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

合集下载

船政知识题100道

船政知识题100道

船政知识题100道1、清同治五年(1866),时任闽浙总督奏请朝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

A、左宗棠B、林则徐C、沈葆桢D、李鸿章答案:A2、是船政首任大臣。

A、林则徐B、左宗棠C、沈葆桢D、李鸿章答案:C3、船政学堂中的是负责教授造船工艺的。

A、左学堂B、右学堂C、前学堂D、后学堂答案:C4、船政学堂中的是负责教授航海教程、管轮操作的。

A、左学堂B、右学堂C、前学堂D、后学堂答案:D5、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是号。

A、扬武B、威远C、万年清D、平远答案:C6、船政造船经历的三个时期分别是:“木船时期”、“”、“钢船时期”。

A、铁船时期B、钢木合构时期C、木铁合构时期D、蒸汽时期答案:B7、船政造船中的第三个阶段“钢船时期”是从1887到年。

A、1897B、1905C、1907D、1915答案:C8、船政“钢船时期”的代表作“龙威”号被编入北洋舰队后,改名为“”号,成为北洋八大远之一。

A、威远B、平远C、定远D、镇远答案:B9、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船政是“始于左宗棠,成于______”。

A、陈兆锵B、李鸿章C、林则徐D、沈葆桢答案:D10、中国西沙群岛有一以船政舰船“伏波号”命名的伏波岛,现改名为________。

A.琛航岛B.永兴岛C.珊瑚岛D.晋卿岛答案:D11、1873年,船政的中国员工已经能自行设计造船制机,清廷为了表彰洋员“教导功成”,于1874年颁发了御赐金牌,金牌的正面为“大清御赐金牌”,背面为“_______”。

A、教导功成B、教导成功C、船政成功D、船政功成答案:C12、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是在马尾设计制造出来的,它的名字叫___________。

A、甲型一号水上教练机B、甲型二号水上教练机C、乙型一号水上教练机D、乙型二号水上教练机答案:A13、绘事院是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院,轮机车间是中国最古老的车间,这两处景观仍存在于__________,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马限山上B、罗星塔公园C、马江海战纪念馆D、马尾造船厂答案:D14、船政后学堂驾驶专业第一届毕业生________ ,12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船政后学堂,后被派往英国留学深造。

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建设是我们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构建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我们的大学才能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构建大学生和谐精神生活的同时必然会促进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在现有的社会以及校园的机制中,学生很难找到精神慰藉。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因此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大学生创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这对于研究、解决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危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一直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只有了解了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我们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困惑和心理压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才算是真正的把握了对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
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船政文化已经进入历史,船政精神也己形成为传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船政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船政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摘要:地域文化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根基和力量源泉。福建历史悠久,积淀了厚重而又独具地方魅力的特色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悠久灿烂的昙石山文化、光耀千秋的闽 西红土地文化、群星璀璨的名人文化、凸显民族精神的马尾船政文化、敢闯敢拼的闽南海洋文化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人生观教育、伦理 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
船政精神首先是卫国图强精神。面对列强侵略和领土瓜分的危险,船政先贤们奋起抗争,一方面力疾鼓倡变法维新,一方面筚路蓝缕兴办实业。他们期望通过改良政治、富国强兵的途径,实现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目标。
船政精神又是“开先”创新精神。即首开风气之先,创造新 鲜事物,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船政先贤们在自己的事业领域,独辟蹊径,开创了许许多多的先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严复从西方引进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如电光石火,振聋发聩,为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为冲击黑暗的专制制度大造舆论。因此被喻为从天上盗取火种给人间的古希腊英雄普罗米修斯。的确,船政先贤们为近代中国社会引进了全新的世界观,由此警醒国人,起而救亡图存。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船政文化是指以船政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船政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对海洋的探索精神、船舶建造技术、船员管理制度以及航海经验的传承等方面。

船政文化体现了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古代中国人民通过船政,积极推动海洋交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交流范围,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船政文化中蕴含着追求知识和探索未知的精神,通过航海勘探,开辟了新的航线,为后代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基础。

船政文化体现了对船舶建造技术的重视。

在古代中国,船政是负责船舶建造和修理的机构,船政的存在促进了船舶建造技术的发展。

船政通过不断改进船舶结构和船体材料,提高了船舶的适航性和安全性,为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船政文化还体现了严格的船员管理制度。

