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外部性_区位竞争优势战略定位的研究基础_以济南市为例_徐天祥
经济地理学考研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研试题东北师大经济地理学1998 年一、名词解释,3分X51、经济地域系统2、工业区位论的核心问题3、区位商4、区域与区域规划5、工业枢纽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经济地理意义。
10分三、经济地理研究中如何处理条块关系? 10分四、影响经济地域系统运动的条件和因素通常包括哪些方面?试举一项具体说明。
15分1999 年一、名称解释,3分X51、复种指数2、原料指数3、回路指数4、通达性,写出表达式5、区位商,写出表达式二、简答,5分X31、经济地理学为什么要研究结构问题?2、作为不同运输方式转运点的交通枢纽,为什么往往是布置企业的理性区位?3、对下述文字简述你的见解:“番禺市的区位优势之一是土地肥沃,地貌类型多样而且面积广大。
”三、谈谈你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理解。
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应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20分2000 年一、名词解释,4分X51、地理学的综合性2、经济地域系统3、城镇体系4、支柱产业5、通达性,写出表达式二、谈谈你对区域与城市关系的认识。
10分三、从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出发,阐述你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理解。
10分四、经济地理学是否应该研究企业(公司)地理问题,根据是什么?10分一、名词解释,3分X51、影响经济地域系统的社会经济条件2、位置、区位与地缘3、复种指数4、原料指数5、网尼克指数二、简答,5分X31、衡量区域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指标有哪些,试举5项2、简答解释地理学的综合性。
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10分1、试述你对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见解。
2、设计一个评价区域投资环境方案的基本框架,表达式不限。
2002 年一、名词解释,共20分1、区域城市化2、产业结构高度化3、区域优势4、信息环境5、区域政策二、论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及实践意义。
10分三、分析城市扩散机制与途径。
10分四、简述经济地理学新的研究领域。
经济地理学题目
选择题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B)。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C)。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C)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D)。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B)。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7.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D)。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8.有关增长极,说法错误的是(D)。
A.增长极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但他忽视了地理空间B.布代维尔强调了地理空间,并把增长极与城镇联系起来C.增长极通过集聚作用发展成为城市,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D.增长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模式10.点轴(线)布局模式适用于(A)。
A.经济落后地区 B.中等发达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以上答案都不是11.(B )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A.增长极理论B.梯度转移理论C.点-轴开发理论D.内生增长理论12.农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德国农业地理学家(D)。
A.佩鲁B.克拉克C.韦伯D.杜能13.1826年,《B》一书出版了,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A.《经济进步的条件》B.《孤立国》C.《德国南部的中心地》D.《安全与进步的冲突》填空题1.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山海经》、《禹贡》。
2.17世纪瓦伦纽斯出版商业地理教科书,为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分析
Vo . 3 No. I2 3
Jn2 O u . 01
济 南 市 区域 经 济发 展 比较优 势分 析
袁银兰, 王有 邦 ( 山东师 范大学 人 口资源 与环境 学 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 5 0 4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研 究, 运用区位 商法对济南市三大产业及 内部结构, 以及 若干工业部 门进行分析 , 出济 得
分 布 的 方 法 , 同 时将 分 析 结论 体现 为 一 个相 对 份 额 指 标值 ,
即区位商值 。济南地 区的各行业总产值 ( 增加值 ) 在国民生产
总 值 中所 占 的 比重 与 全 国 该 行 业 占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比重 之 比
资源禀赋的结构 ” 对于大多数地 区经济的发展 , , 具有较高的
11 ]
。
提出的“ 比较优势战略” 更集中地体现 了这一精神。它最值得 重视的核 心内容 ,就是 “ 使经 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
当时 资 源 禀赋 的 比较 优 势 , 而维 持 经 济 的 持续 增长 并 提 升 从
区 位商 法 是 空 间分 析 中 用 以计 量 所 考 察 的 多种 对 象 相 对
比较优势 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 的基础 ,
是 在 经 济 区 域 化 和 全 球 化 条 件 下 各 国 能 互 利 和 双 赢 的 基
础。各国 、 各地区生产和出口 自己具有 比较优势 的产 品或劳
务 , 口 自 己不 具有 优势 的产 品和 劳 务 , 仅 对 自己 有利 , 进 不 而
中图 分 类号 : 17 F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2— 1 12 1 )3— 10—0 1 7 9 6 (0 00 0 3 3
区位理论大全
区位理论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
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
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
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目录1概念2农业区位3工业区位4中心地5城市利用1概念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
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2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
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研究综述摘要: 中国的崛起举世瞩目,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政策引导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尤其迅猛,而区位选择和区位分布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问题。
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时间较短,不论是理论还是政策导向上仍有很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
因此,通过整理和评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研究成果,可找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进而为以后的研究找寻新的方向和角度。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理论; 研究评述;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对外直接投资时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选址在某个国家或者地区。
这不同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决定了对外投资以后,才考虑对外投资的地方,但是这个顺序也可能是反过来的,即企业选好了地方,在考虑是否进行投资时,可能投资也可能撤资。
从这个角度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阶段。
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问题,而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国内空间的分布情况,这导致两个理论的交集甚少,这也就解释了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没有涉及区位因素的原因。
但是区位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只有将区位因素纳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才能对更多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解释。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除了扮演重要的引资国,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角色———对外投资国,并且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领域聚焦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这一问题上。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 或ODI) 具有普遍适用的理论规律,例如可以用西方投资理论进行解释,也可以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说明。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其独特的一面,有处于新兴经济体大国背景下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用某一现有理论全面解释。
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从事经济研究的能力,能胜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能胜任实际经济工作。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学科专业1、区域经济学2、数量经济学3、财政学(含税收学)4、产业经济学5、统计学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实践环节由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组成,科研实践必须参加校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会议1次,撰写心得体会一份(计1学分);选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1次,至少6学时;撰写相关文献综述一份(计1学分)。
