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史话---清末皇家消防队员

合集下载

消防的发展历史---中国现代消防

消防的发展历史---中国现代消防

消防的发展历史---中国现代消防中国现代的消防队制度始建于晚清。

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成员是当时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的志愿者。

内陆第一支消防队,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才出现的。

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

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租界消防队移交由清政府管理,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成为中国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消防队。

次年,清政府在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

其后,国内的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省会城市也相继组建了地方的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

1905年,清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五个司和一个部属消防队,部属消防队专司救火。

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49年至今,我国的消防体制总共经历了6次变革:1949年10月—1965年5月,实行职业制时期全国解放以后,各级公安机关建立了专门的消防机构,公安部于1955年10月成立了消防局,各地陆续组建了公安消防队。

1965年5月—1969年3月,改义务兵役制时期1965年1月15日,国防部、公安部、内务部、财政部、国家编委联合发通知指出:全国公安消防队伍自1965年5月1日起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为五年。

实行义务兵役制后,公安消防部队单列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开支。

1969年3月—1973年12月,由军队代管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消防事业受到了严重挫折。

自1969年3月25日,消防部队由省军区、军分区或警备区代管。

服役期由5年改为3年。

这个时期,许多行之有效的消防规章制度受到错误的批判,消防工作的群众基础遭到破坏,消防监督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1973年12月—1976年10月,重归公安机关管理时期1973年10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了规定:自1973年12月1日起,公安消防队伍由公安机关统一领导,公安消防队伍的征兵退伍,随同全国年度征兵命令由省军区、军分区或警备区一并负责代征代退。

消防发展历程

消防发展历程

消防发展历程
消防发展历程
消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中国古代。

古代中国消防的发展历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更早的时候,消防是以礼义为准则来管理的,而不是以法律为准则来管理的。

火灾的频繁发生使消防事业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汉代中期,消防事业发展到了“兴消防”的时期,有很多官员被任命为官府消防官。

他们的职责是督促各地的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如在手摇灯的城市上放网、放网、放铁索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防事业也发展得非常迅速,消防机构也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

宋代,立法推行了“消防法”,这是中国近千
年来首次正式实施的消防法令,它定义了消防的职责和义务,牢固树立了消防的法制地位,使消防事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明清时期,消防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政府鼓励民间消防组织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消防事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如协议消防、抢险救灾等。

清朝时期,消防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消防机构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为了加强消防管理,清朝时期增设消防处,负责制定消防法令,推行消防技术标准,组织消防宣传教育,研究发展消防设备,规划消防防灾工作等。

近代以来,消防事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型消防设备出现,如室内自动探测、报警、消火栓系统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政府更加重
视消防事业,设立更多的消防机构,规定更严格的消防法规,组织更全面的消防教育,发展更完善的消防设备,更有效地实施消防管理,促进消防事业的发展。

消防事业在现代社会是一门职业,它的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的财产和安全,消防是一个理应被所有人重视的事情,它保护我们的生活、财产和环境,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真正的安全感。

消防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消防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消防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以上内容来自于昆明消防器材批发/ 消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概念、观点以及发明,我们平时均已熟悉不过,且已习已为常,以至于没有任何疑问。

今天,我们来追记一些在消防历史上可以回味,值得纪念的年份。

在这些年份中,首次出现了与消防有关的一些东西。

发生地点是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及巴黎。

1518年,欧洲首次出现消防队一般所接受的观点和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杜贝尔在1699年创建了欧洲第一支消防队。

然而法国的历史有记载,在其北部城市以及阿尔萨斯,甚至巴黎,可能早于以上日子就已有了消防队组织。

真正确实可靠的历史记载是,最先成立消防队的日期是在古代希腊时代的1518年,地点是在德国的奥格斯堡,创始人是一个名叫柏拉纳的金匠。

1762年,巴黎首次出现消防船1762年,巴黎首次出现了消防船。

当时主要是对付在塞纳河上木桥发生的火灾,和在塞纳河上航行的小船,艇发生的火灾。

到了1764年,巴黎共计有8艘消防船。

这些船上装有手揿泵浦。

它们直到19世纪才退出服役。

在1888年,巴黎消防队指挥官向市政当局提出要求配置蒸汽消防船,但他的要求没有被满足。

1781年,巴黎首次设置了在戏院中的消防供水系统1781年,巴黎歌剧院发生大火。

此次事故以后,每逢有演出,巴黎消防队都必须到剧场进行保卫工作。

从实战需要出发,当时的巴黎消防队指挥官德尼穆拉发明了一套装在戏院中的消防供水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一个4m3的蓄水池向泵浦供水,而从泵浦通向大厅处,人们设置了用铜制成的管子,并向其加压供水。

