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幼儿同伴关系调查分析与思考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报告,600字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提名法对于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同伴提名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方法,该实验对此进行了探究。
实验对象为64名儿童,年龄在4到6岁之间,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男女比例约为1:1。
将其分成受试者组(采用同伴提名法)和对照组(采用小组活动法),实验过程中记录两组儿童之间的交往情况。
实验中,受试者组采用了同伴提名法,孩子们自己给对方推荐合适的伙伴;而对照组采用小组活动法,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要求来分配伙伴。
实验结果发现,受试组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同伴交往行为,而且他们更容易产生贴切的情感。
另外,受试组的孩子也更愿意倾听和理解伙伴的情绪,表现出更强的交往习惯。
通过本次实验,发现采用同伴提名法进行社会交往,有助于减少团体里的冲突,增强友谊感和信任感,并且提高了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
本研究将为未来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思想和技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同伴提名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未来的研究
应继续探究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不同参与方式(如教师指导、家庭环境等)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等问题。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在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伴关系不仅对幼儿的社交发展和情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大班幼儿进行的调查,分析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探讨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大型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为调查对象,共有100名幼儿参与了调查。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主要针对幼儿进行了关于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和互动情况,包括同伴选择、同伴互动频率、同伴关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观察主要是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情境下观察他们的互动和表现,以获取更加客观的数据。
二、同伴选择在角色游戏中,同伴的选择对于幼儿的游戏体验和社交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会选择与和自己性别相同的同伴进行游戏,而少数幼儿会选择与和自己性别不同的同伴进行游戏。
在同伴的选择上,幼儿更倾向于与自己有较好关系的同伴进行游戏,这表明了同伴关系对于幼儿的游戏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同伴互动频率四、同伴关系质量同伴关系的质量对于幼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都是积极的,他们之间会互相帮助、合作,并且享受着同伴之间的友谊。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幼儿之间存在着负面的同伴关系,包括欺凌、排斥等问题。
这表明了同伴关系的质量对于幼儿的社交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同伴关系不仅对幼儿的社交发展和情感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通过游戏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和对话,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这些都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六、建议针对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发展。
1. 鼓励幼儿与不同性别的同伴进行游戏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社交发展和认识不同性别的朋友。
关于幼儿同伴交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幼儿同伴交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是心理开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的交往过程。
同伴交往是幼儿建立的最平等的人际交往,能让幼儿产生合作与情感共鸣,扩展幼儿的社会认知领域,有利于开展幼儿的社会性,当前好多资料说明,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自我中心、性格孤僻、任性、固执等不良性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同伴交往,阻碍了其社会性的开展。
基于此,笔者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小样本研究,以此分析幼儿的同伴交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开展。
1、幼儿选择同伴的规律研究发现,幼儿在同伴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其一,趋向于对同性进行正面选择。
在被调查的46名大班幼儿中,约有96.5%的幼儿趋向于对同性进行正面选择,仅有个别幼儿对异性进行正面选择。
这一结果符合该年龄段儿童选择玩伴的一般规律。
其二,趋向于男孩进行负面选择。
研究发现,22名男孩负面选择的同伴中,男孩占大多数,有21人,占男孩总数的95.4%,24名女孩负面选择的同伴中,男孩也占大多数,有20人,占男孩总数的90.9%。
这是因为男孩反社会行为较多,女孩那么相对要少。
其三,同伴交往中存在“小集体”。
在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中,存在相互选择的现象。
例如,调查中有3名幼儿每次自由活动都在一起游戏,并在选择同伴时会相互选择,可见他们已经形成一个较固定的“小集体”。
研究发现,参加诸如此类“小集体”的人数有20个,占全班总人数的43.5%,这说明大班幼儿多数已有自己固定的玩伴。
2、幼儿选择同伴的标准通过对46名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访谈,另结合对带班教师的局部访谈结果,笔者发现这些幼儿选择同伴的标准不一,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同伴。
对“有利”的同伴主要反映在同伴对自己的帮助上,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这一点对应了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论”。
幼儿同伴交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同伴交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幼儿同伴交往是幼儿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社会情感、认知和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同伴交往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
首先,幼儿同伴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能力。
在同伴交往中,幼儿需要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观察中发现,在幼儿园的游戏时间,幼儿会互相邀请、分享玩具,与朋友们一起展开合作游戏。
例如,在搭积木的游戏中,幼儿会一起商量和合作,共同完成一座高楼。
这种合作行为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
同时,当遇到冲突时,幼儿也需要学会妥善处理,例如通过沟通和妥协来解决争端。
观察中发现,有时幼儿会因为玩具或者游戏角色的问题发生争执,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能够迅速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谈判或交换来解决冲突。
这种经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幼儿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的发展。
