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产业集聚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

浙江省产业集聚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

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队名:一米阳光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与经验分析摘要: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强劲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并分析了永康五金产业、温州汽摩配产业和硅谷产业的升级路径,提出了浙江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及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引言:自国务院发布10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各地在规划“十二五”产业调整和振兴时,普遍都把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作为重中之重。

8月18日,浙江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布局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等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为特点的块状经济,成为支撑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显然,从实践发展来看,浙江省的这种产业集聚所形成的竞争力十分明显. 近年来,浙江省产业集聚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仍占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的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环境受制程度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浙江面临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转型升级的现实难题。

因此,在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实现全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所谓产业集聚(industry aggregation),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经济,并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两个角度研究产业集聚, 认为中间投入品和劳动力的共享以及知识溢出诱使企业在空间上接近, 获得外部经济。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06•【字号】浙政发〔2020〕27号•【施行日期】2020.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2020年11月6日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类型教育定位,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基本形成全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生态,不断健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和“重要窗口”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一)高标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质量高地。

健全中职—高职—本科—专业学位硕士等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到202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重达到50%以上,全省建成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15所、高水平专业群30个,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50所、高水平专业150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20所,全国一流技师学院10所,全省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继续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6.28•【字号】浙教办高教〔2012〕109号•【施行日期】201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浙教办高教〔2012〕109号各有关高职高专院校、各设区市及义乌市教育局: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教职成〔2012〕26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具体工作的通知》(浙教职成〔2012〕34号)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2年浙江省五年制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大专班招生计划的通知》(浙教计〔2012〕76号)等文件精神,2012年我省首批“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及试点专业已经确定,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现就做好我省首批“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正确把握“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

“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是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起点,以培养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中高职统筹,共同实施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职业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各地和各试点院校要正确认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着眼于五年统筹,加强中高职衔接,真正体现“一体化”。

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制订好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的基础。

各地和各试点院校要成立“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和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

作为责任单位的高职院校,要在设区市教育局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合作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沟通和衔接,牵头研究制定和完善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2023-10-28CATALOGUE 目录•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概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01引言背景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目的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乡村振兴战略概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总体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其内涵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

乡村振兴战略的外延乡村振兴战略的外延包括农村产业、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旨在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浓郁的乡村格局。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外延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及挑战实现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包括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素质和扩大乡村就业等。

同时,还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等。

挑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解决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问题。

03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1职业教育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撑作用23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其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通过培训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推动其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链研究

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链研究

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链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

而要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就需要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链的充分对接,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接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1. 促进产学研结合: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链的密切对接,可以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与地方产业链的对接,职业院校可以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高地方产业的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 缓解人才短缺:在许多地方,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而职业院校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可以通过与地方产业链的对接,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缓解人才短缺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1. 信息不对称:职业院校往往难以准确了解地方产业的最新需求,而地方企业也不一定清楚职业院校提供的培养方案和能力。

由于信息不对称,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链之间存在沟通不畅,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2.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由于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滞后性,职业院校的培养方案可能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合。

这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学术教育,应该更注重实践教学。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仍然存在欠缺,很难与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2. 完善培养方案: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可以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职业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

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脱嵌”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脱嵌”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脱嵌”的历史社会学分析作者:邵长兰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06期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赋予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角色和新的历史使命。

但现实中,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发展“脱嵌”,“离农”和“去农”倾向严重。

运用历史社会学分析框架,探讨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脱嵌”的原因,发现近代新式教育的设立成为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关系的转折点;新式教育影响下农村社会流动的单向性是造成教育“脱嵌”的直接原因;教育“脱嵌”的后果是造成农村人才撂荒、社会发展停滞。

对此进行分析,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突破困境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新式教育; 外生性 ;脱嵌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6-0037-05作者简介:邵长兰(1973—),女,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史。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课题“在全球性和地方性之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8YJC880102)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职业教育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和新的历史使命。

然而,揆诸事实,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发展“脱嵌”,存在角色认知偏差,形成严重的“离农”和“去农”倾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要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独立于乡村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之外,而应“嵌入”乡村振兴发展中,与乡村振兴的具体诉求契合起来。

