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动物生物技术绪论
?
❖ 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流 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 北美、欧、亚猪流感病毒基 因
卫生部长陈竺试种第 二针国产甲流疫苗
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 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繁殖障碍、呼吸 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
口蹄疫 病原体: 口蹄疫病毒
❖ 女性有可能用自身的体细胞和自身的去核卵细胞克隆出 与自己的遗传组成、生理特征完全一样的个体;而克隆 技术不可能用男性的体细胞复制出与原来个体在遗传上 完全相同的克隆。
(2)即使是女性,也不可能复制出 与自身心理完全一样的个体
❖ 心理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遗传相关,而且与 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 此,对于人这种以心智和社会性为其本质特 征的生物,用克隆技术复制不会有任何进步 的意义。)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
生 细胞工程(细胞杂交技术、细胞组织培
物
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
技 术
酶工程
微生物工程
蛋白质工程
❖ 基因工程
应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从细胞中 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和拼接,并将重组后的 DNA导入某种宿主或个体,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特 征,育成新的品种或使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 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多肽或蛋 白质)
❖ 蛋白质工程
动物学 绪论
界(Kingdom) 狼:
门 (Phylum)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 目、犬科、犬属、狼
属 (Genus)
种 (Specis)
五界系统 六界系统
生物的分界
原核生物界(Prokaryolae)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植物界(Plantae) 真菌界(Fungi) 动物界(Animalia)
古细菌界(甲烷菌、嗜热嗜酸菌) 真细菌界(古细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1
2、研究对象
动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 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原生动物, 也要研 究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其他动物(人)。
亚种(subspecies)
是种内个体在地理上或生态上充分隔离后形成 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亚种 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分化 的标准,常以约75%个体呈现不同为界限;
7、动物分类的阶元及其科学依据:
根据动物异同程度、亲缘关系远近,使用不 同等级特征,将生物逐级分类:
2、物种的分类依据
• A: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 形态或解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 础的。
• B:生殖隔离、生活习性、生态要求等生 物学特征均为分类依据。
《动物科学基础》教学大纲-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总学时:54 总学分: 3.0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动物医学课程代码:BB021003
大纲执笔人:王桂芝大纲审定人:李福昌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动物科学基础是为拓宽动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而开设的,动医专业的防病工作与动科专业的饲养管理关系极为密切,动物科学基础属于动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范围,内容包括了饲养原理与饲料、动物遗传学及家畜育种、繁殖。掌握本门课程可以提高防病治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学完动物生理、动物生化、动物解剖学等有关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五学期,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使学生对饲料营养原理、家畜遗传、繁殖与育种的原理、方法、最新技术等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3.课程简介(100字左右)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规律、探索生命起源的生物进化机理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其遗传特点,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有效途径,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特征,细胞质遗传;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等。在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了解生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及其遗传学基础。
4.课程教学改革
动物科学基础是以前的畜牧学的总论部分,内容繁多,涉及面广,要求授课老师在全面掌握原总论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学科发展形势,备课过程中应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各论部分删除成为选修课,这样动物科学基础就增加学时。
动物学绪论资料
2.3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 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 法。
三. 动物学发展简史 1.西方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记述450种动植物,被 誉为“动物学之父” 16世纪动物分类学与解剖学取得了进展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18世纪,林奈创建动物分类系统,拉马克的 进化学说“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定律 20世纪,双螺旋结构模型
4. 动物的命名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学名 双命名法: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首创的, 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连在一起,表 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属名在前,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属、 种名斜体。Homo sapiens(智人) 学名后通常附记当初定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第一个字母大写,以便校对原始资料和标本。 如:弓头鲸(Balaena mysticetus Linnaeus, 1758 ) (又称北极鲸、格陵兰露脊鲸),
七 .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 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 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 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动物学原理的理 解。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 干,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 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 统一的。 树立两个观念:环保观念、法制观念
绪论2-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腐生(Pythogenesis)与腐生生物 (Saprophagous organism):Any organisms that absorbs soluble organic nutrients from inanimate sources (e. g. from dead plants or animal matter, etc.). 异养(Allotrophy)与异养生物 (Heterotroph):An organism that is unable to manufacture its own food from simp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therefore consumes other organisms, living or dead, as its main or sole source of carbon.
