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超权威).doc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自觉、自信。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同时,习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按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文化产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国家层面(政府层面):一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意义重大,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否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哪些类型的传统文化,以何种法律模式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文化政策目标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立法选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可根据国际公约之精神,采取公法措施,对相关文化权利予以保护; 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方面,则应致力于制度创新,在私法领域采取有别于现行著作权的保护机制,避开可能倾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根基的法律变动。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立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中国立法不仅应立足本土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国际制度发展趋势,借鉴他国立法经验。

采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权利的双重保护。

从文化业角度来说,两者分别涉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法律问题; 从法律部门而言,两者各自归属于传统的私法领域和公法领域。

完善文化法律法规,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地位。

从韩国抢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事件不难看出,我国对传统节日的法律保护存在缺失。

应该适当增设传统法定节假日,不断完善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性立法,不断完善相关细则,形成完备的传统节日保护法律体系;各地政府要对地区性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地方性保护,通过地方立法,保护当地民俗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县、市、省和国家的综合保护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庸和平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诞生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其特点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

她强调以民为本,重人文远鬼神而有别于重自然的希腊文化;她肯定个人的心性向善,把人放在一个伦理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位。

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人对宗族的国家的义务。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统治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其实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从来以人为核心,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人文主义传统。

以人为本,孜孜不倦于现实人伦和理想社会的建构,始终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

“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由以上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

“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署名文章】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署名文章】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

人文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从传统的人文概念到今天运用的人文概念,我们的人文文化传到西方,之后又从西方传回,人文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变化。

可以说,人文的概念有很多的内涵,也有很多的变迁。

我将主要就此方面为大家作一诠释。

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概念与核心中国人文精神不崇拜外在的造物主,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讲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一切的变化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发生,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去构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世界。

在中国文化中,最初我们看到人文的概念是跟天文相对来提的。

人文一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来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

其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个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

天文指的是天呈现的那种刚柔交错的状态,或者是阴阳消长。

相对的,人类社会呈现的现象是什么?是文明以止。

接着《周易》又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我们观察天所呈现的刚柔交错、阴阳消长的状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四时的变化。

那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对人文的观察,就可以让天下构建有序而和谐的状态。

所以,中国人讲“人文化成”,其实就是说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围绕人文展开。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天下才能够有序、和谐、上下一致。

而要了解中国最原初的人文的涵义,就要了解何谓文明以止。

这里的“止”主要是指每个人应止于何处。

因为在社会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称号、一个身份。

那么我们应该“止”于何处呢?“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每个人都应当明白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来做人、做事,尽自己的职责,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是“止”的涵义。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身份的认同。

人文的落脚点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身份该尽的职责,该处理的关系以及该遵守的规范。

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人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呢?要用文明,所以叫作文明以止。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珍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教育实践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本文将聚焦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并阐述这些精神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仁爱精神“仁者爱人”,作为儒家文化中核心价值观之一,“仁爱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和谐、整体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契合。

仁爱精神的核心在于关注他人的需求与情感,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与尊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仁爱精神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

教师要以“仁”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之间也应该培养“仁爱”之心,关注他人的感受和中心,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学校应该关注家庭和社会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校园文化融入到城市文化中,使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信任和关注学校。

二、礼仪观念“礼仪之邦”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道德的核心体现。

“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承载了尊重、感恩、敬畏等不同的价值理念。

礼仪文化独特的特征是强调规范化的行为举止、崇尚正义和道德,以及强调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交往和关系。

礼仪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质,能够容纳各个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并能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在教育实践中,礼制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能力,塑造一个阳光、积极、正能量的校园氛围。

在“以理及学之亚圣,窃师而从之”的传统后继起见,教师应该传导“礼”的精神与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对自己、他人和家庭、社会不同关系的礼仪意识和观念,以形成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教育氛围。

三、合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治家必由之道,治国则有以立”,自古以来被誉为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人文精神。

