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是中国古代的时装
古代女子服饰名称
古代女子服饰名称古代女子服饰名称古代女子的服饰多种多样,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有着丰富多样的名称,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古代女子服饰名称。
1. 裙子:裙子是女子最基本的服饰之一。
古代的裙子种类繁多,如汉服中的衣裳、汉唐时期的襦裙和唐装、宋代的长裙、明清时期的对襟褙子裙等。
2. 襦:襦是指古代女子的上衣,类似于现代的上衣。
襦的样式有长襦、短襦、对襟襦等,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季节。
3. 襦裙:襦裙是襦与裙子的组合,是古代女子常穿的服饰。
襦裙有对襟式和斜襟式两种,包括汉服时期的襦裙、唐装、宋装、明清时期的对襟襦裙等。
4. 唐装:唐装是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之一,以唐朝时期的女子服饰为主要风格。
唐装的特点是袖子宽大,衣服宽松,适合活动。
常见的唐装有五衣、襦裙、旗袍等。
5. 裙褙:裙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特殊服饰,由襦和裙子组合而成。
裙褙通常呈前对襟形式,束腰,下摆分开,适合活动和骑马。
裙褙在汉唐时期特别流行。
6. 旗袍:旗袍是中国传统女子服饰的一种,起源于清朝,是清代满族女子的主要服饰之一。
旗袍的特点是高领,合身,裙子呈A字形,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
7. 襦袄:襦袄是古代女子的一种上衣,类似于现代的外套。
襦袄的样式有单襦袄、对襟襦袄、斜襟襦袄等。
襦袄常常和裙子、裤子等搭配穿着。
8. 礼服:古代女子的礼服通常是指正式场合穿着的服饰。
礼服有着较高的规格和要求,往往使用高级的面料和精致的刺绣,展现出女子的尊贵和优雅。
9. 披肩:披肩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外套,用于遮盖身体的一部分或保暖。
披肩的种类繁多,有宽松的大披肩、垂坠的短披肩、窄长的围肩等。
10. 大袖:大袖是指古代女子宽大的袖子。
大袖可以是衣服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外套的袖子。
大袖是古代女子的一种时髦元素,能够突出女性的优雅和高贵。
11. 小脚裤:小脚裤是明清时期女子的下身服饰。
小脚裤的特点是裤腿狭窄,紧贴腿部,下摆束脚。
小脚裤体现了古代女子瘦削的审美观念。
中国各朝代男女服饰图
中国各朝代男女服饰图一、夏商西周商朝服饰大抵分为三种1、奴隶的简单遮身衣物.通常是圆领衣,上下相连,中间以绳缚之,衣长不及踝,头部皆不加饰物. 2、平民或小奴隶主.他们的衣着较为讲究,一般是上身着衣,下身着裳.衣长多至膝盖上下,但后裾却长至足部,腰间系带.衣上多无纹饰.3、王室贵族.衣着华丽,上衣下裳皆有精美纹饰,或刺绣或绘画而成.腰部亦束有绶条,腰带之下正中部位佩以一块上狭下广的斧形装饰.衣服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和皮革.麻布贫富皆可穿,但有粗细之分.丝绸和皮革主要用奴隶主贵族所专用.丝绸质地的衣服上所绘绣的纹饰也与青铜器一样,多为云雷纹.商代男子的发饰以梳辫为主.有的是将头发至于头顶,有的则是在左右两侧梳辫,下垂在肩,也有的将辫子盘于头顶.商代女子发饰与男子基本相同,以辫发为主,但也有少数是将辫卷曲垂肩.同时也出现了巾帽.商代巾帽形式比较简单,多为帽箍式,束发器多是兽骨,玉石制成,帽箍则用丝绸布帛制作.周代服饰与商代大致相同,但要比商代来的宽松,长度大多过膝,衣袖除小之外还有出现了大袖.腰间的束带系成蝴蝶结.巾帽的样式也较丰富,除帽箍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两边翻卷的形状.大致是低而平者为普通人所戴,高而尖者为贵族所戴.注:商代无论哪个阶层的人,其服饰的衣袖都比较窄小.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上层社会大体流行深衣和胡服.1、深衣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点一是上衣下裳相连;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皆可穿用.但又分为两种:一为中原地区的宽大式,"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中原贵族宴乐时喜爱穿用.二为瘦长式,"续衽钩边"楚地最为流行,较北方的瘦长,领沿较宽,用较厚织物作边,右衽很长.战国时有单,夹,棉,皮.袍服的领式突破了西周时期的矩形领,流行交领式右衽,左衽.2、胡服胡服便于骑射,诸国战士皆衣之.胡服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军服.其特点是短衣,长裤,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时的劳动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长不过膝;胡服束腰须有带钩,不同于中原束带,裤子代替长袍的下裳,靴代替鞋.带钩,古称"师比","鲜卑",它是北方游牧民的衣带装饰.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嵌以宝石,琉璃,或金银.三、秦汉时期汉代男子贵贱通用的基本首服是巾帻.巾帻主要有介帻和平巾帻,但具体式样和颜色有据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年龄的不同而有区别.如皇帝和个级别的官员的巾帻随其服色,文官和武官的巾帻也有所不同,文官主要有戴介帻,武官则戴平巾帻.群吏和仆役要戴绿帻,武吏则戴赤帻,未成年的小童戴无屋帻等.冠帽只有官员才能使用,通常是戴在巾帻之上.冠帽的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 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卫士冠等.其中除长冠外,大多出于周礼.