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世界上最厉害的坦克
世界上最厉害的坦克是美国M1A2主战坦克下列是坦克的排名TOP10,土耳其“阿尔泰”主战坦克2005年土耳其开始启动了国产坦克项目,研发一款基于韩国的K2主战坦克的四辆坦克样车,这就是土耳其的第一种国产坦克阿尔泰。
整车长度是10.3米,车高2.5米,全重65吨,最高时速70公里每小时。
在武器系统方面,阿尔泰的主炮为一门120毫米55倍口径滑膛坦克炮,理论上该炮在两千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6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在防护方面,阿尔泰采用了复合装甲,总体性能与韩国的K2坦克相当,相当于650毫米均质钢装甲,而这款坦克也算是补齐了土耳其虽然拥有一支在北约中人数仅次于美国,规模位居中东第一的陆军,但是却陆军装备质量不高的缺陷。
TOP9,日本TK-x10式主战坦克10式主战坦克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主持,三菱重工生产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新一代主战坦克,车长9.42米,高度2.3米,车重44吨,最大时速7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440公里,于2012年1月开始正式服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
武器系统方面,10式坦克配备了一门日本自行开发的120毫米44倍径滑膛炮,除了传统的120毫米炮弹外,还能使用一种TRD 研发的程序化引信炮弹。
在防御方面,10式坦克的车体与炮塔采用滚轧均质钢装甲制造,车头正面上部加装了新型复合装甲炮塔,外侧还加挂了用模块化装甲而日本之所以研制这款坦克,就是为了与重型的90式坦克形成补充,完全替代有30年历史的74式坦克,TOP8,意大利C1主战坦克C1主战坦克又名公羊主战坦克,是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车长10.54米,车高2.46米,最大时速6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550公里。
武器方面,公羊主战坦克装备了一门奥托梅莱拉公司生产的120毫米44倍径口径滑膛炮,辅助武器为一门7.62毫米机枪和一挺7.62毫米高射机枪。
而它的防御方面的坦克车体和炮塔采用轧制钢板焊接而成,并且在重点部位采用了新型复合装甲,而最新的公羊主战坦克MK2型比原来的MK1型重五吨,装甲防护也进行了加强。
十大世界上最好的坦克
十大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十大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图文来源于:互联网这个评级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好的作战坦克。
虽然完成列表我们考虑等因素火力,装甲保护,机动的能力,简单的生产方法只对敌人坦克和潜意识影响外观。
1。
的T-34原产国:苏联速度(最大):55公里/小时预订:65毫米主炮:76.2毫米排名的第一名被苏联设备。
T-34是最好的战斗力、机动性和装甲保护。
此外,这种坦克并不是那么难。
机器的外观吸引敌人。
也许最著名的特征T-34放在首位。
2。
M1 Abrams 坦克原产国:美国速度(最大):75公里/小时主炮:120毫米3。
坦克“老虎”原产地:德国速度(最大):37公里/小时甲:100毫米主炮:88毫米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
当时88毫米口径视为无可比拟的力量。
保护坦克也是伟大的。
老虎非常沉重,但足够快,以保持适当的可操作性。
恐吓从这个柜发生即使没有接触它,这足以提到大声对其权力。
但是德国战斗机的生产成本相当一笔数目可观的钱。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原产国:英国速度(Max):6.5公里/小时甲:6 - 12毫米主炮:一双6英寸枪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二十世纪初首次出现在英国。
看着特点,首先的是极薄的护甲。
12毫米…今天真的并不意味着什么。
但在其时代这个只有坦克装甲车,和一个厘米的盔甲就足够了。
一战很笨拙,没有可操作性。
但胁迫因素是巨大的。
尽管如此,在上个世纪20年的士兵还没见过这样的。
5。
坦克“百夫长”原产国:英国速度(最大):35公里/小时甲:17 - 152毫米主炮:105毫米这个英国的战争机器的力量是难以形容的,但它不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甲的质量是令人钦佩的。
英国现有的生产成本很便宜,坦克是快速和大速度。
6。
坦克Pz四世原产地:德国速度(最大):40公里/小时甲:50毫米主炮:75毫米拥有一个良好的机动性,这军事机器袭击敌人的力量和优秀的盔甲。
高技术的基础形式的创建这个槽,所以不可能大规模生产,德国财政部根本无法承受。
这家德国公司只出品巨无霸:二战搞个超级巨炮,现在搞个陆上航母
这家德国公司只出品巨无霸:二战搞个超级巨炮,现在搞个陆上航母这是一家19-20世纪全球著名的德国公司。
公司的标志,这单词其实翻译成“库普”最适合,但是,它在中国却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克虏伯!当年,清朝人啥都落后,但翻译这个单词,实在是精妙传神之极。
作为德国军事工业的王牌,无数巨无霸的军工产品,都出自克虏伯公司之手。
图为一战时期的德军宣传画,“大伯莎”火炮的巨大炮弹飞向法军。
炮管长达36米的巴黎大炮,是一战中德军最震撼对手的巨无霸武器。
它的厉害之处不在于炮身的变态长度,而是它的射程居然远达130公里!要知道,当时一般的大炮射程只有20公里。
以至于,遭到炮击的塞纳河边的法国人疑惑不解:没看到飞机啊?这炸弹从哪飞来的?二战德军,则是一支钢铁巨兽无处不在的军队: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巨鼠坦克,伽玛大炮,卡尔大炮……但最骇人听闻的,是下面这一款——超级大炮:800毫米口径的多拉巨炮(大炮以工程师妻子多拉命名。
也称古斯塔夫超重型铁路炮,古斯塔夫是克虏伯家族成员)。
它的全长为42.97米,炮管长达32米,高12米,全重1488吨。
当然了,这么重的家伙只能在铁路轨道上行驶,而且无法通过桥梁。
巨炮的炮弹也是巨弹。
穿甲弹重7.1吨(相当于一个轻型坦克的重量),高爆弹重4.8吨,最大射程47公里。
不过,因为炮弹太大,装填过程非常缓慢,一个小时只能发射一两发。
多拉巨炮的操作、保护和维修需要4120人!整个发射流程需要一名少将、一名少校和1500名士兵操作和指挥。
光是操作发射这一个环节,就需要350人操作。
希特勒在德国军备部长陪同下视察多拉巨炮,亲身经历过一战堑壕战的希特勒,特别密信大口径火炮的威力,“多拉巨炮”的假想目标原来是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但法军溃败迅速,没排上用场。
