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背景下政策分析方法的变革与局限(曹海军 张毅)
“生态系统方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创新——以渤海治理为例
29 1
“ 生态系统方法’ ’ 与海洋环境保护法创新‘
— —
以渤 海 治理 为 例
巩 固”
内容摘 要 : 环境 问题 的 系统 性和 客观 性 决 定 了 良好 的 环境 治理 必 须打 破 区
划界 限 , 生 态 系统整体 出发调 动利 益相 关者共 同参 与 , 从 以科 学为 基础 针对 环境
律 规范 群 ; 建立 起 了 由众 多 部 门 参 与 其 中 的 、 杂 的 管理 网络 。在 政 策 和 投 入 复 上 , 受到 国家 高度 重视 。但 海洋 治理 的实 际状 况却并 不容 乐 观 。在部 分海域 , 也 甚 至 出现治 理投 人 与环 境恶 化 同步增 长 的怪 现 象 , 此 情形 不 由得 让 人反 思是 如
・ 浙江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 态 文 明 的 道 德 选 择 与 法 制 构 建 ( 号 : 生 编 o C X02 ) 国家 海洋局《 9 GF 0 YB } 渤海 区域立法研究 》 。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 院副教授 , 士。电子 邮箱 :o g u ̄s acr。 ・ 博 gn g { i .o n n ① 主要有《 环境保护法 》《 域使 用管理 法》 《 、海 、 渔业法 》《 污染 防治 法 》《 、水 、水法 》 《 土保 、水 持 法 》《 生 动 物 保 护法 》《 境 影 响 评 价 法 》 。 、野 、环 等
认识 深化 的产 物 。
人类对 于 环境 问题 的认识 经 历 了从 简单 到复 杂 、 由单 一 到 综合 的转 变 。在
环境 治理 初期 , 人们 只看 到 不 同类 型 的单 个 问 题 , 水 污 染 、 气 污 染 、 林 破 如 大 森 坏 、 种灭 绝等 , 取 的是“ 物 采 头痛 医头 ” 的应 对 策 略 , 式 实行 的是 分类 管 理 的 治理 模式 。由此 , 2 在 O世纪 中叶 以前 , 界上 几 乎所 有 的 环境 法 都 表现 为各 类缺 乏 世 有机 联 系的 、 以对 某种 资源 的保 护或对 某类 污 染 的防 治为 核 心 的单 行 法 , 依 靠 ③ 基 于行政 区划 的各 级政 府 和基 于职 能划 分 的不 同部 门 的力 量加 以实 施 , 一般 与 社会 事务 的管 理并 无 不 同 。 但 随着 实践 的深 入 , 统治 理模 式 的 弊端 逐 渐显 现 。尤 其 在 面对 那 些 范 围 传 跨 越行 政 区划 、 目标具 有综 合性 的环 境 资 源 问题 , 如重 要 江 河 湖泊 、 湿地 森林 或 生 物多样 性 的保 护 时 , 统依要 素 分类 管 理 的模 式几 乎 难 有作 为 。人们 逐 渐认 传 识 到环 境 问题 的整体 性 和系统 性 , 识到对 于 自然而 言“ 体不 等 于部分 之和 ” 认 整 。 于是 , 一种 强调 生态 系统 的完 整性 和治 理手 段 的综 合 性 的 管理 新 理 念 逐渐 浮 出 水面 , 这就是 “ 态 系统方 法 ” 生 。
作者署名排序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刊物级别王伟独着作者a
作 者署名排序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刊物级别王 伟独著作者A tentative research mode of comparability study in language testingand its applicationAnthropologist Feb-16SCI SSCI王晓静第一作者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论西北大学学报2012.09CSSCI胡伟华第一作者基于“输入”“输出”平衡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习得模式研究外语教学2012.05CSSCI何 芳独著作者中国西部外资法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求索2012.05CSSCI何 芳独著作者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江西社会科学2012.08CSSCI刘晓平独著作者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管理科学2013.01人大复印资料王 铭独著作者媒介丰富内涵解析编辑之友2013.01CSSCI王晓静独著作者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外语教学2014.09CSSCI陈莉霞独著作者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功能分析中国外语教育2014.12CSSCI何 芳独著作者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法律问题研究人文杂志2015.07CSSCI马 瑞第一作者关于《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的几个问题鲁迅研究月刊2015.04CSSCI马 瑞第一作者碑别字全面整理精心研究的力作——《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述评中国出版2015.01CSSCI马 瑞第一作者碑刻古文字释疑5则考古与文物2015.12CSSCI王 铭独著作者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戏剧存在形态与特色守护社会科学论坛2015.02CSSCI王 铭第一作者明清传奇创作中的填词问题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CSSCI王 铭独著作者秦腔流派与秦腔发展刍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CSSCI马 瑞第一作者关于李商隐撰书《王翊元夫妇墓志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2016.06CSSCI王晓静独著作者基于认知策略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外语教学2016.03CSSCI巴 微第一作者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思与批判中外文论与文化2014.12CSSCI杨保勤独著作者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现实风险、法治理念和路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15.01CSSCI胡伟华第一作者“异化” “归化”视域下的中国市场奢侈品品牌翻译探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02CSSCI扩展版何 芳独著作者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性外资法的困境与超越——基于路径依赖视角的考察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05CSSCI扩展版李春燕第一作者存在主义视阈下祥子与何利的悲剧解读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05CSSCI扩展版何 芳独著作者涉外非婚同居的法律适用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04CSSCI扩展版巴 微独著作者仓央嘉措诗歌汉语译介中的国家认同与现代转换学术探索2015.07CSSCI扩展版何 芳第一作者当代国际投资条约的新型条款与我国未来取向河北法学2016.03CSSCI扩展版王 伟独著作者A Communicative-Competence Based Pedagogical Study of SecondaryEnglish EducationESE 2015国际会议2015.01CPCI-SSH(会议)检索王 伟独著作者A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American University EnglishWritingEBMEI国际会议2015.08CPCI-SSH(会议)检索薛丽贤独著作者On Curriculum Reform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t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ESE 2015国际会议2015.01CPCI-SSH(会议)检索王 伟独著作者英语专业四级听力测试的问题预览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Jun-11核心李 