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复习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
股利政策
【例8-2】假设股利所得税税率为40%,资本利得的所得税税率为零。现有A 、B 两个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A 公司当前股票价格为100元,不支付股利,投资者期望一年后其股票价格为112.5元。因此股东期望的资本利得为每股12.5元。则股东税前、税后期望收益率均为12.5%。 %5.12%100100
1005.112=⨯-=期望收益率 B 公司除在当年年末支付10元的现金股利外,其他情况与A 公司相同。扣除股利后的价格为102.5元(112.5-10)。
由于B 公司股票与A 公司股票风险相同,B 公司的股票也应当或能够提供12.5%的税后收益率。
在股利纳税、资本利得不纳税的情况下,B 公司的股票价格应为多少?
解题过程:
在股利所得税税率为40%的情况下,
• 股利税后所得为:10×60%=6(元)
• B 公司股东每股拥有的价值为:102.5+6=108.5(元)
为提供12.5%的收益率,B 公司现在每股价值应为预期未来价值的现值,即 )(44.96125
.015.108元每股价格=+= • B 公司股票的税前收益率为: %65.16%10044.9644.965.112=⨯-=
税前收益率
【例8-3】某公司现有利润150万元,可用于发放股利,也可留存,用于再投资。假设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为30%的负债和70%的股东权益。根据公司加权平均的边际资本成本和投资机会计划决定的最佳资本支出为120万元。
解题过程:
① 确定最佳资本支出水平 120万元
② 设定目标资本结构(股东权益资本70%,债务资本30%)
股东权益=120×70%=84 万元
③ 最大限度满足股东权益数的需要
满足后剩余股利:150-84=66(万元)
股利发放额:66万元
股利支付率(66÷150)×100%=44%
• 股利政策案例
• 北方公司是一家大型钢铁公司,公司业绩一直很稳定,其盈余的长期成长率为 12% 。 2005 年公司税后盈利为 1000 万元,当年发放股利共 250 万元。 2006 年,因公司面临一投资机会,预计其盈利可达到 1400 万元,而该公司投资总额为 900
万元,预计 2007 年以后仍会恢复 12% 的增长率。公司目标资本结构负债 / 权益为 4:5 。现在公司面临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可供选择的股利分配政策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以及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财务分析人员,请你计算 2006 年公司实行不同股利政策时的股利水平,并比较不同的股利政策,做出你认为正确的选择。
•案例分析
•(1) 持固定股利支持率政策时,计算如下:
•2005 年股利支付率 =
•
•所以, 2006 年支付股利为 1400 × 25%=350 (万元)
•(2)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计算如下:
需内部权益融资额 =900 ×4÷(4+5)=500 (万元)
所以, 2006 年支付股利为 1400-500=1100 (万元)
(3) 实行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时, 2006 年支付股利为:
•250 ×( 1+12% ) =280 (万元)
(4) 剩余股利政策在股利分配时,优先考虑投资机会的选择,其股利额会随着所面
临的投资机会而变动。因为公司每年面临不同的投资机会,所以会造成股利较大的变动,不利于公司股价稳定。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由于按固定比率支付,股利会随每年盈余的变动而变动,使公司股利支付极不稳定,不利于公司市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的股利发放额稳定增长,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使公司股价稳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但是实行这一政策的前提是公司的收益必须稳定且能正确地预计其增长率。
根据上述分析,北方公司应选择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资本结构
基本结构决策方法:
【练习】某公司目前的资金来源包括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万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3000万元债务。该公司现在拟投产甲产品,该项目需要筹资4000万元,预期投产后每年可增加息税前利润400万元。该项目有两个备选的筹资方案:
(1)按11%的利率发行债券;
(2)按20元/股的价格增发普通股。
该公司目前的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40%,证券发行费用可忽略不计。
•(1)计算按不同方案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2)计算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
•(3)计算筹资前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按两个方案筹资后的财务杠杆系数。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应当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为什么?
•(5)如果由甲产品可提供1000万元的新增息税前利润,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公司应选哪一种筹资方案?
解答:
(1)计算按不同方案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发行债券每股收益=(1600+400-3000×10%-4000×11%)×(1-40%)/800=0.95(元)
增发普通股的每股收益=(1600+400-3000×10%)(1-40%)/1000=1.02(元)。
(2)计算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
(3)计算筹资前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按两个方案筹资后的财务杠杆系数。
•筹资前的财务杠杆=1600/(1600-300)=1.23。
•发行债券的DFL=2000/(2000-300-440)=1.59
•增发普通股的DFL=2000/(2000-300)=1.18。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应当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为什么?
•由于增发普通股每股收益(1.02元)大于债券筹资方案(0.95),且其财务杠杆系数(1.18)小于债务筹资方案(1.59),即增发普通股方案收益高且风险低,所以,方案2为较优方案。(5)如果由甲产品可提供1000万元的新增息税前利润,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公司应选哪一种筹资方案?
•当甲产品新增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时,此时EBIT为2600万元高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2500万元,所以,应选择债券筹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