古代中国的船政机构对船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非常严格。

船政要求船员具备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技能,严格遵守纪律,确保航行安全。

船政的管理制度为船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激发了船员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船政文化注重航海经验的传承。

船政机构通过记录航海经验,编写航海手册等方式,将航海技术和经验传承给后代。

这些经验包括航行路线的选择、天气变化的判断、航海器具的使用等,对后代的航海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船政还通过举办航海比赛和技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航海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船政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勇往直前、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和传承发扬。

船政文化强调探索精神,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未知的挑战,勇往直前。

船政文化强调团结协作,认为团结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团结一心,协同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船政文化强调开拓创新,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变化。

最后,船政文化强调传承发扬,认为只有将经验传承给后代,才能使船政文化得以延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船政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和精神,对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船政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近代中国船政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从1866年创设船政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这段历史不仅记录了船政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进程。

这段漫长的船政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草创先贤奠基东南的初创阶段;第二阶段是辛勤耕耘蓬勃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民国后船政时代。

第一阶段是草创先贤奠基东南的初创阶段:左宗棠创设船政,选址福州马尾,沈葆桢任船政大臣,以及中法合作的五年计划期间的船政建设。

五年大计是船政初创阶段,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舰船建造、船政水师制度需要确立、船政教育需要扩大规模,这些都被写在1866年的船政章程总体规划中。

在这五年中,船政面临了内忧外患的种种考验,终于在1873年的夏天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中国船政完成在短时间内设厂、造船、教育的诸多创举,可谓成绩斐然。

但在五年计划进行如火如荼时,始终伴随着曲折和忧患。

正、副监督之争的内部矛盾持续影响船政五年发展,法国两位海军军官日意格和德克碑无法正常协作,而日军侵台又增加了船政的外在不稳定因素。

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结束后,清廷意识到中国海防将面对崛起中的日本这一新的重要威胁。

总理衙门大臣奕欣、北洋大臣李鸿章、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前江苏巡抚丁日昌等都积极参与讨论。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海防目标作了重要调整,从之前制造近代化军舰的低层次需求,升级到获取能够克制日本海军的大威力舰船装备。

在往后的四十年间,船政为了这个目标辛勤耕耘、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是辛勤耕耘蓬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中法战争前后的督办大臣、署理大臣、兼管、兼充大臣时期,在舰船建造、船政水师、船政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1875至1884年督办大臣时期:五年计划之后,按照每年两艘军舰的定额指标,造了二型四艘木胁木壳舰。

铁胁木壳舰虽然只与木胁木壳舰一字之差,但区别却很大。

铁胁木壳舰的龙骨、横梁、隔板都为金属,而要将木皮钉入铁骨,其中的铁钉连接捻缝工艺便是最大的技术难点。

然而在法员舒斐监造下,中国造出了第一级铁胁木壳军舰“威远”号,1877年5月15日成功下水。

船政学堂的校训

船政学堂的校训

船政学堂的校训
船政学堂的校训是“求是自强,求实创新”。

这八个字的含义丰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导向和精神风貌:“求是”:源自船政后学堂“求是堂艺局”之名,意指追求真理,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的方向。

“自强”:寓意船政兴办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强大和个人力量的提升,体现了当时洋务派的强国思想。

“求实”:意味着船政的教育注重实践,倡导教学内容和育人方法都要务实,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创新”:反映了船政学堂作为一所现代教育机构,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教学宗旨上也具有前瞻性,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式人才。

这个校训不仅是船政学堂的历史传统,也是该校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发展目标。

船政文化相关

船政文化相关

船政文化相关船政文化是指与船海有关的文化。

它是一种包括航海、造船、贸易、海上交通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文化形式的综合文化体系。

中国船政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主要表现为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海洋文化、以及航海路线等方面。

中国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的文明之一,而船政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中国的繁荣和文化传统都是通过船海联系外界的。

船政文化以其优秀的造船技术、航海文化以及强劲的贸易能力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明交流和中外贸易合作。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船政文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水陆交通、商贸和海防活动的发展,二是海商和江南水乡的繁荣。

元明时期,福州船政是全国最有名的造船中心,云麾山船坞设施完备,同时也拥有灵活多变的船型和壮观的规模。

在航海技术方面,中国人创造并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工具,如指南针、火药和风箱。

