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同步测试卷7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 高考第化学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

【高考复习】 高考第化学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

【高考复习】高考第化学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高考复习】-高考第化学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中考第化学一轮复习同步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6分后,共60分后)1.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①制取乙烯时用的温度计;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备氨水时氨气溶水的导管;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⑤蒸馏石油时的温度计;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2.以下气体中既会用浓硫酸潮湿,又能够用碱石灰潮湿的就是()a.cl2b.nh3c.h2sd.o23.以下实验目的可以达至的就是()a.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b.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镁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饱和状态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4.(合肥模拟)下图的实验装置用来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

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别是()a.nahco3饱和溶液、盐酸、硫酸饱和溶液、硫酸、饱和溶液d.18.4moll-1硫酸、饱和溶液、硫酸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c.用亚硫酸钠与盐酸制二氧化硫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6.(海淀模拟)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停用活塞1,重新加入叶唇柱硝酸至液面a处为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c.通过打开或停用活塞1可以掌控反应的展开和暂停d.铜丝卷成螺旋状,可增大铜丝与硝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7.用饱和状态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恰当的操作方式就是()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b.将fecl3溶液倒入热水中,获得棕黄色液体即可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d.将fecl3溶液倒入沸水中,并稳步煮熟至分解成红褐色结晶即可8.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9.必须装配一套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现在设计了如下五步操作方式,恰当的顺序就是()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酒精灯放到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认铁圈高度,紧固不好铁圈,摆不好石棉网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⑤④③d.①⑤④②③10.(能力挑战题)(株洲演示)未知:酸式乙二酸钠与浓硫酸共冷时反应为hooccoona+h2so4(浓)nahso4+co2+co+h2o。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7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7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B.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C.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个定值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解析:A项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项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C项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受温度影响;D项活化分子间能发生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答案:D2.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解析: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若达到平衡改变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和各组分的浓度都会改变,但平衡不移动(等效平衡),故A、B仍为平衡状态.但对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平衡发生移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也不移动,而C项是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不是同倍改变.故A、B、D项不能确认平衡发生移动.答案:C3.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A 、B 的转化率之比为a ∶bB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a +b )∶(a +b -n2)C .若起始时放入2a mol A 和2b mol B ,则达到平衡时生成2n mol CD .当v 正(A)=2v 逆(B)时,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解析:生成n mol C 时参加反应的A 、B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2 mol 、n mol ,转化率之比为n 2a ∶n b =b2a;恒温、恒压过程成倍地增大反应物的量,则平衡时C 的量也成倍地增加;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当2v 正(A)=v 逆(B)时,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答案:C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S(s)H 2S(g) K 1 S(s)+O 2(g)SO 2(g) K 2则反应H 2+SO 2O 2+H 2S 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 1=c (H 2S)c (H 2),K 2=c (SO 2)c (O 2),反应H2+SO2O2+H2S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 2S)c (H 2)·c (SO 2),可知K =K 1/K 2.答案:D5.将1 mol H 2(g)和2 mol I 2(g)置于某2 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 2(g)+I 2(g)2HI(g) ΔH <0,并达到平衡,HI 的体积分数φ(H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曲线Ⅱ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φ(HI)的变化曲线如曲线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 .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解析:曲线Ⅰ相对于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项加入适当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项和D项改变反应容器体积,平衡均不移动.而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6.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 mol H—O键断裂解析:因反应是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反应,故A正确;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若方向相反,而大小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能证明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故B、D正确,C错误.答案:C7.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v(NH3)=0.1 mol/(L·min)B.v(N2)=0.2 mol/(L·min)C.v(N2)=0.1 mol/(L·min)D.v(H2)=0.3 mol/(L·min)解析:N 2(g)+3H2(g)2NH3,当均换算成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成率时,A项中v(N2)=12v(NH3)=0.05 mol/(L·min),D项中v(N2)=13v(H2)=0.1 mol/(L·min),再与B、C两项比较得出B为正确选项.答案:B8.反应2SO 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 .0.1 sB .2.5 sC .5 sD .10 s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SO 3浓度增加0.4 mol/L ,且v (SO 3)=2v (O 2),因此这段时间t =0.4v (SO 3)=0.4 mol/L2×0.04 mol/(L·s)=5 s.答案:C9.