这些冠各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如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分别为行郊社祭祀之礼时使用的;通天冠为朝服;远游冠为诸忘之服;进贤冠为儒者之服;却非冠为宫殿门吏仆射之服,却敌冠为卫士之服,爵弁冠和建华冠为舞乐人祭祀之服.袍服是汉代一般人的常服.式样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直裾袍服;一种沿用战国时的曲裾式.曲裾式袍服,无扣,衣襟从腋部想后旋绕,腰间束丝带.衣服宽博,大袖.领和袖初有皂色缘边.直裾式的袍服从西汉后期流行.两种式样,男女皆通用.汉代重农轻商,规定商人不得衣锦绣等织物,只能着葛麻织物.汉代男女的鞋的样式没有严格区别.男子多为方头,女子多为圆头,但又可通用.在日常生活中贵族着丝履,可不随衣色.北方因天气寒冷,多穿皮靴,而南方气温高,湿润,多着草鞋.袜在汉代称之为角袜.袜高一尺余,上有带子,穿时可束紧口,防止脱落.汉代贵族妇女的首饰有步摇,簪,珥,华胜,采胜,擿(大长簪),并以擿的长短来区分等级.由于头上的首饰太多,非真发所能承受,故用假髻,汉代称之为"大手髻".贵族女子常用襦裙.此外还有挂袍,也是宴居之服,为斜裁的袍服,将上阔下狭之斜幅垂于衣旁成为装饰.劳动妇女的衣着通常比较简单,无首饰,为劳动方便,常是短衣长裤,一般女子的发型多为露髻,不加饰.头发中分,平梳,向后做绾,垂髻于脑后,贵族女子则好高髻.汉代女子已有面部化妆,除浓妆淡抹外,还有奇妆.如东汉恒帝时,大将军梁翼之妻韩寿,自创一中悲啼妆,细八字眉,梳堕马髻,自行折腰步,露齿笑,世谓之愁眉泣妆,与流行的宽眉高髻相逆.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和西晋时的服饰与东汉基本相同.但从东晋起,便追求起所谓的风流放达,本就比较肥大的衣服又向更为博大的方向发展.头部的装饰有的系巾子,有的则带小冠,到南朝后期还有戴大冠者.巾子在汉以前本为庶民所戴,东汉末和魏晋时,一些名士也开始使用,因此而流行起来.小冠一般为中空,可纲椎髻,用簪子由后贯入,把小冠和发髻固定,是由汉代的平巾帻发展起来的.这时期的妇女的服装已从汉代的深衣向衣,裳分开的方向发展,上衣下裳的装束成为主流.两晋时,还出现了上衣甚短而裙子特长的装束.有的裙的外露部位已及腰部,史书上称为"上检下丰".在北方,十六国后期后,胡服便十分流行,其主要特点是紧身,窄袖,开袴.由于它们行动十分方便,因此深受汉族劳动人民的喜爱.北方常用的头饰,除小冠,巾子外还有毡帽.巾子发展到北周时,常常是以三尺皂绢向后幞发,名为"折上巾",实为以后的幞头.五、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
中国服饰变化作文
中国服饰变化作文•相关推荐中国服饰变化作文(精选2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服饰变化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服饰变化作文篇1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朝代服饰的款式、所用材料及颜色层出不穷,它们特点迥异,反映了所在朝代的文化、生活及审美上的差异。
可以说,朝代的更替史也是服饰的演变史。
先秦时期,已经有作为礼服的深衣和日常穿着的襦裙。
宽大的衣袖显得端庄大气,裙子长可及地,下摆呈喇叭状,行走时不露出脚裸。
到了汉朝,女子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层层叠叠超过三层,名叫三重衣。
隋代及唐初,妇女穿短衣小袖,紧身长裙,裙腰高,以丝带系扎。
唐代思想开放,多以纱罗为衣料。
纱罗“披帛”是当时的潮服,长两米以上,披搭在肩上和两臂间。
唐代妇女以微胖为美,裙子比较肥大。
明朝女装以淡雅朴素为时尚。
年轻女子通常在腰带上挂一根丝制“宫绦”,中间打环结,下垂至地。
从明朝起,衣服上开始出现了金属或玉制成的纽扣。
清朝,满族女子常穿长袍配马甲;而汉族女子则穿披风、袄裙。
民国时期,女性衣着变得越来越西洋化。
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
旗袍源于清末满族女性的旗装,后来受外国服装影响,式样不断创新变化。
旗袍作为女子的日常装束直到六十年代末。
到了现代,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妇女的服装更加多样化,穿着也更加随意,着重体现女孩子的个性美。
近年来,“中国风”的服饰逐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从这些美不胜收的服饰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可谓是“此衣只应中国有”。
真希望我们能把美丽的汉服重新再穿起来!中国服饰变化作文篇2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穿着很时尚,服饰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多异,服饰也正所谓是与时俱进。
满清时代大马褂成了人们的便装,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穿长袍,他们的区别在于富有的人用绫锣绸缎逢制衣服则贫穷的人用粗布剪载衣服,80年代初期年轻人穿起了喇叭裤,不管是男女都穿上了颜色不同的裤子!那时裤子的喇叭越大显得越时尚这都是年轻人所为的!现在我们想购买服饰而进商场后第一个感觉就是眼花缭乱,因为颜色各异款式新疑很适合现在年轻人,曾经人们的温饱是个问题时大家从不考虑服饰衣着打扮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所以服饰上有补丁是很平常的事情,可现在不同了,年轻人讲究的是‘另类’是‘个性’。
寒衣节回顾中国古代冬季服饰的时尚趋势与经典韵味
寒衣节回顾中国古代冬季服饰的时尚趋势与经典韵味在中国的冬季,除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之外,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也有着独特的品味。
寒衣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回顾中国古代冬季服饰的好时机。
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冬季服饰的时尚趋势与经典韵味。
