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土壤地理学试题库.doc
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1.土壤发生学就是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生过程—土壤类型及其性质三者之间关系的学说。
2.腐殖化:指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3..粘化: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聚积过程。
4..钙化: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的淋溶与淀积过程。
5..盐化:指土壤中易溶性盐的积累过程。
6..盐土:易溶性盐积累的浓度达到致害作物的土壤。
7..碱化:钠离子在土壤胶体上的积累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并形成物理性质恶化的碱化层。
8...碱土:碱化度和总碱度都高而呈碱性、强碱性的土壤。
9..灰化:主要是冷湿针叶林植被下的一种强酸性淋溶过程10..白浆化:土体上层周期性滞水引起还原离铁、离锰作用而使土壤颜色变浅发白的过程11..富铁铝化: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12..潜育化:在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13..猪育化:土壤干湿交替所引起的氧化与还原交替的过程。
14..熟化:在人为干预下,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进行的土壤发育过程。
15..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16..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土壤在其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大体与地表平行的土层。
18 .区域性土壤:潮土,草甸土,沼泽土。
19.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产物通过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最终流归海洋,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成为各种海洋沉积物,以后由于地壳运动或海陆变迁,露出海面又成为岩石,并再次进行风化,成为新的风化壳—母质的过程。
这个需要时间极长而涉及范围极广的过程,称为物质的地质大循环。
20. 物质的生物小循环是指有机质在土体中不断分解和合成的作用。
21.地质大循环是生物小循环的基础,物质的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地质大循环就不可能有生物小循环;无生物小循环,仅地质大循环,土壤就难以形成。
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共同作用是土壤发生的基础。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两种过程是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地同时同地进行着。
《自然地理学III》(生物与土壤)试题(一)
《自然地理学III 》(生物与土壤)试题(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土壤次生矿物根据构造和性质大体可分为 、 和三类。
2、土壤的热状况可分为 、 和 三个类型。
3、《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是以土壤 原则,以 作为分类基础。
4、生物进化的方式主要有 、 两种。
5、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生态类型有 、 和。
6、种群根据其年龄结构可分为 、 和 三个基本类型。
7、相同自然带内,草地的生物种类比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 。
8、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是 ,最大的陆栖动物是 。
9、从整个生物圈角度可把物质循环分为 和 两大类型。
10、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主要包括 、 和 等三个方面。
1、土壤肥力2、生态系统3、自然区划4、竟争5、生物多样性三、比较题(每题5分,共10分)1、棕壤与褐土2、热带雨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落。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的概念有何不同?2、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3、群落的演替分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5、什么是土地分等?分等的依据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土壤矿物质风化的阶段性和地带性。
2、试述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自然地理学III 》(生物与土壤)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土壤矿物按其成因类型,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土壤有机质通常分为两大类: 、 。
3、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包括 和 。
4、在生物进化史上, 是高等植物的祖先; 纪是生物界由水生到陆生的转折点。
5、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可分为 、 和三个基本类型。
6、生态系统的平衡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7、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和差异的因素可归纳为和两大类。
8、我国的草原有 、 和 三种类型。
9、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和 。
10、生物多样性是指 、 和 三个主要层次。
土壤地理学复习题完整版
一、填空题1、(单个土体)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作为土壤的三维实体,其体积最小。
2、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是(土壤肥力)。
3、在自然界中,(土壤圈)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枢纽。
4、单个土体的垂直面相当于土壤剖面的A层加B层,其叫做(土体层)。
5. 土壤作为一个系统,是由三相物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表现出肥力、能量转换)和净化功能。
6. (土壤生态系统)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而且是生物圈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枢纽。
7.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的交叉科学。
8.土壤地理学采用的传统研究方法有(土壤野外调查技术);土壤定位观测和室内研究等。
9.俄罗斯学者(道库恰耶夫),提出了著名的成土因素学说,并创造了土壤生成因子公式。
10. 土壤固相中矿物质的种类及其与有机质的比例变化可以从(土壤相对密度)得到反映。
11、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
12.在大多数土壤中,矿物质的质量约占土壤固体物质总质量的95%,常被称为土壤(骨骼)。