实验(Experiment):
在一定的人为控制条件下,对动物的生命活动 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和研究。实验法经常与比 较法同时使用,并与方法学及实验手段的进步 密切相关。 例如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术与扫描电镜术研究 动物的组织、细胞和细胞器的亚徽或超微结构 等;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动物的代谢过程和 生态习性等; 层析、电泳、超速高心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术 气相色谱和波相色谱分析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等,均已应用于各有关实 验工作的不同方面,从而推动着动物学科的发 展。
绪论及动物的基本结构-1 现代动物学课件
后生植物界Metaphytra
后生动物界Metazoa
原核生物界Monera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真菌界Fungi 植物界Plantae
五界系统。二十世
纪90年代仍在沿用 腐生saprophagous 自养autotrophic 异养heterotroph
动物界Animalia
陈世骧, 1979
Linnaeus, 肉眼观察,能否 动物界Animalia
1735
运动
植物界Plantae
两界系统:一直应 用到二十世纪50年 代
Hogg, 1860 Haeckel, 1866
显微镜的应用: 原生生物界Protista(细菌Bacteria、藻类
眼虫具有叶绿体, Algae、真菌Fungi、原生动物Protozoa)
维萨留斯(Vesalius): 现代 解剖学之父,代表作《人 体结构》(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共七卷。
法娄皮欧Fallopius
法布里修斯(Fabricius):解 剖学家,发现了静脉瓣膜;
哈维(Harvey):发现血液 循环,以及胚胎学的贡献, 创立了卵源生学说;
– 组织学、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细胞生物 学、古生物学(古动物学)
• 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间的异同及其异 同程度,阐明动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 及发展规律。
动物生理学之绪论
内分泌腺分泌的各种激素是最典型的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主要调节机体肌肉的活动和腺体的分泌,而体液系统则主要参与 代谢的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作用出现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也比较 持久.
3 自身调节: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在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 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第一章 绪论
17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二 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模式
(一)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又称自动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部分发出指令管理受控部分的 同时,受控部分又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控制部分进而再调节受控部分.
第一章 绪论
8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慢性实验: 以完整、健康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无菌、麻醉条件下手术,待动物清醒
和恢复健康后进行实验(各种瘘管实验)。 优点:动物可重复利用,能充分反映器官在体内的正常规律。 缺点:操作复杂,实验条件不易控制。
第一章 绪论
9
第二节 体液与内循环
一 体液与内循环 1.体液及其分布 体液:是指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无机盐\葡萄糖\ 蛋白质)所组成的液体. 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内环境 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外液既是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又是细胞与外界 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媒介,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
普通动物学绪论
• 以研究对象划分,动物学可分为无脊椎动物 学、原生动物学、寄生虫学、软体动物学、 昆虫学、甲壳动物学、鱼类学、鸟类学、哺 乳动物学等;
• 按研究重点和服务的范畴,又可划分为理论 动物学、应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仿生学 等;
• 按研究内容分为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 动物分类学、动物生态学等。
动物形态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外形态结构,以及 在个体发育及系统进化中的变化规律。又 包 括:
1949年以来:
第五节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 描述法:对生命现象、生物体结构和生 命过程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
最基本的方法
•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动物的系统比较来 探究其异同,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类群 关系,揭示出动物的生存和进化规律。
• 实验法:实质上是一种人为条件控制下 的生命过程的再现
实验是开启生命王国大门的钥匙,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以侧线鳞 数作为鱼类分类的重要性状,至今沿用。
• 公元265~420年的晋代,中国已率先编 纂了动物图谱,稽含的《南方草木状》 绘制了人们利用蚂蚁扑灭柑橘害虫的情 景,是世界生物防治的最早范例。
明清以后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描述了400 多种动物,许多还附有外形图,堪称动 物学史上伟大的典籍。
一、西方动物学的发展:
1.从古代到16世纪左右。
Aristotle,动物志:把动物分为赤血类和无血类, 把赤血类化分为:胎生四足类(相当于哺乳类, 但不包括鲸目);鸟类;卵生四足类和肺呼吸 的无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肺呼吸胎生无 足类(鲸目);鳃呼吸无足类(鱼类)。
(完整版)动物学绪论
一、动物的分界
1、两界法:植物和动物