一、朝代时尚的演变中国古代的服饰演变了数千年,随着朝代的更迭,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冬季,人们往往会穿上厚重的衣服和暖和的鞋帽来御寒。
从最早的龙袍、襦裙到后来的袄裙、夹袄,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时尚趋势。
1. 北方民族风格的服饰在北方,人们更加注重保暖功能,所以他们的冬季服饰常常会有厚重的毛领和毛袖。
典型的例子就是黑钻石国的衣服,由厚重的皮草制成,可以很好地保暖。
同时,北方民族还常常使用银饰、羊绒以及象牙等材料来装饰他们的服饰,让其更具有奢华感。
2. 华贵的宫廷装扮在古代的中国,宫廷的服饰往往是最讲究的。
宫廷妃嫔们常常穿着华丽的锦缎袍衫搭配着绣花的褥子,腰间还系着金银的腰带。
而在冬季,他们会换上羽毛和狐狸毛制成的暖和披肩,既保暖又美观。
这些服饰无疑显现了宫廷气派的时尚趋势。
3. 民间传统的冬季服饰除了宫廷服饰外,中国古代的冬季服饰中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饰品。
比如说北方的褥子、套袄和南方的棉袄、裙子等。
这些服饰常常采用棉花填充,轻便柔软,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寒冷气候。
同时,这些服饰也常常使用手工绣花和刺绣来装饰,增添了独特的传统韵味。
二、古代冬季服饰的经典韵味中国古代冬季服饰的经典韵味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诠释。
1. 材质与工艺古代服饰常常选用精良的材质制作,包括锦缎、绸缎、金银丝以及各种贵族皮革等。
同时,服饰制作过程中也有着独特的工艺,如刺绣、褒绣、挑花等。
这些材质和工艺使得服饰更加华贵、精致。
2. 色彩与图案古代服饰的色彩斑斓,常常运用金银、红蓝、绿紫等鲜明的颜色,使得服饰更加生动而有韵味。
同时,服饰上的图案也十分注重,常常有花鸟、山水、人物等传统图案,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独特文化。
服装发展史
骑兵步兵服饰
汉代男子曲裾
汉代
汉代皇帝冕服
穿曲裾的男子
2、 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
服式秦
。
,
以 深 衣
汉 的 女
为装
礼大
,
服 襦 裙 为 常
体 承 袭 以 前 服
魏晋南北朝
• 魏晋笼冠大袖衫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 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 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 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
• 魏晋杂裾垂髾服
的普遍喜爱。
• 富贵衣
• 是大衣箱中第一件戏衣。黑褶子上 补缀若干块杂色绸子,表示衣服褴褛,千补 百衲之意。为穷生家门角色所穿。因凡 穿『富贵衣』的角色,只是暂时穷困,剧末 必定富贵显达,故以『富贵』冠名。
马甲
古时:马甲俗称坎肩,起源于古代汉民族的半臂,在中晚唐时期 很流行,清代时作为一种穿在里面极短小的内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 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 中间却仍有人穿着 。总体特
征上俭下丰。
魏晋南北朝
•
, ,
的大特 魏
贴袖点
袖口:
。
缀 有
对 襟
一、
晋 妇 女 襦 裙
块束
不腰
同衣
颜袖
色宽
南
北
裆 铠
有
军
朝 明
和筩 明袖 光铠 铠、 。裲
戎 服 装
光 铠
南北朝
·唐朝是中国女子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小兵甲
传
半臂
统
戏 马甲,亦称坎肩,无袖。男式马甲分长短两种,长马甲素色不绣花,长及足,穿在
曲 褶子外。短马甲长仅过腹,有『直裰』、『勇字马甲』、『虎皮马甲』、
服 『小鬼马甲』、『龟纹马甲』等。直裰长齐膝,有土黄、绿两种,腰间缀一
中国服饰
16.(P135 L25) immerse 浸入 Immerse the cloth in the dye for twenty minutes. 把布在染液里浸20分钟。 17.(P135 L25) indigo 靛蓝染料 Indigo is a wonderful color! 靛色是一种神奇的颜色 18.(P136 L18) tunic 外袍 Your tunic match ill with that jewel 你的外套和你那首饰可不相称呢
19.(P137 L7) cheongsam 旗袍 Cheongsam is mounted with silvery lace. 旗袍镶着灰银色的花边。 20.(P137 L22) frill 褶边 She sew a frill on the bottom of her skirt. 她在裙摆下缝了条褶边。 21 .(P139 L1) penchant 爱好 I simply have a penchant for intelligent conversation. 我喜欢充满智慧的对话。
13.(P135 L1) embroidery 刺绣 I love all the embroidery. 我喜欢这些刺绣. 14.(P135 L20) batik 蜡染 Susan learned about batik in college. 苏珊在读大学时学过蜡染印花。 15.(P135 L23) beeswax 黄蜡;蜂蜡 I should be glad to buy some beeswax. 我应该很乐意买一些蜂蜡的。
春秋战国
深衣: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 时期盛行的一种最有 代表性的服式。 性的服式。
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 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其主 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 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汉服的起源及各朝代发展简介