那么,它的实战威力有多大?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战中,“多拉巨炮”配合轰炸机对要塞进行了五天轰炸,要塞的苏军炮台全部摧毁,数千名守军全部阵亡,这是战后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残骸。
小日本的“钢铁巨无霸”——二战时期的日本重型坦克
小日本的“钢铁巨无霸”——二战时期的日本重型坦克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6年第17期从“91式重战车”谈起许多兵器爱好者都认为,在二战期间,小日本只有轻型坦克和名为“中战车”、实际上跟轻型坦克差不多的“中型坦克”。
其实不然。
日本人在二战中不仅研制过重型坦克和水陆坦克,而且还不止研制过一种型号。
在这里,让我们还是先从“91式重战车”谈起吧!日本人管“坦克”叫“战车”,“91式重战车”就是“91式重型坦克”的意思。
日本的第一种国产坦克是89式中型坦克,1929年研制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装备日军。
它的战斗全重只有13吨,比今天的轻型坦克还要轻。
在此之前,日本大阪兵工厂曾研制出“试制一号战车”,即第一号试验型坦克。
这种坦克的战斗全重达到18吨,当时的日本军方认为“车重太重”而未予采纳,转而研制89乙坦克。
不过,当时研制的厂家和部分日本军方人士认为,“试制一号战车”的性能还是不错的,“弃之可惜”。
于是,大阪兵工厂于1929年继续完善“试制一号战车”,于1931年研制成功,因这一年是日本神武天皇纪元的2591年,因此定名为“试制91式重战车”。
91式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18吨,拿今天的标准看,只能算是轻型坦克。
乘员为5人。
主要武器是一门70毫米火炮;辅助武器为3挺6.5毫米机枪,一挺装在炮塔上,另外两挺分别装在车体前后的小机枪塔上。
也就是说,91式重战车为“多炮塔式坦克”。
动力装置为224马力的汽油机,坦克的最大速度为25千米/小时。
令人感兴趣的是,它每侧有17个小直径负重轮,成为世界上负重轮最多的坦克。
负重轮数量多,提高了越野行驶的平稳性和对地面的适应性,但是,它极大地限制了越野行驶速度的提高,所以,后来的各国坦克没人再采用这种结构。
按说,91式重型坦克的性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机动性,在当时还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日本军方的主流意见青睐于89乙坦克,致使91式重战车未能转入批量生产,仅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三头六臂的“钢铁怪兽”——多炮塔式坦克全扫描(上)
三头六臂的“钢铁怪兽”——多炮塔式坦克全扫描(上)作者:徐志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7期徐志伟宽宽的履带,厚重的装甲,旋转的炮塔和长长的炮管,是当代主战坦克突出的“四大外部特征”。
当今世界上的主战坦克,无一例外地都是单一炮塔式坦克。
然而,在百年坦克发展史上,具有多个炮塔的多炮塔式坦克,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红火一时。
英国、法国、苏联、德国、日本、美国等早期的主要坦克生产国,都研制出多种多炮塔式坦克。
让我们看一看这些“长着三头六臂的钢铁怪兽”的尊容吧!“陆地战舰”的衍生物首先来分析一下多炮塔式坦克产生的深刻历史背景。
熟悉坦克发展史的读者朋友都知道,坦克的故乡——英国在研制世界上第一批坦克时,深深地打上了“陆地战舰”的烙印。
他们认为:坦克这种新式武器,应该像游弋在大洋中的军舰那样,具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强的装甲防护,成为“陆地上的霸主”。
英国人还真研制过一种重达300吨的庞大“陆地战舰”。
这种“巨无霸”级的钢铁怪物,不用说打仗,就是在地面上行驶都十分困难。
这种“陆地战舰”,最终胎死腹中。
然而,陆地战舰的思想,在当时一些军事家的脑海里却根深蒂固。
他们认为,既然军舰上有众多武器,那么坦克上为什么不能安装多种武器以增强火力呢?这种观点成为多炮塔式坦克产生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另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许多军事家开始认识到坦克这种武器的重要性。
但是,一开始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当时打坦克的主要手段还是反坦克枪(如K型穿甲子弹等)、反坦克燃烧瓶以及野战炮等,交战的距离也就是二三百米、不超过500米的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从堑壕跃出来的手持反坦克枪的步兵在近距离上攻击坦克,往往会对坦克造成重大的伤害。
而有单一炮塔的坦克,往往射击死角太大,攻击不到这些近距离内的敌方反坦克手。
如果有多个炮塔装上不同的武器,则可以较好地对付这些步兵。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多炮塔式坦克才能兴盛于一时。
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和世界上第一种坦克——“小游民”坦克诞生于英国一样,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独立”号坦克也是诞生于英国。
巨炮坦克的传奇——“丘吉尔”AVRE坦克改进史
巨炮坦克的传奇——“丘吉尔”AVRE坦克改进史作者:方业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7期方业纵观整个二战的英国坦克发展,“丘吉尔”AVRE皇家装甲工程坦克可以说是英国坦克中最为有名的一型坦克了。
众所周知,这种工程坦克安装了一门口径达290毫米的超巨型追击炮,就是这一门大口径的巨炮让这款车型得以以独特的一面广为流传。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老旧的步兵坦克而存在的“丘吉尔”坦克,因为其守旧的设计和战术用途而为人垢病,但AVRE这个基于改装而成的装甲车辆却因为作为一种新式工程坦克而被投入使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其名气甚至盖过了其原型。
暴露问题很多人对“丘吉尔”AVRE皇家装甲工程坦克的了解都是因为那一门290毫米巨炮,这种大口径迫击炮的威力巨大,被称为“飞行垃圾桶”的炮弹重达18千克,其中有近13千克是炸药,如此庞大的装药量远高于当时常规榴弹炮的高爆炮弹的装药,所以其对敌方防御工事的效果非常优秀,即使是再坚固的德军碉堡也难以承受其重重一击。
AVRE(皇家装甲工程)本来是一系列装甲工程载具,它们被冠予了Royal Engineers(皇家工程师)的称号。
皇家工程师是英国陆军中一个工兵部门,而AVRE这个名字赋予了其工兵的任务。
英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VRE其实并非“丘吉尔”AVRE,而是诞生于一战“马克”V型坦克,英国人在“马克”V型坦克上安装了架桥设备及扫雷滚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工程坦克之一。