在这个铜管子的尽头,装有一个螺帽接口,并引出一个皮制的管子,在未尾处则装上水枪。

这套系统被按装在巴黎歌剧院内,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801年,巴黎首次出现了3人操作小组自19世纪初,在1801年,巴黎公布了消防队组织法。

该消防组织法规定,全巴黎城共设置30个消防岗哨,每个岗哨有3名消防队员。

不久,3人消防操作小组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这种以3人为一组的战斗集体,能以极快的速度出发,并投入灭火战斗。

周末消防:清朝皇帝关注消防治理

周末消防:清朝皇帝关注消防治理

周末消防:清朝皇帝关注消防治理康熙康熙⼆⼗⼆年(1683年),国内政局趋于稳定,社会治理已获较⼤成效,但康熙皇帝外出时,仍念念不忘皇宫的安全,专门谕旨太监⼩⼼⽕烛:“近⽇朕愈加喜悦,宫中不必挂念,惟嘱咐尔等,时近冬⾄,阳⽓初⽣,多风多燥之际,必须⼩⼼⽕烛,凡紫禁城内皆传知,特谕。

”康熙⼆⼗三年三⽉⼗⽇(1684年4⽉24⽇),北京正阳门外民居失⽕,康熙先派⼈到⽕场观察情况,发现附近官兵⽆⼈扑救。

就⼀⾯下令遣宫内⼤⾂侍卫往救,⼀⾯亲⾃登城指挥,终于将⽕扑灭,对官兵不救⽕⼀事,康熙⾮常恼⽕。

第⼆天,即三⽉⼗⼀⽇,谕旨⼤学⼠等:“昨⽇正阳门外被⽕,朕数遣⼈往视,该城及属坊巡捕等官,并⽆⼀⼈在者,亦⽆救⽕之⼈。

因遣内⼤⾂待卫往救,⽕势⽅炽,未能旋熄,朕亲⾃登城指挥,⽅得扑灭。

该城及司坊巡捕营等官,是其该管之处,职分所在,平⽇不加谨提防,遇⽕⼜不急救,殊为怠忽。

左都御史科尔坤、兵部侍郎郭丕、阿兰泰奏称,⾂等留视,俟⽕势熄灭⽅回,及朕回官,使⼈看时,伊等亦已散去。

城外等汉官所居之地,遇此等事,亦应协⼒料理,及置若罔闻,袖⼿不顾,则他事亦因循坐视可知。

伊等皆国家⼤⾂官员,凡事当视若⼀体,乃于⾝外⼀不关⼼可乎。

尔等可将此旨,传谕吏兵⼆部及都察院知之。

”从谕旨可以看出康熙对官兵在⼤⽕⾯前袖⼿旁观的愤慨,并以此类推,指出对别的事也会“因循坐视”。

这是对⾂下⼗分严厉的指责。

时隔三年,⾄康熙⼆⼗六年⼀⽉⼆⼗⼀⽇(1687年3⽉23⽇)夜,北京正阳门⼜着⽕,汉官仍袖⼿旁观不事扑救。

对此,康熙除恼⽕外,提出了救⽕防⽕的组织安排。

在第⼆天的谕旨说:“昨夜正阳门外失⽕,汉官皆不事扑灭,但袖⼿旁观。

⼋旗都统、副都统、五旗护军统领不预值宿。

今可于要地,分班轮值,若遇⽕,即为扑灭,倘有传集之事,亦易齐聚。

⽅今时际升平,伊等并⽆效⼒之处,分班轮值,以尽勤劳,份所宜然。

今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副都统、五旗护军统领会议闻之。

”⼤学⼠接旨后不久回奏:“⾂等传谕⼋旗都统等,据伊等会议,分班值宿,两黄旗于地安门、两⽩旗于东安门、两红旗于西安门、两蓝旗于东西长安门,更番预备,如遇何⽅失⽕却往扑救,其官兵应派数⽬,交兵部议奏。

细说“消防”

细说“消防”

细说X1AOFANG ANQUAN\“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就开始出现这个词To但其实,"消防"的根在中国。

在中国古文字中,消字由“水”“小”“肉”组成,有一块小肉在河里冲洗,有消失的意思,防字阜“从”“方”,阜字指形似阶梯的山坡,方字指带绳索的战俘或奴隶,阜、方在一起有防止战俘逃跑之意。

