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试复习重点
2014四川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答案:A
62、车速超过规定时速达到50%的一次记3分。
答案:错
63、这位驾驶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什么?
A、座椅角度不对
B、没按规定握转向盘
C、没系安全带
D、驾驶姿势不正确
64、车辆因故障必须在高速公路停车时,应在车后方至少多少米处设置故障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A、开启示廓灯、雾灯,靠右行驶
B、开启前照灯,继续行驶
C、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雾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
D、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继续行驶
答案:C
25、驾驶人在超车时,前方车辆不减速、不让道,应怎样做?
A、加速继续超越 B、连续鸣喇叭加速超越
C、停止继续超车 D、紧跟其后,伺机再超
答案:对
72、夜间起步前,应当先开启近光灯。
答案:对
73、使用伪造、变造的行驶证一次记几分?
A、12分B、6分C、3分D、2分
答案:A
74、驾驶机动车在车道减少的路口,遇到前方车辆依次停车或缓慢行驶时怎么办?
A、从前车右侧路肩进入路口
B、从有空隙一侧进入路口
C、每车道一辆依次交替驶入路口
答案:对
67、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难以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B、开启车上所有灯光
C、禁止车上人员下车
D、在车前方设置警告标志
答案:A
68、驶入高速公路的收费口时,应选择怎样的入口?
A、车辆多
B、红灯亮
C、暂停服务
D、绿灯亮
答案:D
69、在一般道路倒车时,若发现有过往车辆通过,应怎样做?
2014年中考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复习提纲(三)法律部分第一部分:学法用法包括:知法守法;五大保护;违法犯罪;抵制诱惑考纲要求:1、知道法律的含义。
2、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3、懂得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利益。
4、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内容。
5、掌握自我保护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6、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7、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8、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权威预测:今年备考时会联系法治热点主要从法律的特征,作用和本质角度命题。
考查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对法律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
重点注意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不良诱惑的危害及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不良诱惑。
复习方法:讲练结合,提问法考点归纳:1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我国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5、为什么未成年人要受法律的特殊保护?①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强。
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侵犯。
③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6、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看熟即可)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又较轻时,可以:一、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二、宣传自己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许侵犯的②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的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2014年版江苏自考《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复习资料薪酬管理(任正臣主编)课程代码:06091 [2014年版]吴洁编辑整理2014年4月所有内容根据最新考试大纲(高纲1371)整理第一章薪酬与薪酬管理概述一、薪酬概述(重点)识记内容:1、薪酬的内涵:薪酬是员工为所在单位提供劳动或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回报或酬劳,体现的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的关系,也反映了一定的劳动力价格水平。
对于薪酬概念的界定,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宽口径的界定,即将薪酬等同于报酬,即员工由于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获得的各种内在的报酬和外在的报酬。
第二种是中等口径的界定,即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
这一概念包括薪酬(直接经济报酬)和福利(间接经济报酬)。
第三种是窄口径的界定,即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或浮动薪酬之和),而不包括福利。
薪酬在本质上是雇主或企业为获取员工所提供的劳动而提供的一种回报或报酬。
薪酬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和实物等报酬的总和。
薪酬体系主要由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两部分构成。
外在薪酬一般是指物质回报,即员工通过为企业做出贡献而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的货币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保险以及其他福利等。
直接货币收入是薪酬的主要构成部分,用以解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间接货币收入则用以员工基本需求之外的较高层次的生活需要。
内在薪酬一般是指非物质回报,如员工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晋升、受到表扬或重视等,进而产生的安全感、成就感、满足感、公平感、自我实现感、尊重感等,它是受到心理和社会性因素影响的。
2、报酬、工资和薪金的概念:1、报酬:通常情况下,将一位员工为某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各种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报酬。
2、工资: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
3、薪金:薪金又称薪俸、薪给、薪水。
一般而言,劳心者的收入为薪金,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
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学习重点
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1、工作: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有一个或多个具有一些相似特征的人所从事的带薪职位。
2、职业:指不同行业和组织存在的一组相类似的职位。
3、职业的含义:①社会分工的产物,依托社会环境,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②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符合职业的要求;③职业提供给劳动者相应的报酬,满足其各方面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需求;④职业意味着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意味着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意味着人生价值观的改变。
4、工作与职业:工作=谋生手段;职业=谋生+自我价值的实现;①职业的起点是工作;②许多人有工作而无职业;③喜欢并擅长工作,初步职业化;④工作带来认可、收入、幸福感的成为职业人。
工作==》职业==》事业5、选择职业一般性选择单位开始。