而中国文化中的海洋文化也有着卓越的表现,在海洋探索、经济、信仰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无数的贡献。

近代以来,船政文化被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的文化系统,它以航运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科技、艺术和旅游为支撑。

现代的船政文化既有传承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任务,又有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责任。

例如,上海南锥船坞是一家融合传统造船和现代科技的造船企业,它成功地将传统木船制造技术与现代造船技术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因而在国内外造船业中享有相当的声誉。

船政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系,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也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它不仅是传承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手段。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
船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指以航海、船舶、海洋为主题的文化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

船政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船政文化具有强烈的海洋意识。

海洋是船政文化的重要元素,而海洋意识则是船政文化的核心。

在古代中国,海洋给人们带来了繁荣和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和挑战。

因此,船政文化强调对海洋的尊重、保护和开发。

第二,船政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在船政文化中,礼仪文化表现为对船舶和船员的尊重和关爱。

船政文化中的“海上礼仪”是一种独特的礼仪体系,它规定了船舶航行、抵达、停泊、离开等时刻应遵守的规矩。

这种礼仪文化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中国人对海洋的尊重和敬畏。

第三,船政文化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航海中,船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合作配合,才能完成任务。

因此,船政文化中的团结合作精神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船政文化注重传承和创新。

古代中国的船政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不断创新,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也需要这种精神,即在继承古代文化中的精髓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之,船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海洋的敬畏和对船舶、船员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表现
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传承创新精神。

这种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船政历史故事

船政历史故事

船政历史故事
船政指的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船厂,即福州船政局,亦称总理船政。

它是在1866年时由左宗棠设立,目的是为了防海之害而收其利。

首任总理船政大臣为沈葆桢,筹办船政也成为沈葆桢毕生最大的业绩。

船政不仅制造船舰,还成立了船政学堂,培养出了邓世昌、刘步蟾、严复、詹天佑、陈季同等一大批军事、科技、思想、外交人才。

船政学堂培养出的这些人才,都是从船政学堂毕业的最早的一批学生。

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体制下,船政所点亮的星光,终究未能挽狂澜于既倒,许多船政将士壮志未酬身先死。

1884年,船政水师与入侵的法国舰队在马江江面对峙,这是中国建立近代海军后的第一场海战。

总的来说,船政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历史。

它见证了中国人在近代社会的艰难时世中图强自立的历程,也展现了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

船政概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有识之士莫不为之痛心疾首,积极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师夷长技以制夷”终于付诸实践。

清政府仿效“西法”,引进先进科技技术,兴办洋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首创、沈葆桢接办的船政,可为洋务运动的最大产物,形成近代中国最早的造船工业,近代海军之摇篮。

但是,船政所涉及的范畴并不局限于中国近代工业,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教、文化等方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十分深远,甚至影响到现代。

科教夙兴:左宗棠在设局办厂的同时,开艺局学习造船与驾驶,以为“造就人才之地”。

沈葆桢进而指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阐明了学校教育在近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船政大胆挑战“私塾、官学、国学”等旧学教育,革新了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和重义理、轻技艺的教育模式,突破了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传统观念,吸取外来精华,传授科学技术,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模式为天津、黄埔、威海卫、昆明湖等地所相继效仿。

“闽堂是开山之祖”。

船政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海军人士,无可非议地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二彪炳史册。

海军根基:清朝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海权中断。

19世纪中叶,当古老的天朝帝国还在重温“东海”旧梦之时,西方列强凭借着坚船利炮正是从海上轰开了国门。

西方的海上挑战,是使中国传统的重陆轻海的国防观念受到冲击,仁人志士开始搜索并萌发了近代海防思想。

船政是近代海防思想的重要实践,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军发端于船政——近代海军人才最早是从马尾走出来的,清末明初的海军将领、造舰专家以及海军中坚力量主要源自船政学堂;近代海防工业基地始建于船政,其为南、北洋水师、广东和福建水师建造近代舰船40艘;近代海军首支舰队成形于船政,福建轮船水师曾经代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兴起……。

船政文化相关

船政文化相关

船政文化相关船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的重要体现。

船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的兴盛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船政是指管理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的机构,它的职责包括船只的建造、修缮、管理、调配、护航等。

