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计算机网络考研辅导讲座(4、数据链路层--中)
考研-计算机网络经典试题
6.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
传输速率为 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 000km/s。若最小数据
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m
盛 答案:D (800×2×108)/(1×109)=160的一半,即80m。
盛 威
0~7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
网 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
专 业
A.2
B.3
C.4
D.5
的 计
答案:C(收到3号帧的确认,说明0~3已收到,丢失了4~7号帧,共4帧)
算
机
学
习
网
站
6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 ~ 3号数
业 的
区别。此题中只收到1号帧的确认,0号,2号帧超时,由于对1号帧的确认不
计 算
是累积确认的作用,因此发送方认为接收方没有收到0、2号帧,所以重传这
机 两帧。)
学
习 网
4.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协议是 (
)
站 A.CSMA B.CDMA C.CSMA/CD D.CSMA/CA
D. 数据冲突问题
算 机
答案:B
学 习
11. 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
网 站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练习题LT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一、选择题1、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 )A. 突发错B. 计算错C. CRC错D. 随机错2、PPP协议是哪一层的协议?(B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高层3、控制相邻两个结点间链路上的流量的工作在( A )完成。
A. 链路层B. 物理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4、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B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5、若PPP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011111 001”,则采用零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B )A. 010*********B. 010111110001C. 010*********D. 0101111 100106、网桥是在(A )上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设备。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对话层D.物理层7、局域网的协议结构(B)。
A.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B.包括物理层、LLC子层和MAC子层C.只有LLC子层和MAC子层D.只有物理层18、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C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Ba se指的是基带传输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9、以太网是下面哪一种协议的实现(C ):A. 802.1B. 802.2C. 802.3D. 802.410、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为(A )A.CSMA/CDB.令牌环A.令牌总线B.C.D.报文交换技术E.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19、交换机工作在哪一层(A)A.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C.网络层D.传输层20、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为100Mbit/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C )。
A.100Mbit/sB.150Mbit/sC.200Mbit/sD.1000Mbit/s21、以太网协议中使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__B_____。
计算机网络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讲解
校验码 编码器
发送装置
接收装置
校验码 译码器
信宿
传
输
存储器
信
道
反馈信号 控制器
反馈信号 控制器
15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反馈重发机制的分类
• 停止等待方式
发送端
1
2
2
3
ACK
NAK
ACK
接收端
1
2
2
3
16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连续工作方式 • 拉回方式
• 选择重发方式
重传 发送端 0 1 2 3 4 5 2 3 4 5 6
4.2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4.2.1 物理线路与数据链路 • 线路 — 链路 • 物理线路 — 数据链路
18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2.2 数据链路控制
• 链路管理 • 帧同步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帧的透明传输 • 寻址
数据链路层协议 — 为实现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而 制定的规程或协议。
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得到对方复合站的许可。
30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的平衡配置方式
31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4.3 HDLC的帧结构
标志字段F 地址字段A 控制字段C
(8位)
(8/16位) (8/16位)
信息字段I (长度可变)
帧校验字段FCS 标志字段F
(16/32位)
常用的检错码 • 奇偶校验码
垂直奇(偶)校验 水平奇(偶)校验水平 垂直奇(偶)校验(方阵码)
• 循环冗余编码CRC 目前应用最广的检错码编码方法之一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第3章数据链路层结点:主机、路由器链路: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的物理通道,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光纤和微波。