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

日语“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直隶总督袁世凯“查照西法,拟定章程”,在保字创设警务总局和警务学堂。

在《警务学堂章程》中规定:“救火灾法有专门操作,各车名为消防队”。

同年八月,清政府将接管的原天津“都统衙门”救火会改为巡警总局消防队,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消防队”的名称,也是由中国政府领导的第一个近代消防队。

之前中国城市中已出现了近代消防队,是上海租界工部局火政处。

这个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7月20日成立的第一救火车队,比天津的早36年。

人类最早的用火痕迹,比较确切的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猿人洞,年代距今约50万年。

火灾是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出现房屋建筑以后出现的。

火灾的灾字,宝盖下面一个火字就是从火烧墙壁和屋顶的形象转化而来。

我国的古人类遗址中有许多火灾现场遗址。

如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前的泰安大地湾遗址,都有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建筑火灾遗址。

世界上用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火灾记录是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

专家破译为商朝武丁时期,即公元前1213至前271年间商王武丁占卜的记录中写道,戊戌日某地的瓜仆和宰奴在夜间焚烧了三座粮仓。

世界上最早的高层建筑火灾是公元前1046年商朝纣王灭亡时登鹿台赴火而死。

我国最早国家创办性质的消防队创建于北宋首都开封。

创建的起始时间经考证在北宋宗至三年(1056年),距今有947年的历史了。

这样的城市消防队从组织形式及其任务范围,都与当今社会的城镇消防队没有大的区别,具有如下特点:1.将城市划分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内于高处建立望火楼,楼下有消防队专用建筑房屋数间;2.每座望火楼下驻扎官兵百余人,作为扑救火灾力量的专职队伍;3.配备水桶、火钩、麻搭、铁锚儿等10余种专门扑救火灾用的器械设备;4.具备报警系统,在望火楼上派专人望火情,在各厢、坊的军巡捕还有“操火兵”,发生火2019年03月|Q总第132期|@生产序监督警,利用烟、火或旗帜示警并飞马上报;5.—旦发生火灾,望火楼下的官兵很快出去,迅速扑灭火灾;6.望火楼的建筑是“官屋”,驻扎的人员是国家军队中的官兵,扑救火灾“不劳百姓”,是一支完全由国家供给的公益性的专门扑救火灾的力量。

古人消防漫话

古人消防漫话
没 有 火种 , 并 将 柴 草 拿 净 。而 古 时 不 少 作 坊 或 库 房 、 厨 房 的 培 柱 上 常 贴 有 “ 心 火 烛 ”的 字 条 ,这 可 能 是最 早 小
出现的消防宣传标语 。 古 人 一 般 说救 火 ,
消防船 :古代的 “ 1 . 1 . 9
救 ”有 阻
典 。 在 “ 王法 ” 中 , 有 “ 灰 于 公 殷 弃
道 者 断 其 手 ” 的 残 酷 的刑 罚 手 段 , 即
规 定 。 《 明 律 》 明 确 区分 了 “ 火 大 失
罪 ”与 “ 防火 罪 ” , 增 加 了对 离 守 人
更 趋 完 善 。 据 《 粱 录 》 记 载 , 临 梦
o1 8AS i tEDUCtI T r 1 ON I cnl N N^
消防队”。故将救火队改名为 “ 消防
古 人 消 防 漫 话
■ 子 荷
队”。
其 实 ,我 国的 防火 历 史 悠 久 。 据 《 周礼 》记载 ,仲春二 月,当天上
的火星行将 出现 之 日,宫廷 中负责 掌
管用 通 史 》记 载 , 我 国 消 防 一 词 的 出
现 ,始 于 清 光 绪 二十 八 年 (9 2 ) 10 年 五 月 ,清 政 府 决 定 创 设 警 务 总 局 和 警 务
更 遣军人摇振 ,环城巡警 ” ;到 了清 朝 ,统 治者把这份差事推给 了平民百 姓 。据 < 州治火议’载 :先立 三十 杭
春 以木铎修火 禁于国中 。 即消防人
古代的滴骑车
员手摇木铃在 居民密集 区挨 门挨户宣
的 消 防 就赶 到 ”的 记 载 。而 据 《 国 中
传,提醒居 民防患火灾 。明代又 出现

紫禁城的消防史

紫禁城的消防史

紫禁城的消防史作者:林海来源:《人民周刊》2017年第13期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约960米,宽约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雄伟壮丽。