2、三界法: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3、五界法: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大多数学者接受)
4、四界说:原核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5、六界说:病毒界、细菌界、蓝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6、八界系统: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生物界、原生动物界、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有学者认为这一分界是较为合理和清楚。
二、生物种类
1、原核生物:不存在细胞核膜的细胞型生物,其染色体单由核酸组成。通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原绿藻和放射菌。
2、真核生物:具明显的核膜、细胞分裂出现染色体,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等成分构成。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各种生物。
3、自养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如植物。
4、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的生物,如动物。
5、原生生物包括所有真核单细胞有机体。
①含叶绿素的真核单细胞鞭毛藻,称为原生藻类,如衣藻;
②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异养生物,有的称之为原生动物,如变形虫、纤毛虫等。
③眼虫类,兼有自养和异养特性,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不是原核生物,但又非典型的真核生物,具核膜,属真核细胞,染色质成环形,由DNA与非组蛋白构成,性质接近原核细胞,为原始或接近原始的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介生物的后代。
6、真菌界:真核细胞,不具有叶绿素,全部异养,多数是腐生的,以分解动植物尸体或坏死的组织获得营养,也有些营寄生生活;包括真菌和粘菌及一些小类群,以真菌数量占优势。
动物学动物学--绪论
特点:DNA成环状,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 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无膜细胞器,为原核生物。 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绪论 1、4 五界分类 2.原生生物界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 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绪论 1、4 五界分类
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 面有着千差万别, 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 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
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
的单一DNA 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绪论
复旦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病毒 研究室发现的 中国小麦花叶 病毒(100nm)
第二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动物的 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 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类:
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体内外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 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其中研究动物 器官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叫做解剖学。用比较动物器 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叫做比较解剖学。研究 动物器官显微结构及细胞的叫做组织学和细胞学。现代 的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不仅研究形态结构也研究机 能,细胞学已发展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绝种动物化石以 阐明古动物群的起源、进化及与现代动物群之间的关系 的叫做古动物学。
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西伯利亚
学名(scientific name) 动物的国际通用名,学术名称。 一物多名给交流和学习造成不便 如:中国林蛙——蛤士蟆、田鸡、frog …
双名法(林耐法、二名制) 林耐(奈)
(Carl Von Linne 1707~1778) (Carolus Linnaeus) 瑞典博物学家, 1758年在《自 然系统》中将此法推及到动物
由于人为干预(满足不同的生产目的)而形成的 种内分化,如长白猪、大约克、皮特兰……
世界家畜(禽)品种(共约2300多个)
猪
牛 绵羊 山羊 马 家禽 兔 狗 鹿
203 1000 160 20 250 232 70 400 12
(我国86, 原产60)
猪品种 举例
亚种(subspecies): 由于充分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的种内分化, 一般用于野生动物,如东北虎、华南虎…… 变种:
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学时:64 = 54理论 +10实验
教材特点:目前无适用教材,必须记好笔记(抽查)
参考书:《动物学》《家畜解剖学》 《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 《动物生理学》
上课要求(六不):不旷课;不迟到;不袖手; 不手机;不睡觉;不“说话”
关于实验课: 基础一实验室(三)
需准备: 实验报告本、铅笔、实验服
35
(2)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代替光线,电磁场 代替玻璃透镜,分辨率 约为0.2 nm。可放大倍数 为几万以上。
家畜生理学:绪论
低常期: 继超常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又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
此期称为低常期,这一时期持续时间较长,此后组织、细 胞的兴奋性才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二、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 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
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较膜外负。如果规定膜外电位为
下降支
意
图
