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杠杆化对进出口企业负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
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产业升级,去产能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去产能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推动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减少无效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产能过剩、降低全要素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去产能也伴随着企业债务风险,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防范和化解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特点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杠杆风险。
由于去产能企业通常处于产能过剩、盈利能力较差的状态,为了维持生产经营和生存,通常会采取较高的资本杠杆,持续扩大债务规模。
2.经营风险。
去产能企业受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产品销售难度增加,经营现金流紧张,难以偿还债务。
3.财务风险。
由于去产能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负债表表现不佳,造成财务风险,难以维持稳定的资金来源。
4.信用风险。
由于去产能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劣,信用等级低下,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债务风险增加。
5.政策风险。
去产能企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口,政策调整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债务违约的概率。
1.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去产能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全面评估风险情况,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有效降低企业风险。
2.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
企业可以通过资产出售、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产能过剩,化解债务压力。
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寻求债务重组方案,降低债务负担。
3.加强财务管理能力。
去产能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和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偿债风险。
4.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盈利能力,减少债务压力。
5.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政策、金融支持等方式,对去产能企业进行扶持和引导,帮助企业化解债务风险。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困境与对策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困境与对策近年来,国有企业去杠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国家去杠杆政策的逐步推进,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去杠杆的压力。
去杠杆是指降低企业的债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国有企业在去杠杆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同时也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应对挑战,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债务过高导致资金紧张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通常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途径融资。
大量债务积累导致企业资金面临压力,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2. 利息负担过重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的利润大部分用于偿还贷款利息,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投资效率低下在高杠杆情况下,企业可能存在过度投资、无效投资等问题,导致资金错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4. 风险敞口增大高杠杆企业在经济波动、行业变化中更容易受到影响,一旦遇到市场波动,企业的风险敞口会相应增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对策1. 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企业要加强治理结构建设,强化内部监管和管控能力,增强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透明度,规范经营行为,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要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无效资产,释放生产要素,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去杠杆的进程。
3. 强化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4. 提高资产负债比例国有企业应加大资产负债比例的调整力度,通过增加资本金比例、降低负债比例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5. 加强财务监管国有企业要健全财务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资金使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
去杠杆措施
去杠杆措施摘要去杠杆措施是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和措施,旨在降低经济系统的杠杠态势,减少系统性风险。
本文将介绍去杠杆的定义、目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常见的去杠杆措施。
引言在金融市场中,杠杆是指通过借贷来放大投资收益或亏损的程度。
当经济出现过度杠杆化时,金融系统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去杠杆措施。
本文将讨论去杠杆的定义、主要目的和影响因素。
去杠杆的定义去杠杆是指减少杠杆率并降低经济系统的债务负担。
通常,高杠杆率会增加金融风险,因为债务偿还能力的下降会导致信用违约、债务违约和金融危机等问题。
因此,去杠杆的目标是降低债务规模,减少债务风险。
去杠杆的目的1.降低系统性风险:去杠杆措施旨在减少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水平,防止系统性崩盘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2.稳定经济增长:高杠杆率会增加金融不稳定性,抑制经济增长。
通过去杠杆可以稳定经济增长,维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
3.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去杠杆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金融波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去杠杆的影响因素1.政府政策:去杠杆是一项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减少赤字、控制债务增长、加强金融监管等。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对去杠杆的影响很大。
在经济繁荣时期,债务相对容易偿还,去杠杆政策可能会相对松动;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债务偿还能力下降,去杠杆政策可能更加紧缩。
3.金融市场状况: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去杠杆也有影响。
如果金融市场不稳定,去杠杆政策可能会更加谨慎和谨慎。
常见的去杠杆措施1.财政政策调整: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赤字、控制债务增长等措施来降低经济杠杆率。
2.货币政策收紧: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收紧货币政策,约束信贷投放和债务增长。
3.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降低金融风险和杠杆率。
4.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通过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企业债务规模和成本,减少财务风险。
