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古代德治的概念

古代德治的概念

古代德治的概念古代德治,又称“道德治国”,是指在古代社会中,通过强调德行和道德伦理的方式来统治国家和社会。

它是古代政治理念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也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实践中。

古代德治的理念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主张人人都应该具备高尚的德行和道德品质,通过树立正直诚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优秀的道德标准,来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统治者被视为天命的代理者,他们应该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古代德治的核心理念是“德治天下”,即通过道德来治理国家。

儒家认为,统治者应当以身作则,成为人民的榜样,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塑造。

只有具备高尚的德行和品德,统治者才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和信任,并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古代德治倡导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仁即爱心和同情,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怀有深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福祉。

义即公正和正义,统治者应该公平待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礼即恪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统治者应该注重仪式和礼制的规范,以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智即聪明和睿智,统治者应该具备足够的智慧,作出明智的决策和政策。

信即诚实和守信,统治者应该讲信用,与人民保持信任和互信的关系。

古代德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儒家认为,只有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幸福。

因此,统治者应该通过以德治国的方式来塑造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激励人民向善,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古代德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实践。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德治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国家治理方式,并得到了显著的应用。

历史上的明太祖朱棣和清世祖康熙皇帝都是以德治国而闻名的统治者,他们注重个人的德行修养,提倡廉洁政治和公正司法,使得社会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古代德治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困难。

首先,对德治的评判标准存在主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道德标准的理解和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

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

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作为一个资深学者,我多年来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

其中,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

一、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简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德治思想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之一。

德治强调以德为先,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它强调了以德为基础的领导方式和治理原则,提倡以道德为准则来规范政府和社会行为。

二、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领导品质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通过自身的德行榜样来感召和影响他人,才能够有效地领导国家和社会。

在国家治理中,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德治国。

这种领导方式能够激发人民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2. 倡导公正与公平德治思想强调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

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应该坚持公正的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个公民。

这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的正义需求,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关键。

3. 倡导谦逊与克己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保持谦逊和克己的态度。

在国家治理中,领导者不应该滥用权力,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的心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关心民生,推动国家的发展。

谦逊与克己的品质是领导者的重要修养,也是实现德治的关键。

4. 倡导自然与无为德治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原则。

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要过度干预。

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工的表现,而是指政府应该以柔克刚,以柔性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结语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的德行和道德修养,倡导公正与公平,谦逊与克己,自然与无为。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启示-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启示-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启示-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影响非常久远。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他被誉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在《鲁论》半部中的评价。

他的为国理念主要是以德治为原则,以仁爱为核心,以教民、富民、举贤任能等为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时代、社会和家庭分别构成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背景孔子出生在春秋末年,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

原来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诸侯国各自为政,相互兼并,民不聊生。

孔子理性地看到了当时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生活奢侈、敛聚民财、滥用职权等现象。

因此,他承担了规划社会、议论时政的重大责任。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但仕途坎坷,只得另辟蹊径,投身于教育事业。

由此可见,为政以德思想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治国平天下的路线。

(二)社会背景孔子出生在鲁国,受到西周文化的熏陶,对周礼十分钦佩。

鲁国地势封闭,国民以农业为主,虽不大但地位尊贵,以推行周礼为鲁国的治国方略。

当时战争连续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孔子深刻洞察社会现实,抨击、呼唤德政、战争、渴望安宁的强烈愿望油然而生。

孔子认为,只有善政,才能赢得;只有得,才能得天下,继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三)家庭背景孔子出生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后来到鲁国避难定居。

孔子家道中落,地位低微,生活拮据。

然而孔子没有自甘,十五岁就发奋学习,渐渐小有名气。

他有很多机会与当权者结交相识,有为官的便利条件,以此去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和理想,这就是孔子忠君爱民的为政思想产生的原因。

二、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源自《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孔子认为,管理的至高境界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就是,统治者应该实行德治,以德服人、治理国家,这样群臣百姓才可能支持你、拥护你和爱戴你。