如图所示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 2(g)2NO 2(g)+Q (正反应为放热)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 )A .aB .bC .cD .d解析:a 、b 在曲线上为平衡点,c 、d 点未达平衡.d 点在曲线右上方,从d 点向横坐标引辅助线,可知该温度平衡时NO 的转化率比d 点的小,说明该点未达平衡,且v 正<v 逆,平衡逆向移动.答案:D10.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A.a +b 5×100%B.2(a +b )5b ×100%C.2(a +b )5×100%D.a +b 5a×100% 解析:设达到平衡时,X 气体所消耗的物质的量为x mol.建立计算模式:X(g)+2Y(g) 2Z(g) n (始)(mol) a b 0 Δn (mol) x 2x 2xn (平)(mol) a -x b -2x 2x列关系式:(a -x )mol +(b -2x )mol =2x mol x =a +b 5气体Y 的转化率=2xb ×100%=2(a +b )5b ×100%答案:B11.右图所示是用稀硫酸与锌反应测定反应速率的装置,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在锥形瓶中加入锌,通过测定产生一定量气体所用的时间来测定反应的速率.现用50 mL 1 mol/L 硫酸,在锥形瓶中加入下列各种锌(总质量相同),其中产生H 2最快的是( )A .纯的锌粒B .纯的锌粉C .含少量铜杂质的锌粒D .含少量铜杂质的锌粉解析: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电化学腐蚀的反应速率远大于化学腐蚀,即形成原电池会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答案:D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2NH 3(g),在637 K 、30 MPa 下n (NH 3)和n (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B .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图中d点的值大解析:由题意n(H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的斜率知在a点n(H2)的变化量大于b点n(H2)的变化量,即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虽然c点时n(H2)=n(NH3),但二者的物质的量仍在随时间发生变化,故c点并没有达到平衡,B不正确.由于在t1、t2时刻反应已达平衡,故两时刻n(N2)一样多,C不正确.由于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在其他条件不变时773 K下反应至t1时n(H2)比图中d的值大.故本题答案为A、D.答案:AD13.反应2A(g)+B(g)x C(g)+2D(s),在一定条件下的2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3 mol/L,在1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5 mol/L,则x值最合适为() A.2 B.1C.大于2 D.小于3解析:假设在缩小容器体积(加压)的过程中平衡不移动,则在1 L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A 的浓度应该为0.6 mol/L,而实际上是0.5 mol/L,说明在加压过程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有2+1>x,故x<3.答案:D14.下图所示是在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以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反应达到平衡态Ⅰ以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解析:A项,任一可逆反应达平衡时,v正、v逆均相等;B项,由图示可知反应达平衡后某时刻v正忽然增加,这一瞬间v逆不变,故应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B项对,C不符合图像;D项,平衡态Ⅱ时反应物浓度应大于平衡态Ⅰ的浓度.答案:C15.将2 mol A和1 mol 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 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 mol A、1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a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1 mol A、1 mol B、6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 mol A、0.3 mol B、1.4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只能等于2解析:将选项A和C中的C的物质的量转化后所得A、B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与题干中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等,故A、C错误;将B项中C的物质的量转化后所得A、B的物质的量与题干中对应A、B的物质的量相等,B正确;D项中,因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与题干中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若x=3,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时,转化后所得A、B 物质的量之比为2∶1,此时仍与由2 mol A和1 mol B构成的体系等效,体积分数同样保持不变,因此当x=3时符合题意,x=2不符合题意,D错.答案:B1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 A(g)+n B(s)p 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逆向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选项C正确.答案:C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6分)在某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 mol 的H 2和0.6 mol 的I 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 2(g)+I 2(g)2HI(g) ΔH <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2)根据图所示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 (HI)为________.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用右图中a ~c 的编号回答).②若加入I 2,H 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用右图中d ~f 的编号回答).解析:(1)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由图可知 3 min 时达到平衡,v (HI)=0.5 mol/L3 min=0.167mol/(L·min).(3)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c (HI)减小而c (H 2)、c (I 2)增大,所以K 减小,c (HI)的变化符合图中的c ;②若加入I 2,平衡向右移动,c (H 2)减小,应是图中的f .答案:(1)K =c 2(HI)c (H 2)·c (I 2)(2)0.167 mol/(L·min) (3)①减小 c ②f18.(7分)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 2和3 mol H 2,使之反应合成NH 3,平衡后,测得NH 3的体积分数为n 0,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使之反应平衡后NH 3的体积分数为n 0,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用x 、y 、z 表示.(1)恒温恒容条件下:①若x =0, y =0,则z =________.②若x =0.75 mol, 则y =________, z =________. ③x 、y 、z 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2)恒温恒压条件下,x、y、z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起始状态不同,但最终NH3的体积分数相同,即最终各平衡是等效的.恒温怛容条件下,“一边倒”后,对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例如“左倒”后,都是1 mol N2和3 mol H2,故①x=0, y=0,则z=2 mol;②若x=0.75 mol,则y=2.25 mol, z=0.5 mol;③“左倒”后,生成的N2为z2mol,生成的H2为3z2mol,所以x+z2=1 mol, y+3z2=3 mol.恒温恒压下,“一边倒”后,求得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即可.答案:(1)①2 mol②2.25 mol0.5 mol③2x+z=2 mol, 2y+3z=6 mol(2)x∶y=1∶3, z为任意值或x=y=0, z≥0.19.(7分)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ΔH<0(1)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min).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2)t1℃(高于①表中3 min ~4 min 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c 1________0.08 mol/L(填“>”“<”或“=”).②反应在4 min ~5 min 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 min ~6 min 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a .增加水蒸气b .降低温度c .使用催化剂d .增加氢气浓度解析:(1)v (CO)=0.20 mol/L -0.08 mol/L 4 min=0.03 mol/(L·min).(2)①0 min ~2 min, c (CO)减小 0.062 mol/L ,即平均速率为0.031 mol/(L·min),由于反应速率一般随反应的进行而减慢,所以2 min ~3 min, c (CO)的减小值小于0.31 mol/L ,因此c 1>(0.138-0.031) mol/L>0.08 mol/L ;②由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所以4 min ~5 min 的条件变化不是b ,由于c (CO 2)减小,应是增加了H 2浓度;第5 min ~6 min, c (CO)减小,c (H 2O)增大,c (CO 2)增大,应是增加了水蒸气.