6、从单位人到职业人:㈠在单位内部建立自己的职业“标识”;㈡在本地区本行业内“小有名气”;㈢在国内外甚至国际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
7、单位人的特点:工作依赖于单位;职业人的特点:工作依赖于职业。
8、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特点:(1)专门人才;(2)知识工作者;(3)脑力工作者;9、影响自己找到理想单位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想清楚自己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10、影响自己找到理想单位的主要原因:①适合自己的最重要;②解决生存问题;③收入、待遇、环境;④地理位臵;⑤单位;⑥专业对口。
11、职业生涯(Caeeer):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所有职业和职位的总称。
12、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目标起到“锚”的作用13、职业生涯:(1)外职业生涯: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和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2)内职业生涯: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3)双螺旋职业生涯。
专业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关注内职业生涯的成长;如果内职业生涯足够强大,外职业生涯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一致的,但差别不会太大;如果自己的内在职业生涯和外在职业生涯是统一的,是乐业的,这是一种最佳状态。
2014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_图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2、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正确答案:D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正确答案:C4、“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5、“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B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正确答案:C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C9、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10、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A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正确答案:C12、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2014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点考试重点梳理
一、政府统计与统计法(一)政府统计的概念和特征1.政府统计的概念政府统计就是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2.政府统计的特征:(1)政府统计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关。
(2)政府统计必须严格依法实施。
(3)政府统计具有强制性。
(政府统一般是义务性、无偿性的)(4)政府统计的结果具有社会共享性。
(其它国家机关和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二)政府统计的功能和任务1.政府统计的功能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三大职能)。
2.政府统计的任务统计从业资格试题在线做(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首要任务)通过统计调查取得准确、及时完整原始资料。
通过统计调查取得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开端和基础。
统计分析是一个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2)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提供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3)实行统计监督。
(三种形式,宏观经济、社会热点、统计指标的监测)P4(三)依法统计的必要性首先,政府统计活动有赖于法律的保障。
(被调查对象履行配合调查义务,P2义务性和无偿性)其次,政府统计活动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一)统计法的概念:统计法是调整政府机构组织实施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和统计调查对象、统计产品用户在统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狭义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统计法是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的有机体系。
(二)统计法的特点:1.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政府内部关系,政府和统计调查对象之间关系;纵向管理,横向指导)2.规范内容具有专业性。
四、统计法的作用(一)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第一,统计法确定了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第二,统计法为统计标准的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4年贵州省考资料分析必考的十大核心要点
2014年贵州省考资料分析必考的十大核心要点资料分析必考的十大核心要点2014年412公务员联考即将考试,考生需要关注资料分析必考的十大核心要点,学会这些关键术语和核心考点有利于考生在阅读题目,回到材料中寻找到具体数据后快能速列出相应的算式来。
这些要点分别为:1、百分数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1:50占200的百分比是多少,50/200=25%。
2、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常用于计算经济利润问题。
例2:五成,就是占5/10,即1/2。
3、折数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例如打七折,就是售价变为原来的7/10。
例3:某商品原价为400,现打折销售,售价为100,问打了几折。
100/400=2.5,打了2.5折。
4、倍数A是B的N倍,则A=B×N。
5、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在量-原有量减少量=原有量-现有量(注:大减小)增加N倍现有量=原有量×(1+N)原有量=现有量÷(1+N)例4:2010年萝卜的产量为100,2011年为110,问2011年比2010年的增长量是多少?110-100=106、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增长率=增长量÷原有量×100%减少率=减少量÷原有量×100%增长了x% 现有量=原有量×(1+x%) 原有量=现有量÷(1+x%)减少了y% 现有量=原有量×(1-y%) 原有量=现有量÷(1-y%)注:求“现有量”用乘法,求“原有量”用除法,增长用加法,减少用减法。
例: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比去年增长10%,则今年产量=a×(1+10%)。
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10%,则去年产量=b÷(1+10%)。
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则今年比去年的增长量=b-a。
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b-a)/a×100%。
2014普通话考试复习指导:上声的变调
2014普通话考试复习指导:上声的变调全国教师考试交流群:296261858欢迎来到中国教师资格网(),中公教师资格网是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公益讲座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固定的声调,但在音节与音节连接得很紧密得时候,有些音节得调值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1.上声的变调上声是个曲折调,又比较长,在快速连读时常常会挤短、扯直,不是把开头的下降部分挤掉,就是把末尾的上升部分挤掉。
