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手抄报
弟子规手抄报大全

弟子规手抄报大全手抄报一:《弟子规》基本介绍创作背景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
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
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
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
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
“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
《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
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而精准的文字,教导儿童如何自律、尊敬师长、友爱互助。
作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我们应该学习并践行这些教诲,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优秀品质。
第一章:弟子规全文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篇中起,见中行,笃是敬,而信毋疑。
背后言,罪前戒,施于事,成于礼。
虽有威,复以言,善而言,恶而弃。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必信,行必果,背信弃义,不可容于人。
违规逆理,虽远必诛。
3. 说是语亲,听是非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事虽难,勿怠慢。
面有躁,色不展,听有过,辨不彰。
出有度,反有章,官有类,财有差。
奉父母,尊师长,友如兄,弟如童。
老则安,幼则荣,上能细,下能强。
5. 事不密,不行;言不信,不立。
忿冲冲,简单亲。
行有恒,无废时。
事虽小,勿擅为;群虽君,勿加亲。
陪则简,俭则伦。
倨傲否,谨自咎。
议不言,高不成;犯颜色,拂常情。
有所亲,勿近乡;有所异,勿近墙。
有所迩,勿轻车;有所远,勿减主。
6. 身有伤,贻致殃;德有伤,贻致殃。
言有伤,及君臣;行有伤,及家族。
道有伤,及贫贱;人物有伤,反成贤。
所患忍,所不忍;忍与言,乃至深。
语既过,事可矫;过不可,不可再。
悔吝何及,争伤志。
眼见多,手勿挠;事已过,心勿悔。
7. 莫言富,莫言贵;莫言敏,莫言利。
莫言好,莫言恶;莫言顺,莫言逆。
口是禍,是非由;身是禍,祸由口。
所慎独,勿与人。
道虽迩,不行;事虽小,不可。
言语蹇,意难追;简过易,繁难破。
第二章: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作为一个团结友善的小伙伴,友爱互助是我们互相帮助和关心他人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践友爱互助:1. 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友爱的首要体现在对待他人时的友善和善意。
弟子规手抄报资料

弟⼦规⼿抄报资料 店铺给⼤家带来⼀篇弟⼦规⼿抄报资料,希望给⼤家带来⼀些帮助。
更多⼿抄报尽在 弟⼦规⼿抄报资料 作者 李毓秀,字⼦潜,平⽣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已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规》。
全书以《论语·学⽽》中的“弟⼦⼊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
⾏有余⼒,则以学⽂”开篇,以三字韵语的⽂字形式,对⼉童⾔语⾏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处世,通常的核⼼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内容⼜符合封建伦理,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为流传的⼉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有同等影响。
《弟⼦规》原⽂及解说如下: 【原⽂】 (总叙) 弟⼦规圣⼈训⾸孝悌次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则学⽂ 【解说】 ⾄乐莫如读书,⾄要莫如教⼦。
《弟⼦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活规范,他是依据⾄圣先师孔⼦的教诲编成的。
⾸先,在⽇常⽣活中要做到孝敬⽗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切⾔⾏中,要谨慎,要讲信⽤;和⼤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原⽂】 (⼊则孝) ⽗母呼应勿缓⽗母命⾏勿懒⽗母教须敬听⽗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反必⾯居有常业⽆变事虽⼩勿擅为茍擅为⼦道亏物虽⼩勿私藏 茍私藏亲⼼伤亲所好⼒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亲憎我孝⽅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柔吾声谏不⼊悦复谏号泣随挞⽆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 【解说】 孝悌是中国⽂化的基础,古⼈云:“百善孝为先”。
⼀个⼈能够孝顺,他就有⼀颗善良仁慈的⼼,有了这份仁⼼,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
在家中,⽗母叫唤我们时,应该⼀听到就⽴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国学经典《弟子规》书法版,清秀隽永!