论“德”与以德治国

论“德”与以德治国
领 导人 民治理 国家 基 本 方 略 的 完 善 和 创 新 , 对 是 马克 思 主 义 国 家 学 说 的 丰 富 和 贡 献 。认 真 学 习 、
第一 , 历 史 上 看 , 制 观念 的深 人 人 心 和 道 从 法 德观 念 的 终 结 , 味 着 以德 治 国 的 “ ” 不 是 倡 意 德 绝 导某 种 具 体 “ 德 、 德 、 德 ” 美 品 道 。在 历 史 上 , 德 “ 治” 往 和 “ 治 ” 对 应 , 中国 历 史 上 可 称 之 为 往 人 相 在 “ 治 ”而 在这 种 状 态 下 , 礼 , 国家 治 理 主 要 依 靠 等 级 秩序 、 导 权 威 和 中 央 集 权 进 行 。法 律 沦 为 道 德 领 的附庸 , 治 阶级 通 过 制 定 差 别 性 的 行 为 规 范 来 统 取 代 普遍 性 的法 律 。所 以在 法 与 道 德 的 关 系 问题 上常 常采取 道德 主义立 场 , 以道 德 推 论 法 律 、 政 治 。这 一点 , 我 国古 代 表 现得 十分 明 显 , 至 在 在 以 今天 的法 制 建设 中仍 有影 响 。 自鸦 片 战 争 中 西 文 化相 遇 以来 , 感 于 中 国 “ 治 ” “ 治 ” 的 衰 败 , 痛 礼 (人 )
封建 专 制 制度 。但 由于 中国 “ 治 ” 统 的 强 大 等 礼 传
原 因 , 方 法 治 在 近 代 中 国 的 引 进 移 植 未 能 深 入 西
如美德 , 德才 兼 备 , 易 乾 ・ 言》 “ 子进 德 修 《 文 :君 业 。 ( ) 德 ; 处 。《 策 ・ 策 四》 “ 有 德 于 ”2恩 好 国 魏 :吾 人也 , 不可不 忘。 ( ) 激 。《 传 ・ 公三 年》 ”3感 左 成 :

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当代解读

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当代解读

是 单 纯的道德教 化 , 而是 包含 了各种 利 民便 民的措 施 , 有进 步意 义 的。 当前强 调 的“ 是 以德 治 国” 中国 古代 德 治 思 与
想 是 批 判 继 承 的 关 系 。我 们 今 天 讲 的 “ 治” 不 ‘ 治 ” 个 概 念 来 自古 代 德 治 思 想 , 中 许 多 信 条 也 来 自古 代 德 德 , 德 这 其
汲取 、 鉴 、 借 继承其 合 理 内 容 。但 是 , 们必 须 看 到 , 天所 我 今
说 的 “ 治 ” 中 国 古 代 的 “ 治 ” 论 在 性 质 上 和 内 容 上 都 德 与 德 无
德” 等主张 , 以求“ 永命 ” 的训 诫 。春秋 时 期 , 下 大 乱 , 崩 天 礼
还 是 法 家 的 “ 治 ” 都 摆 脱 不 了 皇 帝 一 人 之 治 , 必 然 导 致 法 , 都

中国传 统德治 思想 产生 和形成 的历 史根 源
“ 人治 ” 的结果 , 只不 过 由于儒家 的“ 治” 德 更加 轻视 法律 的作
用, 因而 显 得 更 加 “ 治 化 ” 人 。
中国古代伦 理学 理论 十 分 丰 富 , 长期 的历史 发 展 中 , 在
形 成 了 以 儒 家 道 德 为 主 流 , 、 、 、 等 诸 家 道 德 为 支 流 法 道 墨 兵
的伦 理文化 渊源 。中 国传 统伦理 认为 ,诚 、 、 ,智 、 、 “ 信 敬” “ 仁 勇” 是理想 道德人 格所必 备 的品质 , 也是 正人 君子 立身 处事 、 接人 待物必 须遵守 的道德 准则 。 0
先 师 , 家思 想也 一直维持 着 主导意识 形态 的地 位 , 至辽 、 儒 甚
造 了灿烂 的古代 文化 。清理古 代文化 的发展 过 程 , 除其 封 剔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确立,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的探索上走向成熟,同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也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而全面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治国,从它的基本含义来看,指的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引导公民有序、有控、有规范地进行各种活动,以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治国既需要强制,又需要协调;既要加强法律建设,又要加强道德建设,前者的功能主要是法治,后者的功能主要是德治,二者结合越紧,就越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吸收以德治国思想是21世纪之初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重新评价西方伦理道德思想,批判吸收传统德治思想中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型的思想道德体系。