上声的变调规律a. 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例如:“好米”听起来象“毫米”“马场”听起来象“麻场”如果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都变成近似阳平的调值。
例如:展览馆、洗脸水。
有的词语第一个音节可以变阳平,也可以变“半上”,这与词语内部语法结构有关。
例如:纸老虎、小组长等b.上声+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半上”+非上声例如:很高很长很大老张老王老赵c.上声字后如果是轻声音节,这个上声字一般要根据它后面轻声字原来的声调来变化。
上声+轻声(非上声字)→“半上”+轻声例如:喜欢你们早上上声+轻声(上声字)→阳平+轻声例如:老虎想想洗洗但是有两类“上声+轻声(上声字)”的词是按上声+轻声(非上声字)“的规律变化的。
这两类是:A、上声+“子”(轻声)→“半上”+“子”(轻声)例如:椅子斧子板子B、亲属称呼中上声字的重叠→“半上”+轻声例如:姐姐奶奶姥姥二、上声声调的辨正上声在四声里难度最大,常见的毛病有三:一是低音段不够低,不够长。
二是起音过高,因而降幅大。
三是上升段或是没有,或是收音过重。
矫正方法:低音段11最重要,须保持足够的长度;起音防止过高,形成明显降势;升段音高幅度虽然大,可是要快;收尾可以强,可是要防止夸张;缺少升音段的要补上。
2014年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其答案参考要点
2014年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其答案参考要点内部资料仅供参考注意保密严禁散发单选10道,10分;多选10道,20分;辨析题3道,30分;论述题2道,40分。
考试范围为8—12章,选择题均在前面给的学生用题库中,辨析题与论述题主要内容都在复习提纲。
辨析题必须先判断正确与否,然后回答其理由(相当于判断加简述)。
判断题和论述题全部在以下12个复习题中。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请从总布局的形成和重要意义角度复习)⑴提出及其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
这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科学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认识的深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
从“两个文明”,到“三大建设”,再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先进的发展理念。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明确和重申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纲领,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布局。
2014综合基础知识
2014综合基础知识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是中国某省份中考的一项科目,旨在考察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等多个学科的角度,介绍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以及相关的备考策略。
一、语文部分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的语文部分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运用和写作等三个方面。
其中,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抓住关键信息。
词语运用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并理解词义的引申和联想。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按照要求写一篇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短文。
二、数学部分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的数学部分主要涉及到整数、分数、小数、几何等多个内容。
题目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
考生需要熟悉掌握各种数学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英语部分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的英语部分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短文、对话和图片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能准确回答问题。
阅读部分要求考生具备查找信息的能力,听力部分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口语表达,并能正确使用语法结构和词汇。
四、科学部分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的科学部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的内容。
题目形式包括选择题、实验题等。
考生需要熟悉掌握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理解实验步骤和结果。
五、社会部分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的社会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了解。
题目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
考生需要熟悉掌握相关知识点,了解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六、备考策略针对2014年综合基础知识,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2. 多维度学习:除了阅读教科书和习题,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参加模拟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3. 积极解答问题: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积极解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超实用高考英语复习:2014年全国1卷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重难点词组整理
二、2014年全国I卷完型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两分,满分4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s a general rule, all forms of activity lead to boredom when they are performed on a routine(常规)basis. As a matter of fact, we can see this 41 at work in people of all42 . For example, on Christmas morning, children are excited about 43 with their new toys. But their 44 soon wears off and by January those 45 toys can be found put away in the basement. The world is full of 46 stamp albums and unfinished models, each standing as a monument to someone’s47 interest. When parents bring home a pet, their child48 bathes it and brushes its fur. Within a short time, however, the49 of caring for the animal is handed over to the parents. Adolescents enter high school with great50 but are soon looking forward to51 . The same is true of the young adults going to college. And then, how many52 , who now complain(抱怨)about the long drives to work, 53 drove for hour at a time when they first 54 their driver’s licenses (执照)? Before people retire, they usually55 to do a lot of56 things, which they never had57 to do while working. But 58 after retirement, the golfing, the fishing, the reading and all of the other pastimes become as boring as the jobs they59 . And, like the