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学复习资料
地方财政学复习资料汇总1
地方财政学复习资料汇总1
名词解释:
1.财政联邦主义:
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或者说,财政联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财政分权,就是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其精髓在于使地方政府拥有合适与合意的财政自主权进行决策。
2.偏好误识: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在确定公众个人偏好的边际消费替代率时是带有随机性的,存在“偏好误识”,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全体国民头上。
3.地方财政能力:
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通常是指实际财政收支能力与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即财政能力的静态体现。
广义:从现象动态发展、监督与管理、市场运行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包括地方财政的综合与核心能力、配置与调控能力、现实与潜在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5.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与购买支出相对应,它是指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无偿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6.财源:能够对财政提供收入贡献的经济源泉。
7.地方财源建设:地方财源建设即地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依据地方经济和财政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地方财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第⼀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2.财政
3.外部性
6.资源配置职能
7.收⼊分配职能
8.经济稳定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A.房地产⾏业价格居⾼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
C.民营企业没有能⼒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飞速上升,⽆法控制
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
A. 成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
C. 产品之间的差别
D. ⾏业内的⼚商很少
3. 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财政分配
B. 信贷分配
C. 价格分配
D. ⼯资分配
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家庭
B. 社会团体与组织
C. 政府
D. 企业
5.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 ⽬的是满⾜社会公共需要
D. 分配具有历史性
6. 财政分配的⽬的是()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社会公共需要
7. 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国家分配
B. 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要论
8. 财政是⼀个,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社会范畴
D.法律范畴
9. 运⽤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
A.收⼊分配
B.资源配置
财政学复习资料(税收部分自己补充一下)
财政学复习资料(税收部分自己补充一下)
财政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举例说明生活与财政学职能的密切关系
“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
财政是兔子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加强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页数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2、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3、区别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是指有国家机关或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一是排他性与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4、市场失灵的表现
垄断(烟草、电力);
用户不充分和不对称(保险);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如上游水库可以使下游地区受益,是正的外部效应;造纸厂对河流造成污染,是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收入分配不公(个人天赋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经济波动(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的市场竞争又导致供求的不均)
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
政府决策失误(投资项目的选择或者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
当)
寻租行为(领导人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谋取私利,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等)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经济判断,自然灾害预测)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越位: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代替了市场职能;缺位: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投入不足)
地方财政学第五章
2、地方政府职能与财政收支
地方政府职能:经济职能(宏观调控除外) 地方财政职能:资源配置 如提供基础设施、公用设施、资助基础性科研,制订 和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反对行业垄断和过度竞争。由 于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具有相对优 势。因而地方政府应主要承担资源配置职能。 与资源配置职能相关的收支有:财产税、受益税、使 用者收益和社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入等。如:基 础设施、公用设施支出、城市公用系统、道路、交通、 环境保护等应由地方财政支出。
第五章 财政体制
第一节 财政体制分析
一、财政体制定位
• (一)财政体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载体 • (二)财政体制的核心是划分收支 • (三)财政体制实质是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二、确定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一)政府职能分工层次
依据政府职能划分事权,是合理划分财权的 出发点。财政属于政府的分配,而不同级次 的政府所执行的特定职能或侧重点是不同的, 因而根据各级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相应地 划分财权和财力,为不同级次的政府履行其 职能提供物质保证,这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 方财政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Baidu Nhomakorabea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由于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不同,可分为全国性 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地域性)公共产品,因此 提供的主体也就不同。谁提供,谁受益;谁受 益,谁承担。 1、全国性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无论国土 面积大小,受益范围都被限定在这个国家疆域 之内。这表明,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来说,其 外溢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其边际成本应 该从整体上等于整个社会成员消费的该公共产 品的边际受益之和。
地方财政学王玮奥茨分权定理
地方财政学王玮奥茨分权定理
摘要:
1.介绍地方财政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阐述王玮的观点
3.解析奥茨分权定理
4.分析地方财政学与奥茨分权定理的关系
5.总结地方财政学的发展前景
正文:
1.介绍地方财政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地方财政学是一门研究地方政府财政行为、财政体制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的学科。在我国,地方财政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地方政府承担着大量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如何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效益,是地方财政学关注的核心问题。
2.阐述王玮的观点
王玮是一位著名的地方财政学者,他主张地方财政应当遵循“财政分权、财政自律、财政民主”的原则。王玮认为,财政分权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财政自律可以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避免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财政民主则可以保障公民对财政事务的参与权,提高财政透明度。
3.解析奥茨分权定理
奥茨分权定理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茨(Oates)提出的一个关于财政分权的
理论。奥茨分权定理认为,在财政分权的过程中,应当将税收和支出责任分配给不同层级的政府,以实现财政效率的最大化。具体而言,奥茨分权定理提出了三个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性原则。
4.分析地方财政学与奥茨分权定理的关系
地方财政学与奥茨分权定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地方财政学关注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而奥茨分权定理为地方政府如何合理分权、提高财政效率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奥茨分权定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税收和支出责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总结地方财政学的发展前景
地方财政学复习资料
题型: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综合
第一章导论
1、地方政府的特点
(1)、身份双重性
(2)、职能双重性
(3)、地位隶属性
(4)、权力有限性
2、地方财政存在的依据有哪些?