13. (原生矿物)是直接来自岩浆岩或变质岩的残留矿物。
14.土壤中次生矿物的颗粒很小,具有(胶体)的性质。
15.不同的生物气候带,土壤中矿物质分布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干冷)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中,含有相当量的原生矿物。
16.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称为(土壤有机质)。
17、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但是各类土壤的差异很大。
18.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土壤腐殖质)。
19.土壤中的黏土化合物和腐殖质很少单独存在,绝大部分是紧密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状态存在。
20.土壤水可分为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等类型,土壤水运动不取决于它的形态,而取决于它的(能量)水平。
21.土壤溶液体系是一个不均匀的溶液体系,土壤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具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作用和缓冲性。
关于土壤地理学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1.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_养分_、_水分_、_空气_和热量的能力。
2.道库恰耶夫认为,土壤是母质、_气候_、_生物_、地形和时间等五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3.1:1 型矿物的典型代表有_高岭石_和埃洛石,2:1 型膨胀性矿物的典型代表有__蒙脱石_和蛭石。
4.通常把土壤水分划分为:固态水、汽态水、束缚水_、_结合水_、_毛管水_和重力水等几种类型。
5.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_腐殖质积累层_、_淋溶层、灰化层_、_淀积层_、母质层和母岩等六个主要发生层。
6.由一层_硅氧四面体___和一层_铝氧八面体___组成一晶层,属1:1 型晶格。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以下表述你认为对的,在括号里填Y, 错的填N, 未作判断或判断错均不得分。
1.一般来说,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不饱和的土壤,温带、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饱和的土壤。
()2.引起南方土壤呈酸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代换性H、Al 含量高,虽然阳离子代换力的顺序为Al3+ > H+ > Ca2+, 但可以通过施用多量石灰来改良土壤。
()3.粘质土壤的有效水容量小,是因为其田间持水量小。
()4.阳离子的交换按当量关系进行,例如二价钙离子去交换一价钠离子时,一个钙离子可交换两个钠离子。
()5.绝对年龄大的土壤,其相对年龄也大。
()6.粘质土通气性好,透水性强,作物根系易于发展,有机质矿化作用也快。
()7.草本植物的根系占很大比例,因而剖面中腐殖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8.门赛尔颜色中,颜色命名的顺序是色调—亮度—彩度。
()9.如果胶体数量大,吸附的盐基离子多,那么它缓冲碱的能力就强。
()10.一般而言,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要高于粘土矿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1.活性酸度2.矿质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被氧化为最终的分解产物-CO2 、H2O、NH3、H2PO4-和SO42-的过程。
土壤地理学复习
土壤地理学第一章一、选择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A德国化学家李比希B德国地质学家法鲁C李希霍芬D拉曼2.19世纪70~80年代国学者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A俄国威廉斯B德国马伯特C 俄国道库恰耶夫D 美国马伯特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接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影响。
A马伯特B史密斯 C H.詹尼D威廉斯二、名词解释1.土壤:2.土体构型:3. 聚合土体:4.土壤生态系统:5.土壤圈:6. 土壤肥力:7.土壤自净能力:8.土壤的物理自净:9.土壤生物自净:三、简答1.土壤系统的特点?2.土壤圈作为地理环境变化的记录具有以下特点?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四、综合术分析1.土壤全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土壤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一、选择1. 构成了土壤的骨骼,他对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和性质等影响甚大。
A原生矿物B次生矿物C可溶性矿物D土壤矿物2.下列属于原生矿物的是A石英、蒙脱石B高岭石、蒙脱石C正长石、白云母D铁铝氧化物、水花云母3. 占地壳重量的50~60%,占土壤圈重量的10~15%,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较稳定的原生矿物,多集中在土壤粗粒级中。
A硅酸盐及硅铝酸盐类B长石类矿物C云母类矿物D橄榄石类矿物4.土壤细砂或粉粒中常有云母碎片,其风化物是植物的最重要来源。
A .N元素 B. P 元素 C. K元素 D Fe元素5. 是土壤中极为稳定,是土壤的基地物。
A石英B辉石C角闪石D硫化物6.下列属于次生矿物的是A碳酸盐、氯化物、角闪石 B 石英、二氧化硅、蒙脱石C 氧化铁、氧化锰、三水铝石D高岭石、绿泥石、白云母7.一般来说,土粒越细,含量越少,AL2O3、Fe2O3等越少。
A Sio2B caoC K2 O DMgo8.下列不属于反映土壤物理特性定量指标的是A土壤颗粒密度B土壤密度和孔隙度C土壤磁性和土壤颜色D土壤结构类型9.下列有关土壤孔隙度正确的是A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也高B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C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D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高10.土壤磁性是成图因素和成土过程的综合反映,是土壤中磁性矿物的重要来源。
2020-2021某大学《土壤地理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2020-2021《土壤地理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试卷代码: 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1、土壤发生学2、古土壤3、硅铝率(Sa 值)4、土壤剖面5、诊断特性6、土壤黄化过程7、灰化过程8、富铝化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0.5分,共21分。
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方的空格处。
1、土壤地理学是研究 学科。
2、河流沉积物的特点: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3、古土壤按分布及其保留的现状,大致可分为____ ___、___ ___、___ 。