答案:(1)0.03 (2)①平衡 > ②d a20.(10分)物质在制取或配制成溶液时往往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1)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 ΔH >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 (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②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至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________.(2)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这样就可以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反应:I2(aq)+I-I-3上述平衡体系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①通过分析上图,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②在T1、D状态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解析:(1)①由于钠的金属性比钾弱,所以要制取钾,应该利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应等于钾的沸点,最高温度应低于钠的沸点.②当温度升至900℃时,钠也为气态,故上述反应可表示为:Na(g)+KCl(l)NaCl(l)+K(g),故其平衡常数为K=c(K)c(Na).(2)①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I-3)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T1、D状态时,还未达到平衡,而可逆反应最终都要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必须增大c(I-3)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即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答案:(1)①770℃890℃②c(K)c(Na)(2)①放热②>21.(12分)(1)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实验研究中人为只改变一个因素(调节变量),其他因素保持相同,观察测定因调节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因素(因变量),从而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中学化学中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问题的例子很多.请分析或设计:①在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教材安排了利用Na2S2O3与H2SO4反应的一组对照实验(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在三个烧杯(底部有黑色“十”字标记)内分别加入表中所示体积的三种液体,搅拌并开始计时,到出现浑浊使烧杯底部“十”字看不见时停止计时.比较所需时间,得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实验中,温度和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是保持相同的因素,调节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②运用控制变量原理设计实验,利用纯碱溶液探究温度对盐的水解的影响,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373 K时,H2PO-3与OH-发生如下反应:H 2PO-3+OH-HPO2-3+H2O反应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用v=23①k=________,m=________,n=________.②若c(H2PO-4)的起始浓度为0.20 mol/L, c(OH-)的起始浓度为1.50 mol/L,则反应速率v =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改变的条件是Na2S2O3和水用量相对大小,故调节变量是Na2S2O3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反应所需时间.利用控制变量原理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则控制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水解程度大小,可用加入指示剂通过溶液颜色深浅来表示或用pH表示.(2)①OH-的浓度均为1.00 mol/L时,H2PO-3的浓度由0.10→0.50,浓度变为原来的5倍,反应速率由3.2×10-5→1.60×10-4,即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5倍,因此m=1;同理H2PO-3的浓度均为0.50 mol/L时,OH-的浓度由1.00→4.00,浓度变为原来的4倍,反应速率由1.60×10-4→2.56×10-3,即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16=42倍,因此n=2.利用第一组数据有:3.2×10-6=k·(0.10)1×(1.00)2,所以k=3.2×10-4②此时,v=3.2×10-4 mol/(L·s)×(0.20 mol/L)×(1.50mol/L)2=1.44×10-4 mol/(L·s)答案:(1)①Na2S2O3溶液的浓度所需时间②取三支试管各放同浓度同体积的纯碱溶液,滴1~2滴酚酞试液,第一支不加热,第二支加热至t1℃,第三支加热至t2℃,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深浅,温度越高,颜色越深,说明碱性越强,则水解程度越大(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例如不同温度下测定同浓度同体积纯碱溶液的pH)(2)①3.2×10-41 2②1.44×10-4mol/(L·s)22.(10分)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 L,乙容器的体积为2 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 mol A和3 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 B(g)3C(g)+2D(g)ΔH<0; 4 min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好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 mol/L,B的浓度为1.8 mol/L; t min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平衡,B的浓度为0.8 mol/L.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b=________.(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________4 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 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 L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5)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并计算在T℃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解析:3A(g)+b B(g)3C(g)+2D(g)ΔH<0起始浓度(mol/L) 6 3 0 0转化浓度(mol/L) 3.6 1.2 3.6 2.4平衡浓度(mol/L) 2.4 1.8 3.6 2.4(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Δc/t=0.3 mol/(L·min),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所以3∶b=3.6∶1.2,所以b=1.(2)甲、乙容器中投入的A、B物质的量相等,但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所以乙中反应物的浓度小,反应速率小;并且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B的剩余物质的量少,即乙容器中反应程度大,所以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甲容器,即大于4 min.(3)本题属于等效平衡问题,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要使乙容器达到平衡后,B的浓度仍然为0.8 mol/L,则丙和乙是等效平衡.处理的方法是:如果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组分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则互为等效平衡.将3 mol C、2 mol D,按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折算到左边,则A为3 mol,B为1 mol,要和乙容器中的6 mol A和3 mol B相同,还需要加入3 mol A和2 mol B.(4)通过分析甲、乙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知B 中反应程度大,要使甲、乙容器中B 的平衡浓度相等,需使甲的平衡向右移动;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可以采取减压、降温,或则增加反应物A ,所以A 、C 项符合要求.(5)根据(1)中求出的b =1,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B(g) 3C(g)+2D(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 3(C)·c 2(D)c 3(A)·c (B),将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代入上式可得:K =(3.6 mol/L)3×(2.4 mol/L)2(2.4 mol/L)3×1.8 mol/L =10.8 mol/L.答案:(1)0.3 mol/(L·min) 1(2)大于 乙容器的体积大于甲容器的体积,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慢,达平衡所需时间长(3)3 mol 2 mol (4)AC(5)c 3(C)·c 2(D)c 3(A)·c (B)10.8 mol/L。

