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圣才出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供给过程)【圣才出品】
第二,如果将债券销售给美联储的个人或者企业将美联储的支票在当地银行或者联邦储 备银行兑换成现金,非银行公众、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的 T 账户如下:
5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4 章 货币供给过程
14.1 本章要点
●货币供给过程有三位参不者:中央银行、银行(存款机构)和储户。 ●单个银行可在其超额准备金的限额内发放贷款,从而创造等量的存款。银行体系可以 实现存款的多倍扩张;在简化的多倍存款创造模型中,银行丌持有超额准备金,公众丌持有 现金,支票存款增加的倍数等亍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货币供给不非借入基础货币 MBn(由公开市场操作决定)以及向美联储借入准备金 BR(贴现贷款)的水平正向相关。货币供给不法定准备金率 r、现金持有水平以及超额准备 金负向相关。 ●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不货币供给产生联系,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的既定变劢所引 起的货币供给变劢的比率。
政部的货币负债(流通中的财政货币,主要是铸币)被称为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IS曲线)【圣才出品】
第20章IS曲线20.1 复习笔记1.计划支出与总需求计划支出是指家庭、企业、政府以及外国人希望用于本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相反,实际支出是指这些经济主体实际支出的数量,等于经济体所生产的产出总量。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与计划支出是相同的。
总需求(Y ad)即计划支出是以下四种类型的支出总和:①消费支出C(包括对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②计划投资I(包括企业对实物资产及新住宅的支出);③政府支出G(包括政府部门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支出);④净出口NX(外国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等于出口总量减去进口总量)。
因此,社会总需求可以写成:Y ad=C+I+G+NX凯恩斯由此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供给需求分析,得出结论:当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数量上相等时,即Y=Y ad,整个经济将会处于均衡状态。
当均衡条件满足时,生产者恰好能够在市场上出售其全部产出,因而不会改变其产量。
凯恩斯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假设价格水平是固定不变的,从而无须对各种变量(如消费支出、投资以及总产出)的名义值进行调整。
2.总需求的组成部分(1)消费支出和消费函数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数值上,可支配收入等于总收入减去税收支付(Y-T)。
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可用如下消费函数来描述:C=C_+mpc×Y D=C_+mpc×(Y-T)其中,C_代表自主性消费支出,自主性消费支出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财富的乐观程度有关,乐观情况可以鼓励消费者增加支出。
mp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反映的是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动。
(2)计划投资支出与投资函数①计划投资支出经济学家所说的投资支出是购买新的实物资本(如新的机器或新的厂房),对实物资本的购买会增加总需求。
投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投资,即工商企业计划用于设备、建筑物等方面的投资。
第二种是存货投资,即工商企业用于增加原料、零部件和成品等持有量上的支出,存货投资通常是按一定时期内这些物品持有量的变动来加以计算的。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金融体系概览)【圣才出品】
第2章金融体系概览2.1 复习笔记1.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有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短缺资金的人手中。
图2-1演示了这一功能。
图2-1 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图2-1左边是拥有储蓄并贷出资金的人,即贷款-储蓄者;右边是为支出筹资因而必须借入资金的人,即借款-支出者。
主要的贷款-储蓄者是居民,但工商企业、政府、外国人及其政府有时候也有资金剩余,因而也要贷放出去。
最主要的借款-支出者是工商企业和政府,但居民和外国人也会为购买汽车、家具和住宅而借入资金。
图中的箭头表示:资金沿着两条路线从贷款-储蓄者手中流入借款-支出者手中。
在直接融资中(图2-1底部所示的路线),借款人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向贷款人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贷款人借入资金,所发行的有价证券构成对借款人未来收入或者资产的索取权。
有价证券对于购买者来说是资产,但对于发行者(个人和企业)来说是负债。
如图2-1所示,资金从贷款人向借款人流动的第二条途径就是间接融资,之所以称之为间接融资,其原因是在贷款-储蓄者和借款-支出者之间还有一个金融中介机构,它帮助资金从一方流向另一方。
金融中介机构向贷款-储蓄者借入资金,并向借款-支出者发放贷款,从而完成资金的转移。
金融市场的功能有:(1)金融市场使资金从没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手中流向有这种投资机会的人手中。
这样,金融市场有助于资本的合理配置,为经济社会更高的产出与效率作出了贡献。
(2)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使得消费者能够合理地选择购买时机,直接提高了他们的福利。
2.金融市场的结构(1)债务和股权市场①债务工具:是一种契约协定,借款人以契约的方式,承诺向债务工具的持有人定期支付固定的金额(利息与本金支付),直至一个确定的日期(到期日)支付最后一笔金额。
债务工具的期限就是到该工具最终偿还日的时间(期限)。
按照偿还期的不同,债务工具可以分为短期(1年以下)、中期(1~10年之间)、长期(10年或10年以上)。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与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第2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24.1 本章要点1.弗里德曼曾提出过有关通货膨胀的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
”实证分析为他的论断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所有通货膨胀持续严重的国家里,都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过高的现象。
2.总需求-总供给分析说明,只有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时,通货膨胀才会发生。
只要我们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快速上升,那么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弗里德曼的论断。
3.高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意味着,没有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但是存在两种原因会导致通货膨胀型货币政策:第一种是政府制定了过高的就业目标,第二种则是政府预算赤字的长期存在。
4.相机抉择政策的支持者认为工资和物价水平的调整是缓慢的,且对政策的预期不会在工资决定过程中起作用,因此一旦出现高失业率,政府应当采取相机抉择政策来避免过多的失业。
而相机抉择政策的反对者对此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相机抉择政策具有负面作用。
而且,他们认为非适应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可信性。