船政机构的建立,为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船政机构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文化的重要载体。

船政文化的核心是“船”,它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的重要工具。

中国古代的船只种类繁多,有“海船”、“江船”、“河船”等不同类型。

其中,海船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的主力船只,它的建造和使用技术非常先进,具有很高的航行能力和防御能力。

海船的建造和使用,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组织。

因此,船政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海船的建造和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船只,船政文化还包括了许多与海上贸易和海军事业相关的文化元素。

例如,海上贸易中的货物、商人、商会等;海军事业中的军舰、水师、将领等。

这些文化元素,都是船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海上文化的丰富内涵。

船政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海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勇敢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也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

船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船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海上文化和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勇敢探索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船政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福州船政文化遗址参观心得体会

福州船政文化遗址参观心得体会

福州船政文化遗址参观心得体会
我去参观福州船政文化遗址感到非常震撼和有趣。

这个遗址保留了中国近代船政制度
的重要历史痕迹,让我对福州的船政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参观福州船政文化遗址让我了解到了船政制度的全貌。

通过展览和解说员的介绍,我了解到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造船机构之一,起源于明代,发展至清代。

它在中国航海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航海人才,为中国的海洋
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参观中我还了解到了福州船政的建筑风格和工艺。

福州船政的建筑群保存完整,其中最著名的是仿京式建筑风格的“大院”。

这些建筑精美细致,展现了中国传统建
筑的独特魅力。

而且,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展示福州造船工艺的展品,例如模
型船和造船工具等。

这些展品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福州造船的工艺和技术水平。

最后,参观福州船政文化遗址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

在福州船政的遗址上,
我感受到了这个地方曾经充满了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船政人的活力。

他们不仅仅是
造船师傅,更是中国近代航海事业的奠基人。

福州船政文化遗址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
国近代船政制度的伟大和福州航海文化的丰富。

总的来说,参观福州船政文化遗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有益的经历。

通过参观,我对
福州船政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船政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参观对于我了解中国的海洋文化和历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船政文化介绍

船政文化介绍

船政文化介绍船政文化介绍如下:一、船政历史船政文化源于中国晚清时期的福建船政,是当时中国政府为了自强图存而设立的一个大型现代化造船和海军学校。

自1866年建立以来,福建船政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二、船政文化内涵船政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强不息:船政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自强不息,这是晚清政府为了救亡图存而提出的一种精神,强调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2. 开放包容:船政文化还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不仅在国内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理念,还向西方学习,与国际接轨。

3. 实践创新:船政文化强调实践和创新,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三、船政教育船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船政教育。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化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

福建船政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先河,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海军将领和航海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船政科技船政文化还体现在船政科技方面。

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科技的重要代表。

福建船政在造船技术和海军装备方面不断创新,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船政名人船政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是船政名人。

福建船政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海军将领和航海家,如萨镇冰、邓世昌等。

这些人物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六、船政建筑船政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船政建筑。

福建船政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这些建筑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也是船政文化的重要遗产。

七、船政影响船政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首先,船政文化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福建船政的创办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其次,船政文化对中国的教育、科技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船政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思路探析

船政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思路探析

一、船政文化的定义船政文化,是指源自我国南宋时期的福建泉州船政,以其独特的组织管理制度和优秀的航海技术而闻名于世。

船政文化凝聚着泉州人民对海洋的热爱与对航海事业的执着追求,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船政文化的价值船政文化在我国海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船政文化是我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海洋的认知和探索精神。

船政文化是我国航海技术的宝库,泉州船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航海管理制度和船舶技术方案,对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船政文化是我国海洋强国梦的重要支撑,它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船政文化传承的现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船政文化在当代已经面临着传承与弘扬的重大挑战。

船政文化的传承缺乏系统化和持续性,许多传统技艺和管理制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另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船政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四、船政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思路为了有效传承和弘扬船政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重塑船政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影响力。

具体而言,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船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船政文化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确保船政文化传统技艺和管理制度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船政文化。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评台,开展船政文化的线上宣传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船政文化,增强社会对船政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3. 加强船政文化教育与研究。

加强对船政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让青少年了解和认同船政文化的价值,培养一批船政文化传承者和研究者,推动船政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传播。