2020高三化学上学期第7次测试试题

2020高三化学上学期第7次测试试题

xx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7次测试试题考查范围:基本理论之电化学元素化合物之金属元素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Fe 56 Cu 64 Cl 35.5 Ba 137 Al 27 C a 40 Fe 56 I 127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2. 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 gSO42-,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释至2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25a/(36V) mol/L B.125a/(72V) mol/LC.250a/(36V) mol/L D.a/(576V) mol/L3.将铜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反应发生。

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的质量逐渐减少,该盐可能是A.氯化铝 B.硫酸锌 C.硝酸钾 D.氯化钠4.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获得的是A.CuS B.Na2O2C.Fe(OH)3D.FeS5.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O3-、Cl-、Na+B.Ba2+、Mg2+、HCO3-、AlO2-C.NO3-、Na+、K+、CO32-D.NO3-、K+、AlO2-、OH-6.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中一定有Fe3+B.C中一定有Fe3+C.B为AgI沉淀D.A一定为FeBr2溶液7.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中正确的是A.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Br—时,所加的AgNO3溶液用硝酸酸化B.检验C2H5Cl中含Cl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C.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时,用硝酸酸化D.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8.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 1mol/L的HCl 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的质量减少了A. 6.4gB. 4.8gC. 2.4gD. 1.6g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前一种溶液逐滴滴入后一种溶液中,与后一种溶液逐滴滴入前一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的是①Ba(OH)2和稀H3PO4②HNO3和NaAlO2③NaOH和AlCl3④Ca(HCO3)2和Ba(OH)2⑤Na2CO3和HCl ⑥AgNO3和NH3·H2O ⑦NaHCO3和HClA.①⑤B.②④C.⑤⑦D.④⑦10.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1)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3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3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减小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其中正反应速率减小得更多,故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在恒容状态下,A中充入1 mol SO3(g),SO3(g)的平衡浓度比原来大。