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核心价值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存在于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摘要: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重视礼乐教化。

以独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体现中国千百年来的灿烂的东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文思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注重人的精神生活,使人不受神、物的支配,凸显人的自我价值;二是强调礼乐教化,讲究人文教育,反对武力和权力的压制。

“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思想则体现了它的精髓。

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人文思维。

现就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三方面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中国古代有民本主义。

“民本”实际上是相对于“君本”而提出的,而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正是儒家经典和儒家的创始人。

如《尚书》上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就明确道出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稳定。

再如《尚书》中还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一句,就是警告地上的君王要充分尊重民意,如孟子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其意思是说,民心所向,连上天都不能违背,作为上天儿子的地上的君王,自然要以民心所向作为执政合法性的依据了。

“执政为民”是中国民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儒家的创始人之一孟子对这核心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孟子认为,君王不能只追求个人的享受,不能“独乐”,而应该“与民同乐”。

那些终日只知自己享受、不顾民之疾苦的达官贵人们,在孟子看来只是“禽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文精神,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崇尚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崇尚礼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先生”,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文明、尊重和谦让的表达。

另外,中国人也很注重风俗习惯,比如行礼、表示谢意、客气待人、家庭教育等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尊重仁义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仁义,即“仁者无敌”,意思是人应该以仁义为准则,不能被金钱、物质或权力诱惑,而要坚持正义。

传统文化中还提倡“四海一家”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关系要和谐,尊重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3.推崇学术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把学问当作最重要的事业。

比如,孔子曾说“在学问上,君子之行无所不在”,即君子应当遍布世界,学习各地的文化。

另外,著名的《论语》也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二、人文精神在当今中国的影响1.影响教育人文精神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提出了诸多思想理念,如重视学术、尊重仁义、勤奋好学等,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思想道德。

另外,孩子们也要通过学习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影响思想人文精神也影响了当今中国的思想。

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更加重视“慈悲为怀”这一理念,而且这一理念不仅仅限于对待家人、朋友或邻居,还要扩大到对待整个社会。

另外,中国政府也不断努力建立一个公正、宽容、有序的法治体系,以促进公平正义。

三、总结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不仅体现在教育、思想方面,也体现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上,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多年来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

“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

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宝贵财富,它涵盖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思想成果,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

在这些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是其中最为独特,并且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的本质和意义、人类关系的探究,是爱、尊重、平等、宽容、礼仪、道德、智慧、思想、艺术等多元素的相互渗透和综合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渗透在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对人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对人的关怀,这要从孔子的“仁”开始说起。

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之所不能已”,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仁不仅仅是关心他人,而是出自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正的同情心、善意和友爱。

从孔子的“仁”中,我们看到人文主义的精神。

除了孔子的“仁”,还有达人所说的“人心”,也有“厚德载物”这样一句古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都是表达着“关怀他人”的一种深刻内涵。

重视礼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之轮一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礼仪之轮在先,义之存焉”,即只有遵循礼仪,才能使人们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规范,成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石。

而礼仪的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它还代表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人类的尊严。

宽容包容人文精神体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宽容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把宽容包容作为品德评价的标准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思想。

