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制定、实施情况说明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复旦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要排除本学科领域中已成常识的内容;
不要重复文章标题中已有的信息;
不写背景材料,不作自我评价,不包括作者的未来计划;
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如:“进行了??”、“得到了??”,不应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除结论外,作者对工作的描述应采用过去式;
缩略语、简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专业学位的论文字数,参照上海市各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三、论文的打印和装订要求
论文要求双面打印;
论文必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电子版论文规范
一、内容要求
电子版论文应为一个文件,包含如下内容:1、论文封面(参考附件一、标准样本)2、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3、目录:
4、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5、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第一章绪论....................................................... 1
1.1论文选题背景.................................................... 1
1.2本文的主要内容.................................................. 2
1、论文封面(封一)的内容包括:
(1)学校代码(10246);(2)学号(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3)学校名称(复旦大学);(4)学位论文的类别;(5)30个汉字以内的论文题目,及相应的英文题目(外语专业的学位论文如非中文撰写,须同时有中文题目);(6)院系(规范正式的)名称;(7)学科专业;(8)姓名;(9)指导教师;(10)完成日期对于学术学位论文,须在论文封面“复旦大学xx学位论文”的下面注明“(学术学位)”字样;

复旦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复旦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项目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85239 2004
物流工程 085240 2004
工程博士(D.E.)*
电子与信息 085271 2011
生物与医药 085273 2011 15 临床医学博士(M.D.)* 临床医学硕士(M.M.) 1051 内科学
105101 1998
儿科学 105102 1998
老年医学 105103 1998
神经病学 105104 1998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5105 1998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5106 1998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7
199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08 1998
外科学 105109 1998
妇产科学 105110 1998
眼科学 105111 1998
耳鼻咽喉科学 105112 1998
0551 英语笔译 055101 2007 11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0552 新闻与传播 055200 2010 12 出版硕士(MP) 0553 出版 055300 2010 13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065100 2010 14 工程硕士(M.E.) 0852 光学工程 085202 2004
材料工程 085204 2002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2001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2006
计算机技术 085211 2001
软件工程 085212 2002
化学工程 085216 2004
环境工程 085229 2003
生物医学工程
085230 2005
生物工程 085238 2008
复旦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2012年10月)

复旦大学硕士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硕士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硕士培养方案一、导言复旦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学科资源。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复旦大学制定了硕士培养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学术培养和专业实践,帮助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和职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术基本功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2. 培养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

三、学位授予与学业要求硕士研究生须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1. 学术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提供必备的学术基础知识和方法,选修课程则提供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学术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选课;2. 学科前沿报告:每学期学生须参加学科前沿报告,了解最新的学术发展和研究动态;3. 专业实践:包括科研实习、实验操作、科技论文写作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4. 学术交流:学生被鼓励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有机会向同行学者汇报研究成果和交流思想。

五、研究生导师制度复旦大学重视研究生导师制度的作用,为每位硕士研究生指定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和培养工作。

导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还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六、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复旦大学非常重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求硕士研究生遵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学校设有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处理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七、学生评价与奖励学校将根据学生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奖励。

优秀毕业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和推荐升学或就业的机会。

八、就业与升学指导学校设有就业与升学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升学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学生可通过该中心了解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和要求,参加职业规划和就业技巧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复旦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复旦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复旦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复旦大学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章程。

此次章程的发布,将为复旦大学硕士生提供更多学习和研究机会,推动其向科研创新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复旦大学章程内容主要由招生和录取原则、研究生培养和毕业要求、学费缴纳标准和研究生学习实践活动、科研支持、学术交流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内容组成。

一、招生和录取原则1.招生范围包括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自2023年开始实施,每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317人,其中包括180人招收博士、137人招收硕士。

非全日制研究生每年招收300人,其中包括150人招收博士、150人招收硕士。

2.招收范围:复旦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本次招生范围涵盖复旦大学全部学科及领域,涵盖基础理论、基础学科、新技术和新学科等。

3.招生学历:本次招生的学历要求是全日制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学历为硕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非全日制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学历要求是本科学位或者同等学历。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历要求是本科学位或者同等学历。

4.招生方式:本次招生采取统一招生,即所有参加招生的考生采取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进行招生。

