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提升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动力机制动力影响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城乡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不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

3.标志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阶段图示城市化特点水平高低发展特点分布国家初期阶段 A 较低发展缓慢发展中国家中期阶段 B 较高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市化问题后期阶段 C 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发达国家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的现象。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变城市化 对城市环境的改变合理的 城市化 可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过快的 城市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3.生态城市化(1)目的⎩⎪⎨⎪⎧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2)目标⎩⎪⎨⎪⎧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 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教材P31思考](1)图片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从1985年到2000年的城市发展状况,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时提升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时提升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课时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图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D 结合世界城市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情况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远大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发达国家则相反。

所以,①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②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③代表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④代表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城册中心阶段]距离城市中心阶段口距离2.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A. 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 阶段H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2.C 3.B 第2题,目前我国大城市发展较快,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说明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

第3题,阶段H中,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出现地价高、污染严重等城市化问题,使一些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读“城市化的模式图”,回答4〜5题:4. 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前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③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④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人口密度人口密攫5. 这种城市化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地价不断上涨②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③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④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4.C 5.D 第4题,读图,图示城市化模式所代表时空状况,表示市中心已经分散出部分职能建立了卫星城市。

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的发达国家,故③④正确。

第5题,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包括推力(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等)和拉力(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等)两方面。

【配套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分层突破新人教版必修2

【配套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分层突破新人教版必修2

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能力提升]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②相互嵌套③拉力因素④城市数目由少到多⑤产生的问题⑥住宅区⑦推力因素自20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第1题,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

第2题,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

第3题,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 1.A 2.B 3.D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5.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解析】第4题,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区中分布最广泛的,读图可知,①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丰富丰富纷繁第三节城市化一、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归纳城市化的过程和特色,并解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剖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图 2.17 )或事例 4(英国的城市化进度),说出城市化的表现、看法和权衡标准。

2、读世界城市化水平提升图(图 2.19 ),说出不一样种类国家城市迅速发展的时间差别、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别,简要说出造成这些差别的历史背景。

3、读城市化进度表示图(图 2.20 ),联合事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度),归纳并列表比较城市化标准曲线在不一样阶段上的特色。

比较中国城市化曲线图(图 2.27 ),指出我国城市化所在阶段、发展特色,展望将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向。

4、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图 2.25 ),联合生活实质,举例说出城市化对城市土地、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

5、读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图(图 2.26 ),联合自己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感觉,举例并归纳出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合北京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整顿的措施,议论归纳解决城市环境的措施。

三、教课要点与难点(一)教课要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色,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课难点城市化进度的阶段曲线特色及其成因,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四、教课内容安排(一)知识构造(二)教课思路经过解说,明确城市化的内涵和标记经过阅读教材中“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向”的有关图表和有关的文字资料,剖析归纳城市化的进度和特色。

比较城市化进度的不一样阶段中,城市化的差别丰富丰富纷繁联合本区县的实质,分组议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学时建议: 2 学时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的进度一学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学时五、教课资源建议依据教材配套光盘获得有关图片和资料自编课件,尽量收集整理和利用北京城市地图与有关资料说明问题。

六、教课方法与学法指导建议(一)教课方法本节设计的内容简单和学生城市生活实质相联合,因此事例尽量选择北京的资料,指引学生从现象和问题下手,经过剖析、比较和议论研究原由,总结规律。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城市化一、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图2.17)或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说出城市化的表现、概念和衡量标准。

2、读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图(图2.19),说出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快速发展的时间差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简要说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历史背景。

3、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2.20),结合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归纳并列表比较城市化标准曲线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

比较中国城市化曲线图(图2.27),指出我国城市化所在阶段、发展特点,预测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4、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图2.25),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城市化对城市土地、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

5、读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图(图2.26),结合自己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感受,举例并归纳出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北京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整治的举措,讨论归纳解决城市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曲线特征及其成因,发达国家逆城市化 四、教学内容安排 (一)知识结构(二)教学思路(三)学时建议: 2学时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学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学时五、教学资源建议根据教材配套光盘获取相关图片和资料自编课件,尽量搜集整理和利用北京城市地图与相关资料说明问题。

六、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节设计的内容容易和学生城市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案例尽量选择北京的材料,引导学生从现象和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比较和讨论探索原因,总结规律。

(二)学法指导本节应提供经过优化的材料,引导学生有效提取图文信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从列举现象开始,逐步归纳成规律性认识。

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过程曲线的分析方法,观注曲线斜率和曲线转折点的具体地理含义,学会对过程曲线进行阶段划分,并概括各阶段的地理特征。