child in January, they go searching for new 60 .41. A. habit B. principle C. way D. power42. A. parties B. races C. countries D. ages43. A. working B. living C. playing D. going44. A. confidence B. interest C. anxiety D. sorrow45. A. same B. extra C. funny D. expensive46. A. well-organized B. colorfully-printed C. half-filled D. newly-collected47. A. broad B. passing C. different D. main48. A. silently B. impatiently C. worriedly D. gladly49. A. promise B. burden C. right D. game50. A. courage B. calmness C. confusion D. excitement51. A. graduation B. independence C. responsibility D. success52. A. children B. students C. adults D. retirees53. A. carefully B. eagerly C. nervously D. bravely54. A. required B. obtained C. noticed D. discovered55. A. need B. learn C. plan D. start56. A. great B. strange C. difficult D. correct57. A. time B. money C. skills D. knowledge58. A. only B. well C. even D. soon59. A. lost B. chose C. quit D. left60. A. pets B. toys C. friends D. colleagues.二、词汇检测版(2014年全国I卷完型词汇,满分100分)高考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4大学无机化学考试总复习
分步沉淀
例:含0.1mol/L的Cl-及I-溶液中加入Ag+,问 哪种沉淀先析出,可否实现分步沉淀。
已知:AgCl的Ksp=1.56×10-10; AgI的Ksp=1.5×10-16)
解 Ksp(AgCl)=1.77×10-10, Ksp(AgI)=8.52×10-17 AgCl开始沉淀时,
(B) 4.5 10-10
(C) 4.5 10-8
(D) 4.5 10-4
〔OH-〕= Kbc碱
Ka Kb KW
7
二元弱酸、弱碱溶液
在实际计算[H+] 时,通常忽略二级离解,从 而把二元弱酸、弱碱当作一元弱酸、弱碱近 似处理。
二元弱酸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共轭碱 的浓度近似等于Ka2,与酸的浓度关系不大。
[Ag ]
Ksp (AgI) [I ]
8.52 10 17 0.0100
mol
L1
8.52 10 15 mol
L1
AgI开始沉淀时,
[Ag ]
Ksp (AgCl) [Cl ]
1.77 10 10 0.0100
mol
L1
1.77 10 8 mol
L1
所以AgI先沉淀。
AgCl开始沉淀时,
(A)11.25 (C) 9.25
(B) 4.75 (D) 4.25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采用酸碱反应的生成物与剩余的反
应物组成缓冲体系:
[OH- ]=Kb
c碱 c共轭酸
30
pH = 9.56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 NH4Cl和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比是______。
( NH3·H2O 的pKb = 4.74 ) 答案:1:2
2014年二级结构工程师考试重点:骨架式膜结构
2014年二级结构工程师考试重点:骨架式膜结构
骨架式膜结构(Frame Supported Structure)
以钢构或是集成材构成的屋顶骨架,在其上方张拉膜材的构造形式,下部支撑结构安定性高,因屋顶造型比较单纯,开口部不易受限制,且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任何大,小规模的空间。
典型试题:
1.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2.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C】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考试大|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3.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2014安徽省最新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答案:D2、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B3、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D4、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正确答案:B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A6、“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正确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A8、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正确答案:D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1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C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0365《大学语文》2014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 (三)魏晋南北朝文
• 魏晋时期,散文出现了新的气息。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创 作沿着两条道路演进:南朝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美文文体— —以讲求声韵、辞采、对偶为特征的骈文;北朝则在汉化 以后继续创作传统的散文,诞生了郦道元的《水经注》、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这样的名著。 • 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与散 文是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 仗,因句式亮亮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又叫四六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刘峻的《辨命论》、 《广绝交论》等广为流传。
2
• 二、复习重点内容
• 第一章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 人类最早的社会活动是劳动,故诗歌起源于劳动。原始歌谣的产生早于 文字,故最早的诗歌就是人们的口头创作。 • 1.《诗经》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源头。它共收入 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分 “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 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 发展的基础。 • 2.《楚辞》: • 《诗经》之后诗坛沉寂了三百年之久,到战国时代后期,在南方的楚国 才又出现了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体诗歌,这就是“楚辞”。汉代 的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从此,《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 现存最早的注本。“楚辞”成为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和典范,对 后世诗歌和辞赋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鲁迅称其“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 《诗经》、《离骚》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发展的基 础。
2014年二级结构工程师考试重点:钢材的锈蚀
2014年二级结构工程师考试重点:钢材的锈蚀
钢材的锈蚀:指其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
钢材锈蚀不仅使截面积减小,性能降低甚至报废,而且因产生锈坑,可造成应力集中,加速结构破坏。