因此,探求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脱嵌”的原因,这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突破困境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要求。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多數以宏观的问题、对策和优化路径分析为主,研究主题和视角稍显单一。

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复杂性和社会性,注定其发展以及研究是一项长期工程,有必要从多主题、多视角和多方法方面进行研究。

涉农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涉农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3年第11期现代园艺涉农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杨京燕,黄倩(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涉农职业教育作为针对三农问题开展的人才培养,对于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高等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高等涉农职业教育应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及时更新涉农专业,捋清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创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为乡村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补齐农业科技人员的短板,进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关键词:职业教育;涉农;乡村人才振兴;台州市38.02%。

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89393人,人口比重上升了6.44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减少了135343人,这十年来乡村人口大量流失。

乡村人口的流失,必然会带来乡村本土人才的流失,导致乡村人才总量不足。

1.2乡村人才老龄化严重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台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95869人,占比19.57%。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1个百分点,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0.7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4.6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97个百分点。

在乡村人才队伍中,66.8%的人口在40岁以上,乡村人才老龄化严重。

1.3乡村人才综合素质总体偏低农村实用人才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69%的实用人才学历在初中及以下,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相对匮乏。

虽然近3年高职扩招提升了一部分实用人才的学历,但是人才队伍中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小农意识浓厚的现象仍然存在,综合素质总体偏低。

1.4乡村人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乡村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仍多以传统型农业技术为主,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度不够,对于市场经济、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医药病理等知识更加缺乏。

2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与高等涉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辅相成,高校为乡村振兴输送亟需的人才,是乡村人才的摇篮,乡村振兴同时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孵化平台,两者关系密切。

浙江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浙江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浙江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文本生成: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浙江省积极探索并制定了该实施方案,旨在加强职教服务,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加强职教结合,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3. 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4. 支持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土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1. 加强职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推动职教资源向农村倾斜,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2. 实施乡村职教振兴计划。

加大对乡村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办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培养机制。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4. 加大对乡村学生资助力度。

完善乡村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5. 推动职教资源下沉。

引导优质职教资源向乡村基层延伸,促进乡村职教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育。

三、组织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2.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推进。

四、预期效果与评估通过实施该方案,预计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职教融合发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专业化人才。

同时,也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土资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方案将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五、市场空间和前景乡村振兴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对职教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通过实施该方案,将为职教机构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总结与展望该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浙江省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实施方案

浙江省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2浙江省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共同责任,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现就浙江省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增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目标,以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等为抓手,大力促进中职学校与企业在育人模式、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技术升级、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不断增进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建设目标(一)“十三五”期间,建成20个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依托,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当地主体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运行机制有创新,资源共享有成效,合作育人有特色,合作项目有影响的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二)重点扶持建设100个依托中职学校、整合行业企业资源的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

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应在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模式上取得明显成效,且成为区域精细管理、有效互动、共同受益的校企合作典型和样板。

三、组织实施(一)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由各地自愿申报,各设区市按照标准择优推荐,省教育厅实行分年度审核认定,每年认定5个左右目标明确、方案完善、工作力度大、示范性强、成效明显的单位并授予相应称号。

(二)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项目分年度进行评审认定,每年25个左右。

四、申报条件及程序(一)申报对象。

申报省级职业教育集团须是知名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等广泛参与,能整合各方面职业教育资源的组织或实体。

申报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须是校企深度合作共建,集产、学、研、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包括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联合体、培养培训基地(中心)等,是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教育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员工培养培训、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企业产品生产研发改进等基本任务的基地。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1.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概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应面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服务农业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应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应服务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职业教育应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交流和共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导致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水平有限。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往往面临经费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职业培训的需求。

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往往脱离农村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社会认知度不高:在部分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有限。

为克服这些实践壁垒,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现路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事业。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调整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共同富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助推农业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助推农业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助推农业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助推农业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人才振兴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肩负着重大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如何助推农业人才振兴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实践教学农业实践是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户的合作,建立起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农业生产现场,了解生产环节和要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职业院校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应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优化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农业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农业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实习和就业指导,制定完善的实习计划,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就业市场,并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促进农业人才振兴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和能力,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