从儒家文化到道家文化,都强调了“宽宏大量”的道德特质。

人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指的就是宽容包容。

林则徐在为圆明园遗失文物而写的《圆明园别志》中,说过一句话:“欲抚巨泽,须以容器。

”这也是宽容包容的一种体现。

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道德社会等各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观念和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一些文明的衰落和价值观念的混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 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知者 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 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 列; 不 违 迁 蜀,世 传《吕 览》; 韩 非 囚 秦, 《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 贤 发 愤 之 所 作 为 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 把困难、挫折、痛 苦 作 为 人 生 的 财 富,把 坚 贞 不 屈、不 畏 艰 险、 不 惧 挫 折 、奋 斗 不 息 作 为 精 神 追 求 。 正 是 这 种 民 族 文 化 ,锻 造 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人为万物之灵的 观 念,使 得 中 国 文 化 在 其 源 头 上 就 摆 脱 了 宗 教 神 学 的 羁 绊 ,中 国 文 化 是 以 人 为 中 心 来 建 构 、以 人 心 和 人 生 为观照,给个人 设 计、归 属 取 向、社 会 理 想 都 打 上 了 鲜 明 的 人 文主义烙印。
3 、以 民 为 本 。中 国 民 本 思 想 源 远 流 长 ,早 在 尚 书《夏 书 · 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夫民,神之 主也。是已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 “民,神之主也。”( 《左传·僖公十九年》) “民者,君 之 本 也。” ( 《春秋·榖梁传》)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 2000 多年的 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人众而不亲,非其人也”( 《管子·霸言》)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 “民 恶 忧 劳 ,我 佚 乐 之 。民 恶 贫 贱 ,我 富 贵 之 。 民 恶 危 坠 ,我 存 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上观于贤,下 听于人”、“人有非上之过,所谓正士”( 《管子·桓公问》) 的民 本原则。这些思想和原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主性精华 的内容,值得认真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摘要】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文本、天人合一和人文思维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色彩对现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文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文本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

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

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1],天地是万物之母,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不仅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还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

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这个天地的万物也是无序的。

所以天地跟人并列为三,称为天地人三才。

而且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

人生下来就会有欲望,因此就要去追求,如果追求不到,就会发生争斗,一旦发生争斗这个社会就混乱了。

所以君主们,为了避免社会的混乱,就不得不制定礼仪,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

然后根据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社会的需求来分配给他一定的物质,这样就使欲与物之间的这种需求和供给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礼对人欲必然是一个约束,它必须靠制度和习俗来维护,如果人人都没有尊重伦理礼仪的自觉,那么这个群体肯定是不会稳定的。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放在了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的养成,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华之所在。

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人文这个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

《周易》的贲卦里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庞大的文化之一,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而这种影响的核心,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追求人类尊严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特质。

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尊重和关爱他人。

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人们被教导要尊重长辈、师长和祖先,要关心他人的感受,要为他人着想。

这种尊重和关爱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传承。

例如,孔子提倡的“仁爱”就是一种尊重和关爱他人的道德准则。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注重和谐、友善的关系。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的培养。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更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

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有“仁、义、礼、智、信”的品质,以及“君子养心,莫善于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注重道德修养和自律,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

另外,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

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怀有敬畏之心,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理念。

人们相信,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明观。

最后,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追求真理和智慧。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都强调人类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

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学而不厌”等观念,表达了人类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得中国人民注重学习和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求知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精气
在中国人的信仰里,首先相信贯通天地者为“气”,且在天地人 彼此之间有其共同的运行规则,即所谓“阴阳五行”。 气,被认为是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极其微细的存在。在中医里,特 别看重“精气”说。 《灵枢· 决气》将精、血、津液、脉统称为气。 五运六气:五行之气,曰五运;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 候,曰六气。 《素问· 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 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 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素问· 六微旨大论》: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 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 五运行大论》: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 曰:冯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 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 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五行
五行的思想肇始于西周初期。《尚书· 甘誓》已有“五 行”两字,但没有说明“五行”的具体所指。 《国语· 郑语》记载史伯对郑恒公讲述“和实生物,同 则不继”的道理,他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 百物”。这里没有出现“五行”两字,但把“金木水火 土”作为万物的基本元素。 《尚书· 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把“五行”置于洪范九畴之首, 视之为“天地之大法”。
保合太和、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 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因此丰富而深远。

其中,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良知,也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道德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约束人类行为并规范社会秩序。

中国的道德观念最早见于《尚书》、《礼记》等典籍之中,其中强调了“仁爱”、“忠诚”、“诚信”、“谦让”、“孝敬”等伦理道德。

人们应该追求仁爱之心,互相关爱,实现和谐社会;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为人民服务;遵守诚信原则,保持诚实守信的品德和言行;谦让礼仪,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体现出家庭的基本伦理。