教学实践必须听课30学时,讲课30学时,提交教学大纲一份(计1学分)。
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均由导师负责考核。
五、培养方式研究生由导师及导师小组全面负责培养,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教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课程学习和研究并重;专业课的学习采取系统讲授、重点辅导、讨论讲座以及任课教师制定参考文献、书目,学习阅读后写综述和评论等多种形式。
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六、学位(毕业)论文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毕业)论文的研撰,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或能为解决当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研究生确定了论文选题后,在论文写作之前,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有关该论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
j 区域 r 国家 n中的总体 在 和 就业水平 ,E和 E 分别代表 r
区域 和 国家 的总体 就 业 水
局 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济 南 都 市 圈 概 况
济南都市圈地域范围包括济南 、 淄博 、
泰安 、莱芜 、德州、聊城 、滨州 7 个城市 , 总面积约 53万平方公里 ,人 E 3 1 . . l 2 94万
平。在区域 经济 学中,通常
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
否构成地 区专业化部 门。区
位商的计算结果越大表示该
地 区 的 产业 专 业 化程 度 越 高 ,具有 一定 的比较优势 , 反 之则产 业处于 劣势地位 。
,
= =
和 娱 乐 业 、批 发 和 零 售 业 、 电 力堑气 及 水 燃
表 1
卜 卜 1
展有重要的意义。2 0 年 山东省政府批准 07 实施《 济南都市 圈规划 》 包括济南 、 , 淄博 、 泰安 、 莱芜 、德州、聊城 、 滨州 7 个城市 的 地域范 围作 为一个发展整体 ,通过产业分 工协作 ,做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速
济南的城市空 间膨胀 ,更好地辐射带动周
的生产供应; 莱芜 的优势产业 为制造业 、 电
l 。 } l J
B吾寸 l 1
兰
鹦n ll
罱
e,
瞎些塞 J
/ , , u E 其中:L Q. 为区域产业 i 的区位商; . E 代表部 门 E和 .
边 6个城市发展。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产
圈实质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时出现 的
一
基于_SSM_区位熵_的沿海经济_省略_导产业选择研究_以济南商河县为例_吴扬
基于/SSM-区位熵0的沿海经济低谷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济南商河县为例X吴 扬(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 210093)摘要:沿海经济低谷区是我国/十一五0期间的重点统筹发展区域,其主导产业选择关系到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全线崛起.以济南商河县为例,运用偏离-份额与区位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的偏离份额基准,对商河县主导产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基准在沿海经济低谷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中具有客观的有效性,可用于沿海经济低谷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实现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关键词:沿海经济低谷区;SSM -区位熵;主导产业;偏离份额基准中图分类号:F 0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854(2009)01-0111-06经济低谷地区是指空间关系上相对于同一发展梯度中经济水平偏低或相对于周围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1].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既存在大尺度差异,如东、中、西发展水平差异和南北间的结构性差异,也存在地区和省际的中小尺度差异[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急速拉大,形成了经济隆起地区和经济低谷地区的强烈反差.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沿海经济低谷区已成为我国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主导产业作为产业结构的核心和结构演化的主角,不仅关系到主导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3].在特殊的区位和政策背景下,主导产业的选择对沿海经济低谷的崛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核心是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史上,国外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诸多著名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主要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基准、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秉赋基准、罗斯托的产业扩散效应基准、艾尔伯特#赫希曼的/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0、筱原三代平的/筱原两基准0、H #钱纳里、S #鲁宾逊和H #塞尔奎因的/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基准0.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国情也提出了不同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刘再兴[4]的/双向基准综合法0;王岳平[5]的5个原则;关爱萍等[6]提出的6项基准.以上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主导产业的某些特征,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6],但是其指标选择的随意性较大、独立性较强,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且计算方法过于复杂[7].并且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区域主要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而对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研究明显不足.商河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处于我国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间的经济低谷区[2],同时,它地处济南、德州、滨州3市的接壤处,又属市际边缘区,具有较强的边缘化趋势,充分体现了沿海经济低谷区的特征.因此以商河为案例,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一定典型性,并将其作为沿海经济低谷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新基准予以初步探讨,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 研究方法1.1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8]偏离-份额分析方法(shift -share -method,SSM )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Lampard,Muth 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Dunn 集各家之所长总结而成.Shift -share 方法的基本原理X 收稿日期:2008-09-08;修回日期:2008-11-20作者简介:吴 扬(1984-),女,河北威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第33卷/第1期/2009年1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 RNAL OF HEB EI NO RMAL UNIV ER SITY /Natu ral Scien ce Edition /Vol.33N o.1J an.2009是把区域或城市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i 自身经济总量(G i )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偏离分量(N i )、结构偏离分量(P i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 i ),以此来说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并通过区域相对增长率指数(L )、区域结构效果指数(W )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 )来评价区域总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而确定城市未来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1.2 基于SSM 的主导产业选择新基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运用于经济总量的分析上,还可将之运用于对各个产业部门的分析上,借此判断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基础,并可将之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为区别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在此引入3个选择基准,即份额偏离基准、结构偏离基准、竞争力偏离基准,统称之为偏离份额基准.份额偏离基准:源于份额偏离分量,代表了大区域相应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值为正,相对于区域来说,该产业就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正值越大,发展前景越好.结构偏离基准:源于结构偏离分量,包括2个部分,一部分代表产业部门在初期的产业结构基础,另一部分则代表大区域的相应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2部分若都为正,则说明该产业部门在区域内具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基础,正值越大,结构基础越好.竞争力偏离基准:源于竞争力偏离分量,代表了产业部门的相对竞争力,值为正,则表明该产业部门比大区域相应产业部门增长快,具有竞争力优势,正值越大,竞争力优势越明显.2 商河县制造业的偏离份额基准分析2.1 数据的选用将商河县目前的工业行业整合为20个工业部门,选取2001年和2005年商河县及济南市各工业部门产值的数据,来分析商河县工业经济增长和工业结构.