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导学案
学与问导学案
语文学科第十一册六年级(班级)导学案课题23.《学与问》教师马夕梅学习目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明白议论文的论点及论据知识。
4.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问中学,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探究的科学精神。
3、通过本课学习,继续了解议论文体的特点,掌握阅读议论文体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
1、讲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金匾上面刻有“学问”两个金字。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二、找出文章论点交流齐读课题指名回答生默读交流相让。
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
老大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
于是他就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
老二得到了有“问”字的半块。
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问,见谁问谁,见什么问什么,从不学习。
几年下来,两个儿子都一无所获。
一天他们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的话让兄弟俩恍然大悟。
如果你是智者,你会对老大说什么?对老二说什么?2、有一位作家,他就研究了“学”与“问”两者间的关系,写下一篇文章【学与问】,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说道理的文章,说的是关于哪方面的道理?1、快速默读,作者对“学”与“问”到底持什么样的观点?用括号标出来。
2、交流:(首尾两处)(1)、“相辅相成”意思:(2)、这两处是同一个意思。
3、小结:这两个地方作者摆明了自己的观点,就叫说理性文章的【论点】4、写法:文章开头结尾都在说自己明确的论点,在写法上,我们可以说是?(首尾呼应)5、小结:一半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都要采用这个写法,开头就开门见山,摆明自己三、检查自学。
《学与问》教案优秀5篇
《学与问》教案优秀5篇《学与问》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C: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流感情地朗读课文。
A: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C: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认识到“问〞的作用。
B:通过读文品句,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A:体会“学〞与“问〞的关系,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做知识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
2、板书课题:学与问,齐读题目。
3、围绕题目质疑:自己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或想知道什么?师:同学们读了题目已经知道了些知识,也有许多的疑问,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读了课文同学们的疑问就会弄明白了。
〔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C:边读边画出生字。
B:边读边理解生词的意思。
C:边读边思考全文共分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层次1、再读课文B:学与问有什么关系?〔:人在学习知识,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默读课文A: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连一段话说说。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学与问〞中“问〞的重要性,然后用具体事例说明了“问〞在探索奥秘,求得新知中的作用;最后全文。
提出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B、A:根据刚刚所说把课文分为三段。
3、 C读全文〔四〕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表中生字的笔画与结构2、C:交流:每个生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3、A、B指导C书写。
〔五〕达标测评与拓展C:抄写生字新词B:熟读课文A:1、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探求〔〕疑问〔〕兴许〔〕奥秘〔〕启发〔〕强健〔〕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新知1、自由读全文2、C:认读生字新词、说说课文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说明?B:分别是什么事例?二、精读课文,深入悟解〔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与问》导学案
《学与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领悟“多问”与“勤学”,“问”与“思”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我知道我了解
1.哥白尼:(国家)天文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最大的成就是用科学的日心说否定在西方统治一千多年的地心说。
2. (朝)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都有所研究,举平生见闻,撰《》
3.白居易:字,晚年又号:,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富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做好旁批、质疑
思考:
(1)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对你有什么启发?
(2)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3)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如何做的?你从中能感受到那些启发?
沈括的疑问是:
2.独立思考,创造性的理解课文
(1)联系生活实际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补句子:孩童是我的老师,让我天真纯洁地快乐成长;是我的老师,……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23 学与问》优课导学案_14
《学与问》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先提出论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再进行论证:一、用哥白尼的故事说明“问”的重要性;二、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问、向谁问;三、用沈括的故事说明“问”和“思”要结合起来。
最后得出结论: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通观全文,虽然都是说理,但是不感到“枯燥”和“空洞”。
为什么?原因在于作者的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事例恰当,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很好地把道理寓于精彩的故事之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收获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本文为学生初步感悟议论文的特点,平时在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或给别人讲明某种道理时能自觉地借鉴其结构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例证很充分。
哥白尼从喜欢问导致对科学奥妙的不断探求,说明学是从问开始的;沈括从读古诗发现问题导致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说明问是从学中来的。
不同的事例证明了不同的观点,但都说明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在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中插入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要拜“能者为师”,这也是作者论证严密的地方。
三个自然段分别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向谁问”,问不到“能者”怎么办?综观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如《古诗两首》《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都是以“读书有方”为主题。
所以教学本课,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明事理的。
从而带动这一单元的主题教学,使学生对说明事理这一表达方式更加明晰。
而学生在四五年级已经学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几篇议论文,所以教学本课,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议论文阅读的新视界。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难点:学会围绕所讲话题,选择恰当的事例来说明所要表达的观点的方法。