由于采用大量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且房屋的门窗全用木材,墙壁和屋顶上檐瓦易于形成炉膛,一旦着火,特别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

因而,故宫如何防火,一直是建筑设计和安保消防难题。

雷击是火灾最主要的起因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06年)。

那一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设计者是蒯祥(1397~1481年,苏州人)。

初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传说有房屋9999间半(1972年古建筑专家按照通行的“四柱一间”标准对故宫的房间进行了全面统计,其结果是有宫殿、楼堂980余座,房屋8707间)。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

然而,次年即因雷击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事实上,在各类火灾中,雷击引发占了半数以上。

时人称其为“天火”。

雷击火灾多发在公历六月至八月间。

此间,雷电易击中木质房屋而酿成大火。

在故宫,有记录的雷击引发的火灾约有34起。

最早有记载的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八日的火灾。

故宫三大殿因遭雷击引起火灾,大火熊熊,一时“势不可挡”。

学府秘阁邻近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即今之太和殿)亦被殃及。

其时,大学士杨荣率领300名勇士将御书、图籍抢运至东华门外,幸未被毁。

在这场大火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宫内几乎年年失火,所以,故宫三大殿直到19年之后才重新修复。

然而,这次修复之后才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奉天殿又一次遭雷击起火。

幸亏这次天降倾盆大雨,将大火浇灭。

直至民国都没有装上的避雷针直至民国年间,故宫仍然时常被雷击引发起火。

1938年8月9日2时许,雷电击中景山万春亭,虽然雷击未造成万春亭整体烧毁,但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后来,故宫博物院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对其进行了修复,并检讨了火灾原因,是因为当时条件所限,未能为故宫内的建筑安装避雷针,又遭雷击的后果。

中国消防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消防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消防史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消防史可以追溯至古代,以下是中国消防史的主要发展历程:1. 古代防火观念的形成: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对火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意识到防范火灾的重要性。

《周礼》中就有规定,每个州郡都需要设立“火车官”来负责防火工作。

2. 唐代的消防组织:唐代时,首次设立了消防机构,称为“火象院”。

这个机构负责火灾预防、火灾扑灭和火灾事故的调查等工作。

3. 宋代的消防制度:宋代时期,建立了完善的城市消防制度,包括设立消防巡逻队伍,并在城市重要地点设置了消防站。

4. 清朝的消防组织:清朝时期,设立了专门的火警处所,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消防队伍。

城市中的商会也组织了消防队伍,起到了一定的防火作用。

5. 近代消防工作的发展:20世纪初,西方的消防科技开始引入中国。

1903年,北京成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消防队。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防工作纳入了国家的管理范畴,并陆续建立了全国性的消防机构。

6. 现代消防体系的建立: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消防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投入。

1989年,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国家消防总队,统一指挥、管理和指导全国的消防工作。

同时,各地也建立了消防支队和消防站,实现了消防体系的全面覆盖。

7. 科技与防火设施的应用:近年来,中国的消防工作持续加强,大量引进先进的消防科技和防火设施。

消防设备的现代化、消防队伍的专业化和消防知识的普及成为目标。

总体来说,中国消防史经历了从古代防火意识的形成到现代消防体系的建立的过程,不断吸收外来经验和科技,逐步完善和发展。

中国消防工作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消防历史之最

欧洲消防历史之最

欧洲消防历史之最1518年,欧洲最早的消防队一般人所接受的观点和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杜贝尔在1699年创建了欧洲第一支消防队。

然而法国的历史有记载,在其北部城市以及阿尔萨斯,甚至巴黎,可能早于以上日子就已有了消防队组织。

真正确实可靠的历史记载是,最先成立消防队的日期是在1518年,地点是在德国的奥格斯堡,创始人是一个名叫柏拉纳的金匠。

1762年,最早的巴黎消防船 1762年,巴黎首次出现了消防船。

当时主要是对付在塞纳河上木桥发生的火灾和在塞纳河上航行的小船艇发生的火灾。

到了1764年,巴黎共计有8艘消防船。

这些船上装有手揿泵浦。

它们直到19世纪才退出服役。

在1888年,巴黎消防队指挥官向市政当局提出要求配置蒸汽消防船,但他们的要求没有被满足。

1781年,最早的戏院消防供水系统 1781年,巴黎歌剧院发生大火。

此次事故以后,每逢有演出,巴黎消防队都必须到剧场进行保卫工作。

从实战需要出发,当时的巴黎消防队指挥官德尼穆拉发明了一套装在戏院中的消防供水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一个4立方米的蓄水池向泵浦供水,而从泵浦通向大厅处,人们设置了用铜制成的管子,并向其加压供水。