而在大战之间,英国人也不停地在各类坦克上实验新型的工程载具,但苦于没有合适的载体一直也没有取得成果,而到AVRE真正成名的正是二战期间,由霍巴特将军统率的霍巴特“杂耍团”在诺曼底战役中大量运用工程载具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功,可以说霍巴特将军在装甲工程载具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
霍巴特“杂耍团”是指由霍巴特将军所带领的第79装甲师,该师原本建立于1942年11月,1943年由霍巴特将军接手对这个装甲师进行改组,令其成为专门进行战地工程作业的特种装甲师。
二战世界上最大的坦克
二战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推荐文章世界上最大的狗2.2米热度: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热度: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什麼大陆热度: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十大帝国有哪些热度:世界上飞行最大的动物是什么热度:坦克作为陆战之王,你们对坦克了解吗,小编给你们介绍一下二战时期的坦克吧。
最重的坦克“鼠”式坦克是二战期间德国制造的一种重型坦克,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坦克全重188吨,车长10.09m ,车宽3.67m ,车高3.66m 。
但是“鼠”式和其他计划中的坦克还是没能在二战结束以前投入战场使用。
“鼠”式是一种有趣的设计产物,但由于它可怜的机动能力和巨大的重量,使得它注定缺乏实战价值,把它作为一座移动碉堡来使用更胜于作为一种超级坦克的用途。
一辆全部装配完成的“鼠”式被苏军运回了国内,1951/52年在库宾卡进行测试,它是由V2号车的炮塔和V1号车的车体组合而成。
至今仍陈列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装甲兵博物馆内。
二战其他坦克TOP1:车型PzKpfwV虎 E型(又称为6号,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 ,建造国家:德国。
德国人制作的坦克造型非常的美观,工艺十分精良,制作工艺上苏联坦克粗制烂造难以超越的德国坦克。
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坦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的乘员为5人,重量57吨,属于重型坦克(一般40吨以上的称为重型坦克)。
TOP2:车型IS-2(1944)或IS-2M(又称为斯大林2号) ,建造国家:苏联。
苏联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而专门研制的重型坦克。
它体现了苏联坦克设计的风格,简单实用,其重量46。
25吨。
TOP3:车型T-34-85(1944) ,建造国家:苏联。
苏联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靠的就是“T-34”。
那么是哪种型号的“T-34”呢?就是列第三位的1944年3月起开始生产的T-34-85(1944)。
其重量达到32吨,这是一种中型坦克,共生产17680辆。
TOP4:车型PzKpfwV G型黑豹(又称为5号或美洲豹),建造国家:德国。
纳粹的10大疯狂黑科技
纳粹的10大疯狂黑科技1、V3巨炮。
这不是石油管道,而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发明的V3巨炮。
据说V3巨炮有1433吨,要500个人合作才能发射炮弹。
希特勒当希望用V3巨炮来炮轰英国伦敦,按照设想是每天可以向伦敦发射600顿炮弹。
如果真能如此,伦敦必将成为一片焦土。
2、古斯塔夫巨炮。
哪怕你不是军迷大概也听说过古斯塔夫巨炮(也叫古斯塔夫列车炮,因为它像火车一样需要轨道)。
古斯塔夫巨炮长40多米,全重1350吨,连它发射的炮弹往往都是好几吨重。
3、卡尔臼炮。
卡尔臼炮是官方叫法,它的绰号更霸气,雷神托尔!卡尔臼炮平常庞大,像一头鲸鱼那么大,而它所使用的炮弹足有一头牛那么大!卡尔臼炮跟古斯塔夫巨炮不同的是,它参加过实战。
在镇压华沙起义和阿登战役中都出现过卡尔臼炮的身影。
4、弹跳炸弹。
纳粹科学家还脑洞大开发明过一种会自己弹跳的炸弹。
这种弹跳弹是用于水上攻击的,当飞机把这个重4000多公斤的庞然大物投入水上时,它会在水面上弹跳着前进,直到找到水下目标然后下沉引爆。
看来这种弹跳炸弹主要是用来对付潜艇的。
5、自杀式载人炸弹。
万万没想到纳粹也会制造这种自杀式武器,别以为只有日本人才会自杀。
这种自杀式载人炸弹通过人工来制导,准确性显然会更高。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制造了一批这样的自杀式载人炸弹,但并没有同于实战,毕竟自杀式攻击并不符合德国人的理念,他们不同于日本人。
6、V2导弹。
纳粹制造的V2导弹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也为人类探索太空奠定了初步基础。
后来美国的火箭、导弹,都吸收了V2导弹的技术。
可以说V2导弹在人类军事武器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V2导弹是成熟的武器,它甚至用于了战争中。
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军向英国发射了1000多枚V2导弹,造成了英国大量的人员伤亡。
7、纳粹球形坦克。
纳粹德国的“库格尔潘泽”(Kugelpanzer)是一种类似于球形的坦克,关于它的资料很少。
纳粹帝国灭亡后苏联人发现了一个球形坦克的原型,但内部装备已被掏空,只有一个空壳子,并且也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各国坦克排名
NO.1 德国“豹”IIA6. ︰强劲的动力,严密的防护,凶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无可争议的陆地之王,德国人在战车上的天赋连美国人也不能不服气。
NO.2 美国M1A2SEP坦克︰M1A2SEP坦克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美国人也自认为“天下第一”。
该坦克主要先进在SEP上。
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
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攻击,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
优点︰在近年来的实战中表现可以用无敌来形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相当强劲缺点︰相当于坦克中的劳斯莱斯,个人感觉太娇贵,后勤及维护费用惊人,穷人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