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查字典、联系课文语境等方法,理解文中“日新月异”、“相辅相成”、“能者为师”等词语的意思。
23《学与问》导学案
23《学与问》第一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马静六年级小组名称:一、学习目标: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5个生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类型,找出论点、论据,并理清课文条理。
二、自学引导:1、自学课后生字(借助拼音读准一类字和二类字;采用联系熟字等办法记住一类字)。
认真完成描红。
2、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住这些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五彩缤纷不懈探求日新月异芳菲翱翔相辅相成3、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合作学习1、通过预习,我知道本文是一篇,文中提出的论点是:,选取的论据有:,。
2、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知识在下面列出来(分条列,尽量概括)。
3、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组长负责收集整理阅读成果,不要重复。
4、我摘抄的喜欢的语句:四、学习小结: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23《学与问》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马静六年级小组名称:一、学习目标: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和“勤学”的关系,领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道理。
2、学习议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写一篇议论文。
二、自主学习:1、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知道哥白尼和沈括获得成功原因是什么?从他们的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三、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的意思是:“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的意思是:四、拓展训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勤能补拙”的议论文,你会选择呢下面哪些素材?你怎样组织材料?①徐悲鸿在国外留学期间,省吃俭用,利用一切课余时间专心学画,终于学成归来。
②王晓明很聪敏,整天却忙着上网玩游戏,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③爱因斯坦小时候被人嘲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提出“相对论”。
《学与问》教案(优秀8篇)
《学与问》教案(优秀8篇)《学与问》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生:知识,学识,文化)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学习与提问)3,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齐读课题。
()4,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十三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讨论: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们找一找。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
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勤学好问"好"就是"喜欢,喜爱"的意思。
齐读词语两遍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指名朗读回答。
《学与问》教案(精选4篇)
《学与问》教案(精选4篇)《学与问》教案篇一上个星期为全区的六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一堂语文实践活动课《学与问》。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但是在教研员范老师的指导下,在教研组同事的出谋划策下,将这篇原本枯燥的议论文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学与问》精彩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探索问的方法,激发学生问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认识他吗?哥白尼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他?(那谁知道日心说?是啊在哥白尼之前,人们所信奉的都是地心说,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而哥白尼在1543提出了日心说,在几百年前就有这样的发现实在是极为了不起)认识他吗?沈括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想成为像他们一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吗?(想)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能打开知识大门的妙计,这妙计就在这锦囊中。
谁想要?3、师:谁先来读一读其中的妙计?出示: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
——巴尔扎克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4、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几条妙计,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要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就必须要勤学好问。
)相机板书:(勤学好问)二、精讲第四小节1、那你们现在知道学是什么意思?(勤学好好学习)2、问呢?(好问)3、那现在老师在中间加了“与”字,你又知道了什么?(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4、我们全班来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寻找妙计,理解实践这篇课文中,也能找到一些有助于我们学习的妙计?去画一画,找一条你最喜欢的写在彩纸上。
《学与问》优秀教案(精选6篇)
《学与问》优秀教案《学与问》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与问》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与问》优秀教案篇1《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
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任。
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坻。
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例如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
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我想,这篇课文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篇很好的范文。
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导总结。
学生根据我的指导,分别把课文的五个部分归纳出来,分别是: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学生归纳后,我要求大家看书,然后把课文的五个部分联系课文说说,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说出作者的思路。
这样的好处是能统领全局,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也很明白了。
教学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觉到,根据不同的文章定下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教学步骤是:一、激趣导入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
学与问导学案
导学案(实验稿)《学与问》导学案白城小学王志慧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好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23 学与问》优课导学案_5
《学与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说理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知道“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看似简单又很有学问的文章,齐读课题——《学与问》2.老师发现同学们课前不但读了书还动了笔,这就是会学习。
3.这些词语你们一定会读了。
