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以《六国论》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规 定 , 也是 了解 中国古 代文 化、 传承 中华优 秀传统 的必 经之路 。背诵 文 言文是 一种 目视其 文 , 口发 其声 ,
“ 以……为 ……” , 译 为“ 把 ……作 为 ……” , 实词“ 始” 译 为“ 才” , “ 速” 译为“ 招致” 。其 中“ 速” 在现代 汉语 中已经
。
实法、 难 句译 注 法 、 化 整 为散 法 、 提 纲挈领法、 反 复诵 读 法 。通 过 这 些 方 法 , 帮 助 学 生 水 到 渠 成 地 完 成 这 一任 务
[ 关键词] 文言文背诵 联 系史实 难 句译 注 化整 为散 提 纲挈领 反 复诵读 [ 中图分 类号] G 6 3 3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0 5 8 ( 2 0 1 5 ) 1 6 — 0 0 1 2
语 文 ・课倒剖析
中 学教学参考 2 0 1 5 年6 月 总第2 3 2 期
浅 谈 文 言 文 背 诵 方 法 指 导
— —
以《 六 国论 》 为例
浙江 台 州市黄岩 区宁溪 中学 ( 3 1 8 0 2 3 ) 金 阳春
[ 摘 要] 文言文背诵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直是 学生望而生畏 的学习任务 。以《 六 国论》 为例 , 结合教 学实践 , 提 出了背诵 文言文五方 法: 联 系史
三个 背诵 层 次 。
赵武力抗争 , 奈何力量不支 , 无力 回天 , 于公元前 2 2 2年 被吞并 ; 而齐 国一直 以明哲保身 的姿态“ 观虎斗” , 但“ 五 国既丧 , 齐亦不免矣 ” , 于公元前 2 2 1年消亡。 这些史实 的补充 , 首先激 发了学生对 文章极大 的兴 趣, 其次使学 生明确 知道 了“ 赂秦 而力 亏” 的是 哪几 个 国 家, 再次“ 不赂者 以赂者丧 , 盖失 强援 , 不 能独完” 是 如何 体现 的 , 也可 从 图 中一 一分 清。所有这 些 , 都为熟 读 文 章、 背诵文章 打下 了坚实 的知识基础与情感基础 。
所谓文言文 , 第 一个 “ 文” , 美好 的意思 ; “ 言” , 写、 表 述、 记载的意思 ; 第 二个 “ 文” , 作 品、 文章的意思 , 表示文 种 。文言文指 “ 美 好 的语言 记载 的作 品、 文章 ” , 其 中蕴 含着丰富的传 统文 化底 蕴和 中华 民族精 神 。背诵 一定 数量的名篇 , 既是《 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 准 》 课 程 目标 的
国与 秦 国的地理 位置 图, 并讲述故 事如下 : 秦 国因商鞅
变法 , 日益 强 大 , 便 有 了 向 东 扩 张 的 野 心 。在 具 体 战 略
但“ 知 其然 ” , 更要“ 知 其所 以然” 。对 文 言 文有 深 入 理
解, 陌生 的语言 内化为 自己熟悉 理解 的话 , 背诵 也就 没 什么难度 了。所 以 , 难句译注法是背诵 的有力推手 。
在 理 解 的基 础 上 记 忆 , 在 记忆 的 同时加 深理 解 , 不
来努力实现的 目标 。以《 六 国论 》 的教 学 与背 诵指 导 为 例, 笔 者梳理出以下 几种方法 。
一
、
联 系史 实 法
《 六 国论 》 涉及战国末 期秦赢政 吞并六 国的史实 , 这
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学生若 不熟悉 的话 , 教学是很难 展开 的, 更不用说 背诵 了。因此在 上课 前 , 笔 者先 板书 了六
三 、化 整 为 散 法
上采取“ 远交近攻 ” 之计, 形 成“ 连横 ” 之势 ; 而六 国也 曾 在纵横家苏秦 的游说 下 , 共 同对抗 强秦 , 形成 “ 合 纵” 之 势, 但这种联合并不巩 固。韩 、 魏 因紧靠强 秦 , 直接被威 胁和侵害 , 虽然 割地求 和 , 但 分别 于公 元前 2 3 0年 和 公 元前 2 2 5 年被灭 ; 接着为楚 国, 于公元前 2 2 3 年被灭 ; 燕、
没 有 了“ 招致 ” 的意思 , 识 记 起 来 比较 困难 , 可 以 联 系 成 语“ 不速之客” 的“ 速” 来 理解 “ 招致 ” 的 意 思 。整 句 话 理 解 了, 原 句 本 身 的背 诵 也 不 难 了 。
“ 洎牧 以谗 诛” , 用 直译 法 翻译 为 : 等到李 牧 因 为谗 言( 被) 诛杀 。以译 注法 辅 助 , 一则 明 了此 句停 顿 当 为 “ 洎/ 牧 以谗诛” , 二则知道“ 谗” 字是 隐含 的被 动词 , 此 句 是被动句 。这个过程能加深学生 对句子 的理解 , 为背诵
文言文 , 爱读 文 言 文 , 进 而顺利背诵 文言文 , 是 笔 者 多 年
铺平道路 。 “ 为 圉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这是文 中难度较 大
的一 个 句 子 , 学生 往往 被两个 “ 为” 绕晕, 读 错读 漏读破
句 。第一个“ 为” 作 动词 , “ 治理 ” 的意思 , “ 为 国者 ” 译 为 “ 治理 国家 的人” , 即统 治者 ; 第 二个 “ 为” 与“ 所” 构成 词 组“ 为 ……所 ……” , 相 当于现代汉 语 的“ 被” 。整句话 理 解为“ 治理 国家的人不要被 ( 敌人 ) 积久而成 的威势所 胁 迫啊” , 一经翻译 , 句子意思就明了了 。
《 六 国论 》 全文共 6 4 7 字, 若 一 下 子 提 出 全 文 背 诵 的