(1)批判吸收中国传统德治思想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

道德历来就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

传统道德观念固然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但数千年来,它们又的确充当了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德治传统,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伦理道德体系,为我国传统治国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今天我国讲以德治国,讲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反映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规范,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新型道德,而不是反映和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不是儒家宣扬的那一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以德治国”之我见

“以德治国”之我见
中 国 的 德 治 思 想 是 中 国 政 治 文 化 的 传 统 基 础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中 国 政 治 文 明 和 精 神 文 明 的 历 史 上 , 些 开 明 的 在 一 思 想 家 、 治 家 , 提 出 过 以 德 治 国 的 思 想 。 以 孔 子 为 代 表 政 均 的儒 家 “ 治” 想 , 强 调 “ 政 ” 同时 , 强调 “ 教 ” 德 思 在 德 的 又 德 的
, 教 弃 这 在 毛 泽 东 思 想 、 小 平 理 论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 对 我 们 党 领 导 人 民 ” 就 是 说 要 团 结 群 众 , 育 群 众 , 旧 扬 新 ; 里 的 “ 止 邓 是 , 民 治 理 国家 基 本 方 略 的 完 善 和 发 展 。 对 于 进 一 步 建 设 和 发 于 至 善 ” 要 使 人 们 的 道 德 品 质 永 远 保 持 完 美 无 缺 的 境 界 。
关 键 词 : “以 德 治 国 ” 德 治 ; 治 ;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8 —5 B 2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9 7 ( 0 2 0 —0 80 1 7 —4 6 2 0 )4 0 0 —2
江 泽民 同志 在 2 0 0 1年 初 召 开 的 全 国 宣 传 部 长 会 议 上 明 德 , 如 北 辰 , 其 所 而 众 星 拱 之 。 ( 论 语 ・ 政 》 他 又 说 : 譬 居 ”《 为 )
展 有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政 治 和 文 化 ,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意 有
义 。
也 就是 说 , 信道 德 的完 善是 治 国 的要 义 。 笃 中 国 传 统 德 治 文 化 的 另 一 个 积 极 内 涵 , 是 重 视 对 民 众 就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摘要]重视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重视“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

[关键词]德治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人才培养在新世纪来临之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策略,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德治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民主、法治的基础,又是实现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手段。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

一、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德治”和“以德治国”的基础“德治”是我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措施包括许多方面,其中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德教”,儒家据此提出了“德教为先”和“修身为本”的思想。

今天我们强调“德治”,强调“以德治国”,可以批评地继承儒家的“德治”、重视“德教”,重视道德教育的做法。

1、“德治”的思想渊源及其重要地位。

从中国思想史来看“德”的思想渊源以及从德政理论的角度看“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古为今用”也是借鉴前人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方法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德”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儒家经典。

据统计,在十三经里,谈到”德”的:《左传》有333处、《论语》有40处、《孟子》有38处、《大学》《中庸》共有18处,特别是在谈到治国方略时,十分强调统治者的德政,要求统治者注重以德治国,其中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是《论语》中的“为政以德”,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先声和理论基础。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相当完备的行政伦理体系。

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当时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

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

摘要:介绍了儒家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提出当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以德治国观,并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方面分析了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同时提出了笔者对以德治国的一些宏观构想和具体措施。

指出落实以德治国关键是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才能展现我国人民的新的道德水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以德治国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 以德治国的提出表明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21世纪的新时期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重要治国方略的诞生。

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

一、儒家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中国具有由来已久的重德传统,以德治国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的周公。

殷商的灭亡引发了人们对治国方略的深入思考。

商朝的最高统治者自称是天、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们是受天保护的,他们的统治也是万世不变的,他们把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天的意志,要老百姓对其统治逆来顺受。

然而,奴隶的暴动,却使天命改降于周。

这种历史的大变革使得周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反思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教训。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只辅佐那些有德之人。

浅析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启示

浅析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启示

浅析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启示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

教化方法和修身方法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主要方法,而经学教育、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道德楷模教育则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们共同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教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虽然,这些方法与内容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作为文化的传承仍然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体系建构具有现代价值。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品德教育、社会规范教育,还要认真总结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带给我们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征,现代启示引言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使用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词概念,但它作为历代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文化统治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每一段历史时期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不过其表现形式、名称及其功能与今天有所不同而已。

中国古代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尽管没有明确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却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