结论去杠杆是降低经济系统杠杆率的重要手段,对稳定金融体系和维护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业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银行业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杠杆率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杠杆率的主要因素,进而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杠杆化所处的阶段,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杠杆率来降低危机对银行的冲击。
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6年所有在沪、深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银行业的“去杠杆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来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银行的经营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去杠杆化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资本规模越大,杠杆率越高,银行资本风险水平越低;杠杆率越低,银行盈利能力越强,进而提出科学性建议使商业银行在今后发展中合理调整杠杆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杠杆率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隆照金 张勇 欧发勋 吴远凤一、引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发展。
由于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具有低利率和较强的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各家银行都购买了大量杠杆化的金融产品。
然而,在金融危机和疫情的影响下,高杠杆运作化公司的多收益来源导致的风险分散作用被完全对冲掉,从而滋生较大的风险。
因此,中国银行业需要改变业务模式,开拓表外业务,发展金融创新,未来中国的银行业也必将会进入去杠杆化阶段以维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以及监管工作。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银行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改革。
周洁(2015)利用2007-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年报中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提出股权结构优化、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高资产质量以及加大监管力度优化资本结构。
然而,杨添富、张强(2020)通过对中国9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8年财务报告深入分析,得出银行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盈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对银行资本结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
国有企业去杠杆减负债实践探讨——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54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第1期(总82期)2021年3月No.1(Sum.82)Mar.2021国有企业去杠杆减负债实践探讨——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王 宇(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8)摘 要:去杠杆减负债工作,是从中央到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政策举措,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去杠杆、减负债的实践为例,按照止血、补血、造血的总体思路,提出了股权融资撬动所有者权益;多措并举加强管理,严控债务增速;增强自身积累能力,降低负债投资依存度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去杠杆;减负债;实践中图文分类号:F42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1)01-0054-03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Deleveraging and Debt Reduc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aking Kailuan (Group) Co., Ltd. as an ExampleWang Yu(Kailuan (Group) Co., Ltd., Tangshan 063018, China)Abstract: Deleveraging and debt reduction is a major policy measure of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reform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local governments, and it is also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aking the practice of deleveraging and debt reduction of Kailuan (Group) Co., Ltd.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idea of blood-stopping, blood- enriching and blood-making,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are put forward: use equity financing to leverage the owner's equity,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strictly control the growth of debt, strengthen one’s own accumulating ability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debt investment.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deleveraging; debt reduction; practice收稿日期:2020-10-8作者简介:王宇(1981-),男,大学,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进出口贸易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进出口贸易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研究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企业进出口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境贸易时,尤其是大宗商品的贸易,由于市场、政策等不确定因素,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风险。
如何识别、评估和防范跨境贸易风险,成为当前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政策风险一直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最大的因素,政策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加税、受限以外的非经济形式的影响。
除此之外,市场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价格波动、需求变化等原因,市场上的量价变动是企业贸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此外,企业进出口贸易中的信用风险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很多,对于提供贸易融资,缺乏信誉或者诚信度时,往往会影响企业信用,从而使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
最后,汇率风险也是有影响企业贸易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汇率的变动,企业的收入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是当今商业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波动、政策变化以及各种信用及汇率风险,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有效缩小进出口贸易的风险,使企业在全球经济环境中拥有更多发展机遇,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进出口贸易风险定义进出口贸易风险是指企业在做国际贸易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收入不稳定或不可预测的损失,而这种风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