教师培训方面,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引进人才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招聘政策,加大对农业专业的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农业教师加入职业院校的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四、加强与农业企业合作农业企业是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合作伙伴。

职业院校应积极与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可以邀请农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提供专业实践指导,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可以与农业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分析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人”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培养和引进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推进“三农”工作发展的关键。

要想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必须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1 职业教育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的意义1.1 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重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农业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撑,满足农村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人才紧缺。

职业教育可以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契机,使他们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能力,从而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2 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大问题之一,乡践机会和实习平台。

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操作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知识体系。

2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2.1 职业教育层次化习惯阻碍了农业产业服务能力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有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服务人才为主的“农”字号中等职业学校;一类是以培养“农”字号高等职业院校为主的“农”字号高等职业院校。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农业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农业教育中的地位较低。

与德国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发展水平不高、办学层次不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浙江省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浙江省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浙江省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摘要]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衡量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镇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浙江城镇化职业教育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快速城镇化,截至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而浙江省达到63.2%,高出全国将近11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将带动未来整个浙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而同时伴随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就业环境、社会心理、交往方式等变化,也对当前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职业教育进一步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诉求根据《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分析,“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形成城乡促进并加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大城市为核心,在就业、土地、社保及其他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加速城乡配套改革,满足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浙江省而言,接下来的几年既是城镇化发展的总结期,也是发展的黄金期。

一方面,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农村逐渐演化为城镇地域,新型城镇的数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一切不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都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

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人的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

实际上,城镇化中所出现的人口大量迁移,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变化,而应是一个由地域到身份再到心理大融合的过程,迁移人口应该融入城市,分享城市生活,享受自己的权利。

新转移人口及当地农村人口要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各方面权益的稳妥安全,享有自由迁移权、自由择业和交易权。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分析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分析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分析1. 引言1.1 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养老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养老产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与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也变得愈发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养老产业的发展需求。

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养老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则是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养老服务才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接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养老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对接,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养老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深化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对接,才能促进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1.2 产教融合在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间相互融合、互相贡献,促进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模式。

在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养老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产教融合可以帮助职业教育机构更好地了解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实际需求。

养老产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产教融合还可以促进养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可以实现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培训和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推动养老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产教融合在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还可以推动养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逻辑与路向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逻辑与路向
一是培养有乡村情怀的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振 兴在人才振兴,人才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有 人”的问题。在职业教育人才“向城”发展的大趋 势下,乡村如何引入人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仅 仅依靠制度规约,并非长久之计,要从教育入手, 在育人过程中促成乡村技艺人才的乡土情怀的养 成,培养爱家乡,爱乡土,愿意为乡土奉献的情 怀,使其主动自觉为乡村服务。二是培养有创新能 力的乡村振兴人才。新时代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 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农业工作,促成新农村的建设。 特别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未来乡村人才的创造 力,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三是培养有朝 气活力的乡村振兴人才。乡村环境相对艰苦,与城 市生活具有一定差异,因此特别需要更具有活力, 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的时代新人进入乡村主动作 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才,能 够激发乡村的“沉寂”,重新点燃乡村人民投入乡 村建设的热情。四是培养有文化修养的乡村振兴人 才。乡村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域,其具有自身的文 化基因和文化习惯,如何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乡村 文化,需要“有文化”而不仅仅是有知识的技艺人 才。职业教育应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培育具有乡村 文化修养的乡村人才。五是培养有劳动情义的乡村 振兴人才。热爱劳动是乡村人的基本品质,也是最 为宝贵的品质。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艺人才的同时,
收稿日期:2021-05-20
当代职业教育/2021 年第 4 期
19
专题研究
而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各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具 体来讲,职业教育培养乡村人才的途径可分为学校 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一方面,职业院校应根据当 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开设与当地产业所需人才相 匹配的相关专业,采取“1+N”融合行动的培养模 式,[3]本土化培养大量年轻的专业人才,激活乡村 人才队伍活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另一方面,职 业教育应为乡村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助力 他们转变观念、提升技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依 靠人才资本稳定并逐步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浙江省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与路径创新