分为有线、无线链路数据链路: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的逻辑通道,把实现控制数据传输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数据链路帧: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封装网络层数据报功能:为网络层提供服务、链路管理、组帧、流量控制、差错控制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无确认无连接服务有确认无连接服务有确认面向连接服务·链路管理即连接的建立、维持、释放(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组帧(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根据首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首部和尾部包含许多的控制信息,他们的一个重要作用:帧定界(确定帧的界限)帧同步:接收方应当能从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和终止。
最大传送单元MTU: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透明传输:当所传数据中的比特组合恰巧与某一个控制信息完全一样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收方不会将这样的数据误认为是某种控制信息。
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透明的组帧的四种方法:字符计数法、字符(节)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违规编码法·流量控制限制发送方的数据流量,使其发送速率不超过接收方的接受能力✳对于数据链路层:控制的是相邻两结点之间数据链路上的流量对于传输层:控制源端到目的端之间的流量·差错控制位错:循环冗余校验CRC差错控制:自动重传请求ARQ帧错:定时器、编号机制*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3.2 组帧·字符计数法帧首部使用一个计数字段(第一个字节,八位)来标明帧内字符数。
数据链路层PPT课件
3.2 点对点协议 PPP—4帧格式
先发送
首部
FAC 7E FF 03
字节 1 1 1
协议 2
IP 数据报
信息部分 不超过 1500 字节 PPP 帧
尾部
FCS
F 7E
2
1
3.2 点对点协议 PPP—4帧格式
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 ,采用比特填充。
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 5 个 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 0 。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 行扫描。每当发现 5 个连续 1时,就把这 5 个连续 1 后 的一个 0 删除,
1.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2. 对数据进行缓存 3.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4. 实现以太网协议
40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概述
IP 地址
计算机
硬件地址
CPU 和 存储器
并行 通信
适配器 (网卡)
至局域网 串行通信
生成发送的数据 把帧发送到局域网 处理收到的数据 从局域网接收帧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4)最大传送单元 (5)网络层地址协商
1. PPP 协议不需满足的需求 (1) 纠错
(2) 流量控制
3.2 点对点协议 PPP—3组成部分
PPP 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1.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 链路控制协议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3. 网络控制协议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3.2 点对点协议 PPP—1应用范围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 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点知识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点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指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的物理或逻辑连接的网络系统。
网络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需要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如TCP/IP协议、OSI参考模型等,掌握基本的网络概念和术语,以及网络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数据通信与传输数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信道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需要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的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等。
同时,还要了解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控制与流量控制机制,如差错检测与纠错码、滑动窗口协议等。
三、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网络互联是指将多个网络互联成一个统一的大网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技术是指在网络中选择合适的路径,使数据能够从源结点传输到目的结点。
在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需要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以太网、局域网、广域网等,掌握常见的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如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OSPF协议等。