娜第一作者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ESP教学实证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02核心刘 丽第一作者网络语音语料库的建设及其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02核心刘 丽独著作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的实证研究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08核心赵春玲独著作者网络课堂中大学英语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01核心刘晓平第一作者人性和公司治理结构双重映射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前沿2011.09核心陈莉霞第一作者大学英语课堂学生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多角度分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02核心胡伟华通讯作者模糊语言及其翻译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7核心邹 妮第一作者《金色笔记》叙事特点探讨芒种2013.11核心邹 妮第一作者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意象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短篇小说2013.11核心李文瑞独著作者跨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翻译鉴赏芒种2013.11核心梁满玲第一作者后殖民视域下《翻译》的译者主体性透析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3核心陈 睿独著作者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文学特色及译本翻译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4.02核心蔺 云独著作者《包法利夫人》主题探索及译本研究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4.02核心韩 硕独著作者华兹华斯组诗«达登河»之河流意象解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09核心徐利兰第一作者就业需求视角下工科院校文科生显性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探索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12核心翟 芳第一作者基于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探讨《美食总动员》欣赏价值电影评介2015.07核心胡伟华第一作者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路径——基于中德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04核心杨昕璐独著作者凯鲁亚克《孤独旅者》的文化记忆略述语文建设2015.12核心王 伟独著作者浅析功能主义的前景化理论与文体分析模式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02核心井春燕独著作者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造型特色与艺术价值电影评价2015.07核心麻 瑞第一作者浅析电影海狼对原著的再创作电影评介2015.07核心张 睿独著作者概念隐喻视域下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多重含义语文建设2016.06核心徐利兰通讯作者论寒窑戏流布及其经典化当代戏剧2016.04核心王瑾瑜独著作者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研究福建茶叶2016.06核心秦 伟第一作者A Study on Foreign Language Demand in Xi’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Journal of Conference ProceedingsCitation Index2016.02CPCI检索。
浅谈生态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实用性
浅谈生态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实用性浅谈生态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实用性一、绝对生态主义理论价值及其积极指导作用维护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是人类最高的利益需求。
张华夏从怀特海的有机哲学角度,提出了绝对生态主义的“广义价值”。
他认为,系统机体的主体性是广义价值的来源,系统具有目的性,这个目的便是系统内在价值所在。
他还认为,平常所说的自然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系统因其目的性所具有的工具价值,使得价值范围由单纯的人类,扩展到非人类的一切生命和系统范围。
绝对生态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生态价值的确认,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曾起过积极影响。
绝对生态主义为生态价值添入科技立法提供了一定的哲学基础。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强调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划分,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截然对立。
这种明显的“反自然”属性,使人并不对自然社会承担任何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以往的科技立法大多以追求经济进步为宗旨,技术中立主义无法掩饰现代科技立法所造成的生态道德危机。
因此,人们应该构建以生态价值为导向的科技立法,其生态价值的内涵应借鉴“绝对生态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构建以生态价值为基本取向的科技立法。
因此,绝对生态主义对建立以“生态价值”为基本取向的现代科技法规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绝对生态主义的理论局限性及其阻碍作用当前生态危机严重,绝对生态主义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驳,一度成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要的伦理准则。
但其否认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性,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阻碍环境保护实践。
绝对生态主义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自成一体,而人只是系统的一部分。
自然万物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赋予的,其存在本身即代表它的价值。
这就否定了人类在生存环境中的优越性,忽视了人与其它非人类生物的不同之处。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独特一员,拥有其他生物无可比拟的智力优势,否认这一点即否认了人在保护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生态主义背景下政策分析方法的变革与局限
关 键 词 深 生 态 主 义
政 策分 析
主体 资格
10 2 3 01 1 0 1 3 02
曹 海 军 , 林 大 学 行 政 学 院 讲 师 吉 张
毅 , 林 大 学 行 政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吉
于 上 个 世 纪 7 年 代 。 9 3年 , 于 当 时 兴 起 的 形 0 17 对
仅 仅 是 一种 纸 上谈 兵 的政 治话 语 , 还 通 过 介入 它