国学经典《弟子规》书法版,清秀隽永!《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开蒙养正《弟子规》柳体书法欣赏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A4打印版)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A4打印版)弟子总规叙:首孝泛爱,有余则为孝;规悌,众力进;入则呼友,出则名别;教诲有方,责任重大,圣人次之,而后能有那么孝者也。
人训谨信:亲仁、学文、勿缓、勿懒、敬听、顺承。
冬季应该如此,晨起应该如此,出门必须如此,居家有余应该如此。
事情虽然如此,XXX为则不行;物品虽然如此,XXX则不行;亲人所需,身有余力则温暖关怀;告诫自己,小心谨慎,好事不做,恶事不起;夏季谨防昏迷,反思自己的行为;勿忘初心,方能不贻遗憾。
那么凊定,必须面对;无论如何,不要改变;擅为则道亏,私藏则心伤;为他人着想,去自己的私心;亲人的忧愁是我们的责任;德行高尚,亲情深厚,亲爱的人和亲疏远离的人,我们都要关心;即使面对谏言,也要柔和而愉悦;有时候需要惩罚,也要用药而不是酒;为了方便贤者,我们要改变自己;即使没有人支持,也要坚定无怨;尽管时间变化,我们的初心不变。
离床、悲咽、肉绝,这些都是丧事中常见的场景。
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在丧事中,称呼很重要。
对于兄长、财物、言语等等,都需要使用正确的称呼。
在尽礼时,我们需要尊重死者和道友,也需要注意弟睦和物轻,忍受言语和饮食。
在处理丧事时,代叫和即到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尽诚去处理事情,生命和恭敬也是必需的。
在丧事中,遇到长路和骑马过来的人,我们需要尊敬他们,不论他们是高还是低,前进还是退后。
在呼名和见能时,我们需要趋揖和恭立。
下车后,我们需要勿坐,必须要低调。
在问起事情时,我们需要注意晨起、便溺、冠必、袜与、置冠、父兄等等。
早上回来后,我们需要正式地穿着服装,像夜晚一样惜时兼顾。
在处理丧事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包括纽扣、俱有等等。
勿移、事父、事兄、眠迟、漱口、净手、必结、紧切、定位,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饮食方面,适可而止,不要过量饮酒,避免为丑。
在举止上,要保持端正、恭敬,不要摇髀、箕踞。
此外,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污秽。
在与人交往时,要缓和揭露个人信息的速度,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避免斗闹和邪僻。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弟子规全文注音版》《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 :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
一年级弟子规手抄报,弟子规手抄报版面设计大全

⼀年级弟⼦规⼿抄报,弟⼦规⼿抄报版⾯设计⼤全 下⾯是店铺提供的⼀年级弟⼦规⼿抄报,欢迎查看。
⼀年级弟⼦规⼿抄报(⼀) ⼀年级弟⼦规⼿抄报(⼆) ⼀年级弟⼦规⼿抄报(三) ⼀年级弟⼦规⼿抄报(四) ⼀年级弟⼦规⼿抄报(五) ⼀年级弟⼦规⼿抄报(六) 弟⼦规⼿抄报内容资料 1、弟⼦规简介: 《弟⼦规》原名《训蒙⽂》,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篇”第六条:“弟⼦⼊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
