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权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血缘纽带是权力分配的依据2、明人徐有贞指出:“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造成宋代“人才之盛”的主要因素是A.重文轻武的国策B.商品经济的繁荣C.教育事业的发展D.科举制度的完善3、唐朝学者陆龟蒙曾说:江东用的曲辕犁最为科学,事实上汉代二牛抬杠式的耕作方式普遍使用于唐宋明清,直到近现代。
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曲辕犁推广受地域限制B.小农经济阻碍技术革新C.牛耕是农业文明的标志D.传统农业动力未能突破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5、《左传.隐公三年》记载:“……故周郑交质,王子孤质于郑,郑公子忽质于周”,材料中这种周朝与郑国互换人质现象突出表明A.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特有交往的方式B.国与国交往的外交诚意C.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缺乏互信D.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6、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校对人: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道小题1.5分,共46题,总计69分)1.春秋战国时期,秦律规定秦国女子所生之子为“夏子”,田氏代齐后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夏朝始祖大禹的后人,魏国将中原一带的地域定义为“夏”,自称“夏王”。
这表明这些诸侯国力图() A.推动祖国境内各族的融合 B.以华夏文明的继承者自居C.表达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 D.追溯各自国家早期的历史2.公元前706年,随国大夫季梁与随君论述治国之道:“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夫民,神之主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这表明春秋时期()A.奴隶制几经风波后重新稳定 B.开始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C.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之中 D.天命神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3.钱穆认为中央集权制度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称赞它是“中国历史上无上成绩”。
以下关于中央集权制度表述正确的有()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中央集权制度被公认为开启了世界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的先河C.不能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政治和文化保障D.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也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延续4.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
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
这些做法()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消亡 B.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 D.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5.瞿兑之在《秦汉史纂》中云:“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考试化学试卷.pdf
(1)酒精杀菌消毒利用的是使蛋白质盐析的原理。
(2)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是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重要环节。
(3)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
(4)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15分)
第一题:已知:
①CH4(g) + H2O(g) CO(g) + 3H2(g) ?H1=+206.4 kJ/mol
A.原子半径:Li>Na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核外电子数相同
15、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加热分解氯化铵 B.干冰汽化 C.水通电分解 D.氯化氢溶于水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6、(7分)配置0.1000mol/L CuSO4(aq) 100mL基本过程: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洗涤并转移;⑤定容
A.Fe3+、K+、SO42-
B.Cu2+、SO42-、NO3-
C.Na+、K+、Cl-
D. MnO4-、K+、SO42-
9、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S制备H2SO4
B.用CaCO3、Na2CO3、SiO2生产玻璃
C.将海水中的MgSO4转变为金属Mg D.用NO2生产HNO3
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与所需关键仪器对应合理的是( )
A.过滤——泥三角
B.蒸发——蒸发皿
C.蒸馏——分液漏斗
D.萃取——玻璃棒
4、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层,且不会造成铝的损耗,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浓硝酸 B.稀硝酸 C.NaOH溶液 D.浓盐酸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寒假验收测试试题(无答案)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历史寒假验收测试试题(无答案)1、在我国古代史上,有些制度和思想曾结对皇帝权力产生过一些限制作用。
下列可起到这一作用的是:①丞相制度②儒家思想③土司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3、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到:“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请皇帝过目)——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 B唐尚书府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4、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5、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6、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权力C.削弱地方权力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7、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 C.两党制D.联邦制8、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人权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9、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B、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D、实行资本主义的工业10、当前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安乐死”,而宁夏女孩李燕患有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现在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西周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②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③“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是因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④汉代实行分封制度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孔子曰:“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
对孔子所说的礼认识不正确的是()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C.追求和谐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 D.体现了思想保守的一面3.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①《海国图志》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④新文化运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5.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
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A、继续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D、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6.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学期】辽宁省沈阳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未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学期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刘海燕校对人:李恒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1.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而西方人喜欢说“天上”,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
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A.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B.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C.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 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2.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
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3.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夏、商二代开始形成和发展,西周渐趋完备,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国家结构形式。
该学者强调了分封制的哪一特点A.集权性 B.分权性C.松散性 D.落后性4.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集团建立隋期、唐朝而成名,最早源自西魏宇文泰设置八柱国(官名),分掌军权。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评论说:“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 关陇集闭依靠海商积累强大力量B. 关陇集闭实力削弱依靠联姻统治C. 隋唐兴盛曾得益于这一历史变局D. 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势力已经衰落5.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加强往往推动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如多次出现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
下列行政区的出现属于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B.汉代州C.宋代府D.元代行省6.明初规定“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清初命令“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假期验收考试高一历史(文科)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2.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4.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A.区分等级贵贱B.标记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C.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D.美化程度的不同5.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它并不是为了维系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B. 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C. 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D. 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6.20世纪初期体现帝国主义图谋灭亡中国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二十一条”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7.有人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
下列新中国的外交举措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美“乒乓外交”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8.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
5分共计54分)1.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2.《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
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
”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4.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
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
这说明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5.观察下表,造成“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摘编自陈恒《希腊化研究》A.罗马帝国的建立B.“世界帝国”的出现C.海洋文明的影响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6。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7.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
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8.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1. 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战中大败于秦,国君被擒,黄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让。
面对不利局势,晋国贵族鼓励“国人”和“野人”到农村地区开垦荒地,向新垦土地征收税赋,并从开荒者中征召士兵。