四、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防止网络遭受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
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在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掌握网络安全的防护技术和加密算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RSA加密等。
同时,还要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管理方法,如网络监控与故障排除、网络配置与优化等。
五、无线与移动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
三、数据链路层
三、数据链路层内容摘要:数据链路层协议有很多,但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数据链路层主要分两种:点对点信道:使⽤PPP协议⼴播信道:使⽤CSMA/CD协议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局域⽹使⽤⼴播信道的以太⽹——以太⽹在局域⽹⾥占有绝对优势,⼏乎成了局域⽹的同义词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桥、以太⽹交换机点对点和⼴播信道的结合——使⽤以太⽹进⾏宽带接⼊需要先知道的⼀些名词和概念:链路:两点之间的物理线路(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线)数据链路:链路+协议⽹络适配器:通过其中的软件和硬件来实现数据链路上的协议。
⼀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使⽤的协议栈只有下⾯三层。
(不⼀定,当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时,根据所使⽤的路由协议的不同,也可能需要使⽤运输层协议,见4.5节)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发送端对IP数据报添加⾸部和尾部,封装成帧⾸部+尾部的作⽤就是帧定界,指明从哪到哪是⼀个完整的帧。
接收端根据帧定界符丢弃不完整帧帧的构成:⾸部+尾部+IP数据报(帧的数据部分)各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对帧的⾸部和帧的尾部格式有明确的规定,还都规定了各⾃的最⼤传送单元 MTU(帧数据部分的最⼤长度)透明传输透明表⽰⼀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样(例如玻璃)ASCLL码7位编码,⼀共128个不同的编码,可打印的95个,不可打印的33个SOH(00000001)和EOT(00000100)是帧的⾸尾定界符,都占有8bit,⽽ASCLL码7bit。
当帧是⽤⽂本⽂件(ASCLL码)组成的时候,不管从键盘上输⼊什么字符,都会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仿佛是透明的⼀样。
但是图像⽂件等不保证不会出现SOH和EOT所以可能会出现阻碍(数据传输错误),解决办法是加转义字符ESC(00011011),这种⽅法称为“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差错检测传输差错:①帧丢失②帧重复③帧失序⽐特差错:现实通信链路中,⽐特在传输时会出现,0变1,1变0。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报进行划分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经过物理介质传输到目标设备。
数据链路层的核心任务是确保可靠地传输数据,并解决物理层传输中的差错和丢失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中设计了多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1. 以太网协议(Ethernet Protocol)以太网协议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也是数据链路层中最常见的协议。
以太网协议使用MAC地址来标识设备,采用帧格式将数据分为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等信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协议支持多种传输速率,例如10 Mbps、100 Mbps和1 Gbps等,是现代局域网的基础。
2.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PPP协议是一种在串行点对点连接中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它广泛应用于拨号连接和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网络,如电话调制解调器连接互联网。
PPP协议使用同步和异步传输方式,支持认证和压缩等功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机制,使得数据链路层能够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实现可靠的传输。
3.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协议是一种基于字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广域网中传输数据。
HDLC协议提供了可靠的连接和流量控制机制,并支持差错检测和纠正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此外,HDLC协议还可以在数据帧中增加地址和控制信息,以实现多路复用和多点通信。
4. SLIP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LIP协议是一种在串行线路上传输IP数据报的简单协议。
它将IP数据报直接封装在串行连接上,并使用特定的字符作为开始和结束标志。
SLIP协议缺乏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仅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在现代网络中很少使用。
以上所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只是众多协议中的一部分,每种协议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基础知识试题及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
A. 数据传输B. 透明传输C. 流量控制D. 差错控制E. 链路管理正确答案:E解析: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建立、维护和释放链路)、物理寻址、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2. MAC地址的位数是()。
A. 6位B. 8位C. 16位D. 32位正确答案:A解析:MAC地址,即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是每个网络适配器接口的唯一标识,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