4. 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船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船政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通过举办展览、演讲、演出等形式,传播和推广船政文化,扩大船政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1. 引言1.1 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建背景福建船政学堂创建于1855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清政府为培养海军人才而创办的一所专门学校。

当时,清政府意识到海军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建立一所专门的学校来培养海军将领和技术人才。

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建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清政府意识到西方列强的海军实力对中国的威胁,因此急需提升自己的海军力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发达的航海传统,特别是福建省地处海滨,航海文化发达,因此选择在福建设立船政学堂也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地区的优势;清政府在面对外国侵略时,意识到要想保卫国家,必须提升自己的海军实力,因此才有了创办船政学堂的想法。

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建背景是清政府为了提升海军实力,防范外敌侵略,保卫国家利益而创办的。

该学堂的建立不仅为中国近代航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福建船政学堂的发展历程福建船政学堂建立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培养船员和军官的学校。

学堂最初设立在福州,后来迁至厦门。

在创办初期,学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海军军官和水手,以应对外国侵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船政学堂逐渐发展壮大。

1877年,学堂改为福建水师学堂,并开始向船舶建造、造船工艺等方面拓展。

1884年,学堂更名为福建水师书院,此时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的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海军将领和技术人才。

1895年,中国甲午战争失败后,福建水师书院被废止。

学堂的影响仍然深远。

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中流砥柱,为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堂也为中国近代制造业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2.2 福建船政学堂的教育特色福建船政学堂注重实践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还会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如航海实习、船舶操纵等,从而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船政学堂观后感

船政学堂观后感

船政学堂观后感一直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船政学堂。

这一趟参观下来,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走进船政学堂的那一瞬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古老的建筑、陈旧的摆设,每一处都散发着岁月的气息,好像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看到了那些当年学子们用过的书桌,想象着他们坐在那里埋头苦读的模样。

那一张张书桌,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却承载了无数的梦想和希望。

书桌上的刻痕,或许是某个学生在苦思冥想时不经意留下的,又或许是他们在压力之下的一种宣泄。

我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刻痕,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心情。

学堂里的黑板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上面的粉笔字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可以想象得出当年老师在上面激情澎湃地讲解知识的场景。

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学生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老师的一举一动,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仿佛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脑子里。

还有那一间间宿舍,简单而整洁。

几张木板床,一床薄被,就是学生们休息的地方。

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他们却怀揣着报国的雄心壮志,日夜努力着。

我不禁想到了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如此优越,却常常在学习上偷懒,真是惭愧啊。

在展览厅里,我看到了许多船政学堂毕业生的事迹介绍。

其中有一位叫严复的前辈,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倡导变法图强,为国家的命运奔走呼号。

看着他的事迹,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为了国家的未来绞尽脑汁。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幅巨大的船舰设计图。

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让我眼花缭乱。

可就是这些看似复杂的图案,却是当时的人们智慧的结晶。

他们在没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凭借着一腔热血和不懈的努力,设计出了一艘艘先进的船舰,为国家的海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船政学堂的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

他们会亲自到船厂参与造船,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点一点积累经验。

我能想象到他们在船厂中忙碌的身影,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却始终坚定。

船政文化研究 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

船政文化研究 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

船政文化研究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知识问答】船政文化研究: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1. 引言船政文化作为一个古老而又丰富的文化形式,凝结着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精髓。

船政奏议是船政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船政制度运行的方方面面。

本文旨在通过点校辑一份船政奏议汇编,全面地了解船政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的重要性船政奏议汇编是研究和了解船政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点校辑汇编,我们能够深入探索船政制度的演变、作用以及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

具体而言,点校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我们对船政文化的理解。

2.1 船政制度演变的历史追溯通过点校辑船政奏议汇编,我们可以系统地梳理和追溯船政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演变过程。

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船政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还能够探讨其影响力和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2.2 船政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船政文化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化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点校辑船政奏议汇编,我们可以发现船政制度与儒家思想、军事、艺术等方面的联系。

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脉络。

2.3 船政制度的功过利弊通过点校辑船政奏议汇编,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船政制度的功过利弊。

船政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维护海洋交通秩序和发展国防实力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和弊端。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船政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3. 船政奏议汇编的点校辑方法和步骤点校辑船政奏议汇编需要采用系统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准确和完整。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点校辑流程:3.1 选取船政奏议资料我们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已有资料的可得性,选取适合的船政奏议资料。