观察中发现,幼儿在一起玩耍时,会互相观察和模仿,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语言,幼儿能够学习到新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当一个幼儿学会了新的游戏规则或是一个新的动作时,其他幼儿可能会注意到,并尝试模仿。
这种模仿行为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同时,幼儿还会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这要求他们需要思考和集中注意力,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
此外,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同伴交往中,幼儿需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会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想法和经验。
他们使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及符号和图画等非语言符号。
这种语言交流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助于他们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够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例如,在一次团队合作游戏中,幼儿需要相互协调和交流,才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
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
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周杰邹晓燕摘要: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同伴提名相结合的方式,对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其同伴关系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1)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包括道德规则认知和习俗规则认知)与其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规则认知水平能够预测其同伴关系的水平;(2)社会规则认知在男女性别差异方面未达到显著水平;(3)同伴关系男女性别差异显著。
关键词:幼儿社会规则认知同伴关系道德规则认知习俗规则认知一、问题提出同伴关系,指的是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儿童青少年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利于儿童情绪的社会化和对环境进行探索的积极精神;而且同伴交往的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儿童同伴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受家庭、父母及教师和同伴的影响,也受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
其中,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对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近年来,社会认知中的心理理论及观点采择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已得到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发现3~4岁幼儿的心理理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1],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儿童的同伴互动经验也有密切的联系[2]。
但是,在社会规则认知层面上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
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其同伴关系间的关系,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假设为:4-5岁幼儿的受欢迎程度与其社会规则认知(包括道德规则认知和习俗规则认知)相关显著;4-5岁幼儿的社会规则认知水平影响其同伴关系的发展;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存在男女性别差异。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大班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角色扮演游戏是他们学习社会规则和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与同伴合作、交流,这为他们提供了模拟真实情境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伴关系在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班幼儿的社交发展。
本文将从同伴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同伴关系的特点1.合作与竞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会经常面临合作和竞争的情境。
在扮演医生与病人的游戏中,幼儿可能需要合作来模拟医生诊断、治疗病人的情景;而在扮演超级英雄对抗坏人的游戏中,幼儿则可能会体验竞争的情绪。
合作和竞争的交替让幼儿学会了解适当的合作和竞争方式,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模仿与创新: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成人或其他同伴的行为、语言和情绪来学习和理解社会规则,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自己的角色扮演,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想法。
这种模仿与创新的交替,促进了幼儿自我认知和自身价值感的形成。
3.情感交流: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他人的情感,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
通过情感交流,幼儿能够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1.个体因素:幼儿个体的性格、情绪状态、社交技能等对同伴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幼儿可能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容易在角色游戏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有些幼儿可能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能够在角色游戏中主动发起合作和交流。
2.家庭环境:幼儿的家庭环境对其同伴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同伴关系的形成。
家庭中存在亲密和支持的关系,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而家庭中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同伴关系。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沟通与友谊,还能够对幼儿的社交能力与情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探讨同伴关系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同伴关系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重要性1. 促进合作与交流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展开各种互动与交流。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倾听、表达、协商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们建立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会性思维与情商的发展。
2. 发展友谊与归属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不仅能够与同伴一起玩耍,还能够相互扮演角色,共同创造各种情景和故事。