指 出 的 :怎 样 才 能 在 实 践 和 伦 理 上 使 得 这 些 决 “ 策 达 到 政 策 一 级 呢 ? 其 是 认 识 到 保 护 生 态 利 益 尤 要 付 出 高 昂 的 经 济 和 政 治 代 价 时 , 类 问 题 尤 为 这 棘 手 。 境 利 益 总 是与 企 业 和 政府 的重 要 的 利益 环
维普资讯
政 治学研 究
生态主义背景下政策分析方法的变革与局限
曹海 军 张 毅
内 窖 提 要 生 态 主 义 是 上 个 世 纪 在 西 方 社 会 兴 起 并 波 及 到 全 球 的 一 种 强 有 力 的 “ 治 与 政 文 化 力 量 ” 生 态 主 义 对 发 达 国 家 的 政 治 、 度 以 及 法 律 都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 时 也 促 使 决 。 制 同 策 和 政 策 分 析 的 理 论 吸 纳 了环 境 因 素 , 狭 隘 的 经 济 理 性 与 环 境 保 护 之 间 建 立 了一 个 更 为 协 在 调和 综合性 的 分析框 架 。
( bo 的 观 点 颇 为 一 致 , 认 为 ,环 境 主 义 是 Do s n) 他 “
种 对 环 境 难 题 的 管 理 性 方 法 , 信 它 们 可 以在 确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及对我国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和现实难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分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社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最后总结了结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提出了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现实难题、生态环境、我国、启示、结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生态学相结合,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时,也难免会遇到困境与挑战。
本文旨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前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难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详细分析,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启示和应对之策。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
2. 正文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存在与现实生态环境矛盾的问题。
传统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限制。
在当今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的情况下,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日益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需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
当暴力变得缓慢:《荒潮》中的生态殖民
这样的描写带给我们一种现实的“钝感”。在他
笔下的硅屿,空气全部染上铅色,还散发着浓烈的
恶臭气味;当地人用来冲洗衣服的河水是全然乌黑
的;孩子们奔跑时踏过的土壤铬含量高达 EPA 临界
值的 1338 倍;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肾结石、血液
疾病和癌症病例的发病率更是高得惊人:“曾经出现
态危机的借口。布兰道明白:
(运用新技术的) 加工过程所产生的环境
污染严重超出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制定标
准,需要购买额外的环保基金,人工成本高
昂,且根据美国法规需要为劳工购买高额保险
以应对数十年后潜在疾病暴发时的赔偿金。一
言蔽之,极不划算。
因此,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决定在劳动力极其
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应用这种高污染技术。事实上,
佣了 30000 多名工人,这些工人——包括许
多孩子在内,每天都在这些垃圾里工作,将
金、铜等有价值的金属拣出来,回收了原价超
过 10 亿元的电子废品,但代价就是这些工人
的健康。那些不能被回收出售的有毒垃圾就留
在这里,逐渐渗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④
在 《荒潮》 中,陈楸帆对硅屿镇的描写仿佛使
人置身于现实的图景中:
数不清的作坊工棚如同麻将牌般毫无空
隙地紧挨着,占据了所有街道的两旁,中间留
出一条狭小的道路供车辆拉卸垃圾,已拆解或
当代前沿·科幻文学研究
等待处理的金属机壳、破损显示器、电路板、
27
缘群体时,就会发生这种暴力行为。慢暴力正是这
构的嵌入性、固定性,慢暴力呈现出‘自然’的特
性,成为了沉默无声的力量”⑨。换言之,由于社会
Atwood)《疯癫亚当》 三部曲 (MaddAddam,2003—
著名财政专家——王德高
学习;9 5年至 2 0 17 0 0年在原武汉水利 电力大学从事经 济学 教学和研究工作 , 中 17 年至 18 年在北京师 范大 学经 其 99 90 济系学 习和 研究 ,9 5年至 1 8 18 9 8年为经 济学在 职研究 生 ;
19 92年 9月晋升为副教授 ;9 8年 1 19 1月晋升为教授 。2 0 00
小企业发展 的财税政 策体 系》《 ,科技进 步与对 策》20 年 , 4 0
第 6 ;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 期 《 ,财政 部协作课 题 ,中国 《 财政 信息资料》 20 年 第 5 ;中国农民医疗保 健问题及 ,0 6 期 《
年至今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研 究领域为公共管理 、 社会保障 、 财政政策与产业经济等。
学术经历。1 7 年 至 17 年在华 中师范大学政治专业 92 95
王德高
争 力的特征 》《 济体 制改 革》20 年第 3 ;论经济信 ,经 , 1 0 期 《
息化 条件下 的金 融监管 》 《 ,科技 进 步与对 策》 2 0 第 3 ,0 2年 期 ;跨 国公 司直接投 资对 高技术产业液 出效 应的横 向比较 《
目)《 ;财政税收与金融》 ,主编 ,中国言实 出版社 ,97年 ; 19 《 实用经济法教程 》 副主编 , , 中国电力 出版 社 ,9 8年 ; 电 19 《 力系统新编实用经济法》副主编 , , 辽宁人民出版社 ,9 6 。 19 ̄ 主要论文。在《 经济 日报》 理论 周T (o 5 1月 1 U2o 年 7日)
封 面 人 物
—
c O T E
O E O O M S 一 ■ N PRR lc |■ _ M AYCN M l I1■ C _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批判和建设性视角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批判和建设性视角2014-02-28 14:30 来源:中国环境报我有话说有18人参与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常纪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环境法应当发挥协调和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发展的品格和品质。
为此,我国的环境法,无论是立法还是研究,定位要准,站位要高,方法要妥,措施要实。
遗憾的是,现行的立法和研究,离这些要求还有差距。
为此,环境法界应当反思,从最基本问题梳理起,针对问题寻找对策。
在法律和法学的大框架下,环境法界应以环境资源科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为基础,构建与传统法和传统法学既融通又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环境法和环境法学体系框架,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动力基础。
下一步环境法界应当以定位准不准、思路清不清、方向明不明、体制顺不顺、视野宽不宽、手段实不实、能力强不强、效果好不好等标准,针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环境法律监督和国际环境法律合作等环境法治的环节,针对法治架构、体系体例、立法模式、法律原则、主要制度、法律机制等法治要素或内容,开展梳理和提升工作。