C中在保持恒压状态下充入O2,必导致容器体积增大,根据勒夏特列的原理,SO 3(g)的平衡浓度比原来小,同理可知在选项D 条件下,SO 3(g)的平衡浓度也比原来小。

[答案]B3.在温度为100℃时,把0.5 mol N 2O 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迅速出现红棕色,2 s 后测得NO 2 的浓度为0.02 mol/L ;60 s 的时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2 s 用N 2O 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s)B .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C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 2O 4的转化率D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0.25 mol N 2O 4[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O 4 2NO 2,v (NO 2)=0.02 mol/L÷2 s =0.01 mol/(L·s),而v (NO 2):v (N 2O 4)=2:1,所以v (N 2O 4)=0.005 mol/(L·s);2 s 时,n (NO 2)=0.02 mol/L ×5 L =0.1 mol ,所以可以求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12×0.1 mol)+0.1 mol ,所以可以得出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该反应正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强,N 2O 4的转化率降低;通过平衡时压强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平衡状态时的n (NO 2)=0.6 mol ,所以n (N 2O 4)=0.5 mol -12×0.6 mol =0.2 mol 。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2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ΔH <0、ΔS >0的是( )A .2SO 3 △2SO 2+O 2B .2C 2H 6(g)+7O 2(g)===4CO 2(g)+6H 2O(g)C .NH 4NO 3(s)===NH +4(aq)+NO -3(aq)D .Cl 2===2Cl[解析]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量增加,所以该反应过程中,ΔH <0、ΔS >0。

[答案]B2.下列对熵(S )、熵变(ΔS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熵变B .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C .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D .化学反应的ΔS 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解析]要注意区分熵变、焓变的差异。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焓变。

[答案]A3.(2011·大纲全国卷,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 2和8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B .10%C .15%D .20%[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N 2 + 3H 2 2NH 3起始(mol) 2 8 0变化(mol) 2/3 2 4/3平衡(mol) 4/3 6 4/3氨气的体积分数为4/3mol÷(4/3+6+4/3)mol =2/13≈15%[答案]C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S(s) H 2S(g) K 1S(s)+O 2(g) SO 2(g) K 2则反应H 2+SO 2 O 2+H 2S 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 1=c (H 2S )c (H 2),K 2=c (SO 2)c (O 2),反应H 2+SO 2 O 2+H 2S 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 2S )c (H 2)·c (SO 2),可知K =K 1/K 2。

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盐类的水解、漂白粉、高锰酸钾溶液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吸附作用,无化学变化,错误;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氧气和盐酸,漂白粉失效,错误;C、当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使N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出因而肥效会降低,正确;D、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错误;故选C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r(Y2-)>r(Z2+)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氮元素的气态简单氢化物弱D.X、Y、Z、W所有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W与X同主族,W是Si,短周期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因此Z为Mg。