⾏有余⼒,则以学⽂”的⽂义以三字⼀句,两句⼀韵编纂⽽成。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在家、出外、待⼈、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并改名《弟⼦规》 2、弟⼦规原⽂: 总叙 弟⼦规 圣⼈训 ⾸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亲仁 有余⼒ 则学⽂ ⼊则孝 ⽗⺟呼 应勿缓 ⽗⺟命 ⾏勿懒 ⽗⺟教 须敬听 ⽗⺟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 居有常 业⽆变 事虽⼩ 勿擅为 苟擅为 ⼦道亏 物虽⼩ 勿私藏 苟私藏 亲⼼伤 亲所好 ⼒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 柔吾声 谏不⼊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 ⾔语忍 忿⾃泯 或饮⻝ 或坐⾛ ⻓者先 幼者后 ⻓呼⼈ 即代叫 ⼈不在 ⼰即到 称尊⻓ 勿呼名 对尊⻓ 勿⻅能 路遇⻓ 疾趋揖 ⻓⽆⾔ 退恭⽴ 骑下⻢ 乘下⻋ 过犹待 百步余 ⻓者⽴ 幼勿坐 ⻓者坐 命乃坐 尊⻓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 如事⽗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易⾄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 便溺回 辄净⼿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 勿拣择 ⻝适可 勿过则 年⽅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虚室 如有⼈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物 及时还⼈借物有勿悭 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 切戒之 ⻅未真 勿轻⾔ 知未的 勿轻传 事⾮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 此说短 不关⼰ 莫闲管 ⻅⼈善 即思⻬ 纵去远 以渐跻 ⻅⼈恶 即内省 有则改 ⽆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 当⾃励 若⾐服 若饮⻝ 不如⼈ 勿⽣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 渐相亲 ⽆⼼⾮ 名为错 有⼼⾮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 倘掩饰 增⼀辜 泛爱众 凡是⼈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者 名⾃⾼ ⼈所重 ⾮貌⾼ 才⼤者 望⾃⼤ ⼈所服 ⾮⾔⼤ ⼰有能 勿⾃私 ⼈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不闲 勿事搅 ⼈不安 勿话扰 ⼈有短 切莫揭 ⼈有私 切莫说 道⼈善 即是善 ⼈知之 愈思勉 扬⼈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 先问⼰ ⼰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 待婢仆 ⾝贵端 虽贵端 慈⽽宽 势服⼈ ⼼不然 理服⼈ ⽅⽆⾔ 亲仁 同是⼈ 类不⻬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多畏 ⾔不讳 ⾊不媚 能亲仁 ⽆限好 德⽇进 过⽇少 不亲仁 ⽆限害 ⼩⼈进 百事坏 余⼒学⽂ 不⼒⾏ 但学⽂ ⻓浮华 成何⼈ 但⼒⾏ 不学⽂ 任⼰⻅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眼⼝ 信皆要 ⽅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功 ⼯夫到 滞塞通 ⼼有疑 随札记 就⼈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不端 字不敬 ⼼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 有缺坏 就补之 ⾮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志 勿⾃暴 勿⾃弃 圣与贤 可驯致 3、弟⼦规内容详解 总叙 1、弟⼦规圣⼈训⾸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规,是圣⼈的教诲。
小学生弟子规全集