通过这样的互动,幼儿们能够建立起友谊,感受到归属感,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培养自我意识与角色扮演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与行为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建立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和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我们对某幼儿园的大班幼儿进行了一项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 同伴关系的友好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他们彼此尊重,不断合作,共同完成各种故事情景的创作和表演。
有些幼儿甚至主动帮助别的同伴解决问题,体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
调查结果显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展现了较高的合作程度。
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与同伴互动交流,相互配合完成各种任务。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能够互相协商,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同伴关系的冲突处理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友好相处,但少部分幼儿在游戏中也会出现一些冲突。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摘要】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常见的活动方式,同伴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发现角色游戏对同伴关系有着积极影响,有助于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动。
调查方法包括观察和访谈,数据分析显示同伴关系在游戏中表现出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时与幼儿社交能力有着密切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角色游戏是促进同伴关系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影响,为提升幼儿社交技能提供更多研究启示。
【关键词】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同伴关系、调查分析、社交能力、影响、表现、数据分析、研究目的、研究重要性、结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启示。
1. 引言1.1 介绍调查分析的背景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模拟不同职业和角色的扮演,帮助幼儿体验社会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同伴关系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关于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同伴关系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互动模式、合作程度以及情感表达方式,有助于揭示幼儿之间的互动规律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幼儿参与角色游戏,并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探究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既有助于发现幼儿社交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
1.2 阐述研究的重要性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模拟不同的角色扮演及互动,幼儿在游戏中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同伴关系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在幼儿发展研究中,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伴提名法是一种了解儿童社交网络和社交能力的方法,而幼儿同伴交往研究对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提高社交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同伴提名法在幼儿同伴交往研究中的应用与价值。
同伴提名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让儿童提名自己最喜欢的同伴或最不喜欢的同伴,以了解儿童的社交网络和社交能力。
同伴提名法可以有效地用于评估儿童的社交技能、受欢迎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等。
在幼儿同伴交往研究中,同伴提名法通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和问题。
幼儿同伴交往是指幼儿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欺负行为、不合群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
因此,针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某幼儿园30名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让儿童提名自己最喜欢的同伴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并说明原因。
然后,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他们在日常活动中的交往特点和问题。
对提名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实际情况。
通过同伴提名法和观察法的结合使用,我们发现:大部分儿童都能成功地提名自己最喜欢的同伴和最不喜欢的同伴,表明他们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
受欢迎的儿童通常具有较好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而不受欢迎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攻击性、不合群等行为特征。
幼儿在与同龄人交往中,形成了一定的性别差异。
男孩更倾向于与男孩一起玩耍,女孩更喜欢与女孩一起游戏。
欺负行为在幼儿同伴交往中较为常见,包括言语上的威胁和侮辱、身体上的推搡和抓挠等。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通过对同伴提名法和观察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近年来,幼儿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性格、思维和行为等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和感受,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感、社交、认知等发展。
其中,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游戏之一,在这种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尝试角色转换和情感转移,有机会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行为和身体特征等,也能通过观察和参与,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发展社交技能和交往能力。
因此,我决定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幼儿的社会发展和角色游戏的促进作用。
一、调查目的调查旨在了解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以及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通过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相关教学参考和推荐,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均衡发展。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30名大班幼儿,年龄在5-6岁之间。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相结合。
首先,对幼儿进行调查问卷,问题涉及角色游戏的频率、参与方式、行为表现、自我意识等方面;其次,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和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行为、语言表现、情感状态等,了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交往方式和同伴关系。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1.幼儿角色游戏的频率与参与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有30名大班幼儿中,共有25名经常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占比83%,其中女孩更喜欢玩家居生活游戏和女性角色扮演,男孩则更喜欢玩军事和超级英雄游戏。