在这个铜管子的尽头,装有一个螺帽接口,并引出一个皮制的管子,在末尾处则装上水枪。

这套系统被安装在巴黎歌剧院内,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801年,最早的3人灭火小组 1801年,巴黎公布了《消防队组织法》。

该法规定,全巴黎城共设置30个消防岗哨,每个岗哨有3名消防队员。

不久,3人消防操作小组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这种以3人为一组的战斗集体,能以极快的速度出发,并投入灭火战斗。

其人员配备为1个下士,2个普通士兵。

灭火器材是一个手揿泵浦,一个挂钩梯。

这样一个最小的战斗小组组成形式,一直保留到1980年。

目前已改成2人一组。

1810年,最早的巴黎消防部队第一支军事编制的消防队,实质上是当时的皇家工兵。

那是在奥地利驻巴黎大使馆发生大火后,拿破仑把消防灭火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工兵部队。

近代消防发展史

近代消防发展史

近代消防发展史据《番禹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 年)四月二十日,广州府“学署辕门众酬神演剧,方卓有人服(吸)烟,忽引其火,盘旋棚际,顷之火焰轰烈,竟燃毙一千四百余人,哀号之声震道路…… 尸骨皆层积累沓,又以手相挽”。

按1981 年2 月14 日美联社伦敦电讯,国外出版的《世界纪录全书》称:“广州一间戏院在1845 年发生的一次火灾,死人1,670 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火灾”。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9 年)十二月十五日夜,“武昌刮大风,后坛角盐船(起)火,延烧八百艘,至观音矶估舟被焚几尽,焚溺者数万,翌日始灭。

”清光绪三年十二月初四 (1878 年 1 月 6 日),天津城东南角保生所收容灾民的“女粥厂于黎明起火,是日大风,席棚草铺立时俱著(着)烧死妇女约 2 千人”,后天津《海关贸易报告》(1878 年英文版)的报导,该粥厂共收容了3 ,119 人,烧死2,114 人。

清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 5 月18 日)吉林市沿江一带发生大火,燃烧二昼夜,灾区约占全城十之七八。

记载述:“吉林街市繁华之区大半荡尽,穷民被火无家可归,扶老携幼流离道左,满目疮痍,伤心惨目”。

这场大火被称为“吉恒浩劫”,是清代末年的最大火灾之一。

国民党时期不仅政治上黑暗,灾害也频频发生,真可谓“中华民众处水深火热之中”。

1934 年5 月,安徽省立煌县麻埠镇“连遭大火三次,焚毁房屋约4 ,000 间,灾民达5 ,000 人,财产货物损失约在50 万元以上”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发生了最大一起火灾,就是号称重庆的“九·二”大火。

1949 年9 月2 日,重庆市赣江街17 号油蜡铺三屋起火,火势蔓延十分迅速,延烧了朝天门至小什字这一长江与嘉陵江汇集处三角地带的大片房屋。

并引燃江面上的囤船和其它船只,浮油在江面上燃烧,延烧到江北部份地区。

大火持续18 个小时,余火烧了三昼夜,被毁房屋万余幢,近10 万居民无家可归。

中国消防史溯源

中国消防史溯源

XIAOFANG ANQUAN\ m国消陆史溯源火的运用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古人发明用火,是第一次能源的发现,从此结束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掌握了食物的烹饪烧烤,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大事。

然而,随着火的出现,火灾的阴影也开始伴随人们左右,人类抗御火灾经历同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过程,组成一个人与火的历史。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

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

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

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开始传入日本。

“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

“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

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各类自然火灾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

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产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应运而生,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臻完善。

中国消防历史之悠久,从已发现的史料来看,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少有的。

《甲骨文合集》刊载的第583版,第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公元前1339—前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3座粮食仓库。

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事实上,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早已遭受火灾之苦。

为了生存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了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

考古工作者把一座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人类居住遗址,发掘并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我们惊异地发现,这些遗址简直就是早期建筑火灾的见证如果说两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那一座半地穴式的方形小屋,因火灾毁坏后留下的木炭还清晰可见,足以这表明是一座比较原始的早期建筑火灾现场遗址的话,那么五千年前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公共建筑遗址不仅仅是建筑火灾现场遗址,那些在木柱周围用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和残存的防火保护层中、涂抹于木柱上的一层坚固防火涂料(胶结材料),就更能证明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探索建筑防火的技术,其卓越成就,令今人惊叹。

