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资料
幼儿园中班尊重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尊重教育
幼儿园中班尊重教育案例共享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尊重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尊重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尊重为前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尊重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而在中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尊重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共享一些幼儿园中班尊重教育的案例,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喜好在某幼儿园中班,有一个孩子名叫小明,他特别喜欢自己动手搭积木,而不愿意参加其他小朋友玩的游戏。
老师在观察到小明这一特点后,并没有强迫他加入其他游戏,而是给予他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他发挥自己的特长。
老师还通过与小明交流,了解到他对积木特别感兴趣的原因,从而加强对他的支持和引导,让他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案例二:尊重不同家庭背景和价值观在另外一所幼儿园中班,有一位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孩子。
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有时候会因此产生一些自卑和排斥感。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班级中进行了集体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作品、学习手工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强调孩子们的差异,而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背景和特点,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平等和包容,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案例三:尊重孩子的情感和表达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中班,有一个孩子叫小芳,她总是情绪波动较大,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哭闹。
面对小芳的这一特点,老师没有采取传统的惩罚方式,而是耐心倾听小芳的情感表达,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家长的配合下,幼儿园还开展了一些情感管理课程,让小芳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为她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中班尊重教育的实践中,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喜好、尊重不同家庭背景和价值观、尊重孩子的情感和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尊重的氛围中,孩子们才能够健康成长,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
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案例
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案例
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案例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因为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我所知的幼儿园中充分
尊重孩子个性的案例。
这所幼儿园的老师们无论在教学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注重尊重
孩子们的个性差异。
他们的课堂氛围非常温馨,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
学到知识,还能获得快乐和成长。
在这所幼儿园中,老师们会给每个孩子都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因为他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优点和需求。
例如,有
些孩子非常喜欢音乐,而有些孩子则喜欢动手制作。
针对这些不同的
兴趣点,老师们会开设不同的教学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自己喜
欢的学习方式。
除了学习课程外,幼儿园还注重了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养成。
比如有一
个孩子比较害羞,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话。
老师发现后,就在班级中
创设了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鼓励这个孩子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渐
渐地,这个孩子会主动与同伴进行沟通,而且不再害羞。
还有一个孩子喜欢动手制作,但因为工具使用不当,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伤害。
于是老师在课堂上专门教授孩子们正确的工具使用方法,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同时,幼儿园也注重家校合作,家长会在孩子上学前进行一次面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制定出更为合适的教学计划。
总之,这所幼儿园注重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兴趣中获得快乐、收获知识和成长。
这就是一所真正尊重孩子的幼儿园。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叶可鉴虽然打断了我的活动进行,但是她给了我一种启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大胆地指出老师的错误或不妥之处的,可以说,在我给孩子上课的同时,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
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歌词内容。
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还不够,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着我,让我很感动。
在进行歌曲表演时,我和幼儿一起模仿小花猫的叫声喵呜喵呜突然,叶可鉴小朋友很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
当时,我为了整节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便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继续着我们的歌表演,其它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注意到小叶子的这一疑问,他们仍然快乐地跟着我喵呜喵呜地模仿着小花猫。
我想,大家都跟着我说喵呜,叶可鉴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跟着学的。
其实不然,当我们再度表演时,叶可鉴依然很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
这次她的语气更加果断了,近乎是一种质问的口气。
刚才我对她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现在的她要讨回一番公道似的。
面对孩子的再次提问,我不能只顾及我原先的活动设计了,此时,我已经意识到我必须回答叶可鉴这个问题。