因此,认识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不仅有助于客观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的建构也有着突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内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萌芽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奴隶社会、繁荣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的伦理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其中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创立的理论和方法最为系统;同时,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思想家的发展,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方法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要统治工具。

因此,一般谈到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以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方法和内容为主体。

1.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根据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核心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主要方法,即外在的教化方法和内在的修身方法。

古代儒家德治论

古代儒家德治论

古代儒家德治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治思想更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

德治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通过礼乐文化、心性修养等手段,达到治理社会、维护秩序的目的。

本文将从德治思想的概念、实践及影响等方面,探讨古代儒家德治论的内涵与价值。

一、德治思想德治思想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本。

儒家认为,德治的核心是培养人民的德行,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德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教化,通过培养君主的德行,以德治国,引导民众遵循社会规范。

2、德主刑辅。

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即以德治为主,以刑罚为辅,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3、修身为本。

儒家认为,修身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只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君主,更好地治理国家。

二、德治实践古代儒家在治国理政中,积极推行德治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治者以身作则。

儒家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成为道德楷模,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引导民众遵循社会道德规范。

2、儒家道德规范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儒家将道德规范融入到政治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法律制度等,以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3、德治思想的推广。

古代儒家通过教育、文化等途径,推广德治思想,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治国理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德治影响古代儒家德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国家治理的借鉴。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等理念,为后世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2、塑造了民族文化性格。

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它提倡仁爱、忠诚、诚实等道德观念,使中华民族在道德修养上具有较高的水平。

3、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社会和谐、稳定和秩序,通过道德教化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传统德治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传统德治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公心 , 三过 家门而不入 , 更是有 口皆碑 。这正如恩格斯 所 说 : 酋长在 氏族 内部的权力 , “ 是父 亲般的 , 纯粹道德性 质
的 。 ’l {1
代“ 让制 ” 禅 的实行 , 志着 中国古代 德治思 想 的萌芽开 标
始, 到建立起 完整 的理 论体 系 , 走过 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
来的。据史书记载 , 、 尧 舜这两位天子都很俭朴 。尧住茅草

法等诸子伦理 思想的争鸣 , 可谓 异彩纷呈 , 但对德 治观念 最为重视 的, 还是当首推先秦儒家 。孑 子继承周公的思想 L
并加 以发 展 , 为儒家德治思想的创始人 。他指 出:为政 成 “
屋 , 上连 白灰也不涂 , 的是糙米饭 。 的是 野菜汤 , 墙 吃 喝 冬


中国传统德治的理论与实践
下有一个人饥寒或犯罪 , 那就是他 的过错 。 舜也是这样 , 更
德治思想在我 阚历史上可谓源远 流长 。 从尧 、 、 舜 禹时
能吃苦 。他亲 自去耕 田、 去打鱼 , 同陶工们一起去制 陶, 和 人们打成 一片。当时“ 日一风 , E一雨” 老百姓都安居 五 十 l , 乐业 , 爱戴尧 、 舜如 同父母 日月一般 。大禹治水 , 凭智 慧和
不仅在理论上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演进 , 而且在实践 中
也得 到 了广泛推行 。特别是 由孔 子开创 出的儒家德治思
想.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 中发挥 了极 大的整 合社会
和维护统治 的作用 。同时 , 观上对于 中华 民族 注重道德 客
第二阶段 为发展时期。经过夏 、 、 商 西周 , 也就是从奴 隶制社会的形成直到衰亡这段历史 , 洽思想得 到了进一 德
局 限性, 但对封建 统治者具有约束和警示的作用 , 并在封建 制度所能允许的范围 内保 护 了下层 民众 的利益。同时 , 客观上 对于 中华民族注 重道德理想 , 形成礼仪之邦亦产 生了积极 的作用 。研 究和借 鉴古代德治的经验 , 有助于 当前“ 以德 治国”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内容提要:“德治”思想贯穿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执政史,无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治国模式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国古代德治理论,有着其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德治思想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起到更加独到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古代德治思想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新道德正文:一、古代德治思想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生长起来的德治理论,也随着其赖以产生的土壤变化而不断变迁。