(指名读)出示词语:不懈探求,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相辅相成,沈括,翱翔4.他读得对吗?你们觉得这些词语中还有哪些读音需要提醒大家的?(沈、翔、辅)(那就请你领着大家读读吧;我们一起来读)5.这几个词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你发现了吗?(标出横线: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师:表示什么意思呢?(讲变化快、变化大)师:其实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还是有区别的,瞬息万变侧重讲短时间内变化多,而日新月异侧重讲变化大。
师:那么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哪里的变化呢?(家乡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这两个词还可以放在一起连用,你看。
(出示句子,指名读)6.听得出来,你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相辅相成”又在文中的哪儿呢?7. 指名读。
(出示两句话)8.读得真不错,就像给我讲道理一样,自然流畅。
你能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吗?(查字典:互相补充,互相配合)9.在这段话中,什么和什么是相辅相成的?10.大家一下子就说出了学与问的关系。
课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出示句子: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11.你能不能用“相辅相成”给它换个说法?你先想想,在这句话中,什么和什么是相辅相成的?(再指名回答)12.对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也是相辅相成的。
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呢?除了需要合理的饮食之外,还需要?(指名:自觉持久的锻炼)那什么和什么是相辅相成的呢?(指名:合理的饮食和积极的锻炼是相辅相成的。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23 学与问》优课导学案_10
《学与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识记、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辅相成”。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且简单概括文章所举事例。
3.了解说理文的写作特点,梳理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且能概括出文中列举的两个事例。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说理文的特点,梳理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学与问》,课文预习过了吗?2.预习读书,也是一种学习。
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成果。
(出示词语)谁会读这四个词?不懈探求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相辅相成评价:字音准确、读出词语的节奏3.师:其中有两个词语意思几乎相同,你能找到吗?指名说词语和意思。
这两个词在句子中也可以连用,读读句子。
(出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瞬息万变、日新月异4.词语中还有一个生字笔画较多,出示“懈”(投影)“懈”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写得漂亮?交流,师范写,学生临写5.在这四个词语中,谁找出“相辅相成”这个词所在的段落,读。
“……学习的主人。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谁能用相辅相成说一说。
师:我们要身体健康,什么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把这堂课上好,什么又是相辅相成的?二、文体交流1.复习旧知,走进文体。
师:这是一篇说理文,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篇说理文章呢?交流: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师:说理性的文章总是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例证明观点;最后进行结论。
投影表格,师生交流师:《学与问》是不是也按照这样的顺序?观点、论据和结论分别又是什么呢?请同学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
生开始学习。
2.交流文章论点师:发现了问题。
两个同学在“提出观点”时有分歧,一个找的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一个写的是“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给大家一个小提示,看看题目、开头和结尾,小组讨论一下到底哪个是观点?生小组内交流。
《学与问》教案(精选5篇)
《学与问》教案(精选5篇)《学与问》篇1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口吻,简要、生动地讲述哥白尼小时侯的故事,进而揭示课题“学与问”,再以“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发问,这样既揭示了课题,又提出了课文的重点和学习的要点。
再让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自读全文,结合自学生字新词。
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学与问”之间的联系。
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时要注意:“缤”是前鼻音,“瞬”是翘舌音。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
最后逐段让学生朗读课文。
着重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了,要提示学生注意长句中的停顿,如:“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教学意图:这个梦中前面的内容都是梦中真实的情景,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真有那么先进,那实在太好了,不过这个设想很具有可开发性,将来也许我的学生或今天看到我的这篇设计的人能去完成,后面关于名人辞典上的名单是我故意加上去的,根据罗森塔效应,学生需要期待,将来都做大学问家虽然不太可能,但有一种期待总是非常必要的。
我设计的3个人,好中差刚好覆盖全班同学,使每个学生自信将来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学与问(导学案)
《学与问》导学案
六(5)班姓名:
一、背景资料
哥白尼: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
20多岁到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神学束缚,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引起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重大变化,它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
沈括: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和改革家,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大。
晚年所著《梦溪笔谈》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二、自学生字,注拼音,查字意,组词
懈:拼音,字意,组词
沈:拼音,字意,组词
括:拼音,字意,组词
辅:拼音,字意,组词
翔:拼音,字意,组词
金钥匙:词意
日新月异:词意
瞬息万变:词意
能者为师:词意
相辅相成:词意
三、阅读全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四、自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有了问题该怎样解决?
2、沈括的事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段落我会分
全文一共五段,共分五大段
第一段写了
第二段写了
第三段写了
第四段写了
第五段写了
六、填写结构图
提出观点:
事例论证:学与问的关系养成好习惯,要勤学好问
结论:。
《学与问》导学案
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质疑:你还有什么词语不理解?
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解决。
小结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文章强调了人在学习知识,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列举中外科学家的事例,说明“勤学好问”的习惯必须从小时候就要养成。
目标检测
1、听写词语。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好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
2.、联系上下文,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的意思。
能者为师
能:
词意:
人间四月芳菲尽,出寺桃花始盛开。
尽:始:
句意;
作业布置
搜集中外青学好问的故事,简要地写下来。
学习收获及课后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与问》,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受到很深刻的感染和启发。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四、拓展阅读
1.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司马迁、李时珍、司马光、童第周、孔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3、质疑:
学完了课文,你还想要跟大家交流些什么?