浙江省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与路径创新

浙江省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与路径创新浙江省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典型地区之一。

在浙江省,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与路径创新。

一、典型模式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浙江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以农村特色产业为主导,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

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提升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此举不仅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农村土地整治与农田水利建设浙江省注重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方面,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

在土地整治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3.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浙江省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通过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同时,加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民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二、路径创新1.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浙江省探索了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路径,通过政府引导,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村旅游发展。

同时,推动市场化运作,注重市场主体的发展和经营效益。

政府引导为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场化运作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浙江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发展农村信用社和农商银行,提供差异化、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此举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金融支持。

3.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浙江省注重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浅析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浅析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浅析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对策摘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此,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突出自身特色,从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突出能力、职业本位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课程与教学体系等方面,全面构筑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农业人才、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制创新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技艺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及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改革的深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因此,需要客观审视、研究其发展机遇,正确估价其面临的挑战,并站在农村长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高度,全面构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

一、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归宿。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也进一步激活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生长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职业、岗位在频繁地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要求从业者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时刻渴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

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逐步稳定地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农村新的职业岗位、岗位群所含技能、智能比重逐渐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将会日益加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教育。

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从农村经济丁作实际出发,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其教育内容将更具针对性,重点是农业、农村技术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比较成熟的高级实用技术。

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与探索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与探索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与探索研究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访谈调查和问卷调研数据结果对比经济产业和就业情况,得出了当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力度不够,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当前人才培养方向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的结论,并讨论了职业教育决策者和社会意识对当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能力的制约情况,最终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能力需要结合重点产业规划设置专业,课程内容需要增加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等2个方向的建议,并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乡村振兴人才评价应该增加的能力指标。

关键词:乡村人才振兴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人才类型人才能力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乡村人才的重要培养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履行好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职责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既往研究回顾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工具。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功能定位,有助于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的韧性优势。

目前,农村从事农业工作人才大幅减少,农村人才匮乏,职业院校没有促进农村就业创业(梁小燕,柳军等,202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功能已经基本完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教育功能越来越重要(祁占勇,何佑石,2022),职业教育的完成年限被延长,短期内改变人力资源从农村单向流出的现实极为困难。

在此背景下,以提升农村原有劳动力进行的职业教育研究步入视野,但是由于主要集中在提升学历,而非提升技能,同时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导致毕业生当地对口就业率低的问题始终存在(马子品,杨娅男,张磊,2022)。

根据吴哲,于帆2021年针对2010年至2019年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行业分布研究,分析了十年内全国毕业生最多的10大行业,但是没有能将其与当年度热经济行业做出对比,也没有针对农村户籍学生进行单独研究,本文将本土支柱行业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当地经济产业发展趋势是否匹配。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胡群;高鑫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9)1
【摘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辐射效应、激活效应、联动效应、调节效应,体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本质认识。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目标上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农业强国建设;在功能上深化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行为上满足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应搭建跨界融合平台,促进乡村创新发展;构建多元协作机制,促进乡村共生发展;创建理实互动生态,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营建互惠共生环境,促进乡村持续发展。

【总页数】9页(P108-116)
【作者】胡群;高鑫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9.2
【相关文献】
1.产业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以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例
2.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3.职业教育赋
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路径4.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意蕴、内在机理及推进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农业现代 溯” 农产品生产 管理制度, 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化建设进程。