24.2 重难点导学一、货币与通货膨胀:实证研究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一段时间内特别高,那么在相同的期间内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也会特别高。
事实上,通货膨胀率很高的国家恰恰是那些货币供给增长率高的国家。
1.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1921~1923年1921年,刚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在偿付战争赔款和恢复经济的压力下,政府支出远远超出了收入。
德国政府最后一条路是印刷钞票。
政府可以通过印制更多的通货(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支付向个人和企业购买的产品和服务。
到了l921年末,货币供应量开始快速扩张,物价水平也急剧升高。
如图24-1所示,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导致了物价水平的爆炸性上涨,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000000%。
图24-1 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2.近期严重通货膨胀的实例近年来,在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行列中,只有一个国家超过了德国的记录。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1-5章)【圣才出品】
第1篇引言第1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1 本章要点●在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上,资金从盈余方转移到资金短缺方,金融市场按交易工具的期限可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后者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能够运行的关键所在,金融体系是由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构成的复杂系统,是经济中受到最严格监管的部门。
●货币(money)是在商品或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货币供给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等经济变量密切相关,而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即:各国中央银行如何影响经济中的货币数量和利率是十分重要的。
●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机构是与本国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和机构。
本章中,主要简要介绍了本教材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即:货币、银行与金融机构。
1.2 重难点导学一、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1.债券市场与利率证券(security,又称金融工具)是证明投资人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asset)具有索取权的债务凭证或权益凭证,可分为债券和股票,前者是债务凭证,后者是权益凭证。
债券(bond)是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债券市场是决定利率的重要场所。
利率(interest rate)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在经济生活中有很多利率,例如:同业拆借利率、抵押贷款利率、汽车贷款利率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债券的利率。
利率的变动对于个人、金融机构、企业乃至整个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
2.股票市场普通股(common stock),通常简称为股票(stock),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本书第2章和第4-7章学习债券、利率与股票。
二、为什么研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1.金融体系的结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等不同类型的私人金融机构构成的复杂系统,金融机构也称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是从资金盈余者手中吸收资金,并向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间接融资的机构。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什么是货币)【圣才出品】
第3章什么是货币3.1 复习笔记1.货币的含义(1)货币(money)是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包括可用于购物的通货(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能用于支付的货币。
(2)财富(wealth)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比如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和房产等。
(3)收入(incom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的流量,而货币是存量概念,是某一特定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金额。
2.货币的功能货币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有三个基本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
(1)交易媒介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指货币被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
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够极大地减少花费在交换物品和劳务上的时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对于任何行使交易媒介功能的商品来说,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①便于标准化,其价值易于确定;②被广泛接受;③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④便于携带;⑤不易变质。
(2)记账单位货币的记账单位功能是指货币用于衡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
由于货币的记账功能的发挥,需要考虑的价格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
(3)价值储藏价值储藏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储藏。
利用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将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分离开来。
流动性,即某项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相对难易和快慢程度。
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交易媒介,它不需要转换为任何东西,直接就表现为购买力。
其他资产在转化为货币的时候,还涉及到交易成本。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这一事实,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货币,尽管它不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
3.支付体系的演进(1)支付体系(payments system)是指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
支付制度在不同的时期一直在发展变化,而货币形式也在随之发展变化。
支付制度的演变过程如下:商品货币→不兑现纸币→支票→电子支付→电子货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外汇市场)【圣才出品】
第17章外汇市场17.1 本章要点1.外汇汇率(用另外一个国家货币表示的一国货币的价格)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国内生产的商品在国外销售的价格,以及在国内购买外国商品的成本。