1环境法是什么?环境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与环境有关的行为、调整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理解上述定义,解决环境法是什么,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环境法是关于环境的法,所调整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如经过历史洗礼已融合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物遗迹。
那些与生态环境无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对象,如地下墓葬,属于文物法调整范围,认为地下墓葬置于环境之中进而提出把地下墓葬纳入环境法,文物法学者会怎么评价?在环境法研究初期,一些环境法学者为突出环境法地位,提出环境法大而统的体系观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目前如果还坚持这个观点,不明确划定环境法界限,无原则地扩张地盘,使环境法杂化,是不利于其长远和规范发展的。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困境及政策思路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困境及政策思路作者:刘幼迟来源:《全球化》 2017年第12期摘要: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划以来,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了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了区域及全国范围的生态安全,保持并提高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但因受制于发展基础和政策约束等多方面原因,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产业发展在实践中存在“发展”和“保护”难以平衡、产业层次及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配套设施较差和生态红利释放不足等主要问题。
本文就其主要的产业发展困境,提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产业发展中,既要保证生态功能,又要通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释放生态环境资源红利,探索形成鼓励发展和控制发展并举的跨越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发展阶段的新路径,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福利,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能够相得益彰。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以注重制定平衡型、功能型产业政策、尽快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空间规划体系、完善不同类型空间置换的“飞地”政策、建立“生态区政府”与“生态受益区政府”间利益补偿政策等为主的政策建议及相关保障机制。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生态资源作者简介:刘幼迟,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经济师。
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划以来,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了重要的生态保障及生态产品供给功能。
为引导地方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国家实施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和一定程度上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约束性产业政策。
但是,由于受到发展基础和各方面条件限制,重点生态功能区一直没能很好地将“保护”与“发展”兼顾,经济落后、就业困难、人均收入低等问题依然没有获得解决。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强化底线约束,使相关政策规定能够顺利有效实施,保证重点生态功能区发挥主体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减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谋求更根本和长远的发展方式,以发展适宜的产业为途径真正解决生态区的民生福利和经济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做到“保护与发展”兼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深入推进。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乡镇现代化转型的借鉴性意义
25作者简介:张玉玺(2000—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于对江苏三个乡镇的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2011117069Y)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
然而生产的无限扩张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问题愈来愈成为阻碍西方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并结合当时实际,对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生态问题的方略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经验。
目前,中国乡镇也到了现代化转型的十字路口,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与当时的西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留下的有益经验,可以作为当今中国乡镇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考。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化转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根源于西方世界的现代化转型,针对西方现代化过程的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在中国乡镇的现代化转型中起到借鉴性意义。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以来,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
在现代化的滚滚洪流中,人类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大刀阔斧地改造世界。
然而,人类肆无忌惮地对自然的索取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
“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弊端也暴露无遗。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对于污染治理无济于事,更会造成工农业比例关系失调、区域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等社会矛盾。