、Hale Waihona Puke 浙 江省 农业产 业转型 升级 的 战略重 点
参与“ 三品一 标” 认证。 ( 3 ) 着 力提高 科技支撑力。加强农科教结合, 组织开 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 形成“ 专家团队 + 农技人
关键 词 : 职 业教 育 ; 农 业产 业转型升级 ; 对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 l G 4 0—0 1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o 9— 4 1 5 6 { 2 0 1 3 ) 1 0—1 2 5— 0 3
近年来, 浙江省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精品 农业 和 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使之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 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 攻方向,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 转型 生态 循环农业的样板区、 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升级, 有 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 2 ) 提 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 社 还应清醒地认识到, 浙江省农业发展的 体制 性、 结构性、 素 会资 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引导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嫁接、 本运作、 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 做大做强农业 质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其中, 由 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 资
施肥、 农药减量控害工程, 加大有机肥、 生物农药生产和推 证标准, 熟 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广力度, 降 低化 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 提高肥药利用率, 减 三、 浙 江省 职 业教 育 人 才 培 养 与 农 业 产 业 转 少氮、 磷等 排放, 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 型 升级 对接 路径 利用, 减轻和控制农业自 身污染。 4 . 不断完善服 务机 制,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职业 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 实施对重点培育的产地批发市 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调 场的认定工作, 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 整 专业设置与布局、 重构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 使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浙 市场, 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 发展连锁经营、 电子商 进行深入的改革 , 务、 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 业。加大物联网 感知层、 网络层、 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继 续教 育研 究
2 0 1 3 年第 1 O期
浙江省职业 教 育人才培养与 农业产业 转型升级 的对接路径分析
吴 业 东
( 杭 州万向职业技 术学院 生物技 术系, 浙江 杭 州 3 1 0 0 2 3 )
摘要: 在分析 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对人才培养要 求的基础上 , 提 出浙 江省 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与 农业产 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为 “ 适应 农业产业人 才需求结构特点 , 完善农业职业教 育体 系; 适应农业产 业体 系提升 , 优 化 专业设置与布局 ; 适应农业产业复合型人 才需求, 重构课 程体 系; 适应农业产业技术 集成 , 加 强课程 建设 ” 。
流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矛盾, 使加快培育农业 龙头 企业。 继续鼓励各 类生 产经营和 服务主体走向联合, 新型 农民 合作组织。 在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的同时, 大 实用人才和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任务更加艰巨。 因此, 在 组建
明确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重点基础上, 通过分析人 力推 进农业标准化, 建立完善集产地环境、 生产过程、 产品 质量、 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 实施“ 五有一追 才需求的 类型和规格, 以 此来指导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改
良 机、 推 行良 制的要求, 依靠科技支撑、 资金投入和强化管 创新和利用“ 资源— 废弃物 —再生资源” 的生态循环农业 大力推广节地、 节水、 节肥、 节药、 节能、 节工等 理, 使之 成为稳产、 高产、 优质、 高种植模式的示范区、 先进 发展模式,
适用 技术的应用区、 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 “ 统一” 服 节约型、 清洁化生产技术, 广泛应用间作、 套作、 轮作、 稻鱼
务的先行区。 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推行规模化、 标准化、 生 共生等农作技术和粮经结合型、 立体种养互促型、 农牧生
态化生产的要求, 依靠优化产业布局、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 态循环型、 水旱轮作改善型、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 农业功
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 准化生产的 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 熟悉“ 三品 一标” 各项认
根据《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 “ 十二五” 规划》 , “ 十二 员+ 科技示 范户” 的 科技成果 示范推广转化机制。把加强 农作物和畜 禽良 种、 优质高产栽培及养殖、 农业节本增效 五” 期间, 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 标和任务是:
1 . 大力推进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 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控害、 动植物重大疫病综合防控、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 化、 农业机械化、 农产品 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 农业节能减 明显提升。 积极引导土地、 技术、 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 在 推进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 加工 排、 农业信息化、 农业抗灾减灾等十大领域的技术集成、 示 水稻机 业、 农产品流通业、 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 使传统产 范与推广作为为重点。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 业和新兴产业齐头 并进, 着力构建高产、 优质、 高效、 生态、 插、 油菜机收、 名优茶机采、 病虫绿色防 控、 连作障碍治理、 畜 禽健康养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及成 安全, 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 . 完善、 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各要素, 使农业综合生 果。 建设一批种子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 打造全国具有影 产能力明显提高。 响力的 茶树、 柑橘、 蔬菜瓜果、 蚕种桑树、 优良 畜禽繁育和 ( 1 ) 把“ 两区” 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平台。 供给中心。 粮食生产功能区 按照建设良田、 应用良 种、 推广良 法、 配套 3 . 创新农业生产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