这些资料应当来源广泛、内容丰富,能够代表船政文化的不同层面和发展阶段。

3.2 精读和理解船政奏议在点校辑之前,我们需要对选取的船政奏议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

这包括从政治、法律、经济等多个角度细致地分析奏议的内容和意义。

我们也需要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奏议所反映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

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关键词:船政精神、大学生思想、优良传统
一、船政精神
所谓船政文化,就其物质内容而言,包括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的建设。它建立起当时东方最大也最先进的巨型企业,兴办了以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新式学堂。福建船政的业绩积微成巨、触类旁通,从造船、练兵而及于铸币、开矿、治水、制造枪炮及其他用品。同时,从这中国最初的现代化学堂中,培养出大批的各类优秀人才,如海军骨干、造船精英、外交名家、翻译天才以及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志士。他们的活动与所产生酌业绩,引导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船政精神首先是卫国图强精神。面对列强侵略和领土瓜分的危险,船政先贤们奋起抗争,一方面力疾鼓倡变法维新,一方面筚路蓝缕兴办实业。他们期望通过改良政治、富国强兵的途径,实现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目标。
船政精神又是“开先”创新精神。即首开风气之先,创造新 鲜事物,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船政先贤们在自己的事业领域,独辟蹊径,开创了许许多多的先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严复从西方引进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如电光石火,振聋发聩,为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为冲击黑暗的专制制度大造舆论。因此被喻为从天上盗取火种给人间的古希腊英雄普罗米修斯。的确,船政先贤们为近代中国社会引进了全新的世界观,由此警醒国人,起而救亡图存。
二、船政文化
福建船政历时数十年,成绩卓著,形成具有超越时空意义且具永久价值的船政文化和船政精神。它比洋务运动有着更加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福建船政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企业的发轫、先进生产力的崛起。它造就出新一代“开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催生出迈向新世纪的维新思想、改良实践乃至革命运动。船政文化吹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进军的号角,树起中国近代先进文化的大纛。无论就其内容的广泛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言,在当时都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它的许多精神和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浅谈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浅谈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三一文库()〔浅谈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福建船政不仅仅是福州的历史名片,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船政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船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游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与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的全面深刻理解,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概》实践课老师于2013年11月9日带领我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谈及福州,就不得不提福州十大名片之一的福建船政。

福建船政创办于1866年,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由左宗棠、沈葆桢等清廷重臣于福建福州马尾创办的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福建船政。

福建船政不仅仅是福州的历史名片,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的促进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大胆引进外籍人才及重视留学教育。

船政教育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的封建教育实行改革,开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不仅推动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促成了近代高等教育的飞跃。

此次马尾之行说来不易,前一周因为校车安排问题推迟到这一周。

9日下午13时30分,头顶着炎炎烈日,同学们的热情也跟这火辣的太阳一般高涨。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所在地。

路途中,我注意到了马尾沿江的绿化带绿意不减,到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雕塑、建筑、健身器材、广场、座椅一应俱全。

现如今国家和人民都富裕起来了,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全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带来的福音。

刚下校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雄壮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它是依山而建的五层建筑,正面造型是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滂沱,颇具现代建筑风格,也衬托出了它船政文化的主题。

以弘扬船政精神打造船政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

以弘扬船政精神打造船政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

以弘扬船政精神打造船政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一、引言船政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承载着国家的荣辱与兴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船政学是中国古代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其精神内涵包含着坚韧、忠诚、勇敢、担当等传统美德。

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船政学的历史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精神却一直影响着我们。

如今,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怎样将船政精神传承下来,怎样以弘扬船政精神来打造船政特色校园文化,成为了我们亟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船政文化的内涵船政文化是中国的国家文化,它是源于海洋的特殊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船政文化既是对中国古代海军的历史的传承,也是对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

船政学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承担着培养海军人才的使命,它所倡导的船政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包括坚韧、忠诚、勇敢、担当等传统美德。

这种精神不仅在古代船政学校的学子中流传,而且也影响了当今社会,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影响。