早在夏、商、周之前,德治思想就已开始萌芽。

及至商、周之后,德治的雏形“礼治”渐成时尚,至西周周公旦初步提出“德治”,而集德治思想之大成,最早系统论述以德治国理念的是孔孟。

儒家德治思想被统治阶级采用和改造后,定型于西汉董仲舒,完善于包括了韩愈、朱熹在内的唐宋一来诸多思想家,作为主导治国理论历经时代洗礼而日臻完善。

(一)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1.德治思想的起源先王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统治者、思想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先王视作完美无缺的人格象征。

而中国最初的国家是由血缘家庭脱胎而来的,这使国家一开始就具有伦理意义。

维系宗族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了政治的核心问题。

在此条件下,每个人依据自己在一定血缘或政治关系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而理想的统治者应靠自己完美道德的示范作用,靠对子民的道德教化,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德治。

由于先王崇拜的普遍存在和深远影响,先王被圣化为道德的先觉者和德治的楷模,“法先王”也就是要像先王一样实行德治。

2.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开端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时代,应该是殷周之际。

商周之交,殷商的统治接近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反思天命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怀疑天命对于统治权的必然的绝对性,而在政治事务中融入道德的理性原则。

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夏、商虽然曾经受命于天,其结果之所以“不其延”的原因,正在于“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意思是:因为他们不敬重德行,才早早地丧失了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大命。

孔子“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马啸一、“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依据(一)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孔子生活在一个伴随着西周宗法封建政治终结和观念文化衰落的时代。

同时面临着西周礼制崩溃、家国一体政治结构彻底瓦解的社会局面。

西周的宗法封建社会,是以周王室的强大、血缘情感的纽带、礼乐教化为依托,由各级帝王贵族组成的政治共同体。

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政治忠诚不再可靠,各级贵族之间的感情日益淡薄。

此外,由于各种利益纠纷,贵族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嫌隙和隔阂。

此外,在礼乐教育层面,随着督抚、大夫实力的增强,他们对皇帝等贵族的依赖减弱。

此时还没有各级贵族严格遵循礼制的社会局面。

此外,还有西周时期重视人事的传统等原因。

原始宗教逐渐失去了超越世俗的魅力,再也无法维持人心的稳定。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由分封制度而形成的宗子维城、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已然由于世代的增加而导致的亲情疏远,以及权力欲望的膨胀而土崩瓦解,西周所设计的那种“道德之团体” 也由此荡然无存。

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及国家政权发展的需要无疑为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产生和壮大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二)西周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孔子的从周思想旨在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承袭了西周时期的德治思想。

从商朝到西周,“德”与“德治”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

“德”是周人对人之心态与活动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政治生活的价值准则,实现“德治”是西周的政治价值追求。

此外,“德”也被周人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原则,例如五常之道,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诚(敬)之道;勤勉,不图安逸的原则以及对各级贵族的更高要求,包括其对职事敬慎,不懈怠;不暴虐,慎刑罚;不贪婪;能矫正是非以及治理民众要刚柔相济等等要求。

总而言之,西周“以德治国”的价值归旨在于通过培养人的德行,实现向“天”祈福,进而实现天下和谐的目的。

但处于礼崩乐坏境地的孔子,决心挽救周制的衰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周的封建思想,以弥补其不足和疏漏。

以德治国的作用

以德治国的作用

以德治国的作用西周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奠基时期,中国文化的许多基本精神和性格都形成于周代。

在管理思想方面,周代的重要贡献便是大力倡导德治思想。

经过儒家的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便成为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流因素之一,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变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代德治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的必然性。

首先,周人是以农耕起家的部落。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人的老祖宗,就是舜帝时代教人“播时百谷”的后稷。

后稷的后代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

”周人能够战胜殷商并取其而代之,实质上,就是农耕的生产方式战胜并取代了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

对于周人这样一个以农耕起家的新兴诸侯国而言,重视社会关系的构建,重视个人行为的规范,便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大力宣传德治思想,既是周人对内凝聚人心的政治需要,也是周人对外树立良好的、新兴的政治形象的'需要。

