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的过程
难点:归纳和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准备
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0课时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并非光线的实际会聚,光屏不能承接。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问题或反思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
二、进行新课
1、演示试验:如图示
F F
有关概念: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1)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2)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1
学生活动
方法手段说明及达成目标
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神六”两位宇航员)小照片,问学生是否能看清他们是谁?
2、用制作成的投影片将照片放大,问学生能看清他们是谁?
3、照片是什么仪器照的,成什么性质的像?投影仪成什么性质的像?是否能用其他方法看放大的照片?
4、以上三种光学仪器其实利用凸透镜成不同性质的像,那么凸透镜成像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1、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知道探究的重要性;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课堂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1、多媒体给出探究过程;
2、请学生谈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上讲台表达);
奖励学生自制照相机并语言激励
学生积极大胆发言,谈知识收获,方法收获等;
尝试教育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集体荣誉感;
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抢答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抢答;
学生积极思考并抢答;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说明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科探究,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本节以学生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成像规律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从中学到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双向互动为原则,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通过评估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要求严谨的态度和协作精神,本节通过多媒体培养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八年级物理上册5.3透凸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透凸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明确像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焦距有关。

通过科学猜想,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凸透镜、蜡烛、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应按什么顺序摆放?
2)实验中,必须要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大致同一高度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如何得到像?
4)实验中,如何读出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介绍实验器材。

介绍物距和像距。

启发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目标,启发学生怎样来证实猜想的设计实验。

探究展示
设计方案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进行试验
提示学生观察现象,巡回
指导。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训练达标1)照相机成像是将物体放在___________处成的像,投影仪是将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__处成的像。

(几倍焦距处)
2)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
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而言
的。

二、选择题
3)如图5-3-1所示,凸透镜的
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
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
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
位置
使光
屏上
出现
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板书
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学习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生:(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看书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你发现了什么吗?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近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

(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精选4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精选4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精选4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师:我手里有个照相机,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请举手!请你给一位同学先拍一张全身像、再拍一张较大的半身像。

其他同学观察照相机和被照同学的距离有没有变化。

(学生拍照后,教师利用电脑将两张照片展现在大屏幕上。

)师:这两张照片的大小不同,可能是因为刚才拍照时什么发生了改变引起的?生:被照的同学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师:我们再做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较大的凸透镜,先靠近课本看书上的字,再伸直手臂看大屏幕,观察两次成像情况。

(学生实验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这两次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实验时凸透镜两次成像不同,可能是由于什么条件不同造成的?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二)进行新课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板书:【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生:可能跟物距有关。

生: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板书:【猜想】①可能跟物距有关;②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非常好,我们今天用实验只研究一下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案八年级物理教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学习重点:1、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学习过程1、知识回顾:(1)实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虚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则2倍焦距则表示为:______2、了解几个概念:(1)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2)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3、设计并进行实验:(1)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进行实验:①把蜡烛放在较远处,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出物距u、像距v,记录在表格内。

②把蜡烛向凸透镜靠移近,使物距等于2f,即u=2f,重复上面操作。

进行观察和测量。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靠移近,使物距在f和2f之间,即2f>u>f,重复上面操作。

进行观察和测量。

④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

在光屏上能得到蜡烛的像吗?为什么?⑤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

在光屏上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和倒正。

测出物距和像距。

(3)分析实验结论并将结论填在下表:你使用的凸透镜焦距f= cm物距与焦距关系像的性质像距/cm应用实虚放大或缩小正倒u>2fu=2f2f>u>fu=fu<f从实验及上面的表格还可以得出如下规律:(1)_____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自主学习】12’阅读教材P9720cm。

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每种物距范围选两组)。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实、虚大、小正、倒u>2fu>2f2f>u>f2f>u>fu<fu<f (4)进行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安装器①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在中间),使它们中心同高(三心同高)。

②把蜡烛光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轮廓最清),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u,像距v,填入表。

③按要求依次做出表格中其它物距范围的成像。

根据表格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虚实:_____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像的正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u=2f,u=f的成像;物距越远,像距怎样变,像怎样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8’(三)【展示质疑,精讲点拨】15’(四)【课堂小结】3’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五)【达标测评】7’1、画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个”竖立在凸透镜主轴上,u>2f,f<u<2f,u<f三个不同位置上成像光路。

2、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 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新-课- 标-第- 一-网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4.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看到了人在照相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老爷爷还可以透过放大镜看到一个放大了的字,这都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不同的像呢?.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二、预习学案:知识回顾:1.照相机镜头是一个镜, 它能成的、的、像。

2.投影仪上也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它成的是立的、的、像。

3.放大镜就是一个镜,它能成立的、的、像。

4.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而成的。

(也可用眼睛观察到)5.虚像: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课前预习:1.当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2.当f<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3.当u<f时,能成的、的、像,应用。

