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智慧树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606美学与人生考试答案

在不同的人生实践的领域,崇高有不同的体现。首先,崇高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超越。人在自然中体验到的崇高,是那些体积大,力度强的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审美属性。它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进入人的审美视野,并因为人的超越之感而获得审美意义,从而对人类有一种激励性和鼓舞性。如高山大川、海洋广漠、雄风惊雷、暴风骤雨等,还有像动物中的雄狮、猛虎、海燕、雄鹰等,它们都因为人们传送它们上面感悟到力量,从而认同了自身的超越而获得美感。其次,崇高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这主要体现在人的创造物和人的精神品格两个方面。在人的社会创造中,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的精神品格中,人因为战胜社会,自我的有限性,从而获得精神的解放,也就体验到一种崇高感。第三,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人的崇高体验通过艺术作品加以表现和反映,是自然和社会中崇高的集中表现形式。崇高艺术在内容上都反映了自然和社会中雄伟壮阔的事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镜”,“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奇观”。这里他从外在形式分析了崇高的内涵。也就是表现为语言的奔放、色彩的强烈、画面的雄阔、线条的粗犷等特点。
《美学与人生》测试题

一、概念题。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人生美学则是以人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
)美是在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是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审美是审美的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
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
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
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
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2016年版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

目录绪论章单元测试 (1)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6)第三章单元测试雕塑 (8)第四章章单元测试建筑 (10)第五章单元测试设计 (12)第六章书法 (12)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 (14)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15)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剧 (17)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 (19)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摄影 (19)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宗教 (20)第十三章美育 (21)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23)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2016年版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

目录绪论章单元测试 (1)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6)第三章单元测试雕塑 (8)第四章章单元测试建筑 (11)第五章单元测试设计 (13)第六章书法 (13)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 (15)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16)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剧 (18)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 (20)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摄影 (21)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宗教 (21)第十三章美育 (23)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24)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遵义师范学院

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遵义师范学院第一章单元测试1.审美是人类基本的人生体验之一,美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
()A:对 B:错答案:对2.美学的理论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具有价值批判引导功能,具有哲学深层思维特性。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西方美学与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A:认识论多元论唯心论 B:本体论认识论多元论 C: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 D:认识论多元论存在论答案: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2.劳动的理想形态是()。
A:随心劳动 B:快乐劳动 C:自由劳动 D:自在劳动答案:自由劳动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审美对象是实体生产劳动。
()A:对 B:错答案:错4.人类对于对象囿于功利境界时,也会产生审美意识。
()A:对 B:错答案:错5.马克思以美的劳动代表人类劳动的本质特性。
()A:对 B:错答案:对第三章单元测试1.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往往是引导审美心理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竹林七贤”以审美理想带动社会性的审美趣味的变迁。
()A:错 B:对答案:对2.()为审美活动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基础。
A:感觉的物化 B:感官的物化 C:感官的人化 D:感觉的人化答案:感官的人化3.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具有()的性质。
A:同态异形 B:同态异构 C:同形异态 D:同构异态答案:同构异态4.远古巫术具有极为重要的()。
A:实践功能 B:人文功能 C:交际功能 D:社会功能答案:社会功能5.()是原始巫术积淀生成的二次文化形态。
A:原始美学 B:原始文化 C:原始艺术 D:原始美术答案:原始艺术第四章单元测试1.声音也有形象。
()A:错 B:对答案:对2.当形式承载着审美价值,形式就变成了美的价值,形式就变成()。
A:美的形式 B:美的内涵 C:美的内容 D:美的现象答案:美的形式3.形式美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的是(),其二指的是()。
()A:形式美法则 B:形式美规则 C:形式规则 D:形式因素答案:形式美法则;形式因素4.“红色显现温暖,给人以力量、决心、活力和胜利的印象”,表现出色彩的()。
2016年版-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

目录绪论章单元测试 (1)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6)第三章单元测试雕塑 (8)第四章章单元测试建筑 (10)第五章单元测试设计 (12)第六章书法 (12)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 (14)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15)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剧 (17)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 (19)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摄影 (20)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宗教 (20)第十三章美育 (22)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23)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美学与人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南大学

