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2

合集下载

弹力2

弹力2

图2424. 如图10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正方体合金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

打开阀门缓慢放水,此过程中合金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

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0乙所示。

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每改变1N ,弹簧长度就对应改变1cm,容器底面积是500cm 2,开始时物体上表面距液面5cm,则从开始到打开阀门20s 时,放出水的质量是 kg 。

(g 取10N/kg)4.底面积为100cm 2的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当物体A 如图5甲所示,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0.8N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向上提物体A ,当A 如图5乙所示,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降低了8m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2。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压强p 1与p 2的差为800PaB .物体A 的密度ρA 为1.25×103kg/m 3C .金属块A 受到的重力为4N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为3.2N24.如图8所示,用长度为10cm 的弹簧将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的下表面与底面积为200cm 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正方体物块竖直压在弹簧上且不与容器壁接触,此时弹簧的长度缩短为2cm ;然后向容器内部缓慢倒入水(水不溢出),当弹簧的长度恰好恢复到原长时停止倒水;现将一小铁块轻压在正方体物块上,此时正方体物块刚好没入水中,则铁块的质量为 kg 。

已知:弹簧弹力F 与其长度的改变量x 的关系式为F=x.100N/m ,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且撤去其所受力后,弹簧可以恢复原长。

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取g =10N/kg 。

35.如图24所示,A 是悬挂在弹簧下的铁块,B 是螺线管的铁芯,S 是转换开关(S 接1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多,S 接2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少),P 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2节形变与弹力(2)含解析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2节形变与弹力(2)含解析

弹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弹力是力学中最经常遇到的力之一,对弹力认识清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

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有无以及方向的确定。

教材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后又对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已经知道了有关弹力的一些现象和特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

作为高一年级的普通班的学生,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结合结合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并肯定和表扬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学会用放大的方法去观察微小形变。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作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难点: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综合教学法: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总结规律.2、学案导学六、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什么叫做形变?什么叫做弹性形变?什么叫做弹力?并举出生活中有关形变的例子。

高中物理必修1:3.2.2几种常见的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1:3.2.2几种常见的弹力
点与点 与公共切面垂直
几种常见弹力
类型
方向的判定
举例
接 轻绳 触 方 式 轻杆
沿收缩的方向
拉伸时沿收缩的方向 压缩时沿伸长的方向
特别提示:杆的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轻绳、轻杆、轻弹簧模型
轻绳
轻杆
弹簧
形变特点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 ,不能弯曲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 发生明显形变,可伸
,各处弹力大小相 长,也可压缩,不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3.2 弹力
课本第2节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3.2.2 几种常见的弹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几种常见弹力
支持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 体的接触面.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F1
F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
练习 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 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 的作用力( )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BC
例2 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例2 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例3 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
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 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m的作用力
的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 C.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竖直向上 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向上
等,能弯曲
弯曲
方向特点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精品课件

解析:弹簧测力计 A 的读数为 3 N 时,说明弹簧测力 计 A 的弹簧受力为 3 N,由于弹簧测力计 A 处于静止,受 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3 N;弹簧 测力计 A 的弹簧受力大小为 3 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 弹簧对 B 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 A 的弹簧受力大 小,也是 3 N,即弹簧测力计 B 的示数为 3 N;而两个弹 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 B 的拉 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 3 N.故选:A.
面挂一个钩码时长度为 6 cm,挂 2 个相同的钩码时
长度为 7 cm,挂 4 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
伸长量是( D )
A.8 cm
B.7 cm
C.9 cm
D.4 cm
10.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 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 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 L1、L2、L3,其 大小关系是( D )
图 3 中弹簧受到两个小球的拉力而平衡,其情况可以 等效为图 2,故弹簧的长度 L3=L2;
故 L1=L2=L3.
1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 A、B 两根长度相同、 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 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 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F 和橡皮筋伸长 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对弹簧测力计施加 力,弹簧测力计的长度就伸长,则该力的受力物一定为弹簧测 力计;
A、秒表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故 A 错误;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秒表,受力物是弹簧测 力计,故 B 正确;
C、弹簧对秒表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弹簧,受力物体是秒表, 故 C 错误;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2弹力第2课时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课件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2弹力第2课时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课件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1)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在__弹__性__限__度_内__,__弹__力__与__弹_簧__的__伸__长__量__成__正_比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1_0_0___ N/m,弹簧的原长l0=___0_.1_5___ m.
随堂演练·自主检测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 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甲、乙两根
第2课时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实验必备·自主学习 随堂演练·自主检测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实验必备·自主学习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像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下端带挂钩的弹簧,100 g的钩码若干,刻度尺等.
答案:C
解析: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或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和钩码的重力二力平衡,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A、B错误.
(2)该同学用图像法来分析数据,如图乙所示,其中横轴代表伸长量、 纵轴代表弹力.图中“虚线”是根据橡皮筋的测量数据绘制出的图线、 “+”是根据弹簧的测量数据描绘的点迹,但他对弹簧的研究工作还 未结束,请你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完成剩余工作:
a.请用“+”将第4个点迹描绘在图像中; b.请根据所有点迹“+”,在图中画出能反映弹簧弹力变化规律的 图线.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弹力/N 指针位置/cm
1 0 0 13.30
2 50 0.49 16.85
3 100 0.98 20.10
4 150 1.47 23.37
5 200 1.96 26.50
钩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cm)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2、弹力