以济南市经济发展为参照系,是因为从行政隶属、区域政策、经济外向度方面来看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整合后的20个工业行业也符合目前商河县的工业部门划分,有利于提高SSM 分析的准确性.2.2 制造业总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笔者根据统计资料,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表1、表2.由表1可以看出商河县制造业总的产业结构特征:L >1,可知商河县制造业的增长率大于济南制造业的增长率,总体发展速度较快;P i 较大和W >1,说明商河县的产业构成中包含比重较大的朝阳增长部门,制造业总体产业结构较好,结构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较大,产业结构不必进行大幅度的调整;D i >0,但是相对于P i 较小,和u >1,可知商河县发展迅速的产业部门较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区域竞争能力较弱.表1 商河县制造业总的效果指数N i P i D i G iW u L 25157.58378148.2050988.32454294.101.771.081.922.3 制造业内各产业部门的变动情况表2包含各产业部门的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和产业部门增长量,以及产业部门优势PD ij (P ij 与D ij 之和),分析表2,由份额偏离分量N ij 都大于0(除造纸及纸制品业外),知20个产业部门(除造纸及纸制品业外)在济南都属增长产业部门,说明近年来制造业在济南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所有的P ij (除造纸及纸制品业外)也都大于0,说明产业部门结构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优势;观察D ij ,发现大于0的只有11个产业部门,其余产业部门均小于0,说明商河县的产业部门竞争优势较小,只有少数产业部门具有区域竞争力,结合P ij >0进行分析,则知大多数产业部门虽然具有较好的结构基础,但生产方式大多为粗放式经营,规模经济、专业化经济不明显,增长快的产业部门偏少,产业层次偏低.#112#表2 商河县制造业各行业产业部门的偏离-份额指数行 业N ij P ij D ij PD ij G ij 农副食品加工业2607.7178882.18-47599.0931283.0933890.80食品制造业237.3510961.17-1440.229520.959758.30饮料制造业47.263678.30-6383.56-2705.26-2658.00纺织业1292.3526314.4146334.4472648.8573941.2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3.002029.904825.106855.006878.0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7.302278.80-601.101677.701685.00家具制造业11.323478.66503.713982.383993.70造纸及纸制品业-54.47-1315.7233903.5032587.7732533.3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32.092683.5744.342727.912760.0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15.7614887.7142372.6357260.3458776.10医药制造业62.951092.6932697.5733790.2533853.20塑料制品业386.0416014.505470.2621484.7621870.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628.87117622.06-51082.1466539.9378168.8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302.6210144.3136989.6747133.9849436.6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92438.906675.987114.887122.80金属制造业1124.1914559.85-1911.6412648.2113772.40专用设备制造业588.885144.968211.1613356.1213945.00通用设备制造业225.107316.48-10920.77-3604.30-3379.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985.3917191.35-10864.646326.719312.1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地毯等)125.9644744.11-36236.878507.248633.20注:数据来源于5商河县统计年鉴2001,20056、5济南市统计年鉴2001,20056.2.4 商河县主导产业的初步确定2.4.1 Shift -share 分析图为了对各产业部门进行比较,找出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均较大的产业部门,根据表2所得数据,对各指标以Z 值标准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并根据处理所得数据做产业部门优势分析图和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图,见图1、图2.图1产业部门优势分析图2 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1知道,分布于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属于较好产业部门,为具有产业部门优势的增长性产业部门,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产业部门优势,另一方面在济南市的增长优势较明显;第二、四象限的产业部门属于一般产业部门,要么具有一定的产业部门优势,要么具有一定的增长优势;第三象限的产业部门则属于较差产业部门,该产业部门在济南市的增长优势不明显,产业部门优势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也不具优势.商河县的20个产业部门基本上属于第一、第三象限,说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两极分化较严重,缺乏作为优势产业补#113#充的一般产业部门.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则应以第一象限的5个较好产业部门为参考.分析图2,分布于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其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较明显,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很好,较其他产业部门也具有很好的行业竞争力,属于较好产业部门;分布于第二象限的产业部门虽具有结构优势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第四象限的产业部门则具有竞争力优势但不具结构优势,此2类产业部门为一般产业部门;第三象限的产业部门,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都不甚明显,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属于较差产业部门.根据图2,知商河县5个产业部门属于较好产业部门,11个产业部门属于一般产业部门,4个产业部门属于较差产业部门,较差产业部门过多,不利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则应以第一象限的5个较好产业部门为参考.2.4.2 区位熵分析区位熵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区位熵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Q =(j 1/j 2)/(b 1/b 2).其中:j 1和j 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同产业的就业人数;b 1和b 2则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就业人数;Q 代表研究区域产业区位熵.若Q >1,表明产业在研究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产品输出规模较大;Q 越大,则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表3是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各行业的区位熵.表3 商河县制造业行业区位熵制造业门类在济南市区位熵在山东省区位熵农副食品加工业 4.160.74食品制造业0.700.54饮料制造业0.390.24纺织业3.89 1.2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01 1.1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 1.360.19家具制造业1.310.60造纸及纸制品业2.130.8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370.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550.56医药制造业0.45 1.67塑料制品业2.55 1.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8 1.6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10.7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520.32金属制造业1.462.08通用设备制造业0.140.21专用设备制造业0.050.0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230.63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地毯等)6.893.87注:数据来源于5商河县统计年鉴2001,20056、5济南市统计年鉴2001,20056、5山东省统计年鉴2001,20056.通过区位熵的分析发现,商河产业部门在济南市区位熵大于1的有11个,它们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在山东省区位熵大于1的产业有7个,它们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在济南市和山东省区位熵均大于1的产业有6个,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非金#114#属矿物制品业在济南市和山东省的区位熵都非常高,显示了商河县的纺织服装和机械加工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重要地位.2.5 主导产业的确定2.5.1 指标的计算及综合评价由于各变量的数量单位不一致,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因此需要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目前常用的标准化处理方法有极差标准化法、线性比例变换法、向量归一化法、标准样本变换法、归一化法、取倒数法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扬长避短,笔者采用较为合理的标准化方法)))改进的归一化方法,其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与步骤如下:1)数据标准化.