美学与人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与房地产,电子,金融,汽车并称五大产业的是()参考答案:美容2.出门时因为长得好看引发妇人围观的晋代诗人是()参考答案:潘安3.因为长得丑出门被人吐唾沫的古代诗人是()参考答案:左冲4.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参考答案:对5.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参考答案:赫拉6.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参考答案:雅典娜7.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完满人生。
参考答案:对8.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参考答案:错9.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参考答案:对10.追求美就是要不断整容,穿着时尚。
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参考答案:√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参考答案:甲骨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参考答案:许慎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参考答案:克罗齐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笠原仲二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参考答案:对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
参考答案:苏格拉底9.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参考答案: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功利境界;自然境界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参考答案:《生活与美学》第二章测试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参考答案:√2.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参考答案:√3.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参考答案:√4.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
参考答案:毕达哥拉斯5.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参考答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参考答案:√7.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参考答案:×8.一首诗和一篇散文之间的关系属于参考答案: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9.布洛在对实验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心理距离说。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见面课答案

正确答案:徐复观
美学与人生作业(二)
1、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
A.巫术仪式说
B.符号说
C.表现说
D.表现更高实体说
正确答案:巫术仪式说
2、
下列作家属于浪漫主义作家的是
A.杜甫
B.李白
C.曹雪芹
D.茅盾
正确答案:李白
3、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中和、中庸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
A.《春日》
B.《赤壁赋》
C.《秋日》
D.《蜀道难》
正确答案:《春日》
见面课:悲剧的美学意义
1、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鲁迅
C.马克思
D.黑格尔
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
A.民族性
B.非功利性
C.唯一性
D.绝对性
正确答案:民族性
5、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个等级七个层次,以下属于高级需要的是()
A.安全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正确答案:尊重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见面课:道家美学的现代意义
1、以下属于《庄子.内篇》的文章有
A.《逍遥游》
B.《齐物论》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正确答案: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4、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与房地产,电子,金融,汽车并称五大产业的是()A.种植B.餐饮C.美容D.旅游答案: 美容2、出门时因为长得好看引发妇人围观的晋代诗人是()A.陶渊明B.陆机C.王羲之D.潘安答案: 潘安3、因为长得丑出门被人吐唾沫的古代诗人是()A.左冲B.王维C.贺知章D.陈子昂答案: 左冲4、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A.对B.错答案: 对5、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A.赫拉B.左冲C.雅典娜D.阿瑞斯赫拉6、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A.赫拉B.宙斯C.西西弗斯D.雅典娜答案: 雅典娜7、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完满人生。
A.对B.错答案: 对8、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A.对B.错9、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A.对B.错答案: 对10、追求美就是要不断整容,穿着时尚。
A.对B.错答案: 错第一章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A.√B.×答案: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A.√答案: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A.甲骨B.金C.小篆答案: 甲骨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A.毛苌B.荀子C.董仲舒D.许慎答案: 许慎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A.鲍姆嘉通B.克罗齐C.柏拉图D.维科答案: 克罗齐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A.毕达哥拉斯B.莎夫C.笠原仲二D.苏格拉底答案: 笠原仲二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A.对答案: 对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伊壁鸠鲁答案: 苏格拉底9、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答案: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A.《哲学研究》B.《生活与美学》C.《实践理性批判》D.《诗学》答案: 《生活与美学》第二章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七章章节测验1、艺术的存在方式是(A)A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B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创造C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品D艺术接受艺术品艺术创造2、艺术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A)A意象的重建B艺术感受C审美理解D审美想象3、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4、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A读B悟C观D品5、“粗娟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B)A形式符号层B物质实在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6、“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D)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自然物D人工制品7、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说明了美是(B)A愉快的B感性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8、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A)A心手相应B刻镂无形C胸有成竹D气韵生动9、(A)是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起源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10、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A)A克罗齐B弗洛伊德C荣格D海德格尔11、古希腊最早提出模仿说的人是(B)A巴门尼德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柏拉图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D)A审美的人B个体的人C拥有自由意志的人D集体的人1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C)A形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14、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A)A陆机B柳宗元C孔子D韩愈15、“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B)A主体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主体感知的升华C意象的复制环节D活动的起始环节16、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D)A模仿B理念C力比多D集体无意识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属于(D)A有我之境B物境C意境D无我之境18、以下提倡符号说的美学家是(A)A苏珊朗格B雷纳克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19、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突出“兴、观、群、怨”的是(D)A道家美学B禅宗美学C法家美学D儒家美学20、认为艺术是创造家的“白日梦”的是(C)A亚里士多德B荣格C弗洛伊德D海德格尔(95分)。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见面课答案

