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科举学
冒籍-清代台湾的科举移民
冒籍:清代台湾的科举移民摘要:清代前期,闽粤移民冒籍赴台参加科举考试的现象相当普遍,台湾地方官员对此往往采取默许的态度,闽省官员和巡台御史曾对其进行查禁和清理,但成效不彰。
科举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口的文化素质,改善了台湾这一边陲地区人口的文化结构。
有的科举移民及其后裔还参与台湾的土地开发和文教设施建设,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地方文教事业中作出贡献。
清代前期台湾的科举移民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一现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之间除了地缘、血缘的关系外,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清代;台湾;冒籍;科举移民清康熙中叶至嘉庆年间是闽粤两地向台湾移民的高峰期,迁台移民中既有因天灾人祸、土地人口压力而不得不渡台谋生的生存型移民,也有在原籍衣食无忧而为了寻求更多发展机会的发展型移民。
在发展型移民中,以求取功名为目的而赴台冒籍应试的科举移民占了相当的一部分。
一、清初台湾学额的设置与漳、泉移民在台冒考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施琅征台,郑克塽投降。
第二年,清政府采纳施琅等人的建议,将台湾收入版图,在派官设治之后,也开始在台湾推行与内地相同的科举考试制度,设立府、县学,开科取士。
康熙二十五年(1686)经福建督、抚题准入学定额,台湾府学岁进文武童各二十名,科进文童二十名,廪膳二十名,增广如之。
岁贡一年贡一人。
台湾、凤山、诸罗各县县学岁进文武童各十二名,科进文童十二名,廪膳十名,增广如之。
岁贡二年贡一人。
并以台厦道兼理学政,主持相关的科举考试。
由于台湾土地新辟,文教初开,二十六年(1687),礼部又允准福建陆路提督张云翼之题请,照甘肃、宁夏例,为台湾生员参加乡试设立保障名额,规定台湾一府三县生员于闽省乡试中另编字号,中额一名。
雍正元年(1723)又议准新设立的彰化县学“岁进文武童各八名,科进文童八名”。
雍正十三年(1735),经福建巡抚卢焯奏准,乡试中,台湾举人的保障名额又增加一名,共计两名。
科举文献与科举学研究的新进展——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况, 可为当今考试管理改革及 《 考试法》 制定提供历
史借鉴 。 厦门大学王晓勇博士生《 清代武科举考试法 规文献研究——以 < 钦定武场条例 > 为例》 ,认为
(hm s . r n 教授在《 T o a DC r ) ua 精英流动与 中国引入近 代教育的首次尝试》 中提出, 作为两大利益集 团主体 的保守科举精英与改革洋务精英既相互斗争又相互 妥协 , 当科举制成为近代学校阻力时 ,废科举、 “ 兴学 堂、 办新学” 就最终成为清政府唯一 的改革路径。
・
8 ・ 4
冯 用 军 : 举 文 献 与 科 举 学 研 究 的 新 进 展 科
时、 成功的关键》 认为废科举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 成就应成为评估废科举是否适时 、 成功 的关键。宁 波大学林上洪博士《 科举流 动” “ 争议 中的标准和条 件 问题 》 ,反驳 了一些时下学者不周延 的科举流动 观, 认为科举所造成的流动多属于代际渐进流动, 而 教育条件居间起关键作用。福建师范大学杨齐福教
大学张希清教授、 中国社科院李世愉研究员、 厦门大学
刘 海峰教授 、 国波 莫那学院 白亚仁教授 、 国国立 韩 美 韩
科举文献整理和研究 的最终 目的是鉴古知今 , 而科举评价 的最终 目的是古为今用 。科举 已废 16 0
年, 科举评价实质即是对科举制与科举文献的评价。 对科举革废与科举利弊 的科学认识 和客观评价 , 历
来是科举制与科举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武汉
大学余来明博士 《 科举废而诗愈昌——科举废黜与
元前期江南士人生存方式的转变》 认为废科举促进 ,
了诗人 的涌现 、 诗社 的兴起 和 诗歌 的 昌盛 , 以至 于造
闽台区域文化形成的海洋文化学分析
的地理区位和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为闽台文化区的 形 成提 供 了得 天独厚 的条 件 。福建 ( 大 陆 ) 地 区 或
收 稿 日期 :2 1 0 2 ;修 订 日期 :2 1 0 2— 4— 1 0 2—0 5—2 . 9
作者简介 :吴志 (98一) 18 ,男 ,山东省肥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文化地理和人 口迁移与文化景观研究
第2 4卷
吴 志:闽台区域文化形成的海洋文化学分析
1 1
这一 时期 中原 的 政治 、经 济 和 文化 制 度通 过 福 建 在 台湾 大规 模推 行 。
12 闽人 迁移 入 台 的过程 .
的平 均水 平 ,为 了应 对人 多地 少 的矛 盾 ,获 取生
存 空 间 ,人们 开始将 目光 投 向 辽 阔 的大 海 ,台澎 地
30 5 30 0 2 0 5 2 o o
, /
/
/, ’
一
10 5
1o 0
▲ ● ^ , T
/
。 . . .
5 0
.
O
● — —- . —— r .
.
.
.
.
18年 62
18 年 15  ̄ 63 76
16 年 17 年 18年 75 73 72
数据来 源 :根据 参考文献 [ 2,l ]整理所得 . 1 3
13 闽 台社会 文 化 融合 .
收赋 税加 以管 理 。明郑 时期 ,屯 田制 的推行 ,扩 大 了大 陆政 府管 理 台澎 地 区 的统 治 方 式 ;在 闽 台两 地 社 会 文化 融合 的过程 中 ,教育 的 的 联 系 和交 流是 十 分 重要 的一 个方 面 ,而真正 意 义 上 的交 融 自明郑 时 期 始 ,郑 氏政 权 统 治 台 湾 后 ,开 始 重 视 教育 工 作 , 在 岛 内兴 办学 校 ,招 收土 著人 的子 女 人学 ,并 委任 福 建人 陈 永华办 理 台湾 的教 育事 务 ,陈 永华 是 一 位
清代台湾考棚考论
关键词:台湾考棚
清代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科举味道最为浓厚的一个时期。不仅统治者致 力于使科场法规日益严密、科举文体日益规范,基层地方社会也为提升本 地科举成绩采取了更多的实际行动。地方官员、士绅商富纷纷慷慨解囊, 捐设基金,为考生提供旅费、试费,捐建会馆、试馆,为考生提供住宿场 所,捐建试院、考棚,为考试提供专门的场地,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特 色各异的科举公益热潮。
①其中主要有石万寿《吉碑续拾 z 道山建台阳考棚捐题碑记后碑》(《台湾风物》第 25 卷, 1975 年第 3 期),抄景并分析了道光年问台商院试考棚的捐款碑文,詹德隆:《台北考棚 筑造年代试探》(《台北立献》第 88 期, 1989 年 6 月),重点分析了台北府考棚的建造时 间问题;李乾朗.《台湾可能仅存之江南匠派建筑一一清末台湾府告中域内考棚遗存建 筑}(《建筑师》第 19 卷, 1993 年第 3 期)和《告中考棚遗构与地图显示的关革}(《建 筑师》第 19 卷, 1993 年第 4 期)分析舍中毒棚所带有的浙江方面的建筑风格;赖在彰 《台中考棚考一一台湾智城元考试堂的历且变迁}(《空间}第 44 期, 1993 年 3 月),从 建筑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告中考棚的历史变迁;苏峰楠 {“太畏民志”石额由来之厘 疑}(〈吉甫立献}第 1 巷, 2012 年第 2 辑),分析了台南幸棚的创建过程。
“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在西安举办
静 主 持 。
小移 扩 大深 化 两 岸 交流 合 作 ,树 :义 发 肢 , 奠 定 J 华 文化 、 {,华 文 叫 发
“台 湾进 1: 题 展 ” 足 “科举 制 度 化 门价 ,讲 好 中 国 故 事 勺重 要 举措 。 展 的 基 础 。 通过 科 制 度 选 拔 的 优 秀
岂 术馆 、北 水 『l 台 胞 交流 服 务 丰l心 ,];=
北 京市 台 联 副会 长 jt慧 熊式 是北 京 市 台 联 扩 人羊I】深 化 岸 交 流 合
办 的 “科 举 制 度 台 湾— — 台 湾进 f: 敛 辟 中指 出 ,“科 举制 度 任 台湾 ” 艾化 作的 生动 体现 。
十事 联 谊 会 会长 {三 美博 表 示 ,“{ -=
朝 占郜 西安 有 着丰 富 的 文 化 遗 仔 ,深