目标 , 很多学生会望 而却步 , 索 性放弃 , 目标 的提 出就没 有 意义了。因此 , 笔 者在讲 课过 程 中降低难 度 , 化 整为 散, 分 小节落 实背 诵任 务 。以第 三节 为例 , 全文 可分 为
讲解结束即刻分钟的自由诵读时间学生把课文内容与板书结合快速识记效果是很突出的而秦兵又至矣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诸侯先祖父得地之艰与诸侯献地语言辛辣幽默学生读起来非常顺口也非常快速再以一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作结分析到12中学教学参考2015要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用心细读教材体悟总结教材从教材的课文中学一点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关键词教材写作手法写作经验中图分类号g633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60013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教学其实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学好课文也可以妙笔生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用心细读教材体悟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从课文中掌握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钻研教材学习写作手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有对江山多娇的赞颂有对生命之歌的赞美有对和平的祈祷有对青春的礼赞经典的传播有对自然的感悟每一类课文都有要学习的东西从思想主题到写作手法从布局谋篇到表达效果都是很好的典范对学生的写作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学好了文章的结构并能学而用之才能在作文之前有一个清晰的结构盘亘于破后立的叙议结合写作方法比喻修辞对比写法的运使文章丰富多彩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耳闻其音 , 心通其 情 , 意会其 理 的综合 阅读 活动 。人们
在 反复诵读 之中潜 心涵泳 , 认 知文字 , 疏 通文 脉 , 领 悟作 者的思想 , 领 略作 品的韵 味 , 久而久 之 , 会 积 累大量 的语 言材料 ,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 形成灵敏 的文言语感 。 然而 , 由于文言 文与 日常所 用 的 白话 文 的隔 膜 , 文 言文背诵一直是学生不愿 直面 的难关 , 所 以让 学生爱上
“ 以……为 ……” , 译 为“ 把 ……作 为 ……” , 实词“ 始” 译 为“ 才” , “ 速” 译为“ 招致” 。其 中“ 速” 在现代 汉语 中已经
。
实法、 难 句译 注 法 、 化 整 为散 法 、 提 纲挈领法、 反 复诵 读 法 。通 过 这 些 方 法 , 帮 助 学 生 水 到 渠 成 地 完 成 这 一任 务
[ 关键词] 文言文背诵 联 系史实 难 句译 注 化整 为散 提 纲挈领 反 复诵读 [ 中图分 类号] G 6 3 3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0 5 8 ( 2 0 1 5 ) 1 6 — 0 0 1 2
语 文 ・课倒剖析
中 学教学参考 2 0 1 5 年6 月 总第2 3 2 期
浅 谈 文 言 文 背 诵 方 法 指 导
— —
以《 六 国论 》 为例
浙江 台 州市黄岩 区宁溪 中学 ( 3 1 8 0 2 3 ) 金 阳春
[ 摘 要] 文言文背诵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直是 学生望而生畏 的学习任务 。以《 六 国论》 为例 , 结合教 学实践 , 提 出了背诵 文言文五方 法: 联 系史
三个 背诵 层 次 。
赵武力抗争 , 奈何力量不支 , 无力 回天 , 于公元前 2 2 2年 被吞并 ; 而齐 国一直 以明哲保身 的姿态“ 观虎斗” , 但“ 五 国既丧 , 齐亦不免矣 ” , 于公元前 2 2 1年消亡。 这些史实 的补充 , 首先激 发了学生对 文章极大 的兴 趣, 其次使学 生明确 知道 了“ 赂秦 而力 亏” 的是 哪几 个 国 家, 再次“ 不赂者 以赂者丧 , 盖失 强援 , 不 能独完” 是 如何 体现 的 , 也可 从 图 中一 一分 清。所有这 些 , 都为熟 读 文 章、 背诵文章 打下 了坚实 的知识基础与情感基础 。
所谓文言文 , 第 一个 “ 文” , 美好 的意思 ; “ 言” , 写、 表 述、 记载的意思 ; 第 二个 “ 文” , 作 品、 文章的意思 , 表示文 种 。文言文指 “ 美 好 的语言 记载 的作 品、 文章 ” , 其 中蕴 含着丰富的传 统文 化底 蕴和 中华 民族精 神 。背诵 一定 数量的名篇 , 既是《 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 准 》 课 程 目标 的
国与 秦 国的地理 位置 图, 并讲述故 事如下 : 秦 国因商鞅
变法 , 日益 强 大 , 便 有 了 向 东 扩 张 的 野 心 。在 具 体 战 略
但“ 知 其然 ” , 更要“ 知 其所 以然” 。对 文 言 文有 深 入 理