小学生弟子规全集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全文阅读

《弟子规》全文阅读《弟子规》全文阅读《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一些礼仪与规范。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弟子规全文,一起来看看吧!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词句注释(1)弟子:旧时对学生或年纪小人的称谓。
弟子规配图及解释

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弟子规手抄报图片内容

弟子规手抄报图片内容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
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
它就相当于缩小版的黑板报。
下面是弟子规手抄报,请参考!弟子规手抄报弟子规手抄报弟子规手抄报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三字经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国学启蒙《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参考整理

国学启蒙《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参考整理《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进展奠定肯定的基础。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学启蒙《弟子规》原文及翻译,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国学启蒙《弟子规》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担心,勿话扰。
人有短,莫众揭,人有私,莫乱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国学启蒙《弟子规》翻译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由于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内心真正敬重的是德行,而不是那些表面上权势高,地位高的人。
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内心真正信服的德才,而不是那些嘴上谈论的大官,大人物,大财商。
自己有力量,不要自私自利,要关心别人;他人有力量,不要嫉妒,应当观赏学习。
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纵自大;不要喜新厌旧。
别人正在劳碌,不要去打搅;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搅。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赞扬,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判,会给自己招来灾祸;相互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取得或赐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赐予宜多,取得宜少。
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情愿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应立即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遗忘对别人的怨恨;应当短期埋怨、长期报恩。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弟子规全文注音版一、弟子规简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经典教材之一,是儿童启蒙的重要读物。
本文将为大家呈现《弟子规》的全文注音版。
二、学习守规矩1、父母教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前,声要低。
肃静立,勿践踏。
手不搓,似不精。
父母远,莫生疏。
2、尊长识尊长前,声要揖。
级势坐,勿倚伏。
要礼貌,待人接。
爱小弟,顾长者。
3、问起对门无察,土无测。
行有度,知礼节。
晚不取,早不受。
4、讲文明人不文,不如动物。
勤学习,肯努力。
有所长,宜怀揣。
子不嗔,父之过。
5、谨言慎行人无礼,无法处。
言无文,行无稳。
礼多必辱,言多必失。
自努力,勿求全。
忍辱耐烦,泰然处。
6、衣冠整倜傥衣冠服饰准。
衣冠软,如未成。
裳不正,对不整。
7、饭食面有盐,面有醋。
外面无恶劣,内面无猖抖。
饭有肉,口不张。
饮有汤,口不流。
饮食口不沾,汤汁勿沥漏。
三、守身有道1、守身戒指钱,戒有三。
舌不出,口无诳。
身不欺,心不虚。
动必有益,静有须。
忍耐事,贵向上。
2、爱护身体面向南,背向北。
吃不独,用不剩。
衣不过,用不缺。
爬山快,下山慢。
3、注意卫生人穿细,马穿肥。
字写牢,脚写匀。
草写细,针写粗。
心静调,躯卫净。
4、运动健康爱跑步,乐游泳。
善骑车,乐跳舞。
长大后,都能步。
运动身体好身材更美妙。
四、交友修养1、交友原则相交而不友,亦何益。
彬彬有礼,理财致业。
朋友多,不如己。
朋友饱,无谋士。
2、选择朋友交朋友,须明辨。
选朋友,要慢看。
朋友少,知友贵。
己己见,非公论。
3、知人善任“善相验,友长久”,此开列,自谨遵。
广结众友,对朋友。
法律上,可共利。
忍耐事,莫争执。
4、谦虚待人谦和为主,交友需谨。
情窦开,让步恩。
乐轻人,事之美。
知足者少,存欲情。
五、修身养性1、思想品德忠诚心,恭二师。
孝敬亲,谦让和。
乐助人,好明理。
志满士,分文雅。
2、修身为本高知识,凭勤奋。
高道德,凭修身。
养好身体,好思考。
置善行,心向上。
3、爱国情怀待人慈,举行小爱心。
心有国,义无尽。
救灾区,亲力行。
[国学经典内容]国学内容
![[国学经典内容]国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db1e9c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8.png)
(诗经风相鼠) (诗经大序) (诗经•小雅•鹤鸣) (诗经大雅抑)[国学经典内容]国学内容国学内容篇一:国学主题手抄报内容国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资料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国学手抄报内容国学经典弟子规手抄报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经部——儒学经典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学经典颂国学手抄报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学习规矩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学习规矩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旨在教导孩子们学习规矩、懂得礼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弟子规全文:弟子规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敬,以孝为先,亲以有礼,尊以有诚。
2.农谣说:四时勤,五谷晚。
礼义廉耻,千字文。
行人稳,坐人安。
登山小,足音缓。
3.拜上天,称祖宗,对长宜,友以孝。
尊官爱国,与众仁,行尊让,态端庄。
4.孝当先,群以亲为尊;谏不入,决不可使从。
5.谨言节,预兆祸,听过失,事后悔。
众庶同,举大慈;勿伤心,道自随。
6.天地合,地生物,百事备,物以类聚。
家有常,业无变,恭敬顺,业就担。
7.幼入学,长如箭;耳顺则听,目明则见。
事顺则成,言和则信;心温则理,性静则神。
8.事凡成,独立否?水有源,木有本。
终身事,群实亩;身不动,心不安。
9.凡开口,皆敬语;见善言,由是生。
见不善,亦内省;出言有物,人称贤。
10.戒所欲,终身戒;戒欲速,戒欲迟。
戒先难,后易成;戒先易,后难止。
11.事外事,不劳神;惟礼义,乃人伦。
洞其意,达其情;所存善,日见其人。
12.鸟欲高,先振翅;人求名,先立志。
心不惮,耳不烦;取直道,千里足。
13.三思而行,再思所言;俏成俏败,嘿止爱言。
14.饭父问偕知效事,行孝举正必肖翁;15.覆酒不覆亲,1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7.人不听,不如自己尽心;莫企子,何必待他人。
18.暗度陈仓,入木三分;不怨人,自得其辱。
19.百岁乐,百岁病;福无重至,祸不单行;20.细惟虑,始出言,利欲忘,祸可远。
21.心不狎,神不劳;千里风,不到耳。
22.草木摇,摇则生;众口铄,焉能剜?23.体常清,静以定;泰然处,可以安。
24.人正当,言必信;衡有直,惟忠良。
25.圣人法,法度存;小人细,细则乱。
26.凡积善,皆有后;受人恩,不曾忘。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A4打印版)