汉服的起源及各朝代发展简介神话及传说时代汉服(前26世纪初—前21世纪初)夏朝汉服(前22世纪末—前17世纪初)神话及传说起源——中华始祖,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黄帝统⼀华夏部落。
在他治下,政治安定,⽂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如⽂字,农业,⾳乐,历法等。
黄帝的正妃嫘祖,传说中就是她⾸创养蚕制丝织绢,从⽽发明了汉服。
嫘祖⾐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实际起源——远古时期,⽣产⼒极端低下,对⼈类来说,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
⽯器时代后,⼈们掌握了制造⼯具和使⽤⼯具的⽅法,发明了⾻锥和⾻针.从⽽创造了原始服装。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器时代的仰韶⽂化时期,⼈们的⽣活⽇趋稳定,产⽣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织成的⿇布来做⾐服,后⼜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们的⾐冠服饰⽇臻完备。
中国汉服⽂化——商朝汉服(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简介商朝汉服样式商朝是中国第⼀个有⽂字记载的朝代。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
这⼀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和下裳(裙)。
袖⼝较窄,没有扣⼦,在腰部束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条像裙⼀样的“蔽膝”,⽤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以暖⾊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和褐⾊,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
只是以朱砂和⽯黄制成的红黄⼆⾊,⽐其他颜⾊更鲜艳,渗透⼒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直保存⾄今。
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法往往染绘并⽤,尤其是红、黄等正⾊,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画笔添绘。
上⾐下裳:据考证,商朝时期就出现了上⾐下裳(注:上穿⾐下穿裳(裙),上下配套)款式,只不过那时的上袖⼦较短,下裳也较窄,那时已出现交领,后来⼀直延续到明。
常服礼服那时就已分开,礼服制度,初步建⽴在那时,但还不完善。
上⾐下裳为举国通⾏的统⼀款式。
综上所述,那时民族服装属性已经确⽴,上⾐下裳为漢服体系的第⼀个款式,也是在后期属于最本原的款式。
裙子是中国古代的时装
裙子是中国古代的时装裙子是中国古代的时装作者汪闻裙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围裙,抵御寒冷,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所说:“裙,群也”,即裙子就是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
秦汉以后,妇女穿裙子的情形逐渐多了起来,而且裙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西京杂记》讲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汉成帝时,有一位体轻善舞的宫女名叫赵飞燕,深得成帝宠爱,被立为皇后,她穿裙子非常讲究。
一次,她穿了一件十分漂亮的云英紫裙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
突然大风四起,她像燕子那样被风吹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她得救了,而裙子却被拉出许多皱纹。
说也奇怪,有皱纹的裙子比原先没有皱纹的反而更好看了。
从此,打褶的裙子开始在宫内风行,人们还给它起了个顶漂亮的名字,叫“留仙裙”.到了晋代,裙子的花色品种逐渐多了起来。
皇帝妃子们穿的裙子就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纹缨双裙等。
隋唐时,裙子更加盛行,有的增加了裙幅,使裙子既可以折叠又能蓬开。
渐渐的,裙子不仅是皇妃贵妇们的常服,也成了民间女子的服装。
“裙钗”也就成了妇女的代称。
这个时期,彩裙翩翩,引出了不少诗情画意。
唐代妇女还喜欢穿红色的裙子,有“血色轻罗碎褶裙”的诗句。
天宝年间,妇女则爱穿黄色的裙子,如杨贵妃就爱穿“黄罗银泥裙”.此外,唐代很多诗句里都有描写裙子的内容,这不仅反映了古代裙子流行之盛,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裙子所用的面料已是绫罗绸缎,五彩缤纷,在制作工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入元后,中原服饰虽受少数民族的影响,但妇女穿的裙子仍然是传统式样,甚至盛唐流行的色彩艳丽的红裙、绿裙还占主流。
元代诗人方回的《村女》诗写道:“青荷叶伞茜裙红,随母归宁省外翁。
莫笑梳妆未京样,兵余犹见太平风。
”动荡不安的年代过去了,乡村里一片宁静。
穿着大红裙子的小姑娘跟着母亲去探外翁。
从姑娘飘舞的裙带上,人们似乎看到了元代的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摘要: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本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本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饰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回溯历史现代服饰正文: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上有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和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