生态方面的种种代价呼唤人们另寻它径,于是生态现代化转型的理念与思路不断生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思想、致力于探索西方生态问题解决方法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理论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地方政府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曹洪军等:地方政府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地方政府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曹洪军,蔡学森,(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沿海地方政府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行为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由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具有扩散性,且地方政府间存在诸多利益冲突,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就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具有长期动态博弈关系。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在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改变所带来海洋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间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引人中央政府奖惩机制,建立机制约束下的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分别对两种模型演化路径与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辖区海域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水平对治理策略选择不产生干扰;奖惩强度应根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现实情况进行配置;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效应,降低地方政府治理辖区海洋生态环境付出的成本,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奖惩力度,能够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对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展开联合治理,提升联合治理效率,确保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地方政府;奖惩机制;海洋经济效应中图分类号:F426.4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21)01-0022-09_、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程的持续深化,海洋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然而在不断追逐海洋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海 洋生态重大突发事件频发,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为阻碍海洋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9年5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 稳中向好,但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仍较为严峻,面积大于100km2的44海湾中,16个海 湾均出现劣四类水质,红树林、河口、海湾、珊瑚礁以及海草床等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处于健 康状态的仅有23.8%,绝大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与不健康状态。
生态转移支付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视角
2023年12月Vol.39,No.4Dec.2023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第39卷第4期[基金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2101071)[收稿日期]2023-10-10[作者简介]曹鸿杰(1990-),男,山东安丘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生态转移支付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视角[摘 要]基于补偿视角建立的生态转移支付是绿色发展背景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纵向政府间财政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
基于我国2003—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2008年试点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作为政策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生态转移支付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其中提高经济增长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转移支付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这一促进作用从东部地区往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减弱,且存在对共同富裕水平较高地区促进作用较强的“马太效应”。
因此,国家应采取措施优化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目标,针对不同共同富裕水平地区制定差异化转移支付政策,精准识别和量化“共同富裕”指标等,从而有效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效应,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共同富裕;双重差分[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3)04-0037-13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on common prosper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er payment policy of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CAO Hong-jie 1,LI Mei-na 1,QI Yu 2(1. School of Economic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61,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ol for vertical intergovernmental fi nancial allocation to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context of gree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2003 to 2020,a diff erence-in-diff erence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transfer payment of the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tested in 2008 as the policy impact ,and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the 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peopl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which increasing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 promoting