弟子规全文注音版(A4打印版)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
其中,孝悌、爱众、顺从等美德被视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首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首要泛有。
父亲和母亲都是我们的恩师,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因此,我们必须要尊敬他们,顺从他们的规规矩矩,听从他们的教诲。
其次,做人要有顾全大局的能力。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但是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我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大局出发,不为自己的私欲而伤害他人。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都正确,所以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坚持错误的观点。
最后,我们还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悲咽肉绝,丧兄财言。
或长或短,人生事多。
尽礼死者,道友弟睦。
物轻语忍,饮食者先。
呼人不在,祭如弟孝。
怨忿或有,幼即已成。
尽诚事生,道恭在中。
何生自泯,坐走者后。
代叫即到,XXX骑过。
尊敬低头进,遇无下犹有。
言马待立坐,前闻趋趋勿疾退。
百般幼命,声却退远。
呼名见能,趋揖恭立。
下车勿余步,勿坐必要低。
问事朝XXX,便冠袜置。
起早易至,必盥溺回。
必正与履,冠服视如谨。
夜惜兼辄,纽俱有,勿移事父。
事兄,此时应当漱口净手,必须紧切定位。
穿衣上食,年饮勿步揖,勿拣勿过勿饮。
乱顿不贵,饮食适可方少,酒醉从容深圆,践阈箕踞致污勿。
下称拜恭勿跛勿摇。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卫生和礼仪。
不要乱吃乱喝,饮食应当适度,不贵不贱。
喝酒要从容,不要喝醉,注意卫生。
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说多巧语,不要欺骗别人。
积极借信用,不勿污秽。
优秀的文档应该明求分明,为偷时还不难为先。
可焉如少佞巧之辞,不用污词市语,见事不苟纵。
要保持井气未真,未的非宜轻诺,要知道道字急疾说长,关心自己,人善去远,切勿轻言、轻传、轻诺,要退错,且舒模糊之言,说短、闲管,XXX渐跻,有则改,德学如人之衣服,过怒友来,誉恐谅士,心非即内,无加唯才,当自若饮勿生,闻誉益友,闻过渐相,名为省警艺砺,食XXX却欣亲,有错倘凡天行,人才自己。
2024版弟子规带拼音直接打印版完整版

弟子规带拼音直接打印版完整版目录•弟子规简介与背景•拼音版弟子规全文解读•弟子规教育理念剖析•实际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打印版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完整版资源获取途径和推荐01弟子规简介与背景弟子规起源及发展历程弟子规起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发展历程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传统文化中弟子规地位儒家思想传承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载体之一,《弟子规》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强调了孝亲尊师、诚信友爱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蒙学经典之一作为蒙学经典之一,《弟子规》被广泛用于儿童启蒙教育。
通过诵读和践行《弟子规》,孩子们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社会推广意义与价值弘扬传统文化01在现代社会推广《弟子规》,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价值02通过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家庭亲子共读03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共同学习和践行其中的道理。
这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家庭和谐。
02拼音版弟子规全文解读篇章结构概述《弟子规》总体结构全书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部分,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篇章逻辑关系《弟子规》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从家庭伦理到社会道德,再到个人修养和学习方法,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逐句拼音标注与朗读示范拼音标注全文逐句进行拼音标注,方便读者准确拼读,降低阅读难度。
幼儿园背的弟子规全文

幼儿园背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善,不可废。
3.父母严,子态温,父母宽,不骄人。
4.父母多劳我,适当报答要。
5.温良恭俭让,义气廉耻羞。
6.损友亲友要分明,贫富尊卑不掩情。
7.闻过则喜,知退则省,补过勿怒,劝善务满。
8.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污,常与贤人居,庶几无过误。
9.人不自夸皆有失,人不自扬必有余。
10.好勇斗狠,必有怨憎,言语伤人,行动害己。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民如水,身如舟,领导如舵手。
1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4.言必信,行必果,惟义所在,乃为人子。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人有所不可。
16.不欲深知,不欲随便。
17.义不轻财,言不轻信,祸患常兴,信誉易失。
18.言多必失,行多必距,言多必烦,行多必累。
19.行高者,必自卑,勇士藏勇,有志者事竟成。
20.人不善胜天,志不畏死难。
21.做事择其為有功之法,勿择其易者也。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3.克己复礼为学之本,立身达志为学之要。
2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5.病不哀穷,反哀过盛,孝有常养,理有固结。
26.勿以恶逆取人,勿恶贫贱,勿喜高卑,心平气和。
27.事父母,敬以孝,友于兄弟,有礼貌。
28.始作俑者,必有所归,行人有恒,何必骤然。
29.言必有中,行必有常,义之与恶,相反而行。
30.年达八十,能勿忘孝,天之骄子,以孝为先。
弟子规图文版

弟子规图文版弟子规图文版《弟子规》原名《训蒙文》,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简介/《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内容浅显易懂,很快流传开来,且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名称由来/《弟子规》“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
【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友爱;其次要小心谨慎,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
近仁德的人。
这些都是
非常重要的事,做了之
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
间精力,就应该学习六
艺等其它经典有益的
学问。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呼唤,应
及时回答,不要拖延;
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
动身去做,不可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
事的道理,应该恭敬地
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
责备教训时,应当虚心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