关于进出口贸易风险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其中需要强调的是政策风险理论。
《金融学》(Frank & Ronald)一书把进出口贸易风险定义为:“进出口贸易风险指的是各种政策、市场、信用、汇率及贸易金融交易风险,这些风险会造成进出口贸易活动受到不利影响,从而使进出口商面临损失的风险。
”此外,《国际贸易金融》(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Finance)一书还将进出口贸易风险分为三大类:一是市场风险,指由于价格波动、需求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风险;二是政策风险,指政府政策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三是信用风险,指企业收款时出现的信用问题。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困境与对策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困境与对策1. 引言1.1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意义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意义在于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减少企业负债率,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通过去杠杆,国有企业可以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营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去杠杆还可以促使国有企业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去杠杆还可以有效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和滥用,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形象,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还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2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困境一是债务规模较大。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靠债务进行融资,不断扩大规模,导致债务规模庞大,难以持续偿还。
特别是一些“僵尸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困境。
二是资产负债结构失衡。
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存在过多的无效资产和负债,导致企业负债率偏高,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及可持续发展。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
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资金被挥霍,财务状况恶化,加剧了企业去杠杆的难度。
四是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去杠杆将面临更多挑战。
国有企业去杠杆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完】2. 正文2.1 国有企业去杠杆的症结首先是国有企业存在着过度膨胀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政府资金支持,导致一些国有企业规模过大,资产过多,员工过多,产能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的问题。
其次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在过去的发展中,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张而大规模举债,导致负债水平较高,资产负债比例不平衡。
这种不良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得企业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去杠杆的措施
去杠杆的措施简介去杠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杠杆率,减少金融风险,保护经济稳定。
杠杆率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如企业、个人或国家)所借用的资金与其自有资金的比例。
过高的杠杆率可能导致金融风险,而通过合适的措施进行去杠杆可以稳定金融和经济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去杠杆措施。
1. 监管加强和规范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并制定更加严格的规范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 - 加强资本监管:要求金融机构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以抵御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
- 限制借贷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进行限制,包括限制贷款额度、限制借款期限等,从而降低杠杆率。
- 加强风险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等,以减少风险暴露。
2. 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政策也可以发挥去杠杆的作用。
一些常见的财政政策调整包括: - 调整税收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取消税收减免或减少税收优惠等措施,减少经济主体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借贷需求。
- 控制政府支出:通过削减政府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减少政府借贷需求,降低整体杠杆率。
- 优化财政结构: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结构,优化债务结构,减少财政风险。
3. 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去杠杆化。
如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措施:- 加息:通过提高利率水平,降低借贷需求,从而降低整体杠杆率。
- 紧缩流动性:通过缩减货币供应量,降低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限制信贷扩张,降低杠杆率。
-银根管理:加强对银行的信贷投放管控,限制信贷规模和扩张速度,起到去杠杆化的效果。
4. 促进结构调整和去杠杆为了实现去杠杆,还可以通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来降低系统性风险。
一些常见的措施包括: - 促进产业升级: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减少传统行业的债务风险。
- 支持企业转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优惠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减少债务风险。
关于去杠杆的深入研究——Ray Dalio
关于去杠杆的深入研究——Ray Dalio2018-03-05本篇报告发表于2012年2月份,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BridgeWater的部分研究成果展示。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周期是BridgeWater的研究强项,水平超越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专业金融机构,甚至包括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
一个经济体的“加杠杆”和“去杠杆”过程,是桥水宏观研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正处于后一个过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主导中国“去杠杆”过程的宏观决策者,对桥水的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恐怕要比你想象地大得多得多。
因此,本文值得所有专业交易者精读10遍以上。
正文:这篇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过去多个国家的去杆杠过程,并且借此深入探讨去杆杠是如何进行的。
去杆杠过程会降低负债/收入比,当债务水平过高时,去杆杠就会成为必然。
去杆杠有非常成功的,也有惨淡收场的。
有些国家去杠杆的结局非常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剧变,甚至引发战争,而且杠杆率也没降下来),有些则结局美好(通过有序的调整,经济恢复到健康的生产-消费平衡状态)。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我们将通过回顾过去多次去杆杠化过程,来阐述去杆杠的详细机制。
您将会看到的是:好的去杠杆过程是均衡的,差的去杠杆过程是失衡的。
去杠杆的结局之所以有好坏之分,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政策措施执行的力度大小和进度快慢。