各个民族的先民们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在服装服饰上,有的民族在质和形上都与其他民族无区别,但细品确也有某些相异之处。
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服装服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解释清楚,通过服装服饰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朝和清朝。
中国唐代服饰文化
中国唐代服饰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
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掀起了一场关于服饰美学的革命。
服饰文化的背景唐代疆域广大,政令统一,物质丰富,和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交往。
长安当时是最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由长安经新疆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络绎不绝,海路以广州为海口,经南洋西通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东与朝鲜、日本交往更加频繁。
当时长安和广州等城市住有大量外国人。
唐代国家强大,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
外来异质文化,一经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这也使得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美竞呈。
唐代服饰文化的特征唐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雍客华贵、精彩纷呈、兼收并蓄、融合统一是其总体特征。
唐代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唐代女子服饰文化隋至初唐时期,女子服饰特别是仕女衣装基本上沿袭南北朝形制,短襦胡服和传统袍衣并存,大多窄小细瘦,紧身,袖子也细窄紧口。
到了盛唐时期,体型以胖为美的审美观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女子服装越益趋向宽肥。
唐代女性所穿服装主要分为襦服(或袄,衫,裙)、男装、披帛、回鹘四种。
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
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
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
衫是无袖单衣,有对襟及右衽大襟两种。
衫在春秋天也可以穿在外面,但是和穿在外面的短衫不同,后者称为褙子或半臂。
中国唐代女性服饰-2019年文档
中国唐代女性服饰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疆域辽阔,经济到达了历史的鼎盛,中外交流频繁,政权稳固强大……这些无形当中也造就了其在服饰上的繁荣。
唐代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女子最为开放、自由的时代,这一点从其服饰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就可以看出来。
唐朝女子的服饰也堪称得上是历史的奇珍异宝,瑰丽无比!一、华美艳丽华美艳丽是人们提及唐朝服饰的第一印象。
1、衣袖宽大从盛唐开始的时候,衣服的式样就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开始的窄袖衫襦逐渐过渡到了宽衣大袖的服装。
而女裙则由一开始的窄短式样发展为又宽又长的式样,曾有诗句这样形容这裙裾之长“行即裙裾扫落梅”,更有“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夸张形容,给人呈现了一种雍容华贵,飘飘欲仙的美妙画面。
而衣袖之宽大也是当时服饰的一大特色,从发掘的古代墓刻就可以证明其衣袖的宽大。
它足以垂至地面,在《 ?g 花仕女图》中描绘的女子就有袖长到四尺的描绘。
在武则天时还有将裙子的四角缀以十二铃铛的服饰,行动起来发出美妙清脆的铃声,真可谓是美丽动人。
2、各种裙的流行然而,唐代服饰的颜色也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选择的,不像之前的封建朝代有那么多的服色规定。
服饰的颜色很多,大部分以深红、杏黄、绛紫、月青、草绿居多,颜色丰富,美轮美奂。
当时曾经流行一种石榴色的长裙,当时称之为石榴裙。
李白就有诗句形容,“移舟木栏棹,行酒石榴裙”,又有白居易的“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诗句。
这足以可见当时的石榴裙可谓是家喻户晓,一句诗词形容的好“千门万户买不尽”。
(《燕京五月歌》)除了石榴裙外,还有花笼裙和白鸟裙也曾引领了当时的服饰流行。
这两种裙起源于唐中宗时的安乐公主,她着装的豪华奢侈是历史上著名的,有史志记载她曾在再嫁武延秀时,有四川赠与安乐公主的单丝碧罗裙,也就是花笼裙。
它是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绣成各种各样的花鸟,其大小如米粒一般,但是眼睛、嘴巴都一应俱全,并且在腰部加强绣花装饰,可谓是精美到极致。
一时之间成为了大臣宦官的贵妇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人人仿效,流行一时。
中国的各朝各代服饰的特点
中国的各朝各代服饰的特点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20年第45期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成为趋势。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