的 文化 fjI淀 ,在 此 我 I参 访 全 体
成 员郝感 受 到 丁 历 史的 重 。”此 次 参
访 团 列 开 幕 式 现 场 ,能 够 更 加 深 入地
r解 科 举 制 度 仟 台 湾 的 传 人 肢 发 ,
々题 腱 ”腱 览 平 凹 文学 艺术馆 交 流 活 动 是 北 京 市 台联 积 卡技践 行 J近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人 ’ 艺 术学 院 院 长
醍 。 开 幕 式 …北 京市 台联 副 会 长 序 爻 总 记 “两 岸 一 家 亲 ”理 念 , 定 蔺 宝钢 讲 到 ,科 举 制 度经 过 1 300年的
描 述 _r儒 救 什 j科 举 制 度移 人台 湾 烈 反响 、获 得 了广 泛 好 ,fj-:促 进 出 了历 史舞 台 ,flJ. 它 埘 rIJ华 文 化 乃
的 历 程 ,刈‘台 湾 艾教 事 业推 动 与 发 展 岸 文化 交流 、增 进 文 化 认 叫 方 发杯 至 世 界 文 化 的 发 肢 彳丁符 举 足轻 重的
第七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心主任黄一农教授、 历史研究所所长赖瑞 和教授 发表 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李 弘祺先生主持专题演讲
并就东亚书院与科举发表 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会议 收到论文 2 篇 , 9 集中展示 了近一年来科举学研究的 授所作《 科举学的起 承转合》 学术报告 , 是本次学术 研讨会唯一的一篇有关科举学理论的专文力作。该
・9 ・ 3
田建 荣 : 七 届 科 举 制 与 科 举 学 国际 学 术 研 讨 会 综 述 第
9 .1 02 %。论 文 图表 结 合 , 一 步确 认 明代 军籍 进 士 进 仅 次 于 民籍 进 士 , 总数 至 少 60 56人 , 占统 计 进 士 总
年 间定 为 是最 能弘 扬 书 院传 统 、 彰显 书 院精神 、 体现
史研究所主办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 中心 、 中华炎
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的“ 第七届
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东亚 的书院与科 举 ” 台湾清华大学举行 。来 自海峡两岸 、 在 美国 、 德
特, 挖掘有深度。龚延 明的《 宋代科举考试机构与考 官》 一文认为, 科举考试是一个操作复杂的国家和地 方政府的政治行为 ,要依靠各级科举考试机构和试
试考试官、权知贡举官 以及御药院在殿试 中扮演的
பைடு நூலகம்
特殊角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祖慧的 《 宋代特赐第研
者约 3 7 , 7 人 并分析 了出现特赐第的缘 由、 作用以及
, 确定宋代 , 获特赐第 新成果 。其 中,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院院长刘海 峰教 究》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 ,
特赐第发展变化情况与制度性规定。该研究 以往未
地域历史人群研究_台湾进士
东南学术 2003 年第 3 期 施琼芳 − 字星阶, 施士洁的友人、 1882 年任台湾知县的祁征祥亦字星阶。施士洁在其诗文中 , 为避父讳 , 将 祁星阶! 缺笔写作 祁星皆! , 或改用同音、 同义字写作 祁辛陔! 、祁星垓! 。 ( 二 ) 师生同榜 在台湾进士里 , 蔡廷兰堪称大器晚成的人物。 1845 年 , 蔡廷兰名列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二甲 第 61 名进士 , 时年 45 岁。 其实 , 蔡廷兰成名颇早。 1831 年, 澎湖遭受风灾, 蔡廷兰以 请急赈歌 受知于来澎勘赈之泉永 道周芸皋 ; 1835 年 , 蔡廷兰渡海参加福建乡试报罢 , 归途遇风, 随船漂浮至于越南 , 蔡廷兰就其遇险 经历作 海南杂着 , 台湾当道诸公为之序跋 ; 1834 年至 1845 年 , 蔡廷兰先后担任台湾引心书院、 崇 文书院、 文石书院讲席 , 门下多俊秀。 与蔡廷兰同榜中为三甲第 84 名进士的施琼芳就是蔡廷兰在引 心书院的学生。 同蔡廷兰一样 , 施琼芳在科举之途上亦颇多挫折。1838 年, 施琼芳首赴会试 ( 道光十八年戊戌 科) , 已荐未售 , 遂留邸都中, 闭门苦读。此后又连应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 1840)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恩科 ( 1841)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 1844) 和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 ( 1845) 会试。中为进士时 , 年届 而立。其时, 施琼芳有 苑柳诗 之句云 : 不管人间离别事 , 生来只识状元袍! 。 ( 三 ) 台湾四翰林 清代翰林 ( 翰林院修撰、 编修、 检讨和庶吉士的合称) 主要是从进士选拔充任的。清代贡士经过 殿试取得出身 ( 即进士资格) 以后 , 由礼部按名次送由翰林院掌院学士奏请皇帝再试保和殿, 称为朝 考。考后结合殿试名次钦赐各职 , 前列者用为翰林院庶吉士( 状元为翰林院修撰) , 其余分别为六部 主事、 内阁中书和知县等。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 三年期满再经御试, 分别用为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检讨及六部主事、 内阁中书、 知县等各职。庶吉士期满考试授职, 称 散馆! 。 近人朱汝珍辑录的 词林辑略 . 是收录历科翰林院庶吉士之姓名、 籍贯、 科年及散馆授职等情 况的专书。该书记有台湾翰林四人: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陈梦球 , 梦雷弟, 字二受、 号游龙 , 福建同安籍侯官人 , 散馆授编修。 道光六年丙戌科曾维桢 , 字云松, 福建彰化人, 散馆改知县。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李清琦 , 字壁生, 号石鹤, 福建彰化人、 散馆改刑部主事。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黄彦鸿 , 字芸溆, 号宗爵, 福建淡水人 , 散馆授编修, 改军机章京。 上记 陈梦球! 条下之 梦雷弟! 及 同安籍侯官人! 属于误记 , 陈梦球为 梦炜弟! 、 祖籍 福 建同安! , 与侯官籍翰林陈梦雷并无干系。 台湾翰林除陈梦球、 曾维桢、 李清琦、 黄彦鸿四人外, 还有 钦赐翰林! 如郑廷扬。 淡水厅志 ( 同治版 ) 卷八∃ 选举志%记郑廷扬为同治四年乙丑 钦赐翰林! 。 据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 清代 钦赐! 的举人、 进士和翰林以其受赐事由可以分为 文才卓 著! 、优遇大臣功勋子弟! 以及 年老! ( 年老诸生和年老举人) 三类。康熙六十年, 举人王兰生、 留保 二人以 学问好! 而 钦赐进士 , 一体殿试 , ! 殿试后王兰生取为二甲第一名、 留保取为二甲第 19 名 , 这是 文才卓著! 的一类 ; 嘉庆六年 , 大学士蔡新的后人蔡行达得 加恩赏给进士! 、 名列嘉庆六年辛 酉恩科 ( 1801) 三甲第 44 名, 属于 优遇大臣功勋子弟! 的例证 ; 同治四年 ( 补行同治三年甲子科乡 试) , 顺天年老诸生杜天熙等三名、江苏魏干三等五名、江西康遇春等九名、福建邱必鹏等四名 , ∗∗俱赏给举人! 及同治七年 , 年老举人 狄俊等十三名钦赐翰林院检讨衔! , 是 年老!的一类。 作为 钦赐翰林! , 郑廷扬当属于 年老! 的一类。 ( 四 ) 舅甥进士 我藏有同治十年辛未科 ( 1871) 二甲第 118 名进士张维垣 科举齿录 之影印件。 该∃科举齿录%记: 母黄氏, 例封孺人, 诰授武义都尉、 原任福建长福营参将讳清泰公女, 国学生讳奎光、 嘉庆 已卯科举人道光己丑科会魁工部郎中讳骧云公胞妹。 据此可知 , 张维垣系道光己丑科( 1829) 二甲第 72 名进士黄骧云之甥。 123
论清代大陆进士在台湾任职的积极作用及原因
4 2・
2 0 1 午 第3 期 教