2、弹力

③由胡克定律,可作出弹力F与形变量x的 图象,如图所示,这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 直线,其斜率反映了k的大小。
F F k x x
故胡克定律还可写成: ΔF=kΔx,即弹力的变化 量跟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成正 比。
弹力与弹簧 伸长量关系
各种弹簧测力计都是根据这个原 理制作而成的,也可称为弹簧秤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的某些不完善、测量技术上 受到限制或实验方法不够完善、没有保证正确的实 验条件等原因产生。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它的随机性。例如对一些物理 量只进行一次测量,其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产 生偶然误差的原因无法控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 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但无法消除 。
7、注意事项 (1)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 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2)测量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长 度l及形变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 间的关系。 (3)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形变量的对应关 系及单位。 (4)描点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画出的 线上,可允许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 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或直线。
注意:谁形变谁产生弹力
静止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与木板之间的弹力
F2 F1
形变物
施力物 受力物
名称
方向
书形变 产生弹力 木板形变 产生弹力

书对木板 垂直木板指向 木板 压力F 木板(斜向下方) 1
木板

木板对书 垂直木板指向 支持力F2 书(斜向上方)
压力和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 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曲面与曲面接触
F
F地对B
半球形的碗
A
FB对A F墙对B
F墙对A
FA对B B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曲面的切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3-2.弹力(刘玉兵)

3-2.弹力(刘玉兵)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象中的()3.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上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4.一根劲度系数为103N/m的弹簧,在受500N的力作用时, 长度为63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可能..为: ( )A. 83cmB. 13cmC. 113cmD. 38cm5.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C.只要物体发生运动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6.如右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7.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弹性形变B .一根铁丝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 .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D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8.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 和b ,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 的原长比b 的长B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大C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小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9.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C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 .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10.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B .由k =F 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 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11.如右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 .大小为2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2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 N ,方向竖直向上D .大小为1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12.如下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 =10 N ,则弹簧秤A 和B的读数分别为( )A .10 N ,20 NB .10 N ,10 NC .10 N ,0 ND .0 N ,0 N13.如右图所示,对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重为G的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增大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14.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 N和5 N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1)这只弹簧测力计3 N、5 N刻度线分别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这只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15.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16.如右图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A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17.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18.台球以速度v0与球桌边框成θ角撞击O点,反弹后速度为v1,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θ如右图所示.OB垂直于桌边,则下列关于桌边对小球的弹力方向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可能沿OA方向B.一定沿OB方向C.可能沿OC方向D.可能沿OD方向19.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下端悬挂500 N重物时,总长为22 cm;悬挂750 N重物时,总长为23 cm.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20.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21.物体A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发生形变的物体A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B产生弹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先发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物体A先产生弹力,后发生形变C.弹力和形变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D.物体A由于形变而对物体B产生了弹力作用22.画出图中A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23.将G=50N的物体悬挂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伸长了2.0cm, 静止时弹簧的弹力是多大?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如图甲)将弹簧从挂钩处摘下,在0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50N的拉力(图乙),物体仍然静止,那么弹簧的伸长量又是多少?24.如图3-2-9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X103N/mC.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x2=40 cmD.当弹簧伸长为x1=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1=200 N25.如图,地面所受的力是()A.A对地面压力。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2弹力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2弹力

2.弹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教学重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弹力大小的计算;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具准备刻度尺、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片、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带刻度的木板、弹簧、钩码等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是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但是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我们所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可称为接触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阻力等都是接触力。