配套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2

配套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1.知道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特点。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重点)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和中心地理论。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城市的空间结构阅读教材P24—P28前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1)中心商务区①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2)商业区①组成:商业街和各种商场。

②位置: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大的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

③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②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③分化: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4)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5)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正误判断:(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绿化用地。

( )(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

( )【提示】(1)×功能区之间的界限不明确,如住宅区内常有商店、工厂等,只是用地面积较小。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

(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教材整理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阅读教材P28—P30,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1)城市规模(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二者并非成正比。

正误判断:(1)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2019-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资料

2019-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资料

穿城而过,干扰市内其他交通,产生
。第(3)题,处理好新老
城关系,主要是保护
,发展

思路导引答案:第(1)题:上风 居住 下游 下风 工业 第(2)题:铁路 噪音 第(3)题:老城 新城 题目答案:(1)D A 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 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任答两点) (2)铁路穿城而过 干扰市内其他交通方式,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 便;产生噪音 (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 变老城原貌等。(任答两点)
第(2)题:后期
题目答案:(1)C (2)B
END
(2)一般情况下,逆城市化出现的时段为( )
A.M
B.N
C.P
D.P、N
思路导引第(1)题,图示内容是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M、P、
N可对应城市化的
阶段、
阶段和
阶段,
因此图中
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
时段城市化水平
最高。第(2)题,郊区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化中期阶段,而逆城市化出
现在城市化
阶段。
思路导引答案:第(1)题:初期 中期 后期 P N
二、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表格归纳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表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
现 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区
成 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 上涨,交通拥挤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 村和小城镇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 环境
图 解
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对比分析
典例1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 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综合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综合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综合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动量的比值。

读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C.城市中心流动人口较多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2.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第1题,商业区是城市中单位面积地租最高的功能区,而该区域地租指数较低,只能是该区域人口流动量较大的缘故。

第2题,住宅区地租指数越高,说明该住宅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高或人口流动量较小,则该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

图中显示该城市西南方向住宅区地租指数较高且范围较大。

答案:1.C 2.B(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3~5题。

3.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4.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5.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解析:第3题,地铁是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满足着城市人流的出行需求,因此地铁站周边的人流量是决定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低的主要因素。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4题,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地铁和城市环线交汇处,站点密集、等级高、客流量大,最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5题,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该城市的地铁一级站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因而其最有可能围绕多核心向四周扩展。

[K12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K12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检测(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某城镇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功能区②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功能区①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住宅区;功能区③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

第2题,乙处两侧有河流流经,且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故D项作为广告词符合“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

读下图,回答3~4题。

3.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A.南B.东C.西D.北4.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住宅区、商业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在相等的时间向南到达的最远显然车速最快。

第4题,居市中心的乙应为商业区;甲在外围适宜布局工业区;丙居中心区偏外适合布局住宅区;西北部有绿地对保护环境有利。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C.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少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6.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B.b<c C.b<d D.c>d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从左图可以看出,图中共有四级城市等级,城市甲的等级比城市乙高,服务范围应比乙广。

第6题,甲城市地租值应是从市中心a最高处向外递减,在d处有交通线穿过,成为地租次高中心。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时提升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时提升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时提升」、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读图,回答1〜2题:1. 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2.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 ,合理的城市选择是()A. 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B. 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C. 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D. 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 解析:1.A2.C 第1题,读图,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城市等级体系的大小。

第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B. 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近 C. 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 D. 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大于洛阳市 4.对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的正确预测有 ( ) 经济发展④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提供的服务种类不同,结合城市的等级及商品的等级选择即可。

3.依据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可知( ),回答3〜4题:2题,不同等级的城市①城市等级体系由单核变成三核模式 ②豫东城市等级均有提升 ③新乡市等级提升加快豫北闽南地就的聚幕 ◎珮族©rfi^t 。

县级•爭村解析:3.C 4.D 第3题,从“ 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中,可看出区域中心城市数量比区域次中心城市数量多,A 项不符合题意;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远,B 项错误;郑州市属于核心城 市,服务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少 ,C 项正确;洛阳市属于核心城市,商丘市属于区域次中心城市 , 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小于洛阳市 ,故D 项错误。

第4题,城市等级体系由双核变成三核模式 ,故①错 误;豫东城市等级多数有提升,并非全部,故②错误;新乡市等级提升为核心城市 ,会带动、加快豫 北经济发展;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故③④正确。

