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新高考生物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解析:机体受刺激后,Na+内流导致膜电位逆转,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C错误;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D错误。
答案:B2、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
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 )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解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此部位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由于该神经浸泡在无Na+的溶液中,Na+不能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 D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所以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 (7)如图2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 动作电位示意图,其中a~c段一直在发生Na+内流, 不需要消耗能量。(2011·浙江理综)( )√
图2
• 4.判断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 高级功能的叙述。 • (1)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 人讲话。(2011·海南) ( √ ) • (2)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 中枢。(2009·海南) ( × ) • (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 有调节作用。(2009·海南) ( √ )
• (4)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突触 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2012·浙江) • ( ×) • (5)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 出,但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 电位减小。 (2009·江苏)( ×) • (6)Ⅰ释放的乙酰胆碱经血液运输,导致突触间 隙组织液中的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Ⅱ内, 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2009·海南)( ×)
• (2)局部电流
• ①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 未兴奋 向 兴奋 区域传导。 • ②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由 兴奋区 向 未兴奋 区域传导。 • (3)兴奋传导的特点: 双向传导 。
区域 域
•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 ① 轴突 ,②线粒体 ,③ 突触小泡 , ④ 突触前膜 ,⑤ 突触间隙 ,⑥ 突触后膜 。 • (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 组织液 (填内环境成分)。
• (9)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2010·北京) ( √ ) • 2.判断下列有关兴奋产生、传导与传递的叙述。 • (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 同。(2013·四川) ( √ ) • (2)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 负。(2012·海南) ( ×) • (3)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 小。(2009·江苏) ( × ) • (4)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2013· 海南) ( × )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8单元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①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②组成与功能比较项目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活跃条件兴奋状态安静状态瞳孔扩张收缩支气管扩张收缩心跳加快减慢胃肠蠕动减弱加强消化液分泌减弱加强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考向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
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答案 A解析“植物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且能完成基本(低级)的反射活动,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人体的基本(低级)反射活动。
2.(2022·济南高三期末)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
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
【高中教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20xx·广州模拟)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选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B正确;即使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如肌肉麻醉后不能完成反射,C错误;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不相同,反射是功能,反射弧是结构,D错误。
2.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功能【解析】选A。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③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功能。
【易错提醒】与反射和反射弧有关的三点提醒(1)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2)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3)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3.(20xx·武汉模拟)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选D。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递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予足够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运输引起膜电位变化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4.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
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D.能与膜上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5.小刘不经意间手指被针刺了一下,手迅速缩回并感觉疼痛。
在此过程中( )A.先感觉疼痛,然后手迅速缩回B.反应速度快是因为此反射过程只有两种神经元参与C.缩手反射中枢在脊髓,痛觉形成在大脑皮层D.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6.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B.甲图的③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7.(2013·烟台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8.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反射及反射弧2,82.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与传递1,3,4,5(中),6,9(中)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7一、选择题1.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解析:由图可知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①传递至③。
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析:甲图由于③在神经中枢外有神经节,所以为传入神经,①为感受器,④为神经中枢,⑤为传出神经,②为效应器,⑥为突触,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兴奋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所以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
3.如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 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C )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解析:刺激C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到达B处时,此点处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而A 处电位是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指针偏转;当兴奋到达A处时,此点处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而B处电位是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偏转方向相反。
4.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解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提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含2个神经元,缩手反射的 反射弧包含3个神经元;通过实验破坏脊髓,若膝跳反 射和缩手反射不存在,说明脊髓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 中枢,反之,则说明脊髓不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
【特别提醒】 有关反射的三个“≠” (1)反应≠反射。 ①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或效 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调控 。 ③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_____
(3)人脑的高级功能。 ①感知外部世界。
反射 活动。 ②控制机体的_____
语言、学习、记忆 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具有_________________
(4)大脑皮层言语区及损伤症(连线):