令d ij 为原始数据,u ij 为标准数据,M j 为第j 项指标的最大值,指标转换公式为 u ij =d ijM j(i =1,2,,,20;j =1,2,3,4);2)将标准数据u ij 转化为比重值P i j ,即 P ij =u ijE mi =1u ij(i =1,2,,,m ;j =1,2,,,n);3)计算各指标的熵值e j ,即 e j =-KE mi=1P ij ln P ij (j =1,2,,,n ),其中K =1/ln m ,0[e j [1;表4 商河县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份额偏离分量N ij 0.3906结构偏离分量P ij 0.2733竞争力偏离分量D ij0.2035区位熵Q ij0.13334)推算权重W j =1-e j ;5)归一化处理,即W j =W j cE n j =1W j c(j =1,2,,,n);6)求线性加权和.2.5.2 主导产业选择结果对于商河县主导产业的选择,通过对图1、图2的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及区位熵进行综合分析,在各变量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各行业总得分及排序(见表4、表5),最后选取得分最高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分析这4个产业部门发现具有共同的特征:首先,属于增长性产业部门,发展趋势较好,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其次,它们都具有很好的产业结构基础,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然后,它们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同类产业部门,从侧面反映出其生产率较高,具有大区域竞争优势;最后,它们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的集中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品输出规模较大.表5 商河县制造业综合得分和排序#115#3 结束语1)方法上,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中各个基准独立性较强,只单独反映主导产业的某一个特征[7],以描述产业部门的静态现状为主,偏离份额基准则弥补了这2个弊端,能够综合反映产业部门的现状基础和动态变化特征,与传统选择基准相比,具有综合性与动态性的特点,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但是偏离份额基准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仍然具有一定的联系,具体来说,份额偏离基准与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基准是为了预测产业部门的发展前景;结构偏离基准和区位熵则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基准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基准一样是为了评价产业部门的现状基础;竞争力偏离基准与筱原两基准则是为了衡量产业部门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基准虽具有传统选择基准不具备的优点,但是传统选择基准在主导产业选择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此基准仍属于传统选择基准范畴的同时,却是传统选择基准的必要补充,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客观地选择主导产业.2)内容上,国内外学术界对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欠发达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成果,也为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思路,但从总体上看国内研究中针对全国性的区域协调问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居多,而专门针对东部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发展问题研究不够,并且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对策措施层面,而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不够,特别是从经济、管理、历史等角度作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研究不够.本文中,笔者提出通过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通过关联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崛起,为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借鉴意义上,偏离-份额基准能够很好地反映主导产业的3个主要特征:发展前景好、现状基础好、区域竞争力强.具体来说,通过份额偏离分量选择产业部门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通过结构偏离分量选择具有较好产业结构优势的产业,通过竞争力偏离分量选择具有较强竞争力优势的产业,最后再结合区位熵的综合分析来确定主导产业.通过对商河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该基准在实际案例选择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用于沿海经济低谷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由于沿海经济低谷区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与主导产业的一般选择原则有关,还与沿海经济低谷区的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在选择沿海经济低谷区经济主导产业时,不仅要依据定量计算的结果,还要根据该沿海经济低谷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的环境来确定.参考文献:[1] 陈浩光,欧阳燕红.经济低谷地区崛起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3):56-63.[2] 张落成,吴楚材,季子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203-207.[3] 何景明,卢旭.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4-27.[4] 刘再兴.工业地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1-159.[5] 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和政策[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69-271.[6] 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2):37-40.[7] 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3,21(3):62-68.[8]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4-72.(下转第123页)#116#[3] 陶星明.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学研究)))以杭州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4] 施问超,徐斌,李乃铨,等.生态县规划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8,7(5):31-33.[5] 曲玮.汶上县生态功能区划与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6]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唐海县生态县建设规划[R ].唐海:唐海县人民政府,2006.The Analysis for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Features of Coastal Areas North China)))A Case Study of TanghaiPENG Lin 1, LIU Zheng 1, ZHANG Lian -x iu 2(1.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hijiazhuang College,Hebei Sh i jiazhuang 050053,Ch i na;2.The Sewage T reatment Plant of Shijiaz huang Economic and T echnological Devel opment Zon e,H ebei Shijiazhuang 050035,China)Abstract :By the analysis for ecolog ic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eatures of Tanghai county Tangshan city,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coastal areas w ere summed up,in order to prov ide experience to the coastal areas for rural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Key words:coastal areas;ecological planning;ecological construction(责任编辑 柴 键)(上接第116页)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SSM -Bussiness Location Analysisfor the C 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Backward Areas in Coastal China)))A Case Study of S hanghe County in JinanWU Yang(Department of U rban an d Regional Planning,Nanjing Universi ty,Jiangsu Nan j ing 210093,China)Abstract :T he backw ard areas in coastal China is the prior region during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of China.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relates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ift -share -method and bussiness location method,the shift -share benchmark is established as a benchm ark for 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to analyse leading industry of Shanghe county.T 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benchmark is very useful for choosing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backw ard areas in coastal China,w hich w ill help to shift the industrial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the backw ard reg ions.Key words :backw ard areas in coastal China;SSM -business location;leading industry;shift -share bench -mark(责任编辑 柴 键)#123#。
新经济条件下区位因子分析及其启示
引言新经济的产生是以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基础的,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模式,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最显著的特征,知识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它打破了传统区位理论的束缚,从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扩展了经济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新经济环境下,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呈现出高度依赖性和融合性,国际分工更加复杂和精细,形成了一个由资本、技术、信息等构成的世界性生产网络,这种趋势加速了跨国公司的成长,并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因此,新经济环境下的新特征使得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因子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位的概念变得更加广阔,蕴含了更多经济内容。