消防事业的发展史

消防事业的发展史

消防事业的发展史消防,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防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民安全的重要工作。

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消防工作,颁布火令,设置火政。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我国“人之初祖”黄帝在安排国民生计时,就曾提出“节用水火财物”的要求,以防火灾,并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的官——火政。

唐朝的《永徽律》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律,其中有关消防的规定比较全面,这在各国消防法制史上占领先地位。

无论是防火,还是灭火,都要有人去实施,前人深知这一点。

因此,在以法治火的同时,也很重视消防组织。

北宋年间(960-1126年)汴京城内驻扎在望火楼下专司救火的军队和南宋年间(1127-1279年)临安(今杭州)等地建立的“潜水队”可以说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的官办专职消防队。

到了清代,在光绪年末年创立消防警察以前,消防组织主要是民办或商办的救火会一类组织。

救火会又称水会、水局、水社、水龙局等,始建于南宋年间,在清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清代末期,国家创立了一种新的消防组织形式,即消防警察。

“消防”一词并非我国古已有之,它是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我国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消防队,这是我国第一支近代消防警察部队。

1903年,北京创立官办消防警察队。

继后,哈尔滨、昆明、广州、吉林、安庆相继建立了这类消防队。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设立京师警察厅,厅内设有消防处。

但各地消防队伍发展缓慢,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许多县未设立消防队,一些城市的消防队也为数很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消防事业的发展,把消防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经50年的努力,消防组织有了巨大的发展。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6个发展时期。

它们分别是:实行职业制时期改义务兵役制时期,由军队代管时期重归公安机关管理时期,恢复时期纳入武警序列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党中央于1982年6月19日批转了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决定将全国现有实行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3个警种,连同从解放军接收的内卫部队,统一组建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揭秘大清消防队百年前这样为山城降火

揭秘大清消防队百年前这样为山城降火

揭秘大清消防队百年前这样为山城降火作者:文梓光来源:《城市地理》2014年第04期重庆素有“火炉”之称,在这座燥热的城市里,发生火灾并不是稀奇事。

尤其是在古代重庆,动不动就延烧全城的重大火灾时有发生,所以,这座城市又被冠以“火城”之名。

显然,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名号,为了杜绝火烧连营的情况频发,重庆第一支消防队就这样悄然成立了。

重庆为何成为“火城”早在西汉时,巴郡太守但望便曾在水经注里说郡治江州(重庆古名)“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元朝延佑三年(1329年)和天历二年(1316年)的两把冲天大火,更是“延数百家,郡舍十焚八九”……从明清一直到近代,山城火患仍是不断。

究其原因,重庆火灾史专家骆振宇在其专著《清代渝城(重庆)的火灾与火政》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首先,古时重庆的建筑几乎全是竹木结构,这样的建筑在火焰面前无疑是脆弱不堪的;同时重庆城地势造就整座城市的房屋密集在一起,势必就为火烧连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诚然,天气才是最终的罪魁祸首。

早在1177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退休还乡游记《吴船录》中,便首次给重庆封上了“火炉”的名号,说重庆“乃在一大磐石上,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

”从字里行间足以想象得到,古时重庆的气候也多是燥热难耐。

天干物燥,火灾自然也就难免。

七星岗与莲花池的秘密经历了千年的火灾洗礼,重庆人也总结出了许多灭火的宝贵经验。

由于山城地势险要,地质坚硬,地面难于打井,城内一旦起火,也只有靠肩挑背扛运送江水救援。

可真要从江里翻山越岭地挑回水来,房屋早就烧塌了。

因此,灭火首先得就地取水。

家住渝中区南纪门的老人陈遵胜至今完整保存着一个祖传石钵。

石钵由一整块石材开凿而成,口大底小,上口直径1.5米,底部直径0.5米,重达200多公斤。

石钵年代悠久,至今已不知传了多少辈人。

陈遵胜说从前家家都有石钵、石槽等,大多是为了灭火,因为当时人们住的都是全木制的吊脚楼,火灾隐患大。

当发生火灾时,每个石钵可以提供10担左右的水,能起到关键作用。

消防员是怎么诞生的

消防员是怎么诞生的

消防史古代消防史黄帝——消防员职业诞生黄帝时期,我们英明神武的祖先就发现了规范用火的重要性,还专门设置了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政,到了周改称司煊、司耀,所以消防员可是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职业。

