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一个嬉皮士的父爱悲剧--探析电影《杰克与露丝之歌》中杰克的伦理两难和选择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 ,“ 文学的任务 就是描写伦 理秩序 的变化及其 变化所 引发 的道德 问题和 导致 的结果为人 类 的文明进 步提 供经验 和教 诲。 ” …对于影 片 《 杰克与露 丝之歌》 中的杰 克,评论者 大都认 为他是 个爱护女儿 的好父亲 ,一个正直 、坚定的环境卫 士。其 实这些仅仅是 对杰克这一复杂人物形象的部分解读。若从 文学伦理学批 评的视角来深 入分析杰克 的形象 ,便可发现杰克守护女儿 和小 岛的过程 其实是改变伦 理身份 、放弃伦理责任 和义 务的过 程 ,他 的行 为违背 了社会 的道 德准 则 ,破坏 了社会 的伦理秩序 ,并进 而导致 了他 的父爱悲剧 。最 终杰克选 择 了公开忏悔 ,并放弃 了不切 实际 的公社 梦 ,从而使 自己得到 了救赎 。 杰克的伦理 回归 ,正是影片导演的深 刻伦理寓意所在 ,并体现 了本片 的 伦理教化作用。
一
个 嬉 皮 士 的父 爱 悲 剧
刘梦婷
探析电影 《 杰克- 9露丝之歌》 中杰克的伦理两难和选择
摘 要 I美国电影 《 杰克与露丝之歌》 围绕着嬉皮士杰克和他 的- k - J  ̄ 露丝展开 ,呈现 了住在 美国东海岸离岛上的一 对父女所谱写 的不 伦 恋曲。本 文试 图基 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 ,从 文学伦理 学批评的 角度分析杰克 因 伦理 身份 转 变而 陷入 的伦 理两难 ,以及他 最终作 出的伦 理 选择 ,从 而揭 示一个嬉皮士的父爱悲剧。 关键词 :《 杰克与露丝之歌 》 ;父爱悲剧 ;伦理两难 ;伦理选择
想 之克本可 以与露丝恢复 以前平 静快乐 的 生活 。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不愿 意厚颜无耻地利用露 丝的纯真 ,继 续将她 留在 自己身边 ,他想为对露 丝造成 的伤害做 出弥补 。杰 克是一名 虔诚 的上帝信仰者 ,虽然塑料屋里 的那一吻并不是他主动 的,而且他多 次动摇也是露丝不断刺激、逼迫的结果 ,但是他的 内心仍然认 为 自己触 犯了基督教义中的 “ 原罪 ” 。当他 从本 能驱 使的那 一 吻中醒 悟过来 时 , 杰克惊慌地说 :“ 不 ,上帝 ,上帝原谅 我……不 ……”并 慌忙用手 捂住 露丝的眼睛。这说明杰克不敢面对 自己的所 作所为 ,并对 此懊悔不 已 , 因为他知道这是欲望 的罪恶 。对于一名基督徒来说 ,触犯 了原 罪,就必 须通过上帝和 自身的忏悔来赎罪 ,否则最终将会被上帝遗弃 。经 过了之 前的伦理挣扎 ,杰克终 于迈 出了决 定性 的一步 ,他去到开 发商 的家中 , 并当着露丝和他最厌 恶、鄙视 的开发商一家的面 ,控诉 自己和破 坏环境 的开发商们没有两样 ,因为他 出于私心毁 了自己深爱的女儿 。就像小 岛 上的那块湿地是 开发商 “ 宏伟蓝图上 的一个 污点 ” ,杰克无 意识地成 了 女儿露丝美好人 生中的污点 。杰克要卖掉这块地 ,牺牲 自己的理 想 ,这 样露丝才能够 翻开她人 生的新篇 章。终于 ,在经 历了痛苦 的折磨之 后 , 杰克做 出了正确 的伦理选择 :通过公开忏悔的方式 回归 社会伦理道德 秩 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死前卸下重荷 ,得到灵魂的净化和解脱 。同时, 杰克的公开忏悔也显示了影片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回归 , 告诫 了人们遵守 伦理秩序的重要性,体现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学的伦理教化功能 ] 。
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
邹惠玲
陈晓曦: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19
505)。正如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扛鼎人物莫马迪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所指出的,部族的 土地是传统印第安人的“一种精神财富”,因为只有在祖先的土地上,他们“才能以一种 特殊的方式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土地的关系,才能为自己界定出一种地方感,一种归属” (Coltelli 91)。按照传统的印第安伦理观念,人与土地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印第安人 看来,土地不仅养育着他们,而且把伟大神灵赋予的生命传递给他们,因而土地既是他们 的肉体也是他们精神传统的根基。在《日落》中,马修斯通过多个印第安人物的表述,彰 显出上述印第安土地伦理。例如,小说中一位叫做“等待着的鹰”的印第安人这样教育那 些被白人同化政策所欺骗、答应把土地转让给白人的印第安人: 你是印第安人,这儿有你祖先的坟墓,你是从这片土地里长出来的,这片土地的生命 从地里进入你的双脚,传遍你的全身。和那些树啊、野兔啊、鸟啊一样,你是这片土 地的一部分。我们的人民把棚屋建在这儿,土地的生命从地里进入他们的双脚,通过 他们的身体传到他们的手上,在他们用双手建造棚屋时又把生命给了棚屋。他们唱的 那些谣曲也有生命,也是土地给的……土地是他们的母亲。(274)③ 这段话生动地诠释了印第安人对待土地与自身关系的伦理立场。他们不仅把自身视作土地 的一部分,而且把土地视作自己的生命之源、视作赐予印第安人肉体与灵魂的母亲。基于 这种土地伦理观, 许多印第安人坚决抵制 《道斯法》 以及随之而来的印第安土地拆分和转让。 这在《日落》中也充分反映出来。当查尔的父亲前去游说他的族人,动员他们向白人转让 土地时,后者无一例外地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态度:“我们要保住自己的土地,我们决不放 弃……我们要待在埋葬着我们祖先的土地上,白人可以待在他们自己家里,照管他们自己 的事情”(51)。由此可见,印第安人之所以抵制土地拆分和转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 他们视土地为生命之源,认为一旦被切断与祖先土地的联系,他们就失去了印第安意义上 的生存。 印第安人的土地伦理并非仅仅局限于他们与土地的关系,而是涵盖他们与土地上的万 事万物所构成“神秘的亲缘关系”(Brown 53)。在印第安人心目中,动物、植物、山川、 河流等等,都具有源于土地的生命,因此他们把这一切都“视作亲属,……视作我们母亲 的孩子”(Allen 67)。不惟如此,印第安人认为,土地上的万事万物统一于神圣的环形, 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有生灵在同一环形之中和谐相处”(Lincoln 55)。从这种 观念出发,印第安人不仅十分看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的亲缘关系,而且相信人与动植物 灵性相通, “在创世之初, 生灵具有变形的能力——从动物变成人, 从人变成动物” (Cousins 501)。 在《日落》中,马修斯浓墨描绘了主人公查尔渴望亲近家乡的土地、亲近动植物的情 感。查尔出生于《道斯法》颁布之前,当时“奥赛奇人的伟大神灵依然统治着大草原和长 满栎树的山丘” (1)。他自幼受到奥塞奇部族传统观念的熏陶,和所有传统印第安人一样, 对部族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灵怀有“深深的依恋”(Sanders and Peek 226)。 而且,这种依恋升华为一种融入其中、化身为其中一员的梦幻。按照马修斯的描写,查尔 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种梦幻中度过的:“有时他是一只懒洋洋躺在自己巢穴里的美洲豹, 有时他是一只盘旋在长空的红尾雄鹰”(9)。他喜欢在荒野上或徜徉或奔跑,有时干脆 脱光衣服躺到草丛中,“让草叶的影子在他古铜色的身躯上起舞,”或者“像一只寻找敌
论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
论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论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黎紫书是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关注。
其小说中描写了现实生活的不同侧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就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进行讨论,并列举以下九个提纲标题。