5.【教材易漏知识】必修3 P17 “思考与讨论”2: 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所包含的神经元个数相 同吗?如何证明脊髓是上述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
神经系统 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 ③具有_________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及功能。
体温 水平衡 最高级中枢
身体平衡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①_________ 低级 中枢受脑中相应_____ 高级 中枢的调控。 ②位于脊髓的_____
具体表现 A、C项通过对①~⑤结构的 判断,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与 功能
生命观念
结构与 功能观
B、D项对特殊情况的分析, 分析与 综合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 综合 科学思维 传递 建立模型 尝试构建反射弧的结构模型
【解析】选C。根据题图可以判定,①是神经中枢, 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感 受器,A错误;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时,④会产生 具体效应,但是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 B错误;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第 2 讲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考大纲求全国卷五年考情1.人体神经调理的构造基础和调理过程 ( Ⅱ)2017·卷ⅡT52.神经激动的产生、传导和传达 ( Ⅱ)2016·卷ⅡT30, 2016·卷ⅠT43.人脑的高级功能 ( Ⅰ)无考题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对应学生用书第158 页 )[ 识记—基础梳理]1.反射(1)观点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种类:依照有无大脑皮层参加,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 ( 如看见山楂流唾液 ) 和非条件反射( 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 。
(3)构造基础:反射弧。
2.反射弧(1)上图中反射弧的构成 ( 填名称 )[ ①] 感觉器→ [ ② ] 传着迷经→ [ ③ ] 神经中枢→ [ ④ ] 传入迷经→ [ ⑤ ] 效应器。
(2)此反射弧含 3 个神经元,若此反射表示膝跳反射,则图示不该绘出[ ⑥] 中间神经元。
(3)图中因为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喜悦传导方向只好是单向的,a、 b 为敏捷电流计,若刺激④,则a、 b 的指针偏转状况是: a 不偏转, b 发生两次相反偏转。
(4)直接刺激④,能够惹起肌肉缩短,这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 ) 反射。
(5)⑤由传入迷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
[ 辨析与识图 ]1.判断正误(1)全部的动物都能够经过反射进行神经调理。
( ×)【提示】只有拥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2)刺激传入迷经也能够惹起效应器反响,这类反响也能称为反射。
( ×)【提示】只有经过整个反射弧惹起的反响才能称为反射。
(3)严寒刺激皮肤惹起皮肤血管缩短是条件反射。
( ×)【提示】在严寒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缩短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批增添,酸梅色彩直接刺激神经中枢惹起唾液分泌。
( ×)【提示】酸梅色彩、形状直接刺激视觉感觉器,神经激动由传着迷经到神经中枢,而后经过传入迷经惹起唾液腺分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8.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押题专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8.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2.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答案】C【解析】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不是轴突,A项错误;当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传出神经纤维)仍可产生缩手反应,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只有完整的反射弧作出的反应才叫做反射,B项错误;①是把脊髓的信息传给大脑的,①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下对刺激作出反应,C项正确;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害怕被针刺而缩手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项错误。
3.下面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关于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B.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C.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D.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答案】C4.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于2013年8月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
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肉毒杆菌中除核糖体外不含其他细胞结构B.神经毒素蛋白能够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C.神经毒素蛋白会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D.乙酰胆碱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答案】C【解析】肉毒杆菌中除了核糖体外,还有细胞膜、细胞壁等细胞结构。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作业(二十五)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达标]1.(2018·长郡中学段测)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Ⅲ的一个部分可以与另一个神经元上Ⅰ的一部分形成突触C.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D.当兴奋传至Ⅲ部位时,电信号会转变为化学信号解析:选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Ⅲ突触小体可以与下一个神经元的I树突接触形成突触,B 正确;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从而将信息传给多个神经元,C正确;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正确。
2.(2018·太原五中月考)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解析:选B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A正确;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B错误;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C正确;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D正确。
3.(2017·厦门一中期中)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解析:选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不存在递质传递,A错误;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说明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正确、C错误;麻醉剂一般不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D错误。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解析:神经纤维膜内和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其中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与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D错误。
答案:D2.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突触是由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A 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答案:C3.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它可被胆碱酯酶分解,而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将会发生的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解析: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发生作用后即被胆碱酯酶分解。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讲义(含解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理性思维通过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及分析膜电位变化的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考点一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重难深化类]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反射弧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的各级中枢及其功能2.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的作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语言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
2.学习和记忆(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3)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Ⅱ,T5B)(2)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2017·海南卷,T13B)(3)直接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2.判断有关实例所属反射的类型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bc,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de。
(填字母)。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