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的例子,谁来说?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用的踏跳板……那么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8年级下册 第2课 弹力(教师版含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8年级下册 第2课  弹力(教师版含解析)

第2课 弹力(解析版)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弹性与塑性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弹性形变概念;4.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5.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知道什么是弹性和塑性; 2.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3.理解发生形变的物体,能自己回复原状叫弹性形变;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量有关; 4.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力与弹性形变量有关而制成的;5.熟悉弹簧测力计、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知识点01 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知识拓展一】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互相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物体只要发生了弹性形变,就一定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一旦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就会彻底失去弹力。

(即是超过了弹性限度,塑性物体除外)。

举例:木块A 靠在墙壁上,若作用一个推力,在木块A 上,则木块对墙壁有挤压,发生形变,此时A 与墙壁间有弹力作用。

【知识拓展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所以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弹力。

即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

如放在桌面上的手机,手机(施力物体)使桌面产生形变,桌面就会对使它形变的手机产生弹力,这个弹力一般称为支持力。

2.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都有弹力。

所以,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新)物理人教版八下《第2节 弹力》公开课(教案)

(新)物理人教版八下《第2节 弹力》公开课(教案)

第2节弹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弹力是如何产生的;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2.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根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弓〔或弹弓〕、钢尺〔或废钢锯条〕、弹簧、橡皮泥、橡皮筋、小车〔带有弹簧〕、拉力计、弹簧测力计、钩码、硬纸板等.【教学课时】1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教师出示弹弓,并用力拉弹弓上的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用力拉橡皮筋时,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师弹弓上橡皮筋的变化说明力可以产生什么作用效果?生: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师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性质.学生思考、讨论: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压缩弹簧,弹簧缩短.师日常生活中类似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很多,如弓箭、钢尺、撑竿跳高的撑竿等.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弹性形变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进行新课】弹性和弹力1.弹性师请同学们就刚刚看到的视频,结合观察教材P6页图7.2—1“撑竿跳高〞思考,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撑竿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师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叫做弹性.板书:弹性: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2.弹力师请同学们自己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或弹簧)来感受下,体会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弹力〔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师刚刚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弹簧时,感受到钢尺、橡皮筋、弹簧对手有力的作用,即钢尺、橡皮筋、弹簧也在拉手,这说明橡皮筋、弹簧等在发生形变时产生了力,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弹力.我们用力拉弹簧、橡皮筋时,当超过了弹性范围后,弹簧被损坏〔不能恢复原状〕、橡皮筋被拉断,这时就不再是弹性形变.因此,我们把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板书:1.弹力: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2.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3.塑性师请大家捏、拉橡皮泥,并想一想,橡皮泥与橡皮筋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并答复:橡皮泥用力捏〔拉〕后发生变形,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形.师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塑性不同于弹性.板书:塑性: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教师说明:〔1〕有些物体的形变是微小的,人眼不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都能发生弹性形变,只不过有的物体形变不明显,不易直接观察到.〔2〕物体发生形变时如果超出弹性限度,将发生塑性形变.例如:人在水泥地面上行走、汽车在水泥地面上行驶,都会使路面发生弹性形变.汽车如果超载就可能使路面的形变超过弹性限度,路面会发生塑性形变即路面被破坏.4.弹力的性质师请大家再次拉橡皮筋、弹簧,并思考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学生思考、讨论: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像弹簧、橡皮筋等有弹性的物体.师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实验.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演示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演示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图:师请大家思考,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车受到力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小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由此可见,弹力产生的条件:要相互接触同时要发生形变.同时我们还看到,小车是向右运动,说明小车受到的力〔弹力〕是向右的,而弹簧是缩短的,是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由此可见,弹力的方向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即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演示4:将弹簧压缩得短些、更短些,引导学生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变化,并得出结论.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弹簧压缩得更短些时,小车运动的距离远些,产生的弹力更大.由此得到结论: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师我们拉测力计时,弹簧拉得越长,我们感觉越吃力,就是这个道理.师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都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吗?学生举例:①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笔筒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②跳水运动中 1m板和 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③射箭运发动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产生过程