秦汉时期,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隋唐时期,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
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
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中唐时期的襦裙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他无太大变化。
隋唐女子好打扮。
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
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
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
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
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中国服装发展史
中国服装发展史中国服装发展史导语:服装发展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表现出文明进步的倾向。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国服装发展史,欢迎参考!1、先秦时期的服饰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
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
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
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
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
春秋战国之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它是一种连体服饰。
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
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在军队里广为盛行。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
诸履之中,以舄为贵。
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
鞋是一种高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胡人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2、秦汉时期的服饰秦朝统治中国的十五年间里,秦始皇兼收六国的车旗服御,创立了衣冠服饰制度。
秦朝的服饰仍然是连体式,宽袖、大袍,服饰制度严禁。
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
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
因此,汉代的服饰中的冠制特别复杂,有十六种之多。
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
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
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然按照本族的习俗穿着,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着汉族的服饰。
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的形式适体。
中国古代到现代服饰演变
比如说,生活在寒带和温带地区的居民,由于气候寒冷,四季服饰不仅样式变化繁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服饰分:朝服,吉服, 汉朝服饰不等于汉服,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
女子穿满族旗袍或舒袖衣。
常服。官员穿官补,王爷传蟒 服饰民俗和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关系密切。
中国服装的社会 女子穿满族旗袍或舒袖衣。
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 时装有时需要用新品种面料加工,对色彩、花形有较高的要求。
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不是裤。
褂”。 清朝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 有人认为服饰的发明,受人类最初的羞耻观念支配。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袍。女子穿满族旗袍或舒袖衣。 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 马褂:清代在长衣外袍衫外, 有人认为是出于保暖御寒的功利目的,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为了美观而进行的装饰而已。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依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也终于艰难的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汉朝