effect decreases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re is a “Matthew effect ”that has a strong promoting eff ect on the regions with a higher level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refore ,China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policy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formulate diff erentiated transfer payment policies for regions with diff erent levels of common prosperity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quantify the indicators of “common prosperity ”,so as to eff ectively play the policy eff ect of the transfer system in key national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and steadily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Key words: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 ;ecological transfer payment ;common prosperity ;diff erence-in-diff erence○ 曹鸿杰1,李美娜1,祁毓2 (1.青岛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第39卷·38·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危机与政治危机:传统中国的生态、战争与政治
生态危机与政治危机:传统中国的生态、战争与政治作者:张首先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摘要:在传统中国的历史视野中,表面上看,生态危机导致灾荒苦难,继而引起战乱频发、加剧政治危机,但实质上,生态危机与政治危机有密切的逻辑关联。
政策失当、吏治腐败大大加重了灾荒的破坏程度和民生的艰难程度,从而也为民心丧失、政治动荡、政权颠覆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生态危机、灾荒频繁、政治腐败、阶级冲突、战争不断形成了生态危机与政治危机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逻辑链条。
启动对历史视野中生态、战争、政治的理性之思,在肯定与否定、历史与逻辑、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张力中审视和开启现代社会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传统中国;生态危机;政治危机;灾荒;战争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6-0038-06生态环境与政治发展的问题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期思想家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主要考察政体的差别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现代社会,生态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全球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全球的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的健康发展,而政治既对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又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资源。
在传统中国的历史视野中,表面上看,生态危机导致灾荒苦难,继而引起战乱频发、加剧政治危机,但实质上,生态危机与政治危机有密切的逻辑关联,正如李榖有言:“古之人修人事以应天数,故有九七年之厄而民不病。
”而“后之人委天数而废人事,故一二年之灾,而民已转于沟壑矣”[1](p.101)。
一、灾荒之重与民生之痛:传统中国的生态危机传统中国的生态危机与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本质相同,而表现形式不一样。
所谓本质相同,就是剥夺了民众最基本的生存之源和生命之需;传统中国的生态危机所造成的物质短缺、资源破坏通过灾荒(我饿)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通过风险(我怕)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1中国生态危机的现象 (1)1.1环境污染 (1)1.2生态恶化 (2)2生态危机的成因 (3)2.1爆炸的人口引发生态危机 (3)2.2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4)2.3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5)2.4生态保护监督机制不健全引发生态危机 (5)2.5对自然生态价值观念的缺失引发生态危机 (6)3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7)3.1融入世界大潮,凸显中国特色 (7)3.2完善“一二三四工程”体系 (7)3.3构建新的“耦合”动力体系 (9)3.4构筑“三个平台” (10)4实例:太湖蓝藻的爆发与治理 (11)5总结 (12)6参考文献 (13)1中国生态危机的现象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森林减少、草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接踵而来,不仅打破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而且也使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黯然失色。
这种巨大的生态压力,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条件,并且它将不断演化为21世纪上中叶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严重障碍。
以下将详细列举几个我国当前较为显著的生态危机问题。
1.1环境污染(一)大气污染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大气环境状况:201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全国酸雨污染总体稳定,但程度依然较重。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SO2、NO2、PM10、PM2.5年均值,CO日均值和O3日最大8小时均值进行评价,74个城市中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1%;超标城市比例为95.9%。
中国气象局基于能见度的观测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加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
中东部地区雾和霾天气多发,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
生态文明视野下政策分析的理论建构
生态文明视野下政策分析的理论建构
曹海军;张毅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作为人类的一种特定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相互影响、相互受影响"的世界观,并以此对人类对自然单向度索取的"不可持续"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政策选择和制定的方法要把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生态存在与人类行为的相互影响通过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进行评价,建构一种新的更为综合和协调的政策分析理论框架.