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秦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B.土地国有制开始兴起C.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D.户籍制度已普遍推行2. 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
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A.导致了阶层固化B.根植于历史传统C.维护了君主专制D.功能上相互补充3. 公元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东瓯、南越和闽越,设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谪迁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
这些举措()A.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进B.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C.旨在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4. 《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
廆乃立郡以统流人。
”该史料可用作研究()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5. 下图为北魏孝文帝第五子元怀(488—517年)的墓志铭。
这是一种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新书体、史称“魏碑体”,呈现出古朴、自然、刚劲、雄壮等风格。
据此可知,“魏碑体”()A.代表北朝书法的最高成就B.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C.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象D.主要在上层社会范围内流行6. 关于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不同史书有不同的记载。
《旧唐书》载: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
……太宗率长孙无忌……等将领于玄武门诛之。
《新唐书》载: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
辽宁省沈阳市-学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试题
沈阳二中2023——度下学期4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二(14届)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一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D.君主专制2、“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诗中表达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4、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
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徙)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彻底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5、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上下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平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
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不同阶层出身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
假设用这两个概念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那么变大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也变大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也变小D.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那么变小6、《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寒假验收试题新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寒假验收历史试题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二.选择题24、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25、万历时苏州府人陆粲的《庚巳编》记载,其里人郑灏,家有“织帛工及换丝佣各数十人”。
浙江嘉兴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苏州民“潘氏起机房手,至名守谦者,始大富至百万,生子、璧两人”。
对这种生产方式理解正确的是A.郑灏和潘氏是不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富裕机户B.一定规模劳动力市场的出现有利于其发展C.其地区性和不平衡性远不如欧洲国家突出D.其出现是当时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结果26、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27.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余人,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②冶铁业发展导致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8、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29、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自亨利七世以来……不仅村落的位置,而且村落本身,不仅农业人口的住所,而且农业人口本身,不仅原来的经济中心,而且这种经济本身,凡是同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相矛盾或不相适应的,都被毫不怜惜地一扫而光。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者是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
《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义”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
这表明西周时期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了“礼崩乐坏”的迹象2.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
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
”这一转变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D.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3.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
这说明战国时期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4.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
据此推知汉武帝A.在封侯问题上反复无常B.以政治统一促思想统一C.从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D.以此加强专制中央集权5.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攉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
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A.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C.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D.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6.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7.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2-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附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2、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等等。
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A.经济大发展B.政治大动荡C.文化大繁荣D.社会大变革3、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
……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4、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
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
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
这表明A.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C.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5、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A.汉朝和宋明时期B.汉朝和隋唐C.隋唐和宋明时期D.隋唐和晚清6、《清史稿》载:“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僭号于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夫之以疾辞……自题墓碣曰‘明遗臣王某之墓’”。
《清史稿》对王夫之的这一记载A.肯定了王夫之在思想领域的成就B.赞扬了王夫之拒为吴三桂所用C.实际上是强调儒家的传统气节D.警示世人接受清王朝的统治7、“番薯是在‘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建立的大帆船贸易’后才走向世界”。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六月份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六月份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mission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大拉斯康密兴词意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外币佣金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7、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1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①为英国侵略进行辩护②不赞成使用武力③肯定了中国抗争的正义性④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战争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19、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从下列有关清华百年发展的材料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①它仅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命运②它的成立受西方影响③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④为适应“一五”计划进行了科学调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25、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2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27、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考试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假期验收水平考试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行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人重视姓氏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思想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2、明朝初年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殿阁大学士,其结果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扩大了统治基础C.加强了君主权力D.避免了宦官专权3、“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pin)掷黄金。
”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在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此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氏问那人为何放逐他,那人回答:“不为什么,我不认识这个人,但是人人称他公正,我听烦了。
”这反映了A.充分体现公民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C.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D.并不能真正保证雅典的民主7、法国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国王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于国家和法律。
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 D.总统共和制8、2014年2月27日,朝鲜试射短程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朝鲜半岛。
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
导致半岛分类的根源是A.日本侵略 B.半岛内患 C.美苏冷战 D.俄国干涉9、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0、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辽宁省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卷
阜蒙县第二高中2019—2019学年度寒假验收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何泓倩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1、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人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2、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
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A。
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ﻩ B、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C。
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3。
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
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D、我国差不多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4、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倾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了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
”新联邦主义旨在A。
实现地方自治,维护民主 B。
树立政府威信,增强影响C。