之家 。 同治 四年 ( 1 8 6 5 年) , 唐 景 嵩 考取 乙丑 科 二 甲 第八 名进 士 ,选 翰林 院庶吉 士 ,后 改吏 部 主 事 。[ 作梅 曾上 疏 《 台湾 治 略》 , 重 点是倡 农耕 , 整 顿商 贾经 营秩 序 , 打击 走私 。特别 是 依据传 统 道德规 范 , 整顿 民风 , 教 化群 众 。为此 , 王作 梅在 台湾 颁布 了 1 2 条禁 令, 如严禁花鼓戏 , 以存 廉 耻 ; 尽革缴官 ( 即买 官 卖 官) 之陋规; 务 苏商 民积 困 。 减 裁胥 役公 费 ; 严 禁米 石 出港 , 严 厉 打击 各 种 投 机 倒 把 、 牟 取 暴 利 的 违 法 商
人。 经 过数 年 的贯彻 与整 顿 , 使 台湾 的社 会面 貌有 了
约 二 十篇 。例 如 , 季 云 飞《 沈 葆祯 治 台政 策述 论 》 ; E 2 3
张维义 《 试论 沈葆 祯在 台湾 的改革 》 。 [ 3 3 其 他人 士 , 例
如, 刘 铭传 、 刘永 福等人 , 非 进士 出身 , 不在本 文讨 论
范 围。从上述 研究 成果 分析 , 笔者 认为 , 当前 学术 界 文章仅 仅停 留在 为对一 两位 清朝 进士在 台湾所做 贡
尔施琅奉命徂征决策进取楼船所指将士一心遂克岛门逼其营窟24施琅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6月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对郑成功毫无怨仇在妥善安排归降人员的同时施琅在台湾也采取了安民措施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示提出土地既人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加意又严束部队不许扰为安定民心施琅还亲往郑成功之庙焚香祭祀称其为开台烈祖台湾全局于是安定如常25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巡道一员管辖府辖三县台湾凤山诸罗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两员兵8000人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兵2000人分为二营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清朝驻台湾的第一批文武官员全部就职二康熙时期农业矿业众多行业的发展为清朝治理台湾提供了经济实力康熙十一年1672年下旨要求开江西黄疫之区地等实行更名田明确产权提高农民积极性放宽起科年限给农民减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谕令新垦田地永不许圈占同时对各地灾荒进行赈济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赈济喀尔喀蒙古各部饥荒康熙三十年1691年轮免湖广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漕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朝鲜大饥自海道运米赈济并平粜以宣威于世界怀柔四海更突出的是康熙朝的蠲免钱粮政策康熙提出藏富于民的思想其在位61年间减免天下钱粮545次之多普免全国钱粮三次计银15亿两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蠲免云南全年钱粮二十六年1687年蠲免江宁等七府陕西全省钱粮合计六百万有余几乎年年都要免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百姓的负担同样促进了满汉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矿禁允许民间开矿康熙四十四年1705到四十五年1706秋云南省收矿税银八万零一百五十二两黄金八十四两增加了国家税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小作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实行矿禁矿业便又停滞下45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收复台湾后开海禁沿海贸易飞速发展康熙还要求对沿海捕鱼虾船免收其税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康熙五十五年76年因沿海盗贼问题实行海禁从此逐渐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
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官
⑨ 陈立达 {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 103 种,第 230 页。
蒋毓英等:{台湾府志三种}(上),中华书局, 1985 ,第 1001 -1回2 页。
事麟光 {京宁政事集》,香港人民出版社, 2006 ,第 193 页。
蒋毓英等' (台湾府志三种}(上),中华书局, 1985 ,第 1004 -1005 页。
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官.
杨齐福
摘要:康熙年间清廷统一台湾后即在台开科取士,其中童试在台湾 举行,乡会试在内地举行。地方官为台地民众呼吁实施科举考试,为台湾 士人申请保障名额,为台湾考生设立考棚试馆,为台湾士子编选考试范 文,还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并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这表明地方官在清代 台湾科举考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蒋锺英等,《台湾府志兰种}(上),中华书局, 1985 ,第 1017 页。
202
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官
员之额万难减少,因目前菁我未盛,减定额数则大沮上进之人心”。①但清 廷却以“台湾郡县设立学校,但与考人数无多,未便照内地之额”为由, 核准台湾“府学量设康增各二十名,县学各十名,像人才渐盛,仍照直隶 各省补足定额”。@此后,台湾各府县学额随着台湾地区开发、政区变动而 不断增减。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举考试与东亚社会”(项目批准号, 17BZ回 25 )的阶段性
研究成果。 ①庄林丽' (清代台湾遣、台湾道台与台湾社会》,社舍科学文献州出版社, 20070
201
清史论丛
举考试发展的推动,①汤熙勇的论文《巡台御史对台湾科举教育的贡献》 阐述了巡台御史在奏定粤童学额和争取乡会试名额等方面的贡献,@但此 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因台地初辟,“仓元余粟,库元余金”,“既无绅士,又元殷实”,⑦建 学校、行考试之议被搁置。康熙二十五年( 1686 )福建巡抚金簸以“此地 既经定有赋税之额,即当徐议教训之方。所有应设学校考校等项,合行查 议”。@为此,台湾道周昌提议:“台湾府学应照各直省府学事例,取进文 武童生各二十名;台湾县学应照大学例,取进文武童生各十五名;凤诸两 县学应照中学例,取进文武童生各十三。”⑨虽然地方官一再强调“取进生
台湾秀才“定定来”(外二篇)
谓, “ 台湾 秀 才” 是 对于台湾 学者 的爱称 ; 『 虫 J 南方 苦 ,“ 定 定来” 是 “ 常常 求” 的 意思 。
于航 海 安 全和 不误 考期的 考最 ,
参 加 乡试 的台湾 秀 从考前到 考后 , ・
般要 在福建 省会福 州肢 其附近 地方 留 数 月。
一 / c 深 p t 度 h 望 R e 远 p o 镜 r t 深 朱 度 J 曼 研 升 究 , t
● 编 辑 /赵 国 明
外二篇 ) 台湾 秀 才 “ 定定来" (
口 汪 毅 夫 著 名 学 者 、全 国 台联 会 长
2 3年 前 ,我 任 清 代 福州 对 台 文 化 交 流 的若 干情 况 ) )( 收 拙著 中 国文 化与『 虫 J 台社 会 ,海峡 文 艺出版 社 1 9 9 7 年版 )一文里 说 : “ 台 湾在建 省 ( 1 8 8 5 ) 以 前 隶福 建 ,称 ‘ 福 建 省 台湾 府 ’ 。同 福 建其他府 一样 ,台湾 的秀 才要升格 为
举 人就得 到省 会福州 来参加 乡试 。台湾
州 来 ,这 是福州 同台湾 征 历史文化 方面 特 有的一 种联 系 ,也是 福州对 台交流 的 历史文化 优势之 一 。 ” 据 清 光绪 年 间台湾 道刘墩 的 说法 , 台湾 “ 每 届应 乡试 者约 8 0 0名 ” 。
作为 电义化 人群 ,“ 台湾秀才” 于 今 不 、十令 不再矣 。然 ,作 为称
每隔两年就有 “ 约8 0 0名 ” 台 湾 秀 才到福 州及 其附近地 方居 留数 , j ,这
是 多么热 闹的场面 !