4、分别写出下列土层附加符号的意义:g ;m ;t : ;k ,h ,n , p 。
5、 红壤是在_____ __和______ ___ 过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6、黄壤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土壤颜色为10YR5/6,其中色调是 ,亮度是 ,而彩度是 。
8、水成土壤过程可分为___ ___、___ ___、____ ___。
9、土壤资源退化的形式主要有__ __、___ 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 等。
10、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有________个诊断层, 个诊断特性。
11、脱硅富铝化过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黑土分布区的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 ______。
13、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高级分类单元反映的是 , 而低级分类单元则主要考虑到。
高级分类单元的基本分类单元是 ,而低级分类单元中的基本分类单元是 。
14、1984年中国土壤区划图将全国划分为 、、三个土壤区域。
三、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成土因素是()A.母质B.生物C.气候D.时间2、下列关于土壤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说法正确的()A. 相对年龄应当从该土壤由新鲜分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算起B. 绝对年龄由个体土壤的发育程度即土壤剖面土层分异程度来判断C. 在一定区域内,土壤发生层分异越明显,相对年龄就越大D.对于发育程度相同的土壤,绝对年龄大的土壤较绝对年龄小的土壤发育速度快3、根据我国湿润程度的划分,干燥度=1.8时为()A.干旱区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D.湿润区4、下列土类中不属于半水成土的是()A.砂姜黑土B.潮土C.草甸土D.泥炭土5、在森林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脱硅富铝化过程可发生在()条件下。
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A.0.1mmB.0.01mm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着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9.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过程和过程的对立统一。
10.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迁移和转化特征,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腐殖化过程、和三个过程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分,共 21 分)1、土壤2、聚合土体3、B S P4、诊断层5、母质6、门塞尔颜色7. 土壤质地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 30 分)1、土壤胶体电荷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地理学
1.成土因素学说: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对俄罗斯大草原土壤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土壤是地理景观的一面镜子,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这五大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发生和发展,同等重要和不可相互代替地参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成土因素的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土壤分布由于受成土因素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而具有地理规律性。
用下列方程式表示土壤与成土因素的关系:П=f(К、О、Г、Р)ТП:土壤;К:气候;О:生物;Г:岩石;Р:地形;Т:时间;这就是土壤地带性理论形成的基础,建立了土壤发生学。
土壤成土因素学说是现代理论土壤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五大因素影响:(一)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①.土壤的机械组成主要是由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的②.母质的矿物、化学成分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③.不同成土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有所不同。
④.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矿物组成也有较大的差别。
(二)生物因素:ⅰ植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生产者,它的作用是把分散在母质、水圈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的吸收起来,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有机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集在母质或土壤中。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①. 植物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表现在土壤与植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上。
②. 不同的自然植被由于所形成的有机质的性质、数量和积累方式等不同,它们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不相同:(A)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B)植被类型与土壤酸度。
ⅱ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土壤动物通过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参与了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动物的残体作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养分的转化。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通过其生命活动,机械扰动,一方面机械地混和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另一方面造成地表微地形、土壤通气条件和土壤物理及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ⅲ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物质的生物循环和能量转化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微生物一方面分解有机质,释放其中所含有的各种养料,为植物吸收利用,一方面合成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
(整理)土壤地理学、土壤资源利用重点知识.