我首先表扬了叶可鉴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小朋友,其次建议大家一起听听她的提议,我们一起来学学她说的啊呜,用啊呜声来学小花猫叫。
果不其然,孩子们学得兴致高昂,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啊呜啊呜一张张快乐的小脸仿佛花儿一般在我眼前绽放!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仅仅是两个区别不太大的字,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仅仅是两个字,居然可以带给孩子们如此之大的快乐!案例分析:本次的青年教师分层公开教研活动是本学期我在园内部唯一的一次开课机会,也是我在这届小班新生第一次开课,面对那么多客人老师,孩子们没有任何拘束感,很放松,也很投入,让我万分庆幸自己拥有着这群无邪地小精灵。
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是每位幼儿教育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因此我们不能将他们塑造成我们期望的样子,而应该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
以下是一个尊重幼儿兴趣与爱好的案例:在幼儿园,有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他对绘画非常有兴趣。
小明天生就具有艺术天赋,他的画作总是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色彩表达。
小明的老师非常重视幼儿的兴趣,因此他决定给小明提供更多的绘画机会和资源,以满足他的需求。
老师为小明准备了一套优质的绘画用具,并为他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专门的绘画区域。
在这个区域里,小明可以随时拿起画笔和颜料开始他的创作。
此外,老师还提供了一些绘画书籍和图片资料,以帮助小明进一步发展他的创造力和技巧。
为了进一步激发小明的绘画兴趣,老师还组织了一次艺术展览活动。
小明的作品在展览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让他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此外,老师还邀请了一位艺术家作为特邀嘉宾,他与小明分享了他的绘画经验和技巧,并鼓励小明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教学中,老师也结合小明的绘画兴趣进行了一些创意活动。
例如,在孩子们学习水果的时候,老师带着他们去水果市场观察和购买各种水果,回到班级后,老师将水果摆在桌上,要求小明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水果的感受和理解。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小明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他的绘画技巧。
除了绘画,小明还对音乐很感兴趣。
老师也着重培养他的音乐才能。
在音乐课上,老师给予小明更多的机会表演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同时,老师还介绍了其他音乐家和器乐家的作品和音乐风格,让小明拓宽了音乐知识面。
总结起来,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给予幼儿合适的资源和环境,以及提供各种创意活动,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让幼儿获得愉快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尊重幼儿案例
尊重幼儿案例案例一:小明的“涂鸦”之作小明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总会在幼儿园的画室里创作自己的“大作”。
这天,他画了一幅“抽象派”画作,画面上五彩斑斓,线条杂乱无章。
然而,他的老师并没有嘲笑他的画作,反而对他的创作表示赞赏。
老师:“小明,你的画作很有创意,颜色搭配得很和谐。
你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小明:“这是一片森林,有很多小动物在玩耍。
”老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
继续保持,我相信你会画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尊重了小明的创作,没有因为画作不符合传统审美而否定他的努力。
这种尊重激发了小明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案例二:小华的“错误”答案小华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上课时总是不敢举手发言。
这天,老师提问:“谁知道地球是圆的吗?”小华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举手回答:“地球是方的。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老师并没有嘲笑小华,而是平静地说:“小华,你的答案很有趣。
虽然地球不是方的,但你的想法很独特。
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的真实形状吧。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尊重了小华的答案,没有因为错误而否定他的勇气。
这种尊重让小华感受到了被接纳的安全感,有助于他克服内向性格,勇敢地表达自己。
案例三:小丽的“独特”爱好小丽是个文静的女孩,她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收集树叶。
每当放学后,她都会在校园里捡拾各种各样的树叶,然后把它们夹在书本里保存。
有些同学嘲笑她“怪异”,但她的老师却鼓励她。
老师:“小丽,你收集树叶的爱好很特别,这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
你愿意分享你的收藏吗?”小丽:“当然可以,我有很多树叶,每种树叶都有它的特点。
”老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你的树叶吧,让同学们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丽。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尊重了小丽的爱好,没有因为与众不同而否定她的兴趣。
这种尊重让小丽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她保持独特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幼儿园尊重差异:个体差异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尊重差异:个体差异教育案例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尊重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本文将从教育案例出发,探讨幼儿园如何尊重差异,帮助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二、案例共享1.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在某幼儿园的教育案例中,老师发现一个孩子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学习音乐知识,并安排专门的音乐活动。
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他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2. 照顾孩子的情感需求另外一个案例中,一名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情绪低落,老师发现后及时安排了心理辅导,并在课堂上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在孩子得到情感支持后,他的学习状态逐渐好转,重新融入了班级的大家庭。
3. 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一些幼儿园中,老师会通过评估孩子的学习特点,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性任务;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则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三、思考总结在幼儿园教育中,尊重差异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更好的教育。