2.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两国货币间汇率的长期变动取决于两国相对物价水平的变动。
3.影响长期汇率的其他因素有关税和配额、进口需求、出口需求和生产能力。
4.短期汇率取决于本国资产相对预期回报率的变化,它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任何影响本国资产相对预期回报率的因素都会引起汇率的变动。
这类因素包括国内和外国资产利率的变动,以及任何影响长期汇率进而影响预期未来汇率变动的因素。
17.2 重难点导学一、外汇市场1.汇率的含义(1)以另外一种货币衡量的一种货币的价格被称为汇率。
(2)外汇交易有两种形式。
最主要的形式被称为现汇交易,指的是银行存款立即(2天内)兑换的交易形式。
远期交易指的是银行存款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兑换的交易形式。
即期汇率是现汇交易使用的汇率,而远期汇率则是远期交易使用的汇率。
(3)如果某一货币价值上升,就称为升值;如果它的价值下跌,就称为贬值。
例如,1999年初,欧元的价值等于1.18美元,2009年2月2日,欧元的价值为1.28美元。
欧元升值了8%[(1.28—1.18)/1.18=8%]。
同样,也可以说,因为1美元的价值从1999年初的0.85欧元下跌到2009年2月2日的0.78欧元,贬值了8%2.汇率的重要性汇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汇率会影响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
如果一国货币升值(相对于其他货币价值上升),该国商品在国外就变得更加昂贵,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就会更加便宜(假定两国国内价格保持不变);相反,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其商品在海外就变得便宜,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就变得昂贵。
货币贬值有助于国内制造商在海外销售商品,而外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则会有所下降。
3.外汇如何进行交易货币的交易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交易所中进行。
外汇市场是以场外市场的形式组织,几百个交易商(大部分是银行)随时准备买入和卖出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存款。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第1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1 复习笔记1.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将资金剩余方的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方的市场。
通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向有生产用途的人转移,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此外,金融市场上的变化还直接影响着个人财富、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以及经济周期。
(1)债券市场和利率证券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索取权。
债券是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债券包括长期债务工具和短期债务工具。
债券市场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并且是决定利率的场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来表示)。
利率对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来说,利率过高倾向于使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对于企业来说,利率还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利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投资成本的高低。
(2)股票市场普通股(简称为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股票市场是指人们交易股票的市场。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人们的财富水平,进而对他们的消费意愿产生影响。
股票市场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股票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发行股票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从而限制了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
企业股票的价格高,则他们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更多的生产设施以及装备。
2.为什么研究金融机构和银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能够运行的关键所在。
没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就无法实现资金由储蓄者向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的转移。
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金融体系的结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等不同类型的私人金融机构构成的复杂系统。
金融中介是指向拥有储蓄的个人借入资金并转而贷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金融机构。
(2)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与信用社。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货币政策工具)【圣才出品】
第15章货币政策工具15.1 本章要点1.准备金市场和联邦基金利率近年来,美联储越来越关注联邦基金利率,并把它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监控指标。
2.货币政策的变化如何影响联邦基金利率3.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率本章主要考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15.2 重难点导学一、准备金市场和联邦基金利率1.准备金市场的需求(1)准备金市场的需求准备金总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①法定准备金,等于法定准备金率乘以要求缴纳准备金的存款;②超额准备金,银行自愿持有的额外的准备金。
因此,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量就等于法定准备金加上需要的超额准备金。
(2)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联邦基金利率变动时,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数量如何变化?• 超额准备金是对存款外流的保障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是,将这些准备金贷放出去所赚取的利率减去这些准备金的利率i er。
2008年之后,美联储开始对准备金付息,其利率是低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一个固定水平。
在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利率i er的情况下,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下跌,意味着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减少,准备金需求量增加。
因此,当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利率时,准备金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当联邦基金利率降至i er,向下倾斜的准备金需求曲线R d变为水平的(无限弹性)。
2.准备金市场的供给• 准备金的供给分两个部分:非借入准备金(NBR)和借入准备金(BR)。