3.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包封装成()。
A. 报文B. 数据帧C. 数据段D. 数据片正确答案:B解析: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添加了帧起始标识、帧结束标识、帧序号、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4. CRC校验是通过生成一个多项式的循环冗余检验码来进行的,其目的是()。
A. 检测错误B. 纠正错误C. 加密数据D. 压缩数据正确答案:A解析:CRC校验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
5. HDLC协议是一种()。
A. 同步传输协议B. 异步传输协议C. 数据压缩协议D. 数据加密协议正确答案:A解析: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是一种同步传输协议,常用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中。
二、问答题1.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链路管理、物理寻址、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
其特点包括:- 封装:将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添加帧起始标识、帧结束标识、帧序号、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 帧同步:通过同步字符或其他同步机制,保证数据帧的正确接收和解析。
- 物理寻址:使用MAC地址对数据帧进行定位和识别。
- 流量控制: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避免发送方超过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 差错控制:使用CRC校验等方法检测并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2. 请简述差错控制的方法之一CRC校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6课后习题答案(全而详细)
4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解答
对分组交换,当 t=x/b, 发送完最后一 bit; 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 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p/b, 所以总的延迟= x/C+(k-1)p/b+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x/b+(k-1)p/b+kd<s+x/b+kd 时, (k-1)p/C<s 由上式可知,当 k 和 b 一定时,p 越小,分组交换的时延越小,即需要传送少量数据时(即 p<<x),分组交换的时延较小。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 x(bit),从源站到目的 站共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s),数据率为 b(bit/s)。在电路交换时 电路的建立时间为 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 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答:对电路交换,当 t=s 时,链路建立; 当 t=s+x/b,发送完最后一 bit; 当 t=s+x/b+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1-7 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 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以小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 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 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第4章---数据链路层ppt课件(全)
例如:110110的码多项式
循环码的定义:如果分组码中各码字中的码元 循环左移位(或右移位)所形成的码字仍然是 码组中的一个码字(除全零码外),则这种码 称为循环码。例如n长循环码中的一个码为 [C]=Cn-1Cn-2……C1C0 ,
(3)在串行通信中通常使用的三种生成多项式G (X)来产生校验码。
(4)编码特点
由于码的循环性,它的编解码的设备比 较简单。
纠错能力强,特别适合检测突发性的错 误,除了正好数据块的比特值是按除数 变化外,循环冗余校验(CRC)将检测出 所有的错误。
所以在计算机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差错控制方式
新加入的码元愈多,冗余度愈大,纠错能力欲 强,但效率越低。
分组码:将信息码分组,并为每个组附加若干 监督的编码,称为“分组码”。在分组码中, 监督码元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
分组码一般可用符号(n,k)表示,n是码组中 的总位数,k是每组码二进制信息码元的数目。
n-k = r是监督码元的数目。
(3) 流量控制 发方发送数据的速率必须使得收方来得 及接收。当收方来不及接收时,就必须及时控制发方 发送数据的速率。这种功能称为流量控制(flow conctrol)。采用接收方的接收能力来控制发送方的发 送能力这是计算机网络流量控制中采用的一般方法。
(4) 差错控制 在计算机通信中,一般都要求有极低的 比特差错率。为此,广泛采用了编码技术,编码技术 有两大类。一类是前向纠错,也就是收方收到有差错 的数据帧时,能够自动将差错改正过来。这种方法的 开销较大,不大适合于计算机通信。另一类是差错检 测,也就是收方可以检测出收到的数据帧有差错(但 并不知道出错的确切位置)。当检测出有差错的数据 帧就立即将它丢弃,但接下去有两种选择:一种方法 是不进行任何处理(要处理也是有高层进行),另一 种方法则是由数据链路层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计算机网络》2009-201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D.应用层
答案:B
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 3kHz,采用 4 个 相位,每个相 位具有 4 种振幅的 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 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12kbps
答案:B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
2