2 0 1 7年 6月 2 0 日记 于 北 京
年就 有 一 批 台湾 文化界 的杰 出人士到 福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谕令,称1: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
总之,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
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
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有光荣。
这道谕令宣告自隋朝以来实施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的终结。
明清以来,科举制作为士民的晋升之道,成为国家政治、文化与社会制度的汇集点。
科举的废除也就意味著传统仕进之路的断绝与社会制度的变革。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制度的废除,当时的社会反响却是相当的平静。
同时,各种学堂迅速增加,应了谕令中所谓「科举阻碍学堂」之说。
对于这一事件,前人或从宏观综论科举废止的社会影响,或从微观考察清政府废止科举的决策过程2,从而对这一事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但是,这样一个重大制度的废止,却没有在士绅阶层内部引起大的社会反响,其原因何在?对此却著墨不多,似仍有探讨的必要。
本文拟从清代仕途结构的变化、官方政策的制定以及士绅阶层的因应三个方面来讨论。
一清末科举的废止并不是一时的行为,如果从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算起,整整花了十年时间3。
在清代,科举制度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更重要的,它是一种选官制度,其变动涉及到一系列社会结构的变化。
由于科举是士人入仕之途,因此从清代科举与仕途关系的变化来看,或许更可见清末废科举的社会结构背景。
总的来说,清代民众入仕之途虽广,就其大略而言,分为正途的课目与异途的捐纳4,但科举是清代最基本与最重要的选官方式,且在制度上,科甲在任官上明显优于捐纳。
然而到十九世纪中国士绅阶层内部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绅士总数的增加,一是「异途绅士的比例上升」。
太平天国前,「正途」官员对「异途」官员数之比约二比一。
太平天国后两者相当接近,约为四比三。
《白鹿洞学规》精神与台湾书院的具体实践
第!"卷!第#期$%$!年&&月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23*4156!7(81,-7813+834"9(-:!"#;(:#;(2:$%$!<=>!&%:&#!!?"@:8+A1:B C D E4A E:$%$!:%#:%%!*白鹿洞学规+精神与台湾书院的具体实践$邓洪波$吴淡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I&%%F$"!!%摘!要&台湾书院的儒学精神承继自鳌峰书院$也与来台担任地方官的朱子学者密切相关$通过对台湾书院学规文献及各府县通志%人物传记的综合归纳探讨$可追溯儒学从闽地到台湾的重要轨迹#来台地方官宣扬朱子)白鹿洞学规*笃行精神$诠释读书人之应守与应为$期待学子提高道德标准$注重实践$期以改变此移民岛屿民风&而台湾书院士人在获取功名后$身体力行地将朱子学精神发挥于内忧外患的社会$在经世致用中表达了对)白鹿洞学规*精神的诠释#%关键词&)白鹿洞学规*&朱子学&张伯行&陈鐄&台湾书院学规%中图分类号&W$I?%文献标识码&J%文章编号&&%%F K&"#!!$%$!$%#K%%&G K%F5",&1."2.',!"#$%&'()*+"&,-#+.,)%$"/#'(0)"9*-.3()2*+2)&%+(+*',!2)9.6+2?2-'&)(0+"A)+<)"<];H/(+O E(#L0<,+*)!^)3-)J8,C3Q6#/)+,+0+123*4156#M B,+O4B,!I&%%F$#M B1+,"!!!40*()2*$S B3C323-(N Q3+5(.S,1T,+,8,C3Q6T,48-(43-6*3-,53C5(J(K.3+O J8,C3Q6,+CV B)Y1 48B(-,*41+_)@1,+:S B3,C Q1+145*,5123(..181,-4T B(8(Q35(S,1T,+B(N35()435B34N1*15(.V B)V1D)35( 4)E5-61+.-)3+835B3.13*83.(-A8)45(Q(.5B314-,+C#1+B3*15,+C N*(Q(535B34N1*15(.)*+#,-%./01*-"2+1 3"/,#*&+%.!,+C N*,85183#,+C3D N3855B345)C3+54(.5B3,8,C3Q65(1Q N*(235B31*Q(*,-45,+C,*C4,+C N,6 ,553+51(+5(5B34N1*15(.N*,85183:S B14N,N3*3D N-(*345B35*,@385(*6(.M(+.)81,+14Q.*(Q_)@1,+5(S,1K T,+,+CV B)Y148B(-,*4T B(B,23Q,C31Q N(*5,+58(+5*1E)51(+5(5B33C)8,51(+(.S,1T,+,8,C3Q134:J C C1K 51(+,--6#153D N()+C4(+5B31+.-)3+83(.)*+#,-%./01*-"2+13"/,#*&+%.!(+5B3,8,C3Q18*3O)-,51(+4(. S,1T,+343,8,C3Q134#,+C5B3+C148)44345B3C33N1+.-)3+83:!!:.;<'(90$)*+#,-%./01*-"2+13"/,#*&+%.!'V B)V1D)3'V B,+O R(D1+O'M B3+R1+',8,C3Q18*3O)-,K 51(+4(.S,1T,+,8,C3Q6一!前!言明郑时期!&##$U&#F!年"是台湾的儒学启蒙期#大批士民东渡#建立最初的汉人统治规模#也建立了台湾最早的政经架构&郑成功本人曾为国子监生#儒生出身#渡台之后所用之人也以儒生居多#台湾在当时经济社会状况属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G U&##郑成功及其子在此立庙*设学校*办考试选拔人才&其辅佐大臣陈永华#有浙东经世学派的儒学背景#对于文教倡导不遗余力#此时之儒学为明末经学与经世实学#虽然明郑统治台湾的时间仅仅二十二年#但是台湾文教体系因此初具雏型&康熙二十二年!&#F!年"#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之后#朱子学随着政权拓展#在台湾落地生根&康熙尊崇朱子#而台湾本属闽地#政治因素加上地缘因素#使台湾教育深受朱子学的影响&闽地儒学向来被称为(道南之传+#可追溯到北宋杨时!福建人"&$%收稿日期&$%$!U%!U&$%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科国学单列项目$历代儒学机构图像史资料整理与研究!&?H V H`&I"%作者简介&邓洪波!&?#&%"#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书院文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杨时是二程弟子#学成归闽#明道云$(吾道南矣&+此后其传至罗豫章#再传李侗#再由朱子发扬光大&朱子之学在宋时历经各种困境#却在元朝仁宗延佑年间#因国家考试多规定用1明经21经疑2和1经义2等朱熹注释,$-&$"!F U&$"I!#成为显学&入清之后#闽台之行政长官大多为朱子学说的信仰与推行者&朝廷为了政治认同与教化#地方官则以提倡儒学及改善民风为期许#支持书院与义学的设立&台湾书院继承福建鳌峰精神#成为朱子学道南之传的(道东之传+#朱子学通过书院*社学*义学全面向台湾社会遍地扎根&朱子手订的1白鹿洞学规2也成为台湾士人们在书院学习时的重要准则&笔者归纳分析文献中所载台湾书院学规及各府县通志*人物传记#探讨朱子学(道东之传+及重视笃行的1白鹿洞学规2对于台湾书院士人实践精神的影响&全文分为三部分$一是探讨朱子学(道东之传+的脉络及其重要人物'二是从台湾书院学规探讨其承载的朱子1白鹿洞学规2精神'三是抒论台湾书院士人经世致用精神的具体实践#申明朱子学为台湾文化之源头活水&二!朱子学 道东之传 的传承脉络朱子生于闽地#与闽台有深刻的地缘关系#而朱子学在台湾的早期传播#莫不与鳌峰书院有关&福建鳌峰书院创办者即为坚定奉行朱子学的张伯行&曾任(八闽巡抚+#闽地最高行政长官的张伯行!&##$U&"$G"#字孝先#晚号敬庵#清史本传称他(生平学宗朱子#笃信谨守#无稍依违+&唐鉴1清学案小识2将他列于(传道学案+之中,!-!!