解释名词:1.土壤形成因素(soil-forming factor)简称“成土因素”:参与并影响土壤形成方向、速度、发育特征和土壤特性的自然因素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和人为因素。
2.土壤相对年龄(relative age of soil):土壤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阶段,反映现代成土作用的速度。
3.单个土体(pedon):最小体积的一个土壤三维实体,人为假设其平面形状近似六角形,面积为1─10m2,在此面积范围内,任何土层具有一致的性态。
是土壤调查和研究中的最小描述单位和采样单位。
4. 诊断层(diagnostic horizon):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
5. 粘化过程(clayization):指土壤中的矿质颗粒由粗变细而形成粘粒,以及粘粒在剖面中积聚的过程,若粘化发生在B层,则形成Bt层。
粘化过程主要由残积粘化和淋溶粘化两种。
6. 脱硅富铝化过程(fersiallitization):指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7. 土壤发生学(soil genesis ):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生过程-土壤类型及其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8.土壤绝对年龄(absolute age of soil ):从该土壤由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的时候算起,用地学测年的方法确定的年龄。
9. 土壤发生层( soil horizon):大致平行于土壤表面的具有成土过程所发生特征的土层称为土壤发生层。
10.诊断特性(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的,具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
11. 钙化过程(calcification ):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的淋溶与淀积过程,其结果是形成钙积层。
12. 潜育化过程(gleization):土壤在常年或季节性渍水条件下,有机物质处于嫌气状态,土壤矿物质中的Fe、Mn处于还原低价态,产生磷铁矿、菱铁矿等,土体染成灰蓝色或青灰色的(潜育层)。
土壤地理学习题
土壤地理学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地理学;土地。
二、填空题:1、1938年,S.Matson根据的观点,提出土壤是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土壤又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对它们的形成、演化有深刻的影响。
3、土壤地理学是一门介于的边缘学科。
国外土壤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有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的;德国地质学家用地质学观点来研究土壤,形成了;19世纪末俄罗斯学者创立的土壤发生学派;1975年出版的提出按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土壤进行分类,使这一分类制与土壤发生学分类制对峙出现在土壤地理学领域中。
4、土壤地理学是着重研究及其与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和是土壤地理学的基础。
5、土壤学家和农学家传统上把土壤定义为: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
重点阐述了土壤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处的位置是在地球陆地表面层,它的物理状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介质。
6、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
三、简答题:1、土壤学与土壤地理学的区别与联系:2、土壤与土地的关系:第一章土壤发生一、名词解释:土壤发生;土壤形成;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育;生物主导作用论;成土母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生态系统;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古土壤;遗留特征;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土壤形成过程;富铝化作用;潴育化作用;潜育化作用;土壤熟化作用;土壤退化作用;粘化作用;碱化作用;土壤形态;土壤剖面;土壤发生层与土壤层次;单个土体;聚合土体;土壤剖面构型;土壤扰动作用;土壤质地;土壤结构;过渡层。
二、填空题:1、19世纪未土壤学家首先认定,土壤和成土条件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规律的,首先提出了,其后的土壤学者发展了这一学说,如认为生物活动是主导因素;柯夫达则认为还有;美国的詹尼则认为。
2、对于两个相对年龄相同或发育程度相同的土壤来说,绝对年龄大的土壤较绝对年龄小的土壤发育速度;对于绝对年龄相同的土壤来说,相对年龄小的土壤发育速度较相对年龄大的土壤发育速度。
人教版(2019)必修1《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2020年单元测试地理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2019)必修1《第五章植被与土壤》2020年单元测试地理试卷(A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如图表示某地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
读图回答1~2题。
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体现出()①植物的共生关系②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③植物的竞争关系④植物的附生关系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如图表示某地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
读图回答1~2题。
关于森林植物分层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垂直结构越复杂,植物种类越丰富B. 树冠越封闭,草本植物生长越旺盛C.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强D.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气温明显降低3.读某地区森林景观图,回答3~4题。
图中森林类型是()A. 热带雨林B. 常绿阔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亚寒带针叶林4.读某地区森林景观图,回答3~4题。
图示森林具有的明显特征是()A. 植被夏季生长最旺盛B. 垂直结构复杂C. 藤本植物少D. 森林呈绿色5.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如图示意海滩上红树林与高、低潮水位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5~6题。
下列关于红树林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多分布在欧洲②多为高大挺拔的乔木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滩涂上④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如图示意海滩上红树林与高、低潮水位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5~6题。
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B. 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场所C. 绿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D.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7.如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
据此回答7~8题。
图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 光热条件不同B. 土壤性质不同C. 海陆位置差异D. 水分条件差异8.如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