•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汉朝 服饰不等于汉服,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 汉朝服饰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 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 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 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 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 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 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 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 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 裙”。
古代女子服饰种类
古代女子服饰种类
古代女子服饰种类繁多,因时代、地区、社会阶层、身份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1. 裙子:裙子是古代女子的主要服饰之一,早期多为褶裙或裙裾,后来也出现了裹裙、襦裙、马褂裙等不同款式。
2. 襦裙:襦裙是一种上半身贴身、下半身裙摆宽松的服装,多
为单色或花纹绣制。
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襦裙风格有所不同,如唐代的长袖襦裙、宋代的短袖紧身襦裙等。
3. 马褂:马褂是形似背心的上衣,早期多为男性穿着,后来也
成为女性的常见服装之一。
不同地区的马褂也有不同的款式和装饰,如金陵绣花马褂、苏州云锦马褂等。
4. 对襟衫:对襟衫是一种上衣,多为双排扣。
不同时期和地区
的对襟衫风格也有所不同,如明清时期的宫廷对襟衫、江南民间的水袖对襟衫等。
5. 袄子:袄子是一种上衣,多为翻领和单排扣。
早期袄子多为
男性的穿着,后来也成为女性的服装之一。
不同地区的袄子也有不同的款式和装饰,如北京的褡裢袄、广东的长衫袄等。
6. 夹衣:夹衣是一种中长款式的上衣,多为交叉式扣合。
不同
地区的夹衣也有不同的款式和装饰,如满族的镶边夹衣、苏州的露肩夹衣等。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女子服饰外,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服装,如褡裢、披风、百褶裙、长袍等。
这些服装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时尚和
审美观念,更反映了古代女性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
中国唐代女性服饰
披 帛, 更显雍容华贵。长裙 的裙腰 很高, 高至胸部 以上, 胸前打结 , 夸张了腿 部 的视觉长度, 亭亭 玉立 , 煞是好看。从古代唐诗中我们就 能寻见这些服饰
趋邻女》 慢束 罗裙半露胸” 白居易《 二 “ 、 J 阳白发人》 脸似 “ 从盛唐开始的时候 , 衣服的式样 就有 了很大 的变化 , 由开始 的窄袖衫襦 开放的影子。周滇 《 邑 芙蓉胸似雪”方 于《 、 赠美人》 常恐 胸前春 雪释” 李群玉 《 “ 、 赠歌诗妓》 胸前瑞 “ 逐渐过渡 到了宽衣大袖 的服装 。而女裙则 由一 开始 的窄短式样发展为又宽 又长的式样, 曾有诗句这样形容这裙裾 之长“ 即裙裾扫落梅 ”更有“ 行 , 裙拖 六幅湘江水 ” 的夸张形容, 给人呈现了一种雍容华贵 , 飘飘 欲仙 的美妙画面。 而衣袖之 宽大也是当时服饰 的一大特色 ,从 发掘的古代墓刻就可 以证 明其 衣袖的宽大 。 它足以垂至地面, 簧花仕 女图》 在《 中描绘 的女子就有袖长到 四 尺的描绘 。 在武则天时还有将裙子的四角缀 以十 二铃铛 的服饰 , 行动起来发 出美妙清脆的铃声, 真可谓是美丽动人 。
2 各 种裙 的流 行 、
雪斜灯照” 欧阳询 《 、 南乡子》 -) 花钿, “ L 胸前如雪脸如花 ’ 等。 等 这些诗句都 是对唐朝服饰大胆开放的如实写照。 2 轻 薄透 明 、 轻 薄透 明也是唐朝服饰的一大特 点, 有诗句这样形容,绣履娇行缓, “ 笑
延花上迟 , 轻身委 回雪, 罗薄透凝姿 。 ” 这些如此通透 的面料 是用“ 鲛绡 ” 或
而安乐公主的白鸟群更是中国织 绣史上的名作。它是一种用近百种 鸟的羽 丹之服” 。妇女著胡服在唐代 经历 了两个阶段: 盛唐时期, 初、 胡式服饰特征 毛织成的裙 , 白天看为一色 , 晚看又是一种颜色 , 夜 正看一色 , 倒看一色 , 可 为头戴浑脱帽, 身穿圆领或翻领 , 长及膝 的小袖袍衫, 衣 下著条纹裤, 脚穿尖
裙子的分类
特别是清代女子的旗袍,在中式的服桨中揉人了西式的剪裁,允分体现了女性 的婀娜娜多姿,至今仍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女件曲线美的服饰之一。
裙子在现代生活少所起的作们更为显著.裙子的造型、色彩、长短也随着时装 的流行而不断地演变,充分展示女性的无穷魅力。
2、斜裙 是一种裙摆宽松、两条侧缝呈放射状的锥形裙,所以又称喇叭裙、 波浪裙、圆桌裙等。斜裙根据裙片数量可分为两片裙、四片裙、六片裙、八片裙 和十二片裙等;按裙摆的大小根据侧缝斜角计算,有从60°斜角开始直至360°的 各式圆桌裙。各种角度的斜裙能展示出不同的风格和穿着效果,角度小的斜裙给 人合体、活泼的感觉;角度大的斜裙则有飘逸、潇洒的效果,设计时可根据人的 体型、爱好和布料的特性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角度的斜裙。
A字裙在臀围以上符合体型.下摆稍大,长度上可以短到大腿根,也可以长至 脚踝.既能突出女性的身材;又不影响运功,是家居服的首选裙形。 下摆宽大的喇叭裙极富动感和旋律美,突出了女性特有的婀娜体态,既可用作日 常服,又可作为社交服。
褶裙的功能更为广泛,迷你百褶裙活泼可爱,适合学生和年轻女孩穿着,细 密的中长褶裙严谨端庄,适合少妇穿着;用薄纱堆砌的褶裙华丽而飘逸,是参加 派对的理想搭配。
女子裙装
罗岐熟
女裙概述
裙子是人类服装史上最古老的服装品种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男 子腰间缠裹的白色亚麻布就是最原始的裙子的雏形。
到了中世纪,人们已经知道裙子应该设计一些省褶结构才能与人体贴合,在技 术上有了显著的进步。16世纪中叶,兴起了华丽而优美的裙子,欧洲出现了裙撑, 把它放在裙子里面,使裙子的造型膨胀变大。