1. 债务减记2. 紧缩政策3. 财富转移4. 债务货币化好的去杠杆能成功地平衡上述过程,而坏的去杠杆则无法平衡,而下文将具体展示这些(成功/失败的去杠杆)案例是如何形成的。
在阐述两者差别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典型的去杠杆过程。
典型的去杠杆过程通常来说,去杠杆过程之所以经常被决策者搞砸,是因为“去杠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只会发生一次,所以政策制定者没有研究过它们。
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像盲人烧饭一样来制定政策,过程中夹杂着大量痛苦的尝试和纠错。
这些痛苦和教训让政策制定者慢慢摆脱差劲的举措,驶向正确的方向。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进出口通关障碍及解决办法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进出口通关障碍及解决办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贸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进出口通关遇到了不少障碍,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解决外贸企业进出口通关障碍,提升通关效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进出口通关的障碍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进出口通关的障碍1.贸易壁垒导致通关手续繁琐: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这些贸易壁垒包括关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这些贸易壁垒导致企业在进出口时需要办理大量的手续,如报关、报检、验放等,因此通关时间长、效率低下。
2.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进出口通关行政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互通互联程度不高,造成了重复审核、反复填报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通关成本和时间。
3.技术标准不一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不尽相同,企业在进行进出口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适应。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影响了通关效率。
4.通关设施设备不完善:目前我国通关设施设备相对滞后,很多口岸的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导致通关过程中出现卡车排队、通关速度慢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进出口效率。
二、解决办法1.优化通关手续:加大对企业通关手续的优化力度,推行“一次通关”制度,减少重复办理手续。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的一次报关,减少企业的通关时间和成本。
2.建立通关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级的通关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通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加强与国际通关标准接轨,提高企业通关的便利化水平。
3.推行国际标准化: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认证体系的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和认证水平。
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的技术调整和适应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2023民营企业进出口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有关建议
2023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正不断加快步伐,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仍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旨在分析2023年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困难问题1.1 贸易摩擦升级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贸易伙伴国与我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加剧,这对民营企业的出口业务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1.2 质量标准与认证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要求日益严格,民营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壁垒和认证难题。
一些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和认证问题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导致出口受阻。
1.3 外汇波动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大,特别是美元汇率的波动对民营企业的出口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外汇风险成为了企业进出口贸易的一大隐忧。
1.4 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对于民营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愈发重要。
然而,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认可。
1.5 融资困难民营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然而,目前银行贷款难、贵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二、建议2.1 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政府可以通过减免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率等方式,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2 推进质量提升加强与国外认证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帮助民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3 稳定外汇市场加强对外汇市场监管,通过有效的政策手段,稳定外汇市场,减少市场波动对民营企业出口业务的不利影响。
2.4 加大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投入民营企业应当加大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投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浅析进出口贸易企业资金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进出口贸易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进出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进出口贸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资金周转速度快、涉及国际结算、外汇风险等独特挑战。
进出口贸易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进出口贸易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资金周转不灵、资金沉淀、外汇风险管理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运转。
进出口贸易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当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对进出口贸易企业现有的资金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资金管理的难点所在,并提出针对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资金管理对策。
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资金管理工具,并探讨它们在进出口贸易企业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进出口贸易企业更好地解决资金管理难题,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1.2 问题提出进出口贸易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参与者,其资金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出口贸易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金流动性不足、风险控制不够、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