(完整word版)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土壤污染、耕地占用。
4、(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分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5、(1.5分)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6、(3分)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我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六个热量带(及亚带)。
7、(2分)世界土壤分类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主要有:(1) 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2) 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3) 土壤形态学和发生学相结合的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4) 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钙成土壤。
9、(3.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
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 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
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壤层次。
11、(2.0分)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矿质土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主要发生层。
12、(1.5分)根据风化的性质可以把土壤矿物质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土壤地理学 考试重点及答案解析(DOC)
绪论1.土壤的概念: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2.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单个土体——土壤剖面的立体化,水平切面近似六边形,垂直于地表的面即为土壤剖面。
是土壤的最小体积单位。
4.聚合土体——由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相似的多个单个土体组成,是具体的土壤景观单位,是土壤野外调查与制图的重要对象。
5.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大致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土壤发生层(最基本有三个A层:淋溶层、 B层:淀积层、C层:母质层)土壤发生层的A层是指()A淋溶层 B淀积层C母质层D腐殖质层土壤发生层的B层是指()A淋溶层 B淀积层C母质层D腐殖质层6.土壤剖面中土壤发生层(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土体构型(土壤剖面构型)7从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看,它正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交接地带,是连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是结合有机自然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中心环节。
8.俄罗斯B.B.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学说土壤的形成受制于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要素。
五大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土壤的组成、性质与分布。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B.B.道库恰耶夫提出了成土因素学说A俄国威廉斯 B德国马伯特C俄国道库恰耶夫D美国马伯特9.世界上有关土壤地理的最早文献:《尚书·禹贡篇》A《管子·地员篇》B《尚书·禹贡篇》C《说文解字》D《周礼》、《齐民要术》第一章1.土壤的本质属性——肥力特性。
2.土壤矿物质主要源于成土母质,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A)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的矿质元素含量和性质影响很大A原生矿物B次生矿物C可溶性矿物D土壤矿物下列属于原生矿物的是(C)A石英、蒙脱石B高岭石、蒙脱石C正长石、白云母D铁铝氧化物、水花云母3.土壤原生矿物: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分化的碎屑物,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完整word)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0. 什么叫土壤圈?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1。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土壤地理学的认识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2。
土壤化学风化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其主要过程(水解)怎样影响土壤次生粘土矿物组成?3. 土壤矿物风化的强度指数有哪些指标?如果K m x〈1表明什么?4. 试述我国土壤次生矿物的分布规律。
5。
什么是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的生态功能有哪些?6. 土壤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评价土壤结构状况?7。
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
土壤的吸附作用和土壤的吸收作用有什么区别?土壤的专性吸附对土壤磷的植物吸收有何影响?9。
什么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如何进行调控?10. 土壤调查的目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11。
从土壤发生学的角度阐明不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2。
我区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对成土过程有哪些影响?13. 论述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怎样的作用?土壤中物质迁移的动力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4. 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有哪些形式?15。
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表征土壤形成?16。
成土过程的特点有哪些?17. 灰化过程与白浆化过程有什么异同?灰化过程与富铁铝化过程的差异是什么?18。
什么是土壤的熟化过程,有什么意义?19。
试述土壤分类的依据、目的。
2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1。
干旱土纲的成土因素、主导成土过程有哪些?其分类特征何利用方向有什么特点?22。
银川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应怎样分类?说明理由。
23. 试述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24. 什么是土壤资源?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合理利用?25. 什么是土壤质量?你认为用怎样的指标评价土壤质量更合理?26。
什么是土壤污染?污染土壤是怎样自净的?27。
什么是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有什么优点?28。
试述土壤地理调查的目的任务和基本程序。
0。
什么叫土壤圈?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概念:土壤圈(pedosphere)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与其它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地位: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界面与相互作用的交叉地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2021地理学-土壤(精选试题)