3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 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 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 发的帧数是( )
盛 威 网 : 专 业 的 计 算 机 学 习 网 站
A.7KB 答案:C
B. 8KB
C. 9KB
D. 16KB
40.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A.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
B.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 答案:A
盛 威 网 : 专 业 的 计 算 机 学 习 网 站
A.增加 160m 答案:D
B.增加 80m
C.减少 机乙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 发送了两个连 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 字节和 500 字节的 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 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
8
盛 威 网 : 专 业 的 计 算 机 学 习 网 站
(2)填写 R1 的路由表填写到局域网 1 的路由。局域网 1 的网 络地址和掩码在问题(1)已经求出 来了,为 202.118.1.0/25。 则 R1 路由表应填入的网络地址为 202.118.1.0,掩 码为 255.255.255.128。由于局域网 1 是直接连接到路由器 R1 的 E1 口上的,因 此,下一跳地址填写直接路由(Direct)。接口填 写 E1.填写到局域网 2 的路由表 1。局域网 2 的网络地址和掩码 在问题(1)中已经 求出来了,为 202.118.1.128/25 。 则 R1 路 由 表 应该填入的网络地址为 202.118.1.128,掩码为 255.255.255.128.由于局域网 2 是直接连接到路由器 R1 的 E2 口 上的,因此,下一跳地址填写直接路由。接口填写 E2。填写到 域名服务器的路由。由于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为 202.118.3.2, 而该 地址为主机地址,因此掩码为 255.255.255.255。同时,路 由器 R1 要到 DNS 服 务器,就需要通过路由器 R2 的接口 L0 才能到达,因此下一跳地址填写 L0 的 IP 地址(202.118.2.2)。 填写互联网路由。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设备和用户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数据的传输和控制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链路层的概念、作用、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链路层协议。
一、概念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一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
它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二、作用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物理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等)提供直接传输数据的能力,并对数据帧进行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工作原理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多种技术和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其中,常见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帧封装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添加帧起始标识符、地址信息、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帧检错序列等,并在帧尾部添加帧结束标识符,以便接收端识别和解析帧。
2. 帧同步数据链路层通过定时发送字节和特殊控制字符来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以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 错误控制数据链路层使用差错检测机制,例如循环冗余检验(CRC)等,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检验,如果检测到错误,则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
4. 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采用流量控制技术,例如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等,通过控制发送速率和接收速率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拥塞。
5. 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使用访问控制协议,如以太网的CSMA/CD协议,来协调多个节点共享同一物理媒介的访问,以避免冲突和碰撞。
四、常见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有许多协议,常见的包括以太网协议、无线局域网协议(Wi-Fi)、点对点协议(PPP)等。
1. 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是应用最广泛的有线局域网协议,它采用CSMA/CD协议进行多个节点的访问控制,常见的传输速率有10Mbps、100Mbps和1000Mbps等。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2009-2014)
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解答】选B。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2.(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80msB.80.08msC.80.16msD.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当t=1M×8/100Mbps=80ms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1K×8/100Mbps=0.08ms,t=80ms+2t0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计算机网络课程第3章-数据链路层-作业解答