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其中礼仪体现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和平与崇尚人文之美。

从古至今,中国的礼仪之文源于《周礼》、《仪礼》和《礼记》等经典之中,并将其教化灌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华文化注重人际之间的和谐和稳定,礼仪就成为了这种和谐体现的具体方式。

礼仪之所以美,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即以人为尊,尊重人性和人的尊严,礼仪是让我们在繁杂纷扰的现代社会里,能够彼此尊重、和谐相处,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种思想关注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和自由,致力于保护人类的某些传统价值,重视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情。

这种人文精神使得中国文化不仅对于自身的传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人文精神的宝贵意义在于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灵魂中的纯洁之处,引领了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方向。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不仅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一种进步和强大的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将进一步推动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作者: 唐镜[1]
作者机构: [1]吉首大学伦理学所,湖南吉首416000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35-13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摘要: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

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

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

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

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

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

“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

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

“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

“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

就这方面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一是高扬君权师教淡化神权,宗教绝对神圣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是高扬明道正谊节制物欲,人格自我完善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

这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代理性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根植于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考其起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及祖先崇拜,以先祖为监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不能说毫无关系。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先祖上帝)之天而言的。

以后,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

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

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

这种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思想,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也是极为强调和十分丰富的。

前面我们曾提到荀子关于人与天地参的思想,以往人们都以此来强调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如人们所说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恰恰是建立在他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人文主义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要从最根本处入手才能把握它的总体方向,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它最主要的和最鲜明的一个特征。

那么所谓人文精神呢,我想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当然我们还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这儿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人文精神,跟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常常讲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等等的概念,应该说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呢,它也有相同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讲现在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跟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也有相联系地方,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从它的发展来看,也吸收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把它发展起来的。

因为这个在西方来讲,它的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是从近代开始提出来的,那么当时在西方近代提出来这个主义的时候,就是针对于西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因为在西方中世纪神权超过世俗的王权,一切都要以神的意志为根本的这样一个情况。

这样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方的中世纪主义称之为神文主义或者神本主义,凡是不符合神的上帝的思想的文化的都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甚至于被处死。

所以西方在进行近代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候,在思想文化上面也进行了一次革命,最初呢,就有它宗教内部的革命,然后又有整个社会的启蒙运动,而在这个启蒙运动中间,那么西方在迈向近代,它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吸取营养,一个就是从西方的传统文化中间,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中间去吸取它的营养,另外一方面,它是向东方的文明中间来吸取它的营养,因为当时西方宗教改革之后,有一批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东方,其中也有来到中国的,那么在这一批传教士中间他们把中国的这些当时流行的理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家的思想等等这些经典也传回到了欧洲,那么欧洲的这些启蒙思想家看到了中国的这种文化,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这样一种文化。

他们感觉到是跟西方的传统的宗教文化,以神为本的是不太一样的,所以他们把中国东
方社会看作一个理想的社会,所以他们也就吸取了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以道德为本的,以人自身的道德为本的这样一种精神。

从这个从一个它的古代的希腊罗马的文化里面去吸取,一个从东方的特别是中国的儒家的这种文化里边去吸取,然后发展出来的,西方近代以来的这种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它跟近代的它虽然不等于近代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但是它跟近代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有联系的,而且也曾经起过激发近代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这种发展产生过作用的。

(二)关于“人文”的解释
那么这个人文精神它的核心就是人是最根本的。

那么人文这个词在中国呢,这个很早就出现了,那么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来看,最初出现在周易的贲卦的彖辞,这个贲就是愤怒的愤,把竖心旁去掉,那个贲,虎贲,战士那个虎贲。