地理学-土壤1、土壤2、土壤肥力3、土壤形态4、土壤剖面5、土壤质地6、土壤结构7、土壤物质组成8、土壤矿物质9、原生矿物10、次生矿物11、土壤有机质12、土壤的缓冲性13、土壤年龄14、绝对年龄15、相对土壤年龄16、土壤机械组成17、诊断层18、诊断特性19、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20、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21、土壤分布的干湿度地带性22、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23、土壤分布的地域性(地方性)规律24、土壤资源25、土壤垂直带谱26、基带27、建谱土带28、土壤新生体29、新生体包括()和()两种。
30、土壤侵入体31、土壤侵入体包括哪些?32、简述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
33、土壤肥力的四个因素是什么?34、土壤的形态特征有哪些?35、简述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特征。
36、根据土壤的质地类型,土壤可分为哪几类?简述其特点。
37、土壤有机质分为哪两类?简述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38、简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地表物质的地质大循环过程和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39、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0、以欧亚大陆为例,说明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41、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有哪些?42、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43、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44、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5、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磷灰石类46、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47、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A.0.1mmB.0.01mmC.0.1umD.0.01um48、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49、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50、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51、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52、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试题1一、名词解释1.成土母质:指陈铺于地球陆地表面的松散土状物质,或为就地风化形成的残积物,或为各类型的搬运沉积物。
2.剖面:指从土表向下至母质的垂直切面或纵断面。
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层次及母质层次,即ABC层。
3.土体(单个土体):土壤这个空间连续体在地球表层分布的最小体积;4.基本土壤发生过程:5.腐殖化:指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6.粘化: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聚积过程。
7.钙化: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的淋溶与淀积过程。
8.盐化:指土壤中易溶性盐的积累过程。
9.盐土:易溶性盐积累的浓度达到致害作物的土壤。
10.碱化:钠离子在土壤胶体上的积累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并形成物理性质恶化的碱化层。
11..碱土:碱化度和总碱度都高而呈碱性、强碱性的土壤。
12..灰化:主要是冷湿针叶林植被下的一种强酸性淋溶过程13.白浆化:土体上层周期性滞水引起还原离铁、离锰作用而使土壤颜色变浅发白的过程14.富铁铝化: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15.潜育化:在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16.猪育化:土壤干湿交替所引起的氧化与还原交替的过程。
17.熟化:在人为干预下,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进行的土壤发育过程。
18.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19.地质大循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再次成岩作用,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20.生物小循环:生物在其风化产物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保蓄,使部分营养元素暂时脱离地质大循环的轨道21.土壤景观:景观中的土壤部分,因在土壤的地理分布中,从土壤个体到土类都与一定得自然景观相联系,我们突出土壤部分来表示景观22. 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土壤在其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大体与地表平行的土层。
23.区域性土壤:潮土,草甸土,沼泽土1、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决定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刷题含详解 第五单元 植被与土壤
2023年广东新教材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卷第五单元植被与土壤一、选择题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黑土相比南方红壤()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D.气温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强2.土壤颜色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变化B.热量条件变化C.农业类型差异D.地势高低差异【答案】1.B2.A【解析】1.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温度低,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弱,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故A、D项错,B项正确;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少,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弱,C项错误。
故选B。
2.从青到黄再到白的分布规律,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降水逐渐减少,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选A。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 表示物质体积。
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
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
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土壤容重越大()A.有机质含量越低B.土壤孔隙度越高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D.越利于作物生长4.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A.东南丘陵的红壤B.松嫩平原的黑土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5.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答案】3.A4.B5.A【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