4、从左向右依次放置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照相机镜头是一个镜,它能成的、的、像。

2.投影仪上也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它成的是立的、的、像。

3.放大镜就是一个镜,它能成立的、的、像。

4.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而成的。

(也可用眼睛观察到)5.虚像: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6.当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7.当f<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8.当u<f时,能成的、的、像,应用。

9、从左向右依次放置 ______ 、______ 、________ 。

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________ ,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 。

10.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11.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1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二、课内探究实验准备: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2.实验器材摆放。

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答案: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倒立或正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

)实验步骤: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等于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备课教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备课教案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备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1.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问题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点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具、学具准备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3、光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教学:引入课题: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1、演示实验:结合实验装置强调:(1)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论:物距不同,成的像不同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2、学生按课本提示步骤分组实验: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归纳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合flash动画模拟)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题。

2、写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训练如右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A.像的A′部分消失了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逐步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

三、学习目标: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Array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五、自主学习:导学前测六、合作探究:(一)提出问题(二)猜想假设:(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猜想(三)制订计划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特点外,还需测什么量?(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3、设计试验记录表格4、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提示:可参考课本66、67两页)(四)进行实验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五)数据收集学生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教材P67页表格中。

(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 ___时,凸透镜成虚像.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正立的实像,_____倒立的虚像.(填“有”或“没有”)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七)、学生根据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一步讨论并填好下列内容1、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成实像时,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3、凡是实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4、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能力目标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德育目标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4.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的像,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就说明所成的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放大镜能把小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生甲]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生乙]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生丙]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生丁]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这样非常好,既然提出问题,我们就要解决它.现在,我们就根据上节学的知识大胆猜测,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解决.二、新课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生甲]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上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乙]照相时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的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丁]照相机中镜头的凸透镜比投影仪镜头小,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生戊]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的像与物体在同侧.这说明像成倒立和正立与像和物在同侧还是两侧有关系.[生己]放大镜要看清物体,离物体的距离一般要比照相机、投影仪中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小,说明物体成正立、倒立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师]同学们猜想得很好.现在逐一讨论看看有没有哪个能排除掉.[生甲]像是放大还是缩小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可以排除.因为有的放大镜直径比照相机镜头直径小,也能成放大像,再有摄影师拿大焦距的镜头比投影的镜头大,成的像还是缩小的,所以可以排除掉.[学生们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师]现在我们桌子上有光具座(上面的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做物体用)、光屏(白色的硬纸板作屏)、凸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生甲]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生乙]也可以让凸透镜离灯光5 m以外,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师]好,现在测凸透镜的焦距.学生们测出焦距,开始进行探究实验.方案一: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数据记录成表.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成表.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方案二:①—2所示.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数据记入表格.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的填入表格.[师]同学们的方案都可行,现在用桌子上的仪器进行实验,并记下结果,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们在认真做实验,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教师组织讨论、提问、进行总结][生甲]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生乙]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生丙]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生丁]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生戊]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生己]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生庚]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师]同学们把规律都总结出来,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板书)[生甲]什么叫实像?什么叫虚像?[师]同学们能不能从我们实验中得出呢?[生甲]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得不到的是虚像.[生乙]光屏上承接的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生丙]虚像不能用光屏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投影.二、虚像和实像(板书)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叫做实像.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成的像叫虚像.[想想议议][师]我们知道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之后,请你们进一步猜测并根据上面探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什么情况下凸透镜成实像、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学生们仔细分析、思考、相互讨论.[生甲]物体在1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生乙]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成正立的虚像.[生丙]照相机和投影仪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放大镜成的像在光屏上得不到,但眼睛能看到成虚像.[生丁]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成实像.[师]我们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的,能说出它们的原理吗?[生甲]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乙]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丙]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师]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我们从上节课知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我们今天又知道,被拍照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远大于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照相机中的调焦环、光圈、快门,它们有什么用处?下面看挂图和实物,还有你们的资料说出它们的作用.[生甲]照相机中调焦环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着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生乙]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光圈可以开大或缩小,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生戊]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曝光时间可以从快门上的数字知道.“傻瓜相机”.[师]同学们讲得很好.看来在下面做了不少工作,我很高兴,那么投影仪的构造呢?看挂图,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说出它的构造及作用.[生甲]投影仪的构造主要有: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相当于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等部分.[生乙]光源是用来照亮投影片的.[生丙]聚光镜是由两块螺纹透镜组成,这两块螺纹透镜是用来增大聚光面积,增加投影片的亮度.[生丁]反光镜是平面镜,作用是把射向投影片的光反射到屏幕上.[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分组亲自动手来使用照相机拍照和使用投影仪放大胶片.[学生们很活跃,积极主动的做,教师巡回指导]三、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以下内容;u>2f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布置作业P62动手动脑学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根据物体与凸透镜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头逐渐变大,而形状不变.到某一位置时,根据物体与凸透镜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的像,铅笔尖也会突然改变方向.相同:都能反映出凸透镜成的像与物距有关.不同:玻璃瓶是一个柱面凸透镜,它的焦距比较短.2.“傻瓜相机”也有快门和光圈,只不过它们都安装在机身里面.傻瓜相机内部增加了一些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不需要人工调节,傻瓜相机也能自动聚焦,不需要手动调焦.五、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对比猜想根据上节所学知识,你对问题: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你的猜想是什么?(二)设计实验1、你认为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哪些?2、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你认为实验时是否需要知道焦距f?3、研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变化时,你选的参照距离是什么?(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学生看课本97-98页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思考下列问题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 。