(1)国家管理的层级性
一、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实现
1、国家职能与财政
2、财政对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的作用
二、国家与国家管理的层级性
1、从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改善公共物品的质量,贴近民众需要。
2、从行政管理效率的角度看
行政管理成本最小化增强政府责任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可治理性
3、从政策创新的角度
政策实验和创新
(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
一、公共产品需求的层次性
1、财政与公共需求的关系
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公共物品上。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公共需求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活动集中提供或者由具有政府性质的社会管理机构来满足。
2、公共需求与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按受益范围和效用溢出程度划分:全国性的,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
从横向划分:基础性、管制性、保障性、服务性
(3)居民偏好的差异性
一、居民偏好的区域性特征
消费偏好差异公共利益多样化
二、居民偏好与地方财政
第二章地方财政的职能P30
1、概念
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实现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将收入差距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稳定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名词概念
1.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2.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私人物品。
4.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5.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征。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消费者购买私人物品后,他人就不能享用了)。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6.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
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7.公共需要的特征:①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是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②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③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④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8.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
9.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
固有的缺陷,统称为“市场失灵”。
(完整word版)财政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财政学复习资料
第⼀章导论
1、实证分析: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段之间建⽴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如,2003年中央政府发⾏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为有什么影响?等等。)
2、规范分析:是对经济⾏为或政策⼿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标的政策建议;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客观的⽅法;较多受到⼈们的⽴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如:电信资费是否偏⾼?对汽油消费是实⾏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是利还是弊?)
3、判断规范和实证。
(1)实⾏累进的个⼈所得税对中等收⼊家庭是不公平的。规范
(2)如果限制⼩汽车进⼝,国内消费者就需要⽀付更⾼的价格。实证
(3)治理通货膨胀⽐增加就业更重要。规范
(4)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实证
(5)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差距扩⼤是正常的。实证(因为没有提到对错)
第⼆章财政的⽬标与评价标准
1、帕累托效率:指资源配置达到⼀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的境况变好、⽽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差的结果。
2、帕累托改善: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的境况变好、⽽不使其他任何⼈的境况变差的结果。(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3、⽣产效率: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的不同资源组合。
4、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最⼤限度满⾜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
完整财政复习资料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不能达到完全的自由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缺陷。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⑴垄断
⑵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⑶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⑷收入分配不公
⑸经济波动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1)排他性(排除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和非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它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5.“免费搭车”: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6.公共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7.公共需要的特征
⑴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⑵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⑶非等价交换原则⑷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1.公共物品的市场失衡问题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像私人物品市场需求曲线那样通过水平相加求得,而是通过垂直相加求得。
如图所示:d1、d2、d3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是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图中的均衡产量Q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产量,价格P等于边际成本。
《地方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财政学复习.doc
地方政府财政学复习资料整理
基本概念
市政债券:由省(州)、市、县等各级地方政府及英授权机构或代理机构为城市公用事业项目建设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目前,西方国家市政债券的种类己经包括1)一般义务债券;
2)特别税收债券;3)收入债券;4)收税公路债券;5)住宅债券;6)工业收入债券等六种主要形式。市政债券收益率较高且可以免税,但市场流动性低,相对风险大。是国外都市建设的重要融资工具之一。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增值税:(VAT)是在生产的每个阶段对中间产品的增加值征收综合消费税。仅仅是一种将中间产品和服务从税基中剔除的多阶段销售税。增加值是指一定时期中间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价和销售收入Z间的差额。增值税按照对公司购买资本品的征税方式划为产出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的管理最常用的方法是由法国发明的“发票法”,即所有交易无论其是中I'可交易还是最终交易都以固定比例来征税。税负完全是通过对总销售发票额征收固定税率然后扣除対采购发票上显示的中间采购预征的增值税额來决定。消费者要缴纳全部税额;仅有生产商按中间产品和服务的购买额在一定程度上來抵消他们的税负。增值税使用发票法体现了一种反逃税机制。
