地基及基础课程涉及工程地质学、土 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几个学科领域,内容广 泛、综合性强; (2)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2学习要求: (1)学习和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强度和 地基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 (2)学习和掌握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方 法; (3)熟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原位测试技 术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方法; (4)重视工程地质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 工程地质勘察的程序和方法,注意阅读和使用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能力的培养。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课件1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课件10](https://img.taocdn.com/s3/m/36ea8be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7.png)
主讲人:马时强
内容提要
1.地基变形破坏形式
2.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3.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4.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一、地基变形破坏形式
(1)整体剪形的三个阶段
(1)压密阶段 (2)剪切阶段 (3)破坏阶段
三、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 (1)载临塑荷载:地基中刚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相应的基底压力。
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汉森公式
汉森公式考虑了基础形状、埋置深度、倾斜荷载、底面倾斜及基础底面倾斜 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修正均需在承载力系数上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修正后的 汉森极限承载力公式为:
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说明
计算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还 包括:魏锡克公式、斯凯普顿公 式、梅耶霍夫公式等。此外,获 得地基承载力极限值还可采用原 位测试及经验等方法来获得。
(1)地基极限荷载:地基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 可作为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 (2)太沙基公式:利用塑性理论推导了条形基础在竖直中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极限 荷载的理论公式。属于假定滑动面秋极限荷载的方法。
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如果不会条形基础,而是置于密实或坚硬土地基中的方形基础或圆形基础,太 沙基建议按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
课后思考
1.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有何区别呢? 2.如何将地基极限承载力转化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呢?
以浅埋条形基础为例:
令zmax=0,可计算出临塑荷载:
三、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2)临界荷载:工程中允许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一般中心受压基础可取zmax=b/4, 偏心受压基础可取zmax=b/3,与此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用p1/3,p1/4表示,称为临界荷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295b90a1c7aa00b52acbb0.png)
土的结构
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 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土 的构造最主要特征就是成层性即层理构造。土的构 造的另一特征是土的裂隙性。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上节介绍了土的组 成,特别是土颗粒的 粒组和矿物成分,是 从本质方面了解土的 性质的根据。但是为 了对土的基本物理性 质有所了解,还需要 对土的三相——土粒 (固相)、土中水(液相) 和土中气(气相)的组成 情况进行数量上的研 究。
中附加应力是引起土体变形甚至破坏的主要原因。
2—2 土中自重应力
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 大的水平面,因而在任意竖直面和 水平面上均无剪 应力存在。可取作用于该水平面上任一单位面积的土 柱体自重计算(图2—2),即:
cz z
地基中除有作用于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外,在 竖直面上还作用有水平向的侧向自 重应力。由于沿 任一水平面上均匀地无限分布,所以地基土在自重作 用下只能产生竖 向变形,而不能有侧向变形和剪切 形。
I p wl wp
塑性指数的大小与土中结合水的含量有关 2、液性指数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 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Il
w wp wl wp
w wp Ip
用液性指数可表示粘性土的软硬状态,见表2-8和2-9
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一、建筑地基土的分类
1、按地质成因,土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 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淤积土、 风积土和冰积土等。
缩性。
(三)压缩模量(侧限压缩模量)
根据e p 曲线,可以求算另一个压缩性指标——压
缩模量。它的定义是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
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土的压缩模量可根据下式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大学本科教材--免费版PPT课件(341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大学本科教材--免费版PPT课件(341张)](https://img.taocdn.com/s3/m/d176b870f5335a8102d2206a.png)
利用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可以确定土粒的级配指标,如 与的比值称为不均匀系数:
Cu
d 60
d 10
2
又如曲率系数用下式表示:
d 30 Cc d10 d 60
不均匀系数 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越大表 示土粒大小的分布范围越大,其级配越良好,作为填方工 程的土料时,则比较容易获得较大的密实度.曲率系数描 写的是累积曲线的分布范围,反映曲线的整体形状。 颗粒级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的某些性质。
“第四纪沉积物(层)”或“土”。 四 第四纪沉积物(层)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 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 因类型。 (一)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1.残积物 残积物是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 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 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2.坡积物 坡积物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 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 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是按成因划分的三大岩类, 其亚类划分列于表1-3、表1-4、表1-5。 三 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 及生物演化相对应的时代段落。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岩层形成的 顺序,所划分的地质年代。 在地质学中,根据地层对比和古生物学方法把地 质相对年代划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又分为若干纪,每纪又细分为 若干世及期。在每一个地质年代中,都划分有相应的地 层(参见表1-6) 在新生代中最新近的一个纪称为第四纪,由原岩 风化产物(碎屑物质),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剥蚀、 搬运、沉积)形成尚未胶结硬化的沉积物(层),通称