• 向美联储借款的主要成本是美联储就这些贷款所收取的利率,即贴现率(i d),它往往被设定为高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一个固定水平。
• 借入联邦基金和向美联储借款(向美联储申请贴现贷款)可以相互替代。
• 如果联邦基金利率i ff低于贴现率i d,银行不会向美联储借款,借入准备金的规模为零。
此时,供给曲线是竖直的。
• 如果联邦基金利率i ff高于贴现率i d,银行就乐意在i d的水平上增加借款,之后在联邦基金市场上以较高的利率i ff将这些资金贷放出去。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章节题库-第22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圣才出品】
第22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一、概念题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答: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一种长期分析,从劳动市场反应出来就是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变动,市场机制总能调节名义工资W和价格水平p,使得实际工资w不会随着价格水平p的变动而变动,故国民收入y也不会发生变动。
因而,反映到总供给曲线上就是无论价格水平p变化多少大,国民收入y还是不变的。
在长期中,根据西方的经济学,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即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
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
劳动的供求主要受实际工资的影响。
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将引起实际工资变动,从而导致劳动市场非均衡;或劳动供大于求、或劳动求大于供。
由于充分竞争性,非均衡将导致名义工资变动,直至重新回到均衡位置。
2.总需求函数答: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1(y)+L2(r)可以求得总需求函数。
3.劳动供给曲线(labor supply curve)答:劳动供给曲线是指描述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都只取决于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22-1表示。
图中S曲线为劳动供给曲线;0-W、0-L轴分别表示工资率和劳动数量。
①图a中S曲线为水平状态,当工资为W0时,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与所需要的数量相等;当工资低于W0时,劳动供给为零;高于W0劳动供给也不增加。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圣才出品】
第25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5.1 复习笔记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和经济活动的各种途径。
(1)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传统观点认为,货币传导机制是通过下面的传导途径发挥作用的,它反映了降低实际利率的宽松性货币政策的影响:r↓→I↑→Y ad↑。
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了实际利率水平的降低(r↓),这会降低筹资成本,进而引起投资(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和消费者的住房消费以及耐用品消费)的增加(I↑),最终导致总需求和总产出水平的增加(Y ad↑)。
尽管凯恩斯本人最初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企业对于计划投资的决策发挥作用,但是对新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研究发现,对住房以及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也具有计划投资的性质。
利率传导途径强调实际利率水平而不是名义利率水平对消费支出和计划投资的影响。
而且,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长期实际利率,而不是短期实际利率。
因而即使是在通货紧缩时期,名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货币政策依然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刺激经济。
当名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提高预期通货膨胀率πe,因而会降低实际利率水平(r=i-πe),甚至当名义利率水平固定为零时,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利率传导途径对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πe↑→r↓→I↑→Y ad↑。
这种传导机制表明:即使名义利率水平在货币当局的作用下降为零,货币政策依然会起作用。
(2)其他资产价格途径①汇率水平对于净出口的作用汇率传导机制还包括利率水平的影响,因为国内的实际利率水平降低时,以本币标价的存款相对于以其他外币标价的存款吸引力下降,造成本币的贬值(E↓),使得国内的商品与国外的同类商品相比更加便宜,导致净出口的增加(NX↑),总需求也随之增加(Y ad↑):r↓→E↓→NX↑→Y ad↑。
②托宾q理论詹姆斯·托宾创立了一种用于解释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作用于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的理论,称为托宾q理论。
第23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西财金融学院 货币金融学 米什金版)
本章小结
1. 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每一物价水平下的总需 求量,它是向下倾斜的。导致总需求曲线发 生位移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财政政 策(政府支出和税收)、净出口以及消费者 和企业支出意愿(“动物精神”)的变动。
2.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位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 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这 是因为物价水平的上升会使每单位产出的利 润升高,进而导致总供给量增加。
•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货币数量论分析: • 交易方程式,MV=PY,表明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确定的货币供给量(M)意味着名义总支出(PY)也是确定 的。当价格水平下降(P )时,为将总支出保持在原有的水 平上,总需求必然上升(Yad )。
• 23.1.2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 货币数量论的分析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M )会使总需 求曲线右移。如图23-1所示,货币数量的增加会提高每个价 格水平上总需求的数量,并使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 。
23-5
图23-1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3-6
• 对总需求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指出其他一些因素也是导致需求 曲线位移的重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支出增加(G )或净 出口增加(NX ),每个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量都会增加, 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政府税收的减少(T ),使消费者和 企业的乐观情绪增加,消费支出和计划投资支出会增加(C ,I ),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