B.叔本华
C.尼采
D.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弗洛伊德
5、
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
A.弗洛伊德
B.阿德勒
C.达尔文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
3、《论语》里美这个字与善无关。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儒家美学的观点有()
A.美善结合
B.非乐
C.中和、中庸
D.非功
正确答案:美善结合;
中和、中庸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
A.《春日》
B.《赤壁赋》
C.《秋日》
D.《蜀道难》
正确答案:《春日》
见面课:悲剧的美学意义
1、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正确答案:尊重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见面课:道家美学的现代意义
1、以下属于《庄子.内篇》的文章有
A.《逍遥游》
B.《齐物论》
C.《人间世》
D.《公孙丑》
正确答案:《逍遥游》;
《齐物论》;
《人间世》
2、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中国传统儒家美学的当代意义
1、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论语》里仁字出现了109。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六章章节测验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六章章节测验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六章章节测验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美感现象属于(C)A起兴B理解C移情D通感2、“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3、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B)A黑格尔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D卢梭4、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
但真正严格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A)A康德B黑格尔C歌德D席勒5、俗话说“对牛弹琴”,表明了(A)影响美感的形成A审美能力B灵性C想象D感官6、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7、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B)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8、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C)A核对法B内省法C思辨法D观察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10、认为美是人的“心理同构”的是(A)A格式塔心理学派B叔本华C尼采D立普斯11、“目之于色也,又同美焉”体现了美的(A)A社会性B时代性C非功利性D个性12、陆机《文赋》里强调“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强调了(C)对文艺创作的作用。
A言志B起兴C虚静D缘情13、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好无意义”,这说明美感的产生取决于(D)A审美态度B社会环境C审美需要D审美能力14、认为羊能挽回更多的东西,因而在人们心理唤起了一种美滋滋的感觉,产生的最初的美感,是(C)A羊生殖崇拜为美B羊大为美C羊作为等价交换物为美D羊人为美1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属于(C)A对比想象B创造性想象C相似想象D接近想象16、“情人眼里出西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明了美具有(D)A时代性B地域性C民族性D主观性17、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自我”的是(C)A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B心外无物C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D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18、事物美的形象引起人们的社会历史道德的情感而感到的社会历史性的道德的美,属于美的(B)A哲学超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历史意蕴层19、“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依楼无语理瑶琴”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C)A想象B表象C通感D直觉20、从联想的类型来看,“瑞雪兆丰年”属于(D)A相似想象B创造性想象C对比想象D接近想象(95分)。
2016年版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

目录绪论章单元测试 (2)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7)第三章单元测试雕塑 (9)第四章章单元测试建筑 (11)第五章单元测试设计 (13)第六章书法 (14)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 (16)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17)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剧 (19)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 (21)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摄影 (22)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宗教 (23)第十三章美育 (24)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26)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与事业,当然最能反映她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她的胸襟与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她的艺术爱好,一直到她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她的精神境界,反映她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与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与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与发展人的审美直觉与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与一次性,而这正就是“创造”的本质;C、不仅智育就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就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就是靠逻辑推论,而就是靠一种直觉与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您的理论就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就是:它就是否疯狂到有可能就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就是证明的工具,直觉就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精简版