5.录取原则:录取原则是以博士考试总成绩为基础,设立最低分标准,按照总成绩由高分至低分排序。

二、研究生培养和毕业要求1.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期限一般为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的二年;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个性化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特点,按照灵活多变和全方位发展的原则,采取最适合研究生学习发展的培养模式。

2.毕业要求:研究生应当具备毕业要求,完成论文答辩、研究处置培训、报告写作、毕业论文撰写等学术研究活动,以及学习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费缴纳标准和研究生学习实践活动1.学费缴纳标准: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年学费缴纳标准为20000元,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年学费缴纳标准为7000元。

2.研究生学习实践活动:复旦大学将每年组织研究生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报告分享会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帮助研究生提高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doc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doc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2005年修订版)印刷本论文规范一、论文封面制作要求(一)、学位论文封面使用云彩纸。

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棕色,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蓝绿色。

(二)、论文封面制作要求如下:1、封面内容(封一):(1)学校代码(10246);(2)学号(研究生)或学员号(同等学力人员);(3)学校名称(复旦大学);(4)学位论文的类别;(5)30个汉字以内的论文题目;(6)院系(规范正式的)名称;(7)专业;(8)姓名;(9)指导教师;(10)完成日期(涉密论文需注明论文密级和保密年限,参见附件1:《复旦大学涉密论文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

对于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在论文左上角注明:“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字样;对于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复旦大学XX学位论文”下面注明“专业学位”字样。

2、论文封面(封一)请严格按标准样本制作。

标准样本的下载地址为:3、论文封面(封三)须打印并签署“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声明”的下载地址为:(三)、论文书脊上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二、论文内容编排要求(一)、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二)、论文撰写格式:1、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2、目录:3、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4、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5、引言(前言):6、正文7、参考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览,各类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符合国家标准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见附件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8、后记:(致谢等内容)(三)、注释位置: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末注。

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四)、字数要求:(1)文科:硕士: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一般不少于10万字;(2)理科、医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简报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85次会议,于2015年6月29日在光华楼思源厅召开。

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许宁生主持,会议应到委员40人,实到委员27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本次会议有效。

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学位审核工作(一)审定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经审议,同意授权教务处对2015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按规定完成最终审核,审核通过的名单提交10月份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备案通过。

同时,会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同意继续教育学院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报告,审定通过授予913人学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二)审定2015年6月各分委员会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备案名单2015年6月全校22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受理硕士学位申请3575人,经各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3516人,其中学术学位1573人(含同等学力53人),专业学位1943人(含同等学力16人)。

会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审定通过授予3516人硕士学位的备案名单。

(三)审议2015年6月各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2015年6月全校22个分委员会共受理博士学位申请1005人,经各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25人,不授予博士学位80人,其中学术学位782人(含同等学力2人),专业学位143人(含同等学力8人)。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表决通过:(1)授予肖鹏等924人博士学位(其中同等学力人员10人),按照《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以上924人在公布名单后2个月内若无异议,将由学校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通过人员名单见附件一)二、学位办通报2015年上半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的情况2015年上半年全校共计194人的硕士学位论文被上海市双盲抽检抽中,12人(均为专业学位)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6.19%。

校内硕士学位论文双盲抽检687人,有49人评审结果有异议,异议率为7.13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结合计算机学院当前的研究水平,现对博士毕业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进行调整。

申请博士学位发表的论文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特殊情况除外)、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复旦大学,至少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中的B类以上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并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发表论文的总得分达到2分以上:1.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中的A类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长文);2.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中的B类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长文);3.在列入ESI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4.在《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中的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

特殊情况包括:(1)第一作者为导师、第二作者为学位申请人,(2)以姓氏笔划排名的期刊导师证明学位申请人是第一执笔人,(3)学位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为6.0以上的SCI期刊发表文章且作者排名前三名。

具体的计分方法如下:1、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中的A类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论文得2分;2、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中的B类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论文得1分;3、在列入ESI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的得分按照其影响因子计;4、在《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中的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论文得0.5分。

上述规定从2015级博士研究生开始实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评定分委员会2015年9月。

复旦大学2015年法律硕士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定稿)

复旦大学2015年法律硕士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定稿)