• 原因: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利润增加,总产出增 加,产出供给量也会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利润等于单位产 出的价格减去生产一单位产出的成本。短期内,生产成本是 固定的,当总体价格水平升高时,每单位产出的价格相对于 它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单位产出的利润也随之增加,企业扩 大生产,总产出的供给量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 上方倾斜的。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圣才出品】
第8章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8.1 本章要点●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二:节约交易成本和部分地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并且能够开发降低交易成本的专门技术;信息不对称可以引发两个问题,即交易发生之前的逆向选择和交易发生之后的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信用风险往往来自那些最积极寻求贷款的人们。
有助于减少逆向选择问题的办法包括:私人的信息生产和销售、旨在增加信息的政府监管、金融中介、抵押品与净值。
●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从事不符合贷款人意愿的活动。
股权合约中的道德风险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高净值和抵押品、限制性条款的监督和执行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的参与可减少债务合约中道德风险。
●三种类型的金融服务活动最可能引发利益冲突:投资银行的承销和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和咨询、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价和咨询。
8.2 重难点导学一、世界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股票与债券市场,等等。
图8-1 非金融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美国与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的比较1.股票不是外部融资最重要的来源;2.可流通证券不是融资的最主要来源;3.间接金融比直接金融更重要;4.银行是外部资金最重要的来源;5.金融体系受到高度监管;6.只有规模较大、运转良好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融资;7.抵押品在债务合约中十分普遍;8.债务合约具有许多限制性条款。
二、交易成本1.交易成本如何影响金融结构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监督成本等。
假如你有5 000美元,打算将其投资于股票市场。
由于你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不大,而很多的小额投资会带来十分高昂的交易成本,因此,你的投资品种有限。
也就是说,因为你无法实现多样化投资,不得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会承担较高的风险。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圣才出品】
第11章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11.1 本章要点●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助于解释美国和其他国家9种类型的金融监管:政府安全网、对资产持有的限制、资本金要求、即时整改行动、注册和检查、风险管理评估、信息披露要求、消费者保护和对竞争的限制。
●由于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20世纪80年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加剧,导致美国储蓄和贷款行业、银行业和纳税人出现巨额损失。
其他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危机。
●世界各国发生的银行业危机有着相似之处,说明相似的因素在各国都发挥着作用。
11.2 重难点导学一、信息不对称与金融监管1.政府安全网银行恐慌以及对存款保险的需求1934年以前,银行破产(bank fai1ure,银行无法履行对储户和其他债权人的支付义务,只得停止营业)意味着储户必须等到银行被清算(银行的资产被转换为现金)后,才可能收回其存款资金。
储户缺乏有关银行资产质量的信息由此可能导致银行业恐慌和传染效应。
193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成立,在美国,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向储户提供担保,即如果银行破产,储户在该银行的1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都可以得到足额偿付。
在存款保险公司即将成立之前的1930~1933年,每年破产的银行数目平均超过2 000家。
而在1934年存款保险公司成立之后,直到1981年,每年平均破产的银行不超过15家。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来处理破产银行。
第一种被称为偿付法(payoff metho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允许银行破产,并对限额在1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提供足额偿付。
第二种方法被称为收购与接管法(purchase and assumption metho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常通过寻找愿意收购该银行且接管所有负债的合伙人,对银行予以重组,从而储户和其他债权人不会遭受任何损失。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向收购人提供补贴贷款,或者购买破产银行质量较差的贷款的方式,予以支持。
与偿付法相比,收购与接管法的成本较高。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圣才出品】
第21章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21.1 复习笔记1.美联储与货币政策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将调整短期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
美联储通过调节提供给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来控制联邦基金利率。
当提供给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较多时,联邦基金利率下跌。
如果美联储将准备金抽离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将造成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联邦基金利率是名义利率,但影响出口和经济周期进而决定均衡产出水平的是实际利率。
只有在短期内,实际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调整名义利率才可以相应调整实际利率。
由于通常情况下价格具有黏性,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会立即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
因此,当美联储降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随之下降;当美联储提高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随之上升。
2.货币政策曲线货币政策曲线反映了中央银行设置的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联系。
货币政策曲线的方程式为:r=r_+λπ其中,r代表中央银行设置的实际利率中的自主性(外生性)部分,它与当前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以及模型中的其他变量都无关。
λ代表实际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敏感性。
(1)泰勒定理:为什么货币政策曲线向上倾斜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倾向于遵循泰勒定理:如货币政策曲线所示,中央银行提高名义利率的幅度要超过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增幅,才能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保持实际利率的上升。
当通货膨胀率上涨时,如果货币政策制定者允许实际利率下降,这会增加总产出,从而加剧通货膨胀,进而推动实际利率进一步下跌,再次增加总产出。