一、新型区位因子与传统区位因子的比较分析(一)传统区位论及区位因子区位论起源于19世纪20~30年代,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屠能《关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孤立国》一书的问世,到现在为止,区位理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近1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区位论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代表性的传统区位论主要包括成本学派和市场学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屠能和韦伯,其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成本最低,后者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的接近市场。
之后,以艾萨德(Isard)和贝克曼(Beck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和凯恩斯的宏观均衡分析方法,发展了新古典宏观区位论,建立了总体空间模型并研究了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涂妍等,2003)。
通过对传统区位论的回顾,可以发现传统区位论中涉及的区位因子主要包括五类,即自然资源因子、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和集聚因子,不同的企业,因具有不同的产品特性、运作特点和资本需求情况而存在不同的侧重,区位因子的作用特征也各不相同。
(二)新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因子分析新经济条件下,传统区位因子依然会发挥作用,但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其内涵特征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传统区位因子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新经济环境下的现实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运行模式和关键推动因素均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因子,已经不同涵盖新的影响因子,如知识、信息、生态环境等,而在新经济环境下,这些因素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第一章导论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
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1、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空间?什么是连续空间、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功能区域?各空间具有何种特征?区域概念的界定: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
地球表面上的任何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区域。
但不同的学科对区域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某种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按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其边界是组成物质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行政单元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的,其边界与国界或一国之内的省、市、区、县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成是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因此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可以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关区域的定义是由胡佛于1984年给出的定义,他认为区域是“为了叙述、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视为客观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根据内部经济活动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加以划分,并认为最适宜的区域划分应当遵循行政区域讲解,并且每一个区域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的核心。
”可以看出,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来进行划分的,它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
连续空间: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
在这种空间中,区域经济学是根据具体事务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的。
离散空间:不同于连续空间的实体空间,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
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
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起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特征的地区组合在一起的区域。
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解释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决定地区层面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省、市、经济区等次一级经济系统如何组织和引领当地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系统如何强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等区域内生方面的能力,这种理论称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济南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
济南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论文山东建筑大学胡佳奕2011051015城规111一、优势Strength1、区位交通优势济南地处环渤海湾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部,建设跨省域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以济南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由此将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扩大经济辐射范围2、文化底蕴深厚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区域特征鲜明,“一山一水一圣人”突出体现了山东的文化特征。
龙山文化、黑陶文化映照千年,舜帝、孔孟、诸葛亮、李清照等文化名人灿若星斗。
济南有72名泉,以泉城著称,泉是济南最大的特色,特别是趵突泉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景想来就让人羡慕,“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文人乐山乐水,文以载道,诗以悦情,人文的参与使济南泉水更具魅力、更具色彩。
济南的不少名泉和无名泉都有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例如“孝感泉”讲的是“刘琮孝母”的故事,“饮马泉”传说是曹操饮马的地方等等。
4、人才优势济南是全省的科教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
各类专业人才众多,人才优势明显。
5、基础配套设施及条件基本完备。
以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济青高速铁路、309国道和102省道等为支撑,沿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已经形成,南北向交通也具有一定基础。
同时,东部产业带内供电、供水、燃气和排污状况也在不断得到改善,能够适应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
另外,济南东部产业带已逐步培育和发展了劳动就业、知识产权、贸易、物资和金融等体系,具备了商品流通、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和咨询服务等功能。
二、劣势Weakness1、薄弱的物质资源基础济南本身并不具有良好的矿产能源及其他物质资源基础,工业生产原料主要依靠外地运输,这就使得在济南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偏高,且能效过低。
与此同时,受限于济南南有山区北有黄河这一地理限制,就使得在物质资源开发上受到了进一步的制约。
经济地理学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经济地理学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现代高新技术的出现使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创新可以完全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
参考答案:错误2.双重二元结构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1949-1988年和1988年至今。
参考答案:错误3.根据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和外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参考答案:错误4.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确5.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间关系研究的新环境中出现了新的经济活动主体,这些主体包括()。
参考答案:跨国公司_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_非政府组织6.区域产业结构体现着微观尺度经济地理学与宏观尺度经济地理学的联系。
参考答案:错误7.区域创新网络是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参考答案:多渠道_多方式_多层面8.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参考答案: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_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_构造区域空间结构9.区域空间结构由()基本要素所组成。
参考答案:点_线_网络_域面10.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分为不同阶段,包括()。