4、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成
果
展
示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引读第三自然段。
师:哥白尼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正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呢?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与问》导学案
《学与问》导学案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与学问有关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2、理清论证层次,掌握中心论点3、学习用事例论证观点的写法4、培养勤好问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议论的观点、层次教学难点:用事例论证观点的写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中感悟法、自学自悟法学习过程:●一、预习积累大比武(预习积累我最棒)小组内展示预习成果●二、研读分析课文(我探究,我快乐)探究思考阅读第二段回答:1、本段讲了哥白尼的什么事例?2、从哪些词语看出哥白尼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多?3、段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4、哥白尼的事例论证了第一段中的哪句话?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6、你能介绍哥白尼的主要贡献吗?阅读第三段回答:1、目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面对样的世界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办?3、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
4、从这一段中你联想到了哪些成语和名人故事?阅读第四段回答:1、连接三、四段的是一个什么句子?起什么作用?2、本段讲了沈括的什么事例?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了疑问?后来怎样明白了其中的道理?4、你能补全《大林寺桃花》一诗吗?5、从沈括的事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阅读第五段回答:1、本段再次阐明学与问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课堂检测,我能行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介绍了中外两位名人的典型事例事例一:事例二: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至少写三个)(1)表示变化快的:瞬息万变(2)表示颜色多、美的:五彩缤纷(3)abac式的:相辅相成3、连一连白居易创立“日心说”哥白尼《大林寺桃花》作者沈括创作《梦溪笔谈》4、学习本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四、课外拓展显身手1、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故事?2、你积累到了哪些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语文导学案学与问
导学案__年级姓名____科目__备课教师___23、学与问(2)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一、学情调查1、介绍课外搜集的有关哥白尼、沈括的资料2、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学与问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二、学习板块(一)合作探究—品读第2—4节1、仔细读课文第2—4节,思考:想想作者告诉我们该怎样问?划出有关词句,认真品读。
品读第2节:(1)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哥白尼是怎样问的,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3)回顾哥白尼所取得的成就,你又有什么发现?(4)与同桌分句朗读,比一谁读得更有感情。
品读第3节:(1)读一读,你发现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2)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能者为师”,(3)读到这里,你是否想到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关于这方面的名言:品读第4节:(1)默读第4节,想一想,从哪你读出了沈括的勤学好问和善于观察思考?(2)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很远的?你读出了什么?(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是因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后两句是(),()。
(4)从“仍然”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5)联系沈括的主要成就,你受到什么启发?(6)画出本段中心句,本段采用()结构。
(二)展示交流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3、声情并茂地朗读第2——4自然段。
三、学习板块(二)合作探究—细读最后一节1、自由练习读。
2、“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是指什么?3、你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4、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二)展示交流1、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2、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四、学习板块(三)合作探究——了解结构,借鉴写法1、学完了《23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版
23.《学与问》导学案活动一:扫除障碍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上记号。
2.组内活动:①互相读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
翱翔哥白尼勤学好问瞬息万变不懈沈括相辅相成日新月异②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展示质疑。
活动二:理清思路1.朗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想想课文的结构。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活动三:理解“学问”1.读课文,画出描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
2.组内讨论“学”与“问”导入:齐背《观书有感》,进入新课。
活动一:扫除障碍。
1.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3.展示,点评。
活动二: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提示: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之间的关系。
3.班级交流。
【检测反馈】1.先描红后听写。
2.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
沈(shěn sěn)括相差(chāchà)兴(xīnɡx ìnɡ)许年长(zhǎnɡchánɡ)好(hǎo hào)奇翱翔(xián xiánɡ)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展示,点评。
活动三:理解“学问”。
1.指导朗读,画出描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
2.组内讨论“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3.组织展示,师生点评。
[完成【检测反馈】教后反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 学与问|
23 学与问【教材分析】《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
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是他对科学不懈探求的开始。
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与“问”的关系。
3.了解课文是怎样说明事理的,懂得“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4.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学”与“问”的关系。
2.了解课文是怎样说明事理的,懂得“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明了文章的观点,知道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说明观点的。
2.通过课文2、3自然段的学习,体会“问”的重要性,懂得“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看拼音,写词语。
yào shi ào mìshěn kuòáo xiánɡbú xiè tàn qiú wǔ cǎi bīn fēn ()()()()()()rì xīn yuè yìshun xī wàn biàn xiānɡ fǔ xiānɡ chénɡ()()()2.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辅相成:日新月异:瞬息万变:3.认真读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与勤学好问有关的名人警句,成语俗语等,与同学交流。
四、展示提升。
温馨提示:
1、每组选择一个学生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预测
重点;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难点:我能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知识链接
沈括和哥白尼的相关资料
授课时间
12月26日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三、组内交流。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并能认真书写。
六年级《学与问》导学案
课型
探究展示课
课时
主备人
张文平
审核人
李晋龙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积极思考
大胆展示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重、难点
2、小组成员要全员参与展示。
3、精彩之处要会欣赏,错误之处要能宽容并诚恳纠错。
4、及时补充点评,适时与同学老师互动,丰富展示内容。
五、总结全文。
懈()沈()括()辅()翔()
3、我会用联系上下பைடு நூலகம்、查字典、换词理解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五彩缤纷:
相辅相成:
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
芳菲:
4、我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名人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的重要性,号召我们从小养成
的好习惯。
我能按照“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全文”的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在文中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