进出口贸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同时还需要应对汇率波动、关税调整等外部风险。
而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成本高、风险控制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在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进出口贸易企业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规避和控制风险,以保证企业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企业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资金管理工具,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资金管理需求。
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和有效的对策措施,进出口贸易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成果。
[外贸企业,面临,困境]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1)论文【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国际石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都不断增加,使我国不少外贸企业陷入了困境。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了外贸企业走出困境应采取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外贸企业困境人民币升值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放缓、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纷纷陷入困境。
据统计,2008年6月份我国出口总额1 21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增速大大低于5月份的28.1%。
6月贸易顺差2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6%。
这其中,下滑最为严重的为纺织、服装行业。
一、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1.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使美国保持的几年经济增长转而衰变为经济的滞长,甚至是衰退。
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的经济衰退让世界经济深受影响。
这对我国出口贸易行业影响巨大。
据广州海关的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广东对美出口355.6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远低于同期广东外贸出口13%的总体增速,也低于2007年上半年广东对美出口13.4%的增长速度。
其中,继今年2月后,6月份广东对美出口再次出现同比、环比双下降。
单月出口额64.5亿美元,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6%.按行业来看,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和玩具出口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7.3%、12.8%和3.7%。
2.世界性通货膨胀美国次贷危机诱发了美国经济急速衰退,又导致了美元的走弱,而美元的走弱加上国际炒家的炒作,导致了国际石油价格的飙升,国际石油价格的飙升又推动了钢材等能源价格飞速上涨,这样从外围给国内带来了生产原材料价格的飙升。
这样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以钢材为例,2007年,全国30个主要城市、五大品种的钢材平均价格为4316元/吨,2008年1月,这一价格就上涨到了49 66元/吨,而到5月末,价格迅速攀升到6207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近5成,绝对吨价提高了2053元。
金融去杠杆化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去杠杆化对经济的影响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金融去杠杆化”这个术语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经济讨论和政策制定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金融去杠杆化?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减少金融机构或经济体中的债务杠杆比例,降低债务水平。
这一举措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金融去杠杆化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当金融机构开始去杠杆时,它们会减少放贷规模,收紧信贷条件。
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加,资金成本上升。
对于那些依赖外部融资来扩张业务、进行投资或满足日常运营资金需求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一些中小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下降。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金融去杠杆化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调整。
过去,在杠杆资金的推动下,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可能被过度推高,形成泡沫。
当去杠杆化进程开启,资金撤出,资产价格往往会出现大幅下跌。
这不仅会使投资者的财富缩水,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比如,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资信心,进一步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而,金融去杠杆化也并非全是负面影响。
从长期来看,它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在高杠杆的环境下,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变得脆弱,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通过去杠杆化,降低金融机构的债务水平,可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金融去杠杆化在短期内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核心领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过去的宽松信贷环境下,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了低效率的行业或项目,造成资源浪费。
去杠杆化能够促使金融机构更加审慎地选择贷款对象和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向具有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和行业,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宏观经济层面,金融去杠杆化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推进降杠杆减负债,助力央企提质增效
浅谈新形势下推进降杠杆减负债,助力央企提质增效【摘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央企面临着降低杠杆和减轻负债的双重挑战和机遇。
本文首先分析了央企降低杠杆和减轻负债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探讨了推进降杠杆减负债的重点措施,包括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
对央企提质增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央企发展中需要注重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降低成本。
在强调了加快降杠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央企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指明了实现央企提质增效的关键措施。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央企在当前形势下推进降杠杆减负债,助力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央企、降杠杆、减负债、提质增效、新形势、挑战、机遇、现状分析、重点措施、路径探讨、加快、必要性、战略方向。
1. 引言1.1 当前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当前形势下,央企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些因素都给央企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央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通过降杠杆减负债,央企有望减轻负担,提升盈利能力,加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央企需要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通过降低杠杆率和减少负债,央企可以更好地防范风险,提高财务稳定性,释放资金流,加快转型升级。