参考答案: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_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_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_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11.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具体包括()。
参考答案:集聚经济_规模经济_节约经济12.一般地,只有具备()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参考答案:高比较优势系数_高产业关联度_高需求收入弹性_高生产率上升率13.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一般包括()。
参考答案:趋于经济中心区_邻国边界区_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14.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包括()。
基于SWOT定量分析的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定量分析的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作者:张荣亭杨艳丽门洪文朱长华刘佳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摘要:调查分析了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确定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各9项、机会因素和挑战因素各5项;其次,设计问卷对28个影响因子进行了重要性调查,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建立SWOT定量分析模型,对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SWOT定量分析,用四维坐标法确定了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类型,并结合济南市实际,提出发展济南市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定量分析;现代农业;战略研究;济南市中图分类号:S-0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2-0142-05SWOT分析法是一种分析经济领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法,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SWOT 分析法逐渐得到了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者可通过调查与研究对象所处内外部环境,把定性的环境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与发展相关的内部环境因素(IFE)分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EFE)分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根据内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发现需要回避的因素和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战略。
为更好地立足于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课题组设计、发放调查问卷20余份,调查对象为行业专家、市及农业县(区)部门负责人。
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和分值,利用S、W、O、T四个因素的加权得分值,建立平面坐标,构建一个包括战略方位角和战略强度系数的二维战略向量,从战略坐标角度和强度来生成济南市农业发展的战略。
1内外部环境关键影响因子的确定根据对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分析(PEST分析),确定优势因子9项、劣势因子9项、机会因子5项、挑战因子5项。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济南市走出去战略的分析与建议
2023-10-28contents •引言•经济全球化概述•济南市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分析•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济南市走出去战略的建议•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日益紧密。
济南市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通过研究济南市走出去战略,可以为城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济南市与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济南市走出去战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济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济南市对外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国际政治学等相关理论,对济南市走出去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构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济南市走出去战略的背景和意义、现状分析、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
具体包括济南市对外经济合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政策措施、案例分析等。
结构本研究将按照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结论等部分展开,以全面、系统地探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济南市走出去战略的相关问题。
02经济全球化概述0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0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和地区进行交易和配置,使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相连的过程。
02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和技术的跨国流动。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随着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欧洲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和贸易。
20世纪初,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经济全球化开始加速发展。
《2024年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范文
《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篇一一、引言环境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并未完全反映在市场价格中,因此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充分调节。
环境外部性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环境外部性的产生原因环境外部性的产生主要源于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使得个人或企业无需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破坏承担全部成本,这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
三、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影响环境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分配扭曲:环境外部性导致资源分配扭曲,使得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例如,过度捕捞和砍伐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生产成本失真:企业无需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全部成本,导致生产成本失真。
这可能导致企业过度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消费者福利损失:环境破坏和污染会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例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四、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方法为了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需要进行经济分析,以确定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经济成本,并寻求有效的政策措施。
常见的经济分析方法包括:1. 污染税:通过征收污染税,使企业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成本,从而减少污染排放。
2. 排污权交易: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允许企业之间进行排污权买卖,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排污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环境评估:对经济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以便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
五、应对环境外部性的政策建议为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从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
从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区位(location)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场所。
区位选择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主要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为何在某地发生的问题,力图确定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进行的原则。
目前,西方区位选择理论不仅在研究框架上从古典区位论发展到了新古典区位论,还出现了新经济地理理论与网络区位理论;在研究对象上也进行了拓展,不仅研究私人企业的理性区位选择问题,还进一步研究了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问题,使区位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本文以核心文献为基础,分析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区位选择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古典区位选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onTh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位论的研究基础。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劳恩哈特(Launhardt,1882)和韦伯(A.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以制造业的指向和聚集为中心,构建了区位选择分析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工业布局的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聚集和总体指向规律。