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反射和反射弧1.互联网云脑的云神经反射弧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
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B.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C.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D.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没有神经中枢【解析】选D。
人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错误。
2.如图是人体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缩手反射中,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Ⅱ处,痛觉中枢位于Ⅰ处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Ⅰ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Ⅱ的兴奋【解析】选B。
根据c处突触的形状可判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c→d→e,所以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错误;受到刺激发生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Ⅱ);痛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中(Ⅰ),B正确;受到刺激前,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刺激后变为负电位,C错误;神经递质可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预测点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效应器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为神经元的轴突,b为突触后膜B.图甲中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可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C.图乙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持续刺激b膜D.图乙中显示相关神经递质可能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解析】选A。
突触小体应为“轴突”末端膨大形成,图为神经—肌肉接头,b为肌细胞膜,即突触后膜,故A正确;若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将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阻碍突触后膜上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B不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迅速分解,C不正确;图乙显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推测该类神经递质一定为兴奋性神经递质,D错误。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生物(人教版)课件:第八单元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四 兴奋传导方向及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实验探究)
考点研析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四 兴奋传导方向及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实验探究)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组演练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2019·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C.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D.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A[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B正确;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正确。
]2.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C.起跑反射中发令枪声属于条件刺激D.起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冲动C[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A错误;调节起跑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起跑反射中发令枪声属于条件刺激,C正确;起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B.人体血浆中K+进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B[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表现为内负外正,A正确;K+主要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所以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低,血浆中K+进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神经细胞的兴奋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Na+内流有关,C正确;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正确。
]4.下列是关于神经、体液调节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下丘脑B.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C.血糖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激素调节D.语言中枢“V区”受损的患者不能据题意正确地进行书面表达C[寒冷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器官是下丘脑,所以效应器是下丘脑,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会诱导相邻未兴奋部位Na+通道打开,相邻未兴奋部位Na+快速内流,使得电位出现反转形成动作电位,依次进行,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B正确;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是体液调节,但不属于激素调节,C错误;“V区”受损出现阅读障碍,看不懂题意,所以不能正确答题,D正确。
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2讲 神经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 神经调节考纲要求全国课标卷五年考频统计 2018高考预期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2012,T 4,2012,T 30 2015全国Ⅰ,T 30(2) 2016全国乙,T 4 该内容是高考简答题的重要命题点,试题多以图解分析、实验探究和综合分析等形式呈现,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及特点,也常与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综合考查考点1 神经元、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元(1)结构神经元⎩⎪⎨⎪⎧ :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突起⎩⎨⎧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 :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结构模式图如下(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________。
2.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2)反射弧答案:1.(1)细胞体轴突(2)兴奋 2.(1)规律性应答神经系统(2)感受器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判断正误]1.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2.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4.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5.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热图思考]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1)请用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2)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哪类反射?(3)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4)刺激a,A也会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是不是反射,为什么?答案:(1)E——感受器,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解析: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因此突触后膜内的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答案:D2.在坐骨神经(一种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被释放出来之后会造成骨骼肌收缩,但是乙酰胆碱在血管中的作用却是使血管平滑肌放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与坐骨神经一起构成效应器B.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C.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种类不相同D.乙酰胆碱造成血管平滑肌放松的效应与骨骼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有关解析:选项A,骨骼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肌细胞。
选项B和C,同一种神经递质在不同的肌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是因为不同肌肉上分布的与乙酰胆碱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种类不同。
选项D,血管平滑肌放松的效应与骨骼肌上乙酰胆碱的受体无关。