我们可以将上述事件的链条反映如下:π↑⇒r↑⇒Y↑⇒π↑⇒r↓⇒Y↑⇒π↑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会持续上涨,最终陷入失控境地。
所以货币政策制定者会遵循泰勒定理,提高实际利率,使得货币政策曲线向上倾斜。
(2)货币政策曲线的位移泰勒定理驱动下的货币政策调整反映的是沿着货币政策曲线的变动,被称为利率的自动性调整。
在图21-1中,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调整会推动货币政策曲线位移,自主性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实际利率,推动货币政策曲线向上位移至MP2,从而导致经济收缩和通货膨胀率下降;自主性宽松货币政策下调实际利率,推动货币政策曲线向下位移至MP3,导致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政策工具)【圣才出品】
第15章货币政策工具15.1 复习笔记1.准备金市场和联邦基金利率(1)准备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①需求曲线存款准备金包括两个组成部分:a.法定存款准备金,它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乘以需要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存款的数量;b.超额存款准备金,银行选择多持有的存款准备金。
因此,存款准备金的需求量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加上超额存款准备金的需求量。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预防存款流出的保障,持有这些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即把这些超额存款准备金贷出去所能取得的利率(用联邦基金利率衡量)减去准备金利率i or(美联储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于是,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降低,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就会降低,那么超额存款准备金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因此,存款准备金的需求曲线R d就如图15-1所示向下倾斜。
然而,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下跌到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i or的水平,银行就不愿意按照较低的利率水平在隔夜市场上放款,而是无限增加其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结果就是,在i or的水平上,准备金需求曲线R d变为水平的。
图15-1 准备金市场上的均衡②供给曲线准备金的供给R s可以分为两个部分:a.非借入准备金(NBR),即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所供给的准备金;b.借入准备金(BR),即向美联储借款所形成的准备金。
向美联储借款的主要成本是美联储就这些贷款所收取的利率,即贴现率(i d),它往往被设定为高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一个固定水平,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而变动。
由于借入联邦基金与向美联储借款可以相互替代,如果联邦基金利率i ff低于贴现率i d,由于在联邦基金市场上筹资成本更低,银行不会向美联储借款,借入准备金的规模为零。
因此,只要i ff低于i d,准备金的供给量就等于美联储提供的非借入准备金的数量NBR,如图15-1所示,此时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然而,如果联邦基金利率开始上升并超过贴现率,银行就乐意在i d的水平上增加借款,之后在联邦基金市场上以较高的利率i ff将这些资金贷放出去。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什么是货币)【圣才出品】
第3章什么是货币3.1 本章要点●货币是在产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不同于资产和财富。
●货币主要有三项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
●支付体系是不断演进的: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不兑现纸币→支票→电子支付→电子货币。
●联邦储备体系定义了两种不同的货币计量指标:M1与M2。
3.2 重难点导学一、货币的含义在日常交谈中所涉及的货币(money)可以指代很多东西,如财富、收入。
经济学家将货币定义为在产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由纸币和硬币组成的通货显然符合这一定义,是货币的一种类型。
当大部分人谈到货币时,他们所指的往往是通货(currency,纸币和硬币)。
二、货币的功能1.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货币被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
运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节省了产品和服务交易的时间,因而促进了经济效率。
在易货经济中,由于人们必须实现“需求的双重吻合”(即人们必须找到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人,并且这个人还需要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交易成本相当之高。
某种商品若要有效发挥货币的功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它必须易于标准化,从而可以方便地确定其价值;(2)它必须被普遍接受;(3)它必须易于分割,以便于“找零”;(4)它必须易于携带;(5)它不会很快腐化变质。
2.记账单位(unit of account):它可以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
如同我们用英镑来称重,用英里来测距一样,我们用货币来衡量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3.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即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
价值储藏可以将购买力从获得收入之日起储蓄到支出之日。
任何资产,无论是货币、股票、债券、土地、房屋、艺术品,还是珠宝,都可以用来储藏财富,但是货币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
流动性(liquidity),即某一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三、支付体系的演进1.商品货币: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称为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19章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19.1 复习笔记1.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在总收入规模既定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该货币需求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货币流通速度和交易方程式①货币流通速度费雪考察货币总量M(货币供给)与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P×Y(总支出P×Y也称为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之间的联系,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总产出(收入)。
M和P×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表示,即货币周转率,也就是1年当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流通速度V可以更精确地定义为总支出P×Y除以货币数量M:V=(P×Y)/M。
②交易方程式上述公式两边同时乘以M,就可以得到交易方程式:M×V=P×Y。
该公式表明:货币数量乘以在给定年份中货币被使用的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但是交易方程式仅仅是一个恒等式,它没有说明当货币供给M变动时,名义收入(P×Y)是否会同向变动:M的增加可能由V的下降所抵消。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经济中影响个体交易方式的制度决定的。