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产生过程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施 力物体与 受力物体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是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2.弹力的产生过程:
①外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受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 力 产 生 的 条 件
③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
④恢复形变过程中对施加外力作用的物体有弹力作用
【小贴士】弹力的产生与历史经验的吻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压迫越深重,反抗就越强烈。
F
1、光线放大法
2、通过液柱高度 变化来放大形变
3、什么叫弹性?什么叫弹性限度?
弹性与弹性限度
• 弹性:像弹簧这样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 弹性形变:像弹簧这样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 弹性限度:如果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了一定限度, 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 叫弹性限度。
弹性——物体具有(形变后)恢复原状的性 质称为弹性。 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后, 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 做弹性限度
T
物体所受拉力方向如何? 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绳子的拉力
F1:绳子对电灯的拉力 F2:电灯对绳子的拉力
绳绳
子子
收 缩
恢 复 形
的变
方方
向向



F1
变 方

结论: 绳子的的拉力是弹力,
绳 子 形 变 方 向
F1





F2
变 方

F2
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与绳子恢复形变方向_相__同___,绳子形变方向_相__反___
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

重庆市兼善中学蔡家校区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2 弹力》教案

重庆市兼善中学蔡家校区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2 弹力》教案
【观察归纳】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弹力发生的两个条件:
①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②施力物体必须发生了弹性形变
学生通过教师边讲边演示,形象生动的理解弹性限度和超出弹性限度带来的后果。
二、弹力
1.弹力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什么作用呢?
【视频展示】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原因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的确定。
教学模式与策略
1、探究性---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
2、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课件演示】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内容: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老鼠将熟睡的猫的尾巴拴在另一端,猫发现老鼠立刻起身追赶,弹力绳拉长后又将猫弹回去。课件慢放
结论:发生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
【思考】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什么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结论:因为它要恢复原状。
【学生分析】同理,学生分析弦、弹簧的形变和其产生的力的情况。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加深对弹力产生原因和条件的理解
3.弹力产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回答,并强调,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课题
弹力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在唤起学生关于弹力知识的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弹力的概念进行系统的讨论,为进一步理解后面章节的力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常见的形变,了解物体的弹性,弄清弹力的产生原因、产生条件和方向,而且要让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归纳法。

弹力教案2 国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弹力教案2 国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第2节弹力——弹力教学实录【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是物理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宗旨。

实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培养他们对人类知识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弹簧秤制作原理、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等多种方式,顺利得出了弹簧秤的制作原理。

制作方案采用讨论的方式各抒己见,相互提出建议,教师引导、点播,给难点层层铺设台阶,使难点问题在探究中顺利解决。

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分析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弹性、塑性的引出是本节课的第一个亮点。

采用实验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竞争的方式举例,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实录】一、复习提问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生:①改变物体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面请同学们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侧面出发做几个小实验。

实验前请同学们听清两个要求:一是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刻度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二是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好,开始实验。

(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还处于好动的年龄,有强烈的动手欲望,一听到要做实验,立刻就会兴趣倍增,为学好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生: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

三、新授师:下面请同学展示你的实验操作。

生:(学生上讲台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2弹力(滑块-模型分析斜面)(解析)

2弹力(滑块-模型分析斜面)(解析)

弹力的理解滑块—斜面模型分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多选题(共40小题)1.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分析】(1)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力的作用,同时跳板也给运动员一个力的作用.【解答】解:A、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跳板和运动员都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都会发生形变,A错误,B正确;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跳板,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D、跳板受到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运动员的脚,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弹力是由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是由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对受力物体的力.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均匀光滑直棒,重为G,重心位于P点,放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碗内,O为碗的球心,碗壁M、N两点对棒的弹力分别为F M,F N,那么下列关于弹力F M、F N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F N指向碗的球心 B.F N沿棒的轴线斜向上C.F M与棒垂直 D.F M指向碗的球心【分析】明确弹力的性质,知道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要特别注意点面结合时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解答】解:M点为碗的边缘与棒面相接触,故弹力的方向垂直于光滑直棒向上;N点为棒的边缘与曲面结合,弹力垂直于曲面指向棒,故弹力指向圆心,故AC 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弹力方向的判断,要注意明确点和曲线接触时,弹力垂直于接触点处切线的方向,即一定指向圆心位置.3.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碗边滑向碗底,碗的内表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木块运动的速率不变,则木块()A.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B.运动的加速度恒定C.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D.对碗的压力大小不变【分析】物块下滑过程速率保持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不等于零,合外力不等于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随时间变化.【解答】解:A、物块下滑过程速率保持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不等于零,合外力不等于零。