游戏参与方式以组合方式为主,即同伴间互相组合成各种角色人物,如家庭成员、超级英雄、动物等。
2.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自我意识根据调查问卷可以发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会模仿、表演和创作,同时也会担当各种角色的角色特征和情感状态,建立自我意识。
例如,有一次角色游戏中,一个女孩扮演母亲角色,要照顾一位扮演小孩的男孩,女孩主动给男孩喂饭,擦嘴巴,关心备至,男孩很开心地表现出来。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引言: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同伴展开互动,培养想象力、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同伴关系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同伴关系会对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进行探讨。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目标幼儿班级中的幼儿和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问卷18份,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包括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情况、同伴关系对幼儿游戏体验的影响以及教师对同伴关系的观察等。
结果:1. 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极与同伴互动,79%的幼儿表示与同伴一起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而仅有21%的幼儿表示独立游戏,不与同伴互动。
2. 同伴关系对幼儿游戏体验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同伴关系对幼儿的游戏体验有较大的影响。
77%的幼儿表示与同伴合作时感到快乐和满足,他们认为同伴的参与能够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而独立游戏的幼儿中,有71%的幼儿表示感到孤独和无趣,他们希望能够有同伴一起参与游戏。
3. 教师对同伴关系的观察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到了不同的同伴关系。
51%的教师表示观察到有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合作,互相帮助;32%的教师表示观察到有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竞争和冲突;另外17%的教师表示观察到有幼儿在游戏中疏离或被排斥。
讨论:1. 大部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选择与同伴一起进行游戏,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合作、讨论和分工,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这表明幼儿在游戏中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3.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到了不同的同伴关系。
幼儿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都是在游戏中常见的现象。
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健康的社交能力。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同伴交往的思考和引导 - 同伴交往
二、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交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成人的交往;二是与同伴的交往。在幼儿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交往言行,以身作则,使幼儿在无意识中受到熏陶。在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中,教师可以联系各种情景,引导幼儿得体地交往。
幼儿喜欢那些能与之平等相处,给予他热情鼓励的亲切友善的人。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有关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长期的、重大的影响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被排斥的幼儿和被忽视的幼儿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交往中,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如小班教育活动“小鸟飞”的教育目标为“初步学习找空地方做动作,做鸟飞动作时尽量不让别人碰到自己,自己也不碰到别人”。该项目标要求幼儿获得的是在空间运动中与他人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初步观念与技能。
一、创造机会让孩父母的过度保护,缺少与他人充分交往的机会。入园以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还很差。“抢积木、争坐翘翘板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幼儿在家独处惯了,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同伴交往。刚入园时幼儿之间互不相识,因而极易产生孤独感,甚至哇哇大哭,失去上幼儿园的兴趣。假如几个曾经相识的小朋友在一起,情况就不同,他们会有说有笑地玩在一起。可见,幼儿对认识的同伴就会产生交往的兴趣。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尽快帮助幼儿互相认识。如:在新生入园的第一天,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动物卡片,并用彩色线穿好挂在他们的胸前。因为幼儿对动物颇感兴趣,因此很快记住了自己和伙伴的动物名称。用这个方法很快消除了幼儿互相之间的陌生感,过了一段时间后,再用每个人的姓名逐步取代之。另外,还可通过玩“打电话”、“结识新朋友”等游戏,不断巩固幼儿对同伴的印象,这样,每个幼儿都能较快地记住大部分同伴的名字,相互间的交往也慢慢地增多了。
幼儿园日常观察:幼儿同伴关系分析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日常观察:幼儿同伴关系分析与指导策略在幼儿园教育中,同伴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与同龄的小伙伴们相处,幼儿可以学习合作、共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对幼儿园日常观察中的幼儿同伴关系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幼儿园日常观察的重要性幼儿园日常观察是了解幼儿发展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在同伴关系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干预。
对于幼儿同伴关系的观察分析至关重要。
2. 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同伴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最初,幼儿可能存在着互不理睬或者互相争抢玩具等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尝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建立起最初的友谊。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友好相处的困难和矛盾,这对幼儿的成长来说是一种挑战。
3. 幼儿同伴关系的分析在进行幼儿园日常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同伴关系进行分析:3.1 同伴间的互动方式观察幼儿在同伴间的互动中,可以了解他们是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的。
这有助于揭示幼儿的社交技能水平和发展状况。
3.2 同伴间的情感表达观察幼儿与同伴在一起时的情感表达,可以发现他们对友谊和合作的态度和理解。
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焦虑、不安或者排斥等负面情绪。
3.3 同伴关系的特点通过观察同伴关系的特点,比如是否存在着亲密的友情关系、偏爱某位同伴或者排斥某些同伴,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同伴关系中的行为偏好和特点。