NO.3 后起之秀中国99坦克(有待论证)︰中国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乎大多数国人想象。
这不奇怪,多年来面对北方强国那强大的铁甲洪流,中国对坦克极其重视不足为奇。
中国在火炮方面颇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国坦克可以轻松击穿美军坦克前装甲。
98坦克在寒带测试。
其上面的激光压制系统,还有传说中的炮射导弹震惊了西方。
NO.4 以色列“梅卡瓦”IV︰以色列人对坦克的熟练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尽知。
强敌环视,他们对坦克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可惜这麼好的坦克却遇不见值得一提的对手。
优点︰防护性能好、恶劣条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块化及附加装甲、还可作运兵车使用。
弱点︰火力不强(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对抗阿拉伯部队还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机动性较弱。
NO.5 法兰西骑兵“勒克莱尔”坦克︰样子小巧,价格和法国其他武器一样惊人的昂贵。
中规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但也无甚过人之处。
优点︰电子系统非常优秀,乘员比普通坦克少一人,结构紧凑。
装有三防装置、达拉斯激光报警装置以及屏蔽和对抗装置,火炮火力较强,机动性能强。
缺点︰本国技术程度低,造价偏高,可升级程度低。
NO.6 英国“挑战者”型主战坦克︰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
虎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陆战之王
虎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战陆战之王虎王坦克是德国二战期间最令人恐惧的一种重型坦克。
它的称呼为:虎II”/“虎王”,德军编号有:Sd.Kfz.182、Panzerkampfwagen VI Kö;nigstiger、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PzKpfw 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
到二战结束时德国人共生产出489辆虎王坦克,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
“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
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 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
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
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虎1和虎2(虎王)。
由于虎1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
尽管人们认为虎王是虎1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1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
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靠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
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
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
十大最吓人战车
十大最吓人战车1.拳击手装甲运兵车被誉为世界第一的装甲战车,它是德国KMW公司的新一代轮式装甲车,主要用途为运输士兵,它可以容纳11人的作战分队。
有效载荷:8 吨,战斗全重:33吨,长:7 .88 米,宽:2 .99 米,高:2 .37 米,底盘高度:0.5 米,最大乘员数:11名,最大爬坡度:31°,最大侧倾坡度:17°,武器:12.7mm机枪/7.62mm机枪/20mm/25m m/30mm机关炮、105mm突击炮、120mm迫击炮。
2.美国“斯特赖克”装甲战车它被誉为装甲车转型的标志,"斯特赖克" 装甲车的其他改型包括三防侦察车、反坦克制导导弹车、医疗救护车、迫击炮车、工程车、装甲运兵车、指挥车和活力支援车。
"斯特赖克" 装甲车公路行驶速度为每小时62英里,最大行驶里程312英里。
MGS移动火炮系统的基本配置为一门105mm线膛炮,它安装在全稳定式的"移动射击"型无人炮塔上。
MGS的装甲可防护机枪子弹、迫击炮和火炮弹片的袭击。
一辆MGS可装载18发105mm炮弹、400发12.7mm子弹和3400发7.62mm 子弹。
MGS移动火炮系统还装备了最新的C4ISR 火控系统和防原子、防生物与化学武器的探测仪。
3.芬兰AMV它是芬兰的陆军装甲战车,有着高度的越野机动性能,有一定的防护和火力,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一般装备一至两门中小口径火炮及数挺机枪,一些还装有反坦克导弹,结构以装甲车体、武器系统、动力装置等组成。
为了增强防护和方便成员下车战斗,多采用前置动力装置方案。
芬兰 AMV装甲车分为8×8轮式装甲车和6×6轮式装甲车两种。
AMV8×8轮式装甲车的车体净重(不带任何武器和装甲组件的情况下)14吨,根据安装的子系统的不同,战斗全重在14~24吨之间变化,战斗全重可被限制在24吨以下。
二战坦克简介
次强坦克——T34坦克
T-34坦克是苏联于 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 产的中型坦克,在坦克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 8万多辆,而且其设计 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 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 响,由工程师科什金设 计。1940年6月出厂。
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 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全重32 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一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两挺7.62 毫米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克里斯蒂悬挂装置,Б2-34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时速55公里、最大行 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 18-60毫米。