事实上,周人正是通过新兴的德治思想的宣传,不仅成功争取到了周邦内外广泛的政治支持,而且也成功地塑造了周人取代殷商的政治形象和舆论基础。

“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

”(《史记·周本纪》)第三,周王朝建立之后,德治思想便成为约束天子及各级贵族们的行为,规范社会关系,进而巩固政权的思想理论依据。

周人德治思想的内容,概约而言,包含以下几方面。

首先,德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统治者之德。

德字的古字从直从心,意思就是把心思摆端正。

心思端正了,犯罪行为也就端正了。

这一点,对统治者而言就是具备统治者之德。

根据《诗经》、《尚书》中的有关记述以及顾亭林、王国维的考据表述,周代的王号大都以道德称谓为原则。

比如,文王的“文”字,即为就是“允文”之意,与德字含义相同;武王的“武”字,所含自强不息而功勋皇小的意思;“成”、“康”二字,所含绥靖天下,打下国基的意义;“昭”阐明德,“穆”指厚德,等等。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内容提要:“以德治国”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以江泽民同
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

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
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他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的监督机制建设;从自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的养成机制建设。

从政道德养成的重点是加强道德修养。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指出:“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江泽民文选》中关于德治的思想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决策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这个思想是。

传统德治思想对当代以德治国的启示

传统德治思想对当代以德治国的启示

传统德治思想对当代以德治国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05-20T10:47:56.1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王绍阳[导读] 摘要:传统的德治思想是与法治相互融贯的。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 110161摘要:传统的德治思想是与法治相互融贯的。

德治思想大致包括“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辅之以法”,这种“德、礼、法”兼治的思想,有助于从源头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但“以德治国”的理念仍然需要得到科学的诠释,现在我们弘扬“为政以德”的思想,有利于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德治思想;以德治国;道德素质一、引言借鉴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理念来诠释现代以德治国的思想内涵意义重大。

以德治国的思想,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华的继承,又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从安邦治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理论创新,为新世纪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治国传统,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中的丰富内涵德治思想,在治理方式上,强调德、礼、法并用,强调的是“和而不同”,是协调而不是对抗,既不禁止也不放纵,而是用礼加以节制,使之合乎中道。

这些思想对于实现良性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德治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

德,在西周时是一个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概念,它要求统治者敬天孝亲,对己严格,与人为善。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得以更好的发展,对“德”的继承和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

二是提高了“德的地位,认识“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执政的导向、表现在德治上即德政和德教。

(一)德政即为政以德,一是为政以德要求君与臣都要“立国为民”,以德为本,以德修身,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的启示摘要:实施以德治国战略,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搞好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吸收,使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德治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四点启示:一、建立道德存在的现实基础;二、广泛树立道德榜样,使人们对道德产生敬仰;三、法治与德治的统一;四、德治与礼治相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以德治国;启示江泽民同志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①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与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搞好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合理吸收,使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以德治国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产生积极的作用。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朝着符合基本国情的正确方向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笔者就学习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理解和体会阐述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古为今用,加深对”以德治国”方略的领会和掌握。

中国不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东方大国。

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以”四大发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也以具有优秀文化和美德的”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以德治国”的思想,在中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伦理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而以德治国思想则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部分。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力图以其独特的关于以德治国的政治哲学和管理思想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

主张对西周以来的社会政治制度既有承接又有变革,希望通过进行道德、礼仪、制度、规范等意识形态建设,来结束社会的急剧动荡形势,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

因此,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学说的实质就是要求统治者以道德治理国家。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主体内容,主要包含在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之中。

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学家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的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经过汉代学者初步系统的整理和认证,再经过宋明以来诸多思想家的理论思辩和逻辑论证,最终形成了一个内容庞大、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

总的来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体内容就是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

德治思想,作为一种治国之道,在我国是从儒家思想开始的,儒家也叫做”礼治”。

它的基本思想主张是”为政以德”。

在儒家那里,这种德治的思想主张,的确有排斥法治的倾向,是说统治者和臣民,都要成为正人君子,特别是要求统治者自身先正,而后正人。

可见,这实际是一种贤人政治的主张,因此,必然出现”人亡政息”的结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的”德治”实质上是一种”人治”的思想主张。

但是,对儒家的这种”德治”或者说”人治”思想主张的价值,也不能一概加以否定,而是应当进行历史的分析,看到它所包含的合理的思想内容。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儒家反对对普通的老百姓一味地用严刑峻法进行统治,而主张要用礼去引导他们,用教化的办法来治理社会和国家。

从历史上看,当时儒家的这种政治主张,收到了比一味单纯用刑罚的办法要好得多的效果。

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治思想,既继承了历史上的”德治”思想的有价值成果,又克服了德治思想的局限性。