一、黎紫书小说的叙事方式通过剖析黎紫书小说的叙事手法,如时间、空间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探究其叙事伦理的原因和意义。
二、伦理道德在小说中的呈现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黎紫书小说中伦理道德的呈现方式,以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内涵。
三、自由与责任的观念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对话与行为,考察黎紫书对于自由和责任的不同理解。
并探讨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四、价值观的坚持以黎紫书小说中的人物为例,分析作者在小说中推崇的价值观,并考察小说中人物如何在生活中坚持这些价值观。
五、对于权力和义务的关注通过小说中描写的组织和家庭结构、社会状态和政治运动等方面,探讨黎紫书如何关注权力与义务问题,并为此展开思想探索。
六、伦理道德变革的表现从黎紫书小说中呈现出的人物形象、行为举止等方面,考察伦理道德观念变革的表现,以及其所代表的时代变迁。
七、价值观的冲突及解决方式借助小说中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探究作者给出的解决方式,并思考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意义。
八、个体意识的觉醒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变革、思想的转变等方面,分析作者如何呼吁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实现,同时探讨其所表达的伦理道德观念。
九、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以小说为载体,思考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融合问题,以及其对于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性。
结语: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在揭示人性、探索伦理道德及其变迁、呼吁个体意识觉醒等方面展现出重要意义。
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读者深入理解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1. 黎紫书小说的叙事方式该提纲旨在分析黎紫书小说的叙事手法,包括时间、空间、人物塑造等方面。
伦理文学资料
伦理文学伦理文学是一种展现人性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文学体裁。
通过文学作品,作家将道德困境、伦理冲突等人性问题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带领读者深入反思人类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伦理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对人类自身伦理观念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
伦理故事伦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体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其中鲜明的道德悖论、伦理冲突成为作品的核心元素,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面对父亲之死的复仇问题时,内心无法释怀,陷入了伦理抉择的困境之中。
这个故事成为了文学经典,启发了无数人对伦理问题的思考。
伦理体裁伦理文学体裁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形式。
在小说领域,欧·亨利的《礼物的最高目标》讲述了一个男孩在父亲的指导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尚庆而放弃火车乘车所带来的快感的故事,揭示了贪婪和善良之间的伦理选择。
在戏剧领域,苏格拉底的对话剧《尤特洛大赛》通过对正义和不公平等概念的探讨,促使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伦理启示伦理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表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自己的伦理观念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伦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我们需要从各种角度去审视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伦理素养。
伦理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呈现方式,将人类道德伦理观念传达给读者,启发人们对道德标准和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结语伦理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体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通过伦理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升自身的伦理素养,引导自己成为一个更具道德修养的人。
伦理文学永远不会过时,它将作为人类思想的珍贵遗产,永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红楼梦》的文学伦理学意义探究
《红楼梦》的文学伦理学意义探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曲折复杂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社会伦理的种种表现。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在文学伦理学方面的意义,并对其中几个重要的伦理主题进行讨论。
首先,文学伦理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关于道德、价值观和伦理行为的学问。
《红楼梦》是一部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展开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这些家族的兴衰、善恶的对立、个人命运的众异等,反映了人性本质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伦理主题。
首先是女性的伦理命运。
在《红楼梦》中,女性角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了传统封建伦理体系的束缚和压迫。
例如,林黛玉、贾迎春、贾元春等角色都具有超出传统女性形象的特点,但她们始终受到社会道德和家族权威的限制。
她们的伦理命运被无数次的挑战,最终难以逃脱。
通过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和压迫,呼吁对女性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是权力与财富的伦理边界。
贾、史、王、薛家族在小说中不断争斗和较量,其中核心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夺权力和财富。
通过家族之间和内部的权力争斗,小说揭示了权力和财富对人性的腐蚀和腐烂作用。
尤其是贾府的显贵阶层,其目的只是追逐权力和财富,对别人的痛苦和苦难不闻不问。
贾宝玉的女儿贾珍在小说中的表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她对贾母和秦可卿的虐待和压迫,再加上她自己目中无人的自大自傲,显示了小说中权力和财富的毁灭性作用。
最后,是情感的伦理边界。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核心。
他们之间的爱情复杂而纠结,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林黛玉的痛苦和悲剧命运都与她对宝玉的爱情密不可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对痴情男女最终走向了悲剧。