假如人们使用赊购账户和信用卡来进行交易,那么在购买时通常较少地使用货币,则流通速度上升。
相反,如果购买时用现金或支票支付更加方便(两者都是货币),则流通速度会下降。
费雪认为,由于经济体中的制度和技术特征只有在较长时间里才会对流通速度产生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
③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数量论说明了在名义总支出数量既定前提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
交易方程式被改写成:M=PY/V。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M d)。
此外,由于货币数量论假定流通速度为常量,我们用常数k代表1/V,将1/V和M分别替换为k和M d,可以将方程式改写成:M d=kPY。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圣才出品】
第22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22.1 复习笔记1.总需求(1)总需求的组成总需求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支出C(代表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计划投资I(代表厂商对新的机器设备、厂房以及其他生产投入的计划支出,还包括对新住宅的计划支出);政府购买G(它是各级政府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净出口NX(代表国外对于国内商品的支出净额,它等于出口总量减去进口总量),即Y ad=C+I+G+NX。
(2)推导总需求曲线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π↑),货币当局会提高实际利率(r↑),从而防止通货膨胀脱离控制。
实际利率上升,会增加企业为购置新的实物资本而进行融资的成本,降低了投资的盈利性,导致计划投资支出减少(I↓)。
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导致总需求水平下降(Y ad↓)。
所以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降低总需求的水平。
因此,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我们可以将上述机制表示如下:π↑⇒r↑⇒I↓⇒Y ad↓。
(3)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①自主性货币政策当美联储决定提高实际利率中的自主性部分(r_)时,对应于任一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利率升高,从而增加了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导致投资支出和总需求水平的下降,即r↑⇒I↓⇒Y ad↓,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左位移。
②政府购买对应任一通货膨胀率水平的政府购买增加,直接提高了对总需求的支出水平,导致总需求上升,即G_↑⇒Y ad↑,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位移。
③税收对应任一通货膨胀率水平,税收增加意味着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消费支出和总需求,因而总需求水平下降,即T_↑⇒C↓⇒Y ad↓,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左位移。
④自主性净出口对应任一通货膨胀率水平,净出口的自主性增加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引起总需求水平———↑⇒Y ad↑,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位移。
的上升,即NX⑤自主性消费支出消费者变得更加乐观时,自主性消费支出增加,导致对应任一通货膨胀率水平的消费支出增加,即C_↑⇒Y ad↑,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位移。
⑥自主性投资当企业变得更加乐观时,自主性投资支出增加,对应任一通货膨胀率水平下的企业支出增加,导致计划投资支出和总需求水平上升,即I_↑⇒Y ad↑,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位移。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教材精讲】(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第21章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21.1 本章要点1.自主性消费支出的增加、与企业信心相关的计划投资支出的增加、政府支出的增加、税收的减少以及净出口的自主性增加都会推动IS曲线向右位移。
而上述五个因素相反方向的变动都会导致IS曲线向左位移。
2.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货币需求的自主性减少都会导致LM曲线向右位移,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需求的自主性增加都会导致LM曲线向左位移。
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提高均衡总产出水平,但会降低均衡利率水平。
与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在提高均衡总产出水平的同时会提高利率水平。
4.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需求对利率水平越不敏感,货币政策就越有效。
5.考察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IS-LM模型的影响的结论是,尽管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影响总产出水平,但从长期来看,这两者对总产出水平的影响为零。
6.总需求曲线说明,在每一特定的物价水平下,存在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均衡总产出水平。
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物价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下降,导致均衡总产出水平的升高。
总需求曲线位移的方向与IS曲线和LM曲线位移的方向一致,因此,如果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浮躁情绪”鼓励消费者和企业增加支出、自主性净出口增加、货币供给扩张或者货币需求减少,都会推动它向右位移。
21.2 重难点导学一、导致IS曲线位移的因素IS曲线描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点,即使得总产出等于总需求的总产出和利率的组合。
只要那些与利率水平无关的自主性因素(独立于总产出水平)发生变动,IS曲线就会发生位移。
(利率水平发生变动时,均衡总产出只会沿着IS曲线运动)1.自主性消费支出的变动自主性消费支出的增加会推动总需求曲线向上位移和IS曲线向右位移(如图21-1所示)。
自主性消费支出减少的过程正好与此相反,对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总需求曲线向下位移,均衡总产出水平下降,IS曲线向左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22.1 本章要点
1.总需求曲线反映了任一物价水平所对应的总需求,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移的主要原因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净出口以及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意愿(“浮躁情绪”)的变化。
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在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上的垂直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方倾斜的,因为物价水平的升高会提高每单位产出的利润,从而刺激总供给增加。
有四个因素可以导致总供给曲线的位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由相对于自然率水平的失业率所表示)、通货膨胀预期、工人提高工资的要求以及与工资水平无关的、影响生产成本变化的供给冲击。
3.短期的均衡状态出现在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上。