这个贲卦,周易有一个卦叫做贲八卦,贲卦有一个彖辞,就是易传,周易贲卦彖辞里面它的是这么来讲的,他说刚柔交错,天文也。

就是天文是刚柔交错,也就是阴阳,阴阳体现出来的性能就是一个刚和柔,阳刚、阴柔,刚柔交错。

文明以止,文明就是我们现在的现代文明,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我们看这个天文,刚柔交错,观察这个天文,可以考察世俗的变化,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观乎人文就可以用它来使天下老百姓,都得到一种教化,得到一种教育、教化。

这是彖辞里面这样讲的,那么后来很多的思想家、学者、都对彖辞里面这句话做了解释,比如说三国时候的魏国的王弼,三横王,弼就是辅弼的弼,两个弓中间一个百,王弼对这个做了一个解释,我想别的不理解了,我专门抽他对人文这个解释,他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化也,就是对于一些事物要让它得到一个合理的位置的话,但是不用威武,不用武力,而用文明也,而以文,文是相对于武来讲的,而用的文的办法来使得所有得天下万物,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这就叫做人文。

那么后来到了唐代,唐代的孔颖达,孔颖达他又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我们来看他关于人文这句话的解释,他说观人文以化成天下者,他说这个是讲什么意思?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就是说他说彖辞里面讲的观在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是讲圣人观察了这个人文,他就要以诗书礼乐,这些里教育天下的众生,使得天下社会达到一个和谐的这样一个状态,他很明显地就讲了所谓人文的精神就是王弼讲的不是以武力而是要以一种文明的办法,那么这种文明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以诗书礼乐来教化,教化老百姓。

那么到了宋代著名的礼学家程颐对这句话又有更明白地解释了,他讲他说天文,天之理
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指天运行的规则,人文是讲人间的社会的这样一种运行的规则,他说天文是指那些日月星辰他们自己各有自己的位置,然后就有寒暑阴阳的变化,所以看这个天文,看这个天文的变化,就可以知道一年四季的四时的这样一种运行的这样一种规律。

那么人文呢,他说人文就是人理之伦序,伦常的次序,人文就是人社会,人的这种伦常的运行次序。

所以他说观人文来教化天下,那么天下就能够形成这样的一种礼俗,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解释里面可以看到,这个人文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最初它是跟天文这个词来对举的,天文是如何如何,人文是如何如何。

天文是指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而具体来讲呢,人文的主要内涵就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的这样一种理念,而且呢,由此建立起来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所以中国的人文思想它的内涵就是这样一种内涵,那么这也需要做一些说明的就是一点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这个话,无疑的这个跟上面讲到的人文这个词是有关系的,也许就是它的这个人文精神这个词的词源、来源。

(三)人文精神
那么第二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它的展开显然要比人文这个词的出现要早得多,也就是说人文精神这个词它的来源呢跟贲卦彖辞里面的人文这个词是直接相关的,也许就是它的词源来源,但是作为一种人文精神来讲,它可能应该比贲卦里面人文这个词的出现来得要早。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周易的易传从现在我们各种研究来讲,恐怕它不会早于战国时期,即使按照传说来讲也是这样说,说这个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四卦,孔子传授易传,按照传统来讲也是这样,易传这个部分的文字归到了孔子的头上了,那么孔子也是春秋末期的人了。

但是根据现在的许多史料发掘来看,这个周易里边的易传这个部分,易传这个部分的形成,大概是从战国的中后期一直到汉代初年才逐渐形成的。

所以这个易传的这一部分内容它的出现比较晚一些,而这种人文精神的这个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体现显然是在战国中期以前早就是有了,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这种传统的这种人文的精神的奠立或者说是奠定是在西周的初年,这个底下我会讲到,应该在西周的初年已经奠定了中国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的特点。

甚至于如果再追上去,那么可以追到中国文化的源头,但是这种精神的奠定是在西周,西周时期。

那么在中国的典籍中间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的万物中间最灵最贵的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对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

所以比如说像在《尚书》中间,就有这样的说法,说惟天地万物之母,为人万物之灵,天地是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