2、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你认为可行吗?(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等于2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5)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 ),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注意: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3、下面是这位同学按上述步骤操作,设计的数据和观察结记录表格。

你认为可行吗?由此表格可以看出,这位同学需要进行几次测量。

(透镜焦距f =_____cm)4、将实验数据填入上面表格。

三、作业:课本9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 练习与拓展 一、填空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像(填“虚”或“实”)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二、选择题5、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 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 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正倒大小 实虚u>2fu=2ff<u<2f u=f u<f6、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5.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实像虚像的概念;知道物距像距的意义;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有关数据。

(2)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其乐于探索自然中的物理规律。

●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难点: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刻度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每人发一个放大镜,按要求完成下列动作:(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2)把放大镜正对着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观察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2思考:(1)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明确:看书本上的字,看到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看远处的物体,看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基本概念回顾: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的概念是什么?2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方案:①用到什么器材②实验前如何调节③实验步骤如何④如何设计表格收集数据?⑤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⑥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1几个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凸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用f表示。

(5)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6)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7)实像: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

(8)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而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重点:实验探究的过程及其实验的结论。

一、自主学习与尝试
1、给你一块凸透镜,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能成怎样的像?
(一)导学
1、情景设疑:小孔成像成的是什么像?平面镜成什么像?凸透镜能成怎样的像呢?
2、解决问题,互动学习:
【合作展示】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物体通过凸透镜能成像,能成什么样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还是倒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有什么规律呢?凸透镜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还是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我们把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称做物距,把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像距。

(2)猜想与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设计实验:
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选择哪些器材?怎样实验?
学生应用光具座、光具盒、蜡烛、火柴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规律。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指导】
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该如何放置?三者的高度有何要求?
②、实验时,先固定透镜,然后使物距为一数值,固定好蜡烛,再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观察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③、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

记录数据:
①、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时,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
分析数据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u>2f f<v<2f 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②、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f<u<2f v>2f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让学生在光屏上寻找像,找不到说明什么?那能否成虚像呢?怎样观察?
分析得出结论: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④、观察物体在u=2f时像是怎样的呢?
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⑤、当物体放在焦点处,会有什么现象?
小组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组讨论:
1、焦点处是什么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什么?
2、两倍焦距处是什么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成虚像时呢?
4、凸透镜成像时,物和像的移动方向有何规律?凸透镜成实像时,若想让像变大些,应如何调节?成虚像时应如何调节?
5、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幕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你能分析出原因吗?
二、课堂精炼
1、凸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凹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 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 。

5、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6、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7、凸透镜前20厘米处的物体沿主光轴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像将()A.由实变虚B.由虚变实C.由小变大D.由大变小
7、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8、某凸透镜焦距在10厘米与15厘米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B.缩小的C.正立的D.倒立的
9、某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在10厘米与15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12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B.缩小的C.正立的D.倒立的
10、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
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

11、有一物体离凸透镜16cm,在凸透镜的另外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那将凸透镜向物体靠近6 cm时,光屏上不可能:()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倒立等大的像
D、不成像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要用___________ 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蜡烛、火柴、____ __、___ ___、___ ___。

(3)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______和_____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 __的中心大致在。

(4)若透镜的焦距是15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距离是40cm,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的______的______像。

像距的范围是————————
三、巩固强化练习。

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

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4)某同学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接着他移动凸透镜位置,使蜡烛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然后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也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

2、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的范围;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的范围.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
4、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5、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 cm
B.10 cm
C.30 cm
D.15 cm
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
A.焦距大于30 cm的
B.焦距小于30 cm的
C.焦距等于30 cm的
D.焦距等于15 cm的
7、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 cm
B.7cm
C.10 cm
D.20 cm
8、某同学先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下图所示的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把蜡烛放在A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把蜡烛放在B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把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把蜡烛放在D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