高中物理第三章2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2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P 对 Q 物体的压力应作用在 Q 物体上,且力 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 Q 物体,故 B、C、D 均是 错误的.
答案:A
第四十页,共50页。
拓展三 弹力大小的计算
1.当你用力拉一个弹簧时,所用的拉力越大则弹簧 越长,因此弹力的大小只与弹簧的长度有关,这种说法 对吗?
提示:不对,决定弹簧弹力大小的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和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第三十四页,共50页。
解析:(a)杆靠在墙上,挤压墙壁和地面,因此受到 墙对杆的弹力与墙垂直,受到地面对杆的弹力与地面垂 直,如图甲所示.
(b)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C 处为杆与球面的接触点, D 处为支撑点,所以 C 处弹力垂直于其切面指向球心,D 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乙所示.
第三十五页,共50页。
第四十四页,共50页。
2.一般弹力的计算. 对于除弹簧外的其他弹性体的弹力大小的计算,一 般要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求解.比如 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绳向 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第四十五页,共50页。
【典例 3】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 S1、S2,劲
例证
图中细线竖直、斜 面光滑,因为去掉 斜面体,小球的运 动状态不变,故小 球只受细线的拉力, 不受斜面的支持力
第十七页,共50页。
图中轻杆AB、AC.用绳替换
用细绳替换装 AB,原装置状态不变,说明
置中的杆,看 AB对物体施加的是拉力;用
能不能维持原 绳替换AC,原状态不能维持,
替换 法
来的力学状态, 说明AC对物体施加的是支持 如果能维持, 力
第八页,共50页。

新版必修一第2课《弹力》(共16张PPT)学习PPT

新版必修一第2课《弹力》(共16张PPT)学习PPT
2、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A(g.=1只0m要/两s2物)B体.接触只就一要定产两生弹物力 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1、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2单、位一:切牛物每体米C在,.力的符只作号用N/要下m 都两会发物生形体变 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2.分析A对C有无弹力作用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 1、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粉笔盒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粉笔盒发生了形变。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D 3、弹力的作用点:两物体接触处,在受力物体上。
F=kx 2、分析小球受到的弹力
1、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1,书)和木如板所平受的衡弹力则利用力的平衡来计算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1、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
C.只要两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2弹)力 弹簧弹力大小计算—— 胡克定律
C
及时突破
4.分析圆球受到几个弹力作用
FN
三、几种弹力及其方向、作用点
1、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
(1)绳子(弹簧)的拉力方向是沿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被支持) 的物体。
2、方向: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 相反(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课堂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 支持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效中学八年级(下)物理教案编制:徐超越审核:八年级物理组日期:2.19编号:04
7.2弹力Array第二课时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②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②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

教学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弹簧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弹力。

弹簧产生弹力时,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它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演示:将弹簧挂在黑板上,此时弹簧不受外力,此时,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原长(用彩条显示“原长”。


当弹簧受到拉力时,它的长度会怎样?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弹簧的长度变长。

教师演示:把一50g的钩码挂在弹簧上,此时,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长度。

(用彩条显示“弹簧长度”。


请同学指出哪一段是由于弹簧受到拉力而伸长的长度。

(用彩条显示“伸得出结论:用此时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

长的长度”)
当弹簧受到拉力增大时,它伸长的长度会变长。

根据实验,分组讨论: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怎样呢?请说出你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板书: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

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支架上,测量出弹簧原长记入表格;
②在弹簧上挂1个50g的钩码,计算出钩码的重力、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将拉力、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填表;
③在弹簧上加挂一50g的钩码,重复以上步骤;
④在弹簧上再加挂1个50g的钩码,重复以上步骤;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根据这一原理能否制成弹簧测力计。

关于弹簧测力计,我们要知道下列问题:
制作原理、量程、最小刻度、单位、构造、使用、种类、制作、缺点、量程:(学生讨论后到讲台前面讲解)
①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示数。

②在弹簧测力计的最上方标着量程。

最小刻度:(学生到讲台前面讲解)从0到1N 之间有十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1N 。

量程是_________。

最小刻度是_________。

单位:标识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上方,是“N ”。

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
(实物展示)从构造上分类:平板式、圆桶式。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成正比);学会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当堂检测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此时示数是________。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
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 .拉力不超过弹簧秤的最大刻度值作业布置:全品学练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弹力
⎪⎩⎪⎨⎧1、概念---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符号---F
3、单位---N
4、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①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②构造: ③读数—— ⎪⎩
⎪⎨⎧①量程
②分度值 ③校零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