计算机⽹络课程第3章-数据链路层-作业解答3-07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CRC的⽣成多项式是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了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解:添加的检验序列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1001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个1变成了0,11010110101110除以10011,余数为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11010110001110除以10011,余数为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采⽤了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成为“⽆⽐特差错”传输,但是对于帧丢失、帧重复及帧失序等“传输差错”就需要额外的机制来保证,所以说,采⽤了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CRC的⽣成多项式是P(x)=x3+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的余数。
解:101011←商1001 ∣101110000100110101001110010011010100111 ←余数所以,加在数据后⾯的余数为011(前⾯置零是因为按⽣成多项式最⾼幂为3,原始数据需要左移3位)3-22 假定在使⽤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 =100 。
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100 Mb/s 的以太⽹呢?解:CSMA/CD协议要点指出:站点在发送过程中应继续检测信道,若⼀直未检测到碰撞,就顺利把这个帧成功发送完毕。
若检测到碰撞,则终⽌发送,并发送认为⼲扰信号。
在终⽌发送后,适配器就执⾏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 倍512⽐特时间后才可以再次发送。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数据帧结构解析(一)
数据链路层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将网络层传递下来的数据进行分割、装配和管理。
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帧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定义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格式和顺序,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本文将对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数据帧结构进行解析。
一、数据链路层概述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数据链路层报文段进行分组,从而构成数据链路层帧。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包括帧的协议划分、帧的传送、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处理等。
二、数据链路层帧结构数据链路层帧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数据和控制信息。
一个完整的数据链路层帧通常包括帧起始标志、目的节点地址、源节点地址、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帧校验序列等部分。
1. 帧起始标志帧起始标志用于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通常采用特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如0x7E。
帧起始标志的引入可以帮助接收节点正确地辨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2. 目的节点地址和源节点地址目的节点地址和源节点地址分别用于标识数据帧的接收方和发送方。
目的节点地址一般是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可以是硬件地址或逻辑地址,它告诉网络接口卡将帧发送到哪个位置。
3. 长度字段长度字段指示了数据字段中数据的长度,以便接收方能够正确接收数据。
长度字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通信协议而定,通常是一个固定的字节数。
4. 数据字段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存储了传输的实际数据。
数据长度可以根据通信需求进行调整,最大长度受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限制。
5. 帧校验序列帧校验序列用于检测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并对数据进行纠正或丢弃。
常用的帧校验方法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奇偶校验等。
三、数据帧的传输过程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帧经历了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帧封装、传输、帧解析等步骤。
1. 帧封装在发送端,数据链路层将数据进行分段,并添加控制信息,形成帧结构。
首先,添加帧起始标志,使接收端能够正确识别帧的开始。
然后,添加目的节点地址和源节点地址,以指示数据帧的接收和发送方。
第三讲 数据链路层-PPP
至 因 特 网
…
路由选择 进程
拨号电话线 调制解调器 使用 TCP/IP 的 PPP 连接
PPP 协议特点
• 1992 年制订了 PPP 协议。经过 1993 年和 1994 年的修订,现在的 PPP 协议已成为 因特网的正式标准[RFC 1661]。 1999年公 布以太网运行PPPoE。 • PPP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帧的流动
简化模型
发送方 主 机 A AP1 接收方 AP2 主 机 B 高层
缓存
帧
帧 数据链路
缓存
数据链路层
三个基本问题
• 帧定界:发送方要让接受方知道所发送 的帧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什么地方结束; • 透明传输:传送的比特组合不受限制; • 差错检测:判断数据传输的是否正确。
帧定界
– 位置1:校验1位,跳过1位,校验1位,跳过1位(1,3,5,7,9,11,13,15,… – 位置2:校验2位,跳过2位,校验2位,跳过2位 (2,3,6,7,10,11,14,15,…) – 位置4:校验4位,跳过4位,校验4位,跳过4位 (4,5,6,7,12,13,14,15,20,21,22,23,…) – 位置8:校验8位,跳过8位,校验8位,跳过8位(8-15,24-31,40-47,…)
海明码构建方法