&张伯行在1近思录集解2序云$伯行束发受书$垂五十余年$兢兢焉以周%程%张%朱为标准$而于朱子是录$尤服膺弗失#+I,&U!张伯行奉朱学为圣学#居官清正廉明#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清官第一+&,G-&%&#G U&%&#F盛朗西所著之1中国书院制度2称之为(道南嗣音+#闽地(弦歌不绝#皆先生倡导力也+,#-G#&不管在何处任官#张伯行都热心创办书院#(至必立学延师#在闽建鳌峰书院#在吴建紫阳书院#在临清建清源书院#在夏镇建夏镇书院+,!-!!&张伯行就任福建巡抚期间#以鳌峰书院为基地#一面办学#一面从事宋儒学有关之理学著作的刊刻#在福建巡抚任内刻了不少书籍#如1学规类编21养正类编21道统录21正谊堂文集2等#不遗余力地传扬程朱理学&福州鳌峰书院著名山长有陈寿祺!&""&U&F!I"#著名学子有蓝鼎元!&#F%U &"!!"*林则徐!&"F G U&F G%"等,"-&%!&早期台湾书院教育资源不足#若想继续深造#就需渡海到鳌峰书院就学#鳌峰书院成为台湾士人心中的最高学府&然而长路险阻#且所费不赀#若非富家无力负担#故(诸生一仰止鳌峰#且不免望洋而叹也+,F-G G F U G G?&张伯行的儒学立场分明#一心崇朱*批陆象山与王阳明&他批评陆象山$(陆象山曰$.六经皆我注脚&/陆稼书先生云$.率天下之人而祸六经者#必此言也&朱子所谓以意捉志#而非以意逆志也&读书者#贵乎以我之心#体贴圣贤之理&/若象山#则硬使圣贤之书来从我#此其所以为学者害也&+,!-I%U I$他又批评阳明学$(姚江学派以不检饬为自然#以无忌惮为圆妙#以恣情纵欲#同流合污为神化#以灭理败常#毁经弃法为超脱&凡一切荡闲?检之事#皆不碍正法#天下有此便宜事#谁不去做#而圣学之藩篱决矣3+,!-I$在张伯行心目中#只有程朱才能上溯孔孟#而象山和阳明之学都是伪学&1白鹿洞学规2也成为张伯行所认定的学规&其1学规类编2序云$(人守一编#学共一规&则夫父所以教其子#师所以诏其弟者#一皆圣贤进德修业之方&+,-&U!他隔海积极推动台湾文教#以朱子学为唯一儒学正统#是台湾朱子学传播的首要推手&1台湾县志2有如此记载$(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张宏奉巡抚张伯行建立社学于各里庄十六所&+,&%-F!台湾朱子学及书院奠基者则为陈鐄&陈鐄!&#G#U&"&F#广东海康人"#康熙四十九年!&"&%年"为张伯行所推荐#再度来台任分巡台湾厦门道并兼理学政&陈鐄除了整顿行政制度之外#在文教上也尽心尽力#(修圣庙#重修府学#又新建朱子庙*文昌阁及重修台湾县学等#更置学田以资师生膏火#以期书院经费无虞&凡所创建#亲董其事#终日不倦#于是台湾文风丕振+&,&&-&!G U&!#他在康 四十一年!&"%$年"曾任台湾知县#声望极佳#第二次来台时(民闻其再至也#扶老携幼#欢呼载道如望岁焉+&,&&-#F%U#F&在陈鐄的推动下#朱子在台湾成为(教育标竿+#也渐渐神格化&他第一次来台时修孔庙*新建了台湾府学的明伦堂#再次来台又重修台湾府学#在学宫内新建文昌阁#还自费兴建朱文公祠#可见他对朱熹之崇敬&,&&-#F!U#F I康 五十六年!&"&"年"#陈鐄鞠躬尽瘁卒于任内#(以劳#卒于官&属纩时#一绨袍覆以布衾而已&属员入视#莫不感涕'民有相向哭于途者+&陈鐄将在台俸禄全部奉献给台湾#一生清简#康熙因而(特设帑金归# &第#期邓洪波#吴淡如$1白鹿洞学规2精神与台湾书院的具体实践葬+&陈鐄来台兴教育#重民生#以一生实行朱子学学者的政治理想&陈鐄在台八年#去世后台人也将他配祀于孔庙#并在他所兴建的文昌阁之内塑像纪念&陈鐄以他的一生成为朱子学者的在台典范&在1新建朱文公祠碑记2中#陈鐄特意强调义利之辨$ (文公之言))曰$.分别义利二字#乃儒者第一义&/ ))义利分际甚微#凡无所为而为者#皆义也'凡有所为而为者#皆利也&义固未尝不利#利正不容假义&敬在心主一无适则内直'义在事因时制宜则外方&无纤毫容邪曲之谓直#无彼此可迁就之谓方&+,&&-#F!U#F I(义利之辨+也是1白鹿洞学规2的重要内容#而陈鐄就(义利之辨+提出自己的看法#强调无所为而为的奉献行动力#又以(义固未尝不利+来提高(义+字的包容度#为台湾重商社会强调了有义才有利的原则&陈鐄重视民间尊奉的科举之神文昌帝君#并且建造了台湾第一座文昌阁#为了提高台人对于文教之重视#(神道设教+确是有效率的方法&文昌阁也开启台湾文昌祠中祭祀朱子与宋儒之例&以书院培育菁英和以庙宇建设对大众宣扬赏善罚恶的神道信仰#自此成为台湾地方官在文教上的双重文教施政方针&乾隆五年!&"I%年"修建海东书院的巡道刘良璧*御史杨二酋亦崇尚朱学#另有张伯行弟子*台湾府海东书院首任教席薛仲寅!士中"当时甚有文名#亦为当时知名朱子学者#参与制定海东书院学规&朱子之学的(道东之传+#实因张伯行一脉学者在朝廷政教合一政策下的积极推动&张伯行及陈鐄开创了闽台地方长官推崇朱学与建立书院及文庙之风#宣示了政治官员的文化态度#对后来在台的官员有相当的影响与感召#此后热心推广朱子学*捐俸建祠*建书院*印书助学的地方长官甚众&范咸1重修台湾府志2有载#雍正十二年!&"!I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的袁宏仁!福建建阳人"#也捐俸修朱子祠,&$-!I"&又如道光年间任凤山县令及淡水同知的河南人曹瑾#除了刊行1小学2之外#对于能够读1易经2朱注的学童还特别给予奖赏#又捐俸修成了艋艵的文甲书院!后改名学海书院"&,&-?I&U?I$朱子学在来台地方官与士人的推动下成为清代台湾教化的坚实基础&乾隆十年!&"I G年"任台湾知府*创建白沙书院的曾曰瑛!&"%F U&"G I"#曾题1白沙书院示诸生2!时书院新落成"诗$敢因小邑废弦歌-讲苑新开事切磋#谁谓英才蛮地少-由来高士海滨多#文章大块花争发$诗思渊泉水蹙波#他日应知化邹鲁$好从断简日编摹#+&,?I F U?I?由此诗可看出$台湾行政长官推行文教的目的#在以儒学教化灌溉文教未成型的移民社会#办教育成为儒学学者在台任官的精神任务&朝廷在台推行教化#主旨固然在于提高边区人民对于清廷的政治认同#而多位致力宣扬朱子学的地方官#承继了朱子的教育家精神#以儒学文化的推广为己任#积极(以行政权办教育+#成为朱子学在台湾传扬的推动者&三!*白鹿洞学规+影响下的台湾学规来台地方官及士人出钱出力从事书院建设#并不只是为了争取政绩#可从朱子1白鹿洞学规2精神解释之$(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之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1白鹿洞学规2为朱子亲拟#是对儒学教育影响最深的学规&它除了宣示学生读书目的*行为准则之外#也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朱子对教育的期许&自纲领至实行要目#层次分明#原文如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1白鹿洞学规2在朱子讲学于岳麓书院时#也曾演进为1岳麓书院揭示2#揭示了学子的为学路径与宗旨$以德育为中心#强调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儒家典范人格并重视实际行动的读书人&学规中无一(禁止+学生不可如何如何的(他律+规定#每一条目都勉励学生要(自律+己身#并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约束#由内而外#笃行其学&这正是孔孟之道(为仁由"&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己+之(自律精神+的发扬'表明书院的教育目标不只在于使士人的道德修养符合儒者行为规范#还有传道及济民的社会要求#融合了个人道*社会儒理以及经世济民&台湾书院早期皆为官宪创建#依据着朝廷所订立的方向而发展&乾隆元年1上谕2$(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酌效朱子白鹿洞规条立之仪节#以检束其身心'效分年读书之法予之程课#使贯通乎经史&+台湾1苗栗县志21淡水厅志2等都将这段话录在其(学校志+之中#表明了官方以1白鹿洞学规2为书院学规的标准&,&!-&$&上行下效#清代台湾诸书院#皆以1白鹿洞学规2为典范#也有依此学规精神另立学规者&被视为台湾书院标竿之鳌峰书院学规#也依循1白鹿洞学规2而作&康熙五十年!&"&&年"#陈鐄任福建巡抚时#曾延揽丁莲为鳌峰书院院长#康 五十二年!&"&!年"之后将其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据1泉州府志2记载$(!丁莲"主鳌峰书院#教士一循白鹿洞规#多所成就'旋调台湾府学教授#倡明经术#海外化之&+,&I-&G$鳌峰书院一直奉守程朱理学#丁莲也以此为准则教育台湾子弟#并将之带到台湾府学&目前鳌峰书院亦存觉罗满保!&#"!U&"$G"1学约2&觉罗满保,G-&%&F"U&%&F?所著1鳌峰学约2大体承袭1白鹿洞学规2&其八条条目为$一曰立志#一曰立品#一曰尊经#一曰守约#一曰虚心#一曰乐群#一曰敬业#一曰课文!