4. 幼儿同伴关系的指导策略在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幼儿同伴关系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4.1 建立友善的教育环境创建一个友善、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4.2 提供合作机会给予幼儿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3 教导解决冲突的技巧在孩子们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及时教导他们如何妥善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商。
班级中幼儿同伴的交往的观察和分析
班级中幼儿同伴的交往的观察和分析标题:幼儿同伴关系中的观察与分析引言: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的教养,班级中同伴的交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对于他们的情感发展、社会意识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探究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及引导幼儿间际关系良好发展的方法。
一、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1. 同伴差异性:幼儿同伴之间存在差异,包括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
这种差异性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2. 合作与竞争:在同伴关系中,幼儿既会合作,也会竞争。
合作能够促进幼儿们的社会技能发展,竞争则促进他们的自我认同和努力。
3. 影响与模仿:同伴之间的互动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并在模仿中逐渐建立自己的个体特点。
二、幼儿同伴关系对发展的影响1. 情感发展:幼儿同伴交往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友谊和团队合作意识。
2. 社会认知:同伴交往帮助幼儿了解社交规则、共享乐趣,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语言和沟通能力:与同伴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提高。
4. 自我认同:在同伴关系中,幼儿与他人进行比较、竞争和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认同。
三、影响幼儿间际关系良好发展的方法1. 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供安全、舒适、亲和的环境,帮助幼儿们建立互信和友谊。
2. 鼓励合作与分享: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培养他们的友善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引导冲突解决:教育幼儿学会通过沟通和妥协解决冲突,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赋予责任意识:通过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和角色扮演,激发幼儿对责任的意识和责任心。
结论:幼儿同伴关系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幼儿的情感发展、社会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幼儿同伴关系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发展,并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方法引导幼儿间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摘要】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园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探讨了角色游戏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同伴关系的表现形式、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通过参与角色游戏,幼儿能够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促进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发展。
角色游戏也有助于幼儿认识自我和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且角色游戏在促进同伴关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角色游戏对于不同类型同伴关系的影响,为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同伴关系、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幼儿发展、重要性、促进作用、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幼儿园的大班阶段,幼儿们逐渐开始展现出更加复杂和丰富的角色扮演行为。
这种角色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合作,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在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可能出现角色争斗、溢美之辞等情况。
研究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对于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分析角色游戏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探讨同伴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过程,探讨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以及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和特点,分析角色游戏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揭示同伴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过程,探究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以及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互动和关系,为促进幼儿之间的良好同伴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近年来,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常见,因为它对于提高幼儿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角色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际能力。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情况,并提出改善关系的建议。
1.调查方法介绍本次调查样本共计50名幼儿,其中男孩24人,女孩26人。
选取的幼儿的年龄均在4-5岁之间,并且他们都参加了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游戏主题包括医生、警察、消防员、老师等。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互动质量。
2.调查结果分析2.1.同伴互动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和同伴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独游戏:17人,占34%可以看出,大多数幼儿都选择合作游戏,这反映了幼儿在游戏中注重团队合作的态度和意识。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幼儿选择单独游戏或竞争游戏,这说明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私和竞争心理。
(2)被动配合:11人,占22%(3)冷漠对待:2人,占4%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之间的互动质量是比较好的,他们主动想要帮助同伴,达到了团队合作的目的。
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幼儿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有少数幼儿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3.改善同伴关系的方法为了提高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质量,创造更加友好和有益的游戏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设定目标:设定合作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合作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奖励激励:及时给予表现良好的幼儿奖励,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利益,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团队合作中。