而这种尊重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不同”的存在,更要从个体的需求和特点出发,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只有这样,幼儿园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土壤。
四、个人观点个人认为,幼儿园尊重差异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责任。
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需求和学习方式。
只有通过尊重差异,我们才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帮助他们真正健康成长。
以上是对幼儿园尊重差异的个体差异教育案例的共享和思考总结。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启示,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和关爱。
五、教育案例的启示以上共享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特长,而这些兴趣和特长可以成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知识讲解
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案例分析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
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少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因此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
那么如何尊重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并以次作为活动设计的切入点呢?下面就例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区角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建构区小凡等几个男孩子搭了许多东西,有楼房、有小花,这时,宝宝带来了几辆玩具汽车,我心想:这下孩子们肯定会玩得很开心,建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的确,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把原先搭的小花、楼房一会移到这一会移到那,汽车开来开去,但并不再搭建其他东西了,我开始建议:“我们给汽车搭个停车场吧,”可孩子们对我的建议并没有多大的反应,还是自得其乐地自己玩着。
于是,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孩子们一起搭建了马路、公园、停车场,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似乎也很开心,我接着引导:“我们再建个交通岗好吗?”“好!”看到孩子们这么积极,我高兴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我又回到了建构区一看,孩子们不但没建交通岗,还把我和他们一起搭的公园、马路全弄翻了。
可孩子们呢,却依旧快乐地玩着汽车。
案例二:一天下午,我带孩子们去户外做游戏。
当我把游戏场地布置好,准备叫孩子们做游戏时,发现有一群孩子围成一团,兴奋地讲什么事。
我不停地喊叫:"快过来,过来,游戏要开始了……"可孩子们好像没听见,还在一旁说着。
幼儿园中班尊重教育案例分享 尊重教育案例
尊重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倡导平等、尊重和民主的教育方式。
尊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自信、自尊、自立。
在幼儿园中班阶段,尊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中班尊重教育案例的共享,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尊重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所幼儿园中班,有一位叫小明的男孩,他是一个内向而又敏感的孩子。
在班级中,小明不善于表达自己,经常沉默寡言。
有一天,老师发现小明对画画很感兴趣,于是在课堂上给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绘画创作。
老师也鼓励其他同学尊重小明的选择,并不要用过多的言语来打扰他。
渐渐地,小明变得更加开朗了,他学会了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愿意和其他同学共享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尊重小明的个体差异,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克服了内向的性格,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另一所幼儿园中班中,有一位叫小红的女孩,她是一个活泼好动、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
在课堂上,小红经常表现得不够认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课。
老师观察到小红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便在课间时间组织了一些体育游戏,给小红创造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在课堂上,老师也采用了更多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小红通过参与游戏感受知识的乐趣。
渐渐地,小红变得更加专注,她也愿意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重视小红的需求和兴趣,改变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小红的学习热情,使她获得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另一所幼儿园中班中,有一位叫小李的男孩,他是一个性格活泼、自信、独立的孩子。
在课堂上,小李经常展现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
老师发现小李具有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便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自主权,让他参与课堂管理和组织活动。
幼儿园如何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幼儿园如何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幼儿园里那些“别人家的孩子”
哎呦,说起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我可真是有话说!最近我就遇到一件特别好玩的事儿,让我对幼儿园的老师们刮目相看,也更明白尊重孩子个性有多重要。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家隔壁住着一个小姑娘,叫小米。
这孩子性格特别活泼,想象力也超级丰富,整天就像个小精灵似的在小区里蹦蹦跳跳。
幼儿园老师就发现这孩子特别爱画画,而且画的特别有意思,经常把一些奇思妙想都画在纸上。
不过这孩子有个小毛病:特别爱用手指头蘸着颜料在纸上乱涂乱画,弄得满手都是,老师们每次都得费不少劲儿帮她洗干净。
有的老师可能就觉得不方便,干脆就制止她,让她用画笔。
但是呢,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不一样!她们发现小米特别喜欢用手画的感觉,就专门给她准备了一块大大的白色布,让她在上面尽情发挥。
还给小米准备了各种颜料、彩笔,甚至还给小米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比如树叶、花瓣、贝壳等等,让她可以用来装饰她的作品。
有一天,小米兴奋地拿着她最新创作的“海洋世界”跑到我面前,得意地跟我说:“你看,我用树叶做的海草,用贝壳做的海星,还有用手指画的各种各样的鱼儿,是不是很棒!”