【总页数】2页(P154-封3)
【作者】曹海军;张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3
【相关文献】
1.文化视野下考试制度的理论建构与分类实践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笔谈: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生态资本、绿色技术和公众参与
3.生态文明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
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诗学理论建构——试论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开山之作《诗论》
5.文化张力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行政视角下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的思考
生态行政视角下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的思考
刘慧
【期刊名称】《资源与产业》
【年(卷),期】2012(14)6
【摘要】生态行政是21世纪行政法的新理念。
推行生态法治行政理念、构建生态型政府,是当代政府改革发展的新目标。
康菲石油案这一生态环境的热点事件,引发了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现状的反思。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行政立法层次较低,相关法律资源缺乏系统性整合与疏理,加之程序法的部分缺位,救济手段与救济程序不完备以及行政执法主体的不明确和问责制的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实践。
为此,在生态行政的视角下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实体法、程序法,并建立海洋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明确执法主体和严格问责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规范和推动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实践。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刘慧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X74
【相关文献】
1.生态文明背景下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对策
2.新《海环法》下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
3.比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完善
4.比较法
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完善5.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思路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内涵、问题及优化路径2017-10-05 07:26 转型/生活方式/推广第431期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张一(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重在先行,旨在创新。
2012年,国家海洋局出台《关于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旨在引导沿海地区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沿海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要素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面对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资源日益趋紧、海洋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的严峻形势,在海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构建“人海和谐关系”的一种探索,尚无先例可依。
当前,沿海地区积极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海洋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有益的经验基础。
学术界对于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属于对现有指导性政策解读和实践经验总结,缺乏具有“问题意识”和“现实导向”的研究。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更应准确把握建设基本内涵,理清阶段性特征,预测机遇和挑战,明晰发展路径,促进示范区建设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基本内涵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将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清楚地呈现出来,折射出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怀和重拳指向。
其中《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海洋成为开拓发展的新空间,要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充分肯定了海洋空间发展在我国总体发展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进一步突出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伦理与政策分析理论概观进展与局限张毅
生态伦理与政策分析理论概观:进展与局限张毅[内容提要]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对政府决策与分析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构了综合环境、经济与技术的分析模式。
但是在实现生态伦理的价值诉求上,政策分析理论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当生态主义、环境保护、环境友好、循环经济以及各种各样被冠以生态或绿色前缀的学科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私人与公共生活空间的时候,这场从文化到政治、政策喧嚣背后的理念驱动则来自于生态伦理的建构。
从一个宽泛的层面说,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将人与自然都纳入生态这一包罗万象的框架之中,并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作为伦理化的依据。