复旦大学法学院2015年法律硕士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定稿)为做好2015年本院法律硕士奖学金评审工作,结合《复旦大学法学院2015届法律硕士毕业生奖助方案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和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设奖类别法律硕士奖学金包括院长奖学金、优秀论文奖学金和优秀学业奖学金三大类。

院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三者不兼得。

二、参评对象1、法律硕士优秀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由各班级按本班既定的评定细则和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3、院长奖学金参评范围:全日制非定向法律(非法学)硕士以及法律(法学)硕士。

4、优秀论文奖学金参评范围:参加2015年学位论文答辩的全日制非定向法律(非法学)硕士以及法律(法学)硕士。

三、评定条件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2、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恪守学术规范,积极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3、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努力,刻苦钻研,成绩优秀,科研能力显著或发展潜力突出。

4、有以下情况者,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奖学金:(1)学生工作表现优异;(2)曾参加西部支教服务或其他志愿者活动并表现突出者;(3)自愿参加无偿献血者;(4)少数民族学生或经济特别困难者;5、有以下情况者,不具备奖学金参评资格:(1)在学校或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注册者;(2)违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规定者;(3) 2014年9月份至今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处罚者;(4) 2014年9月违反园区住宿管理条例被通报批评者。

(5) 2014年9月因各种原因被通报批评者。

6、对申报材料中造假的获奖学生,一经发现,取消获奖资格,并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四、设奖金额1、法律硕士院长奖学金:奖额20000元/人。

2、法律硕士优秀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奖额6000元/人,二等奖奖额4000元/人,三等奖奖额2000元/人。

3、法律硕士优秀论文奖学金:奖额5000元/人。

4、具体名额分配情况另行通知。

复旦开题报告

复旦开题报告

复旦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而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更需要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一直秉承着“求真、力行”的校训,拥有着众多杰出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了海内外学者和研究者学术交流的平台。

因此,本次选题意义重大,旨在通过对复旦大学的开题报告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掌握学校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和思路。

二、研究目的本次开题报告主要旨在对复旦大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提出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2.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分析,探究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科研成果分析和应用场景研究,构建学校在当前时代发展中不断前行的力量;4.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面貌研究,说明高校在精神上对社会的引领和教育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通过包括文献资料和数据分析,采访了解等方法,本报告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历史和现状分析:对复旦大学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其发展现状;2.学位和学科建设:对学位和学科建设进行了详细解析,通过分析与其他学校的比较来找到优势和不足之处;3.人才培养与招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招生情况进行了详尽描述,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情况等;4.科研成果与应用:分析复旦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应用,从而能够掌握新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5.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对复旦大学的校园文化进行详细观察,提出建设方案和建设措施。

四、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1.研究方法:本条目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查阅、数据分析、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2.实施步骤:(1)搜集资料与制定研究思路:通过对复旦大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制定开题报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实地考察与调查:对复旦大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该校的各个方面情况;(3)数据分析与统计:通过对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深入了解学校的主要特点、优劣之处等;(4)报告撰写:以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基础,根据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建议和对策。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微电子材料与工 信息科学与

工程学院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开课方式 多选组 4 72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3 54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4 72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4 72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4 72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3 54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三、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1)能指导本科生教学实验或辅导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 (2)具有根据研究结果撰写实验总结和学术论文,并将结果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具有对文献进行归纳分 析并口头报告能力。 (3)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处理和资料检索能力。 (二)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1)讲座课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学科前沿进展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系内专家作微电子学科进展前沿的学术报告,每年不少于15次 (各专业方向不少于3次),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听讲,以签到计次数。 文献报告:由研究生报告有关学科和研究课题的国内进展文献动态报告,每次报告有书面摘要,在教研组 或科研组报告,同时听取其他同学的类似文献报告。 第四学期结合中期考核,组织科研工作突出的学生参加校庆学术报告。 尽可能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学科前沿报告:每个研究生每年不少于8次。文献报告:每个研究生每学期至少一次,3年共计5次(第一学 期免),由导师和专家打分,分为:优、良、通过、不通过。
四、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五、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充分阅读文献、熟悉国内外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 定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工作量累计不少于1年。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可 靠的实验结果,合理有效的数据处理,应有较完整的结果。答辩前应至少有1篇《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中规定的B类文章发表(含录用)。

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及认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暂行规定

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及认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暂行规定