地方政府:指区别于国家和区域层次的最基层的政府实体。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地方政府通常由民主公开选举产生,其通过在地方行政辖区范围内征收地方税收进行融资,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是多功能和多维度的,在人口规模和地理范围方面差异显著。地方政府的主要特征:第一,职能的双重性,即执行性职能和领导职能。第二,地位的隶属性。第三,权力的有限性。第四,决策的公共性。第五,职能的社会性。根据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和行政地域差别,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域型地方政府和特别地域型地方政府。根据地方政府的权限差别,可分为行政体地方政府和自治体地方政府。根据行政层级的不同,地方政府还可以分为基层地方政府、中间层地方政府和最高层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主要追求资源分配效率。
财政学复习材料汇总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三、名词解释
3.外部性
4.财政
6.资源配置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
8.经济稳定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4.简述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5.简述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6.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
五、论述题
1.试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2.试论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3.试论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
三、名词解释
2. 公共产品
3. 消费的非排他性
4. 受益的非竞争性
5. 纯公共产品
四、简答题
2. 简述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3. 简述外部性的定义及其类型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产品的特征及其分类。
第四章财政支出的一般理论
三、名词解释
2.购买性支出
3.转移性支出
5.财政支出增长率
6.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8.成本—效益分析法
四、简答题
2. 简述瓦格纳法则的主要内容。
4. 简述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购买性支出
三、名词解释
1.社会消费性支出
2.财政投资性支出
3.基础产业
四、简答题
1.简要分析教育的属性,并分析政府提供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
3.简述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必要性和特点。
5.简述我国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五、论述题
1.试析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主要区别。
2.试述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三、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
6.现收现付制
7.完全基金制
8.部分基金制
9.财政补贴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地方财政学复习题
1.简述地方财政的特点。
2.为什么地方财政不能在收入分配职能中发挥主要作用?
3.为什么地方财政不能在稳定经济职能中发挥主要作用?
4.简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5.试述我国税收划分中应遵循的原则。
6.试述税种的性质和特点对中央和地方税种划分的影响。
7.简述我国现行中央和地方间的税种划分。
8.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税和地方税划分?
9.什么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有哪些类型?
10.试述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及与之相适应的拨款类型。
11.简述分税制的形式及特点。
12.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13.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特点。
14.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设想。
附:
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相关问题
一、主要内容
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一)收支划分。在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
按照规范的办法,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范围。
(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专项拨款补助,由各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
(三)财政预决算。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市级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汇总市本级、所属各区及有关县预算,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地方财政学 资料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有哪些类型
拨款类型主要有有条件拨款、无条件拨款和分类拨款三大类。
(一)无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目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无条件拨款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横向的与纵向的财政不平衡问题,既保证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能平衡预算,同时缓解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差异,保证每个地区都能提供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
分类:
(1)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按照拨款数额是否固定又分为无条件整额拨款和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如果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是一笔数额固定的款项,那么它就属于无条件整额拨款。
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该形式是财政拨款的数额不是固定的,而是由上级政府根据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的行为来决定拨款的具体数额。通常是根据下级政府自有收入的情况来确定拨款的数额,所以这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也被称为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具体的财政拨款数额与税收努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二)有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目的:它主要用来执行转移支付的政策和意图,比如用于外溢效应的项目,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
分类:根据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否需要下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可以区分为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和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
•(1)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
•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提供一笔固定数额的补助,并指定其具体用途,但不
要求下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这种拨款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提高下级政府对指定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2)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
•上级政府不仅指定财政拨款的具体用途,而且还要求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综合
第一章导论
1、地方政府的特点
(1)、身份双重性
(2)、职能双重性
(3)、地位隶属性
(4)、权力有限性
2、地方财政存在的依据有哪些?