《红楼梦》通过这个爱情故事,探讨了人性中情感的边界和约束。
爱情可以是美好而伟大的,但也可能是悲伤和痛苦的源泉。
小说通过揭示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对读者提出了种种伦理上的问题。
《华伦夫人的职业》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内容摘要: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以华伦夫人的职业是妓院老板这一事件为核心,写了女儿薇薇与母亲分手的经过。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华伦夫人是妓院老板这条伦理主线,通过还原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伦理结,旨在剖析作品深处的伦理特性。
关键词:《华伦夫人的职业》文学伦理学伦理选择伦理身份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写于1894年,与《鳏夫的房产》、《好逑者》共同收入《不愉快的戏剧集》。
较其之前的两部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引起了更多媒体及大众的关注。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揭露了妇女卖淫这个敏感的社会话题,因此被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长期不得演出,直到1905年才得以在美国和英国的剧院公开上演。
无疑,《华伦夫人的职业》深刻地揭露了社会弊病,因而许多批评家从社会问题剧的角度去理解这部戏剧。
此外,还有不少批评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华伦夫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不能够得到对这出戏剧新的理解或新的认识呢?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华伦夫人的行为抉择进行深入分析,对华伦夫人的伦理选择和伦理责任进行深刻解读,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小说的道德启示及其伦理意义。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
因此,若要对华伦夫人为什么伊始会选择妓女作为职业,以及后来为什么又选择当妓女老板这一问题的发生原因、实质及其影响做出客观公正的阐释和判断,我们就需要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为立足点,对戏剧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做出辨析。
本文认为,华伦夫人的职业是妓女以及后来成为妓院老板这一事件是贯穿整部戏剧的伦理主线,在这条伦理主线上有几个重要的伦理结,即伦理意识、伦理选择和伦理身份。
对于华伦夫人而言,决定做妓女是一个无奈的伦理选择,而选择当一个母亲无疑又是一个艰难的伦理选择,同时这一选择也改变了戏剧人物的伦理身份以及他们的伦理关系,并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伦理困境。
门罗《机缘》三部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2), 159-16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wls https:///10.12677/wls.2023.112028门罗《机缘》三部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刘佳彦,康有金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2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7日摘要 《机缘》三部曲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三连篇,它讲述了女主人公朱丽叶从前途不可限量的古典文学在读博士沦落至无依无靠的单亲母亲的故事。
朱丽叶何以沦落至此?究其原因,其悲惨的一生不过是一场伦理的悲剧。
朱丽叶在当时的社会伦理环境以及家庭伦理环境的影响下做出了放弃学业的伦理选择,甘于从女博士沦为他人情妇,而其对自身伦理身份的误认又让她逼走了唯一的女儿,从而导致其晚景凄凉。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试图解析门罗笔下的小镇女性朱丽叶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并深入分析其轻率的伦理选择以及误认的伦理身份对其悲剧性命运的影响。
关键词《机缘》三部曲,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伦理身份A Study of Alice Munro’s “Chance” Tri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Jiayan Liu, Youjin Kang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Dec. 5th , 2022; accepted: Apr. 16th , 2023; published: Apr. 27th , 2023AbstractThe three consecutive stories “Chance” “Soon” and “Silence” are selected from th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Runaway written by contemporary Canadian writer Alice Munro. It tells the story of Juliet’s life from a promising doctorate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a single mother. Why does Juliet end up here? The reason is that her miserable life is nothing but an ethical trage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刘佳彦,康有金the social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family eth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Juliet made the ethical choice to give up her studies, and was willing to become the mistress of others. And the mi-sidentification of her own ethical identity made her drive away her only daughter. Using the me-thod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thical dilemmas faced by Ju-liet in a specific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her reckless ethical choice and misidentified ethical identity on her tragic fate.KeywordsThe Trilogy of “Chance”,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hoice, Ethical Identity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机缘》《匆匆》和《沉寂》选自门罗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三连篇。
论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