(3)培养感情:鼓励幼儿之间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培养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等感情。
(4)老师引导: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团队合作,并且及时引导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结论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可以有不同的互动方式,但合作游戏的比例最高,而同伴之间的互动质量也是比较好的。
幼儿同伴交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同伴交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幼儿同伴交往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和其他同龄人的交往,幼儿可以学习和发展各种社交技能,如合作、分享、倾听和尊重等。
本文将对幼儿同伴交往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发展特点。
首先,幼儿同伴交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中的家长充当了孩子最早的交往对象,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交往技能。
另外,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也对幼儿同伴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孩子会与其他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玩耍,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关系。
其次,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3-5岁这个阶段,幼儿主要呈现出两种交往模式:平行玩耍和合作玩耍。
平行玩耍指的是幼儿之间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各自进行独立的活动,但彼此之间保持着交流和观察。
而合作玩耍则需要幼儿共同参与到一个活动中,并达成共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的幼儿在交往中常常出现争抢资源、嫉妒和冲突等行为,但他们也逐渐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此外,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同伴交往,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他们学会分享玩具、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倾听他人的想法和解决冲突等。
与此同时,同伴交往也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发展。
通过和同龄人的交往,幼儿能够建立起情感支持的网络,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伴关系的建立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群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同伴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鼓励幼儿与其他同龄人进行交往,并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分享、合作等社交技巧。
教师则需要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创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帮助他们解决冲突和处理各种社交情境。
综上所述,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同伴交往,幼儿能够学习和发展各种社交技能,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家长、教师的参与都对幼儿同伴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引言同伴关系在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成长,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也是幼儿表达心理和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来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本文将调查分析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探讨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某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关系表现以及相关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二、同伴关系的表现1. 合作与竞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与同伴展开合作,共同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各种情境的模拟。
也存在一些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强烈竞争心理,争夺角色的主导权,导致同伴关系紧张。
在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但也有一部分幼儿存在竞争心理,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引导。
2. 沟通与表达同伴关系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表达。
在角色游戏中,一些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与同伴密切配合,不断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促进游戏的展开。
而另一些幼儿则显得沉默寡言,缺乏表达能力,导致同伴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提高幼儿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 自我认知与他人理解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游戏中不仅能够认知自我,还能够理解他人。
在游戏中,一些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能够理解和关心同伴的感受,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
而另一些幼儿则显得自我中心,无法理解他人,导致同伴之间的关系冷漠。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他人理解能力十分重要。
三、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 社交能力的培养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幼儿能够学会合作、沟通、表达和理解他人,这些都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
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
本研究通过同伴提名法对三个班的幼儿同伴关系进行五年追踪
研究,通过访谈法对幼儿进行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进行调查,通过主
题活动的方式开展幼儿同伴交往技能的培养,得到以下结果:1)幼儿
的同伴关系发展是自组织的过程,它从整体未分化到分化清晰的层级整合,具体而言,小班同伴关系处于混沌期,中班同伴关系处于分化期,大班同伴关系处于稳定期。
2)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个体间差异。
社会偏好的发展趋势的个体间差异可以分为三类,社会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个体间差异可以分为两类。
3)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不具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但是性别具有年龄差异,小班幼儿的同伴关系没有显著差异,中大班幼儿的同伴社会偏好中,女生
比男生更受到同伴的喜欢。
男生和女生的发展趋势分别都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
男生的社会偏好发展趋势个体间差异有三类,社会影响力发展趋势个体间差异有两类,女生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影响力发展趋势个体间差异均有两类。