三、船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在当今社会,推动船政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交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船政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可以为校园文化增添更多的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又是年轻一代学子文化意识的形成基础,将船政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还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船政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1. 船政精神的宣传与弘扬作为船政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船政精神进行深入的宣传与弘扬。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成果展示、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船政文化的内涵,将其精华和价值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品质和优秀的品格。

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船政精神,营造文明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2. 船政文化的教育与培养在校园教育中,应该将船政文化融入到校园教育之中,通过开设船政文化专题教育课程、举办座谈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船政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实践
报告
系别: 会计学系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④班
姓名: 林丹枫
学号: 241399428
船政文化精神
摘要:
福建船政的历史表明,当这种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精神、自主精神和求精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船政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兴盛起来,给黑暗的近代中国带来一线曙光;而当中国人所患的精神痼疾阻碍了自强、自主和求精精神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时候,保守、僵化、萎靡的精神就将取而代之,船政就难免与祖国一同衰败。

关键词:船政文化自强精神自主精神求精精神
前言
“船政文化”在这里是特殊泛指的文化概念,即指清廷在福州马尾举办福建船政时期所形成的,包括近代教育、科技、翻译等的文化活动及其所造就出的杰出人物的思想成果;其时间大体在福建船政创办和发展鼎盛的时期(1866年至1907年)。

船政文化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过渡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她基于福建船政的开办(即洋务实业的兴办),基于封建统治末期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并由一批目光敏锐、思想先进、胸襟开阔的“先进人物”倡导、引进“西学”,从而形成的一股新思潮和新文化。

一:船政文化起源
福建船政文化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严重威胁之下,带有极大的被动性和滞后性。

但是,在人类历史上有过无数后来者居上的先例,即使腐败如晚清也不乏一批曾经企图急起直追的朝野人士,从19世纪60年代直至90年代,福建船政也曾历经坎坷不屈不挠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福建船政局于1866年12月23日正式动工兴建,1868年下半年基本完工,就在这一年日本才开始进行明治维新。

1867年1月6日,最初定名为“求是堂艺局”的福建船政学堂正式开学;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到1869年7月,才在东京筑地设立海军训练所,命令各藩选派“海军志愿者”前去受训。

1869年,日本从美国购入排水量为1358吨的铁甲舰“东”;同年6月10日,福建船政局自制的排水量达1370吨的“万年清”号轮船出海试航,11月在大沽通过验收;
12月6日,福建船政局又有自制的第二号轮船“湄云”下水。

在起步阶段,福建船政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均超过日本,可谓领亚洲船政之先。

在接连建造了19艘木胁轮船之后,1875年底,福建船政局开始兴建铁胁厂,1877年5月,第一艘铁胁兵船“威远”建成下水。

此后,福建船政局开始成批生产铁胁船和750匹蒸汽机,生产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19世纪80年代,虽然其间发生过1884年的马江之战,福建船政局仍进入鼎盛时期,不但能够同时制造多艘巡洋舰,而且让一批留学归来的学生独立负担军舰设计和监制的重任,成长为中国船政事业的中坚力量。

尽管福建船政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更伟大成就,尽管它留给后人的多半是悲伤和愤怒,然而它确实曾经凝聚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的血汗乃至生命,它对中国迈向近代化毕竟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船政文化精神
1、自强精神
创办福建船政局,制造新式兵轮船,编练新式海军,目的是为了“自强”,这是船政创办者十分强调的意旨。

清朝廷在批准左宗棠与日意格、德克碑所议订“保约”,“合同规约”等船政章程和艺局章程的上谕中指出:“此次创立船政,实为自强之计,……自当坚定办理”。

同治十年,内阁学士宋晋奏请停办船政局,朝廷上谕说:“制造轮船原为绸缪未雨,力图自强之策。

如果制造合宜,可以御侮,自不应惜小费而堕远谋。

”同治十一年的上谕再次强调说:船政“设局意主自强”。

光绪二十一年的上谕也强调指出:“制造船械,实为自强要图”。

光绪二十四年,朝廷下旨命各省将军督抚照单开指拨数目解款,筹集船政经费,上谕同样强调说:“国家讲求武备,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

”朝廷强调自强,洋务官员们也强调自强。

左宗棠奏称:“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

李鸿章说:“兴造轮船实自强之一策。

曾国藩致函总署,不同意停办船政,函中指出:“中国欲图自强,不得不于船只炮械练兵演阵等处入手”。

总理衙门大臣奕訢等奏报:“臣等溯查同治五年六月,左宗棠首建设局造船之议,前两江督臣曾国藩、直隶督臣李鸿章等又均以力图自强非讲求机器、制造轮船不可,臣等意见亦复相同”。