论黎紫书小说的叙事伦理黎紫书是中国的一位当代小说家,其作品刻画了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在其小说中,叙事伦理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它在小说构建和人物塑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叙事伦理的角度来探讨黎紫书小说的艺术特点。
具体而言,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现实主义叙事伦理黎紫书小说的叙事手法大多基于现实主义,通过真实的情境和诚实的叙述展现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
作者把现实主义叙事伦理运用到了小说的各个层面。
二、伦理和人性黎紫书小说中的人物伦理和人性描写一直是其创作的重点。
作品中许多人物的演绎和塑造,涉及到伦理和人性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刻画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引导读者去思考人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三、叙事伦理与道德问题道德问题一直是文学作品关注的话题,黎紫书小说中也不例外。
小说中许多情节和人物的刻画牵涉到道德问题,其中包括道德伦理和品行道德等方面。
四、伦理与文化价值黎紫书小说中的伦理表达体现了浓厚的文化价值。
作者通过小说的情境、人物和其他方面来展现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值观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角色伦理与人物冲突人物之间的冲突也是黎紫书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小说情节和人物塑造中,作者运用各种伦理手法刻画了角色之间的冲突,最终让这些冲突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六、情感伦理情感伦理是黎紫书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小说中的情感关系多样复杂,作者在情感表达上追求真实而又细腻,通过各种情感细节刻画出许多人物的生动形象。
七、时间伦理小说中的时间伦理也是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作者运用时间的跳跃和拓展来加深人物的刻画和情感表达。
同时,时间上的处理也对小说的叙事和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空间伦理空间伦理是黎紫书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叙事因素。
作品中的空间描写非常细腻和生动,空间的传递和转移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九、性别伦理最后一个探讨的方面是性别伦理。
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刻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许多人物的性别问题也成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摩尔· 弗兰德斯》解读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摩尔· 弗兰德斯》解读一、引言文学伦理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念、伦理问题和道德观念,以及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伦理关系。
《摩尔· 弗兰德斯》是一部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以文学伦理学视角,对《摩尔· 弗兰德斯》进行深度解读,探讨其中所包含的伦理问题和价值观念。
二、小说概述《摩尔· 弗兰德斯》讲述了一个普通船员罗宾逊·克鲁索在遭遇海难后,被困荒岛上长达28年的生活经历。
在荒岛上,罗宾逊不仅要面对食物、住所等生存问题,还要应对孤独、心理承受能力等精神层面的挑战。
他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在困境中求生存并最终逃脱了孤岛。
三、伦理问题探讨1. 个人意志与社会责任在《摩尔· 弗兰德斯》中,罗宾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的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个人意志和求生的决心。
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生存了下来。
但与此他也在孤岛上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成为自给自足的一座小岛屿。
这引发了一个伦理问题:个人意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罗宾逊在追求个人生存的是否有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呢?2. 道德选择和良知问题在罗宾逊的孤岛生活中,他经常面临各种道德选择和良知问题。
当他遇到另一个幸存者和星期五时,他需要决定是否帮助他们,以及如何与他们相处。
在这一过程中,罗宾逊必须经历道德冲突,面对伦理选择,考验自己的良知。
这引发了对于道德观念和伦理行为的深刻思考。
3. 自然与人性的关系《摩尔· 弗兰德斯》中还涉及了自然与人性的关系。
罗宾逊在孤岛上生活了如此长的时间,他的人性是否因为孤立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他又是如何与自然相处的?这些问题引发了对自然界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作品中的深刻伦理内涵。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摩尔· 弗兰德斯》是一部展现了人性与道德的经典之作。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徐建纲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小雨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作为一部伦理悲剧,《人性的污点》围绕着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幽灵事件”、“不伦之恋”和“车祸”的剧情展开,他悲剧的根源在于淡薄的伦理意识、偏执的自我中心并且不切实际地追求着自己梦想。
科尔曼逐步失去了对自身的掌控从而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最后走向毁灭。
作者菲利普•罗斯通过戏剧人物的生命历程中对种族歧视的反抗以及对梦想的诉求,体现了他对人类理想道德法则的追求与向往。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研究视角,探讨科尔曼•希尔克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及颇有争议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人性的污点;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作者简介:徐建纲(1961-),男,汉,内蒙古包头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影视文学;郑小雨(1992-),女,汉,湖北孝感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22-02《人性的污点》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于2000年出版的一部新现实主义小说。
作为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在200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广受好评。
罗一生的作品颇丰,而且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给读者带来很多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思考。
当大多数犹太作家都在维护传统的犹太民族道德文化时,罗斯却另辟蹊径,他不仅触及了犹太传统文化的弊端,并且还揭示了犹太民族某些陋习,如身份的危机、夫妻的反目、父子的对立等不协调的方面[1]48。