解, 陌生 的语言 内化为 自己熟悉 理解 的话 , 背诵 也就 没 什么难度 了。所 以 , 难句译注法是背诵 的有力推手 。
在 理 解 的基 础 上 记 忆 , 在 记忆 的 同时加 深理 解 , 不
来努力实现的 目标 。以《 六 国论 》 的教 学 与背 诵指 导 为 例, 笔 者梳理出以下 几种方法 。
一
、
联 系史 实 法
《 六 国论 》 涉及战国末 期秦赢政 吞并六 国的史实 , 这
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学生若 不熟悉 的话 , 教学是很难 展开 的, 更不用说 背诵 了。因此在 上课 前 , 笔 者先 板书 了六
三 、化 整 为 散 法
上采取“ 远交近攻 ” 之计, 形 成“ 连横 ” 之势 ; 而六 国也 曾 在纵横家苏秦 的游说 下 , 共 同对抗 强秦 , 形成 “ 合 纵” 之 势, 但这种联合并不巩 固。韩 、 魏 因紧靠强 秦 , 直接被威 胁和侵害 , 虽然 割地求 和 , 但 分别 于公 元前 2 3 0年 和 公 元前 2 2 5 年被灭 ; 接着为楚 国, 于公元前 2 2 3 年被灭 ; 燕、
没 有 了“ 招致 ” 的意思 , 识 记 起 来 比较 困难 , 可 以 联 系 成 语“ 不速之客” 的“ 速” 来 理解 “ 招致 ” 的 意 思 。整 句 话 理 解 了, 原 句 本 身 的背 诵 也 不 难 了 。
“ 洎牧 以谗 诛” , 用 直译 法 翻译 为 : 等到李 牧 因 为谗 言( 被) 诛杀 。以译 注法 辅 助 , 一则 明 了此 句停 顿 当 为 “ 洎/ 牧 以谗诛” , 二则知道“ 谗” 字是 隐含 的被 动词 , 此 句 是被动句 。这个过程能加深学生 对句子 的理解 , 为背诵
文言文 , 爱读 文 言 文 , 进 而顺利背诵 文言文 , 是 笔 者 多 年
铺平道路 。 “ 为 圉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这是文 中难度较 大
的一 个 句 子 , 学生 往往 被两个 “ 为” 绕晕, 读 错读 漏读破
句 。第一个“ 为” 作 动词 , “ 治理 ” 的意思 , “ 为 国者 ” 译 为 “ 治理 国家 的人” , 即统 治者 ; 第 二个 “ 为” 与“ 所” 构成 词 组“ 为 ……所 ……” , 相 当于现代汉 语 的“ 被” 。整句话 理 解为“ 治理 国家的人不要被 ( 敌人 ) 积久而成 的威势所 胁 迫啊” , 一经翻译 , 句子意思就明了了 。
《 六 国论 》 全文共 6 4 7 字, 若 一 下 子 提 出 全 文 背 诵 的
目标 , 很多学生会望 而却步 , 索 性放弃 , 目标 的提 出就没 有 意义了。因此 , 笔 者在讲 课过 程 中降低难 度 , 化 整为 散, 分 小节落 实背 诵任 务 。以第 三节 为例 , 全文 可分 为
讲解结束即刻分钟的自由诵读时间学生把课文内容与板书结合快速识记效果是很突出的而秦兵又至矣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诸侯先祖父得地之艰与诸侯献地语言辛辣幽默学生读起来非常顺口也非常快速再以一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作结分析到12中学教学参考2015要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用心细读教材体悟总结教材从教材的课文中学一点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关键词教材写作手法写作经验中图分类号g633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60013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教学其实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学好课文也可以妙笔生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用心细读教材体悟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从课文中掌握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钻研教材学习写作手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有对江山多娇的赞颂有对生命之歌的赞美有对和平的祈祷有对青春的礼赞经典的传播有对自然的感悟每一类课文都有要学习的东西从思想主题到写作手法从布局谋篇到表达效果都是很好的典范对学生的写作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学好了文章的结构并能学而用之才能在作文之前有一个清晰的结构盘亘于破后立的叙议结合写作方法比喻修辞对比写法的运使文章丰富多彩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耳闻其音 , 心通其 情 , 意会其 理 的综合 阅读 活动 。人们
在 反复诵读 之中潜 心涵泳 , 认 知文字 , 疏 通文 脉 , 领 悟作 者的思想 , 领 略作 品的韵 味 , 久而久 之 , 会 积 累大量 的语 言材料 ,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 形成灵敏 的文言语感 。 然而 , 由于文言 文与 日常所 用 的 白话 文 的隔 膜 , 文 言文背诵一直是学生不愿 直面 的难关 , 所 以让 学生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