殷商——砍手之刑早在距今3600年前的殷商时期,“殷王法”就记载了消防法规:“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也就是不能在道路上遗弃灰烬,防止火星引发火灾。

倘若当时有香烟的存在,怕是千手观音也被斩成断臂维纳斯了。

春秋——知火不报要砍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引发火灾的人更加严酷。

据《墨子·号令》记载:“慎无敢失火者,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

”也就是说,只要引起火灾就得砍头,故意放火的五马分尸,知道别人纵火不举报也要处死……隋唐——不救火要坐牢隋唐以后,除了对纵火者严惩不贷,对见火不救的人也要治罪。

《唐律·杂律》规定:“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万一路过碰到火灾,搞不好就会获赠终身免费牢狱套间……宋朝——世界第一支消防队伍诞生到了宋朝,世界上第一支由国家建立的城市消防队诞生了!这个专职消防的部门叫做防隅、军巡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夜间巡逻,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杜绝火灾隐患,专用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此时还拥有了简易的消防装备,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组成的灭火工具套组,水囊水袋用来储水,唧筒相当于抽拉式水枪,麻搭用于蘸吸泥水扑灭着火点。

元代——家用消防装备要齐全到了元代,明确规定百姓们家里必须防止灭火用具,“诸城郭人民,邻甲相保,门置火瓮,积水常盗,家设火具,每物须备。

”等于家家必备灭火器,这种消防意识可能比现在还高。

近代消防史清代——消防队伍各项功能完备晚清时期,我国近代消防队伍在香港和内地相继成立。

1868年,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志愿者组建了一支消防队伍。

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租界消防队交由清政府管理,称为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也就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

清德宗光绪时期(1875年-1908年)防火的记载

清德宗光绪时期(1875年-1908年)防火的记载

清德宗光绪时期(1875年-1908年)防火的记载清德宗光绪元年正月1875年2月守备巡夜不严被责四百军棍杭城于岁除前,火灾几于连日迭见,究其被火之原,无非为匪人放火所致,究其放火之无所忌惮,无非保甲之不能认真查办所致也。

故每至三鼓时分,中丞必乘小轿,带亲随一二名,私行各处察看,保甲委员不到段者,已撤四人,守备某以巡夜不严,被责四百军棍。

司道近知中丞私行,故藩臬两宪及府县官每至夜间亦均亲出查察,频年来废弛之事,今则一旦振兴有象,匪类无所潜踪,祝融骤难肆虐,民之赖以安谧者,其亦知各大宪带雪披霜之苦耶?《申报》(上海) 光绪元年正月初七日清德宗光绪元年四月1875年5月风火墙实为可取《字林新报》论本埠〔上海〕新近两次失火谓曰:中国之市区阛 中,所砌之风火墙,实为可取。

前见失火时,有势已逼近,而竟为墙隔断,得不延烧,是诚可取也。

但所惜者,其前面或有高墙遮蔽,若厨房及旁屋等处,未必有此垣墉耳。

是故一遇失慎时,火仍可由无墙处屈曲引入,如能设一定章,凡房屋五间外,则周环以风火墙,似亦防火一法也。

《申报》(上海) 光绪元年四月初七日清德宗光绪三年五月1877年6月上海勘定戏园防火章程上海租界内各戏园,大半在人烟稠密之处,且看夜戏者较多于日戏。

设有火灾,千百人俱从一门逃出,必致挤拥践踏,祸实不堪设想。

是以监造房屋之德和洋行与工部局管理工程之克拉克,现奉工部局命,诣各戏园会勘,安筹防火善章,共计十二款列左(下),诚得遵而行之,是亦防患于未然也。

一、每园须大门两个,至狭以六尺为率,门向外开,院中通门处,概不准存储杂物;二、因大门之外,别无门径通大路者,故此门愈大愈好;三、戏院旁墙,每旁至少开一门,每门至狭六尺,门俱向外开不锁,只用小闩,可便于冲门而出;四、另外,各旁门应预备,可避入邻家,或可破门,或撞薄墙,又恐邻近小弄尚难通达,不如在两旁门前,特辟一房以备之;五、楼板应加坚固,以防众人受惊,拥挤一处;六、楼梯每园须设坚固者四张,每张至狭四尺,梯边又设坚牢栏杆,以防跌下,其梯两张在大门之旁,两张在台旁;七、自来火须与木板相离,不得贴近,如现在仅离几寸;八、园四旁所有空地,务宜不着一物,如四围俱有空旷处所更好,盖便于看戏者之逃出,并救火者可易于行事;九、若外墙不过三寸厚,则旁门之有无,或不如墙厚之要紧,盖墙薄则易于撞破,众人可借以躲至邻家;十、楼上向外之壁,不宜太薄,恐拥挤一处,必致轧坍,在上者固因跌损,不克避火,在下者亦有压伤之患;十一、楼上如外柱之间,其栏杆亦应加坚固;十二、围墙若十寸或十二寸厚,此旁门最为紧要,若墙厚而无旁门,倘大门拥断,患将不测,于妇女幼孩更为可虞。

