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本工程的塔楼部位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抗放结合”理论,在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1、从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1)明确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为0.55,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

(2)明确基础、底板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大碱含量为3.0kg/m ³,能够有效的控制氯离子对钢筋的腐蚀作用和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对钢筋保护的有效性。

2、从原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底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和膨胀剂用量,采用双掺技术。

据有关资料介绍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升升降1℃;粉煤灰掺量占胶结料总量30%时,可降低水泥水化热15%;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胀剂,不仅可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还可降低水泥水化热10%左右。

同时掺入粉煤灰和膨胀剂的综合降低水化热率可达25%。

(1)水泥拟选用P.O42.5水泥,厂家必须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

同时为确保本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需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延伸质量管理,从混凝土各种强度等级的配合比设计、各种原材料来源、进场,到混凝土的生产、供应过程全程进行监督,并且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搅拌站为本工程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实际浇筑混凝土水泥型号应以浇筑配合比为准)。

(2)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达到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和降低温升的目的,并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了混凝土流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可泵性。

(3)掺加料: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掺量以经监理、业主审批通过的配合比为准),不仅能够代替部分水泥,填充胶凝材料的空隙,参与胶凝材料的水化反映,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饿耐久性与强度,还能增强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量。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措施本工程地下室一般底板厚度500m。

混凝土一次浇注量较大因此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范畴。

对此必须重点控制有害裂缝的发生,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安全。

通过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我们确定出以下防治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泵送条件下使用较小的水灰比,骨料有良好级配,使空隙率最小,藉以尽可能的减小混凝土的干缩和终凝前的塑性收缩。

同时根据使用要求不同掺加的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或复合外加剂。

2、混凝土的施工防裂措施:施工中制订出从浇筑顺序、施工缝留置、浇筑程序、振捣要求到收活的作法,以至养护等整套工艺。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温度收缩和干缩,使之尽量减小,确保混凝土早期不开裂或不出现有害裂缝。

根据施工图中后浇带的位置合理的划分施工段,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养护及时合理,可以防止大部分有害裂缝的发生。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必须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超过25℃防止过快的降温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有害裂缝的关键环节。

本工程底板厚度为600mm。

根据计算施工时首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然后铺设两层阻燃草帘子,其厚度约为23mm左右,可以满足要求。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先铺一层塑料布,防止水份的蒸发,其上覆盖阻燃草帘子两层,以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过快的散发而造成内外温差过大。

并根据测温记录,决定是否增加覆盖厚度,养护时间不少于12天。

4、混凝土测温:现场设专人进行测温记录。

为了能及时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在混凝土中设置测温点,在底板处设置至少5处。

设在底板厚度的1/2处,采用电子电热偶进行测温。

每个测温孔设专人记录温度,以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差随时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调整。

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⑴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龄期确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符合下列要求: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构件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少于3组。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与外部环境形成较大温差,从而容易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温度变化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过大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外部产生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二)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约束条件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基础、模板等的约束,使其不能自由变形。

当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应力超过其约束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缝。

(四)原材料质量水泥的品种、用量、细度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性能。

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等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产生影响。

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五)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不当,也会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例如,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浇筑速度过快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振捣不密实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会使混凝土失水过快,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一)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二)优化结构设计减少结构的约束程度,合理设置变形缝、后浇带等,以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三)配置抗裂钢筋在混凝土中配置适量的抗裂钢筋,如温度筋、分布筋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混凝土抗裂措施
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配筋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受力情况,合理
设计配筋方案。

通过增加梁、柱等构件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提高
整体的抗裂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二、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抗裂性能。

例如,可添加合适的高分子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韧性
和抗拉强度,有效防止裂缝的扩展。

三、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开
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
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裂缝的生成。

四、严格控制浇筑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工艺,采取适当的浇筑
方式和工艺措施。

避免混凝土过早硬化或过热,导致内部应力集中,
引发裂缝的出现。

五、定期维护和检测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及时处理潜在的裂缝,修复已有的裂缝,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裂缝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和施工考虑因素。

随着结构的负荷、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混凝土会发生收缩、膨胀和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形成。

裂缝的存在会降低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

1. 用含有细骨料的混凝土为了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可以使用含有细骨料的混凝土。

细骨料能够填充混凝土的微小空隙,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程度,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该合理确定细骨料的种类和比例,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并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