尤其在冲击荷载、循环交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锈蚀疲劳现象,使钢材的疲劳强度大为降低,甚至出现脆性断裂。
根据锈蚀作用机理,钢材的锈蚀可分为化学锈蚀和电化学锈蚀两种。
1、化学锈蚀:化学锈蚀:指钢材直接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锈蚀。
这种锈蚀多数是氧化作用,使钢材表面形成疏松的氧化物。
在常温下,钢材表面形成一薄层氧化保护膜FeO,可以起一定的防止钢材锈蚀的作用,故在干燥环境中,钢材锈蚀进展缓慢。
但在温度或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化学锈蚀进展加快。
2、电化学锈蚀:电化学锈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形成微电池而产生的锈蚀。
潮湿环境中钢材表面会被一层电解质水膜所覆盖,而钢材本身含有铁、碳等多种成分,由于这些成分的电极电位不同,形成许多微电池。
在阳极区,铁被氧化成为Fe2+离子进入水膜;在阴极区,溶于水膜中的氧被还原为OH-离子。
随后两者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Fe(OH)2,
并进一步氧化成为疏松易剥落的红棕色铁锈Fe(OH)3.电化学锈蚀是钢材锈蚀的最主要形式。
2014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
第一章导论1.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以善恶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功能:调节/论证/教育/导向.2.道德的本质:(1)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其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其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当然道德一般本质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的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2)特殊本质: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是一种非制度化/非权力/内化的规范.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第三,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即道德是一种必要的限制.3.道德是实践精神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地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2)道德需要作为精神需要,主要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3)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4)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的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4.职业道德: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2)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5.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练业务.7.教师职业道德: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第二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劳动的特点: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对象/教育劳动工具和方式/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决定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教师的主导作用):1)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这与消极地接受劳动者的任意加工有本质的不同2)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3)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4.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创造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5.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1)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6.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特点:比其它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全面,影响更深远,调节方式更有自觉性.7.《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董仲舒:化民成性,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明其道,不计其功;韩愈:传道授业解惑、以身立教;弟子不必不如师)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1.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内涵: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科学与人文(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开拓创新、理性批判,是大学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精髓与内核.2.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的要求: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4.树立崇高的学术追求和具有独立的学者人格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①教书育人原则②为人师表③教育公正④依法从教⑤教育人道主义2. ①教书育人:依据1.是教师的基本职责2.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3.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人才的要求.要求:1.坚持对学生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科学文化知识,知识保证;马义理论,道德保证;教育理论,方法保证)②为人师表:依据1.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2.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3.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要求:1.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4.以身立教,德识统一.③教育公正:依据1.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3.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要求:1.爱无差别一视同仁2.实事求是赏罚分明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4.面向全体点面结合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1)应体现注重人权的精神2)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确立依据:教育人道主义是1)社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2)是处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3)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具体要求:1)尊重学生2)关心学生3)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4.道德与法的关系异同:异1)产生的时期不同,道德比法产生的早2)二者社会作用特点不同,道德靠社会舆论、人们信念、习惯的力量发挥作用而法则是靠国家强制执行3)二者同为行为规范,法有更强的刚性度4)作用范围不同,法更具明确性;同1)遵循的根本原则同一,都是人民的行为规范都以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2)在作用上相辅相成3)二者在多方面交叉重合(特点、作用范围、层次)4)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1.