1. 把所有2的幂次方的数据位标记为奇偶校验位(编号为1, 2, 4, 8, 16等的位置) ; 2. 其他数据位用于待编码数据(编号为3,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7等的位置) ; 3. 每个奇偶校验位的值代表了代码字中部分数据位的奇偶性, 其所在位置决定了要校验和跳过的比特位顺序;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20秋在线作业2答案
1.数据链路层的中继系统为()。
A.转发器B.网桥C.路由器D.网关答案:B2.网络层的中继系统为()。
A.转发器B.网桥C.路由器D.网关答案:C3.IPv4的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点分()。
A.二进制数表示B.八进制数表示C.十进制数表示D.十六进制数表示答案:C4.在IP地址方案中,159.226.181.1是一个()。
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答案:B5.下列哪项为地址解析协议?()A.ARPB.RARPC.ICMPD.BGP答案:A6.具有隔离广播信息能力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A.网桥B.中继器C.路由器D.L2交换器答案:C7.传输层可以通过标识()来表示不同的应用。
A.物理地址B.端口号C.IP地址D.逻辑地址答案:B8.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互联层D.网络接口层答案:B9.UDP的全拼为()。
er Datagram ProtocolB.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C.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D.以上都不是答案:A10.TCP的全拼为()。
er Datagram ProtocolB.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C.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D.以上都不是答案:B11.网络互联是把网络与网络连接起来,在用户之间实现跨网络的通信与操作技术。
()A.正确B.错误答案:A12.桥路器是一种产品,它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A.正确B.错误答案:A13.RARP为控制报文协议。
()A.正确B.错误答案:B14.TC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
()A.正确B.错误答案:A15.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A.正确B.错误答案:A16.UDP和TCP都使用端口与上层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
()A.正确B.错误答案:A17.UDP在传送数据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链路层(中)
第四讲:数据链路层—(中)
2011年考研大纲考查范围:
数据链路层(局域网部分):
知识点归纳
(六)局域网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分析LAN特性的三个方面: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 问控制方法(MAC),其中MAC最重要。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红外 拓扑结构: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
100BASE-FX 实现:
100BASE-FX 使用 2 根多模或单模光纤 ,一根光纤用来发送, 一根用来接收,可使用SC(多使用此)或ST连接器。CSMA/CD半 双工与HUB连接时最长可400m(为确保能检测冲突),使用多模光 纤全双工与交换机连接时可2km,而使用单模光纤全双工与交换 机连接时可10km。
知识点归纳
快速以太网的自动协商: 自动协商(Auto Negotiation):
使连接在一条线路上的两个设备能够告知另一端可 能的速率,集线器或网卡将自动调整速率至最高的公共 水平,即线路两端可能具有的最高速率。
按优先权从高到低依次为:
100BASE-TX全双工 100BASE-T4 100BASE-TX 10BASE-T全双工 10BASE-T
知识点归纳
涉及与媒体访问有关的放MAC子层,根据具体网络的媒体访问 控制方法分别处理。其中主要的MAC协议有: IEEE 802.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访问方法和物 理层协议; IEEE 802.4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方法和物理层的协议;其 物理上是总线结构,逻辑上是令牌环; IEEE 802.5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 IEEE 802.6关于城域网的分布式队列双总线 DQDB (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的标准等;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WiFi) IEEE 802.15是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的介质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 议; IEEE 802.16是无线城域网WMAN的标准。(WiMAX)
载波监听
Yes
介质忙? No 发送帧
二进制指数退避, 延迟一随机时间 No
No
发送完? Yes 发送成功 No
冲突窗口内检 测到冲突?
N≥16?
Yes
发送失败
冲突次数N++
Yes 发送Jam
知识点归纳( CSMA/CD )
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CD: ■ 工作原理:某站点要发送数据帧前,先监听信道,若信道空闲, 则立即发送数据 帧,若信道忙,则坚持一直监听到信道空闲,然后立即发送数据帧, 发送数据帧的同时,边发送边监听(在冲突检测窗口的2τ时间内,其 中2τ为最远的两个端点间一来一回传输的时间), 若在此期间监听到 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发送Jam干扰信号串到网上通知全网站点以 强化冲突,使各冲突的站点马上停止发送,使信道很快空闲下来,然 后按截断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延迟一段随机时间,再监听信道尝试 发送。 ■ 1-坚持CSMA, 再加上CD (冲突检测)。 ■ 冲突检测方法: (1) 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 或(2) 检测曼彻斯特编码的过零点 或(3) 比较接收到的信号与刚发出的信号 ■ 退避算法:为截断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决定重发时延:从 0, 1, 2, ..., 2k-1 中随机取一个数r,重发时延 = r (2τ),其中 k = min[ 重发次数,10 ]