4)幼儿互选朋友和同伴群体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增多,互选朋友不稳定,异性别朋友和同性别朋友总体差不多,但是具有年龄差异;拥有互选朋友的幼儿其同伴地位分布不均。
5)影响幼儿受同伴接受的主要因素是“陪伴活动”和“良好的交往态度”,影响幼儿受同伴拒绝的主要因素是“消极的交往行为”。
客观行为和外表个性的好坏对于幼儿受同伴接受和拒绝影响不大。
影响因素具有年龄、性别和同伴地位的差异。
6)基于幼儿同伴关系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一套以主题形式开展的课程用于培养幼儿的同伴技能。
主题是小班
促进交往,中班和谐交往,大班合作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幼儿同伴关系调查分析与思考
作者:陈力文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6期
摘要:本文基于对某幼儿园中二班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分析该班级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并在分析基础上展开思考,从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以及改善幼儿同伴交往状况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改善幼儿同伴交往状况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同伴提名法中班幼儿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笔者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关注缘起一次社会领域教学活动。
活动中,笔者请幼儿为自己的好朋友送花,发现有一名幼儿收到11朵花,是所有幼儿中最多的,其他大多数幼儿收到3-4朵花,个别幼儿没有收到别人送的花。
这一现象引发了笔者对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兴趣,继而采用同伴提名法对本班幼儿同伴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思考。
一、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采用同伴提名法,请每名幼儿轮流到老师面前说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并说明原因,统计每名幼儿获得的正负提名,笔者借鉴庞丽娟将幼儿同伴关系划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略型的研究,对本班幼儿的同伴关系特点进行归类。
从调查中了解到班级37名幼儿中,受欢迎型的幼儿有13名,其中女孩7名、男孩4名,占总人数35%;被拒绝型的幼儿有9名,其中男孩5名、女孩4名,占总人数25%,被忽视型的幼儿有11名,其中女孩4名、男孩7名,占总人数30%,一般型的幼儿(有的幼儿喜欢他们,有的幼儿不喜欢他们)有4名,男女各2名占10%。
幼儿进行正提名的归因中,与社会交往有关的原因(会跟我玩,对我好)被提及的次数为24次;与行为表现有关的原因(表现好,不打人、上课认真、吃饭好)被提及的次数为6次;与外貌有关的原因(长得可爱、帅)被提及的次数为5次。
幼儿进行负提名的归因中,与社会交往有关的原因,“打人、欺负人”被提及的次数为20次,“不跟我玩”被提及5次;与行为表现有关的原因,“调皮、乱跑、弄坏东西、发脾气”被提及的次数为6次;与外貌有关的原因未提及。
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幼儿进行正负提名的归因大多与同伴交往状况有关,其次是关于同伴的行为表现。
在受欢迎的幼儿中,女孩的比例高于男孩,在被忽视的幼儿中,男孩的比例高于女孩,在不受欢迎型和一般型幼儿中,男女差异不明显。
没有被正负提名的幼儿是被忽视的幼儿。
根据笔者的观察,这部分孩子大多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且其中不乏智商较高、外表漂亮的幼儿,但他们与同伴交往的积极性不强,所以容易被同伴忽略。
二、幼儿同伴关系现状的思考
1.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
(1)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自身的行为特征、认知能力、身体的吸引力以及生物情绪因素是影响其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
3具有外向的、友好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外表有吸引力以及善于管理情绪的幼儿,往往能够成为同伴关系中的受欢迎者。
比较笨拙、不明智的、经常表现出攻击性甚至反社会行为以及管理情绪和情绪驱使行为上有困难的幼儿容易成为同伴关系中被拒斥者。
较为害羞、喜欢独自游戏的幼儿常常成为同伴关系中的被忽视者。
(2)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与幼儿的亲子关系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
善于为幼儿提供同伴交往机会、能够给幼儿同伴交往指导以及能够与幼儿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父母,更有可能培养出受同伴欢迎的幼儿。
(3)教师因素
幼儿园的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而教师是这个小社会中影响幼儿最有力的人物。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会影响其在班级中的地位,以及其他幼儿对其的评价。
如果教师经常表扬某幼儿,这名幼儿在集体中的地位就会相应提高,而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幼儿,则可能成为班级中不受欢迎的人。
教师对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
2.改善幼儿同伴关系的策略
同伴关系对于幼儿个体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类型的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型和被忽视型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被拒绝型的幼儿更易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严重的适应问题。
所以,作为教育者需关注这两类幼儿,并应采取策略实施干预,以帮助改善同伴关系,增强社会适应力。
(1)挖掘幼儿的优点,以赏识态度进行正面评价,改善处于交往不利状况幼儿在集体中的地位。
针对被忽视型的幼儿,教师应增加与这类幼儿互动的频次,通过平等交谈、言语鼓励、请求帮助等方式,增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推动这类幼儿增加他人交往的频次,从而提高其在同伴交往中的地位。
对于被拒绝型的幼儿,教师应多挖掘其优点,并在其表现出良好社会交往行为时,通过个别表扬或在集体中表扬的方式进行正强化。
在这类幼儿表现出不良社会交往行为时,教师应采取“尊重感受、严格行为”的教育方式,先倾听幼儿的解释,帮助幼儿标明情绪,并表达对其情绪的接纳,然后再对幼儿进行行为指导。
被拒绝型幼儿有可能反复出现攻击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教师还应在班级中营造宽容的氛围,引导其他幼儿以友善、耐心的态度,帮助和等待这类型幼儿的成长进步。
(2)开展有助于幼儿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教育活动。
教师可开展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如“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同伴优点大发现”等,根据本班幼儿在日常交往中出现的社会交往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教师还应重视开展渗透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在一日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的任务,为幼儿创造学习交往的机会,并在必要时进行介入指导,帮助被忽略和被拒绝型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3)借助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改善社会交往状况。
教师可将幼儿处于不利交往地位的情况,以委婉、中肯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并通过详细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引导家长在家庭中通过创设交往机会、改善亲子互动方式等途径,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幼儿的同伴关系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关注幼儿同伴交往状况,更应关注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幼儿,通过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其改善同伴交往状况,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