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2
2013-2014一年级上教学计划
3、综合运用学过的绘图工具,再与美术课结合,绘制自己的作品。
1。werPoi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学期
2、介绍有趣的练习游戏,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鼠标操作练习,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练习效果。
备注
教学进度安排表
班级
一年级
科目
信息技术
任课教师
薛佳
周次
教学内容
节数
教具
重点难点
1
走入信息世界
1
计算机பைடு நூலகம்
理解信息以及信息传递的方法和途径
2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
计算机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计算机的构成
1
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的作用
4
如何开机与关机
1
计算机
学会开机与关机的正确方法
教材
重点和
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表现形式,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知道计算机的构成及基础操作。学会正确开、关计算机的方法。
2、熟练运用《金山画王》画图软件的各项基本工具。绘制美术作品。
3、与美术课结合,使用《金山画王》绘图工具,绘制美术作品。
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方式为主,通过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013年8月20日
201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方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方案精选2篇〔一〕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方案一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开端阶段,是孩子们接触数学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孩子们可以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步他们的观察才能和思维才能。
同时,我们还需重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打下良好的数学根底。
按照教育部20__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以及初步掌握数学中的四那么运算、数整数、长度、重量、时间、容积等概念和处理方法,详细包括:1、理解数的意义,认识0~10之间的数与数量的关系,逐步掌握加减、比拟大小等运算方法。
2、认识计量单位,并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长度、重量、容积、时间等计量单位的转换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让他们可以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到达认知、发现、理论、归纳、概括与运用相结合的效果,如下:1、启发性教学法:通过举例与比照、画图、让学生自主探究等启发性方法,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体验教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知识,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实验、玩游戏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兴趣。
3、创设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有趣且接近实际生活情境的更好环境,鼓励学生进展经历总结、问题发现、逻辑推理等思维活动,到达掌握技能的目的。
4、操作演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操作演示,通过模拟和理论,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数学的各种运算和方法。
以上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根底,我们将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展分析和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
这局部内容需要我们进展课程的分解,根据教学方案的要求、教材知识及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进展课程段的编排。
详细的课程内容及大纲如下:1、数的认识和数量的比拟:认识数的意义和数量之间的比拟;比拟大小,掌握使用“>”,“<”等符号进展比拟;使用天平工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学情分析: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
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013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3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段凌燕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②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
(3)图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色图形片(课本第53页)。
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色图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数学科高二备课组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羊口镇卧铺小学一年级总计144人,学生因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惫,留意力轻易分散,特别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他们来讲真的很难。
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想法应用各种手段来激起学生专心听讲的爱好,从而培养好习惯。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优秀生尽可能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讲布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布满了新鲜感。
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习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平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取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换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掌控教学要求,增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习的、新奇的、感爱好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熟悉自己、熟悉家庭、熟悉学校、熟悉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数数;一、快乐的校园10之内数的熟悉;三、走进花果山10之内数的加减法;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熟悉;七、小小运动会20之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空间与图形:四、谁的手儿巧熟悉图形;六、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八、我换牙了统计;实践与综合利用:实践活动找找四周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数学的认识不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习惯都还没有形成,所以,一年级教学上册教学任务的计划,我是按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低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制定的。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vip专享]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年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概况分析一年级班学生40人,其中男生24,女生16人。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
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点。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013~2014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㈠“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
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㈡“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
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㈢“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㈣“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二、编排特点㈠由易到难逐步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侧重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一般不要求学生基于问题确定计算方法(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除外),也不要求在算出的结果中标注单位名称。
2013一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2个班共有84人,男生人,女生人。
虽然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基础特别差。
而且学生在学前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是很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第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2013-2014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1)班共有学生47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不多,说话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012-2013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数学的认识不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习惯都还没有形成,所以,一年级教学上册教学任务的计划,我是按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低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制定的。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013-2014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王超坊上明德小学二0一三年九月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校一年级有1个教学班,共人。
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这名同学分别来自校辖的4个行政村的孩子。
学生天真、活泼、可爱、单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在经过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已经比较了解,具有了一些上课的常规意识及纪律常识,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强了许多。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孩子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幼儿园里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会数,部分同学还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数学学习上已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家长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上这些因素为孩子学习数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数学的教学。
学生年龄小,也有少数孩子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稍差,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不统一,本册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读图能力差,部分同学没接受学前教育,对颜色、方位等不会辨认,20以内数不会读写,给这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班内有一些内向的学生,他们不爱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待于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一年级是新入学的班级,教师对学生情况不熟悉,不太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家庭各方面的情况。