负
后
电
位 刺激
正后电位
有关名词
1.极化: 细胞安静、数值较稳定、内负外正。
2.超极化
加大
:Rp向负值
的方向变化。
3.去极化
减小
4.复极化: 细胞去极化后又向原初极化状态恢复。 5.反极化: 膜电位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二)动作电位的发生机理
第一阶段: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 由于刺激引起膜对Na+的通透
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 Na+ Cl- 主要原因。(静息电位主要
13 30 是K+外流形成的平衡电位)
膜外
离子浓度差=电位差
三、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Ap)
(一)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 当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
侧的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的过程,叫做动作 电位。
动物学绪论
三、学习动物学的目的:
• 动物学是一门具有多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与农、林、 牧、渔、医、工等有密切的关系。 • 动物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宝贵资源。
• 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了
丰富的内容。 • 掌握一定的动物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 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五、动物的分类知识 (一)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 地球上已知动物种类约150万种,如此多的种类,若
没有科学的分类工作,整个动物界将变得杂乱无章。
这样也就无法进行有益动物的利用和有害动物的防
治工作。 • 分类学的任务就是将物种进行鉴定和记载,分门别 类,系统管理。是动物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其他动 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 按照惯例,亚科、科、总科的名称都有 标准的词尾。即: 科: -idae 亚科:-inae 总科:-oidea 这样对一些不常见的类群名称,一看 就知道是科名还是亚科名了。
(八)动物界的分门:
由于分类学工作者的观点不同,分类的依据也不 同,所以动物界的分门情况也不同。近年来,大多 数学者将动物界分为34个门。常见的有11门:
7、进化论:研究生物的起源及其演化发展规律。
8、遗传学:研究动物的遗传与变异。 9、生物化学:研究动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过程。
10、生物物理学:研究动物和物理之间关系的一门边缘学科。
动物学绪论
绪论
目的与要求
了解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命世界的地位;掌握动物学研究的方法、任务及目的;初步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动物科学研究的新动态。
重点与难点
生物的分界,研究方法,分类知识
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讲授与讨论
一、生物的分界与动物在其中的地位Kingdoms of organism and status of animals
自然界(nature)的物质分为生物organism和非生物non-living thing s两大类。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遗传变异(heredity and variation),感应性(irritability)和适应性(plasticity)等生命现象,构成生物世界,也叫生命世界(Vivicum)。生物繁多,已鉴定的种类约200万种,有人估计约有2000万-5000万种生物还有待发现,为此,人们对生物进行分门另类系统整理,分为不同的界kingdom。
1、生物的分界kingdoms of organisms
生物的分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从最初林奈提出的两界系统到目前的多界系统,人对生物的认识在不断地接近自然的本质。
生物的分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在林来时代,对生物主要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林来(Carl von Linne.1735)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Animalia)和植物界(Plantae)的两界系统,这一系统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为多数教材所采用。显微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并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如眼虫等),这种中间类型的生物是进化的证据.却是分类的难题,因而霍格(J. Hogg.1860)和赫克尔(F. H. Haeckel,1866)将原生生物(包括细茵、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另立为界,提出原生生物界门(Protista)、植物界、动物界的三界系统这一观点县到本世纪60年代才开始流行,并被一些教科书采用。
实验动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 1997年, Wilmut等将成年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 母细胞中,重构胚胎,经融合、激活等技术步骤,移植到同期假孕 动物中,成功获得了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
直到16世纪,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Anddreas Vesalius,15141556年)公开对犬和猪进行解剖实验,阐明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并进行活体解剖实验的公开示范教学,为现代解剖学的建立奠定了基 础,引发了动物实验的新一轮高潮,《人体的构造》等相关学术著作 纷纷问世。
意大利著名解剖学家科伦布(Readus Columbus,1510-1559年) 基于临床观察和动物解剖实验发现了肺循环。
• 1966年,Flanagan证实了这种无毛小鼠是由于小鼠第11号染色体上 基因突变引起的,命名为“裸体”(Nude)小鼠,用(nu) 表示裸 基因符号。
• 1968年,Pantelouris发现裸小鼠没有胸腺。
• 1969年,Rygaard首先将人类结肠癌移植裸小鼠成功,为免缺陷动物 研究和应用开创了新局面,迅速推动了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学、病 原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 1944年美国科学院首次正式讨论实验动物标准化问题,1950年美 国成立了美国实验动物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材 固定