我看着她那兴奋的小脸,看着她栩栩如生的作品,真是忍不住笑了。
这孩子,真是个快乐的小画家。
这件小事让我深深感受到,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用行动来体现。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正是用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和耐心,引导着孩子们去探索世界,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去成为最好的自己!
你看,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真的不难,只需要一点点细心和用心,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爱,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绽放!。
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众多家长追求“全面开花”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个性往往被忽视。
本文以一位小学老师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尊重孩子个性,成就独特人生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小宇,一个活泼开朗、热爱舞蹈的男孩,进入小学后,他的父母希望他全面发展,因此给他报了各种兴趣班。
然而,由于兴趣班过多,小宇感到压力很大,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
在一次家长会上,小宇的父母找到了班主任老师,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小宇更多的关注。
班主任老师了解到小宇的情况后,决定尊重孩子的个性,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班主任老师与小宇互动的过程:1. 沟通了解班主任老师首先与小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沟通,班主任老师发现小宇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在舞蹈方面有着较高的天赋。
2. 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小宇的情况,班主任老师制定了以下个性化教育方案:(1)减轻课业负担,让小宇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2)鼓励小宇参加学校举办的舞蹈比赛,提升他的自信心。
(3)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宇的成长。
3. 家校合作班主任老师与小宇的父母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宇的成长。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向小宇的父母介绍了小宇的个性特点和成长方向,希望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
4.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虽然小宇在舞蹈方面表现出色,但班主任老师并没有忽视他的其他方面。
在课堂上,班主任老师关注小宇的学习状态,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在课余时间,班主任老师鼓励小宇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的课余生活。
三、案例反思1. 尊重孩子个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尊重了小宇的个性,关注了他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潜能。
2.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案例中,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宇的成长。
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尊重孩子的兴趣家庭教育案例
尊重孩子的兴趣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兴趣的案例:
有一位名叫李婷婷的女孩,从小就展现出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
她常常会跟随音乐起舞,也会用玩具小提琴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
父母发现了她的兴趣,决定支持她的爱好。
首先,父母为她购买了小提琴和舞蹈鞋,并找了一位专业的小提琴教师。
然而,学习小提琴并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
起初,婷婷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小提琴,音不准、节奏不对,而且手指疼痛。
她有些气馁,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父母并没有强迫她继续,而是与她沟通,询问她的想法。
了解到她的困惑后,他们鼓励她不要放弃,告诉她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为了帮助她更好地练习,父母还为她购买了节拍器和小提琴练习曲谱。
此外,父母还鼓励她参加各种音乐和舞蹈活动,如社区音乐会和学校的才艺表演。
这不仅让她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让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婷婷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对小提琴和舞蹈的热爱也愈发浓烈。
最终,婷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和舞者。
她的表演总能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
这一切都得益于父母对她的兴趣的支持和尊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中的关键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强迫他们继续。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不仅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建立起自信和自尊心。
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孩子兴趣培养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孩子兴趣培养的成功案例有哪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成功的兴趣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孩子兴趣培养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音乐小天才小明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每当家里播放音乐时,他总会跟着节奏摇摆身体,嘴里还哼哼唧唧。
他的父母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在他五岁的时候,给他报了钢琴班。