减少政时干预,扭转困境 D、环节社会危机,打击左派5。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粱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都大力鼓吹王阳明的心学,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他们反复引述、极力椎崇的王阳明的思想观点估计是A、“人皆能够为尧舜” 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知善知恶是良知”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6、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考试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假期验收水平考试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行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人重视姓氏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思想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2、明朝初年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殿阁大学士,其结果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扩大了统治基础C.加强了君主权力D.避免了宦官专权3、“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pin)掷黄金。
”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在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此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氏问那人为何放逐他,那人回答:“不为什么,我不认识这个人,但是人人称他公正,我听烦了。
”这反映了A.充分体现公民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C.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D.并不能真正保证雅典的民主7、法国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国王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于国家和法律。
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 D.总统共和制8、2014年2月27日,朝鲜试射短程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朝鲜半岛。
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
导致半岛分类的根源是A.日本侵略 B.半岛内患C.美苏冷战 D.俄国干涉9、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0、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8-19高二下年中考试-历史
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8-19高二下年中考试-历史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2.“是一位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立开辟了许多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妨碍及于全国。
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该人物是〔〕A、洪秀全B、康有为C、张謇D、孙中山3.2017年11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载文摘要如下:“我再一次向广大居民讲一下,我的手机号是……,我家的电话是……。
有事,找……代表!”这是中国某城市小区选举的一个场面,那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4.有人说:“假如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要紧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5、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
从以上案例能够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
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A、说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妨碍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全然缘故6.察举制是汉代的选举制度,不管是特举贤良方正,依旧岁举孝廉、茂才,均须通过中央复试。
这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差不多特点是〔〕A.以孝廉作为唯一依据B.中央政府直截了当选拔C.以考试作为要紧途径D.荐举与考试相结合7.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现在成为我们的沉垂负担。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假期作业试题岳麓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假期作业验收高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80分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3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的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5 历史记载:明、清朝的商人如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其子孙户籍得以附于行商之省份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事件①是政府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暂时让步②对传统的政治理念、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冲击③表明当时社会的进步④说明政府终于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满载着皮毛、花旗参、胡椒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5个月的航行到达了中国,随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
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A.泉州B.广州C.南京D.上海7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假期验收水平考试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行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人重视姓氏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思想 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2、明朝初年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殿阁大学士,其结果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扩大了统治基础C.加强了君主权力D.避免了宦官专权3、“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pin)掷黄金。
”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在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此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氏问那人为何放逐他,那人回答:“不为什么,我不认识这个人,但是人人称他公正,我听烦了。
”这反映了A.充分体现公民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C.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D.并不能真正保证雅典的民主7、法国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国王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于国家和法律。
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D.总统共和制8、2014年2月27日,朝鲜试射短程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朝鲜半岛。
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
导致半岛分类的根源是A.日本侵略B.半岛内患C.美苏冷战D.俄国干涉9、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0、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11、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B.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D.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12、右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D.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13、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促进就业,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减少耕地面积C.调整工业生产D.推行“以工代赈”14、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下列组织中国没有加入的是15、下列绘画作品中,能够反映宋代市民生活的是A.《女史箴图》B.《送子天王图》C.《清明上河图》D.《富春山居图》16、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的两大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思想的相似之处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B.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17、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这句话体现了A.因信称义B.先定论C.君权神授D.社会契约18、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 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时C. 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D.1960年三年困难全面调整时19、2015年3月,全国人民瞩目的“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全程报道。
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A.传播资讯功能B.娱乐功能C.远程教育功能D.艺术鉴赏功能20、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核宇宙之谜的开启者“。
这位世纪人物是A.哥白尼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题15分,22题12分,23题13分)21.(15分)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材料二近110 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分)(2)概括材料二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并比较中华民国与以前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不同。
(6分)(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古今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22.(12分)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今天的全球化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日益加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绝大多数国家都推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数量大增。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
——白海军《2049年,相信中国》(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
(3分)(2)在材料一中的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的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
(5分)(3)在材料一中的全球化第四个阶段,请回答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孙中山手书图1 图2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4分)(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5分)(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分)2015-2016学年度沈阳铁路实验中学假期验收水平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5DCCAD 6-10DBCAB 11-15BCDBC 16-20DABAD21(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史实: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4分,每点1分)(2)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
(2分)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任两点2分)不同: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规定主权在民(或民主、人民主权);采用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制度。
(任一点2分)(3)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分,(4)启示: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设有赖于人民的积极努力争取、参与和监督;民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制度的建设应立足于国情;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等等……(2分)(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2答案:(1)历史依据: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
(3分)(2)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中国的应对: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太平天国运动(3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23. (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1分)思想:三民主义。
(1分)作用: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分)(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2分)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1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2分)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分)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