一种直观理解生态伦理的方式是诉诸于对生态这一概念的词源学追溯,它的生成在逻辑上潜在地预示了其后哥白尼革命似的范式转换以及席卷全球的生态风暴。
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Ernst Haeckel将“两个希腊词——Olikos,意思是‘家用的’或者‘家’,及‘logos’,意思是‘研究’——组成Ecology,即研究生物体在它们的家或环境中的科学。
①”当时,这种研究还局限在有机物之间的联系,不过随后几十年相关的研究将对象扩展到了无机物直至以生态系统来涵盖生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组成的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系统。
这样,人类中心主义基于认知与被认知的认识论,以及根据感知的复杂程度排列的伦理等级金字塔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生态系统之联系的伦理平等体系。
生态伦理的核心命题即对自然与人关系的解释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生命中心伦理时期以及生态中心伦理时期。
生命中心伦理时期(Biocentric Ethics)被看成是打破人类中心伦理的第一步,这一时期的核心观念就是具有生命的个体都应该具有同等的价值。
辛格(Peter Singer)、史华哲(Albert Schwestzer)和泰勒(Paul W. Taylor)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不过生命中心伦理,例如辛格的动物解放理论,赋予非人类的生命体尤其是哺乳动物的道德平等来自于这些生命体与人类同样有着感受痛苦、趋利避害的“目标需求”或者种族繁衍的趋势,所以才应被看成是道德社区的平等一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生态主义是上个世纪在西方社会兴起并波及到全球的一种强有力的"政治与文化力量"。
生态主义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法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使决策和政策分析的理论吸纳了环境因素,在狭隘的经济理性与环境保护之间建立了一个更为协调和综合性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深生态主义、政策分析、主体资格
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展开,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政策过程当中,却存在着诸多价值和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意识到并着手就这一问题展开系列的研究,其中,生态主义思潮的兴起为政府决策和相关的立法设定了知识的背景和理论资源。
生态主义(ecologism)是上个世纪在西方社会兴起并波及到全球的一种强有力的"政治与文化力量"[1]。
虽然生态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甚至更早的时期,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确是肇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
1973年,对于当时兴起的形形色色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关注"有关的各种观点和主张,奈斯(ArneNaess)在国际哲学杂志《探索》上发表了《浅的与深的、长远的生态学运动:一个概要》一文,提出了"深""浅"环境观点的区别。
在他看来,浅生态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旨在"反对污染和资源消耗",其核心是要保护"发达国家人民的健康和幸福",而深生态主义则采取"理性的、全景式的(total-field)"观点,它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形象,而采用更为整体的和非人类中心的方法。
"[1]这种观点与多布森(Dobson)的观点颇为一致,他认为,"环境主义是一种对环境难题的管理性方法,确信它们可以在不需要根本改变目前的价值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得以解决,而生态主义则认为要创建一
个可持续的和使人满足的生存方式,必须以我们与非人自然世界的关系和我们的社会与政治生活模式的深刻改变为前提。
"[1]在多布森看来,生态主义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是从哲学思考方式到政治和制度构想的全景式世界观。
环境主义或者浅生态主义体现了一种技术性的工具理性,确切的说,只不过是深生态主义的一个局部或者工具理性的部分。
深浅生态主义的划分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从哲学、文化领域到制度、决策领域的生态主义式变革提供了解释框架。
正因为如此,生态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政治话语,它还通过介入政治权力角逐、改变法律和制度设置并最终进入决策方法和程序的层面来实现其全景式的世界观构想。
众所周知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绿党在西方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直到80、90年代全球绿党联盟和全球绿党网络的建立,这些政党通过国内竞选和国际联合声明等等方式共同致力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
同样,通过法律和宏观制度的变革来实现其生态和环境主张也是生态主义运动的题中应有之意,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从70年代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法以及各单项法。
同时,世界银行和主要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口号,以此督促各国政府尤其是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代价。
在政府管理层面,很多发达国家在政府中吸收了众多环境专家出身的智囊成员,设立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行政审批程序上增加了环境方面的评估报告,等等。
法律和制度的改变也促使政府的决策行为适应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变化。
从30年代开始,以拉斯韦儿为代表的政策科学极力将政府在公共领域的决策规范到一个科学的框架之内。
从目标上来说,政策分析是对达到某种社会福利目标(well-being)的备选政策手段进行的系统评估。
因而在这段时间当中,经济科学成为促进政策科学和政策分析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推进剂。
"经济学对个人行为的简单假设,以及相对有力的预测得到了发展,预测个人、企业以及其他实体如何对各种政策和动机产生反应,比如财政或者金融的变化。
这种预测几乎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