一开始,学习钢琴对于小明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枯燥的指法练习和乐理知识让他感到有些厌烦。
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强迫他,而是耐心地陪伴他,鼓励他坚持下去。
他们会经常带小明去听音乐会,让他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练习的过程中,父母也会给予他适当的奖励,比如当他完成一个小目标时,会给他买一本他喜欢的漫画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钢琴水平不断提高。
他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并获得了不少奖项。
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他的精彩表演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如今,小明已经成为了学校里的音乐小明星,他对音乐的热爱也越来越深。
他说,音乐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案例二:绘画小能手小红特别喜欢画画,从幼儿园开始,她就经常拿着画笔在纸上涂鸦。
她的父母发现了她的这个兴趣后,给她买了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和书籍。
为了提高小红的绘画水平,父母还专门为她找了一位专业的绘画老师。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学会了如何构图、如何运用色彩。
她的绘画技巧不断提高,作品也越来越出色。
小红的父母还会经常带她去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让她接触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拓宽她的视野。
此外,他们还鼓励小红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和活动。
在一次全市的绘画比赛中,小红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绘画梦想。
如今,小红已经在绘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她的作品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还被邀请参加了一些艺术活动。
她说,绘画让她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她会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案例三:运动健将小刚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对各种体育运动都充满了热情。
幼儿案例:对幼儿的正面教育与尊重
对幼儿的正面教育与尊重案例:我们提倡孩子自己带玩具到学校来玩,自己保存自己的玩具。
吃完午饭后,孩子们有了自由的时间,他们就把各自带来的玩具拿出来玩。
一开始一段时间,孩子们玩自己的玩具;后来,发现一部分孩子也有互相交换礼物玩的。
于是,我们就倡导孩子们互相交换玩具玩,或者几个人在一起玩。
大部分孩子能比较好地遵守规则,但是其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对别人玩自己的玩具总是不放心,很担心别人会把自己的玩具带回家,或者弄坏。
还有极个别孩子只想玩别人的玩具,却不想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别人玩。
有个叫强强的小孩就是这样。
一到大家换玩具玩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玩具放到书包里,把书包拉链拉好,再把书包放到抽屉里去,然后就去拿别人的玩具。
时间长了,因为少了玩具,总有孩子没有玩具,或者和他交换的小朋友也不给玩具给他玩了。
可是这个小朋友却很厉害,动手和别人抢玩具,可是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他对手的那一边,大家都说:“强强不给玩具给我们玩,我们也不给他玩。
”他觉得很委屈,来告状:“老师,他们不给玩具给我玩。
”因为了解了情况,我就给他讲道理,告诉他玩具少了,总有小朋友没得玩,要是大家都有得玩就好了。
他不说话,我接着告诉他,下次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给你玩了。
之后的情况有很大的进步,几次失败之后,他尝试着用自己的玩具去和别人交换,看到别人没有弄坏弄脏自己的玩具,也就不特别关心自己的玩具了。
大家合作得也很好。
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坚持正面教育,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出发,让幼儿明白规则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再加上适当地讲道理。
教师提供情境、策略,发现了问题,积极地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
最终目标是希望幼儿能够遵守班级公共生活中的交往规则,希望幼儿会有大方和慷慨的表现。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非常尊重幼儿小朋友。
教师没有采取强硬的说教,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不应该这样,或者那样,而是给他提出一种希望,指出一条明路,让幼儿自己取尝试,自己取努力,这样,幼儿小朋友在一次次成功之后,就会完全接受这种方法,进而成功地学到这种人际交往策略。
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案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案例分析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
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少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因此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
那么如何尊重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并以次作为活动设计的切入点呢?下面就例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区角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建构区小凡等几个男孩子搭了许多东西,有楼房、有小花,这时,宝宝带来了几辆玩具汽车,我心想:这下孩子们肯定会玩得很开心,建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的确,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把原先搭的小花、楼房一会移到这一会移到那,汽车开来开去,但并不再搭建其他东西了,我开始建议:“我们给汽车搭个停车场吧,”可孩子们对我的建议并没有多大的反应,还是自得其乐地自己玩着。
于是,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孩子们一起搭建了马路、公园、停车场,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似乎也很开心,我接着引导:“我们再建个交通岗好吗?”“好!”看到孩子们这么积极,我高兴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我又回到了建构区一看,孩子们不但没建交通岗,还把我和他们一起搭的公园、马路全弄翻了。