《人性的污点》这部小说讲述了年近70的大学教授科尔曼,因在课堂上称两个从未出现过的黑人学生为“幽灵”,被指控为种族主义而不得不辞职。
随后他与女清洁工福妮娅的风流韵事引起了周围人士的批评。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身份危机、创伤、犹太性、逃离主义和美国梦的幻灭等方面解析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原因。
法律与情理_法治进程的情法矛盾与伦理选择
中外法学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24,No.1(2012)pp.121-135法律与情理:法治进程的情法矛盾与伦理选择凌斌*摘要权大于法的腐败行为,归根结底源自于情大于法的伦理信念。
“情法矛盾”构成了中国法治进程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矛盾。
作为改革目标的专职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是“法大于情”,必须以法律取代情理作为权力行使的最高准则,才能确保权力行使的法律垄断。
但是,取缔了情理的外在约束,反而可能释放出更为专制的暴力和更为顽固的腐败。
由于法律与情理的矛盾冲突始终没能得到大多数改革者和学术界的认真对待,我们越来越看不懂中国人自己一直坚守的那些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
关于中国法治的研究和改革,应当“认真对待情理”。
关键词彭宇案情理专职法治人情政治情法矛盾法律不外乎人情。
———民谚一、为什么“情法相悖”?当代中国法治进程的学理基础,最初被表述为“要法治不要人治”、“从人治走向法治”。
〔1〕按照这一框架,“法治”的要义被归结为“法大于权”,其实质是“法律至上”,是国家·121·*〔1〕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律功能的社会限度研究”(批准号:10CFX003)的资助成果。
感谢沈岿、陈端洪、章永乐、陈彦、刘晗和岳林等师友宝贵的批评建议,感谢叶蕤、邢丹芳、袁阳阳同学出色的研究帮助。
一如成例,文责自负。
参见史焕章:“要法治不要人治”,《法学》1989年第5期;兆丰:“从人治走向法治———商品经济、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法律科学》1989年第4期。
权力严格服从法律规定。
因此法治不是“以法治国”而是“依法治国”,不是“用法律统治”,而是“法律的统治”。
而法治的对立面则被标签为“人治”,是“权大于法”,其实质在于国家权力受制于法律以外的个人意志。
实行“人治”的必然结果,被认为是权力的行使没有法律约束,成为统治者和掌权者个人恣意妄为的专制手段和腐败工具。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的视界融合——文学作品中的“乱伦”现象探究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的视界融合——文学作品中的“乱伦”现象探究作者:任迪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8期摘要:文学伦理学批评自2004 年由聂珍钊教授提出后一直在中国蓬勃发展,笔者借助刘建军教授对“伦理”的定义,以及乔治国教授对伦理学关注范围扩大的建议,对“伦理”和“乱伦”进行了新的概念阐释,同时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通过对内部伦理结构的分析与借助精神分析学,能够更好地阐释外部伦理被破坏的原因与造成“乱伦”现象的根源,从而能更好地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精神分析学伦理乱伦一、两种理论:文学伦理学与精神分析如今文学伦理学依旧在蓬勃发展,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该理论还应有新的形式和内容。
刘建军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一文中分别从西方词源学和中国古代词源对“伦理”进行考察,并认为“‘伦理’是指人或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自然形成的关系和秩序”。
乔治国教授在提到文学伦理学时,主张要将伦理学从传统伦理学关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范围扩大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这其中,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形成的这种自然稳定的关系与结构就是事物的外部伦理,而事物内部和个人内部所具有的多层次的平衡结构则是内部伦理。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打破了这其中任一关系和秩序、破坏了任何结构都是“乱伦”。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乱伦”概念都是从这个广义上出发,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直以来人们默认的传统意义上近亲属间发生的性行为。
至于“个人内部的结构”,笔者引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人格结构论”来加以解释,即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组成的结构,正常情况下,三者统一、相互协调,然而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便是破坏了人的内部伦理,而内部伦理与外部伦理又紧密相连。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内部伦理结构的分析更好地阐释外部伦理被破坏的原因,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也因此部分地结合了起来。
《远山淡影》中人物的伦理困境与选择
2020-1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学新论:《远山淡影》中人物的伦理困境与选择赵文敏(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摘要:《远山淡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成名作。
小说女主人公悦子通过回忆描述了二战后,日本本土不同的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
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物在面临不同的伦理困境时所做出的伦理选择。
女主公悦子在面临母亲和自我生命意识的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二郎和松田重夫在面临父子和师生关系的伦理困境时,选择了打破日本传统的父权文化和固有的师生秩序,勇敢地追求真理和思想自由。
这些人物的选择都反映了石黑一雄在小说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和人性关怀。
关键词:石黑一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人性关怀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2-000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2.003一、引言“文学伦理学批评同传统的道德批评不同,它不是从今天的道德立场简单地对历史的文学进行好与坏的道德价值判断,而是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评价。
”[1]对于石黑一雄小说的批评研究,我们应该以一种伦理的立场来解读:何为伦理困境?如何进行伦理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小说文本时,回到作者所描写的历史阶段了。
石黑一雄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移民小说家,他的小说风格独树一帜,与奈保尔和萨尔曼.拉什迪并称为“移民三杰”。
《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的成名作,整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悦子的回忆为主。