(1)国家管理的层级性
一、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实现
1、国家职能与财政
2、财政对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的作用
二、国家与国家管理的层级性
1、从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改善公共物品的质量,贴近民众需要。
2、从行政管理效率的角度看
行政管理成本最小化增强政府责任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可治理性
3、从政策创新的角度
政策实验和创新
(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
一、公共产品需求的层次性
1、财政与公共需求的关系
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公共物品上。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公共需求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活动集中提供或者由具有政府性质的社会管理机构来满足。
2、公共需求与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按受益范围和效用溢出程度划分:全国性的,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
从横向划分:基础性、管制性、保障性、服务性
(3)居民偏好的差异性
一、居民偏好的区域性特征
消费偏好差异公共利益多样化
二、居民偏好与地方财政
第二章地方财政的职能P30
1、概念
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实现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将收入差距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稳定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地方性公共产品
拥挤性成本
2、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如何分配的?
3、论述蒂博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专题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部分发达国家事权与财权划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地方财政能力差异
1、概念
地方财政能力
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通常是指实际财政收支能力与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即财政能力的静态体现。
广义:从现象动态发展、监督与管理、市场运行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包括地方财政的综合与核心能力、配置与调控能力、现实与潜在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地方财政努力
2、思考题
制约地方财政努力的因素
•1、地区市场化的程度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2、税收征管部门征税的积极性
•3、税收征管效率
地方财政能力差异的决定因素
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规模,外部经济环境
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政策支持.地区特殊职能
体制因素:财政收入体制,财政支出体制
历史因素:区域历史,人文价值观念
第四章地方财政能力的调节
第一部分
1、概念
全过程公平是在公平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公平的规则,确立公平的程序,提供公平的机会,获得公平的结果,进行公平的监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公平,都将有损总体公平。
全要素公平这是从公平定义的外延看公平。从人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言,也指对劳动力、智力、管理、知识产权和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公平。从与经济效率相对应的意义上讲,还包括对作为物的自然生产要素的公平,如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平。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论身份、地位以及收入等状况如何,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政府提供水平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
2、思考
如何衡量公平与效率
不同公平产生不同效率。就单一生产要素而言,对它采取公平的法律、政策、行政和管理待遇,它将会是有效率的,有正常效率;对它采取优惠政策即超公平的待遇,它将是高效率的,甚至是超常效率的;对它采取不公平的待遇,它将是低效率的,甚至会是无效率的;对它采取歧视性待遇,它将是无效率的,甚至产生负效率。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其制度性因素
•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基本公共服务是其体制性因素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是其政策性因素
第二部分转移支付P69
1、概念
2、有条件拨款也被称为专项财政拨款,它是一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财政
转移支付形式。在这一方式下,上级政府在提供财政拨款时通常会指定该项拨款资金的用途,下级政府必须按规定的用途来使用这笔拨款,否则就无法得到该项资金,专款专用。
无条件拨款指的是上级政府在对下级政府进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时不限定该项拨款的使用范围和方向,也不提出具体的使用要求,接受者可按自己的意愿使用这笔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分类拨款
配套拨款
横向财政不平衡
3、思考题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有哪些类型?
有条件拨款、无条件拨款、分类拨款
拨款接受政府最喜欢的拨款类型是什么?为什么?
试述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理由。
请简要说明各种拨款类型和拨款目标之间的联系。
西方学者是如何解释粘绳纸效应的?
当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哪些问题,改进的建议与哪些?
第五章地方财政体制P107
1、概念
财政体制
财政联邦制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省管县
乡财县管
2、思考题
下列活动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事权?请说明理由
(1)天气预报
(2)义务教育
(3)收入分配
(4)河流污染治理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评价分税制改革的利弊,试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若干方向。
第六章地方财政收人P159
1、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