科举文章"&此为1白鹿洞学规2学*问*思*辨之穷理的发扬&,&G-其中言及科举读书方法者#只有最后一条目#重点在于强调儒者修身处世的原则以及具体实行的方法#谆谆教诲学生#务使之成德敦行#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儒者风范&此学约也成为台湾各书院创建学规的范本&觉罗满保在1鳌峰学约2中也呈现了他崇朱抑陆的观点&例如其学约第三条$(至六经皆吾注脚#此则贤者过高之语#弗愿以此借口也&+主场鲜明地站在朱学这边#和张伯行观点一致&1鳌峰学约2特别强调1白鹿洞学规2中之(言忠信+(行笃敬+#并在五教之目中更强调(朋友有信+#期使学子在书院中能重视自我的品格#并在人际关系中能诚信守约*虚心就学*乐群敬业且能终身奉行&在此将台湾重要书院之学规所发扬的精神特色做一探讨$一 重视读书目的及社会功能的海东书院学规台湾诸书院以鳌峰书院为标竿#学规中也多强调师生*同学关系&现存台湾书院学规中#乾隆五年!&"I%年"的海东书院学规是台湾最早对1白鹿洞学规2精神做进一步阐释的学规&海东书院上承鳌峰书院#下领全台各大书院#早在康熙五十九年!&"$%年"为巡道梁文煊所建#当时只是义学#直到乾隆五年!&"I%年"#以巡道刘良璧!&#F I U&"#I"之名!出自当年讲席薛仲寅之笔"订学规六则%%%明大义*端学则*务实学*崇经史*正文体*慎交游#每则之后有具体说明与揭示#其内容仍然不脱1白鹿洞学规2教诲#重点也与鳌峰书院的学约类似&其中#(明大义+指的是明白尊君亲上的伦理#也就是1白鹿洞学规2的五教之目#说明读书的目的#是期待读书人能成为儒者和名臣#进而端正风俗#矫正(海外顽梗之风+&(端学则+则是注重修身功夫#强调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行为准则&(务实学+(崇经史+表明书院并不只为科举而存在#做人正直实在#以后可以为国效力&而六经为学问根源#也是科举文章的根柢#必须通经明理#判断是非#不能只学习如何写科举文章&此二则再三强调书院并不只为登科而设&在(正文体+这一则#强调写文章(理必程朱+#不可偏颇&(慎交游+则特别强调以文会友*谨慎交友#要以道义相规范&海东书院自创立后几经兴废&在刘良璧重修十二年后再度荒废#这个全台最重要的书院在乾隆二十七年!&"#$年"由满人巡道觉罗四明移址重修#觉罗四明将学规重新勘定为八则#浩浩瀚瀚三千言#对读书方法及求学目的加以规范&八条条目如下$一$端士习&二$重师友&三$立课程&四$敦实行&五$看书理&六$正文体&七$崇诗学&八$习举业#+&#,F&&觉罗四明崇尚朱子学#也是当时知名经学学者,&-$#"U$F$&这八则学规内容也屡列程朱之言,&"-I F&此学规中有关读书的条目增加了#强调读经之重要$ (朱子云$.读六经功夫多*得效少#论孟功夫少#得效多&/程子曰$.1论语21孟子2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自明矣&/+学规中列举朱子之言(使孔子在今日#也须应举+#明言科举是书院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虽然提及举业不可不习#但他却把士习*师友*书理*文体*诗学的重要性都放在举业之前&其学规的基本精神仍依1白鹿洞学规2博学*笃行要目加以推衍&这个学规重视师友关系#而举业虽然被列为书院教育的目的#却并非主要目的&学者陈昭瑛对于此学规评价甚高$(以觉罗四明的旗人身分#能将习举业置于最末#且全篇不提君臣大义#已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且全篇更在论读书之F &第#期邓洪波#吴淡如$1白鹿洞学规2精神与台湾书院的具体实践本末*体用方面所达到的理论水平与细腻精致的风格#皆薛士中!仲寅"的初篇所不及#堪称台湾书院学规的佳构&+前后海东书院之学规#都以实学与实行为求学的重要目标&前者着重于士人报效社会#而后者则在前有学规的基础上#更具体而微的陈述读书方法&二 倡导敦品力学及身体力行的文石书院学规位于台湾离岛澎湖的文石书院#由澎湖海防通判胡建伟在乾隆三十一年!&"##年"建立&胡建伟是第一个重视文教的澎湖地方官#其长达五千余字的1文石书院学约2是史料记载中最为(谆谆教诲+的书院学规&澎湖无县学&自有文石书院之后#这个终年风沙的岛屿才有了朗朗读书声&胡建伟事必躬亲#体察民情#更时常到书院授课&他对澎湖的文教与商业发展都居功厥伟#虽然在任只有短短四年#但已经做到了(士兴于庠#农歌于野#商旅乐出于途#政通民和#百废俱举&士民为位祀于书院#历久不替))+,&F-G"U G F从此澎湖士绅以书香之家自豪#澎湖渐渐有了举人与进士&澎湖文石书院讲堂匾额有(鹿洞薪传+四字#至今犹存#表明以白鹿洞书院为楷模&文石书院学规五千言#屡引程朱之言及1白鹿洞学规2之文#兹摘要并说明如下$!&"重人伦$揭示(古者庠序学校之教#皆所以明人伦也+#详引(朱子鹿洞条规#首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五教之目#以为学者学此而已#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则所以学之也))+ !$"端志向$其后引朱子(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之不立#直是无着处&世人读书#不志道德而志功名#所向已差了&+强调读书人要把人品放在功名前面&!!"辨理欲$其后云(凡人莫不有性'性即理也&性发而为情#情动而欲生焉+#阐扬了(性即理+的学说&(性即理+是由程颐提出#为朱熹所发扬的哲学命题&从本质上来说#心*性为一#皆本于理或天理& !I"励躬行$())伊川程子亦尝云$.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盖读书不力行#只是说话也&/))朱子所云$.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察)方为有益&+这是1白鹿洞学规2注重(笃行+的承传& !G"尊师友$此条目后引程门立雪故事#也强调朋友是朱子所言之(五伦之纲纪+#呼应之前海东书院学规&!#"定课程$其中规定了读书*温书并检验课程是否娴熟的细节#是胡建伟读书心得的分享&(每五日又于已熟之书#按簿抽背一次#或余于公事之暇到院#亦按簿抽背#以验其生熟&+他公余之暇#常自任教席与试官#重视教学实效&!""读经史$(经#经也'史#纬也&+胡建伟勉励书院学子(要读十三经#二十二史+&固然经史也是科举考试中的内容#但他鼓励学子多充实经史知识#并不只是为了科举而已&!F"正文体$(文所以载道也& 纤得中#修短合度#莫不有体焉&+同时告诫学子#(清真雅正+是科举文章和一般文章书写的原则&!"惜光阴$鼓励学子(励志潜修#及时勉学#断不可群居燕坐#三五闲谈#以致耗费精神#荒废时日也+&!&%"戒好讼$为何要在学院规章中写戒好讼4事实上#乡里间读书识字的文人#如果无法登科#为了谋生常在乡里间为人写讼书#从宋朝以来#这就是传统的读书人的出路之一&,&?-&F&U&F F胡建伟在此明训#勿因多识得几个字#就变成了为乡里添纠纷的讼棍#此绝非教育的本意&自胡建伟建的文石书院成为澎湖的官学书院之后#不少后继的澎湖地方官也(自为山长+#同时担任行政与教育工作#使得澎湖文风鼎盛&到了光绪十九年!&F?!年"#写过1澎湖厅志2的文石书院讲席林豪#又为文石书院作1增拟学约八条2&时间已与文石书院建立相隔一百二十多年#此八条为$一$经义不可不明&二$史学不可不通&三$)文选*不可不读&四$性理不可不讲&五$制义不可无本&六$试帖不可无法&七$书法不可不习&八$礼法不可不守#+&F,&$%U&$I这八条增拟学约以读书为阐述范围#与林豪本身纯粹担任教席有关#可视为前学约的读书方法之补充&大体而言#台湾书院创立初期的学规强调的教育理念都与朱子1白鹿洞学规2贴近#后期补充学规较重视读书内容#拟约者以自己的学养开导学子如何读书与应试#但所言及的必读书籍都不限于科考#更重视读书人本身的知识涵养&三 讲求孝悌 强调读书以力行为先的白沙书院学规台湾地方官为了鼓励管辖地区的教育风气#在经费欠缺的状况下#往往捐赠俸禄以抛砖引玉#与地方仕绅一起创办书院&位于台湾中部的彰化白沙书?&。
台学源流古籍版本
台学源流古籍版本
“台学源流”古籍版本,指的是台湾地区学者所编著的古籍版本。
这些古籍版本反映了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学术发展,是研究台湾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台湾地区,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古籍版本的整理和研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1. 郑钦仁教授:台湾大学名誉教授,著名古籍版本学家,长期致力于古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了多部古籍版本目录和专著。
2. 沈玉淑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整理和研究,出版了多部古代文学作品集和专著。