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特点: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2.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3.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4.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教师评价代表国家、社会、代表教育内容,学生评价从爱好、求职出发)2.师生关系的体系: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含代际关系,朋友关系,代际-朋友关系(最高层),教育管理关系(核心,第二层),心理关系(重点)与法律关系(条件)(并居第三层),人际关系(基础,第四层)4.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①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根本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a.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作用c.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②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③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④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全面得到发展,成长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b.遵循原则: 1)严而有理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2)严而有度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正确的估量3)严而有方采取有效、学生乐意接受的办法执行4)严而有恒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要保持一定稳定性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①关心集体: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真实的集体:a.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地位、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b.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制约、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c.真实的集体强调个人与集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最高目标和要求.②尊重同事:看到他人长处宽容不足,尊重个性倾听意见,向他人学习,关心帮助他人③团结协作:维持性/发展性团结协作.发展性团结协作指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在这类集体中,教师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同侪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励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氛围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④有益竞争: 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要做到:要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竞争手段符合道德法律;正确处理集体中竞争和协作关系.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1)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2)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3)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外在条件: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第七章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1.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1)教学是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2)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3)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和要求: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要求:a.追求真理,勇于创新b.实事求是,治学严谨c.配合协作,优势互补d.学术民主,提携后辈e.提高学术研究道德水准.2.高校学风不正&学术腐败:表现形式:①抄袭剽窃;②伪造或拼凑③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④大搞不正之风.表现:对学生/学术研究/我国科学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危害.原因:①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②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③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等;④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败也是重要因素.解决途径:①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②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③有赖于学术研究工作者道德水准、学术功底的增强,消除名利思想;④完善学术监督、学术腐败的惩罚机制.3.高校教师研究合作: 1)增强合作意识2)分工协作3)优势互补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1.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道德要求:a.坚守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诚信、公平竞争与效率以及奉献)b.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的关系c.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中的岗位主次关系.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d.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e.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f.应具有正确的人格示范的要求2.教师社会服务道德原则: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讲究效率、努力奉献.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师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过程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练师德意志d.坚定师德信念:是师德培养的核心问题核心要素e.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养好良好师德行为习惯: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必要性:①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②是履行工作职责,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需要.③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3.师德修养的要求:①学习与实践结合.马义理论学习,教育生活道德实践.②品德修炼与仪表修饰结合.服饰语言举止③他律与自律结合.他律:客观外界对道德主体的规范和要求.自律: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关系: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他律.