但是,这是经济短期的趋向,经济自身具有自我纠错机制,会带动它稳定在其长期均衡水平上,此时,总产出稳定在其自然率水平上。
在短期,无论是总需求曲线还是总供给曲线的位移,都会导致总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22.2 重难点导学
总需求是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上,经济对于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则是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上,经济中的企业希望销售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实际产出量和物价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状态决定的。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能够考察总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一、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其他所有变量保持不变时,总需求水平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有四个组成部分:①消费支出,是指对用于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②计划投资支出,是指企业对新机器、厂房和其他资本品的计划支出总额,加上对新住宅的计划支出;③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纸夹、计算机、计算机程序、导弹、公务员等)的支出;④净出口,是指外国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支出,等于出口总量减去进口总量。
用C 代表消费支出,I 代表计划投资支出,G 代表政府支出,NX 代表净出口,可以得到总需求Y ad 的如下表达式:
1.推导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机制分析
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因为在名义货币供应量M 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降低(P ↓)会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M/P 的增加(实际货币供应量是用实际能够购买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衡量的)。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M/P ↑)又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i ↓),从而刺激了计划投资支出(I ↑),导致总需求的增加(Y ad ↑)。
上述机制表示如下:
国际贸易机制下,物价水平的降低(P ↓)导致了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M/P ↑)和利率水平的降低(i ↓),这时外币资产会比美元资产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美元资产需求减少,
ad Y C I G NX =+++/ad P M P i I Y ↓⇒↑⇒↓⇒↑⇒↑
美元汇率下跌,这可以用E↓来表示。
美元价值的降低会使美国国内的商品与外国的同等商品相比更便宜,净出口就会增加,而总需求也随之增加:
(2)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货币数量论分析
在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方程式MV=PY表明,货币供给(M)不变意味着名义总支出(PY)也保持不变。
如果物价水平下降(P↓),为了保持总支出水平不变,总需求必然上升(Y ad↑)。
2.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数量论的分析可以证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M↑)会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位移。
这是因为,在流通速度不变的前提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总支出水平上升(Y↑),于是,在物价水平给定的情况下,总需求的规模随之扩张(Y ad↑)。
因此,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任一物价水平上总需求的扩张,推动图22-1中的总需求曲线从AD1位移至AD2。
与数量论不同,从总需求的构成要素入手,其他因素(政府支出和税收的调整,净出口的变动,消费支出和企业支出的变动)都是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移的重要因素。
图22-1 总需求曲线的位移
税收减少(T↓)或者货币供给增加(M↑)、政府支出增加(G↑)、净出口增加(NX↑)或者企业和消费者的乐观情绪(C↑,I↑)会增加每一物价水平所对应的总需求,推动总需求
曲线从AD1位移至AD2。
表22-1总结了这六个因素对总需求曲线可能产生的影响(通常被称为需求冲击)。
表22-1 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二、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供给的产出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联系。
1.长期总供给曲线
经济体在长期内所能生产出的产出规模取决于经济体中资本的数量、充分就业水平下能够供给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可用的技术水平。
摩擦型和结构型失业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失业率不等于零,而是高于零,此时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
这个水平即为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它是经济体长期的趋向。
与自然失业率对应的总产出水平被称为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这是长期内在任一物价水平下经济体能够稳定下来的位置。
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是图22-2中穿过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 n)的垂直线。
图22-2 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内,在给定的物价水平上的总供给为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
LRAS即为穿过Y n的垂直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
工资和价格随经济状况而进行调整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通常被描述为工资和价格是具有黏性(sticky)的。
如图22-3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AS1)是向上倾斜的。
原因:因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利润增加,就会有更多的总产出,总供给量就会增加;利润降低,生产的产出就会减少,总供给量随之减少。
每一单位产出所创造的利润等于单位产出价格减去它的生产成本。
在短期,许多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要素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由工资合同所规定的工资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是固定的,对原材料的购买通常也是依据长期合同进行的,因此价格是固定的。
因为在短期内这些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当一般物价水平升高时,每单位产出的价格相对于它的生产成本会上升,每单位产出的利润也随之增加。
由于在短期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增加产品利润,企业会增加生产,总供给水平升高,所以总供给曲线是向上方倾斜的。
“在短期内”这一限制条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图22-3中的AS1)所诠释的物价一总产出联系是会发生变化的。
图22-3 短期总供给曲线
3.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