3. 戴琏璋教授:台湾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出版了多部近现代史专著和论文集。
这些学者所编著的古籍版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研究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代科举史料考释举隅——写给北京台湾会馆的学术报告
Exampl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of Q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Report to Beijing Taiwan Guild Hall 作者: 汪毅夫
作者机构: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北京100009
出版物刊名: 莆田学院学报
页码: 11-1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清代;科举;台湾地区;进士;举人
摘要:通过挖掘原始史料,对《黄宗鼎齿录》史料,台湾师生进士施士洁、汪春源墨迹,《江西闱墨(光绪癸卯)》科举史料以及《申报》所载有关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台湾进士的相关资讯若干史实进行考辨和补正,可供北京台湾会馆布展和解说工作之助以及相关课题研究者参考。
买棹初从福地游--台湾士子对福州的科场情结
Employ a Ship to Travel around Fuzhou(From Poetry)--Taiwanese Scholars'Complex to Fuzhou Imperial Examination Places
作者: 卢美松
作者机构: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福建福州350001
出版物刊名: 闽江学院学报
页码: 11-1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台湾士子 福州 科场情结
摘要:台湾与福州之间,由于地理相近及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人员与事务往来密切,尤其在科举考试中,因福建乡试考场设在福州,大批台湾士子如期来省会应试,福州因此成为闽台科举考试的中心。
台湾士子对于福州的热爱与向往,既有师生、同学之间的人情交谊与学问切磋,也有为仕途、功名的攀登与拼搏。
到福州赴考的台湾士子,都对福州留下了深刻印象,福州成为了台湾士子心目中向往的科考圣地与发迹福地。
清代台湾义学设置和管理探赜
清代台湾义学设置和管理探赜蒋素芝;刘利华【摘要】清领台湾时期,清廷特别注重海疆的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启蒙教育机构,义学发挥着重要的普及儒家文化和民族融合的社会职能.从区域教育史的视角诠释清代台湾义学创办的状况、地域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4)007【总页数】6页(P42-47)【关键词】清代;台湾;义学;土番义塾;蒙学【作者】蒋素芝;刘利华【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521;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1/297义学又称义塾或义斋,一般是指我国封建社会以招收贫寒子弟为入学对象的免费蒙学。
虽始于北宋,但在清朝最为兴盛。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和边疆稳定,清廷特别注重边疆少数民族的初等教育。
康雍二帝曾多次诏令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应多设义学。
在如此的教育政策下,面对收复不久、地处海疆和文教极度不兴的台湾,治台官员尤为重视义学和社学等官办蒙学的创设。
同儒县学和书院相比,义学等启蒙学校对台湾居民的文化濡浸要更深、更广、更久一些。
然而,当前学界涉及到清代台湾义学的期刊论文仅有于晓燕《留住传统文化之根:清代台湾初等教育》、李颖《清代台湾土番社学述略——兼论清廷治番的文化政策》、蒋素芝《清代台湾土番社学再探讨》和台湾学者叶宪峻的《清代台湾的社学与义学》。
这些文章倾向于梳理清代官办蒙学的创设和社会影响,对义学设置和管理的专门研究还有待深入。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冀引起更多学者对清代台湾蒙学史的关注,为增强两岸文化共识提供更多的史料和理论支撑。
一、清初台湾义学最早设置考证清初台湾义学最早设置于何时何地?依据学界传统说法,清代台湾最早的义学创办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
编撰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重修台湾府志》载:“府义学在府治前东南,四十五年,知府卫台揆置。
冒籍:清代台湾的科举移民 -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充吏胥。辍八比未久者,科、岁犹与童子试。其奸猾而穷无依者,并为讼师。”‘211
二、粤民在台应试的规定与粤籍科举移民
清代台湾粤籍移民以潮、汕及嘉应州为最多,其入台时间略迟于漳、泉二府的闽南人。因系“隔 省流寓”,最初粤民无法在台应试,当然也就没有科举移民。乾隆六年(1741),经巡台御史杨二酋奏 请,准许粤童另编字号,在台应试,科举移民开始出现。 (一)粤籍移民在台应试的规定 台湾统一之后,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曾“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1所以,当时文献所 载皆称台湾多漳、泉人,未见有提到粤籍移民的。闺’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去世后,“渐驰其禁,
闱的内地学子提供了一个获取功名的机会。康熙五十六年(1717)成书的《诸罗县志》记道:“此邦
视学之途为迂而无用。内郡不得志于有司者,群问渡而东焉。科、岁两试,此邦人拱手而让之”;“诸 罗建学三十年,掇科多内地寄籍者。庠序之士,泉、漳居半,兴、福次之,土著寥寥矣”o[81雍正五年
(1727),闽浙总督高其倬也指出:“台湾府、县各学所有生童岁、科二试,历来俱系台湾道考试。向因
东巡抚德保当即饬司提犯赴省讯究。李侍尧等认为,“梁谟等均系粤省俊秀,不思在籍肄业,以期进 取,胆敢违禁偷渡,冒考行险侥悻,实属不安本分之徒。若仅照偷渡、冒考各本例问拟重杖,不足示 惩”,遂将梁漠、谢荣、赖济三人均“比照越渡缘边关塞律,各杖一百,徒三年”。【3叫同时咨会福建督、 抚,查明梁谟等人人学年份,斥革除名;其同考人学之伍逢捷等是否系人籍应考之人,与失察偷渡、
摘
要:清代前期,闽粤移民冒籍赴台参加科举考试的现象相当普遍,台湾地方官员对此往往
采取默许的态度,闽省官员和巡台御史曾对其进行查禁和清理,但成效不彰。科举移民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了当地人I=1的文化素质,改善了台湾这一边陲地区人13的文化结构。有的科举移民及其后 裔还参与台湾的土地开发和文教设施建设,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地方文教事业中作出 贡献。清代前期台湾的科举移民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海峡两岸人民之间除了地缘、血缘的关系外,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清代;台湾;冒籍;科举移民 中图分类号:K29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一0460(2011)01—0062一傩
清代台湾进士名录考订
清代台湾进士名录考订
毛晓阳
【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4)002
【摘要】有关清代台湾进士,黄典权、林文龙列有31人,汪毅夫列有32人,均未能尽台湾进士的全貌.通过文献考订,综合各家的统计标准,清代台湾进士的总人数应该是33人.从文献考订的过程看,相关进士名录、索引以及地方志等文献对清代台湾进士的记载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同时,据考订清代台湾进士的籍贯发现,有17名台湾进士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相关州县,这和台湾社会的移民历史正相吻合.