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均以企业生产成本最低为确定企业最优区位的原则,因而又被称为区位论中的成本学派。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实现困难的增加,市场开拓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出现了主要分析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利润实现问题的市场学派。
恩格兰德尔(Englaender,1924)和普瑞德赫尔(Predoghl,1925)把区位选择作为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加以研究。
而帕兰德(Palander,1935)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空间市场理论则把区位分析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1933)根据聚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指出中心地区位原则包括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管理原则等多个方面。
第二章_第5节_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 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 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 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 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 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 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 位。
19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学科 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区域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 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 般空间法则。
20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
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 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 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 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 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7
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表述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生产者在P点,而其需求曲线为 QF。价格(P)是距离的函数,沿PF随运输成本 而增加,其市场范围将是一个由F点的位置界定的 圆形的地区,即每个单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即市 场区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由PQF所旋转形 成的圆锥形体积。 第二阶段:许多工厂在区域内产生,都在自己的 圆形销售市场范围内经营,但仍无法供给所有潜在 市场。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 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 确定合理的布
看跨国公司是如何选址的
看跨国公司是如何选址的文/本刊记者邓广锋跨国公司是各级政府的重点招商对象,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的分布并不均匀,地区差异也极强。
跨国公司的选址与区域产业发展有密切联系。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向阳认为,影响跨国企业选址的因素可以从区域条件、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等方面进行考察。
区域条件对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区域特定条件张向阳认为,区域特定条件对跨国公司选址有重要影响,这些条件主要是成本因素、政策因素和基础设施等。
早期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与成本和政策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
事实上,提供外贸加工区、降低税率和招工补贴等对跨国公司选址有显著影响。
然而,成本因素、政策因素会随着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而趋同,“因此,这些因素对于跨国企业的地区分布不会产生持久影响。
”劳动力成本低无疑是吸引跨国公司进入因素之一,我国实行的特区优惠政策和区域渐进开放为跨国公司进入提供了新的动力,并直接导致了跨国公司分布的地区差异。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开放较早的地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
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建立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最先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集中分布的地区。
但近年来由于长、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新劳动法实施等原因,企业的劳动成本明显增大,因此也有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内迁的趋势。
区域产业基础区域产业基础是导致跨国公司集中选址的重要因素。
跨国公司的分布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集聚效应。
区域产业基础越强,外资企业越多,跨国公司就越容易在该地区投资。
事实上,为了在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实现规模经济,制造企业倾向于在有巨大需求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区域选址,而需求本身的定位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
张向阳认为,跨国公司在特定区域出现集聚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部性,在产业基础雄厚和有跨国公司进入的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往往比较有利,例如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措施等;另一方面是在该地区形成了有利于其开发市场和建立配套体系的产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4)06-0768-04发展外部性:区位竞争优势战略定位的研究基础———以济南市为例①徐天祥,田 红(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中国山东济南 250014)摘 要:发展是有外部性的,既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且差距的扩大就是发展负外部性的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中竞争与合作良性互动关系就是发展正外部性的表现。
文章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区域发展中当存在发展外部性时,一个地区如何取得区位竞争优势,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现实问题,这对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区域发展;外部性;竞争;济南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我国加入WTO,标志着社会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后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显著的特点是:竞争格局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走向一体多样化时代,一个区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进程中的创新力、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和战略定位。
如果我们把区域竞争力划分为区位优势竞争、比较优势竞争、竞争优势竞争三种,那么,比较优势竞争是前提,竞争优势竞争是条件,区位优势竞争是关键。
目前,区域竞争力核心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看待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机遇有战略机遇和战术机遇之分。
所谓的战略机遇是指把握事关未来、带有全局性长远利益的能力;所谓的战术机遇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下,把握从局部推动全局工作的能力。
抓住战略机遇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取得区位优势竞争。
这就需要我们应当有历史的眼光、未来的洞察、国际化的视野,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战略机遇,消除发展外部性,把握区域发展的转折点,抢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提高区位竞争力。
1 发展的外部性:区域竞争力的挑战由于区域间存在地理区位、社会人文、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差异,就必然产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存在发展不平衡,就必然产生发展外部性。
发展的外部性是指一个区域的发展对其他区域的正效益或负效益影响。
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别是负外部性表征,区域间一体多样化是正外部性表征。
正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理论所言,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
简而言之,先增长的区域,对后增长区域的人才、资本、资源产生吸引,人才、资本、资源过多流向先发展地区集聚,造成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即发展也有外部性。
美国经济学家赫尔希曼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差异是不断扩大的。