A.Y为O,Z为Mg,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r(Y2-)>r(Z2+),正确;B.Y分别与Z、W 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MgO、SiO2,MgO中含有离子键,SiO2中含有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错误;C.非金属性O>N,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H2O的热稳定性大于NH3,错误;D.O没有最高正价,C、Si、Mg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错误;故选A3.有关下列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粒投入Cu(NO3)2溶液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B.22.4L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lmol N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2OH-Mg(OH)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7章有机化合物4.2蛋白质油脂随堂小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7章有机化合物4.2蛋白质油脂随堂小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蛋白质、油脂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2、下列关于氨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H、O、N四种元素Cu OH悬浊液混合加热3、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24、下列生活生产中不涉及蛋白质应用的是( )C.从牛奶和大豆中提取酪素,用来制作食品5、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完全相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该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常温条件下,淀粉遇碘即可变蓝,该反应是淀粉的特征反应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6、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7、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其科学依据是( )A.溶入的极微量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鲜奶变质D.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银器坚固耐用8、鉴别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葡萄糖溶液时,所用主要试剂和现象如下,下列所用试剂顺序与对应现象均正确的是()Cu OH悬浊液②碘水③浓硝酸现象:a.变蓝色b.产生砖红色沉淀c.变黄色试剂:①新制()2A.②a、①c、③bB.③a、②c、①bC.②a、③c、①bD.②c、③a、①b9、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A.3COOC2H5C.D.10、下列关于油脂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C.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1、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葡萄糖葡萄糖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1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 x H y O z N p)的分子组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7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广东专用)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7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考查范围:第七单元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四个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试管温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催化剂A 常温3% ——B 水浴加热3% ——C 水浴加热6% MnO2D 常温6% ——2.A.催化剂既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B.升高温度能改变工业合成氨的反应速率C.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D.把锌粒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能加快生成 H2的速率3.下列过程中,需要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高炉炼铁B.牛奶变质C.合成尿素 D.酯化反应4.在2 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 mol,A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10 s后容器内的B物质的量为( )A.1.6 mol B.2.8 molC.3.2 mol D.3.6 mol5.取5 mL 10.1 mol·L-1KI溶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6滴,发生反应①:2Fe3++2I-===2Fe2++I2;继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溶液、加KSCN 溶液发生反应②:Fe3++3SCN-Fe(SCN)3,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反应①可能是可逆反应B.反应①一定是吸热反应C.反应②是化合反应D.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6.反应CO(g)+2H2(g)CH3OH(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为探究温度、CO2等对该反应的影响,进行了4组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反应温度/℃225 235 225 235反应前气体体积分数/%CO20 0 2 2CO 30 30 28 28H270 70 70 70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 4.9 8.8 36.5 50.7 A.B.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CH3OH含量增大的原因是CO2起了催化作用D.少量CO2能提高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同时改变两个条件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液和胶体8.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的密闭容器中,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七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七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届河北景县中学摸底)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C.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NaHCO3可用作发酵粉、泡沫灭火剂材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解析:明矾中铝离子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明矾可用于水的净化,A项正确;小苏打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B项错误;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C 项正确;NaH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作发酵粉、泡沫灭火剂材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D 项正确。

答案:B2.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高温下,镁、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C.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解析:常温下镁和铝在空气里都能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能阻止内层金属继续被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但在高温下,镁和铝能与O2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A项错误;镁能与酸反应,但不能跟碱反应,B项错误;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进行铝热反应时,为了引燃,在铝热剂上放供氧剂(氯酸钾),中间插上镁条,镁条是引燃用的,D项错误。

答案:C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铝片碱洗时常有气泡:2Al+2OH-+2H2O===2AlO-2+3H2↑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H)-4C.Al2O3溶于稀氨水:Al2O3+2OH-===AlO-2+H2OD.实验室用铝盐制Al(OH)3:Al3++3NH3·H2O===Al(OH)3↓+3NH+4解析:氨水为弱碱,不能溶解Al2O3,二者不反应,故C项错误。