(1)强结合水 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 (2)弱结合水 弱结合水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形成一层结合水膜。 2自由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它 的性质和普通水一样,能传递静水压力,冰点为0℃,有 溶解能力。 自由水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水 和毛细水。 (1)重力水 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对土粒有浮 力作用。
土力学地基基础电子教材
![土力学地基基础电子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529d09d6c175f0e7dd13735.png)
绪论一、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1.地基——位于建筑物基础的下方,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地层。
土天然地基??地基地基的组成??岩石人工地基??土——地球表面的大块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称为土。
1.由固.气.液三相组成??2.孔隙性.透水性??土的主要特征3.变形性较大??4.变形需一定的时间??5.变形包括了单性变形.残余变形?2.土力学:土力学——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和渗透等特性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为土力学。
3.基础:基础——建筑物的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下,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形状是扩大的那部分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浅基础(?5m)施工方法简单?基础分类?特殊的施工方法5m)?深基础(?:4.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原则安全、经济综合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要求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地基。
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安全系数)2.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沉降而损坏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土的物理性质??1.本课程的内容压缩性??土的力学性质??剪切性??土力学的基本原理:①应力——应变关系②强度理论③地基的计算切不可把注意力放在如遇相关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只是引用,而重点是要求理解其意义及应用条件,相关课程公式的推导上。
3.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运用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验了解土力学常规参数的获取方法。
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冰固:土颗粒??2.土的组成气:气体??液:孔隙中的水?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轻重、松紧、软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1.地基——位于建筑物基础的下方,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地层。
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地基岩石土地基的组成土——地球表面的大块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称为土。
残余变形变形包括了单性变形变形需一定的时间变形性较大透水性孔隙性液三相组成气由固土的主要特征..5.4.3..2...12.土力学:土力学——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和渗透等特性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为土力学。
3.基础:基础——建筑物的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下,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形状是扩大的那部分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特殊的施工方法深基础施工方法简单浅基础基础分类)m 5()m 5(4.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原则:安全、经济综合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要求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地基。
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安全系数)2.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沉降而损坏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剪切性压缩性土的力学性质土的物理性质本课程的内容.1土力学的基本原理:①应力——应变关系②强度理论③地基的计算如遇相关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只是引用,而重点是要求理解其意义及应用条件,切不可把注意力放在相关课程公式的推导上。
3.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运用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验了解土力学常规参数的获取方法。
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2.土的组成孔隙中的水液气体气冰土颗粒固:::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轻重、松紧、软硬等。
这就是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生成(简要介绍)一、地质作用的概念(简单介绍)二、矿物与岩石的概念(简单介绍)三、地质年代的概念(简单介绍)四、第四纪沉积物(简单介绍)§1-1土的组成及其结构与构造一、土的固体颗粒(重点讲解)(一)土的颗粒级配1.土颗粒的大小直接决定土的性质2.粒径——颗粒直径大小3.粒组——为了研究方便,将粒径大小接近、矿物成分和性质相似的土粒归并为若干组别即称为粒组。
粒组的划分:2006020.0750.005mm漂石卵石砾石砂粒粉粒粘粒4.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的测定方法:——筛析法、比重计法试验成果分析:①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半对数坐标)分析级配良好不均匀粒径大小接近曲线陡级配良好不均匀粒径大小悬殊曲线平缓②不均匀系数(C u )1060u d /d C 级配不良级配良好5C 0C uu 式中:d 6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 60。
d 1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 10。
③曲率系数(C c )6010230cd d d C 式中:d 3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30%时的粒径用d 30表示。
C c ——曲率系数,它描写的是累积曲线的分布范围,反映曲线的整体形状。
C c =1~3时级配良好(二)土粒的矿物成分(简要介绍)漂石、卵石、砾石等粗大土粒的矿物成分以原生矿物为主。
(与每岩相同)砂粒的矿物成分大多为母岩中的单矿物颗粒。
如石英等。
粉粒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
粘土矿物由两种原子层构成,主要类型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粘土矿物的特点:细小、亲水性强,吸水膨胀,脱水收缩。