答案:C3.(2017·河北廊坊监测)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C.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原因是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且只经过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依靠K+外流;兴奋的产生是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造成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D4.(2017·山东日照校际联考)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膜外电位由负变正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析:静息电位时膜外为正电位,受到刺激后,膜外转变为负电位;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能先后传至电表①的两电极处,使电表①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在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只能传至电表②的左电极处,因此,只能引起该电表发生一次偏转;刺激a点后,兴奋能传至电表①的电极处,同时也能传至电表②的一个电极处,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A5.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Ⅱ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解析:根据神经节及突触的结构可知,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D错误。
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机体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正确。
Ⅱ是突触后膜,刺激1处,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A错误。
Ⅱ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钠离子大量内流,此时,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
答案:B6.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
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解析:A选项,图乙①→②为神经纤维上某点的动作电位,不是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
B选项,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为静息电位,靠K+外流维持。
C选项,电表Ⅱ记录到的是R点的电位变化,其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
D选项,兴奋只能从S传递到R,不能从R传递到S,故电表Ⅱ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答案:C7.图甲表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C表示突触),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兴奋在b、c和e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B.图甲中,兴奋在b、c和e中传递的速率都相同C.图乙中,细胞a、细胞c和细胞d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D.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⑥⑧⑨解析:兴奋在b、e中都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c(突触)中发生了信号的转换,即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的传递速率快,化学信号的传递速率慢,因此,兴奋在c中传递的速率慢于b和e;细胞a、c和d分别是吞噬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识别抗原有特异性,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接种疫苗后,机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抗原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再通过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即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⑥⑧⑨。
答案:D8.(2017·安徽亳州检测)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解析:本题考查兴奋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过程。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60毫伏,A项错误。
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为静息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A点的电位,B项错误。
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会出现动作电位,对应C点,通过0电位一次,然后恢复到静息状态的-60毫伏,又经过一次0电位,C正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
答案:C9.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
如图表示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和Gly均表示神经递质B.A处b点时膜内为正电位C.离子通道甲表示钠离子通道D.抑制Gly释放将阻断兴奋由A到B的传导解析: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Gly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b点时为动作电位,此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B正确;乙酰胆碱能使离子通道甲打开,产生兴奋,表明甲是钠离子通道,C正确;Gly释放后能抑制上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D错误。
答案:D10.(2017·北京西城区调研)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 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
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解析: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A错误;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神经元b抑制,B错误;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发出的信号,但不能接受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C错误;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可以使神经元a处于抑制状态,D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11.下面图甲为某反射弧示意图;图乙示意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H表示物质;图丙表示图甲中②点在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
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甲中,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若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
由此表明E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结构。
(2)图乙中,若F、G之间距离等于G、I之间距离,刺激G处,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________的反应滞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刺激I处,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为________次。
(3)图乙中H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神经元释放的。
(4)据图丙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b时刻Na+通道大量开放,膜外Na+大量涌入膜内B.ac段离子的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ATPC.若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Na+数量减少,c点将上升,静息电位不变D.c时刻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解析:(1)图甲中,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若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
可推知A、B、C、D、E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
(2)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延搁现象,速度较慢。
因此刺激G处时,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电流表③的反应滞后。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I处,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为1次。
(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4)b 时刻Na +大量内流;ac 段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若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Na +数量减少,则动作电位峰值降低,c 点下降;c 时刻为动作电位峰值,此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
答案:(1)感受器 (2)电流表③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要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所需时间长 1 (3)神经递质(递质) A (4)C12.甲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 、B 、C 、D 、E 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乙图是甲图局部结构的放大,并用图示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刺激部位,测量结果如丙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反射弧结构中包括________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C 和神经细胞D 的胞体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结构,该结构通常位于机体的________中(填器官名称),局部放大的部分属于神经细胞的________结构。
(2)如乙图所示,静息状态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左方,当在图示位置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________(填“双向”或“单向”)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