德治就是建设有利于道德形成的社会环境,就是在对社会和国家进行治理的总体活动中,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因素的作用,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素质,推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一个人道德的形成,是由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舆论、习俗、教育、政治风气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通过个人的接受和转化,才形成的。

因此,德治就是要建立、完善、发挥上述有利于人的道德形成的种种因素,改造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的良好德性的养成,有利于丑恶之性的消除。

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对国家的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幸福、民心归顺的重要作用。

因此,他们关于德治的思想,非常注重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去除封建糟粕之后,仍然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启示一:建立道德存在的现实基础客观现实因素是道德存在的重要基础。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凭空产生的,现实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

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而有恒心,无恒产而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己。

”①一个人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具备的前提是:确保他的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并不是说,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越好,道德水平就越高。

孟子说过:”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之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②因此,道德的存在,除了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还要从文化、教育、法制、社会风气、家庭诸方面,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今天我们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启示二:在社会上广泛树立道德榜样,使人们对道德产生敬仰孔子把国家统治方式加以道德化,首先要求统治者自身要一身正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③这表明国家统治者本身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百姓是否服从统治,取决于统治者本人是否正确、公正以及有没有道德感召力。

中国古代的”德治”,要求国家的君主和所有官吏,都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们要身体力行道德标准,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的老百姓。

这就是孔子对从政者的要求。

今天,领导者、社会活动家以及社会上各类有影响的人物,都应具备高于常人的道德修养,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民众。

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④。

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在宏扬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伦理型管理哲学,其基本立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但是,这种思想一经产生,其作用就绝不仅仅限于此,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学说,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对后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示三:法治与德治的统一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在阐述德治主张的时候,虽然强调道德的重要作用,认为德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式或根本手段,但并没有完全否定法律手段的作用,也不主张以道德来代替法律,而是认为应当德、法并举,宽猛相济。

《左传》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要求统治者一方面应以道德教育、感化民众积极向善,使他们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和秩序;另一方面又必须以法律来制裁、矫正越轨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国家统治必须是建立在以德治国基础之上的德与法的结合。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作出了发展,主张国家统治应”礼法并施、以礼为本”的德治思想,既重礼又重法。

法治只能作用于人的外在行为,并以威慑力作用于人的心理,但不能从根本上培养人的品德和人格。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③。

预防人的犯罪行为,还应从人的品德修养方面入手,”使天下畏刑而不敢盗,岂若能使无有盗心哉?”⑤因为,法治的内在精神与德治的精神应该是相通的。

有礼法无依,又能领悟礼法之后的精神实质,才能坦然自若。

今天的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建设则是重在教育那些没有违法犯罪的人。

一个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起作用,一个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治国之道的深刻论述,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治理社会和国家的过程中,道德因素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没有道德规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但如果道德单独起作用,就往往会显得软弱无力。

因为道德困素发挥作用,最主要的是靠人的自觉性,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

道德规范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主要表现出的是软约束,没有制度那样硬性的约束。

实践证明,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没有政治、文化等因素的有机配合,道德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是无能为力的。

同样道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在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特别对那些微观的领域,对那些特殊的人际关系矛盾,法律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从这点来看,古今对法治与德治的一致性认识是一致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启示四:德治与礼治相统一何谓礼?《左传》中说:”礼,国之干(躯)也。

敬,礼之舆(载礼的车)也。

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乱),何以长(治)世?”。

《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

”义就是人人各得其宜。

荀子认为:”隆(崇尚)礼贵义者其国治,简(轻视)礼贱义者其国乱。

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

”可见,礼仪与国势强弱有很大的联系。

礼治,即是通过人的外在的良好的行为,有序的行为规范、训导来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礼治,就是将道德要求规范化、制度化,使道德要求变为可以直接操作的具体规定。

我国传统道德和礼仪中就有大量的礼仪规范,至今仍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意义。

例如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今天我们还必须奉行这个道德礼仪准则,待人要恭敬热诚,礼让尊重;对老幼弱病残及不幸的人,尤应倍加关爱。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待人要和善宽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创造一种互助合作、亲睦、祥和的社会氛围。

总之,中国古代传统”德治”思想,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它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作为封建社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哲学,不可能不带有当时的时代烙印和历史局限性,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传统”德治”思想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但是,在这些政治道德观念中,确也存在着反映国家统治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共同性的精华成分。

它们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起到指导作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些政治道德观念,对于当今的道德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