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及认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暂行规定(2006年1月12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5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全面改革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的有关精神,以及复旦大学对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改革的设想,结合我校博士生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对我校审核新增及认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作如下规定:一、基本原则1、按需设岗。

根据科研、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博士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博导)岗位。

对新增博导岗位任职资格的审核,应该适应和满足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需要,适应和满足学科建设和学科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和满足改善博导队伍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和培养扶植新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需要。

2、保证质量。

博导遴选的根本依据为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及其所具有的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的支撑条件。

在遴选过程中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推进改革。

博导是培养和指导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不是教授中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

根据学校确定的博导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允许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不低于学校规定的遴选条件和标准的前提下,自行设定适合本学科特色的遴选条件,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实施。

二、审核新增博导的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一般应是我校博士学科点学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纳入授课教授系列的主任医师。

年龄一般应在55岁以下(申请时年份数-55所得年份的6月30日以后出生),个别有突出贡献且确有实际需要的,年龄也不应超过58岁(申请时年份数-58所得年份的6月30日以后出生)。

195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申请者,一般应是博士学位获得者。

若无博士学位,必须至少具有硕士学位,获教授或研究员职称满三年★,且近五年★内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须排名前5名、二等奖须排名前3名、三等奖须排名第1名)。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2013修订版)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2013修订版)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B类 B类 A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K1002044 K1002045 K1002046 K1002047 K1002048 K1002049 K1002050 K1002051 K1002052 K1002053 K1002054 K1002055 K1002056 K1002057 K1002058 K1002059 K1002060 K1002061 K1002062 K1002063 K1002064 K1002065 K1002066 K1002067 K1002068 K1002069 K1002070 K1002071 K1002072 K1002073 K1002074 K1002075 K1002076 K1002077 K1002079 K1002080 K1002081 K1002082 K1002083 K1002084 K1002085 K1002086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人工关节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小儿急救医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会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华西医科大学一附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南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辽宁省卫生厅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新华医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新乡医学院 新生儿科杂志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湖南省医学会 中国小儿血液 中日友好医院、全国小儿血液研究中心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 中山医科大学 中风与神经系统疾病 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山大学 上海精神医学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西安医科大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Transmitted Infections 中国麻风杂志 中国麻风协会 实用放射学杂志 西安市卫生局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放射学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Unclear Techniques 中国核学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临床检验杂志 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 实用护理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上海护理 上海护理学会 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消毒学杂志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制定、实施情况说明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制定、实施情况说明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制定、实施情况说明(2004年1月13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审议通过)《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目录》(以下简称:《期刊目录》)自1995年试行以来,对促进我校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两校合并后,新复旦大学医科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需要,2002年7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5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目录(医科)》,与此同时,文、理、工类研究生仍在使用1999年版《期刊目录》。

根据2003年6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58次会议精神,我校于2003年9月开展了1999年版《期刊目录》的修订工作。

新《期刊目录》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论证并报2004年1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审议通过。

新《期刊目录》合并了《期刊目录(医科)》,并根据专家组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批准,更名为《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现予公布实施。

《指导目录》将杂志分为A、B两类,分别对应于更名前,新修订的《期刊目录》中的权威、核心期刊。

根据历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精神,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发表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学术论文,现就有关规定具体说明如下:一、毕业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专业学位除外)。

2、博士学位:文科类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科研型)科类至少在SCI、EI或《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专业学位(如临床医学博士等)及临床医学的临床型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在A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可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

3、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作者排名第一(特殊情况除外)。

复旦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表格

复旦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表格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院系任课教师博士学位专业课博士专业选修课博士跨一级学科课程四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4学分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包括教学实践医疗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开发和服务等内容的基本要求工作量及考核方式1
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是否博士点[ ])
2004年月日
一级学科专家组(或学科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2004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院长(签名):
2004年月日
二级学科代码
研究生院
填表日期:2004年月日
二级学科名称:…………………………(学科代码:…………………….)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学科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研究生导师
(职称、是否博导)
1
2
3
4
5
二、培养目标
(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本专业特点及基本学习年限,以及今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适应面等;硕士生、博士生应分开阐述)
注:不够可加页。
八、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时间、方式、标准及考核形式)
九、硕博连读生学科综合考试或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时间、方式、标准及考核形式)
十、基本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及其他
(硕士生和博士生须分述)
其它说明
本学科(二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2004年月日
所在院系意见:
负责人(签名):
1.硕士生
2.博士生
五、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中国癌症杂志》上升为复旦大学A类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上升为复旦大学A类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上升为复旦大学A类期刊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
【年(卷),期】2012(22)6
【摘要】在复旦大学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经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各位专家严格的评审,《中国癌症杂志》于2012年6月底,由《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简称为《期刊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升为A类期刊。