可孩子们呢,却依旧快乐地玩着汽车。
案例二:一天下午,我带孩子们去户外做游戏。
当我把游戏场地布置好,准备叫孩子们做游戏时,发现有一群孩子围成一团,兴奋地讲什么事。
我不停地喊叫:"快过来,过来,游戏要开始了……"可孩子们好像没听见,还在一旁说着。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叶可鉴尽管打断了我的活动进行,然而她给了我一种启发,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能够大胆地指出老师的错误或不妥之处的,能够说,在我给小孩上课的同时,小孩也给我上了一课!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专门强,能跟着我积极仿照小花猫,同时欢乐的学唱歌曲。
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如此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情形中明白得歌词内容。
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还不够,然而,小孩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爱好,仍旧专门投入地配合着我,让我专门感动。
在进行歌曲表演时,我和幼儿一起仿照小花猫的叫声“喵呜……喵呜”突然,叶可鉴小朋友专门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
当时,我为了整节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便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连续着我们的歌表演,其它的小孩也没有太多的注意到“小叶子”的这一疑问,他们仍旧欢乐地跟着我“喵呜……喵呜”地仿照着小花猫。
我想,大伙儿都跟着我说“喵呜”,叶可鉴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跟着学的。
事实上不然,当我们再度表演时,叶可鉴依旧专门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
这次她的语气更加果断了,近乎是一种质问的口气。
刚才我对她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现在的她要讨回一番公道似的。
面对小孩的再次提问,我不能只顾及我原先的活动设计了,现在,我差不多意识到我必须回答叶可鉴那个问题。
我第一夸奖了叶可鉴是一个专门有创意的小朋友,其次建议大伙儿一起听听她的提议,我们一起来学学她说的“啊呜”,用“啊呜”声来学小花猫叫。
果不其然,小孩们学得兴致高昂,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啊呜……啊呜……”一张张欢乐的小脸看起来花儿一样在我眼前绽放!我全然就没有想到,仅仅是两个区别不太大的字,难道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仅仅是两个字,难道能够带给小孩们如此之大的欢乐!案例分析:本次的青年教师分层公布教研活动是本学期我在园内部唯独的一次开课机会,也是我在这届小班新生第一次开课,面对那么多客人老师,小孩们没有任何拘谨感,专门放松,也专门投入,让我万分庆幸自己拥有着这群无邪地小精灵。
教育案例:尊重幼儿的童心世界
《尊重幼儿的童心世界》(教育活动案例)南开九幼许明明尊重幼儿的童心世界【案例描述】:最近,班里的男孩子经常会带一些“铠甲勇士”的卡片,比一比看谁收集得多,收集最多的幼儿很是得意洋洋,好朋友之间还总互相交换卡片。
女孩子也总是带来小粘贴,发给小朋友,有的幼儿经常是衣服上都沾满了小粘贴。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便凑到一起摆弄着他们带来的“宝贝”,玩得不亦乐乎,有的甚至连上课、午睡的时候也拿在手里摆弄着玩。
尽管我多次强调上课和睡觉的时候不能玩儿,然而,有的孩子就是管不住自己,午睡的时候会把小卡片或者小粘贴偷偷的带上小床,趁没睡着的时候在手里玩。
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把这些“宝贝”没收,说晚上接走的时候老师再发给你。
可是,事实上有时一忙起来就忘记还给孩子了。
又到午睡的时间了,译凡悄悄的拿着卡片正准备上床。
我发现后,走过去准备没收译凡的卡片,可是他紧紧的拽住卡片。
对我说:“老师,我不玩卡片了,我把卡片放书包里。
”我说:“不行,先给老师,起床后我再给你。
”他很不情愿地把卡片给了我:“上次你也说把卡片还给我,可是到现在还没发呢!”孩子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我猛然想到,我的办公桌里有好多孩子们的“宝贝”呢。
其实,教师的言行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食言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宝贝”,孩子们将收集来的“宝贝”放在展示区,展示区每天有开放和关闭的时间。
孩子们在展示区尽情地探索和交流,快乐地分享着他们收集来的各种“宝贝”。
自从开展活动以后,那些小“宝贝”再也没有干扰过正常的活动秩序。
【分析与反思】:1、幼儿经常喜欢收集或玩一些成人看来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
为了不影响活动,教师经常会把这些小东西随手没收,束之高阁。
等幼儿向教师索要时,教师往往已记不清放在哪里了。
不仅如此,当幼儿将他们捡到的一些小东西满心喜悦地交到教师手中时,教师也常常心不在焉,或是随手扔掉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感受。
幼儿园尊重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尊重教育案例分享一、引言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尊重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所重视和倡导。
尊重教育强调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一些幼儿园尊重教育的做法和成效。
二、案例一: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兴趣活动某幼儿园在课外活动时间内,为了让幼儿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开设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如美术小组、音乐小组、科学小组等。
每个小组都由专业老师负责,而遴选参加的方式则由幼儿自主选择。
在周一开放报名的早晨,老师将各个小组的活动介绍和形式展示出来,之后,老师会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报名表,上面列明了各个小组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这样一来,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
幼儿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性和自信心。