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投入使用的一款坦克, 它主要于1943年中期至1945年的欧洲战场服役。它原本被打算 用作为对抗苏联T-34坦克的武器,及取代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 并与它们和一些重型坦克一同作战,直至战争结束。而它亦被 认定为德国在二战中最出色的坦克,并与苏联的T-34/85齐名。 在1944年之前它被标识为五号坦克豹式,并被陆军部编号为Sd. Kfz. 171。在1944年2月27日,希特勒下令它改称“豹式坦 克”。
•
1944年诺曼底登陆以后,盟军惊骇地发现,自己装 备的坦克没有一样是虎式坦克的对手。M4谢尔曼坦克面 对虎式坦克,唯一的机会是运动到其背后近距离攻击。 战后统计显示,西线坦克战斗中盟军击毁一辆虎式坦克 需要付出5辆谢尔曼坦克的代价。 虎式坦克的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太差,机械性能太不可靠, 数量太少。 在战场上最主要的问题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 克油耗惊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公里,如果是越野航程 至少减半。也就是说,一辆虎式坦克每推进两、三个小时就 得后撤加油,经常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战场,战 斗效能大打折扣。其次虎式坦克56吨的重量,欧洲绝大多数 桥梁承重极限是36吨,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处,都必须有工 兵在前开路,测试路面,加固桥梁。南俄草原到处是洼地沼 泽,对虎式坦克来说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 根本谈不上什么越野机动能力。
三头六臂的“钢铁怪兽”——多炮塔式坦克全扫描(下)
三头六臂的“钢铁怪兽”——多炮塔式坦克全扫描(下)作者:徐志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9期徐志伟T-26/T-28系列坦克中的多炮塔式坦克T-26坦克和T-28坦克在苏联/俄罗斯百年坦克发展史上,乃至世界百年坦克发展史上,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T-26坦克是苏联乃至世界上第一种生产数量超一万辆的坦克;T-28坦克是苏联第一种中型坦克。
不过,在这里主要介绍这两种系列坦克里的多炮塔式坦克。
T-26坦克是一种轻型坦克,1931年定型。
它有多种型号,主要是A、B、C三种型号。
西方的资料称:"苏联拥有12 000辆T-26轻型坦克"。
而俄罗斯权威的资料公布的各型T-26坦克的生产数量为:早期的双炮塔型T-26坦克的生产数量为1 626辆,单炮塔型T-26坦克为4 102辆,T-26PT指挥坦克为3 959辆,OT-130喷火坦克为1 220辆,CT-26架桥坦克为65辆,总计为10 972辆。
显然,俄罗斯方面的资料数据更准确一些。
早期研制的T-26 轻型坦克,也称为T-26A型轻型坦克,采用的是双炮塔式(实为双机枪塔)结构。
两个并列的机枪塔,可安装多种武器,一般为两挺7.62毫米轻机枪或者右炮塔安装37毫米短身管火炮,左炮塔安装轻机枪。
采用双炮塔的结构形式,无非是为了增强火力。
两个独立的炮塔,各自都可以做270度旋转。
不过,实战经验表明,对于轻型坦克来说,双炮塔式坦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对防护性能有严重影响。
这样,中后期生产的T-26B坦克和T-26C坦克,都回归到单炮塔式坦克的总体结构。
T-28坦克是苏联第一种中型坦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中型坦克的先行者",1932年10月正式定型。
研制的主要负责人金茨布尔格等三人获得了最高的列宁勋章。
T-28中型坦克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三炮塔(含机枪塔)式的总体结构。
中央炮塔为主炮塔,装一门KT-28型16.5倍口径短身管76.2毫米榴弹炮,主炮的右侧装一挺7.62毫米机枪,炮塔后部装一挺7.62毫米机枪,这两挺机枪都能独立操纵射击,可以做有限角度的转动;主炮塔的前下方两侧,各有一个圆柱型的小机枪塔,各装一挺7.62毫米机枪,这两挺机枪分别由一名乘员独立操纵射击,机枪塔可以作有限角度的转动。
【六年级作文】德意志败笔——巨鼠坦克_450字
【六年级作文】德意志败笔——巨鼠坦克_450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庞大、惨烈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各国纷纷研发出各种强大的武器装备,以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有一款德国的坦克,却因过于庞大而被战争和时间的洪流吞没,被誉为“德意志的败笔”,它就是巨鼠坦克。
巨鼠坦克是德国境内曾出现过的一种超大型坦克,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能够穿越香波尔湾的海港,从而直接进攻英国本土。
巨鼠坦克长约128米,高达30米,重达1500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坦克。
巨鼠坦克不仅体积巨大,而且装备也很强大。
它配备了多管火炮、机枪等武器,装甲也特别厚实,可以抵御来自敌方的猛烈攻击。
而且,它还能搭载战斗机和火炮,能够在空中进行战斗。
尽管巨鼠坦克拥有如此强大的装备,但它的设计却存在很多问题。
巨鼠坦克体型太大,很难进行机动和转弯。
巨鼠坦克的燃油消耗量非常庞大,而且需要特殊的道路才能运输。
巨鼠坦克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昂,德国的工业生产力并不能满足这样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巨鼠坦克在实战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缺乏机动性和易受到空中战斗机的攻击。
因为这些原因,巨鼠坦克并未投入实战,仅生产了一辆巨鼠坦克的雏形就被废弃了。
从巨鼠坦克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教训,即装备虽然强大,但必须符合实战需求,不能只一味地追求超大规模和强大的武器装备。
巨鼠坦克的失败也反映了当时德国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不足。
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和封闭,德国在技术和资源方面已经到达了瓶颈,无法继续提升自己的武器装备。