图1显示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图2是城市服务范围图。

根据图表 ,回答5〜6题:图1 图25. 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C>A>BB.A<B<CC.A>B>CD.B>C>A6. 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 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 )A.B iB.B 6C.C 6D.A解析:5.C 6.A 第5题,依据图可知,A 类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级别最高 ,服务范围最大, 等级最高;C 类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少、级别最低 ,服务范围最小,等级最低。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童末小结与测评■.............[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教师用书独具)请你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推1力[自我校对]①经济因素②历史因素③城市等级不同服务功能范围不同④拉力⑤加速阶段⑥工业区⑦发达国家[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 •把握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2 •把握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主要功能区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各功能区都有便捷的交通,又要在各功能区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商业区除考虑交通因素外,还要考虑消费人群因素。

(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住宅区尤其是中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流经城市的上游、环境优美的位置;工业区则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流经城市的下游。

(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

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面积要求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5)留有发展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对点训练]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导学号:17252047】ES① 鳞② EZ3③田④▲铁矿=—:恢路“河流--------------- 公跑才f 100(1)等高蜒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分别为( )A.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2•该市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选择其中一处建设钢铁厂,最佳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 丁1. D2.B [第1题,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地面积较大;工业区一般靠近河流、铁路,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避免污染城市环境;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文教区一般布局在环境较好的地方,故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城市化
课时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图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D 结合世界城市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情况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远大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发达国家则相反。

所以,①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②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③代表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④代表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2.C 3.B 第2题,目前我国大城市发展较快,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说明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

第3题,阶段Ⅱ中,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出现地价高、污染严重等城市化问题,使一些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读“城市化的模式图”,回答4~5题:
4.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前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③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④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这种城市化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地价不断上涨②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③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④人们对环境质
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4.C 5.D 第4题,读图,图示城市化模式所代表时空状况,表示市中心已经分散出部分职能,建立了卫星城市。

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的发达国家,故③④正确。

第5题,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包括推力(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等)和拉力(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等)两方面。

下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7.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解析:6.A 7.D 第6题,图中四国城市化起步时间在1950年,2000年城市化水平约在27%~37%,因此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第7题,
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在这一时期曲线最陡的,读图可以看出为印度尼西亚。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错误的是( )
A.绿化带能起到消烟除尘的作用
B.绿化带面积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D.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8.D 9.B 第8题,读题中材料可知,图中下凹式绿化带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调蓄降水,从而使城市不易发生内涝。

第9题,图中绿化
带下雨时可吸收水并蓄存水,增加地表水下渗,故④正确;需要时再将水释放利用,有调蓄降水、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故①正确。

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表是我国新旧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对比。

据此回答10~
11题:
新旧城市标准对比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11.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中心区人口外迁,城市等级下降
B.城市用地紧张,人居环境变差
C.经济发展加快,劳动力短缺
D.逆城市化严重,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解析:10.D 11.B 第10题,由材料可知,新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标准,城区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的等级越高。

第11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市的人居环境开始恶化,这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故B项正确。

中心区人口外迁一般迁往人居环境相对较好的近邻、远郊,仍属于城区范围内,城市常住人口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不会造成城市等级下降,故A项错误。

大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会有更多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

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逆城市化现象会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如图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6分)
(2)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4分)( )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市中心温度高于郊区,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为热的排放。

第(2)题,城市绿地能调节气候,所以可以通过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1)热岛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直接温暖了大气( 6分)
(2)A(4分)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A、B两图反映城市化过程,分析两图的差异。

(12分)
(2)A类国家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郊区,试分析原因。

(6分)
(3)若大气降水是100%。

以前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10%。

随着B 类国家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地表径流分别占降水的32%、43%。

试分析上述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

(18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图高、中收入者向城外迁移,应为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过程;B图中农民向市中心区迁移,应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第(2)题,A类国家郊区城市化主要是由市中心的环境、地价等因素造成的。

第(3)题,由图中数据可知,由于城市地面硬化,使地表径流的比例增加,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答案:(1)A图反映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过程。

由于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周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出现了人口向城市外围方向流动的现象;B图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2分)
(2)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

(6分)
(3)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会增加;城市河流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会增加,水质恶化;城市河流洪峰径流量会增长,峰值出现时间会提前;城市地表水分的蒸发、蒸腾数量会相应减少。

(18分)
三、挑战题(共10分)
14.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表。

材料二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0年的变化特点。

(6分)
(2)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有哪些“城市病”?(4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图例和注记提示,从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和世界城镇化率的比较,城市(镇)数量和规模等方面总结变化特点。

第(2)题,城市病主要包括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就业问题和治安问题等方面。

答案: (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1996年以后城市化上升速度快;城市(镇)数量不断增多,以中小城市(镇)为主。

(任答其中3点即可)(6分)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等。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