幼儿园尊重教育通过培养幼儿自主选择的能力,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案例二:尊重幼儿的决策权另一个幼儿园教育案例是关于尊重幼儿的决策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所幼儿园始终坚持尊重幼儿的决策权,让他们在一些日常小事中参与决策,如活动安排、游戏规则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给予幼儿充分的信息和选择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尊重和认可他们的选择。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老师会让幼儿们商量决定去哪个地方玩,怎样组织游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们感受到自己的决策是被尊重和认可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也可以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园尊重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决策能力,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四、案例三:营造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不少幼儿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营造了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
这所幼儿园的教室里挂满了孩子们的作品,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有自己的专属物品和角落。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小明,一个3岁的男孩,他的妈妈李女士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幼儿园老师。
在家庭教育方面,李女士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案例一: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有一天,小明在客厅里玩玩具,李女士在一旁看着。
小明拿着一个拼图,试图拼出正确的图案,但始终无法成功。
李女士并没有马上告诉小明答案,而是鼓励他自己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终于拼出了正确的图案。
李女士高兴地表扬了他:“小明,你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你成功了!”案例分析:李女士的做法是正确的。
她没有直接告诉小明答案,而是让他自己思考和尝试。
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案例二:培养孩子责任感有一天,小明在餐桌旁吃饭,不小心打翻了碗,饭菜洒了一地。
李女士并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告诉小明:“小明,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我们一起把地上的饭菜收拾干净吧。
”小明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清理地面,并逐渐养成了责任感。
案例分析:李女士的处理方式很明智。
她没有责怪小明,而是引导他学会承担责任。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李女士非常注重小明的作息时间。
每天晚上,她都会按时让小明上床睡觉,保证他有足够的睡眠。
她还制定了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小明从小就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案例四:陪伴孩子成长李女士深知,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礼物。
因此,她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和他一起玩耍、学习。
在陪伴的过程中,李女士不仅关注小明的成长,还关注他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他的需求和困惑。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责任感、良好作息习惯,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陪伴。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有时候,看着小明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李女士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个时候的世界simpler,但孩子的内心世界却一样复杂。
幼儿园素质教育案例: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幼儿园素质教育案例: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案例名称:授予幼儿园学生学习自由与独立的能力
案例背景:
这是一家位于中国某地的幼儿园,其旨在为孩子们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兴趣发展。
案例概述:
当一位幼儿园老师在课堂上谈论关于故事阅读的好处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他不喜欢读书,认为这很无聊。
老师非常了解这个学生,并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
基于这个信息,老师就和孩子的父亲商量了一下,希望可以找到一个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方式。
孩子的父亲陪伴孩子画画的时候声音很大,孩子很享受这个过程,因此老师就决定把一幅画放在孩子的课桌前面,他会惊喜地发现,这就是他父亲的画。
结果:
孩子因为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爱好被认真对待,随后表现更为活跃,
阅读可以不必很勉强,也很开心。
他不再对画画感到无趣,每天放学后,他在家中的纸上画画,认为那些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幼儿园中,他也参加了更多的美术课程,和更多的艺术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被鼓励,他的自我意识被大大地提高了,否定了“我不喜欢画画”的想法,动力体现在从排斥到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
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少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因此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
那么如何尊重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并以次作为活动设计的切入点呢?下面就例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区角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建构区小凡等几个男孩子搭了许多东西,有楼房、有小花,这时,宝宝带来了几辆玩具汽车,我心想:这下孩子们肯定会玩得很开心,建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的确,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把原先搭的小花、楼房一会移到这一会移到那,汽车开来开去,但并不再搭建其他东西了,我开始建议:“我们给汽车搭个停车场吧,”可孩子们对我的建议并没有多大的反应,还是自得其乐地自己玩着。