而盲目追求超大规模和强大的武器装备,只会忽略了实际的应战需求,失去了作战的灵活性和效率。
通过巨鼠坦克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破坏和摧毁。
战争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活,还会耗尽国家的资源和能力。
我们要倍加珍惜和平,并且致力于和平的发展。
巨鼠坦克是德国的一个败笔。
它的失败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不足,还教育我们要从战争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追求和平的发展。
造型最奇葩的十大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研发新式军事装备上,各国都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诞生了很多黑科技。
这些黑科技有些极大地改变了战争进程乃至世界历史,有些则看似很牛,但到了战场才试验出根本不实用。
今天我们来看的,就是一些“看似很牛”的黑科技,因为它们都有一副“奇葩”的长相……这款扫雷坦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发动机竟然放在轮子里面。
由于轮子太大太重,它的速度慢得跟蜗牛一样,时速只能达到3千米。
1944年,美国陆军对“谢尔曼”扫雷坦克进行了一次“考试”,由于它太过笨重且速度不达标,最后被彻底放弃了。
它的设计思想就是将喷气式发动机安装到坦克上,然后用喷气发动机的尾流吹爆地雷。
可正是因为使用喷气式发动机,对燃油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就算油箱全加满,它也只能持续工作2.5小时,战场要是离太远估计都开不回来。
该坦克在1959年建造,重达60吨,防护性能极为出色,可以承受核冲击波。
但它的动力传动系统无法让人满意,悬挂系统可靠性差,行走装置过于复杂,零件数量是其他坦克的2倍,载弹量只有可怜的24发,以至于最后根本没有正式批量生产。
这辆坦克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它的装甲竟然是用混凝土构成。
没错,你没有看错,确实是“混凝土”三个字!这到底是谁的“天才”想法?驾驶员同志你冷静一下,不要打人,打人不好!该坦克的特色除了是采用核动力之外,就是它的外形极其独特:它把车组人员、武器和动力系统全部安置在一个豆荚形的炮塔里,看上去好像支着一个硕大的外星人的脑袋一样。
这是一种会跳的坦克。
它最大的特色是悬挂系统可以调节高度,所以它既可以“坐”在地面上,又可以腾空而起,跳过14米宽的壕沟。
这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加油坦克,是用来为其他坦克加油的,它最多可以携带2000升燃油,估计它应该可以跟上文介绍过的Progvev-T喷气扫雷坦克做很好的朋友。
该坦克的两个前轮直径为27英尺(约8.23米),而两个后轮则小得完全不成比例,它安装了巨型重炮,是为数不多的无履带坦克之一。
核战争威胁下催生的“钢铁大爬虫”(上)——苏联279项目坦克揭秘
核战争威胁下催生的“钢铁大爬虫”(上)——苏联279项目坦克揭秘作者:徐志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8年第11期徐志伟二战后最奇葩的另类坦克坦克,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
二战后至今的70多年里,尽管坦克已经发展了三至四代,但是,坦克的总体结构已经趋同发展,成为有单一旋转炮塔、一门大口径火炮、两条履带、厚重装甲的典型结构形式。
不过,二战后的70多年来,也出现过几种很“另类”的坦克。
其中,四履带式的苏联279项目坦克和美国的T-28四履带式坦克,便是“另类坦克”的代表。
让我们看一看这种奇特的四履带式坦克的庐山真面目吧!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器一经出现,便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由于“恐怖的平衡”,二战至今的70多年里,世界上大大小小、不下一百多次的战争中,从未再使用过原子弹。
但是,军事家们无时无刻都在关注核武器条件下的作战形式,研制核武器威胁条件下使用的新式武器装备。
20世纪50年代,苏联军方研制的279项目重型坦克,便是应对核战争而研发的一种奇特的、四履带式的、新型重型坦克。
从四履带式的行动装置、飞碟圆盘状的车体,以及低矮的外形和厚重的装甲,无不考虑在核战争条件下坦克能有充分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
苏联军方在预研时便称之为“279项目核战争坦克”,可见一斑。
279项目重型坦克是由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的基洛夫工厂于1956年开始研制的,总设计师为L·特洛亚诺夫。
研制的初衷是,这种重型坦克在原子战争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生存力和作战能力,能适应苏联广袤国土的各种地形,尤其是能适于严寒冰雪地和松软地带的作战,并具有强大的火力和突击力。
也就是说,把坦克在核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放到最突出的位置上。
可以说,四履带式的结构、龟甲式的整体铸造炮塔、飞碟圆盘状的车体、充分加厚的装甲、液气悬挂装置等,无一不是从这一设计初衷来考虑的。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推荐文章二战太平洋最大战役热度:抗日战争中最大的战役热度: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热度: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热度:凡尔登战役的目的热度:战争是一种集体和组织互相使用暴力、虐袭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无论如何狡辩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只有痛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史上最大坦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国与苏联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
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三道防御线的充分准备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兵器,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为在1943年7月12日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