古代女子服饰种类
古代女子服饰种类古代女子服饰种类繁多,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下面将介绍一些古代女子常见的服饰种类。
1. 襦裙襦裙是古代女子常见的上衣,它的特点是宽松、长袖,领口较低。
襦裙一般由丝绸制成,色彩鲜艳,常常配以金丝绣花或细密刺绣,富有华贵感。
2. 裙子裙子是古代女子的主要下装,形状和长度各异。
汉代流行的裙子有“腰裙”和“长裙”两种,前者系于腰间,后者及地。
裙子一般由丝绸或绢制成,色彩丰富多样,常常配以各种装饰品,如腰带、腰饰等,展现女子的高贵与美丽。
3. 背心背心是古代女子的内衣,通常由丝绸或绢制成。
背心的款式简单,多为无袖,用来遮挡胸部。
背心的颜色多样,一般与外衣相搭配,增加服饰的层次感。
4. 褡裢褡裢是古代女子的外套,形状类似于现代的马甲。
褡裢一般由丝绸制成,采用对襟或交领的设计,可以单穿或搭配其他衣物使用。
褡裢的款式和颜色各异,常常以金丝绣花或细密刺绣作为装饰,展现女子的品味和身份。
5. 裙褂裙褂是古代女子的一种上装,类似于现代的外套。
裙褂的特点是宽松、长袖,前襟可开合。
裙褂一般由丝绸制成,色彩鲜艳,常常配以金丝绣花或细密刺绣,展现女子的典雅和美丽。
6. 钗环钗环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发饰,用来固定发髻和装饰发饰。
钗环的材质多样,有金银、玉石、珍珠等。
钗环的形状和设计也各异,有的是花鸟鱼虫的造型,有的是吉祥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
7. 鞋子古代女子的鞋子多种多样,有绣花鞋、绣球鞋、缠足鞋等。
绣花鞋是一种装饰性较强的鞋子,鞋身多以绣花为主题,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绣球鞋是一种球状鞋子,鞋面多以丝线绣花制成,形状精美,独具魅力。
缠足鞋是一种特殊的鞋子,用来束缚女子的脚,使其变得更小巧玲珑,显得更加娇小玲珑。
8. 首饰古代女子喜欢佩戴各种首饰,如项链、耳环、手镯、戒指等。
项链多为金银或珍珠制成,有时还配以宝石和珠子,用来装饰颈部。
耳环通常由金银、玉石或珍珠制成,形状各异,常常配以珠子或宝石,使女子更加美丽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裙子是中国古代的时装
作者:汪闻
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视野版》2014年第05期
裙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围裙,抵御寒冷,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所说:“裙,群也”,即裙子就是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
秦汉以后,妇女穿裙子的情形逐渐多了起来,而且裙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西京杂记》讲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汉成帝时,有一位体轻善舞的宫女名叫赵飞燕,深得成帝宠爱,被立为皇后,她穿裙子非常讲究。
一次,她穿了一件十分漂亮的云英紫裙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
突然大风四起,她像燕子那样被风吹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她得救了,而裙子却被拉出许多皱纹。
说也奇怪,有皱纹的裙子比原先没有皱纹的反而更好看了。
从此,打褶的裙子开始在宫内风行,人们还给它起了个顶漂亮的名字,叫“留仙裙”。
到了晋代,裙子的花色品种逐渐多了起来。
皇帝妃子们穿的裙子就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纹缨双裙等。
隋唐时,裙子更加盛行,有的增加了裙幅,使裙子既可以折叠又能蓬开。
渐渐的,裙子不仅是皇妃贵妇们的常服,也成了民间女子的服装。
“裙钗”也就成了妇女的代称。
这个时期,彩裙翩翩,引出了不少诗情画意。
唐代妇女还喜欢穿红色的裙子,有“血色轻罗碎褶裙”的诗句。
天宝年间,妇女则爱穿黄色的裙子,如杨贵妃就爱穿“黄罗银泥裙”。
此外,唐代很多诗句里都有描写裙子的内容,这不仅反映了古代裙子流行之盛,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裙子所用的面料已是绫罗绸缎,五彩缤纷,在制作工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入元后,中原服饰虽受少数民族的影响,但妇女穿的裙子仍然是传统式样,甚至盛唐流行的色彩艳丽的红裙、绿裙还占主流。
元代诗人方回的《村女》诗写道:“青荷叶伞茜裙红,随母归宁省外翁。
莫笑梳妆未京样,兵余犹见太平风。
”动荡不安的年代过去了,乡村里一片宁静。
穿着大红裙子的小姑娘跟着母亲去探外翁。
从姑娘飘舞的裙带上,人们似乎看到了元代的风俗习惯。
明代流行褶裥衣裙,并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桃红、绿等浅淡颜色。
江南妇女因插秧种田之需,流行短裙。
贵州思南县清理明代张守宗夫妇墓时,出土9件裙子,其中有谷黄菊花回纹缎裙、浅檀素缎裙、姜黄松竹梅绢裙、茶色鹭鸶罗裙、浅茶素纺裙、杏黄万字牡丹纹绢裙、浅黄折枝牡丹纹绢裙、藕色回纹缎裙等。
这些裙子虽属陪葬品,但从中也可以看到明代裙子花样繁多。
从式样看,这些裙子中有系带的回纹裙,有结扣式的长筒裙,有的裙子则与现代裙子无多大差别。
清代时,虽然满族女子都穿旗袍,但汉族妇女却仍把裙子作为礼服。
每逢婚嫁喜庆大典,或朋友拜谒,即使平时只穿短袄长裤的妇女,也要在裤子外面套上一条长裙,否则就会被认为失礼或不够庄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描绘过大红灰鼠皮裙、翡翠撒花样绉裙等。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还是以穿裙子为主。
北伐战争时,年轻姑娘喜欢穿短裙。
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流行连衣裙。
而在不少少数民族中,裙子则一直是传统服装,并且绚丽多姿,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