虽然她的回忆破碎,不完整,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零碎的表述中了解到故事的内容。
小说故事的背景是二战后满目疮痍的日本。
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民众对于破碎的战后环境失去了信心。
此时,美国大量的民主与自由的思想进入日本,为日本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面纱》中吉蒂的伦理选择解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面纱》中吉蒂的伦理选择解读
于安舒
【期刊名称】《世界文学研究》
【年(卷),期】2024(12)2
【摘要】《面纱》作为毛姆(W. Somerset Maugham)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个体在面对道德挑战时的伦理选择。
在这部作品中,毛姆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女主人公吉蒂在传统与现代、责任与欲望之间的挣扎。
本文将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下,解读《面纱》中的伦理环境和人物的伦理抉择,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欣赏角度,深入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伦理教诲和人生哲理。
通过分析吉蒂在追求个人幸福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本文揭示了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寻找自我价值和道德定位。
【总页数】6页(P105-110)
【作者】于安舒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r——《黑猫》与《白猫》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2.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解读《飞逸》
3.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解读
4.伦理身份·伦理选择·道德教诲—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离骚》研究5.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解读《杜兰葛山庄》人物的伦理选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r——《黑猫》与《白猫》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r——《黑猫》与《白猫》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肖书阳;姜礼福【摘要】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黑猫》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白猫》都通过猫意象折射出家庭中失衡的夫妻关系,有深刻的伦理内涵.叙事中,丈夫对猫的恨和妻子对猫的爱,及其失衡的夫妻关系形成难以解开的伦理结.主人公伦理选择的错乱、伦理身份的移位令人警醒,引人反思,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伦理意识.【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作者】肖书阳;姜礼福【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猫因其神秘性和特立独行的性格成为古今中外很多作家钟爱的创作对象。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黑猫》(1843)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白猫》(1987)都通过猫意象折射出两性相处过程中伦理身份的移位和伦理选择的错乱,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伦理意识,有着深刻的伦理内涵。
学界有关《黑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妻子形象以及黑猫的形象塑造上。
有研究者从坡的写作特征入手,分析《黑猫》中坡对恐怖氛围的营造和惊悚情节的安排,[1]有研究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剖析文中妻子“无心”“无声”和“无脑”的生活状态,[2]也有学者认为黑猫是操纵人类的恶魔,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黑暗。
[3]相比《黑猫》来说,研究者对《白猫》的关注较少,主要是故事中男性、女性与猫的权力关系分析[4]和小说的哥特式风格解读[5]两方面。
国内学术界有关《黑猫》与《白猫》的对比研究主要从互文性[6]与恐怖特征[7]两方面展开,还没有学者深入探讨两部小说中的伦理意蕴。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在处理夫妻关系和处理与宠物之间关系时形成的伦理结及其作家伦理意识的运作。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特纳的伦理困境解读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特纳的伦理困境解读玛丽·特纳是《野草在歌唱》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个具有坚强个性和独立思想的女性。
在小说中,玛丽·特纳经历了种种困境,尤其是在伦理层面上,她所面临的挑战更是让人深思。
在文学伦理学的视角下,玛丽·特纳所表现出来的伦理困境主要包括她与家庭、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冲突。
从家庭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玛丽·特纳在家庭关系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她的父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经常对她和她的母亲施暴。
玛丽·特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她深受父亲的虐待,从而在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玛丽·特纳无法得到真正的家庭温暖和关爱,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充满了痛苦和折磨。
她的家庭困境让她陷入了内心深处的伦理挣扎,她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来摆脱家庭的枷锁,寻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从自我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玛丽·特纳在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伦理困境。
她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坚强个性的女性,她对于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
在她生活的环境下,她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常常受到了严重的剥夺和压制。
她的理想和追求往往与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产生冲突,从而让她陷入了自我困境。
在这样的自我伦理困境中,玛丽·特纳不得不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出路,并试图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期待。
在《野草在歌唱》中,作者温斯顿·格鲁姆通过对玛丽·特纳的伦理困境进行描绘和分析,展现了她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和困境。