【总页数】7页(P30-36)
【作者】毛晓阳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历史学系,福建,福州,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9
【相关文献】
1.清代太原进士名录 [J], 王鸿;
2.五种清代进士题名录的承继关系考论 [J], 毛晓阳;邱进春
3.以抄袭与造假而编织的一代进士名录(一)r——对李桂芝先生《辽金科举研究·金朝进士名录》"比较"的回应 [J], 薛瑞兆
4.以抄袭与造假而编织的一代进士名录(二)——对李桂芝先生《辽金科举研究·金朝进士名录》"比较"的回应 [J], 薛瑞兆
5.以抄袭与造假而编织的一代进士名录(三)\r——对李桂芝先生《辽金科举研究·金朝进士名录》\"比较\"的回应 [J], 薛瑞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足 , 著作 的质与量都受到局限 ; 在1 9 7 0 -1 9 7 9年期间 , 总体 比起前期有增 长 , 尤 其是 专书 的出版 量, 有长足的进步 ; 在 1 9 8 9 -1 9 8 9年期 间 , 相关 部 门对 撰作 、 出版 相关 书籍 的努 力颇 为 明显 ; 在 1 9 9 0 一 ~ 1 9 9 9年期 问 , 值得注意 的成果 、 学 者相 当多 , 学位论 文 的主题 也 比先前 更具 焦点 、 深入 ; 在
刘海峰科举学的世纪回顾1中国大陆科举研究的发展与演进旧3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1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h1陈兴德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部份章节刘晴和胡凡文化史视域下的科举研究述评1992年2007年1黎晓莲近百年以来八股文研究综述j方宪近十年国内关于科举与文学的研究综述1等
2 0 1 3年 第 6期 ( 总第 2 2 0期 )
对科 举 学范 畴 的认 知 , 外 围范畴 的界定 , 仍存在灰 色 的区块 , 故科举 研 究论著 的认定 与统计 , 难
以精确 、 一致 , 也是 势 所必然 。笔 者学 养有 限 , 不过 是近 年 在 明清科 举 领 域 略 曾 留心 。不论 是 资料 的搜集 还是评 析 , 定有 疏漏 不 足 之处 , 尚祈 大 雅君 子 , 不 吝 指正 。以下 仅 就 笔 者 搜 寻所 得 , 除早 期
2 0 0 0年之后 , 科 举研 究更为蓬 勃 , 研究成果琳 琅满 目。回顾台湾 6 o余年 来的科举研 究 , 可看 出科
举研 究不论在 质或量 上 , 都呈现 出逐年兴盛的现象 。这与研究环境 的提升 、 资源 的丰沛 、 海峡两 岸
科举 古籍 文献 的 广 泛传 播 密 切相 关 。
= = == == = := : = : =? 二= : =
厦 门 大 学 学报 ( 哲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X I A M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A r t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N o . 6 2 0 1 3
G e n e r a l S e i r l a N o . 2 2 0
台湾 的科 举 学
侯 美珍
( 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 台湾 台南 )
摘
要: 台湾的科举学研究 , 在 1 9 4 9 -1 9 6 9年期间 , 由于研究 的资源 尚未齐 备 , 可参 考 的文献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2
作者简介 : 候 美珍 , 女, 台湾高雄人 ,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 学系副教 授。 ① 陈兴德 又作 《 民国科举学述评》 一文 , 收入刘海峰 主编 《 科举制 的终结 与科举学 的兴起 》 ( 武汉 : 华 中师范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6年 , 第4 8 0 — 4 8 8页) 一书 中, 内容大致与其《 二 十世纪科举 观之变迁 》 ( 武汉 : 华 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 2 0 0 8年 , 第2 1 0 — 2 2 3页 ) “ 科举研究与 民国科举观” 一节相同。
关键词 : 台湾 ; 科举 ; 科举学 ;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 D 6 9 1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4 3 8 — 0 4 6 0 ( 2 0 1 3 ) 0 6 — 0 o 8 6 — 1 0
相较于其他古代文史领域 , 科举研究更常受负面印象 的掣肘 , 发展较迟 。近十余年来 , 由于学 者的提倡 、 历届科举学术会议的召开 , 科举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 0 0 5年前后所举办的废除科 举百年相关活动 , 也吸引了更多关注 , 带动了研究热潮 , 相关的著作也大幅增加。据笔者所见涉及 科举研究成果回顾之作 , 有 以下数种 : 刘海峰《 “ 科举学” 的世纪 回顾》 …《 中国大陆科举研究的发展 与演进》 2 ] 、 何 忠礼《 二 十世 纪 的 中国科 举制 度史研 究 》 、 郭 培 贵《 二十 世 纪 以来 明代 科 举研 究述 评》 一 ] 、 陈兴 德《 二十世 纪科举 观 之变 迁 》 部 份章 节 、 ④刘 晴 和胡 凡 《 文化 史 视 域下 的科 举研 究 述评
第6 期
侯美珍 : 台湾 的科年间 , 因著 述较 少合 并论 述外 , 大抵 以 l 0年为期 , 分期 综述 , 以呈现各 阶段研 究概况 。
一
、
1 9 4 9 -1 9 6 9年 研 究 成 果 综 述
台湾 的科 举 研 究 , 据 笔 者 目前 查 询 , 并未查得 1 9 4 9年 、 1 9 5 0年 的论 著 。第 一篇 期 刊 论 文是
1 9 5 1 年1 月侯绍文于《 大陆杂志》 第2 卷第 2期所发表的《 唐代科举发榜》 ①, 直至 1 9 5 4 年才有第一
本 科举 专著— — 章群 《 唐代 考选 制度 考》 问世 , 第 一本 学位论 文则 是王 兆徽 所作 的《 两汉察 举 制度 》
( 1 9 5 8 ) 。
属通史综 论者 , 有贾景德 《 秀才 ・ 举人 ・ 进士》 ( 1 9 5 6 ) 、 齐如山《 中国的科名》 ( 1 9 5 6 、 1 9 6 4 、 1 9 7 7 、 1 9 7 9 ) 、 沈兼士《 中国考试制度史》 ( 1 9 6 0 、 1 9 6 9 、 1 9 7 1 、 1 9 7 5 、 1 9 8 0 、 1 9 8 6 、 1 9 9 5 ) 、 黄逸 民《 历代兴 学选 士制度 考》 ( 1 9 6 3 ) 。黄 逸 民一 书 , 为 自印本 , 罕 见 流传 。贾 景德 乃 光 绪 三 十年 ( 1 9 0 4 ) 末 科进
( 1 9 9 2年- -2 0 0 7年 ) 》 J 、 黎晓莲 《 近百 年 以来 八股 文研 究 综 述 》 、 方 宪《 近 十 年 国 内关 于科 举 与
文学的研究综述》 ¨ 等。以上诸作受限于论文主题 、 篇幅等 因素 , 对 台湾学者 的科举研究成果 , 着
墨有 限 , 亟需有 专 文来 反映 、 检讨近 6 0年 来 台湾科 举研 究成果 , 这 是本 文写作 的立 意 、 缘起。 本 文 的考 察对 象 , 包 括 台湾学 者之科 举论 著 , 及其 他地 区学者 在 台湾所 出版 书刊发表 的科举 论 著 。主要 借重 以下 数据 库 : 台湾 书 目整合 查询 系统 、 台湾 博硕 士 论 文知 识 加值 系统 、 台湾期 刊论 文 索引 系统 、 台湾文 史哲论 文 集篇 目索 引 、 中国文化研究 论 文 目录 ( 1 9 4 6 -1 9 7 9 ) 等。