虽然在学历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对教学一年级没有足够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向老教师请教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研究教材、教法,渗透教学新理念,培养优生、辅导学困生,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各种数学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014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和计划资料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4.9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
2014 年小学数学上册教课工作计划一、班级概略剖析一年级班学生 40 人,此中男生 24,女生 16 人。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惯例不认识。
年龄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停纠正、敦促。
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但这类认识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 10 之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
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对学校的全部都感觉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爽朗,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因此这一学期以培育学生成优秀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要点。
二、教课内容:这一册教材包含下边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11—20 的认识,认识钟表, 20 之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 (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
1、烂熟的数出数目在 20 之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划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次序和大小,掌握 10 之内各数的构成,会读、写 1~20 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烂熟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之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4、认识符号“ =、”“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明和半时。
8、领会学习数学的欢喜,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成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仔细作业、书写齐整的优秀习惯。
5、使学生会依据加、减法法的含义解答比较简略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2014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单元计划)
4 4 4 4
3
4
第一单元
一、内容:准备课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 “多” “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分析: P2-3 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丽的校园”,以小学为背景,使学生知道 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 10 以内各数,且每种数量不 止一种, 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 P4-5 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 10 以内各数 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 读。在本单元中只是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的教学没有安排专门 的练习内容。教材通过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登,小兔和小鱼等比 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 同一数量的事物。 数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让数 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 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学 会数数的方法。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对校园生活不适应,有意注意较差, 因此不要急着去数数,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表面的事物 看够了,再带着数数任务观察,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 五、教学方法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学时,出示插图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 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数时,可以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数过主题图中的人或物后, 还可以数学生身边的一些实物(如教室的门窗、铅笔盒里的铅笔、一行课桌等) 。引导学 生数实物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 后全班交流。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如,教室黑板的上面有什么? (1 面国旗)左面有什么?(4 扇窗户)等。逐步使学生分清方位,这对于以后教学中布 置学生看书、做作业,都有好处。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 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六、课时分配:2 课时
201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韩敬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为5人。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是很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材分析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四、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
2014年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概况分析一年级班学生40人,其中男生24,女生16人。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
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开朗,有着剧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成优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点。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1、烂熟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烂熟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欢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优良习惯。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法的含义解答比较简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㈠“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
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㈡“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
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㈢“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㈣“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二、编排特点
㈠由易到难逐步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侧重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一般不要求学生基于问题确定计算方法(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除外),也不要求在算出的结果中标注单位名称。
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侧重引导学生根据所求问题并联系加减运算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示范在计算结果中标注单位名称。
同时,修改或删除了一些背景相对复杂、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习题。
㈡适当调整“实践与综合应用”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学习心理,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了 2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在设计这些活动时,一是进一步突出了问题引领;二是突出不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三是突出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例如,在“丰收的果园”
场景图中,教材先通过示范提出了与数量多少、几和第几、加减计算、位置关系有关的几个问题,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展开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不同的问题,体现了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内在联系的明确意图。
㈢配置适量的思考题和少量图文并茂、浅显生动的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
这些思考题侧重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事实,体会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较弱,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2则“你知道吗”,侧重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理解生活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㈣适当调整统计教学内容
按照教材修订方案的统一规划,一年级不再安排“统计”教学单元,只是结合“分一分”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打好基础。
㈤适当后移“认钟表”的相关内容
由于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都具有对钟表上整时的识别能力,而对非整时的认识则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教材将原一年级上册“认钟表”的相关内容移至二年级,与“时、分、秒的认识”合并教学,以增强教学的连贯性,提高教学效率
㈥适当降低“认位置”的教学要求
一方面突出认识左右这个教学重点,另一方面降低理解左右位置关系相对性的教学要求,只是通过增设的思考题使学生对这种相对性有所感悟。
三、教学建议:
㈠、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作业的习惯。
学生在写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方法,保护学生视力。
督促学生认真听题、规范书写、细心计算、耐心检查。
说到规范书写,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经常有学生把“0”的笔顺写错。
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激发学生
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形象逼真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
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以“小白兔采蘑菇”为素材,认识“0”。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2、设计多种活动,激发计算兴趣
学生幼儿园就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问题。
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习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计算题也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
(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㈢、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数学化思维的机会。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探索机会,留有足够的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的学习数学。
真正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幷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
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进度
注:机动时间教师可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制定:江都区进修附小万秋萍审定:吴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