通过对玛丽·特纳的伦理困境进行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人物形象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玛丽·特纳的伦理困境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当时社会伦理问题的深刻反思和探索。
伦理违背的一面镜子-文学伦理学解读《野草在歌唱》的开题报告
伦理违背的一面镜子-文学伦理学解读《野草在歌唱》
的开题报告
本文所述的开题报告探讨的是文学伦理学与伦理违背的呈现,以及
如何运用文学创作等手段来反映伦理违背。
文学作品在意识形态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在文化中存在,并且
往往受到社会认可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反映人类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
在文学伦理学中,文学作品可以看作
是一个折射器,在其中通过创作的文学性和伦理性结合来呈现社会问题。
《野草在歌唱》是一部讲述了女性自身困境和中国变革历程的小说。
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小说的创作。
这部小说的伦理违背
主要体现在家庭和性别问题上。
它通过关注女性的生活体验、对家庭的
期望以及社会期望所带来的矛盾和紧张性来传达社会的伦理违背。
通过
小说中描绘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中国在女性权利方面的缺陷。
作为文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野草在歌唱》在女性和社会伦理方
面的违背是很明显的。
作者通过刻画女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探讨了家
庭和社会在女性生活中的阻碍。
这部小说也突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后遗症,如肆意扩张和污染,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摧毁等问题。
文学作品在展现社会伦理违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给人们提
供了了解如何看待问题以及如何详细分析问题的机会。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里,文学伦理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
的实践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并以
此为基础改善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惠玲
陈晓曦: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19
505)。正如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扛鼎人物莫马迪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所指出的,部族的 土地是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印第安人的“一种精神财富”,因为只有在祖先的土地上,他们“才能以一种 特殊的方式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土地的关系,才能为自己界定出一种地方感,一种归属” (Coltelli 91)。按照传统的印第安伦理观念,人与土地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印第安人 看来,土地不仅养育着他们,而且把伟大神灵赋予的生命传递给他们,因而土地既是他们 的肉体也是他们精神传统的根基。在《日落》中,马修斯通过多个印第安人物的表述,彰 显出上述印第安土地伦理。例如,小说中一位叫做“等待着的鹰”的印第安人这样教育那 些被白人同化政策所欺骗、答应把土地转让给白人的印第安人: 你是印第安人,这儿有你祖先的坟墓,你是从这片土地里长出来的,这片土地的生命 从地里进入你的双脚,传遍你的全身。和那些树啊、野兔啊、鸟啊一样,你是这片土 地的一部分。我们的人民把棚屋建在这儿,土地的生命从地里进入他们的双脚,通过 他们的身体传到他们的手上,在他们用双手建造棚屋时又把生命给了棚屋。他们唱的 那些谣曲也有生命,也是土地给的……土地是他们的母亲。(274)③ 这段话生动地诠释了印第安人对待土地与自身关系的伦理立场。他们不仅把自身视作土地 的一部分,而且把土地视作自己的生命之源、视作赐予印第安人肉体与灵魂的母亲。基于 这种土地伦理观, 许多印第安人坚决抵制 《道斯法》 以及随之而来的印第安土地拆分和转让。 这在《日落》中也充分反映出来。当查尔的父亲前去游说他的族人,动员他们向白人转让 土地时,后者无一例外地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态度:“我们要保住自己的土地,我们决不放 弃……我们要待在埋葬着我们祖先的土地上,白人可以待在他们自己家里,照管他们自己 的事情”(51)。由此可见,印第安人之所以抵制土地拆分和转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 他们视土地为生命之源,认为一旦被切断与祖先土地的联系,他们就失去了印第安意义上 的生存。 印第安人的土地伦理并非仅仅局限于他们与土地的关系,而是涵盖他们与土地上的万 事万物所构成“神秘的亲缘关系”(Brown 53)。在印第安人心目中,动物、植物、山川、 河流等等,都具有源于土地的生命,因此他们把这一切都“视作亲属,……视作我们母亲 的孩子”(Allen 67)。不惟如此,印第安人认为,土地上的万事万物统一于神圣的环形, 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有生灵在同一环形之中和谐相处”(Lincoln 55)。从这种 观念出发,印第安人不仅十分看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的亲缘关系,而且相信人与动植物 灵性相通, “在创世之初, 生灵具有变形的能力——从动物变成人, 从人变成动物” (Cousins 501)。 在《日落》中,马修斯浓墨描绘了主人公查尔渴望亲近家乡的土地、亲近动植物的情 感。查尔出生于《道斯法》颁布之前,当时“奥赛奇人的伟大神灵依然统治着大草原和长 满栎树的山丘” (1)。他自幼受到奥塞奇部族传统观念的熏陶,和所有传统印第安人一样, 对部族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灵怀有“深深的依恋”(Sanders and Peek 226)。 而且,这种依恋升华为一种融入其中、化身为其中一员的梦幻。按照马修斯的描写,查尔 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种梦幻中度过的:“有时他是一只懒洋洋躺在自己巢穴里的美洲豹, 有时他是一只盘旋在长空的红尾雄鹰”(9)。他喜欢在荒野上或徜徉或奔跑,有时干脆 脱光衣服躺到草丛中,“让草叶的影子在他古铜色的身躯上起舞,”或者“像一只寻找敌
在美国印第安文学发展进程中,约翰·约瑟夫·马修斯(John Joseph Mathews, 18941979)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马修斯出身于印第安奥赛奇部族,先后在俄克拉荷马 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理学和文学学士学位,一战时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后在西欧和北非广 泛游历,直到 1929 年才返回自己部族的保留地。回到家乡后,马修斯一方面积极投身到 争取部族权利的政治活动中,创建了奥赛奇部族博物馆,另一方面又参与了美国联邦政府 重建印第安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从马修斯的个人经历看,他似乎在印第安保留地和白人社 会都 “如鱼得水” , 成功地跨越了文化边界。 然而, 如果仔细阅读他的代表作 《日落》 (Sundown, 1934),却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挣扎于印第安传统文化和白人主流文化之间的窘迫和 无奈。在马修斯创作《日落》的那个时代,其他印第安作家往往以白人文化为坐标,表述 ① 融入白人主流的诉求。 而马修斯虽然曾在白人社会生活过很长时间, 接受过白人高等教育, 却试图在创作中摆脱白人主流话语的羁绊,从印第安视阈出发描绘他那个时代的印第安生 活,表现出难能可贵的超前意识。 