成为复旦大学《期刊指导目录》的A类期刊后,《中国癌症杂志》将更好地为国内肿瘤学领域的科研、医疗做出应有的贡献。

欢迎广大肿瘤学医务工作者、在校研究生踊跃投稿。

【总页数】1页(P446-446)
【关键词】复旦大学;期刊;杂志;癌症;中国;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医务工作者【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3
【相关文献】
1.《实用癌症杂志》编辑部重要告知--《实用癌症杂志》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J],
2.肿瘤类期刊高被引和零被引论文特征的对比分析
——以《中国癌症杂志》为例 [J], 李广涛
3.《中国癌症杂志》上升为复旦大学A类期刊 [J],
4.《中国癌症杂志》上升为复旦大学A类期刊 [J],
5.《中国癌症杂志》上升为复旦大学A类期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
制定、实施情况说明
(2004年1月13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审议通过)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目录》(以下简称:《期刊目录》)自1995年试行以来,对促进我校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两校合并后,新复旦大学医科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需要,2002年7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5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目录(医科)》,与此同时,文、理、工类研究生仍在使用1999年版《期刊目录》。

根据2003年6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58次会议精神,我校于2003年9月开展了1999年版《期刊目录》的修订工作。

新《期刊目录》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论证并报2004年1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审议通过。

新《期刊目录》合并了《期刊目录(医科)》,并根据专家组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60次会议批准,更名为《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现予公布实施。

《指导目录》将杂志分为A、B两类,分别对应于更名前,新修订的《期刊目录》中的权威、核心期刊。

根据历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精神,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发表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学术论文,现就有关规定具体说明如下:
一、毕业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专业学位除外)。

2、博士学位:文科类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科研型)科类至少在SCI、EI或《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专业学位(如临床医学博士等)及临床医学的临床型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在A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可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

3、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作者排名第一(特殊情况除外)。

特殊
情况包括:(1)第一作者为导师、第二作者为学位申请人,(2)以姓氏笔画排名的期刊导师证明学位申请人是第一执笔人,(3)学位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为6.0以上的SCI期刊发表文章且作者排名前三名。

4、2004年9月及以后入学的文科类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3篇专业学术论文。

5、学校赞成并支持各分委员会提出比学校规定更高的学术规范要求。

二、同等学历申请学位者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至少发表3篇学术论文(申请学位期间),其中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

2、博士学位:(1)理、工、医(科研型)科类同等学历申请学位者至少发表3篇学术论文(申请学位期间),其中在SCI、EI或《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

(2)文科类同等学历申请学位者至少发表3篇学术论文(申请学位期间),其中在《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

3、作者排名的规定与毕业研究生相同
三、毕业研究生(包括同等学历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应署复旦大学。

四、其它说明:
1、参照《复旦大学教师在文科A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奖励条例》,凡以复旦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5000字以上并符合《奖励条例》的A类或B类奖励标准的文章,可视同为《指导目录》中的B类期刊文章。

包括:在《中国社会科学》(含外文版)、国外学术刊物上用外文发表且所发刊物属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A&HCI(艺术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的(不含论点摘编)的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和《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头版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理论文章。

2、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全国性学术会议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是否等同于在《指导目录》中的B类期刊发表论文,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提出意见,
并经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3、跨一级学科以及在有关杂志的《增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能否予以认可,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具体审定。

4、毕业研究生(包括同等学历人员)在申请学位时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如实填报已发表(含录用)的专业学术论文。

非学术性文章一律不得列入。

若伪造材料,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将从严处理。

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认真进行审核,严格把关。

5、毕业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者,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

在规定的期限内(博士2年,硕士1年)满足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后,由本人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申请再审议其学位资格。

五、本说明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研究生院
二OO四年八月附件:《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