这次会战消灭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军事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而当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部分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
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苏德战争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转折点。
基本简介库尔斯克战役斯克会战(英语:Battleof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中,德国与苏联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50万名士兵和6000多辆坦克,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八号坦克鼠式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的超重型坦克。
恐怕也是最著名的超重型坦克。
因此做重点介绍。
研发历史德国开发超重型坦克的历史从1941年克鲁伯(Krupp)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蓝本为开端,所以到了隔年克鲁勃公司提出“虎鼠式”(Tiger-Maus, VK7001)重型坦克以及七号狮式坦克(PzKpfw VII L?we, VK7201)。
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了准备。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Panzer - VK10001 / Porsche Type 205)。
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5月时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要求下,斐迪南·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Dr. Muller)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20吨,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搭配高性能的60或者72倍径的坦克炮。
研发的结果造就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
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经过设计后的八号坦克的车身为10.1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
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 44 L/55大炮、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40毫米的装甲护身。
保时捷答应在1943年5月时会先生产出原型车辆,并且在交付原型车后每月生产五辆。
德国原本预计生产约150至200辆八号坦克,但直至二战结束时一共只生产了9辆,其中只有2辆竣工。
1942年4月时原型车最初被称为“猛犸象”(Mammut),不过1942年底又被更名为“M?uschen”(小老鼠),1943年2月时确定命名为“Maus”(老鼠)。
八号坦克的底盘、火炮和炮塔由克鲁伯公司负责制造,而组装则由埃克特公司(Alkett)负责。
武装八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用150毫米40倍径的主炮及20毫米MG151/20同轴机枪作为武器,至于后来所采用的128毫米50倍径主炮当时还并没有被列入考虑。
1942年6月23日,保时捷还提供使用150毫米37倍径主炮或者105毫米70倍径主炮的选择。
由于八号坦克体积庞大,因此选项纷纷被提出,连海军的12.7cm SK 34/41舰炮,甚至防空塔上的12.8 cm Flak 40防空炮也变成选项。
但是等到1943年1月,希特勒开口了,“我要鼠式坦克搭配128毫米KwK44 55倍径的主炮再搭配75毫米KwK44 36.5倍径的同轴副炮!”;原来要搭配的150毫米KwK44 38倍径的主炮以及170毫米KwK 44主炮反而被取消,连同当初要求的“100发”载弹量。
不管怎么说,八号坦克的KwK44主炮可以从3500米以外的距离,一炮就可以将M4坦克(又称“M4谢尔曼”Sherman)、克伦威尔坦克(Cromwell tank),丘吉尔坦克(Churchill tank),T-34坦克,甚至斯大林系列坦克予以摧毁。
传动系统八号坦克在研发时最让人感到棘手是找不到出力足够的引擎;1943年圣诞节前夕,第一台经由埃克特公司组装的无炮塔原型车开始展开密集的测试。
由于重量/马力比十分低,就算已经搭配了从DB 603军用航空发动机演变而来的MB 509引擎,也只能达到每小时13千米的速度。
通常困扰不会只有一件;扭力棒悬吊系统也出现大问题;还有就是各地没有一座桥梁能够负荷它们的体重。
不知道斐迪南为何对于电动马达传动特别着迷,当初与亨舍尔与嵩恩(Henschel & Son)竞争六号坦克的案子时,就坚持要让虎I坦克使用这样的传动方式。
不过自从输了案子之后,原来大量没派上用场的电传底盘就成为象式自行反坦克炮了。
鼠式坦克的第一辆原型车采用汽油引擎(第二辆采用柴油引擎),不过引擎是用来驱动车上的发电机的,两个看起来像是天作之合的驱动结构就把鼠式坦克庞大的底盘内部空间三分去其二以上,以致于连车身前方的驾驶舱与炮塔的连通空间都被删除(这就是为什么载弹量永远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之一)。
鼠式的履带概与虎II坦克相同,采用全金属履带,不过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鼠式坦克的履带宽达1100毫米。
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
装甲能够重达188吨,表示鼠式坦克的装甲相当厚实,车体前方35°倾斜装甲就厚达200毫米(加上倾斜角度后相当于370毫米厚),至于其他部位请见以下数据:鼠式坦克各部位装甲厚度(毫米/装甲角度):炮塔顶部:60/0°炮盾:250/圆弧型炮塔正面:220-240/圆弧型炮塔两侧:210/60°炮塔后方:210/75°车体正上斜板:200/35°车体正下斜板:200/55°车体正下方:100/0°车体两侧:185/90°车体后部:150/55°结局1944年1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八号坦克都是在靠近柏林南方25千米的库梅尔斯朵夫(Kummersdorf)装甲车辆测试场以及在柏布林根(B?blingen)的保时捷测试场进行测验。
本来测验不用拖这么久,但是八号坦克非常容易故障,也就很容易停摆;加上盟军空中轰炸的确有效减缓了所有的生产,包括八号坦克所需要的零件。