脱水 透明
浸蜡 包埋
切片 贴片
染色 (HE染色)
封固
2020/8/4
切成~20μm
32
显
HE染色
微
镜
观
察
嗜酸性
嗜碱性
(2)活体组织研究法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活体染色 细胞融合 细胞电泳
嗜碱性: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蓝紫色的性质, 一般细胞核具有嗜碱性染色性质
嗜中性:与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结合能力都不强。
银染法:用硝酸银染色,能够使金属银还原, 呈现黑色,这种染色方法称为银染法。
4、解剖与组织学研究方法 (1)固定标本制作
解剖标本:浸泡标本、灌注标本、干制标本、塑化标本、铸型标本
组织学制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paraffin sectioning)
—— 7个最基本的等级单位,缺一不可(要倒背如流)
举例: 虎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豹属 虎(种)
有时为了进一步区分(7个基本单位不够用),可 增加辅助单位——在原有等级前冠以形容词,如 “总”、“亚”等
举例: 虎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猫科
豹属
虎(种)
双名法的核心: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拉丁文)
学名 = 属名
+
种名
(名词,首字母大写) (形容词,小写)
例如:虎
Panthera tigris 有时加上命名人
Panthera tigris L. 要区分亚种时,再加上亚种名——三名制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mminck
二、动物解剖与组织学 (动物形态结构)
相当于亚种,用于野生植物 “类”:
不是正规的分类单位,可相当于任何等级。 如鸟类(纲)、猛禽类(目)、鹰类(科)
虎的亚种举例: 起源于2000万年 前的西伯利亚后 共形成8个亚种: 1)东北虎(西伯利亚虎、
阿尔泰山虎、乌苏里虎) 2)华南虎(厦门虎、中国虎) 3)印度虎(孟加拉虎) 4)印支虎 5)苏门达腊虎 6)巴里虎(40’灭绝) 7)波斯虎(里海虎,70’) 8)爪哇虎(80’)
• 器官(Organ):由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化相互 结合形成,并能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 系统(System):执行动物有机体某一方面功 能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 有机体(organism):体内各器官、系统密切 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
• 按功能不同将动物机体分为:
•
•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
分类的目的? —— 辨认、研究、利用、保护
(1)人为分类法: 只求辨认和描述的方便,而不考虑动
物的亲缘关系(从人出发)。 (2)自然分类法:
根据动物的亲缘关系分类,真正科学 的分类方法(从动物出发)。
鲨鱼 鲸鱼
老鼠
2、动物分类的等级 将动物归入不同的等级单位中,大单位套着小单位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由于人为干预(满足不同的生产目的)而形成的 种内分化,如长白猪、大约克、皮特兰……
世界家畜(禽)品种(共约2300多个)
猪
牛 绵羊 山羊 马 家禽 兔 狗 鹿
203 1000 160 20 250 232 70 400 12
(我国86, 原产60)
猪品种 举例
亚种(subspecies): 由于充分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的种内分化, 一般用于野生动物,如东北虎、华南虎…… 变种:
宏观解剖学(Macroanatomy): 借助解剖器械(刀、剪、锯等) 通过肉眼观察
微观解剖学(Microanatomy)或组织学: 采用切片、染色等技术 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动物体的各级结构
细胞 细胞间质
组织
器官 系统
• 细胞(Cell):生物体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 胞质、细胞核。
• 组织(Tissue):由来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 细胞群和位于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组成。
3、分类的基本单位及物种的命名
分类Leabharlann Baidu最终目的是确定“种”
物种(species)的概念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遗传等的群体
3)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4)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互配生殖的自然种群)
马(♀) × 驴(♂)
骡
种下的几个概念
品种(breed / strain):
被皮系统
心血管系统
•
消化系统
淋巴系统
•
呼吸系统
内分泌系统
•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
感觉器官
•
1、畜 体 各 部 位 名 称
2、解剖学常用术语
3、组织学常用术语 嗜酸性
嗜碱性
HE染色
嗜中性
银染法
HE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两种染料染色的方法。
嗜酸性:能够被酸性染料伊红染成红色的性质, 一般细胞质具有嗜酸性染色性质。
生物有那些? 动物(animals):异养、运动、感觉,150万
生物 植物(plants):自养,40万sp. 微生物(microbes):腐养,10万sp.
动物学 : 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 起源、演化、生态、经济意义等的科学。
一、动物分类学
1、动物分类的方法
何谓“分类”? —— 分门别类
动物科学基础 绪论
宇宙万物
生物(living things) 非生物(non-living things)
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 生物的共性:
新陈代谢(metabolism): 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自我复制(reproduction): 繁殖后代
其他: ?
生长、发育、应激性、离不开水、由细 胞构成等。
西伯利亚
学名(scientific name) 动物的国际通用名,学术名称。 一物多名给交流和学习造成不便 如:中国林蛙——蛤士蟆、田鸡、frog …
双名法(林耐法、二名制) 林耐(奈)
(Carl Von Linne 1707~1778) (Carolus Linnaeus) 瑞典博物学家, 1758年在《自 然系统》中将此法推及到动物
绪论-动物科学基础
学时:64 = 54理论 +10实验
教材特点:目前无适用教材,必须记好笔记(抽查)
参考书:《动物学》《家畜解剖学》 《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 《动物生理学》
上课要求(六不):不旷课;不迟到;不袖手; 不手机;不睡觉;不“说话”
关于实验课: 基础一实验室(三)
需准备: 实验报告本、铅笔、实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