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

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

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一)1.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B.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C.分子结构最简单D.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2.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A.乙醛B.二氧化碳C.己六醇D.葡萄糖酸3.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果糖B.蔗糖、麦芽糖C.正丁烷、异丁烷D.淀粉、纤维素4.把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样中含有A.食醋B.食盐C.酒精D.葡萄糖5.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高三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二)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3.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A.Na2O2B.Ca(OH)2C.HClOD.Ne5.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的化合物,则B、A元素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A.ⅤA和ⅠA族B.ⅥA和ⅤA族C.ⅥA和ⅣA族D.ⅦA和ⅡA族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B.H2OC.SiCl4D.PCl57.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 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XYB.X2YC.X2Y3D.X2Y58.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H4H的电子式为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9.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3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3的电子式是H&#8226;&#8226;H&#8226;&#8226;H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同步检测试题试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同步检测试题试题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同步检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据最报道,家发现了如下反:O2+PtF6= O2(PtF6),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此反中,每生成lmolO2(PtF6),那么转移1mol电子B.在此反中,O2是氧化剂,PtF6是复原剂C.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D. O2(PtF6)中仅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常压下,gNa2S固体和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 A B.在状况下,2L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体数目为N AD.状况下,N a2O2与足量的CO2反生成4LO2,转移电子数为0.4N A3.常温下,以下各组粒子在指溶液中能量共存的是〔〕A.在酸性KMnO4溶液中:Na+、C2H5OH、NH4+、Cl﹣B.能溶解CaCO3的溶液中:Fe2+、Ca2÷、Cl﹣、NO3﹣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Cl﹣D.能使淀粉﹣KIO3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H+、SO42﹣、I﹣4.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组成类似于Na3AlF6.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方程式所示:①2LiAlH 42LiH+2Al+3H2↑,②LiAlH4+2H2O═LiAlO2+4H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反①中生成3.36 L氢气,那么一有2.7 g铝生成B .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H2O═LiOH+H2↑C.生成质量的氢气,反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D.LiAlH4是共价化合物,LiH是离子化合物5.以下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体积相时,密度相B.原子数相时,具有的中子数相C.体积相时,具有的电子数相D.质量相时,具有的质学数相6.:①CH3OH(g) +3/2O2(g)=CO2(g)+2H2O(g) △H=-a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g) △H=-bkJ·mol-1③CH4(g)+2O2(g)=CO2(g)+2H2O〔1〕△H=-ckJ·mol-1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 B .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 C.2CH3OH(g)=2CH4(g) +O2(g) △H=2(b-a)KJ∙ mol-1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时,放出的热量为Q kJ,那么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Q/(a+2b) mol7.以下有关性质的比拟,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热稳性H2O>H2S B.复原性Ⅰ﹣>Br﹣>Cl﹣C.金属性 K>Na D.酸性 HCl>HF8.以下反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2H2O2〔l〕=O2〔g〕+2H2O 〔l〕△H=﹣196 kJ·mol﹣1B.2N2〔g〕+O2〔g〕=2N2O〔g〕△H=+163 kJ·mol﹣1C.2Ag〔s〕+Cl2〔g〕=2AgCl〔s〕△H=﹣254 kJ·mol﹣1D.2HgO〔s〕=2Hg〔l〕+O2〔g〕△H=+182kJ·mol﹣19.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浓海水中存在反 Br2+H2O⇌HBr+HBrO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CO32﹣+2H2O⇌H2CO3+OH﹣C.海水中提取溴还可用到的反 Cl2+2Br﹣═2Cl﹣+Br2D.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是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10.铜是一种紫金属,被称作“电器工业的主角〞铜主要是黄铜矿炼制,焙烧时发生反2CuFeS2+O 2Cu2S+2FeS+SO2,其简单流程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焙烧时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B.在焙烧时氧化剂只有氧气C.粗铜精炼时用粗铜做阴极D.Cu2S可用于火法炼制铜1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以下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解释A 香炉生紫烟碘的升华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置换反C 煮豆燃豆萁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12.以下关于氧化物的各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是非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肯是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肯是金属氧化物④金属氧化物肯是碱性氧化物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生成相的酸⑥与水反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是酸酐,与水反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⑦不能跟酸反的氧化物一能跟碱反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③④⑤ D.①②⑤1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以下概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复原反与分解反属于并列关系14.由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状况下的密度为1g·L-1,那么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A.2:1 B.1:2 C.2:3 D.3:215.取x 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过程中硝酸被复原只产生8960 mL 的NO2气体和672 mLN2O4的气体〔都已折算到状态〕,在反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

全国高三高中化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化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化学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成键方式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饱和碳原子不能发生化学反应B .碳原子只能与碳原子形成不饱和键C .具有六个碳原子的苯与环己烷的结构不同D .五个碳原子最多只能形成四个碳碳单键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8 g C 2H 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B .1 L 0.1 mol·L -1乙酸溶液中H +数为0.1N AC .1 mol 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的分子数为N A4.某共价化合物含C 、H 、N 3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N 原子,且4个N 原子排列成空间的四面体(如白磷分子结构),每两个N 原子间都有一个C 原子,分子内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为( )A .C 4H 8N 4B .C 6H 12N 4 C .C 6H 10N 4D .C 4H 10N 45.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 2H 4O 2B .C 3H 6C .C 2H 3BrD .C 3H 6O6.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4H 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将该有机物与适量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 )A .2B .4C .5D .67.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 .它的分子式是C 16H 10N 2O 2C .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 .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8.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4种的烃是()二、填空题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