央企还能借助机遇,加强创新能力,拓展市场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央企要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推进降杠杆减负债,助力央企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降杠杆减负债的重要性降杠杆减负债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央企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降杠杆减负债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企业保驾护航。
降低企业的杠杆水平和负债率,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去杠杆、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去杠杆、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去杠杆、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日趋增加。
去杠杆政策作为管理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已经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去杠杆政策、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成本粘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通过对不去杠杆政策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企业的负债比例,降低企业杠杆率,以减轻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去杠杆政策作为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之一,其对企业成本粘性和绩效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成本粘性是指企业在面对成本上升时,其调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相对较低,导致成本上升不能立即反映到产品价格上的现象。
在经济学中,成本粘性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种重要的市场现象,它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
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往往会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与此同时,企业在面对融资成本上升时,可能面临成本粘性的问题,导致企业无法迅速调整生产要素和资源,以降低成本。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成本粘性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成本粘性调节了企业在面临去杠杆政策时,其财务状况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成本粘性高的企业在面对去杠杆政策时,其财务负担更为沉重,可能面临更大的困境。
另一方面,成本粘性高的企业在面对融资成本上升时,调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相对较低,导致企业绩效下降。
因此,成本粘性调节了去杠杆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假设:去杠杆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成本粘性进行中介,并且成本粘性调节了这一影响过程。
具体而言,去杠杆政策通过增加融资成本,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负担,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然而,成本粘性的存在使得企业无法迅速调整生产要素和资源,降低成本,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绩效。
切实降低企业负债调研报告
切实降低企业负债调研报告引言企业负债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债务,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负债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切实降低企业负债的建议措施。
分析1. 降低成本降低企业的成本可以有效减少负债的规模。
在分析企业成本结构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寻求优质供应商: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并降低材料成本。
- 进行成本控制:设立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流程,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管理和监管,确保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 加大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和资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2. 增加收入增加企业的收入也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负债的手段。
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优化产品和服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销售额。
- 打开新市场: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开拓新的客户,增加收入来源。
- 加强营销和推广:通过加大广告、促销等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收入增长。
3. 资产优化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使其更为合理和高效利用,也是降低企业负债的关键举措:- 资产出售:通过出售闲置资产、实施资产剥离,获得资金并减少债务。
- 资产重组:将不同业务部门进行整合或合并,减少冗余,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 资产负债表优化: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合理配比债务和资产,降低负债风险。
建议基于对企业负债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切实降低企业负债的建议:1. 制定财务规划: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和规划,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和指标,并进行定期的财务分析和评估。
2.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流程和制度,严格执行,减少负债风险。
3. 寻求融资渠道: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选择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资金来源,减少融资成本。
4. 加强市场营销: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增加收入来源,缓解负债压力。
“去杠杆”政策、资本结构调整与公司价值
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行业特点、市场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等。
资本结构调整策略
债务重组
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达 成债务重组协议,以减
轻公司债务负担。
股权融资
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增 加公司的权益资本,降
低债务比例。
资产剥离
将部分资产剥离出公司 ,以降低公司的资产负
债率。
引入战略投资者
引入具有资金和产业优 势的战略投资者,优化
04
相关性分析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 相关性。
06
实证结果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
1 2
样本分布
样本包括100家上市公司,其中50家为国有企业 ,50家为民营企业。
杠杆率分布
样本公司的杠杆率分布呈现正态分布,平均杠杆 率为50%,标准差为10%。
3
资本结构调整幅度
样本公司在去杠杆政策实施前后,资本结构调整 幅度较大,平均调整幅度为20%。
对策建议
政府应继续推进“去杠杆”政策,加强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去杠杆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企业应积极响应“去杠杆”政策,合理 安排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比例,提高财 务稳健性。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