消防灭火预案的发展历史

消防灭火预案的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火灾就是人类生活的一大威胁。

为了预防和应对火灾,人类不断探索和发明出各种灭火方法和消防设备。

从古至今,消防灭火预案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演变。

一、古代消防灭火预案1. 西周时期,我国出现了专门负责消防的官员——司煊氏。

他们负责火源管理、火灾预防和扑救等工作。

2. 北宋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化消防机构——军巡铺。

同时,地方上也建立了官府的消防队——潜火队。

3. 清代,皇宫内成立了防范火班,并在各个县城及以上设立了水龙局,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和使用。

4. 古代人们还发明了许多消防神器,如防虞、火背心、口罩等,以及防火墙、防火间断等建筑结构,为火灾预防和扑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近代消防灭火预案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火灾事故频发。

各国开始重视消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消防法规和预案。

2. 1912年,我国颁布了《消防法》,标志着我国消防事业正式起步。

此后,各地纷纷成立消防机构,开展消防宣传和培训。

3. 20世纪30年代,我国消防队伍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消防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4.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消防队伍,消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现代消防灭火预案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防灭火预案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2. 各国纷纷制定和修订消防法规,提高消防标准。

我国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消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3. 消防灭火预案体系日益完善,包括火灾预防、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物资保护、医疗救护等多个方面。

4. 消防器材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如消防车、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在消防灭火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消防培训和教育体系逐步建立,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总之,消防灭火预案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在与火灾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范能力的过程。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灭火预案将更加完善,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消防史溯源

中国消防史溯源

中国消防史溯源来源:西藏日报火的运用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古人发明用火,是第一次能源的发现,从此结束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掌握了食物的烹饪,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大事。

然而,随着火的出现,火灾的阴影也开始伴随人们左右,人类抗御火灾经历同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过程,组成一个人与火的历史。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

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

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

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开始传入日本。

“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

“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

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

在各类自然火灾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

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产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应运而生,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臻完美。

中国消防历史之悠久,从已发现的史实来看,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无与伦比的。

《甲骨文合集》刊载的第583版,第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公元前1339——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3座粮食仓库。

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事实上,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早已遭受火灾之苦。

为了生存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了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

考古工作者把一座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人类居住遗址,发掘并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我们惊异地发现,这些遗址简直就是早期建筑火灾的见证。

如果说两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那一座半地穴式的方形小屋,因火灾毁坏后留下的木炭还清晰可见,足以这表明是一座比较原始的早期建筑火灾现场遗址的话,那么五千年前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公共建筑遗址不仅仅是建筑火灾现场遗址,那些在木柱周围用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和残存的防火保护层中、涂抹于木柱上的一层坚固防火涂料(胶结材料),就更能证明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探索建筑防火的技术,其卓越成就,令今人惊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皇家消防队员
我国官办消防由来不久,不过古代消防并不称消防,而称火师。

而周称司煊、司耀;宋代称防隅、潜火军;元代、明代称救火兵丁;清代初年称防范火班。

古汉语中的“救”字,有阻止、控制的含义,古人所说的救火,也具有消防的意思。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消防”一词从日本泊来。

才有消防队之称。

巡警学堂有消防专业科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朝中央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有消防处。

皇家消防队由巡警部的最高行政长官官衔称作“尚书”,由徐世昌担任。

消防队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作“统带”,副职称作“邦带”。

皇家消防队队员是由年轻力壮的忠于帝王的太监中挑选出来的,其职责是驻守皇宫、西苑和颐和园,保障皇家消防安全,
那时所使用消防设备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

当然,那时,世界上尚未发明机动泵浦消防车,日本人所能向中国提供的也仅仅是人力消防唧桶,马拉消防唧桶而矣。

消防队员的服饰,头顶龙脊铜盔,前沿短而后沿长,能防水。

一身黑色的亚麻防雨布做成的救火服,对开大襟,有一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