虽然马修斯和他的《日落》在我们国内尚未引起关注,美国的印第安文学研究者们却 对其超前意识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马修斯在《日落》中揭示出那些“身陷两个世 界之间” 的印第安人的身份危机 (Wiget 77) , 描写他们如何成为 “同化政策的悲剧性牺牲品” (Hunter 71),并进而“对主流文化提出强烈批评”(Warrior 57)。然而,他们的研究主 要聚焦于小说主人公查尔“与奥赛奇部族、与白人世界都无法沟通”(Ruoff 168)的生存 现状,并没有从伦理批评的角度阐释小说,深入挖掘主人公查尔身份危机背后的伦理动因, 探究小说投射出的作者的伦理困惑与两难。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 法新探索” 一文中指出,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 “典型地、 集中地反映人类社会道德现象, 描写社会存在的道德矛盾和冲突……始终和伦理道德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18-19)。笔 者认为,文学作品的这一伦理特性在马修斯的《日落》中表现得相当突出。在这部作品中, 马修斯一方面彰显了以“全是我的亲属”②为内核的印第安传统伦理,表现了白人伦理对 印第安生存环境和传统生存方式的冲击和破坏,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查尔逐渐割舍与部族 土地、与土地上万物生灵的亲缘关系,并进而认同白人伦理的过程,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印 第安人的两难伦理选择,传达出他对印第安部族伦理困境的忧思。 一 欧洲殖民者抵达北美之前,在当今美国和加拿大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几百个印第 安部族。这些部族在经济与政治上相对独立,在生存方式、文化与宗教传统等方面则存在 着程度不同的差异。然而,在人与土地的关系方面,这些印第安部族普遍把土地和土地上 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视作一个统一体。他们认为,土地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的组成 部分, 这个网络把人与自然、 与动物、 与植物、 与部族典仪、 与创世神灵联系在一起” (Cousins
����外国文学研究
2015 年第 1 期
Authors: Zou Huiling, Ph.D.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professor at Center of Native American Studies and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Email:huilingzou@ Chen Xiaoxi is a graduate stud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at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majoring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area of both of them is 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623741901@
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
——《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邹惠玲 陈晓曦
内容摘要:美国印第安裔作家约翰·约瑟夫·马修斯在其代表作《日落》中一方面表达了 对印第安传统伦理的向往,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一个挣扎于印第安传统伦理与白人伦理之间、 最终以白人伦理定位人生的印第安主人公。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把《日落》 置于马修斯创作的历史环境中,分析马修斯在小说中对以“全是我的亲属”为内核的印第 安传统伦理的彰显,透视小说家所表现的白人伦理对印第安传统生存方式的侵蚀,并进而 探究马修斯对白人伦理既否定又肯定的矛盾态度,解读小说主人公逐渐割舍与部族土地以 及土地上万物生灵亲缘关系的伦理转向过程,藉以揭示马修斯动摇于两种相悖的伦理诉求 之间的伦理困境以及他那个时代印第安人所面临的两难伦理选择。 关键词:马修斯;《日落》;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两难 作者简介: 邹惠玲,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印第安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 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陈晓曦,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 事美国文学研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项目批号: 11BWW054】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号:KYZZ_0391】的阶 段性成果。 Title: Conflicting Ethical Appeals and a Dilemmatic Ethical Choice: An Ethical Literary Analysis of Sundown Abstract: In Sundown, representative work of John Joseph Mathews, an American Indian writer, the author voices his nostalgia for traditional American Indian ethics, and yet in the meantime portrays a protagonist that struggles between traditional American Indian ethics and white ethics, and finally orients his life to the latter. Procee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Sundow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Mathews produces this novel, analyzing Mathews’ highlighting of traditional American Indian ethics that is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All My Relations” and examining his presentation of how white ethics erode the traditional lifestyle of American Indians. Furthermore, it explores Mathews’ contradictory narrative that both approves and criticizes white ethics, and interprets the protagonist’s ethical shifting process during which he gradually severs his relations with the tribal land and all the creatures that exist on the tribal land, thereby revealing Mathews’ ethical predicament of being caught between conflicting ethical appeals as well as the dilemmatic ethical choice confronted by the American Indians of his time. Key words: John Joseph Mathews; Sundow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thical dil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