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投资者应关注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和治 理情况,理性评估公司价值,避免盲目
低财务风险,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政策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
和公司价值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 题展开
2. 资本结构调整如何影响公司的 价值?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去 杠杆”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 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为企业制定 有效的财务策略提供参考。
债务631机制范文
债务631机制范文债务去杠杆化是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些企业面临着债务规模过大、利息负担过重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债务631机制,旨在通过既定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表,将企业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压减债务规模: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企业债务规模。
中国政府要求企业积极进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债务置换,通过权益重组、资产出售等方式清理不良资产,实现债务规模的减少。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和债务处置机制,完善企业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避免风险的进一步积累。
2.重塑资本结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制度,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推动企业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措施,增加企业的经营资源,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3.提高盈利能力: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企业盈利状况。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实施债务631机制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债务风险监管,推动债务转型工作的开展。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做好资金支持工作,支持企业开展债务置换和结构调整。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融入债务转型进程,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债务631机制的实施旨在稳定企业经营环境,降低企业债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实施债务631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企业债务规模庞大,债务置换难度较大;企业资本市场不成熟,融资难度较大等。
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支持力度,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提高债务转型的效果和效率。
总之,债务631机制是推进企业债务去杠杆化的一种重要机制。
国企负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得到合理改善。
当企业在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生产观念,使用先进的生产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同时还需要对生成工艺技术进行优化调整,避免出现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尽量减少无效劳动或者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对生产资源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合理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为企业最终实现精益生产奠定有利基础。
四、注重加强节约意识,开展增效工程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市场发展危机,进而就会导致市场出现需求萎缩的情况,而企业则会出现生产规模缩小、商品价格降低等相关现象。
而企业为了能够保障经济利润空间,就需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发展潜力,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有效扩大企业的生产操作空间,为企业提高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实际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产品以及成本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水平,企业在面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过程中,低成本不仅仅是有效的发展措施,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从而推动企业更加稳定的进步与发展。
企业实现低成本战略的思想基础,就是加大节约意识的宣传。
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就是由此而产生的,而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对成本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低成本战略,就需要加大节约意识的宣传力度,树立生产时间观念,注重节约思想意识的养成,从而推动企业能够实现降本降耗的目标,推动企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发展。
五、结束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首先就需要注重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反应机制,其次创新生产技术,有效促进生产质量以及效率的合理提升。
然后企业还需要注重促进成本效率意识的提高,从而使得生产质量能够得到合理提升。
最后企业还需要注重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低成本战略思想。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注重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创新,适当实施低成本战略,从而为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促进我国企业更加稳定快速的进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去杠杆化对进出口企业负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勾西玲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8期
摘要:“去杠杆化”如今正成为全球经济学者关注的重点,“去杠杆化”已经是未来市场经济的主题词,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是对过去三十年金融发展路径的“修正”。
通过对某市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现状、进出口企业去杠杆化的特点进行调研,分析去杠杆化对进出口企业外汇贷款和贸易融资等负债业务的影响,阐述企业去杠杆化的原因、应面对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去杠杆化;进出口;负债;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60-02
杠杆化就是以较小的自有资金,利用财务方法和金融工具支配和撬动大量资金,用以投资和经营的模式与手段,是一种“以小博大”的资金运用机制。
一、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化现状
杠杆化高低一般通过杠杆率来反映,从微观上讲,杠杆率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少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统计上一般常见衡量杠杆化程度的指标包括股权与负债之比、股东权益与资产之比、负债与资产之比。
2008—2010年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历史性攀升,虽然在2010—2011年出现小幅回落,但2008—2012年,我国非金融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仍从95%上升至125%。
到2013年,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量接近80万亿元,杠杆率高达14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见下图)。