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化学同步练习考试总分:7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1. 三氟化氮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均为极性分子B.为离子化合物C.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D.极易溶于水与分子的极性无关2. 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的熔、沸点比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氨气极易溶于水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3. 下列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属于的分子结构模型的是 A. B. C. D.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N )F 33N +5O =2NO +HN +9HF F 3H 2O 3NF 3O H 2HNO 3HNO 3HF HF VIIA O H 24. 一种新合成的治疗免疫疾病的化合物,是由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超过的主族元素、、、、组成的,其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与位于同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均能与乙形成型化合物C.化合物中的所有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D.原子半径:5.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丁二酮肟镍重量法来测定样品中的含量,产物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配位键和氢键B.利用其空轨道与丁二酮肟形成了配合物C.该化合物中的杂化方式只有D.难溶于水的原因是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很难再与水形成氢键6.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B.、C.、D.、卷II (非选择题)G 20X Y Z Q W W Z Q Y <QY Q AB 2G 8e −Q >W >Y >XNi 2+Ni 2+C sp 2CO 2CS 2C 2H 4CCl 4C 60C 2H 4NH 3HCl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7. (1)的沸点比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

备战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复习第七单元 硫、氮及其化合物 B卷 教师版

备战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复习第七单元 硫、氮及其化合物 B卷 教师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B )第七单元 硫、氮及其化合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自2018年7月开始,通过每月评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

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IUPAC 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苏州大学刘庄教授被遴选为汞元素代言人,为中国青年化学家赢得了世界荣耀。

下列有关硫、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S 2与S 8互为同位素B .汞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俗称水银C .硫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形式D .加热条件下,硫粉与铜反应直接化合生成CuS 【答案】B【解析】S 2与S 8为S 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 错误;汞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形式存在的金属,故B 正确;自然界中含硫矿物分布非常广泛,种类也很多,以单质硫和化合态硫两种形式出现,故C 错误;加热条件下,硫粉与铜反应直接化合生成Cu 2S ,故D 错误。

故选B 。

2.“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C【解析】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溢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球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中,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二)集训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时,甲、乙两小组对多电子原子的能级的有关知识产生了分歧:甲组认为第3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不可能出现d电子,而乙组认为第3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一定有d电子,下列可作为甲组论据的是()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3d轨道能量比4s轨道高2.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可能为()A.24 B.25C.26 D.273.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O2-1s22s22p4B.Ca[Ar]3d2C.Fe[Ar]3d54s3D.Si1s22s22p63s23p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5.下列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能表示该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的是()C.Fe:[Ar]3d54s2D.Cu:3d104s16.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数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关于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A.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B.该元素为VC.元素为ⅡA族元素D.该元素属于过渡元素7.已知某元素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A.第3周期ⅤB族B.第4周期ⅡB族C.第4周期Ⅷ族D.第3周期ⅡA族8.下列关于粒子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其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原子的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的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某元素的一种基态粒子的M能层p能级上有4个电子,有关该粒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N层不含有电子B.该粒子为中性原子C.L层一定有8个电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11.若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4d2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12.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3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B.3p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n p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13.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X 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XY B.XY2C.XY3D.X2Y314.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A m+<B n-B.原子半径:A<BC.A的原子序数比B大(m+n) D.b=a-n-m1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B.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HC.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16.(8分)(1)下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元素甲是第3周期第ⅥA族元素,请在右边方框中按下图氦元素的式样,写出元素甲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电子层排布。

(3)元素乙的3p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则乙原子半径与甲原子半径比较: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________,请写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39、64、80,它们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分别为14、20、35、45。

(1)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

(2)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18.(9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

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1。

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E是________。

(2)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写出该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下表是五种主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及其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填“稳定”或“活泼”),该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_(填“强”或“弱”),证明其强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与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Y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4)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形成的盐的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0.(16分)(1)某质量数为32,核内有16个中子的原子,其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该原子中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自旋方向。

(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它的次外层上电子云形状有________种,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________个轨道,核外共有________个电子。

(3)M电子层上有________个能级,有________个轨道,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________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含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4)在第4周期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A元素的最高正价是+4价,A原子次外层上有2个电子,A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B元素在气态氢化物中显-3价,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B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E原子核外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E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与G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F2-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G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79180020]解析:选D。

第3周期中,只有三个电子层,如果有3d电子,必然有4s轨道,因为3d轨道能量比4s轨道高,电子层则变为了4层,不符合实际。

2.[导学号79180021]解析:选C。

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也就是3d5,可写出这种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共有26个电子,为26号元素。

3.[导学号79180022]解析:选D。

O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a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Fe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