根据来自保时捷厂的消息来源指出,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获得八号坦克的原因是希望他的大西洋长城中出现防御疏漏的时候,利用八号坦克去进行填补。
因为毕竟比起攻击这回事,防御不需要太多的路程,对八号坦克来说算是合理的解释。
战争结束后苏联部队在位于埃森的克鲁伯厂寻获将近完工1号原型车炮塔与3号原型车的车体。
原来的一号原型车因为炮塔还在赶工中,所以连炮塔也都是假的。
一号原型车在落入苏联部队手中之前已经被德方进行机械性的破坏;二号原型车倒是全副武装地被派遣到柏林准备战斗,不过以自己的动力行驶到佐森(Zossen)附近的史坦普拉格尔(Stamplager)时候,就发生严重故障,于是在一炮未发的情形下,被车里的组员引爆了弹药以免落入敌人手中。
看见八号坦克变成废车后的苏联装甲摩拖化部队指挥官在评估之后,不死心地决定把一号原型车的车体与2号原型车的炮塔凑在一起带回苏联。
不过此事不容易,尤其用了6辆18吨的半履带车才把55吨重的炮塔从烧成废铁的车体上拉走。
之后炮塔与车体就在德国境内进行重组,再于1946年5月4日被送回苏联测试。
当苏联陆军在1951年到1952年之间完成所有的测试之后就送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Kubinka Tank Museum)作永久陈列展示。
它的设计理念的确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坦克形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斯大林重型坦克第3型,虽然车重接近八号坦克的1/3,但是倒是有一座122毫米的D25-T主炮;至于T-54主战坦克,炮塔装甲就厚达200毫米,连车身装甲都有120毫米厚,SU-100自行反坦克炮也采用的D-10T2S主炮,并且将车重压低在40吨以下。
技术数据乘员:6人长度:10.09米宽度:3.67米高度:3.63米重量:188吨发动机:戴姆勒-朋驰(Daimler-Benz)MB 509/12汽缸汽油引擎(V1原型车)、出力1080马力戴姆勒-朋驰(Daimler-Benz)MB 517 12汽缸柴油引擎(V2原型车)、出力1200马力马力重量比:6.4马力/吨悬挂系统:扭力杆最大速度:1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越野:62千米平地:160千米九/十号坦克九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IX)及十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X),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故意散布欺敌的虚构坦克开发计划。
s、E-100坦克至今仍留有原型车以外,其他只剩下图面设计。
1944年,希特勒其实已经终止了一切超重型坦克的开发计划,转移集中所有资源生产现成的五号豹式坦克与虎式坦克I/II形,但是纳粹德国方面还是发布了九号坦克及十号坦克的开发计划,然而实际上,它们只是德国方面故意散布用作欺骗同盟国的虚构计划,不过经由此两个计划还是可以看到德国当时设计坦克的哲学。
设计构思中的九号及十号坦克都比八号鼠式坦克低矮但较阔,配备128毫米口径大炮,最大特色为其圆混流线的外形,有别于以往德国传统的盒形设计。
E-100超重型坦克E-100的研制工作是从1943年6月开始的,由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
在1944年,因为要集中力量研制“鼠”式坦克,希特勒下达了停止研制E-100坦克的命令。
这样一来,E-100超重型坦克就流产于样车研制阶段,工厂仅生产出样车的车体部分。
1945年,这辆样车的车体落入盟军手中,1945年6月被转送到英国。
预计的E-100坦克战斗全重140t,乘员6人。
战斗室特别大,火力强大,防护力超群。
动力装置后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外置筒式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
负重轮的排列型式,也采用了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上惯用的交替排列式。
在E-100样车的研制阶段,炮塔没有制造出来,所以,仅安装了一个同等重量的假炮塔来进行试验。
主要武器是一门KWK型150mm火炮或174mm火炮,但最后似乎准备选用128mm火炮。
另外,E-100坦克的各部位装甲厚度也十分可观。
二战期间的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
它的动力装置为HL234型水冷汽油机,它的履带宽度达到了1020mm。
和“鼠”式坦克一样,E-100坦克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极差的机动性,所以即使E-100超重型坦克被制造出来,也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德国战争后期其实已经放弃了“老鼠”和E-100这两种变态战车的开发,他们已经明白这两种其实是出自希特勒和保时捷博士的个人幻想,“无敌战车”并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而且在战场也达不到1+1=2的战术效果。
其实,不光是E-100遭到了如此冷遇,E系列乃至其他一些新奇的设计方案也逃脱不了纸面计划的宿命。
最为明显的佐证,便是1944年以来,E-10迟迟无法进入实际研发,而原本要被它替换的追猎者却成为工厂生产的主要目标。
最终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也正是有着种种缺陷、却结构简单能够大量生产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战争后期在这个问题上,德国人和苏联人达成了惊人的默契。
亨舍尔炮塔版E-100克虏伯炮塔版E-100安装“鼠”式坦克炮塔的E-100E-100的性能数据:战斗全重137790kg 137.8ton车长10.27m(炮向前) 8.70m(仅车体)车宽4.48m车高3.32m(战斗高度) 3.29m(运输高度)引擎Maybach HL 234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40 km/h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 km乘员5-6人火力装备128mm KwK 44 L/55 ; 150mm KwK 44L/38 ;170mm KwK 44 & 75mm KwK 44 L/36.5 ;1x7.92mm MG34弹药128mm:?发; 75mm:?发; 7.92mm:?发装甲40-240mmP-1000超级坦克P-1000坦克(Landkreuzer P. 1000)是纳粹德国计划开发的一种重量达1000吨的超重型坦克,由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研制,但计划在1943年被放弃,没有一辆P-1000被生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