2.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重量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越好。

因此,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该控制水灰比的大小,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可以通过加入化学掺合剂、调整水泥的用量和调控施工工艺等方式来控制水灰比。

3. 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性能。

在拌和混凝土时,应该控制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充分混合,避免因混凝土的不均匀而导致的裂缝。

此外,还应该控制拌和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4. 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基底处理基底处理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施工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基底处理工作,确保基底平整、牢固和无尘。

只有在良好的基底上施工,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有效控制裂缝的形成。

5. 采取适当的施工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施工和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浇筑的层数,避免过快或过多的浇筑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和收缩变形。

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和控制温度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温度应力,从而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往往容易出现开裂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二、合理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过大,干燥收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从而引起开裂。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高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和收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添加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开裂的风险。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紧密性和强度,降低干燥收缩。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掺合料是防止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增加混凝土的骨料粒径骨料粒径的选择也会对混凝土的开裂性能产生影响。

较大的骨料粒径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减少开裂的风险。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增加骨料粒径,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五、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挥发速度加快,容易引起干燥收缩和开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条件下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六、合理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分蒸发,避免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和开裂。

同时,可以采用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减少开裂的发生。

七、采用预应力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先施加的压力,使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从而抵抗外部加载引起的开裂。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

八、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体积较大,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全文)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全文)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全文)正文:一.前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

二.裂缝形成原因1.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导致裂缝的形成。

2.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时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导致裂缝的形成。

3. 荷载作用: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发生变形,若超过极限值,会引起裂缝的形成。

三.裂缝控制措施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骨料含量等,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2. 使用抗裂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抗裂剂,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3. 控制温度变化:采取隔热、保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4. 加强结构设计:合理设计结构的受力形式和构造,以减小荷载作用引起的变形和裂缝。

5. 定期检测维护: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以防止裂缝的扩大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2.抗裂剂使用手册;3.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收缩: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而引起的收缩现象。

2. 水灰比:指混凝土中水的含量与水泥含量的比值,反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 适量:指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加入的抗裂剂的合理用量。

正文: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全面解决方案。

包括裂缝形成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等内容,以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裂缝形成原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造成内部应力增大,引发裂缝。

2. 温度变化:混凝土结构在受到温度变化时,会出现体积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3. 荷载作用: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发生变形,若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就会出现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还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使得水泥水化热在内部积聚,难以散发,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收缩受到约束,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三)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外界温度骤降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小,从而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导致裂缝的产生。

(四)约束条件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受到基础、模板、钢筋等的约束。

当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约束应力,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五)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浇筑顺序、振捣方式、养护措施等不当,也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大、振捣不密实,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措施不当,会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本原则(一)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使温度应力控制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范围内。

(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养护等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三)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应力合理设置施工缝、后浇带,改善约束条件,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应力。

(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过选用优质原材料、优化配合比、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一、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选用: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和等级,合理调整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骨料,尽量减少含泥量和含有机物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

3.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前处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洗、除铁锈、除尘等,以保证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缩短。

二、施工工艺方面: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含量和掺合料用量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干缩变形。

2.控制浇筑温度: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热裂和冷缩裂缝。

3.温度调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以减缓混凝土的冷缩速度。

4.浇筑顺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依次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变形。

三、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合理裂缝控制构造:合理设置伸缩缝、收缩缝、构造接缝等,以分隔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预应力布置: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分布钢筋,通过预应力张拉和锚固,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抵抗自重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张应力,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3.跨径与支座分析:对大跨度结构,要进行跨径分析,控制竖向挠度和裂缝的产生,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适当的限制。

4.设计考虑施工缝:在设计中考虑施工缝的设置,避免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过大,导致开裂和变形。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和合理设计结构。

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一、引言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然而,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裂缝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1.温度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内部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异,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收缩或膨胀现象,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2.干燥收缩:在混凝土刚浇筑时,水分会逐渐蒸发并释放出空气,这种过程被称为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也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荷载影响:当大体积混凝土承受荷载时,由于内部应力分布不均,裂缝也容易产生。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方法1.使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气泡含量等参数。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干燥收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增加钢筋数量: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承担荷载的主要部件之一。

增加钢筋数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

3.使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大型混凝土结构中的技术。

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预应力钢筋,可以使整个结构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

4.控制温度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变化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温度变化,例如使用降温剂、覆盖隔热材料等。