知识点归纳
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net):
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net,FE),包括100BASE-X (100BASE-TX、100BASE-FX)和 100BASE-T4。 与10Mbps以太网的比较: 传输率快10倍,因而冲突域直径减小约10倍 MAC 子层仍采用 CSMA/CD, 但重新定义了物理层规范 帧类型、幀长、幀格式仍沿用 IEEE 802.3,但幀间间隔 由 9.6μs 调整为0.96 μs (因为传输速率提高了10倍)LLC MAC PHY C
知识点归纳
由于 Internet 发展很快, 而 TCP / 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 域网是 DIX Ethernet II 标准的网络,而不大用 IEEE 802.3 标 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IEEE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 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 只用于 一些局域网体系结构分析的文章中, 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 就仅装有 MAC 协议而没有 LLC 协议,在分析实际的 TCP / IP 网络时要注意这一点。
知识点归纳
IEEE在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简称IEEE 802 委
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的协议制订,形成了一簇的标准,称为 IEEE 802标准。该标准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为局域网的 国际标准系列,称为ISO 8802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根据局域网的多 种类型,规定了各自的拓朴结构、帧格式、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等内容。 IEEE 802.1是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际互连协议。 IEEE 802.2规范了数据链路层与媒体无关的部分,放在 LLC子层。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负责完成通常意义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如差 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专门负责解决设备使用共享信道的问题。
每块以太网络接口卡(NIC)都有自己48位的MAC-48地址(硬件地址),通用 名为扩展唯一标识符EUI-48,在全世界范围内地址唯一。其中,前24位为 IEEE分配的生产网卡公司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如3COM为02-60-8c),后24 位由厂家给自己生产的每块网卡自行指派的序号。
知识点归纳(CSMA/CD工作流程)
知识点归纳
2. 以太网与IEEE 802.3
以太网的规范为IEEE 802.3,介质访问控制采用CSMA/CD。
为了通信的简便, 以太网采取了两种方法: 第一,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 数据。 第二,不要求收到数据的目的站发回确认。不要确认的理由是局域 网信道的质量很好,因信道质量产生差错的概率是很小的。 因此,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
长度无限制 单位:字节 数 DSAP SSAP 控制 据 DSAP:目的服务访问点地址 (如 B1、B3) LLC首部 SSAP: 源服务访问点地址 (如 A1、C1) 1 1 1 or 2
进程X
()
进程A A1
进程Y
()
进程C
()
()
A2
B1
()
B2 B3
()
C1
LLC MAC PHY A
LLC MAC PHY B
知识点归纳
■ 由于10M以太网最大直径时的一来一回的时延定为 512 位时间
(51.2μs),最短的以太幀必须达到512位(64字节),考虑到电信号在电缆 中传输速度200m /μs及在中继器中的延迟,10Mbps粗缆时两站间最长距 离不能超过2.5公里。
3-4-5原则:10Mbps以太网规划中应该遵循的规则, 从而保证以太网能够正常工作。 5-指任意两个站点间最多有5个以太网网段 4-任意两个站点间最多有4个中继器 3-表示任意两个站点间最多有3个网段有站点相连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站点间有5个以太网网段,并不是所有的网段都 可以连接站点,有些网段只是用来扩展网络的距离。
这种分层方法也使得IEEE 802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以 很方便地接纳新的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IEEE 802标准定义了LLC子层和MAC子层的帧格式。数据传输过程中,
LLC子层将高层递交的报文分组作为LLC的信息字段,再加上LLC子层目的服 务访问点(DSAP)、源服务访问点(SSAP)及相应的控制信息以构成LLC帧。 LLC帧:
知识点归纳
10Mbps以太网的3-4-5原则与直径:
知识点归纳
HUB就像是一根缩短的总线:
知识点归纳
Category 3/4/5/6 UTP 支持的带宽:
Cat.3 UTP(1&2, 3&6) Cat.5 UTP(1&2, 3&6) Cat.5e UTP(1&2, 3&6,4&5,7&8)
10BASE-T 100BASE-TX 1000BASE-T
知识点归纳
Auto Negotiation 举例:
加电时,线路两端的设备互相告知另一端自己可能的速率,集线 器或网卡将自动调整速率至线路两端可能具有的最高公共速率,即 10BASE-T Half Duplex。
知识点归纳
快速以太网组网实例:
知识点归纳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GE):
当长度/类型字段 表示长度时 字节 802.3 MAC 帧 6 6 1 1 字节 1 802.2 LLC 帧 DSAP SSAP 控制 2 1 1 1
IP 层
数
据 4 FCS
LLC 子层
43 ~ 1497 数 据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长度/类型 DSAP SSAP 控制
MAC 子层 IP 层
IP 数据报 字节 Ethernet II MAC 帧 插 入 8 字节 7 字节 10101010101010 1 字节 帧开始 定界符 MAC 帧 6 目的地址 6 源地址 2 类型 数 46 ~ 1500 据 4 FCS
知识点归纳
快速以太网物理层:
知识点归纳
快速以太网分类:
知识点归纳
100BASE-TX 实现:
100BASE-TX 使用 2 对 5 类 UTP 电缆,用线对 1/2(发 送), 3/6(接收),电缆制作同10BASE-T,连接器使用8针RJ-45 连接器,从站点到集线器或交换机间的距离应小于 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