于是,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孩子们一起搭建了马路、公园、停车场,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似乎也很开心,我接着引导:“我们再建个交通岗好吗?” “好!”看到孩子们这么积极,我高兴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我又回到了建构区一看,孩子们不但没建交通岗,还把我和他们一起搭的公园、马路全弄翻了。
可孩子们呢,却依旧快乐地玩着汽车。
案例二:一天下午,我带孩子们去户外做游戏。
当我把游戏场地布置好,准备叫孩子们做游戏时,发现有一群孩子围成一团,兴奋地讲什么事。
我不停地喊叫:"快过来,过来,游戏要开始了……"可孩子们好像没听见,还在一旁说着。
我想了想,悄悄走过去,一看,他们正围着一只蜗牛说笑着。
于是其他孩子也开始了找蜗牛的行动。
我站在那里,听着小朋友的
讨论。
过了一会儿,涵涵发现了我,高兴地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发现的蜗牛。
”于是, 孩
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告诉我,“我发现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角”,“蜗牛喜欢吃……” 我被孩子的兴趣感染了,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弓I导孩子观察蜗牛的外形,告诉他们一些有关蜗牛的知识。
接着,我让孩子们观察蜗牛的爬行,并学它的样子走路。
孩子们高兴地看着、学着。
最后我请一名孩子把蜗牛拿到自然角去饲养,告诉孩子们:“我们把蜗牛放在自然角的桌上,等我们做完游戏再来看看,有什么变化”。
于是,我又领着孩子们在场地上玩游戏。
我把游戏的内容改为“蜗牛赛跑”。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回到教室,惊奇地发现蜗牛爬到了另一端。
我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高兴地说:“有一条长长的线”。
“对了,这就是蜗牛的腹脚分泌的粘液。
粘液粘在桌上,就会留下一条白线……”。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分析:
这是两个比较性的案例。
在第一个案例中,老师的引导是失败的,老师并没有真正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原因是我作为教师并未真正了解、真正关注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
在老师的直接参与下,孩子们似乎是按照老师的意愿活动了,但那仅仅是老师的权威而已,当老师一离开,孩子们又回到原有的兴趣上了。
可见,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他们按意愿去选择喜欢的游戏和其它活动的权利,不要限制幼儿。
尊重孩子的意见、想法、允许孩子不赞同老师的提议,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
同时,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分析研究幼儿,善于从幼儿好奇、求知的小小萌芽中发现具有教育内涵的兴趣与学习需要。
第二个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就比较成功。
当老师发现孩子们并不关注预定的游戏,但对蜗牛却产生了兴趣时,并没有制止,而是静静的观察,适时的参与和引导,还把预定的游戏改成“蜗牛赛跑”顺应了幼儿的兴趣,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是教育的有效起点。
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的教育,孩子们才有真正学习的动机。
这是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
作为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随时发现并抓住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并以此作为教育契机。
当孩子的兴趣与预定的目标不一致时,如果教师硬把幼儿的兴趣拉到教师预定的内容上来即使幼儿肯服从,也未必是真正的愿意学,这不利
于培养幼儿愿学、会学的态度。
老师顺应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孩子们在自己关注的基础上获得了有关经验。
虽然幼儿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但老师从大目标出发,创设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活动,保护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反思与体会:
老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孩子的要求、想法、兴趣。
把激发幼儿的内在兴趣和内在动机放在重要位置。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处于特殊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兴趣与爱好可谓是幼儿参与各种活动的直接而有效的动力源泉。
因此,要想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各项活动,我们幼儿教师就应当首先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首先,要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幼儿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去了解幼儿的兴趣与爱好,知道哪些事是幼儿感兴趣的,哪些是幼儿所喜好的。
认识到这些,我们才找到确实可靠的出发点。
我们可以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去发现和了解。
第二,尊重幼儿的兴趣差异。
幼儿期个性已初现轮廓,幼儿之间的兴趣、爱好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
因此,教
师应从客观出发,而不能主观臆断。
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爱好强加于儿童,也不能以多数幼儿的同类兴趣来抹杀个别幼儿的不同兴趣,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
第三,正确引导与促进发展。
这是关键的一步。
对于幼儿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应多组织各种活动,积极创建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并正确引导,促进幼儿的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
另外,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的兴趣与爱好是自发的、可塑的。
只有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才能发现幼儿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也只有不断地从活动中加以强化才能使其稳固和发展。
个别幼儿的兴趣与爱好中途发生改变是正常的,教师切忌顽固坚持。
总之,教师要尊重、保护并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求知、
探索的情感态度, 促使幼儿主动地学和全面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