他认为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竞争时,发达区域增加了产品输出,劳动生产率从较低的产业向较高的产业转移,技术工人需求增加,经济发展进一步表现为上升的正反馈效应。
然而,不发达区域由于输入大量产品后,工业生产缺乏竞争力,技术工人需求减少,劳动生产率不能向较高产业转移,反而不得不逆转到较低的产业,经济不能充分发展,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效应。
忽略发展的外部性,源于人们对威廉姆逊倒“U”字型理论认识的表像化。
“U”字型理论(图1)揭示了非均衡到均衡过程,也反映了发展外部性产生到消除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区域间发展差异扩大,差异性是经济增长必要条件;当非均衡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转折,经济增长,区域间差异缩小,非差异性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图1 威廉姆逊曲线对发展外部性解释Fig.1 The explanatio n to the develo pmentexternality by Williamson curve如果我们停留在表层现象的“阶段性规律”认识,难免有局限性和误导性。
倒“U”字型理论不仅强调了均衡对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的依赖,而且也形象地强调了发展外部性产第24卷第6期2004年11月 经 济 地 理ECONOMIC GEOGRAPHY Vol.24,No.6Nov.,2004①收稿日期:2004-05-03;修回日期:2004-07-12 DOI:10.15957/ ki.j jdl.2004.06.011生(图1AB区),同时也揭示了区域间由竞争走向合作的路径———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图1双赢区)。
既然存在发展的外部性,竞争的层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明显前移,由企业间产品、技术创新竞争上升到国家间、区域间综合竞争力创新水平的竞争,说到底这种竞争根本结果就是取得区位优势竞争。
谁占据了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中的主导地位,谁就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区域间竞争实质表现在区位上的战略主导性。
这种开放、动态的竞争,给传统区域发展竞争观带来了极大挑战。
竞争力强的将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力弱的将被“边缘化”。
2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格局形成,不仅有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而且也反映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
为了发挥“四个窗口”(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和两个“扇面”(对内和对外)辐射的枢纽作用,我国兴办了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为了发挥沿海大中城市的优势,开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新局面,我国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
这种以“政策漏斗型”为主导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形成和发展。
尽管新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动力。
但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政策漏斗型”为主导推进区域发展的边际效益明显减小。
面对新的挑战,克服发展外部性带来的不利因素,寻找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契机,目前,以城市化为主导的都市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新格局正在形成。
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资源整合和分工日益明显,产业谱加宽、产业链条加长、产业的集聚表现为区域间分工和互动,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4个城市GDP占全国的28%,出口总额占全国的63%,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珠江三角洲面对经济全球化冲击和政策漏斗效应下降,城市带以广州—深圳(香港)、广州—珠海(澳门)两翼展开,构成了一个“人”字型的发展态势。
广州、深圳、香港三足鼎立,互为相长,互为相补,珠江三角洲继续保持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活跃的核心区,区内以上海为龙头,打破“诸侯规划”,呈现出交通接轨,营造三小时都市圈;产业接轨,互补联动;市场开放,要素互动。
杭州采取接轨上海、错位发展的方略,南京采取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方略,沪宁杭联动,正由对话性合作走向制度性合作,发展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京津唐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两特大城市为核心,政治、经济、文化在全国处于重要位置,正谋划大北京经济区建设,以带动环渤海经济带发展。
3 案例分析:以济南市为例3.1 济南市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济南市既属京津唐经济圈,也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地处两大经济圈交汇部,战略地位优越。
但是,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看(表1),前景不容乐观。
济南市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排名12,出口总额水平排名15,济南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城市,也落后于中西部有的发达城市。
这说明,济南市经济发展实力不够强,经济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高。
如果济南市在新一轮较高层次竞争中,不做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战略定位,不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当存在发展的外部性时,有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倾向。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济南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中战略定位,改善发展的制度环境,创造大开放格局,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重塑济南市核心竞争力。
3.2 济南市发展的区位优势表1 2002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Tab.1 The com paris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15sub-provincial cities in China in2002国内生产总值绝对值/亿元位次地方财政收入绝对值/亿元位次实际利用外资绝对值/亿元位次出口总额(海关)绝对值/亿元位次沈阳1,400.009105.4616.5414.019大连1,406.0898.7816.31584.895长春1,150.01337.8156.301112.7010哈尔滨1,232.01167.7112.05157.9014南京1,295.010144.1315.54760.118杭州1,780.03118.346.501084.806宁波1,500.06111.8512.47881.637青岛1,518.25100.7725.063105.713武汉1,495.1785.81015.76610.9113广州3,001.71245.9126.532137.842成都1,663.2489.084.011312.1911西安823.51460.1142.211411.2512深圳2,239.42265.9249.021465.571厦门648.31564.31311.90987.944济南1,200.01266.3125.42126.9515 济南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具有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优越区位,从全国到区域再到省可成为多职能的经济中心。
从全国而言,济南市是南北通道的“津要”之地,是联接华北、华东的交通枢纽,济南市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确立了机(高性能、高附加值机械产品和冶金产品)、车(先进的重型汽车、改装车、摩托车)、电(新型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化(现代生物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和化纤)四大主导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
同时,济南市科技文化发达,是对外很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享誉海内外的泉城。
从区域而言,济南市北靠京津唐,南邻沪宁杭,是黄河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
从7696期 徐天祥,田红:发展外部性:区位竞争优势战略定位的研究基础省而言,济南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3 济南市区位竞争优势战略定位和策略表2 2001年黄河8省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Tab.2 The comparis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8province in Yellow River in2001地区GDP/亿元财政收入/万元外资投入/万美元出口额/万美元GDP位次GDP所占比重/%青海300.95198,2413,64914,91371.37甘肃1,072.51699,4857,43947,63264.89宁夏298.38275,7451,68035,18481.36内蒙古1,545.79994,31310,70362,70757.05陕西1,844.271,358,10935,174110,81938.41山西1,779.971,327,61823,393146,82448.12河南5,640.112,677,45945,729170,491225.73山东9,438.315,731,793352,0931,812,067143.06表3 2001年黄河8省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Tab.3 The comparis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between8provincial central cities in Yellow River in2001城市GDP/亿元财政收入/万元GDP位次GOP所占比重/%西宁104.4977,85582.76兰州348.75196,11159.22银川104.82115,77472.77呼和浩特211.12142,09865.58西安733.85559,695319.39太原386.34241,578410.21郑州828.18519,809221.89济南1,066.20596,000128.19 黄河经济带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黄河经济带包括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山东八省区;广义黄河经济带东起黄、渤海,西至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12个省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