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包括:一是正确认识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的关系的意义;二是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三是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四是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凭借社会舆论、教育传统、内心信念等力量,采用一定道德标准,判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道德价值的活动.评价原则:a.目的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鉴定,更在于后期的反馈和改进)b.主体性原则c.质的分析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集中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规律性,贯彻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不但指导和决定了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运作,而且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方面有方法论上的意义.一般标准:善恶.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三个层面: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否符合人的心智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品质是否有利于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品质能否促进个体和社会协调统一发展)评价依据:1)动机与效果之争2)目的与手段之争第十二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育者在进行师德教育时所必须遵从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处理一些普遍性和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①引导性原则—从他律性特点出发的.②内化性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③认知与实践结合的原则④差异性原则—注意到教师的不同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师德教育.⑤连贯性原则—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必须持之以恒.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内容:①教师角色意识强化(角色认知、体验)②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成就感).可能考题:1.“师者,人之膜拜”是汉代扬雄所言.2.十八届三中全会表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3.评价的一般标准:善恶4.古人用以表示内在品质和外在修饰兼备的成语:文质彬彬5.师生的最高层次关系:伦理关系6.师德评价中有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自主性.7.个人、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关系8.道德从实践精神上掌握认识方式.。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音-多音字 考点1多音字.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音-多音字 考点1:多音字一﹑高考多音字的辨析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从中可以看出:①考查范围是“现代汉语”,不会涉及到古汉语特有的字音; ②考查标准是“普通话”,这就要注意方言读音和普通话的区别; ③考查要求是“识记”字音,一般不考查汉语拼音的拼写能力。
下面就重点谈谈多音 字的错读及应对措施。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这个字单用(单音词)和构词时,或用这个词构成不同的双音词、 多音词时读音不同,如“剥花生”的“剥”读bāo,“剥削” 的“剥” 读bō;二是在个别 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同,如“秘”,在“秘鲁”中读bì,其他都读bì;三是在口语 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如“色”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就分别读shǎi和sè。
1.多音字分类 多音多义字。
多音多义字是指有多种读音、各种读音又各自表示不同意义和有不同的 适用语境的字。
如“巷”字,在“巷道”这个语义环境下读“hàng”,其他语义环境中就 读“xiàng”,这样的汉字就属于多音多义字。
对这种字的应对策略是“据意定音”。
所谓“据意定音”,就是根据汉字的意思、词性 来确定读音。
多音多义字不同的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这就为我们“据意定音”提 供了基础。
例如“贾”字有两个读音(“jiǎ”和“gǔ”),当“贾”的意义为“商人“买卖” “招致”时读“gǔ”,如“商贾”、“余勇可贾”,在其他的意义中都读“jiǎ”;又如“处” 字,当它的词性为动词时读“chǔ”,如“处理”“处方”,当它的词性为名词时读“chù”, 如“处所”“教导处”。
这样据意定音,识记就非常省力了。
例:下面黑体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创(chuāng) 创意 创伤 创口 重创敌人 B.泊(bó) 漂泊 泊位 梁山泊 淡泊明志 C.红(hóng) 红尘 女红 红领巾 灯红酒绿 D.看(kān) 看护 看门 看家戏 看守内阁 本题考查的全是多音多义字,A项中“创”在“创意”中读“chuàng”,B项“梁 山泊”的“泊”读“pō”,C项“女红”的“红”读“gōng”,答案为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题型
• • • • 选择题:20个,3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填空题:11个,22分 综合体:38分
网络设计与工程
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 了解网络工程基本概念,主要步骤和方法 • 理解自顶而下的结构化设计理念
• 了解系统集成等基本思路,明确工程性的 意义 • 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用户、需求、 文档等东西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 • 招投标本次考试较少涉及
第二章
• 掌握OSI/RM和TCP/IP两大网络协议架构的相 关知识 • 掌握网络地址的相关概念,掌握IP地址划分 方法,IP地址分类等基本知识 • 了解以太网、虚拟局域网
• 紧随网络发展的脚步,对网络互连的方法 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章
• 熟悉网络各类传输介质
• 了解网络适配器、中继器、网桥等设备的 工作大致原理
•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理解二 层、三层乃至四层交换的含义。
第四章
• 了解网络需求分析的概念,理解需求分析的重 要性
• 对网络项目的需求分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 需求分析的步骤能简单掌握 • 了解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延时抖动和路由、 带宽和响应时间、利用率和网络效率、可用性、 可靠性和可恢复性等常见概念 • 了解常见的需求分析中的问题 • 掌握流分析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能对 网络吞吐量进行分析
• 了解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相关网络 基础知识 • 对网络拓扑结构有较深刻的理解
• 能独立设计一个校园或者局域网,并能体 现设计思想
第七章
• 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 了解网络威熟悉报文摘要、 数字信封、数字证书等基本概念 • 对防火墙、网络存储等有一定的了解 • 对网络设备安全能有一定的认识
第五章
•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概念、意义和实 用场合
• 理解六大(七大)子系统,了解每个子系 统的内部设计理念和基本方法,及其对各 种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的需求 • 能够就某一具体环境和要求,提出自己的 设计方法 • 对机房、电源等设计也有一定的了解
第六章
•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能够按三层模型设计网络结构,并能够考 虑网络冗余设计,掌握IP地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