从外汇存贷款和贸易融资变化情况分析,企业去杠杆化主要特点如下:
1.外汇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大幅下降,企业贷款短期化明显。
5月末,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83亿美元,比年初下降100万美元,同比多降4.14亿美元,企业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余额6.53亿美元,占全部企业外汇贷款的96%,比年初增加500万美元,同比少增4.08亿美元。
2.贸易融资进口境内银行提供融资、向境外出口商承兑远期信用证大幅下降。
目前,贸易融资主要是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订单打包贷款、打包贷款、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等业务。
5月份,境内银行提供融资4 169万美元,同比减少9 199万美元,
余额1.6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向境外出口商承兑信用证1.41亿美元,同比减少5.17亿美元,余额4.62亿美元,同比减少3.4亿美元。
业务主要是银行为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办理进口押汇业务。
3.进口境外银行代付业务增长带动贸易融资中间业务较快增长。
青岛港事件后,为了有效防控虚假贸易风险,多数银行收紧表内贸易融规模,转而拓展无风险表外中间业务,今年以来,境内银行人民币居间业务增长拉动境外银行代付较年初增加较多,如5月份境内银行居间业务发生额3.51亿元,较年初增加3.21亿元,主要是银行办理的人民币协议付款增多。
二、企业去杠杆化的主要原因
从企业对外债务去杠杆化原因来看,主要是受经济周期及银行授信政策影响较大。
1.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企业外汇贷款及贸易融资需求不旺。
一是涉外经济形势基本面支撑不足。
从全市进出口情况看,2015年1—4月份进出口总额143.1亿元,同比下降25.2%,其中进口37.5亿元,同比下降54.7%,出口105.6亿元,同比下降
2.7%。
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初级形状塑料、铁矿砂、成品油分别下降34.7%、6
3.8%、7
4.3%和88.3%。
进口项下业务为贸易融资的主要构成部分,进口大幅减少直接导致进口贸易融资需求减少。
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拉低进口融资需求。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企业业务规模减少,如某矿业公司主要进口铁矿石,受国际铁矿石价格下跌影响,今年一季度未续做业务。
三是受经济形势影响,个别进出口企业破产或经营发生困难,无进出口业务或进出口量明显减少。
2.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和央行连续三次降准降息,挤压境内外利差汇差空间。
2014年10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以来,市场对美联储存加息预期,且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及美元大幅升值,国际资本向美国市场回流,市场主体对美元的需求不断加大,美元利率逐渐上升。
某市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美元约占70%,贸易融资也多以美元为主,在美元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办理外币贷款将面临汇兑损失及利息上升双重压力。
3.银行加大风险防控力度被动收缩贸易融资业务。
受青岛港事件影响,各家银行加大了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各家银行对贸易融资的审核更加严格,系统内审批审慎力度加强。
三、去杠杆化应对的挑战
去杠杆化是一种以短期利益换取长远利益的选择,是以短期的调整来谋求长期健康发展的策略,因此去杠杆化的道路注定充满挑战。
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去杠杆化是以“阵痛”换取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首先,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去杠杆化来营造稳健的金融条件。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金融机构必须要有充足的流动性和稳健的经营策略,汇率市场化更是需要全面的市场化管理能力,这一切均建立在金融体系稳健的基础之上。
其次,去杠杆化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下降,给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带来损失。
当前,市场对金融机构面临的资本金缺口非常担
心,因此市场对金融机构杠杆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为了降低杠杆率,金融机构加快出售高风险资产,收缩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加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这又引发了新的流动性问题和资本金短缺问题。
最后,去杠杆化会使财政在较长时期内承受一定的压力。
危机的初期,政府会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刺激经济,随着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的开始,政府又开始帮助私人部门,这其实仍然是一个加杠杆的过程。
财政债务在去杠杆化的初期会积累至较大规模,而最终去杠杆化会在后期延伸至公共部门。
整个过程不仅会积累较高的风险,而且会在后期带来较大的痛苦。
四、下一步变化趋势及建议
1.境内外利差缩窄、外贸回暖压力大将导致外币融资难显增势。
虽然美国加息时点目前不能确定,但未来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较为确定,同时人民币又处于降息通道,随着国内外利差的不断缩小及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企业更愿意借入人民币来降低财务成本,因此外汇贷款不会大幅增加,预计三季度前外汇贷款难显增势。
2.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增强将继续推动外汇存款增长。
受美国经济复苏、欧元区及日本经济下行影响,美元较为强势,美元指数处于上升周期,欧元、日元、澳元、加元等货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
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将导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主要结算货币更大幅度的“被动”升值,实际有效汇率进一步上升会削弱我国外贸竞争力,对出口构成下行风险。
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引导企业合理把握结汇时机,适当规避汇率风险。
欧版QE推出以及多国连续降息以及我国经济数据不乐观让市场加大了对我国将不断降息的预期,成为市场炒作人民币贬值的原因。
为应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企业应从汇率保值出发,选择在银行做远期结售汇或者人民币期权等业务,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以达到保值、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第二,进一步推进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建议进一步放宽外汇衍生产品的限制,鼓励银行发展更加丰富、交易方便、成本低廉的外汇衍生产品,使更多的涉汇主体积极参与到外汇市场,培养其主动应对市场汇率波动的意识和能力,避免由于境内外汇率的波动大幅结汇或大幅购汇,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远期市场的价格引领即期市场价格,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水平。
第三,大力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带动贸易增长。
适应全球价值链整合发展要求,促进企业“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产,支持企业拓展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实现以资本换技术策略,带动相关设备、产品与服务输出,引导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充分运用当地劳动力、土地、资金形成产业集群或生产环节集成,为中国构建全球价值链体系奠定基础。
第四,金融机构在严格贸易背景下做好对企业的支持。
真实的进出口业务背景,是贸易融资自偿性的基础,金融机构要分业务品种做好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积极满足企业正常贸易融资需求。
严格审核外汇贷款业务背景、关注企业经营现状、动态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变化情况,防范受经济周期影响,企业不择手段套取银行贷款加企业财务杠杆和批量归还贷款去杠杆。
参考文献:
[1]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管理部课题组.货币加杠杆难解决债务问题[J].经济研究,2013,(9).
[2] 杨辉,傅雄广,李一鸣.去杠杆化各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上海金融,2014,(6).
[责任编辑李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