目录绪论章单元测试 (1)第一章章单元测试 (2)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4)第三章章单元测试 (5)第三章单元测试雕塑 (5)第四章章单元测试建筑 (6)第五章章单元测试 (8)第五章单元测试设计 (8)第六章章单元测试 (8)第六章书法 (8)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 (9)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10)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剧 (12)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 (13)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摄影 (13)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宗教 (14)第十三章美育 (14)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15)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单选题】(20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单选题】(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多选题】(20分)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年。
智慧树知到《教育与美好人生》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与美好人生》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教育与美好人生》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教育与美好人生》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曹冲称象”反映的是直觉思维。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历史上曹植做七步诗属于创造学中的“智力激励法”。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
” A:能力B:力量C:美德D:智慧正确答案:美德4、只要受教育就能收获美好人生。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只要受过教育就一定能拥有美好的品德。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二章2、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所谓的权威。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科学异化了人,科学没有价值。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出了学校就不需要再学习了,对知识的探索是有止境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收获“理智的愉悦”。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三章1、_曾说过,“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
A:冯友兰B:王国维C:亚里士多德D:牟宗三正确答案:A2、道德即得“道”,并且道德是有层次的。
A:对B:错正确答案:A4、道德境界是一成不变的、无法通过教育活动提高的。
A:对B:错正确答案:B5、探讨道德问题有助于人们反思自身行为、提高道德境界、促成美好人生。
A:对B:错正确答案:A第四章1、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件包含着两种基本的要素,就是文化和意义”的提出者是谁?A:康德B:韦伯C:笛卡尔D:罗素正确答案:B2、价值观念又称价值观。
一般而言,价值观是人(个体、群体)所具有的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体系,是主体对于客体对象价值的总的认识。
A:对B:错正确答案:A3、“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表明了教育的什么性质?A:外在性B:内在性C:形象性D:实践性正确答案:B4、教育活动中的善的价值追求包括个体善和社会善两个方面。
2016年《美学与人生》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作业答案

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1. A. 物质实在层2. B. 意象世界层3. C. 形式符号层4. D. 意境超验层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B)1.A自律性B. 他律性C. 形式符号性D. 开放性43、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 )1. A. 意象B. 意境C. 表象D. 内容42、艺术意象是一种(C )1. A. 虚拟的存在B. 客观的物质存在C. 精神的存在D. 物质—精神存在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B)1. A. 社会干预功能B. 心理平衡功能C. 道德教育功能D. 娱乐消遣功能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 D)1. A. 雨果B. 马拉美C. 庞德D. 梅里美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 ) 1. A. 王国维B. 吕荧C. 严羽D. 蔡元培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C)1. A. 李泽厚B. 蔡仪C. 宗白华D. 朱光潜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 )1. A. 通感B. 理解C. 想象D. 情感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 )1. A. 精神关系B. 认识关系C. 信仰关系D.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D )。
1. A. 康德B. 王国维C. 蔡元培C. 蔡元培D. 柏拉图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B )A.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 “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C. “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 “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D )。
1. A. 自然物质层B. 心理意识层C. 知觉表象层D. 社会历史层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 )1. A. 伊安篇B. 斐多篇C. 大希庇阿斯篇D. 会饮篇3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D ) 1. A. 1775年B. 1757年C. 1755年D. 1750年29、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甲骨
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许慎
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克罗齐
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笠原仲二
第二章
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
2、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
3、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
4、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
毕达哥拉斯
5、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7、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
第三章
1、儒家强调尽善尽美,注重社会人格之美√
2、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是法家×
3、具有禅宗意味的诗人是()王维
4、主张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结合的是()。
李泽厚
5、提出充实之为美的是庄子×
6、提出七窍成而混沌死,追求自然美的是孟子×
第四章
1、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是审美的情感性。
√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审美形象性的典型。
√
3、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说明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实用性。
√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审美的()。
时代性
5、东施效颦说明()要有个性
6、提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是周易√
7、爱斯基摩人是不会喜欢林妹妹,这说明了美的主观性×
第五章
1、中国的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当于优美与崇高√
2、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无害的丑。
√
3、鲁迅提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4、提出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的是康德
5、意境最早出现在《诗格》√
6、提出喜剧是一种预期的失望的人是()。
康德
7、认为悲剧是永恒价值之间的冲突的是()黑格尔
第六章
1、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说明审美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
2、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说明审美主体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审美活动。
√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是对比想象√
4、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说明()审美不是书本知识的照搬
5、《沧浪诗话》的作者是严羽√
6、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指联想×
第七章
1、荒诞不是一般的离奇古怪√
2、西方艺术在作者方面具有激情天才的传统。
√
3、中国艺术在作者方面具有言志缘情的传统。
√
4、认为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克莱夫·贝尔
5、认为文学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的人是()。
柏拉图
6、认为文学是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的是()海德格尔
7、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