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念念不忘他办理船政是“仰体我皇上力图自强之意”,船政关系海防全局,是重要的“自强之道”。

闽浙总督李鹤年说:
“制造兵船,本为自强起见”。

船政大臣何如璋强调说:船政关系海防,为“国家自强之本”。

船政大臣裴荫森指出:“除制炮造船教将练兵,别无自强之道”。

出使德国大臣许景澄奏请福建船政宜改造新式轮船,“开拓规模,广营新制,以为自强根本。

”所有这些言论表明,船政创办者、支持者在讲求“自强之道”、“自强之策”,把船政视为“自强要著”、“自强要图”、“自强根本”、“自强支柱”,体现浓烈的自强精神。

2、自主精神
福建船政局是在引进机器、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

技术人员从法国聘请,学堂“教习”从法国、英国聘请。

天朝上国如此“借才异域”师夷,还是破天荒的新鲜事。

如何管理这些外国技术人员是船政当局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船政局采取的办法是与“洋员”、“洋匠”订立保约、合同规约,明确雇方和受雇方的职责。

创办初期,船政局聘法员日意格为正监督,德克碑为副监督,“一切事务仍责成该两员承办”。

聘任期限届满即解聘。

需续聘的人员续签保约、合同规约。

以后续聘的洋员洋匠也同样办理。

光绪二十九年,鉴于前聘洋监督杜业尔的“擅专”行为,船政当局在与法员柏奥镗续订合同《简明约章》中更明确规定:聘法员柏奥镗为总监工。

“凡总监工要雇洋匠及购办料件,须由船政大臣允准画押,方准照行,否均作废。

”船政当局坚持掌握船政的用人、行政自主权,对不该聘用的洋员拒绝聘用,对不遵约束、不守规矩的洋员洋匠坚决照章辞退。

如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拒绝聘用闽海关税务司美里登。

美里登“百计钻营入局”,想谋洋监督位置,“葆桢固却之”。

沈葆桢还果断革退“不遵匠头约束”的法国工匠博士巴。

法国驻福州副领事巴世栋出面干预,要求沈葆桢收回成命,遭沈葆桢驳斥。

沈葆桢在给总署的呈文中指出:“船政与通商两不相涉,领事为通商而设,不应干预船政。

”此后,法员总监工达士博“居奇挟制,怙恶不悛”,沈葆桢又当即批准将其撤职辞退。

达士博赴法领事馆具控,法领事官又再次出面干预,沈葆桢说:达士博“应撤与否,本大臣必视该员匠功过为衡,即监督亦不能任意为之,与领事官毫无干涉,何得过问也”。

船政后期聘用法员杜业尔遣退后,法国驻华大使曾向清外务部要求,“谓将来船厂若用洋员,仍应聘用法人。

外务部答以船厂用人,中国自有主权”,予以回绝。

3、求精精神
求精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

船政创办者注意追赶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不断提高轮船质量。

从仿造木壳木胁兵船到学造铁壳铁胁兵轮,再到学造巡海快船、鱼雷快艇、穹甲船、钢甲军舰。

轮机技术从立机改为卧机,再进而用省煤“涨力机”,从单轮机到双轮机,不断改进、提高。

从购买轮机到自造轮机等,都是“精益求精”的表现。

三、船政文化精神给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力量,是一种会对政治、经济、军事等物质力量产生巨大影响的无形力量。

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将决定该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将决定该文化自身的兴衰。

福建船政的历史表明,当这种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精神、自主精神和求精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船政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兴盛起来,给黑暗的近代中国带来一线曙光;而当中国人所患的精神痼疾阻碍了自强、自主和求精精神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时候,保守、僵化、萎靡的精神就将取而代之,船政就难免与祖国一同衰败。

船政文化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绵延至今一百多年,折射出近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和变迁,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和地域色彩的船政文化。

它所凝聚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创业精神,海纳百川的科教兴国精神,与时俱进的求精精神,在今天,依然是中华儿女爱国自强、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船政风云》海峡文艺出版社
2、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