5.增加混凝土的湿度:在混凝土刚浇筑时,应该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过早地蒸发水分。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干燥收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四、结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控制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增加钢筋数量、使用预应力技术、控制温度变化和增加混凝土的湿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控制裂缝的措施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控制裂缝的措施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控制裂缝的措施桥梁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温度裂缝、沉缩裂缝及抗拉裂缝。

在施工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物裂缝的产生。

(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选择合适水泥和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优先采用525R普通水泥,425R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

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

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90或120天),降低水泥量,并延缓峰值。

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525R水泥用量控制在360kg/m3.以降低砼高温升,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

2. 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

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3.选择适当外加剂,可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外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

外加剂中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

4. 选择优化配合比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降低水灰比,并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以降低砼温升,从而可以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

5.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

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超长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措施

超长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措施

(此文为2006年版本,仅供设计人员参考)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一、设计方面措施: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超长情况,可同时或部分采用以下几种裂缝控制措施。

1、采用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有效措施。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过高,一般采用C30~C35,不宜超过C40。

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可采用混凝土60~90天龄期的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值,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强度应不大于设计强度的1.2倍。

●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有效措施(参见施工方面措施)。

2、设置后浇施工缝或设置膨胀加强带,分段施工。

设置施工后浇缝:每隔30~40M左右设置一道施工后浇缝,施工后浇缝宽800~1000mm,且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提高一级强度的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并应注意后浇缝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0~20℃之间。

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接茬处剔凿干净,浇水湿润,并在接茬处铺水泥砂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保证施工缝处结合良好。

应加强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养护,其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5天。

对大面积混凝土工程可采用分段间隔浇筑措施。

分段原则应根据结构条件确定,一般不大于30m,经过10天的养护,再将各分段连成整体。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结构,应在各分段之间设置钢板止水带,并仔细处理好施工缝。

设置膨胀加强带:当超长混凝土结构不设后浇施工缝时,可每隔30m左右设置一道2~3m左右宽的掺加膨胀剂的加强带,在混凝土中建立0.2~0.7Mpa的预压应力。

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强度等级。

加强带两侧混凝土不掺膨胀剂或少掺微膨胀剂,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砼构件,可通过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粉来填补混凝土内部孔隙,使混凝土达到自密的效果,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总量控制在400kg/m3左右。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1.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变形和收缩问题。

尽量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减小构件的尺寸变化和设计适当的缝隙,同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裂缝。

2.使用适当的防裂材料: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以添加一些适当的防裂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减少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防裂材料有纤维素短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3.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渗透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防渗剂或使用特殊的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微细矿物掺合料等。

防渗剂可以通过充填细微裂缝和孔隙,减少水分和气体的渗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安装预应力和钢筋:预应力和钢筋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防裂措施。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保持压力状态,减少裂缝的发生。

钢筋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扩展。

5.加强结构的支撑和加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加强结构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添加附加支撑、安装横向和纵向拉杆、加固工程缝、采取预应力加固等。

6.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

对于小裂缝可以采取简单的维修措施,如填充密封剂或涂刷防水涂料等;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采取更加复杂的维修措施,如加固、重建等。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基础设施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内部存在微裂缝,长期以来一直是工程中的一个问题。

这些微裂缝不仅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能引起渗透物质的侵入和腐蚀,从而导致工程的不安全和损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抗裂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混凝土组成成分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

工程师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合理设计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能力。

例如,使用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致密性;使用增塑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

通过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3.增加钢筋骨架钢筋骨架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钢筋的强度和延伸性远远高于混凝土,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

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适量的钢筋,可以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裂缝扩展,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

4.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遮阳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中添加收缩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5.使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施加预先应变荷载的一种结构形式。

通过预应力荷载的作用,混凝土不仅可以抵抗外部荷载,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扩展。

总结起来,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包括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增加钢筋骨架、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使用预应力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包括:1. 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少内部应力的集中和不均匀分布,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2.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确保其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流动性,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次数,避免水泥浆体分离和气泡的产生,防止裂缝的发生。

4. 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在收缩和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如预留伸缩缝、安装混凝土伸缩缝条等。