二、土中的水和气(一)土中水毛细水重力水自由水弱结合水强结合水结合水1. 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几万大气压吸收力达几千极性分子水负电土粒~(1)强结合水——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
特征:没有溶解盐类的能力,不传递静水压力,只有吸热变成蒸汽时才能移动。
物理指标:容度1.2~2.4g/cm3固体状态冰点-78℃砂土吸度占土粒质量1%、粘土17%。
特点:极大的粘滞度,弹性和抗剪强度。
(2)弱结合水——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形成一层结合水膜。
介绍如何对粘性土的塑性产生影响。
特征: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较厚的弱结合水能向邻近的较薄的水膜转移。
2.自由水——指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
特点:能传递静水压力,冰点为0℃,有溶解能力。
(1)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土层中的地下水。
特点:①有流动时,产生动水压力,带走土颗粒;②能溶解土中的盐类;③浮力作用。
作用:使土中的孔隙增大,压缩性提高,抗剪强度降低。
(2)毛细水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孔隙中的自由水,一般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
机理:当土孔隙中局部存在毛细水时,毛细水的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引力反作用于土粒上,使土粒之间由于这种毛细压力而挤紧,土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称为毛细粘聚力。
存在范围:直径0.002~0.5mm的孔隙中,结合工程事例讲解防潮层的作用。
3.冰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水结成冰,土即为冻土。
冻胀性的危害:当T ↑,土体下陷,即融陷现象,使承载力下降,道路翻浆。
(二)土中气(简要介绍)土中的气体不易压密降低透水性与大气隔绝压缩性高与大气相通,::成份:).S H (2甲烷微生物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空气中的成份三、土中的结构和构造(一)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指土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的综合特征。
分类:土的结构粘粒絮状结构粉粒蜂窝结构砾石层砂层单粒结构,结合基坑的开挖,讲解工程事例中如何开挖不破坏土的结构性,以及基坑开挖要求.(二)土的构造土的构造——指同一土层中成分和大小都相近的颗粒或颗粒集合体相互关系的特征。
§1-2土的物理性质指标V.m V M V )water (MV )air (M V )solid (vwwaa s s液气固土的三相组成一、指标的定义(一)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d s定义:土粒质量与同体积4℃的纯水的质量之比公式:1w s 1m ss s1V m d 测定方法:比重瓶法(二)土的含水量ω定义: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含水量公式:%100m m sw 意义:表示湿度的物理指标,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测定方法:烘干法。
(三)土的密度ρ定义:土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Vm 单位:g/cm3t/m3测定方法:环刀法(四)土的干密度ρd ,饱和密度ρsat和有效密度ρ′1.干密度定义: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干燥状态)公式:Vm sd2.饱和密度定义: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公式:VV m wv ssat3.有效密度(浮密度)定义:在地下水位以下,单体土体积中土粒的质量扣除用体积水的质量后,即为单位土体积中土粒的有效质量。
公式:VV m ws s (五)重度γ,干重度γd饱和重度γsat ,有效重度γ′定义:重度——单位体积的重力公式:γ=G/V 单位:kN/m 3换算公式:γ=ρ·ggg gsatsat dd(六)土的孔隙比e ,和孔隙率n1.土的孔隙比定义: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公式:sv v /V e(用小数表示)意义:用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程度中等高压缩性土低压缩性土0.1e6.0e 2.土的孔隙率定义:土中孔隙所占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公式%100VV nv e 与n 的关系:e1e n(七)土的饱和度S r定义: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公式:%100V V S vw r意义:是评价土的潮湿程度的指标%80S%80S %50%50S 饱和很湿稍湿二、指标的换算(选取几个典型的公式推导,建立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的概念)§1-3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一、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minmaxmax e e e e D式中:e max ——土处于最疏松状态时的孔隙比e min ——土被振击后最密实状态下的孔隙比e ——天然孔隙比意义:评价土的密实程度D 33.033.0D 67.067.0D 1松散的中密的密实的二、粘性土的稠度及界限含水量界限含水量——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
包括:缩限、塑限、液限。
测定方法:塑限:联合测定仪搓条法液限:锥式液限仪(碟式少用)三、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一)塑性指数I P用百分数表示,但省去%意义:I P 值的大小与粘粘含量有关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流动状态缩限W s塑限W p液限W Lω大ω小17I 1017I PP 粉质粘土粘土(二)液性指数I wPLp Pp WW W W W I W WI 意义:表示粘性土软硬程度的物理指标1I 1I 75.075.0I 25.025.0I 00I LL L LL 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四、粘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一)灵敏度(S t ))()(q q S uu t重塑原状意义:4S 4S 22S 1tt t 高灵敏中灵敏低灵敏(二)触变性触变性——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随时间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称为触变性。
§1-3 土的渗透性一、土的渗透性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难易程度的性质。
意义:渗透性好坏影响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
二、渗透定律(达西定律Darcy )υ=ki式中:υ——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cm/s k ——土的渗透系数cm/si ——水力梯度L H H i21三、渗透系数的测定现场抽水试验野外变水头常水头室内测定方法:§1-4土(岩)的工程分类特殊性粘土砂质粘土一般粘性土粘性土粉土砂基土碎石土软质岩石硬质岩石岩石地基一般分类:一、岩石的工程分类(一)按坚硬程度分类MPa30MPa 30软质岩石硬质岩石(二)按成因分类粘土岩如片麻岩变质岩如石灰岩沉积岩玄武岩如花岗岩岩浆岩(三)按风化程度分类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四)按软化系数分类75.0K75.0KK RR不软化岩石软化岩石干燥饱和二、碎石类土定义:粒径>2mm的颗粘含量超过全重的50%。
%50mm2)(%50mm 20)(%50mm 200)(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碎石类土三、砂类土定义:粒径>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 粒径>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的50%分类:%50mm075.0%85mm 075.0%50mm25.0%50mm 5.0%50~25mm 2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四、粉土定义:粒径>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塑性指数I P ≤的土分类:%10mm005.0%10mm 005.0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五、粘性土定义:指塑性指数I P >10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