5.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和支撑:在结构的连接和支撑部位,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连接、增加支撑的数量和强度,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裂能力。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处理结构表面的裂缝和缺陷,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和影响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7. 控制外部荷载和环境影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合理控制外部荷载的引入,如挖掘、建筑物的上部荷载等,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如水分渗透、冻融循环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一: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常因干燥收缩、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裂缝的形成,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二:表面裂缝处理1. 检查与记录:首先,需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查,并记录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等参数。

2. 清洁与修复:清除裂缝中的污物和杂物,并进行基本的修补工作,如填充小裂缝。

3. 填充材料选择: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并按照厂家要求进行施工。

三:结构裂缝处理1. 加固措施:对于较严重的结构裂缝,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钢筋加固、纤维增强、碳纤维片等。

2. 补丁修复:对于小范围的结构裂缝,可以采用补丁修复的方式,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压缩材料使用:在裂缝边缘和构件连接处使用压缩材料,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四:预防措施1. 控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施工过程中加水养护、加入缩微剂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使用遮阳网、冷却系统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少裂缝的形成。

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对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浇筑方式等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混凝土裂缝检查记录表、裂缝处理施工规范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裂缝: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开裂,可能会导致结构失稳或功能障碍。

2. 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流失而收缩,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3. 环氧树脂:一种用于填充混凝土裂缝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以读者完善处理技巧。

二:裂缝分类1. 表面裂缝:主要分为龟裂、疤痕裂缝等。

该类裂缝一般较浅,较易处理。

2. 结构裂缝:由于混凝土材料受到外力作用,造成结构体出现裂缝,该类裂缝治理难度较大。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李公平何志强任志强简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都较复杂,施工时应十分慎重,否则易出现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组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方面有许多技术问题要逐个解决。

本文着重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一、概述美国混凝土学会的定义: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即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影响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日本建筑学会的标准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和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认为,建筑物的基础最小边尺寸在1~3m范围内就属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注短期内形成,此时设计荷载尚未作用于结构上,因此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

但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大体积混凝土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因此其内部温升幅度较其表层的温升幅度要大得多,而在混凝土升温峰值过后的降温过程中,内部降温速度又比其表层慢得多,在这些过程中,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变形及由于其相互约束及外界约束的作用而在混凝土内产生的温度应力,是相当复杂的。

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都较复杂,施工时应十分慎重,否则易出现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组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方面有许多技术问题要逐个解决。

本文着重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 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K J~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
摘要:为确保大体积砼施工质量,除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外,关键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分析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裂缝温度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成因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普遍。

在全国调查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中,底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20%左右,地下室的外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80%左右。

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施工中,以防为主,采用了温控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保温养护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的监测等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功进行了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二、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选用,利用后期强度R60.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80~C55等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高,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30℃以上,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

竖向受力结构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减小截面,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混凝土,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考虑到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保证基础足够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升高。

三、裂缝控制的材料措施
1.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升高。

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利用混凝土60d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2.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

所用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要求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7d的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

3.采用5~40mm颗粒级配的石子,控制含泥量小于1.5%。

4.采用中、粗砂,控制含泥量小于1.5%。

5.掺合料及外加剂的使用。

国内当前用的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大大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可代替水泥,降低水化热。

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5%,降低水化热15%左右。

外加剂主要指减水剂、缓凝剂和膨胀剂。

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10%拌和用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

四、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
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第二层浇筑时必须完全履盖第一层,仓面上保证2~3个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延缓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好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在振动界限以前进行二次振捣,排除因混凝土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减少内部微裂缝。

面层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廊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
良好的环境下养护。

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5.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

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6.对标高位于±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以上的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五、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现场监测工作
1.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中,除应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测定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监测,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块体升降温、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

监测的规模可根据所施工工程的重要性和施工经验确定,测温的方法可采用先进的测温方法,如有经验也可采用简易测温方法。

这些监测结果能及时反馈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内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的效果。

2.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后,位于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lOOmm深处的温度。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测试每工作班(8h)应不少于2次。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的测试,每昼夜应不少于2次。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以能真实反映出混凝土块体的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温度监测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对长方体可取较短的对称轴线),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2)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的位置可根据混凝土浇筑块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3)在基础平面半条对称轴线上,温度监测点的点位宜不少于4处;4)沿混凝土浇筑块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6)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以上50ram处的温度为准;7)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ram
处温度为准。

5.测温元件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测温元件的引出线应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陕西建筑》 2005年7月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作者杨林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